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语课程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课程标准范文1

我很荣幸参加了城镇第三届名师带徒活动,根据本次活动要求每位学员要一个学期研读一本教学专著。其实,我们周围有很多关于英语的教学专著,我没有选择能给我更多新颖想法的教育专刊,而是选择了最最基本的一本书——《英语课程标准》。上次在第二小学听课时,相主任就提到了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看的书就是《英语课程标准》,而且必须看透。

经过这一段时间边上课边看课程标准边反思,我慢慢地感觉到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推行下,我们教学还要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英语的学习应特别强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养成教育。因此,养成教育是贯彻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完成小学英语实施任务的基础。可见,小学英语养成教育势在必行,意义重大。以下是加强构建小学英语养成教育建设我的一些观点:

一、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新科目的学习,首先就要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该改变一本正经传经诵道的板正的教学风格,而是微笑着上课,给学生一种亲切、平易近人的表现。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眼里都是神圣的。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轻轻地拍拍他们的肩膀,帮助他们纠正书写的姿势,这些细微的肢体接触会让学生倍感亲切,才会放下那颗紧张的心情,在和谐愉快气氛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2、新颖、趣味性的教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和机械地跟读,反复听写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打通英语与学生接受知识的通道。教师应该将趣味性的活动或游戏引进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激发他们学习、应用英语的冲动,达到玩中学,学中有收获的效果。

3、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习自信心为主。因此,在评价学生时,特别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当的方法妥善处理。现在很多小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多数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害怕出错。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在错误中成长的学习理念,帮助他们把“怕出错”的包袱一点点地丢掉。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节课的完成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同时也是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头开始,从严训练,一点点强化才能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1、培养学生看、听的习惯,参与课堂教学。

要求学生能够时刻跟进课堂的进程,眼睛、耳朵听从教师的指令,能够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同时关注同学的问与答,随时做好答问准备。要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意训练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以应用于开火车的游戏,点名游戏,一次跟不上,()反复随机抽查,这时学生会在紧张且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中,积极参与,养成看和听的好习惯了。

2、培养大胆说、读英语的习惯,具备连贯表达的能力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是用来交际,都需要说出来的。小学英语应该杜绝只会写的“哑巴英语”,要让学生养成爱说英语的好习惯。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哪怕是一个单词、一个简单的句子。现在英语课堂,教师很注重英语口语是否地道,会借助点读笔、录音机、多媒体等工具,让学生一遍遍模仿,特别要对口语表达有障碍的学生要耐心指导,这无疑就是培养训练他们读和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课文诵读比赛、课本剧表演、英文歌曲等活动,调动学生体内爱表现的欲望,增强其连贯表达英语的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基于小学英语课时少,教师在安排指导学生书写上的时间就相对很少,也有些教师对学生书写关注不够,导致学生上到五六年级英语单词写得东歪西倒,寥寥草草。有的学生其实是可以写好的,但他们却不重视书写,应付公事。

英语课程标准范文2

一、“评价”要求英语课堂应建构民主氛围的学习机制,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针对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死板”的课堂氛围,明确指出应树立符合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理念,应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体地位,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老师要调整自己的课堂位置,把自己定位在组织学习的功能上,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营造宽松、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尽量让每位学生乐于开口,勇于实践,培养自己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巴班斯基这样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民主氛围、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这是为了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

二、“评价”要求英语课堂应调动一切有效手段,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真实的情境,拓宽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渠道,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英语知识进行运用

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中指出: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等。这些说明评价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以前那种终结性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把“听、说、读、写”都有了具体的考查规定,并作为平时考查范围。威尔金斯指出:“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即使教师教学生明确的语法规则,学生要很好地掌握语言概括能力,主要也不是靠对有关规则有意识的理解,而是靠应用这些规则进行造句的大量实践机会。”因此,英语课堂上要尽量给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体现语言教学的功能。真实的情境课堂组织方式,有利于改变机械性的听、说训练,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真实”地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三、“评价”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的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许多老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教”上,而认识不到“学”的重要性。于是“满堂灌”的英语课堂是常见的现象,这样学生永远不能超越,思维狭窄,不能发展,更不用说创造力了。这样的教学后果是绝大部分学生对老师讲的就记,老师没有涉及到的就认为是错误的,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大,形成高分低能。因此,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把学生学习过程也作为考查评价范围,目的是为了改变这一课堂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加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潜能,真正成为能力突出的新一代。

四、“评价”要求英语教学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状况,一个民族的特征;作品是民族文化和科技的沉积,它不可能脱离其社会人文背景而孤立地存在。学生件接触的文章或阅读材料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涉及各种知识领域专业术语。若文化素养低,缺少必要的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阅读起来将会很困难,不能理解。笔者认为,知识贫乏,是妨碍阅读能力的重要原因,因此,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展,学生还要懂得社会文化习俗知识。实践证明,了解英美等主要讲英语国家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熟悉英语国家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交际方式,知晓西方国家的一些重大史实和重要人物等都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语言水平,促进阅读能力,也有助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更新与积累。大量的阅读对促进语言的学习益处很多,长期阅读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接触新单词,复习巩固旧单词。这样不断积累向前发展,不知不觉中就把单词记熟了,词汇也就自然扩充了。同时通过反复接触语言,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不断吸收新的语言知识,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对英语是否自然纯正,是否符合习惯,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广泛的阅读还能巩固教材中新学的知识,这样,学生又在无意识中间接地大幅度地扩大新知识。

总之,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科学的评价建议,目的是要老师转换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它必将对英语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科学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8期).

[3]《优化课堂教学丛书》(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

英语课程标准范文3

关键词 中职教学 英语 措施 课程标准

我院是一所高职院校,面对日益严峻的招生压力,中专俨然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要来源,可是如何进行中专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呢?结合我院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课程基本信息

首先我要明确课程名称为中专英语 (基础模块);授课对象为我院个专业所有中职生; 课程性质隶属公共基础课;开设学期依据个专业而定可以一学期、或二学期;后续课程各个专业的专业英语(职业模块);学时安排为124学时;教学场地可以安排在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任课教师要求:一方面要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较强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要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二、课程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巩固与拓展,是一门各专业中职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实践性。

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逐步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410个左右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的350个单词能正确拼写和100个日常句型能够较熟练地使用;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词类,简单构词法,句子成分、句子种类、句子类型,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常见从句、标点符号。

(3)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地貌和风俗礼仪,培养学生良好文化底蕴。

2、能力目标

听力:能听懂日常和课堂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6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口语:能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课堂交际;能就各单元话题进行简单讨论。

阅读:能阅读初级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阅读文段的长度控制在100-130个单词左右,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能读懂涉及初级不同专业的简短文字材料。

写作:能够根据要求,在给出关键词的基础上书写书信、备忘录、个人简历等简单的应用文,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

翻译:能借助词典和老师的帮助翻译一些简单的句子。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高尚情操。

四、课程设计

1、设计思想

本课程内容侧重学生英语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本着“夯实基础、突出应用”的理念,遵循各专业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选取了十八个学习主题来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通过两学期的学习完成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并达到相应的要求,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满足学生今后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英语的基本需求。

2、教学方法运用

多种教学法的运用不仅能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学途径倡导以“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为主,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等方法并进的原则。“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它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它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在此过程中, 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的感知。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将其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使用,它只是在语言学习的巩固阶段比较适用。

五、课程考核

考核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考核(以满分100分计)具体构成为:课程成绩=期末考核成绩70%+过程考核成绩30%,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

形成性评价:记录学生每一个课堂内外教学任务的完成及评价情况,包括:作业评定、出勤考核、课堂表现、实践教学任务参与和效果情况等,把评价纳入学习过程;

终结性评价:包括口试和笔试两个部分。口试内容包括朗读对话或短文、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复述课文、根据所给话题自由交谈以及话题讨论等,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笔试考试:综合检查学生对英语语法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笔试题型为多项选择、完型填空题、阅读理解、写作等。

六、教材及其它教辅资源

目前我们使用教材是《英语》(基础模块)第一、二册,主编:林立 、王笃勤。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配套的《英语》(基础模块)学生练习册 第一、二册。 以前曾用过《英语》(基础版)全一册,主编:童彤出版社:外文出版社;以及《英语》(基础模块)第一、二册,主编:陈琳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教材。

在教学资源上主要为课程配套教学光盘与磁带。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张思中.中小学外语教学法,1996.

英语课程标准范文4

二级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三级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四级 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能在所设日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和小故事。能就熟悉的生活话题交流信息和简单的意见。能读懂短篇故事。能写便条和简单的书信。能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上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能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五级 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7至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文化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六级 进一步增强英语学习动机,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理解口头或书面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有效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个人经历;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计划、组织和实施各种英语学习活动。能主动扩展和利用学习资源,从多渠道获取信息。能根据自我评价结果提高学习目标和策略。能体会交际中语言文化内涵和背景。

七级 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意识。能就较广泛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改写本及英语报刊。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如通知、邀请信等。能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交际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英语课程标准范文5

师生关系上,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就要求教师要满足每一个学生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建议第二条),要求不能写错必纠,损害学生积极性;不能冷言冷语,打击学生自尊心;不能一脸严肃,学生近而远之,影响师生交流。(建议第四条)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在英语课程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让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引导他们树立一种健康而稳定的精神追求。只要我们的教师真正面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那么,所有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pair work,group work,要求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自己编排的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这本身就是让学生体验语用的快乐;我们让学生表演对话或发言,这是让学生体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快乐;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指出学生在用英语对话的过程中的语法或单词错误,并且还特别表扬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敢大胆发言的人,有时候表扬得甚至有些夸张,这是为了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天生喜欢成功,反复成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成功动机。

教师不能靠把备好的语言知识讲给学生听,然后对所讲知识进行控制性学习,一切都操纵在教师手中,应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应用语言,学生有相当大的主动权,有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这样才是一个好的课堂氛围。

学习方式:课标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认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是每一节英语课的灵魂。只有实现了自主的学习才能体现学习的个性化,才能真正使每位学生得到发展。教师要给学生留实践的空间,减少讲解的时间,为能够通过活动掌握的就不要靠讲解去掌握,凡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表述的教师就不要急于提供帮助。

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任务型”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任务型”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先进的教学途径,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们老师平时使用还是有一定顾虑的。

提倡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获取知识或信息,然后运手知识去解决问题(如词汇、课文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完成),如语法,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从知识的系统性讲语法规则,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能力为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学习语法,变“精讲多练”为在应用中学习语法,为应用而学语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①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英语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英语知识的获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

英语课程标准范文6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语域 中学写作 新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附的写作评价标准中明确提到: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内容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格式和语域以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可以采用综合性评价,也可以采用分析性评价。通常采用分档次按等级评分制。其中最后两项和原来的高考评分标准有着很大的区别,其要求进一步明确:①强调格式和语域恰当;②强调达到与目标读者交流的目的。而这其中"语域"的概念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中是个新鲜词汇,第一次提到,并且明确列入评分标准之中。因此,了解其含义及要求,对于我们教师当前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写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那么,什么是语域呢?

语域是指根据语言使用的社会情景定义的一种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如科技语体、艺术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等等。简言之,指在专业领域中作者所使用的词汇,可以理解为与题目相关领域的vocabulary。“各语域的词汇具有明确的语域功能”(王珏,1999)。比方说:photograph与photo均可指照片、图片,但photograph是newspaper language,属于正式体,一般常见于报刊杂志,而photo则是随便体,使用较为自由,这主要是语域功能的差异造成的。一般情况,法律、科技、报道,讲演词,政论文等都比较正式,而小说中文体、语域最复杂,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语法正确的句子并不一定是好的句子,这其中牵涉到语域的因素。口头交际时,当然不要使用正式语体;同样,书面交流时,千万避免随意语体。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交际教学法)教学改革前指摘学生的英语口语过于书面化;教学改革后的情况又如何呢?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教师都有一种感觉:学生的作文大多用词简单、结构松散,从语体角度分析,正式程度都较低,呈口语化的倾向(蔡基刚2001:302)。

在语言是否达到与目标读者交流的目的的制约下,写作中语域的使用应遵循以下要求:

(一)合乎规范

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似性、相关性和相通性是词语跨域使用产生的基础,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这些关系使人们可以通过比喻、借代、引申的手法进行表达。如:"bug"一词译成汉语"臭虫"。其电脑术语义指"系统、设备或程序中的一种错误或故障"。"臭虫"获其殊荣完全是因为搔扰电脑科研人员晚上工作,遭人痛恨而得。这就要求人们在选择词语时,注意使用词语中最具普遍性的意义。要多模仿原汁原味的精美句型、短文,使用比喻、借代、典故等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理解其文化背景,适应交际的需要,符合词语规范化的原则,才能避免chinglish的。

(二)准确贴切

即coherence( being (of ideas, thoughts, speech, reasoning, etc) connected logically or consistently; easy to understand; clear.)连贯性,一致性。可以理解为观念、思想、言论、推理等表达准确、合乎逻辑;前后一致;让人易懂。这就要求写作时明确试题规定的任务,准确贴切地选择词语有效地表达事物的概念和人的思想情感。如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词义就去跨域使用,必将会出现词不达义、张冠李戴的现象,达不到指称事物和目标读者交际的目的。如要表达的是演讲稿、发言稿,则语言必须符合口语习惯,随意体较为受欢迎,如果过多地采用正式体则显得教条、呆板,缺乏应有的生机活力,语言也就没有感染力。如: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因果关系表达的丰富性及其文体差别,减少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常用范式的熟悉度,我们从原因表达用词because等其它因果标记(诸如as,since与for,以及复合介词类(because of/as a result of等)、名词类(cause/reason等)、介词(with/through/by等)、动词类(cause/result in/contribute to等)的语料的掌握上,应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语境练习以强化域语知识的掌握。

例如:I am not able to watch TV, because I live in school.(逗号显示非正式的特征)I cannot watch TV because my dorm has no TV set. 用since, for表共享原因可能更好,因为本句重点说明我无法看到电视,进而为以后阐释自己对外界知识了解不多提供立论基础;但作者提供的原因并不直接,他所认为的共享知识-“学校宿舍没有电视”并非一定共享。另外,be able to 指“能力”,实际上作者想表达“不可能”-cannot。

(三)避免滥用

即cohesion( tendency to stick together.)凝聚力。凝聚力,可以理解为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讨论,思路清晰,支持有力,不写与题目无关的东西。为追求新奇、标新立异或故作高深,有人不顾是否达到与目标读者交流的目的,把词语跨域使用作为一种新颖、超常的言语方式大加运用,必将适得其反。中国学生易受发展性因素和汉语负迁移的影响,过分依赖于汉语运用的感觉且表现出明显的口语化现象,偏离了原汁原味英语语篇运用的常规。因此,作为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多分析语言现象,注意词汇句型的语域功能,多积累,多感知,多体会,方能为写出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只有充分理解语域的内涵及其功能特点,才能把握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写作的新要求,才能写出内容充实、要点全面、语言丰富、文字优美、行文连贯、过渡自然、表达地道、语域恰当的好文章,才能完全达到与目标读者交流的目的,也才能很好地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取得理想的高分。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2]2003年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天津卷)扫描版评分标准(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