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法课程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法课程论文范文1
1.经济管理系的财经类专业需要经济法基础知识和技能
懂经济、懂法律是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体现。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办事是现代社会人基本的行为规则,我们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法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法律、遵守法律,提高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尤其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深入学习经济法,以此提高财经类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体现出高素质的大学生应有的综合技能,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使经济法课程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增强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技能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而运用模块化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相结合,采用模块化案例讨论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能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认识我们学生的特点和我们的培养目标
1.高职学生基础薄弱,过多理论讲解会消化不良,导致厌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底子薄,文化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大都是不会学习,也不爱学习。因此,高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另外,高职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对学习以外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接受程度高,但是钻研深度不够。
2.S-ESE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要实现岗课对接,注重能力培养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以创新的S-ESE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内涵建设的突破口,强化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方面,始终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既强调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培养特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设计,将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建立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素质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三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的统一的教学体系。
二、找对方法,循序渐进
(一)整合教学内容,强调实用、够用
高职经济法的教学内容不能不分轻重,面面俱到,而是要遵循高职高专教育“以岗位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按照教学过程的实际要求进行概括和总结,对经济法教学内容的进行取舍和整合。我将经济法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法律基础理论、经济实体法律、经济程序法律。
(二)议案学法,模块化推进
我将经济法教学任务的68个课时,分为四个教学模块,以模拟诉讼的方式逐个推进:第一模块:民法案例诉讼16课时,包含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合同和担保;诉讼时效等。第二模块:公司法案例诉讼20课时,包括公司设立条件;公司章程的章程制定;公司的经营过程等。第三模块:劳动合同法案例诉讼16课时,包括劳动合同的拟定和劳动仲裁等。第四模块:知识产权法案例诉讼,16课时,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等。
(三)突出能力培养,实现岗课对接
1.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应创新现有的法律教育理念。传统教育模式没有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作为培养的目标,这一理念直接影响整个教学体系。因此须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全面的以养成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其次,应完善法学教学课程体系。全面的法律思维应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的思维能力,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以法律思维培养作为导向,进行多元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模块化案例教学法将学生置身具体案例之中,引导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案例中的人和事进行判断和推理。
2.培养学生法律语言的表达能力
模块化案例教学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设计模式,以活动设计、角色参与为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模块化案例教学过程由理论到实践、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交际场合的普遍律。在每个模块中都安排了精选的案例、活动设计和测试内容,让学生用法言法语来表达的所思所想,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法律语言表达与沟通的实践过程。
3.培养学生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
法律文书是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仲裁、公证机关在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种文书。每个法律人都离不开法律文书的制作,法官要制作判决书,检察官要制作书,律师要写辩护意见等。因此法律文书的写作非常重要。法律文书既要反映实体法规定,体现对案件处理的实体决定;也要反映程序法的规定,体现对案件处理的程序规定。模块化案例教学法由学生自己撰写状、答辩状和判决书等,为其提高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提供锻炼机会。
三、付诸实践,不断探索
下面以第一模块为例,对整个模块化案例教学法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说明。第一,确定班长为本次模拟法庭的总导演,再把班级同学分成3组,各组选出组长1名。明确导演职责:监督、检查各组任务完成,观察各组成员对案件讨论和材料准备的参与情况;负责各组之间联络和协调,注意各组任务的衔接和配合。明确组长职责:组织组员讨论案件,收集、总结组员观点,负责庭审材料和道具的准备;负责对本组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和具体贡献进行评价。明确各组成员职责:立足本组角色定位,每个成员积极思考、发言;梳理发言内容,形成完整、严谨的观点材料。第二,给出案例和问题,各组研究案例、思考问题、总结观点、相互点评。精心选取案例,要求精确、恰当,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针对性,能强化经济法教学的目的性。提供案例:甲、乙、丙、丁是朋友关系。2000年3月1日,四人同桌喝酒。席间,甲、乙签书面合同,乙向甲借款一万元,借期一年。丙签字愿做保证人,丁签字愿以自有房屋做抵押。2000年3月5日,甲将一万元现金交付于乙。此后无话。2003年3月3日,甲要求乙偿还一万元借款并支付三年的利息,乙声称已过诉讼时效,不愿还款。甲遂要求丙、丁承担责任,也遭拒。2003年3月10日,甲将乙、丙、丁人告上法院。提出问题:(1)如何认定甲、乙、丙、丁的主体资格?醉酒状态是否影响一个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为什么?(2)甲、乙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是否生效?乙是否要还本付息?为什么?(3)乙声称已过诉讼时效是否有法律依据?为什么?(4)甲、丙之间的保证合同是否成立,丙是否要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5)甲、丁之间的抵押合同是否成立,丁是否要承担质押责任?为什么?(6)法官该如何判决此案?第三,抽签决定三组的角色分配:原告组、被告组、法官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各组内部再分工,准备庭审材料:状、答辩状、判决书等,指导老师在各组准备过程中,对其分别辅导。步骤如下:①各组立足本组角色背景,再次研究案例和问题;②各组寻找出对己方有利的法律依据和证据;③原告组根据案例写出状一式三份,自己一份,法官、被告各一份;④被告组根据状写出答辩状一式三份,自己一份,法官、原告各一份;⑤法官组根据状、答辩状写出判决书一式三份,自己一份,宣判后发原、被告各一份;⑥各组写出发言稿,准备证据材料、标牌、法槌等;⑦导演组织排演,各组就排演中出现的问题讨论修改。指导老师老师参与讨论,适时引导。第四,组织庭审。各组推举表现优秀者代表本组参与庭审,分饰原、被告及其诉讼人和法官、书记员、法警。将教室布置成法庭,严格按照庭审程序进行。第五,导演点评,根据表现情况给组长打出参与此次模拟法庭的得分。组长给组员打分。第六,老师点评学生表现,指出成绩与不足,将相关法律知识和技能再进一步系统化阐述。①点评合同成立与否等实体法律问题;②点评庭审过程中的法律程序问题;③点评法律文书的写作问题。
四、结语
经济法课程论文范文2
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迁,相比于20年前,学生更趋于感性化,更不喜欢理论思考的东西。相对于一些老牌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类背景的高校的人文气息更淡。这是理工类高校文艺理论类课程教学①所要面对的境遇。
一.文艺理论教学的境遇
当前时代不是“诗”的时代,纯文学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文学阅读,相比于30年前少了很多。这一方面与“影像时代”、“网络时代”所提供的电视、电影、网络、移动通讯等媒体的多样选择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上述媒体的图像、声音等视听轰炸有关。即便在文学阅读领域,传统的纯文学,即所谓的精英文学、高雅文学,也面临着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快餐消费文学产品的冲击。[1]其结果是,对穿越、重生、校园爱情文学了如指掌的年青人却不知道方方、刘震云是谁。所以,在学生多对纯文学提不起精神的背景下,如何将文学基础理论教学进行下去,并且要产生较好的效果,则成为一个难题。这是文艺理论教学遭遇的尴尬境遇之一。
尴尬境遇之二是理工背景的高校没有像南京大学那样的人文氛围。表现为几个方面:首先,生源来历复杂,有些学生甚至是从理科调剂过来的,他在高中本来就偏重于理科,只是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被调剂过来。②有些是被家长“要挟”来的。其次,学生一方面受到社会功利倾向和狭隘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汉语言文学认识不清晰,从而导致他们一开始就对“汉语言文学”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到了文艺理论这一较为抽象的专业基础课程时,更是不断地在逼问:“为什么要开这个课?”“上这个课有什么用?”“这个课程对我找工作有用吗?”这种逼问,实际上正是社会功利主义对于现代大学精神内涵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大学基本模式都与这种功利主义有所妥协。再次,学生的阅读量相对较少,他们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理工科方式来学文艺理论,即希望文艺理论的概念和原理能够像数学公式一样纯粹。
尴尬境遇之三是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还不足。毋庸置疑,中国大学生面临考试、社交、经济、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焦虑,尤其是对于家庭背景一般的学生来说,经济、就业上的现实压力确实是时时压在心头的铅石。长期以往,学生会形成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认识模式,主要表现为颓废型和发难型两类。前者表现为学生受到一些不良思想观念的感染,对于大学和专业提不起精神、失去信心,从而在学习上是消极怠工、无所作为;后者则表现为学生经常怨这、怨那,总认为一切不如意是别人造成的。所以,在特别焦虑的时候,她们很可能就会“发飙”。③他们“发难”不是对文艺理论问题的质疑,而是一种焦虑情绪的发泄。
所有这些问题都在到课率、听课率、作业率、反馈率、优秀率等方面得到反映。有一部分学生是应付的,还有一些是有心而无力的。在这种情势下,老师更像是救火队员,只管扑“明火”,却无暇、无力去深究其中起火的根源。
二.境遇的形成
理工类高校形成的文艺理论教学境遇有着多种原因。
第一,历史造成的。大部分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是2000年左右高校改革风潮的产物,即改变了过去的专业性、行业性方向(比如师范性的、气象行业性的、邮电行业性的等),而走综合性道路。④汉语言文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专业都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这些专业作为后来者,其角色或多或少地都是一种点缀,一般都处于边缘地位,所以,社会没有给予形成良好人文氛围的历史条件。这样的状况学生那里,就表现为人文基础不足,也不经常阅读相关人文历史文献,功利性教学观念更强。
第二,社会的原因。随着大学生由90年代以前的“天之骄子”称号沦为“弱势群体”的时候,普通学校乃至名校大学生一度是迷惘的。社会日益浓郁的功利性,以及大学毕业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也使得学生被“功利化”了。上课不再是说学更多更新的东西,而是更多地为“混”学分而来。有些学生会将社会的压力转移到理论课程的学习上,认为它们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这种观念一度盛行,典型的就反映在本校2005-2008年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上,文艺理论、美学、文艺批评写作等基础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课,其他课程如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都被去掉了,增加了秘书实务、社会管理等貌似技术实践性的课程。结果,这些技术性的课程学习不仅没有给直接就业带来多大优势,而且使得专业特性变得模糊,其显著结果就是在研究生专业考试当中屡屡吃亏,原因就在于文艺理论方面的素养太欠缺了。
第三,课程本身的原因。任何一个学科都有一个专业基础理论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通常都很抽象。这是由其使命和课程性质决定的。学生不喜欢抽象的东西,既是人的“天性”,也是当代社会功利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功利性方面影响的结果。
第四,教学设计上的原因。课程的抽象对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依照自己的状态来安排内容和设计教学,对学生的困惑和状态了解较少。用教育学术语来说,就是“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学生看什么书?看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对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和现象感兴趣?很多教师并不清楚。在缺乏必要的调查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组织基本上离不开他上大学的背景。这是一种时代和语境造成的隔离。2013年8月在长沙召开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文艺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许多学者就深感到自己与青年学生在文学关注点上的区隔,认为很需要接触网络文学等新兴文学现象和作品,否则,在理论教学上教师就存在隔靴搔痒的尴尬。
三.解决路径
要解决文艺理论课程的教学困境,寻求其解决方式,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主体性,另一方面必须要在院校二级管理体制上寻求长期的动力保障,这就或 多或少地会涉及到对大学教育体制的反思。
首先,解放教师,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但这两个主体的性质与功能是不一样的。学生作为主体,是指教学中学生必须主动投入精力和兴趣,希望在这门功课上得到优秀的成绩,而不是及格。而教师的主动性,就要在学生主体的原则下,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和师道良心,投入相当的精力和创造力去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在现有的体制下,相对而言,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性作用更大。他既可以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学生主体的反馈与交流,也可以在知识和信息面上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可以在语言等方面更生动幽默些,将课堂过程呈现得更加轻松。所以,解决的方式应当重点放在教师身上。笔者将之归纳为“管、亲、贴”三原则。
所谓“管”,就是指教师对与课程学习有关的情绪、精神状态的调度和管理。比如课堂上,迟到、早退、玩手机、睡觉、应付作业等不良习惯要采取措施。这是上好一个课程的硬件氛围建设。
“亲”,则是拉近与学生的情感关系。教师应该主动找同学交流,发现其优缺点,以诚恳的态度进行沟通。在作业批改、课间交流、课堂互动讨论、下课交谈、课外活动互动等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有意与学生建立起良好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小学有较好的传统)。这种“亲”还可以与“管”结合起来。比如将点名与“亲”结合起来,要求个别无故不到课的同学来找教师谈话。教师谈话一般是先问其不到课的原因,目的是想了解其在想什么,干了什么,并不是要给予什么处罚(当然,起初学生基本上都认为是来“挨训”的)。结果教师会发现很多有益的信息,比如有学生说他身体不舒服,发烧几天,焦虑,几天都睡不着觉,去医院,也查不出什么;有学生说出自己与其他室友的矛盾关系;有学生想考新闻、影视等专业的研究生;有学生喜欢文学写作。教师应该都一一给予一些回应和诚恳的意见:能提供帮助的,就提供帮助;不能提供帮助的,也在情感上给予关心,给出适当的建议。这样下来,老师虽然辛苦,但是他掌握了一些甚至连班主任、辅导员都不知道的信息,在感情上与学生拉近了。而且教师的倾听、解惑和力所能及地解决难题,都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了基础。这个情感关系是课程教学的有力保障。
“贴”是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兴趣点相贴近。要做到这一点,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自己的“教材”。市面上的文艺理论教材多有传统性、深度性,编者也多为综合性大学的教师,这些都与理工类院校文艺理论教学实际有较大差距。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博览众长,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材”或讲稿。其着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概念、原理、基本问题条缕清楚,讲述时,要注意结论与论证材料的紧密结合;二是材料和作品要“新”,应该从当前影视剧本、网络文学、畅销书、文化现象等汲取资源。这需要教师的积累和不断刷新信息。如果有条件,教师尽量能与文学界有较好的联系。笔者深感与作家的这种联系对于大学文艺理论教学的好处和便利。第二,课堂上,教师力争运用幽默、甚至是脱口秀的一些技法,会达到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掌握详略、处置重难点、把握张弛、师生互动的尺度。这对于更抽象些的文艺理论课程是很有针对性。第三,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上说,教师尽力精心打造第一堂生动幽默的课,它能为后续课程教学发挥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革新学校的管理体制。学校的指导思想和管理体制很重要。对于理工类学校而言,尤其是一本类的理工高校,一般都有一两个王牌学科,其他都是烘托的“绿叶”,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学更是“嫩叶”。这些都对学校的管理体制设计提出了高要求。我们都知道,管理体制对于文艺理论课程教学没有直接影响,但是管理体制会通过教师影响到包括文艺理论在内的课程教学效果。所以,学校的管理制度设计应体现“教学主导”、“以人为本”和“从实际出发”的宗旨。这其实是要求理工类高校须精心打造自己的人文氛围。
第一,学校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体现教学主导原则。毋庸讳言,当前整个高校体制都是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基本是被“科研主义”体制绑架的。即便是说重视教学,也只是在教研项目、教研论文、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学生竞赛获奖等量化考核上。其实质仍是一种科研规制,与课程教学成效仍有较大差异。所以,学校应该给予教师更多地从事教学的宽松环境。
第二,制度设计要有针对文学等人文学科的灵活性,不搞一刀切。学校对于一些王牌和中坚专业,适当突出科研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份量是可行的,但不宜将之普适化。对于文学等人文科学,学校应当有特殊针对性的政策,即给予学院和教师注重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时间和基础。
第三,学校要在制度设计上体现“教师主体”原则,淡化或去“行政化”。相对而言,理工类高校、有行业背景的高校,因为历史沿袭等原因,其衙门气息更强烈些。一些职能部门多把学院和教师当作“基层”和“工人”来看待,专业科研、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升职人事、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要求最后都归集到学院一线教师身上,使得教师背负着太多的包袱。
第四,在教学管理和制度设计上,学校对学生不应当采取犬儒主义的政策。以学生为主体是正确的,但不等于把学生看成是市场消费和民主政治场中的主体,而应当将学生看作为教育主体一方来看待。如果按照前者来设计制度,就会导致纵容学生、宠哄学生的现象。[2]比如学评教是必要的,但过分看重学评教的效力,将它与教师的奖金、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就会限制教师的“管”,从而影响教师的创造性和热情,也降低教学上的投入。因为,当教师对学生有很多顾忌的时候,就不大敢管学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宠养着过来的,如果教师对学生严格些,部分学生很可能会在评教的打分上给教师“好看”;甚至会因为某项纪律问题处理或是某句批评的话“得罪”了学生,教师会面临生命安全的危险。[3]所以, 综合看来,学评教应当是一个参考因素,而不能让它成为某些职能部门一劳永逸的管理利剑。
最后对人文学院在保障文艺理论等基础课程教学上的做法作一个补充说明。首先,在一个行政化色彩浓郁和科研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学院实际上是一个矛盾和能量的聚集点,好的学院是尽力为教师争取一个缓冲空间。所以,学院管理体制的建设应当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即学院如果真正以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关注教师的负担问题,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状态,则会为教师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活动撑起一个较为宽松的内部环境。长期坚持,会有所成效的。
综合起来说,建立起院校领导、教师、学生在学风、教风建设上的良性合作关系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软件条件。在现行评价机制下,这些不仅需要部门、学院、领导、老师的共识与努力,而且还需要付出一些利益代价。因此,总体上不容易施行。
注 释
①文艺理论类课程包括文艺理论、美学、文艺批评写作、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等。以下均以“文艺理论课程”代之。
②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本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是一本线上10分左右被录取。
③笔者就遇到一次,在讲评文学批评写作的作业时,她认为本人布置的作业不好。我问她遇到了什么困难?她说没有做。班上同学很诧异,都有“嘘”声了。我缓和地批评说:先按照要求和方法做作业,中间如果遇到问题,再找我交流,并当场告诉手机号、qq号和邮箱。
④一般而言,这些后起的转型大学,要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之路,几乎不大可能,因为“长短腿”的问题,不是十年、八年就可以弥补回来的。
参考文献
[1]许先文、叶方兴.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兼论日本学者青木保“多文化世界”思想[J].宁夏社会科学,2010(3).
经济法课程论文范文3
(一)课程设置安排不合理。
经济法是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安排应该在专业课程讲授之前进行。但是,学生在学习经济法的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目前高校中已经开设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但是在法律基础、经济法、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在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方面,按照知识学习逻辑,学生应该首先掌握法律的基础知识,例如:法律规范、法律关系等概念的学习,法律基础的学习应该在经济法学习之前进行。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教学中,《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经济法的开设时间是在同一个学期,一般是大一下学期。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内容的侧重点原本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实际教学中,不同的专业仍然使用同一本教材—《经济法概论》,使用同样的教案,完全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性,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各个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并没有综合考虑相互的关联性,因此法律基础、经济学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协调性存在问题。法律基础教授的法律知识很有限,导致讲授法律基本知识的重担压在了经济法教学上,结果经济法教学内容所需讲的内容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无法实现素质教育。
(三)教学评价不全面。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不仅能够检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评价和考试方法过于简单,仅仅依赖考试来评价学生和教师显然是不全面的。另外,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重理论轻技能,这种忽视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是极不利的。
(四)理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
在目前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运行法、市场调控法及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法等五大部分,课时方面设置大部分在50到30多个学时之间。传统的经济法教学往往以讲授式为主,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偏重说理。其优点是可是帮助学生快速的建立完整的经济法学知识体系框架。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其弊端,即忽视了教学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现实脱节,很难法律本身的价值及法律的合理性。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具体的司法纠纷时很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导致理论与实践产生严重脱节。很多人都知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但是在最后在做到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在日后经济法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进行创新,增强理论的实践性应用,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二、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一)创新教学计划,使经济法与基础课衔接。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可以为日后经济法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两者具有前后的继承性。因此可以将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放在法律基础课程之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间时间不能间隔太久。经济法与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课,后续开设经济类的专业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吃力或者是无所适从。
(二)教学内容因专业不同而异。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中涉及众多的法律条文和法规,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一介绍清楚每一个条文,这就要求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有选择、有侧重的进行教学。例如:工商管理类的专业教学中要重点介绍市场主体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财会专业应将重点放在介绍财会、税收等法律上;农林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应重点介绍自然资源管理法规。教师只有充分把握好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精心设计每一章节的内容,才能有的放矢的教好每一节课。
(三)改革教学和考核方法。
以往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标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改革教学和考核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针对目前社会中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且撰写专题论文,章节内容学习之后布置思考问题或者是作业题,通过对论文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通过过程性的评价不仅可以实时的让学生反馈学习结果,还有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另外,最后的考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闭卷的方式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论文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口试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四)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经济法课程论文范文4
【论文摘 要】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必须开设经济法这门必修基础课。经济法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经济法课程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这门课的教学方法。本文从经济法教学现状出发,对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对应之策。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既有经济头脑又有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社会需要的。因此,各高职院校的改革都在顺应这一时代要求。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 经济法课程已成为涉及面宽、实用性强、受益面广课程。改革法学院校及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法,探求实用的教学方法,提升高职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成为此门课程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
一、高职经济法教学现状
现阶段高职院校经济法教材普遍粗糙,教学内容的编排跟不上当代经济的发展。由于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前提,科学的教材才有助于提高高职经济法教学质量。当前,高职院校所用经济法教材版本很多,但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材内容过于繁杂深奥;有的教材内容跟不上时展。并且有部分教师全部照本宣科;忽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使用相同的教案,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职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最新研究
(一)抓好课件的制作,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笔者认为,课件的制作不能只求精彩漂亮,必须实用。《经济法》课程源于社会生活和相关法律,而社会在不断发展,法律也逐渐的顺时而修改,但经济法教材往往滞后于这种改变,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不便。如果采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就能够做到电子教案与现行法律的同步。由于多媒集多种媒体于一身,如集文本、静态、动态的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媒体,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的演示,通过超级链接各种相关资料和互联网上的最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大量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这就大大的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种教学也非常节省时间,使老师便于集中精力给学生讲解重难知识点,并且它可以随现行法律的改变而及时更新。
(二)增设专门的仿真案例讨论课
仿真案例讨论课是在课堂上给学生建立一个仿真环境,并由学生扮演独立的当事人。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是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案例讨论过程是教师引导并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就告诉学生结论或答案,讨论结束时老师还要及时作总结和点评。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前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这些能更好的找到有代表性、说服力要强的教学内容。案例是载体,教师通过案例可以实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案例可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以及为社会提供法律咨询
和法律服务
所有这些目的都是希望将学生真正纳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让学生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感受,从中得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训练。
(四)汉语、英语同步教学在课堂上的使用
这主要针对经济贸易类专业,尤其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之所以运用双语教学,主要是要拓宽学生在经济法学方面的国际视野,同时培养这种能力。教育部认可双语教学意在通过外语的形式更好地研习英美法的相关法律制度,掌握准确的知识背景。经济法很多法律制度内容与英美法有相关性,通过双语教学使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体会。同时,双语教学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需求,高职教学要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转变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较强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通过使用上述教学方法,学生能较为轻松迅捷的掌握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关经济法律的常识,掌握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技能,较好的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实现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参 考 文 献
经济法课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经济法课程教学 问题 改革
经济法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经济类专业学生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公民,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基本的法律制度,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是适应法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要求。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经济法律法规,能运用所学经济法律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确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守法、护法。对于既枯燥又无味的法律法规条文,若仅凭教师讲,学生听,很难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目前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同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雷同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将相同的教案套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没有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欠灵活
经济法课程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则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
3.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学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就可以马马虎虎。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1.教学内容的改革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介绍。对于电子商务类学生应重点介绍电子合同、网上交易安全方面的法律,对于财会类学生应重点介绍会计法、税法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方法改革应把握的重点。①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②课程内容;③课程重点、难点;④教学过程与方式。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构。只有学生对此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知道学习什么和为什么学习,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其次,课程内容是贯穿全部教学过程的重心。再次,教学中必须突出重点。最后,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利用启发式的引导,通过作业及学生管理卡等多种形式,使课程内容被学生消化吸收。
(2)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理论教学与案例是水融的关系,没有案例的经济法课程是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的。但案例太多,则会使课程变得面目全非。因此,案例的运用应该恰如其分、合适得体。第一,案例虽然是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案例教学始终是理论教学的辅助,不能喧宾夺主。案例法教学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思考,领会法律原理,学会解读法律条文,并加以灵活运用,是为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服务的。过多地列举案例必然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最终目的,导致教学的虎头蛇尾,影响整个教学计划。第二,案例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使用案例是为了帮助学生消化、吸收、领会所学的知识,因此所采用的案例必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与所讲授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印证,这样才能达到使用案例的目的。如果案例与知识点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太牵强附会,那么案例的使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弄巧成拙,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问,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故而在选择案例时,必须与教材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相呼应,与法律规范的内涵与构成要件相一致,不能脱离课程的基本内容选编案例,避免出现案例和教材“两张皮”的现象。第三,案例选择要难易适度,贴近生活。案例是对知识点的解读,应该简单明了。无论是让学生讨论的案例,还是引导学生剖析的案例,即使有案例解析答案,学生也有一个阅读理解的过程,如果案例中涉及的人和事过于复杂,就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产生畏难情绪或依赖思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影响教学进度。第四,案例教学方法要得当,时间安排要合理。在教学实践中,有关案例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如教师直接讲解、教师启发式讲解、学生先讨论教师再归纳点评、学生分组研讨课堂上争辩等,都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整合、创新和运用的能力。但是,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并不能独立于教学计划,因此,案例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教学实际。对某一知识点的案例,应该以教师直接讲解或教师启发式讲解为主;全章结束后的综合案例,应以学生先讨论教师再归纳点评为好;特别复杂的案情,适用于学生分组研讨课堂上争辩的教学方式,但不宜多占课堂时间。至于由学生组成“律师”小组,根据教学内容查找案例并制作演示文件,从解说案情、对案情进行分析到对案情作出定案结论,在后续课程中对自己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的教学方式,应该更适合于学生的课后作业。
3.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块黑板包打天下。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正在改变学校教学的面貌,并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媒体网络教学在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当今是潮流,也必将成为主流。经济法课程因为内容上太多的条条款款而显得有些枯燥,这种课程本身的局限使其课堂教学很容易陷入呆板。但如果运用CAI网络课件进行经济法教学,便能起到以下作用:①使复杂、呆板的经济法理论变得清晰、明了、易懂易记。②将一些蕴涵深刻法理的复杂案例便捷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一改过去在《经济法》课堂教学中,要么不用案例,只作理论分析;要么只能使用文字少、案情简单的案例。之所以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是使用这类法理深刻的大容量案例,将占用课堂太多的时间;二是即使不考虑时间因素,采用教师口述或者板书,由学生记录案例的方法,也将给学生带来较大的抄写负担;如果不让学生抄写,教师也不用板书、仅凭口授,学生接受的信息会大打折扣。③实现理论学法与案例学法、现实学法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④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极大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⑤避免了教学双方的无效劳动,使课堂上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⑥实现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的教学互动,便于随时了解学生对已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在强调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组织教学的优势时,也要注意克服一些不良的倾向。如把运用多媒体教学变成简单地把板书的内容搬到显示屏上,或者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形式新颖而不在教学业务上、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下功夫,或者展示大量的文字信息,让学生去阅读,甚至让学生去抄写,教学没有重点,学生不得要领。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同时也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两者相得益彰。
4.考核方法的改革
课程考核的目的不应该单纯地检验学生的前期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传统的试题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容易将学生导向成一部部背书的机器,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学习,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无法达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条款繁多,领域广泛,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靠死记硬背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是难以想象的。课程的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平时作业+小论文(案例分析为主)的方式,既可以测试学生的基本理论掌握的程度,又可以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体现过程化的考核思路。开卷考试的内容,应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注重分析能力测试,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对教学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加以改进,只有这样,经济法课程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今后生活工作的良师益友。
注释:
①曾峰.案例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2,(11):74-76.
②赵本凯.在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仲之祥.经济法教学改革.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5).
经济法课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经济法改革
《经济法》是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懂得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经济法》的学习,提高自己在现代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能力。作为经管专业的学生,熟练的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是基本素质。在专业学习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是掌握《经济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渠道。相对于枯燥的法条、繁琐的法律理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掌握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开展《经济法》的教学工作,无疑是每一位从事《经济法》教学的教师需要探索的。作为一门专业课,《经济法》具有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实践性要求高等特点,再加上经济法的知识记忆点繁多、法律法规繁杂等情况,使得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经济法在高职院校中面向的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那么如何在没有法学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有所收获,这是教学中不得不进行思考的问题。[1]
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应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区分授课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大多不进行专业区分、因材施教。尤其是在教材相同的情况下,也没有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改变侧重点。很多教师更是用同一个教案教授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经济法的内容分为必学和选学,必学的包括基础理论、企业主体法、合同法等;选学的内容可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区分,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税法、证券法等。
2.片面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忽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名词、对象和理论的讲解非常重视,而往往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造成学生对于经济法基础理论掌握不牢固,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等现象的出现,并直接导致了课堂讲授的乏味性。经济法具有相对稳定和抽象的特点,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又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只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基础。[2]与此同时,过于片面的重视经济法法律条文的讲述和解释,淡化把知识内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在真正解决经济法律实务问题的时候不能熟练将理论知识为我所用,直接影响了他们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延滞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3.教师片面强调讲授,教授方法单一,应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偏重于讲解,导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不出来,又加上理论知识和条文占很大比例,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被迫进行学习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对没有法理基础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3]同时,由于非专业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机会偏少,会加大高分低能学生出现的可能性。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运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等教学工具课堂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等器官,使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变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故事,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使教与学的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4.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
单纯讲述理论基础及法律条文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授课教师引用大量的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法律条文,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基础上,我们还应创新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学生开设模拟法庭,让学生担任各项角色参与其中,锻炼学生对各项法律条文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组织专题讲座、图片展览、法院旁听、教学录像、律师面对面等活动,让学生领悟到经济法律就在身边,增加他们想多了解法律知识的想法,使经济法律条文的应用更加形象化。比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利用中央及地方各级相关部门和媒体组织的各类活动,让学生去现场领略、加强了解,将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拿到课堂上共享,感悟经济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4]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头脑思维活跃的年龄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利用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挑选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案例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经济法的专业知识来进行讨论,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思维、修炼法律素养的舞台。通过这种针对性的教学,增强他们自身与专业课的关联性,更有利于增加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爱好,也更有利于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5.重视课内和课外教学相结合
在一般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通常是老师上课时匆匆而来、下了课匆匆而去,一学期下来老师和学生都不能互相认识,更不要谈彼此之间的交流。学习成绩往往只是靠最后的期末笔试考试来决定。这一情况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经济法的过程中,死记硬背老师的讲课内容,根本不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课堂的教和课外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在讲下一章节的内容的时候,先布置和下一章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翻阅资料、上网搜索等带着问题找答案,把对经济法学习的时间延伸至课堂之外,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有助于对经济法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6.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考核、考试方法侧重于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用笔试的方式,试题的内容往往是由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题型组成。这种落后的考察和考核方式,使得很大一部分考生为了学分而学习,成为死记硬背的考试机器。忽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经济法在很多的高校里是考查课,致使许多任课教师认为既然是考查课就可以应付了事,写篇相关论文或者布置一点主观题就可以结课完成任务。但是,考核也是检测一个学生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通过各类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并把快乐元素和现代化元素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让被动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自觉、自愿的需求性学习,切实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经济法》势必成为高职生喜欢学习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刘桂宗,王祥修.关于法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经济(哈尔滨),2003(10).
[2]李曙光.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N].光明日报,2003-7-4.
[3]许嘉璐.我对法学教育的几点建议[N].法制日报,200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