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1

20xx中秋节短的祝福语1.一年中秋又来到,远在他乡的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祝家中的亲人们永远幸福安康!

2.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愿你的生活就像这十五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愿你过的每一天都象十五的月亮一样成功圆满。

4.花好人更好,月圆人团圆,心有千千结,自有相知人。

5.月圆夜,相思时,天各一方,更添离愁意,千言万语难相诉,唯有一言:小心月饼!

6.去年圆月时,花灯亮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圆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我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窗前,向远方的你送去一片深情:祝你快乐健康,幸福如意。有好东西吗?快带一点来,等不及了。

8.中秋快乐!如果有什么值得庆祝的话,那一定是团圆;如果有什么值得庆幸的话,那就是平安。

9.看到那轮明月,就想起远方的你;沐浴月辉的温馨,就感受到你那灿灿的笑容。-亲爱的,我想你。

10.中秋佳节,远远的你吃圆圆的饼看圆圆的月想圆圆的事,不要忘了远远的我哦!

11.中秋到了,祝你节日愉快!地球太危险,还是到月球上去吧!

12.中秋佳节中秋月,月圆事圆人难圆,思念、思念,不禁泪潸潸。

13.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中秋快乐!

14.月圆人团圆,月缺人分别。若是无情时,月圆亦月缺,若是有情时,月缺亦月圆。

15.恋月圆美景,醉浪漫情怀。请分赏丰收的十月,让中秋团聚的喜悦伴你迎来成功的每一天!

16.祝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得脸圆圆,肉鼓鼓,都像大阿福!

17.网缘!情缘!月圆!中秋夜语寄相思,花好月圆情难圆。带去问候和思恋,心想事成愿缘圆。

18.在人月两团圆,普天同庆的日子愿你:有泡不完的帅哥!“吊”不完的凯子。随心所欲(遇)!!花好月圆人更“圆”!

19.我最爱的人:在这个中秋佳节,我没有在你身边,希望你会记得想我,爱你!祝中秋快乐!

20xx中秋节短的祝福语句子1.在人月两团圆,普天同庆的日子愿你:举头见帅哥!低头搂美女,随心所遇!花好月圆情更“圆”!

2.友情是香喷喷的肉包子,火辣辣的烧锅子,热腾腾的涮火锅,圆溜溜的大月饼,又馋了吧,中秋节哥儿几个喝一盅吧。

3.八月十五将至送你一只月饼,含量:100%关爱,配料:甜蜜 快乐 开心 宽容 忠诚=幸福;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

4.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浪花拍上岩石,我错过了祝福;故事讲了一遍,我错过了聆听;人生只有一回,我没有错你!今晚邀你共同赏月!

5.后羿忙射日,嫦娥偷奔月。月老不曾老,自古情难了。中秋月儿挂,心中圆往事。玉兔伴嫦娥,绢带千古绕相思。

6.中秋之夜一起注视遥远的明月,月亮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对方,一如她反射阳光!

7.洁明皓月逢佳期,挚手共享两相依,爱深情浓甜似蜜,翱之清风何求兮。誓与君相伴月缺至月圆共度此时至此生!

8.清风带去我的祝福,明月捎走我的问候,送你一丝风儿,赠你一缕月儿,风月无边,人间有情,中秋快乐~

9.送你一份中秋月饼,成份:真心+快乐;保质期:一生;营养:温馨+幸福+真情;制造:想念你的人。

10.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我楞楞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

11.金秋圆月挂天边,浪子心中思念添;寂寞嫦娥空际舞,八戒被贬为那般;我予汝心天可表,千里也能共婵娟。

12.十五月,圆又圆,打制的月饼甜又甜。嫦娥仙女来做馅,玉兔宝宝忙做皮,月洒银辉做封面,星光点点做提绳。

13.我绝望了紫霞离开了我,师傅又太唠叨,牛魔王借我的钱又不还,好不容易买下了水帘洞又被菩萨恶意收购,还好可以上网,发个消息,祝二师弟中秋快乐!

14.月到中秋,分外想你。看到那空中圆圆的月亮吗?那就是我想你念你牵挂你的心!爱你吻你!晚安!

15.在这特别的日子里,送一份淡淡的清香,为你洒脱缤纷的祝福!远方的你,中秋节快乐!

16.又是中秋又是圆,每年中秋夜见明,穿梭灯笼快乐夜,祝君健康永团圆!

17.中秋佳节,送上月饼.配料:七克快乐糖,一把关心面,三钱幸运水,用幽默包装,由手机送达.保质日期:八月十五;保存方法:按储存键

18.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团圆.人顺心顺事事都顺.祝全家幸福,和气满堂,合家欢乐!

19.桂花香,思故乡,你在他乡还好吗?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

20.当风起的时候,我在想你!当月圆的时候,我在念你!中秋快乐,记得常联系。

21.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祝中秋佳节过得开心!

22.花好月圆人团圆,寄去相思和祝愿,幸福快乐好梦圆。

23.一缕情思一棵红豆,月圆时分我会让玉兔送去我特制的月饼!祝中秋节快乐!

24.好久没有听到你的声音,好久没有人听我谈心,在中秋月圆之时,真的好想你,祝健康快乐!

25.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轻轻的问候,中秋快乐!

26.八月中秋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还有让我告诉你,财神已经跟随你。

27.佳节到,送您个月鉼:第一层财运;第二层幸运;第三层福运;第四层浪漫;中间夹层甜密,祝您天天好心情!

28.你是月饼我是馅,缠缠绵绵总见面;你是风筝我是线,追追逐逐把你牵;你是明月我是泉,美美满满一万年!

29.以真诚为半径,用尊重为圆心,送您一个中秋圆圆的祝福……愿:爱您的人更爱您,您爱的人更懂您!好事圆圆!好梦连连!预祝中秋快乐,月圆人更圆!

30.思念如绿叶,渐渐舒展,又是中秋月圆夜,与月亮星星相望醉眼,想你的心化作梦呓,祝福你!

31.清风带去我的祝福,明月捎走我的问候,送你一丝风儿,赠你一缕月儿,风月无边,人间有情,中秋快乐

经典20xx中秋节短的祝福语1.月到中秋了,你我天各一方。岁月流失的都是美好,我会想你的,明月情依依,繁星语切切

2.月圆了,家圆了,肚子圆了,最好钱包也圆了节日快乐,万事如意,合家团圆美满!千万别挂念我,嘿嘿!

3.在这人月两团圆的日子,我却身在远方,不能与你同庆,祝中秋快乐,记得留块月饼给我哦!

秋空给人以深深的思索,您留给我的瑰宝是哲人的深思明辨,还有那从容出世的信条。

4.千好万好事事好,月圆情圆人团圆,祝:中秋节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5.中秋月圆、佳节思亲、远隔天涯、举目有亲、心愿、祝愿、如愿、情缘、了愿。祝你幸福快乐!

6.我们的距离虽然远,但是你永远挂在我心中,就如八月十五这一天,希望永远记的我,中秋节快乐!

7.中秋相思,意浓浓;泪眼人儿,梦在怀;月是故乡明,人是你最好。

8.心到,想到,得到,看到,闻到,吃到,福到,运到,财到,中秋节还没到,但愿我的祝福第一个到。提前祝你中秋节快乐!天天好心情!

9.中秋将至,奉上一个月饼,配料:五克快乐枣,一把关心米,三钱友情水,用幽默扎捆,用手机送达;保质期:农历八月十五前。

10.秋意撩人,愿在初秋的夜晚你我享,皓月当空,思意正浓!祝中秋快乐,记得留块月饼给我哦!

11.又是一年月圆夜,月下为你许三愿:一愿美梦好似月儿圆,二愿日子更比月饼甜,三愿美貌犹如月中仙。

12.月亮是诗,星空是画,愿所有的幸福伴随你,问候是春,关心是夏,愿所有的朋友真心待你,温柔是秋,浪漫是冬,愿所有快乐跟随你。祝你中秋节快乐!

13.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我楞楞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互致绵绵思意和祝福:心上人中秋快乐!

14.我将你的手机号码告诉了一个陌生人,他叫月老,他会在中秋月圆夜要帮我告诉你;我心思你,我心念你,我心祝你中秋快乐!

15.月满人齐全,家国两团圆,花好月圆佳节夜,思念千里梦甜甜。祝福你中秋佳节快乐,合家团聚,月圆人更圆。

16.月是中秋分外明,我把问候遥相寄;皓月当空洒清辉,中秋良宵念挚心;祝愿佳节多好运,月圆人圆事事圆!

17.月十五,天下太平;月到中秋,全家拜月;宝塔灯,照照天地;花下藕,藕丝连连;红石榴,榴开见子;团圆饼,有情人团团圆圆,祝中秋快乐!

18.八月十五中秋节,动物森林也疯狂;狮子吼来百鸟叫,狗熊大象瞎胡闹,一起来把节日闹;只有小猪静悄悄,打开手机看短信:猪你中秋节快乐!

19.青蛙的四大愿望:庄稼地里没蛇泡,天鹅在我怀里抱,参加奥运三级跳,中秋节里看短信。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2

【摘 要】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学前教育中推进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的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从诵读经典、园区环境,家园合作等方面入手,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国学经典的内涵,养成良好道德品行。

【关键词】 国学启蒙;幼儿学前教育;素质拓展

在弘扬中华文化,继承传统美德的过程中,学前教育中的国学启蒙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典国学集古人学者之智慧,涵盖了许多品行修养、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零到三岁,幼儿的大脑正处于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段,具有良好的语言模仿能力。诵读经典,传习文化,在幼儿极具天赋的时机,循循善诱,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的推进。

一、诵读经典,领悟国学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有着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历史。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帮助幼儿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是比较适合幼儿学习理解的重要方式。国学经典丰富多彩,体系复杂。因此,选择最符合幼儿特点、适合幼儿诵读的材料,成为国学启蒙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经典,句子简短,文意通俗,节奏感强烈,读来朗朗上口,也比较容易理解,是比较适合的诵读材料。《三字经》中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天文地理、人伦义理等文化常识,包括“仁”、“义”、“礼”、“信”、“孝”等核心思想。诵读《三字经》,能提供给孩子不一样的精神体验,受益匪浅。如黄香九岁能温席,孝顺父母;孔融让梨,友爱兄长;亲师友,习礼仪等,这些都是促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他人良好相处的剂。《千字文》全文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文采飞扬,条理清晰,易诵易记。其中拓展了大量天文地理、自然生活的现象,以及历史道德的内容,开拓了幼儿的视野,增进了幼儿对宇宙世界的认识和探索。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个人朗诵、集体朗诵、听读范文、配乐诵读等都是比较经典的诵读方式。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先给幼儿做一个诵读的示范,情绪饱满,发音准确,指导幼儿在进行模仿时,领会国学经典的内涵。

二、环境创设,体验式开展国学教育活动

尊称为“亚圣”的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如此成就,与当年孟母三迁是息息相关的。孟母清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样,当前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在幼儿园,与同伴、老师、家长互动紧密。因此,教师可以重点建设幼儿园的环境,充分体现“学国学”、“知礼仪”、“重素养”等教育理念,开展国学教育活动。

比如,在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从细处入手,与国学教育有机结合。首先,在走廊、楼梯口、教室标语、班级口号、宣传栏等地方设置经典标语。“上下楼梯勿打闹,靠右慢性勿拥挤”可以张贴在楼梯口,提醒幼儿上下楼梯注意安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挂于幼儿餐厅,督促幼儿合理膳食,杜绝浪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即可贴于教室内,熟读常诵,重视学习。其次,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展适宜的国学教育活动。例如,举办国学经典朗诵会,鼓励幼儿勇敢上台,展示自我风采。开展古诗诵读会,在音乐中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素质培养。除此之外,鼓励幼儿自主设计游戏环节,选取感兴趣的内容,结合音乐舞蹈元素,自导自演,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还应积极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变化。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幼儿营造了轻松趣味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从各方面启迪了幼儿的教育和成长。

三、家园合作,营造良好的国学教育氛围

近年来,国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幼儿启蒙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氛围和教育。新形势下,仅在幼儿园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远远不够。拓展幼儿的素质教育也需要家长的配合,以及家庭国学氛围的建设。因此,在开展家庭活动时,教师可以讲座或交流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国学经典教育的目标、计划、方法及优势,以获取家长的支持信任和配合。

比如,教师可组织“家长伴读”阅读经典的活动,每月一次,阅读书籍或篇目由家长和幼儿自主选择。在伴读的过程中,孩子不会觉得孤单。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及时与家长交流贤ǎ形成家庭良好的国学阅读氛围。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幼儿随时随地感受国学,还能融洽家庭环境,增进幼儿与父母相处的情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交流过程中,幼儿能逐渐说出自己的想法,阐释自己对于经典的理解,形成文化交流的良性循环。这样的阅读效果,才是真正地传承文化,拓展素质教育。

此外,营造国学氛围不局限于经典的阅读,中国文化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也是促进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喜庆热闹的春节,幼儿便可换上传统的新衣,对父母行叩拜礼,以表示对父母的尊敬和孝心。在粽叶飘香的端午节,父母便可以带孩子制作香粽,看龙舟,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和习俗。在满月当空的中秋节,月下团坐,品尝月饼,观赏秋月,与家人共叙天伦之乐等等。

总之,国学启蒙教育能够把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教师教学、环境熏陶、自身实践等方式,内化为品行、道德、修养,成为人的内在品质和学识素养。在诵读经典、良好的环境创设和家园合作中,能有效拓展幼儿素质教育,培养优秀、有文化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3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因此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一、英语语言文化

谈到英语语言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英国和美国。英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

英语的根源很复杂,包括拉丁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挪威语等等。但它同时也变得更富有弹性,也更强大。目前,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它。它是全球化的语言,广泛应用在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领域中;它也是电脑和互联网的通用语言。

二、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作为语际的交流,把握文化所传承的信息,至关重要。曾经有一个翻译的轶事:一位外国人参加中国朋友的婚礼,他称赞新娘很漂亮,新郎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外国朋友大吃一惊,以为是问哪里美,只好硬着头皮说:“鼻子,眼睛,耳朵,嘴巴都很美。”

1.地理位置的不同。英国是一个海岛,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因而在英语中很多习语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对应。例如: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Drank the fish 牛饮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千万不要班门弄斧

气候同样也带有地域特色。中国人喜爱东风,因为东风象征着春天,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通常用来比喻革命的气势和力量。而西风是冬天的象征,给大地带来一片萧瑟和凄凉,通常用来比喻没落的腐朽势力。“东风压西风”(),如果不了解此殊含义,外国人是不会明白其特殊含义。但在西方,英国是海洋性气候,西风代表着春天,象征着生气勃勃,大地复苏。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2.思维方式的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这种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的句法结构。汉语句子重“意合”,反映中国人重“综合”,英语句子重“形合”,反映西方人重“分析”。汉语通常从已知到未知,从大到小的词序和英语从未知到已知,从小到大的词序,反映了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譬如在地址和时间的顺序上,中国人先省份,后城市,再地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先小地方,再大地方。

3.人名文化的差异。人名的文字形式以及人名的结构模式影射出不同的信仰、习俗和价值观。中国传统的姓名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是姓,第二个是家族的辈分,第三个才是名。但中西方在姓名的排列顺序上,却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则是名在前,姓在后。这种姓和名的不同排列顺序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宗族观念,姓代表着宗族、氏族、群体和血缘关系,而代表个性的“名”就理应在后。然而西方更强调个性和个体,尊重个体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意识,所以必然把代表个体的“名”放前,而代表共性的“姓”放在后面。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

首先,在教材选编上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因此要考虑那些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和介绍语言国家风俗习惯的语言材料。其次,在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文化教学。

1.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用汉语的谚语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最佳。

2.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备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同时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

3.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4.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钟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会叫的狗不咬人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

另外在课外补充上要下大工夫。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此来大量摄取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而现阶段我们使用的新教材五六年级Culture time这一文化知识学习板块,则通过照片和简单的英语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有利于学生比较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并能认识和理解本国文化。

【案例描述】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能脱离对文化的学习,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密切的。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熟悉英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新教材五六年级中的Culture time板块教学,通过图片和简单的对话以及文字介绍,呈现中外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块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文化、体验语言,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学期面临的更换新教材,已有知识储备与新教材教学内容部分脱节的现象,孩子们初学困难较多,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现新教材的学习乐趣。因此在学习第三单元Holiday fun文化板块时,我尽量设计有趣味的活动,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学习中感知文化、体验语言并参与活动。

1.中西节日知多少

围绕本单元主题Holiday fun,我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各种中西方节日名,课堂上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节日多。

T: What holidays do you know?

S1: Halloween.

S2: National Day.

S3: Christmas.

S4:…

孩子们不仅要能用英语说出节日名,还鼓励他们用英语说出节日的时间以及各个节日的风俗习惯,通过课前预习搜集资料,课堂比赛运用交流,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了更多的节日,同时运用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分享与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仅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体验语言和外国文化而且建构知识和技能。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跨文化意识培养也应注意采用体验式活动,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就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学生除了对圣诞节有所了解外,对其他的西方节日都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西方比较有趣的同时比较盛大的节日如Halloween――万圣节: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它已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点然Jack-o-lantern(南瓜灯),孩子们戴着各种面具装扮成各式各样的人或动物,叫喊着:"Trick or treat!"挨家挨户索要糖果。在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做各种各样的面具及南瓜灯,分别扮演所要糖果和恶作剧的小孩,愿意给孩子糖果和不给糖果的邻居。通过表演,让学生从中感受西方文化的氛围,真实地了解西方的万圣节。

2.中西节日来PK

接着,我让学生自愿选择加入中国传统节日组还是西方传统节日组。让孩子们选择一下自己喜欢的节日,并向大家来一一介绍该节日以及你喜欢的原因。顿时课堂上气氛热烈,讨论声此起彼伏,课堂上时不时传来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他们喜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不再变得那么枯燥,每一个孩子都兴奋的诉说着各自喜爱的节日,认真聆听他人的介绍,遇到不会表达的地方,请教同桌或老师,大家一起快乐轻松的学习。

我们常说,中国的学生学出来的都是一口中式英语。我们的孩子学英语最缺乏的就是一个英语的环境,和良好的兴趣。我们也常说,要要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我们就可以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这一特点,利用西方节日文化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知识带入课堂,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书本上的文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让孩子们逐渐产生了跨文化意识,本文将以跨文化意识中的节日文化为例,说明跨文化交际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实施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由此可见丰富合理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知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必要条件,只有在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和了解了英语运用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以及运用英语。在英语交流中,学生应该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中西方节日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加强学生对中西方节日对了解, 可以扩宽英语交际范围,使英语交谈更得体。

3.节日Party欢乐多

第二节课,对于孩子们前一节课激烈的讨论结果,孩子们经过投票选择人气最高的西方节日Christmas圣诞节,开展了一次欢乐多多的圣诞Party。孩子们一起布置圣诞树,互赠礼物,在参与交际活动中感知异国文化,体验语言特点,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轻松愉悦欢乐多多。

西方和中国都有许多的节日,他们种类不同,有些是比较富有宗教色彩的,有的是趋于生活化的而这些节日在我们中国也越来越流行,而中国也有很多节日,但是他们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庆祝方式也不同,如果把这些带入课堂,会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用中西方最重要的两个节日,同时也是学生们最熟悉的两个节日:春节和圣诞节进行对比。 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在圣诞节节日期间,一般家庭都会摆放圣诞树,家人朋友直接交换圣诞卡,小朋友会在晚上睡觉前在床头放圣诞袜,等待圣诞老人给他们送礼物,还有就是都会有一顿丰富的圣诞大餐,最不可少的就是火鸡了。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圣诞节在我国也很流行,学生们都喜欢在当天交换圣诞卡片,在上面写上:Merry Christmas!而中国的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就大大不同了: 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传统的春节了,也就是农历的新年。这个节日是从我们古代就传承至今的,除夕夜有守岁的传统习俗,除夕夜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鞭炮,正月拜访亲戚等风俗习惯。而饺子则是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全家聚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孩子们都会穿新衣服,也会收到压岁钱。我们还可以将万圣节与中秋节进行对比。每年的 10 月 31 日是西方传统的万圣节前夜,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南瓜灯,而黑色和橙色则是万圣节前夜的传统颜色。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它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节日当天都会吃月饼、赏 月、玩花灯等风俗。由此可见西方的节日注重宗教文化,而中国的节日则比较注重人文色彩,可见中西节日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案例反思】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比较有限,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小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及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导入形式也应符合学生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1.感知异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新教材中有大量关于中外文化的对比的题材,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从而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中西文化的比较易帮助学生增加文化底蕴,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自己感受和意识到文化在交际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不了解,可能会闹笑话,甚至产生误会或更严重的后果等等。

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教师要精心设置英语课堂环境,甚至形成开放的课堂环境,把学生带出教室,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多元文化。在这个环境里,逼得每个人都要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环境气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我在实践中是这样来营造英语氛围的:在课堂上,教学用语尽可能说英语,模拟仿真英语环境;创造模拟英语情景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训练的机会;善用现代音像手段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在学校的宣传栏和班级的黑板报开辟英语角;在英语广播中向学生介绍学习英语的小窍门和课堂外的英语小知识。学校的公共宣传栏面向全校师生,版面较大,可以介绍一些需要时间进行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名句。学生每天都有机会到宣传栏阅读,这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2.体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情感

通过体验语言的方式,特别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英语文化意识。如在教学句型"Where are you from?"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I'm from Nanjing Jiangsu China"使学生了解地名的英语表达顺序是从小到大,而汉语则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体验语言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从而使他们在交际中正确灵活地运用。

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许多词语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相关背景知识,以便真正了解其内涵。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涵义的介绍。在上动物一课时,教授"dog"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多为贬义,如"丧家犬""走狗"等,而在英美人眼中的狗却是人类最忠实可靠的朋友,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等常用词语。而在教授颜色一课时,我列举了许多外国例子"green hand"(生手)"black tea"(红茶)"blue water"(大海)。对英语词汇的正确认识、运用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例如"love、dear"等词在西方一些非正式场合用得非常普遍,但在中国,这样的词语一般只用于亲密的朋友或家人之间。因此我们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

3.参与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通过英语课堂,让学生了解异国的历史文化、物产民俗、自然风光等。例如学唱英语歌曲,让学生接受西方音乐的熏陶,同时与所学的单词、句子相结合就更加容易上口和记忆。孩子们在学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同时深深地受着文化的熏陶,并且由此获得的认识、情感,必将迁移到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去,产生不可低估的价值。再比如,还可以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

小学英语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英语交际活动来展开的,这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和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条件,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语言环境,给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开展角色表演,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如有学生过生日,我设计场景,让学生模拟购买生日礼物。抽签决定谁担任售货员,谁担任顾客。"Can I help you?""I want a Teddy Bear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Oh. Great. How much is it?""Ten yuan,please."买好礼物后,到小寿星"家"过生日,现场播放"Happy Birthday"歌曲。教材中适合角色扮演的任务还有很多,如祝贺,就医,过节,旅游等都可以通过学生参与,表演,体验来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短片,模仿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碟片或录象中的辅助语言,让他们咀嚼其中文化知识,树立文化意识。如看"The Chicken Run","The Lion King"等,然后让学生模仿,比比谁模仿的象,学生十分踊跃。学生还可以表演自编短剧或经典短剧,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可以从细节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如招呼,握手,用餐礼仪(刀叉用法,就坐位置,食品种类,上菜顺序等),语言习惯,手势体态等等。"运用"是课堂语言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而它的典型示范就是"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小学生可以初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5

以切中喜怒哀乐奠定大众情结

在展开论述之前,先说一说电影插曲。和电视一样,电影也是大众艺术,电影插曲和电视晚会的歌曲,有许多共通之处。曾几何时,电影插曲更是好歌的代名词,一经上映,即不胫而走,万众传唱,甚至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影片早就看不到了,歌曲仍极受欢迎,至今尚稳居于各种卡拉OK厅及类似场所点唱曲目的最前列位置。其中的一些还被选为教材,成了音乐课堂的必备曲目。

为什么这些电影歌曲具有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首先是其内容与情感深切地表现了大众的情结和情怀。当然,这里说的大众情结并非生硬枯燥的政治标签或说教,而是在影片主题意境的范畴之内以真善美为前提的、角度多种多样的生活提炼,是人性、人本的准确把握和艺术展示,是时代、社会、生活精神的形象写照。比如,故事片《上甘岭》与《海外赤子》的插曲《我的祖国》和《我爱你,中国》;《草原晨曲》与《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敖包相会》和《九九艳阳天》;《英雄儿女》与《铁道游击队》中的《英雄赞歌》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日》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等等。它们题材内容不同,表现手法各异,但却都是大众情结的真实而形象的反映,与大众的心弦有一触即通的共鸣点和真情洋溢、引人向上的美感,因而被人们乐于选唱和传唱。

故事片的插曲如此,电视晚会的歌曲,在内容与情感的本质上也是一样,能够打动人心并且自行传唱的也都有着深厚的大众情结。近几年来,这方面最成功的莫过于1999年和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先后推出的《常回家看看》与《天路》了。

《常回家看看》的题材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也太大众不过了!谁没有家庭,谁不爱家庭呢?它抒写的就是一种父母盼望已独立成家在外的儿女常回家看看的最平常,也最亲切的天伦之情――“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桌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歌词极其朴素、通俗,但却从普通中道出了生活的本质和人性的真谛,像水、空气、阳光那样平凡,那样不可缺少。有评论说,此歌“吐纳了寻常百姓的心声,道出了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合拍了人们的心率”,让人一看就像写自己,一听就想跟着唱,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性,引起了全社会的共振。不仅歌曲老少皆宜妇孺皆唱,成了大舞台小场合乃至最温馨的生日PARTY(晚会)上的热门老歌经典名曲,其歌名还成了一句使用率极高的时代流行语。

以讴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为题材的《天路》,同样是在大众情结上落墨,抒写了人类这个伟大创举给和人民带来的变化,恢宏大气而又细腻贴身,视野高远而又亲切真挚――首段是通过一个牧民清晨“站在青青的牧场”,借“神鹰”带出了“神奇的天路”,从宏观上赞颂国家修这铁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二段则进一步拉近视野和距离,“黄昏”“站在高高的山岗”,已看到“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接着,以“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进行了意境和情感的升华。之后,又贴近到生活的现实中进行讴歌――“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从而准确深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民对这条举世无双的铁路的情感,并通过这种情感的抒发,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祖国!

“诗言志,歌咏怀”。作为为电视晚会而写的歌,其所咏之“怀”,应该是大众之情怀,应该在创作中体现大众情结。近几年来,电视晚会歌曲,很少出现一经播出就被大众传唱的好歌,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地从大众情结的角度去把握电视剧和晚会的主题意境,未能准确地触摸到时代、生活的脉搏,没有切中大众的喜怒哀乐,空洞苍白,浮躁浅薄,粗制滥造,自表孤高,庸俗无聊。尽管今天的文艺创作理论五花八门,标新立异,但熟悉生活才能反映生活,有受众才有艺术生命力等基本规律是不会变的。除非这电视晚会变成了私人的专用品,否则,就必须考虑大众,必须有点大众情结。而且大众是不能糊弄的,哪怕你是多么有名气的大家,写得不好,大众照样不买你的账,作品照样会变成废品。电视晚会难出好歌,和种种规定动作,和谁出钱就为谁歌功颂德的命题之作应节之作的应付属性也大有关系。如电视晚会搞得如火如荼的广东某经济强镇最近的一台大制作,请了全国著名的大腕来写了一首主题歌,但那歌词,只是由几句“腾飞超越”、“重铸辉煌”之类的套话,以及多次重复的“啊,?菖?菖镇”的直接点题的句子所构成。领导听了连摇头,群众听了掉头走。这样的东西,又怎么可能传唱开去呢?何况,即使是命题写作的专题电视晚会,也不是沟通不了大众的情结的,关键是作者有无这样的情感,有无这样的把握能力。几年前那首亚运晚会主题歌《亚洲雄风》,就以“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有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等气势恢宏、意象独特的感染力打动人、激励人,并将受众从体育领域扩展到社会各个层面,至今仍常可听到。

以好听好唱扩展大众情结

歌曲创作是先有词后有曲还是先有曲后有词,这有点像鸡与蛋谁先谁后之争。在这里,我们就按电视剧和电视晚会的一般情况,先词后曲地论述。词和曲是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词写得好,为曲提供了发挥的平台,曲写得好,为词添上了翅膀。不少时候,是词曲俱佳,双剑合璧的,像上面说的《常回家看看》《天路》等作品,词是华章,曲是妙韵,分外容易打动人,能流传得特别久远。这样的双佳作品,当然好。但歌曲是靠唱来表现的,好听,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这样说,不好听的歌,是难以吸引大众的,能够传唱,能够打破时空界限的,必定是好听之歌。甚至,有些名歌,歌词并不特别好,却也能流传,关键就是旋律实在是优美动人。

近几年来的电视晚会歌曲创作,似乎走进了一条小胡同,圈内人自我感觉良好,不少作品还被披上各种奖项的光环,但受众却不以为然,好像听而不闻,形成了创作与欣赏上的强烈反差。许多电视晚会是不惜重金请了名家大腕来作曲的,以便凭借其品牌来扩大作品的市场影响力,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卡拉OK场所,以及普及于千家万户的家庭影院,是大众自选创作新歌的最直接最公平的市场终端,《常回家看看》《相约1998》《为了谁》《天路》等在电视中刚唱出,第一时间就转入民间,说明群众是最有眼光的,也是最公正的。但近年来,这两个终端却没什么多少新歌进账,点来点去,唱来唱去的,大多还是那些不老的旧歌。当然,电视晚会的歌曲怎样才叫好听,是没有创作上的模式的,只有检验上的标准,那就是看大众是否喜爱。

电视晚会歌曲的大众情结,除了体现在歌词、旋律的好听性上,还要易于大众演唱。如果说好听是歌曲飞向受众的翅膀的话,易唱则又为其添加了另一副羽翼。下面的例子值得寻思:不久前,广东一批音乐家到讲客家话的粤北山区采风演出,征询当地农民喜欢听什么新歌时,答案竟是香港电视连续剧《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同名主题曲。农民们说,村里许多人不仅喜欢,而且还会唱这首电视主题歌。广州话对于讲客家话的山区农民无异于外国语,这些受众会唱的新歌并不多,《万水千山总是情》的这一现象,说明了易于演唱,是扩展歌曲大众情结的有效途径之一。创作者也应该充分重视歌曲的这一特性,尽量将歌写得好听易唱,让听众也变成演唱者。

以精品意识深化大众情结

近几年电视晚会歌曲中佳作的锐减,流传不开去,和词曲作者在创作上的心浮气躁与急就章式的操作,也是大有关系的。

调查还发现,时下为电视剧和电视晚会写歌的,大多是大腕,起码也是小有名气的行家,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曾写过大众喜爱的歌曲,甚至是靠一曲成名的。所以,受众常常是闻其名而充满信心,听其歌又大失所望。个中的一大因由,是他们淡化了“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十年磨一剑”的精品意识,坐不住冷板凳,耐不得寂寞。不是不断擦亮品牌,而是在旧品牌的光环中,卖起了重量不重质的“快餐”。一位很有名的作曲家,甚至还将某电视台退稿的一首实在是粗糙的作品改头换面,又转手给了另一电视晚会。有人将这归咎于市场行为。的确,在商品经济时代,艺坛也充斥着浮躁之气,粗制滥造,严重脱离生活,更无心讲究著名诗人陆游关于写诗之奥秘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中的“功夫”了,作品一蟹不如一蟹,市场越做越坏。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范文6

关键词: 对外汉语 中文歌曲 教学法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法异彩纷呈,取得了良好效果。结合留学生群体以青年为主,对音乐、流行文化、民俗文化的兴趣,尝试使用教唱歌曲学习汉语也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一、听歌曲学汉语教学法应用价值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审美趣味的汉语歌曲,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单调讲授中解放出来。

(一)熟悉和掌握汉语语音

汉语语音是学好汉语的基础。汉语交际也是要通过语音来表达相应的意义。学习和使用汉语,如果发音不准确,就会造成误解或无法沟通的情况,最终导致交际失败。所以,培养正确的汉语发音,对汉语学习者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汉语语音本身的同音字比较多,声调复杂变化,给汉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选择能够在学习语音的同时,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护其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听唱汉语歌曲来学习汉语语音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增加接触汉语语音的机会。学习汉语的困难之一是学生在课后接受汉语交流的机会大为减少。暂且不说那些在国外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单就中国国内的汉语学习者而言,由于主观情感心理或客观环境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在课后会选择使用母语或英语与其他外国人交流,却少有机会能与中国人交流。这样对汉语语音的学习是很不利的。但是,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乐于听音乐、唱歌、跳舞及演奏乐器等。学唱汉语歌曲,就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汉语语音学习环境。其次,就歌曲本身而言,其鲜明的节奏感有助于记忆歌词,且旋律起伏跌宕,容易上口。这种学习法比起机械、单调、反复诵读语音规则更具有趣味性和灵活性。再次,动听的旋律易于引起回忆与联想,便于记忆。学生在听唱汉语歌曲的时候,有时会随着高低起伏和抑扬顿挫的曲调,声情并茂地演唱。这些对他们克服学习汉语语音的畏难心理,熟悉和掌握汉语朗读技巧是很好的途径。

当然,由于有的歌曲可能存在发音不准、方言语音重等缺点,这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和教材的研究者对歌手和歌曲进行筛选。

(二)记忆汉字和扩充词汇量

首先,对于汉字外国学生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母语是拼音文字,对独特的汉字充满了神秘感和畏惧感,加之汉字教学的课堂多显得沉闷,结果造成许多学生重口语轻汉字,听说先行汉字后学的现象。实际上,汉字是用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意义的,与汉语的关系密不可分。忽视汉字的重要性,最后会成为汉语学习与提高的障碍。所以,如何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帮助他们克服汉字难学难记的恐惧感,提高他们的兴趣就成为汉字教学的重点。相比于枯燥的课文教学汉字方式,听歌曲学汉字明显要生动活泼得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共收汉字2905个(2864+41),包括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90个、丙级字附录11个,丁级字670个、丁级字附录30个。如果我们能按汉字难度等级分层次的选择适当歌曲,并遵循汉字自身特点与规律,先认后写,先学易后学难,以独体字带合体字,对字形相似的字加以归纳总结就一定会提高汉字学习效果。另外,当熟悉一首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后,反复地吟唱与练习,就更利于记忆汉字。

其次,对于汉语词汇学习来说,难点主要在于词汇量、记忆和理解。在这些方面听歌曲学中文教学法有很大优势。

在词汇量方面,《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出现的8828个词是在歌曲中经常出现的大部分词语。也就是说,汉语歌曲中几乎包括了汉语中最常用词(1000个)、常用词(2000个)、次常用词(2000个)和通用词(3000个),只要具备这样的词汇量就能识别95%以上的语料词汇了。另外,汉语歌曲歌词中还出现了许多最新的流行词语,如:“80后”(《人人都爱80后》花儿乐队)、“F4”(《我不是F4》周渝民)、“麦霸”(《麦霸》花儿乐队)等。这些词语有时代气息、清新活泼,适当地接触与学习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汉语词语的兴趣与新鲜感,扩充词汇量。

在词汇的记忆方面,一方面,循环复现,记忆深刻。记忆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记忆如果不经过及时复习就会遗忘,若经过及时复习,就会成为长期的记忆,在脑中保持很长时间。[1]学生在学习中文歌曲,对自己的学习需要很明确。沉浸在歌曲中时,更能够集中注意力。为了流利地演唱歌曲,学习者不得不反复聆听、跟唱、默记,循环记忆,词汇复现率又高,形成牢固短期记忆,多次复习之后,能转化为长期记忆。另一方面,歌曲中的词语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学生在学习词汇的时候能明白它的意思,更能学会使用它,接触到与该词语有关的词语,从而使记忆更加深刻。

在词汇的理解方面,由于词语在歌曲中是有明显的上下文语境的,这使得词语的褒贬义、感彩、使用范围、语体色彩及文化意义更加明显,也便于学生理解。

(三)了解与巩固语法修辞知识

汉语语法知识点繁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无味,即使每个语法点背后给出了相应的例句,但是句子多半比较死板,缺乏时代感与新鲜感。汉语歌曲中有着丰富的语法教学材料,而且有些歌曲中包含反复重复又侧重语法结构的句子或合唱部分。这些歌曲能被生动地用来巩固语法点,化抽象为具体可感。比如句式中的“把”字句――“我看着你把第一个微笑先给了你妈。”(《孩子他爸》谢东);“被”字句――“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张真);“比”字句――“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比我幸福》陈晓东)等。对于这些语法点,如果在教授过程中,能先呈现一下,再通过教唱歌曲来巩固这些语法点,就能在不断的练习中,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汉语语法知识与表达习惯,使原本枯燥乏味语法讲解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能了解反复、比喻、双关、排比、对偶等汉语修辞知识。需要注意,有些歌词不符合语法规范,选择时需慎重。

(四)有助于培养语感并提高汉语熟练度

语感是“对语言符号的直觉、感受和理解”。[2]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以一定的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在语言运用中对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起监督和指导作用。语感能力的培养是汉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3]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环境和语言实践环节。听唱汉语歌曲来学习汉语的方法,不但能积累汉语的字、词、句、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而且能为学习者提供上下文交际场合的语境,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内涵。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听唱汉语歌曲,还能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对汉语使用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能提高汉语的熟练程度。

(五)拓展历史文化知识面

有些汉语歌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了长久锤炼,歌词直接体现了有关的中国文化知识,趣味性、知识性及文化特征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汉语歌曲背景知识中有许多文化传统知识、传奇故事、名人轶事或历史掌故,内容十分丰富多彩。这些是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及风土人情很好的途径。如《我的中国心》中,反映了香港等地同胞回归祖国之前的爱国之心,包含了等历史背景知识。如《七夕》反映的是中国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在学唱汉语歌曲的同时,可拓宽学生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面,对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好地学习汉语都大有帮助。

二、教学建议与设想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由四个主要环节组成,即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4]听歌曲学汉语的教学过程也包括这四个部分。

(一)总体设计

作为一种新型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听歌曲学汉语还无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可以作为传统教学法的辅助或选修课程开展的教学活动。其教学对象覆盖面比较广,可以包括从儿童到成年各个年龄段的汉语学习者。其目标是要融汉语学习与娱乐为一体,既培养其汉字、词汇、语法等方面汉语知识文化素质,又拓宽其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综合语言规律、语言习得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科学地分析不同背景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不同的教学对象水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安排授课课时和总时数。

(二)教材编写

在成千上万的汉语歌曲中,对外汉语教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去摘取那些能涵盖汉语语言知识点、能提高汉语能力、能拓宽历史文化知识面的、有吟唱可能的歌曲,并遵从趣味性、层次性与实用性等教学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歌曲内容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外部动力,遵从趣味性原则采集和编写歌曲时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选取的歌曲应以外国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且简单易学易唱的通俗歌曲和民族歌曲为主,而尽量避免选择美声或进行式的军歌之类的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歌曲。这样有利于教师上课教授和学生理解练习。其次,还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编符合他们年龄生活内容和心理特点的歌曲。少年儿童思想相对单纯,接触的生活内容相对天真烂漫。一般比较喜欢内容简单、曲调明快的歌曲或活泼的儿歌民谣,如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世上只有妈妈好》、《半个月亮爬上来》、《外婆的澎湖湾》等。成年人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世界相对少年儿童要复杂丰富得多。所以要选择歌颂友谊、亲情、爱情、和平、自然美景等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歌曲,如《朋友》、《懂你》、《常回家看看》、《爱情呼叫转移》、《白桦林》等。

2.层次性原则

教师或教材编制者在选择歌曲时,应正确估计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对事物的感受能力的差异,分层次地选择材料和内容。力求真实地道,注意避免歌词中带有太多的俚语或方言。一方面,针对汉语水平处于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的不同学生,要选取不同难度的歌曲。另一方面,对同一水平的学生,选的歌词要有易有难,照顾多数学生,适时适度讲解。这种唱中学、学中唱的模式既能激发听力较差的同学的兴趣,又能使水平较高的同学展示其才能,令所有的同学都能接受。

3.实用性原则

学习汉语,其目的就是将它说出口,成为交际的工具,实现成功沟通和交流。所以要学习最实用的、最贴近时代和生活的汉语。所以我们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选择和采编那些在日常生活交际活动中能使用到的内容与话题歌曲。比如,针对不同的节日可以选择不同的歌曲――《花好月圆》、《明月几时有》(中秋节);《新年好》、《恭喜发财》(新年);《爱你一万年》、《一路上有你》(七夕、情人节)等。再如,选择不同的情境中的歌曲。离别时可选择《其实不想走》、《送别》、《祝你一路顺风》等;在返乡时可选择《故乡的云》、《大海啊故乡》等歌曲。这些或感人至深或轻松愉快的歌曲所反映的情景,会在生活中不断出现,促进学生对歌曲中语言知识点的回忆、体会和创造。

4.规范性原则

在选择歌曲时,应避免涉及方言、节奏过快、发音不清的歌曲。另外,对歌曲中语法不规范、生造词、外来词等现象应尽量回避,以免造成留学生理解错误、加重记忆负担。

(三)课堂教学

1.歌曲教唱与知识讲解结合

选好一首歌曲后教师应全面掌握其中所涉及的生字、生词、语法等语言知识,设计教授方案。还应尽力多方查阅资料,了解该歌曲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表达的思想及演唱者的情况。如以《九月九的酒》一歌为例:

“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这是一首经典的老歌,曾经风靡大江南北,一度成为全国广播电台风云上榜歌曲。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所以,重九就叫“重阳”。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酒,以求长寿。因此“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九月九的酒》反映的是长年累月外出打工的人们,在每年九月九重阳节,因为不能回家亲自为父母长辈敬上一杯代表祝福长寿的酒,而极度思乡的真实情怀。这样的讲解会使学生深刻领会歌曲内涵。这样唱讲结合使课堂有张有弛,印象深刻,扩大了课堂教学内涵与外延。

2.增强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

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教师对歌曲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并通过多媒体形式或老师自身教授的方式进行了领唱之后,可以挑选部分主动性高、表现欲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领唱。同时,也可以挑选几位同学到台前合唱参与或定期举办汉语歌曲演唱比赛等方式来增强师生互动。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反复多次跟唱以提高效率,并与原唱比较,以纠正错误的语音和唱法。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提高使用汉语的环境、平台和条件,而且寓教于乐,提高汉语学习效果和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3.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对外汉语听唱歌曲学汉语的课堂上,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则不但能够为教师歌曲资料收集、课程计划与准备提供便利,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视觉和听觉的不足,减少教师因自身音乐素养不高所造成的缺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课后练习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网络收集更多的感兴趣的汉语歌曲,甚至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录制自己演唱的汉语歌曲专辑。

(四)成绩测试

教师要经常检查教学效果。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要及时巩固教学的知识点和歌曲的演唱,并采取单人独唱和全班齐唱等方式相结合,来进行检测和复习。在新歌学习之前,还要对学过的歌曲进行复习与提问而温故知新。不但要对歌曲中的字、词、句、语法等语言知识进行随堂或阶段式的测试,而且要用演唱歌曲的形式来加强学习效果。

三、听歌曲学中文教学法的困难

由于听歌曲学中文的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尝试,现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方面,教师需要培养提高自身素质,主要是音乐理论素养方面知识的学习与扩展。另一方面,对少数缺少必要音乐知识和歌唱技能的学生来说,学唱中文歌曲也是一个挑战。再者,在教材方面,目前还没有比较全面的成系统的教材。另外,对于这种教学方法还处于尝试阶段,前人的研究比较少,在教法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还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可以作为辅助教学方式进入课堂或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风格不同的汉语歌曲,是中国文化的缩影,集语言知识和文化蕴涵于一体,因此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极好材料,可以用听歌曲学中文教学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学习和巩固语音、汉字、词语、语法等汉语知识,培养汉语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汉语能力,而且能拓展其中国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面。同时,我们还应正视这种教学方式在师资、教材、教法等方面的不足,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兵,朱其智.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文义.现代汉语新词典[Z].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