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型;能力本位;方案构建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同时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进度加快,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必须重新认定,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位置,构建具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模式,从不同的方位满足社会发展的多维需求,但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严重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促使高等教育逐步产生类型的分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1].现阶段,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多数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照搬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制订符合区域发展现状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形成发展优势,是院校建设、适应和服务区域发展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广东白云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指导思想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解决理念、方案和实施三个层面问题,需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2].

1.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扩大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的权利,实施“弹性学制”;推动从“教”到“学”的转变,以信息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平台,以学分认证为手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推行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对接、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相融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习成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1.2树立“特色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路径,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为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内容,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国际合作为重要手段,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管理模式等,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1.3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体现“重基础、强实践、擅应用、长技能”的人才培养指向,构建能力本位及四个对接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三个符合度,即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结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2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原则

2.1突出市场导向及能力本位,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要顺应地方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型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围绕产业升级转型、技术创新需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细分职业面向及岗位(岗位群),准确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科学分析与界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按照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模块、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践课,形成“专业+专长”的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3];支持与行业企业等合作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2.2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化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

在强调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具有终身学习的健康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着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起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程,鼓励课外实践与创新创业、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探索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有机融合,强化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3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突出工程实践能力

打破按照学科内容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思维定势,按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模块,确保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系统规划教学体系,总体实现“两体系三并递进”模式:将实验、实训、实习与理论教学并举、并重、并行,其中理论教学的递进体现为“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递进;实践教学的递进体现为“基本技能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递进.实践教学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4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的整体优化

将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贯彻、落实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中,改学科导向型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导向型,从知识逻辑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通过删、减、并等措施降低课程内容重复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比例、压缩课内总学时,增大选修课选择范围和丰富选修课内容,均衡各学年学分,提高教学效率;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推行完全学分制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规划课程结构及比例,构建“大平台+小模块”模块化课程体系,纵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4].同时,横向统筹和规划跨学科和跨专业课程,构建和完善学校各类各级平台课程,加强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多视角审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逐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的整体优化.

2.5强调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彰显“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特色

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各专业在学校统一指导思想和规定的框架下,在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或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以及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安排等方面,可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采用不同的做法,体现专业的不同特点,发挥各专业的优势,形成专业的特色.

3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要求

3.1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各专业应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细分职业面向及岗位(岗位群),进一步准确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本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职业面向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准确描述人才培养目标,即符合学校“培养一线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要求和符合本专业职业面向的定位及体现本专业特色,并明确主要的岗位(岗位群)或工作领域.

3.2分析岗位(岗位群)能力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业务规格

针对典型的工作岗位,进行岗位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素养与能力要求分析,并对所有典型的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要求进行归纳、综合,形成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要求,总结精炼后,具体描述为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即业务规格).在注重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针对性的同时,强调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明确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要求,所有专业原则上应达到三级或以上(可设1个主要证书和2-3个可选证书),强化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3.3构建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与职业标准对接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以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5].打破按照学科内容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思维定势,科学分析与界定岗位(岗位群)的基本能力,按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模块,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构建基于岗位(岗位群)基本能力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融合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能力本位”原则,课程内容体系落实“两个对接”:一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依据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及相应的基本培养规格要求,将专业基本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课程和实践环节中;二是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对接,依据各专业所确定职业资格证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实训环节,确保课程内容及训练与职业资格证挂钩.

3.4注重设计论证、规范编制,维护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肃性

为了对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系统、充分论证,所有专业原则上均应按照基于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同时,为了便于教学安排,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用文字和表格表达,力求简明、清晰.此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论证定稿,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有高度指导性,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得随意修改,以维护其严肃性.

参考文献:

〔1〕徐琳.新形势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以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J].商业文化,2014(29).

〔2〕肖瑶,吴灵均,曹丹.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J].智富时代,2014(8).

〔3〕樊继轩.基于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民办高校“本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1).

〔4〕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2

摘要在“艺考热”持续升温以及民办高校普遍扩招的形势下,众多民办高校却连年招生遭遇“滑铁卢”。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的艺术类教育,“艺考热”和扩招似乎并没有给它们带来新的契机,本来就挑剔的艺术类专业,招生空间变得更是越来越小。重新调整和定位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缓解这种形式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艺术;培养方案

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创新的办学模式。近几年,民办教育却出现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局面,一方面招生生源不足,学生基础差,另一方面培养出的人才类型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供大于求等,尤其是艺术类专业人才,其大学毕业后,还将面对就业较其他专业相对较难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尤其是艺术类专业要办出自身的特色,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开始在培养方案上就应明确提出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和实用型专门人才,真正做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呈现两大态势,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急功近利”型。在“艺考热”持续升温以及在国家普遍扩招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兴办艺术类专业,民办高校也不例外,一些民办高校无视自身条件,速办了各类艺术类专业,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培养方案,往往导致其大学毕业后,还将面对就业较其他专业相对较难的问题。

(二)“闭门造车”型。高等教育应适应社会需求。民办高校很多是单纯的按照公办院校的艺术人才培养人才模式制定自己的培养方案,忽略了民办高校办学起点比公办高校低的现实情况,盲目跟风,闭门造车,不注重实践教学,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跟不上社会需要,理论上与公办院校比又存在较大差距,实际操作也跟不上需要的现状,很多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是待业更谈不上择业了。

二、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对策与思考

(一)加强专业基础教学。艺术作为一个综合体,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作为艺术院校就必须加强专业基础教学。专业基础教学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艺术素质,二是心理素质,三是文化素质。艺术素质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艺术创造力,而心理素质则要求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文化素质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艺术作品。作为民办高校,如何更好的加强专业基础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完善:

1.对学生正确引导,消除思想误区。务必使学生认清这样一个思想误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完全不相关联的。这里所说的素质教育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心理素质,二是艺术素质,三是文化素质。

(二)调整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民办高校对艺术类人才的选择仍然是按照国家固有的招生模式――艺术考试+文化考试的人才招收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办院校办学师资、教学设施等都较民办院校强,艺术联考考试内容也是按照公办院校的人才需求出的题目,大量的专业优秀学生被公办院校抢先挖走,剩下的留给民办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就差了不少。文化考试这一关也让无数优秀艺术人才与大学失之交臂,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矛盾,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完善:

1.办特色教育,广纳人才。办出与公办院校不同的特色,也就是说要办出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这才是我们民办院校之所求。试想,我们是否也可以改变下这样的招生模式,由国家统一招生考试改为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在自主命题中突出民办高校的特色教育理念,择优选择适合民办院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学生。

(三)修订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培养目标不同,其一,公办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省、市一级的文化部门直属院团和有关媒体。而民办院校培养的目标则是县、区一级基层文化宣传部门、文化传媒公司等。其二,由于公办院校不承担国家的艺术普及教育,多培养的是专一型人才,因而知识和能力偏于单一,已经开始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尽管在做相应的改变,也是局部改变。而民办院校则完全有能力通过修改目前的培养方案,改变这一局面,其实这恰恰就是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可以归纳为:

1.引进“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理念。什么是“一专多能”呢?“专”是指专业核心技能,“能”是指与专业技能相关或临近的复合职业技能。“一专多能”实际就是培养以专业核心技能为主,兼顾多种相关技能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

2.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力度。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除了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笔者认为还应做到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后实践教学相搭配,切实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力度。为何要突出课后实践教学?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存在着起点低,背景知识差的客观事实,对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差,艺术类教育本身也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除了完成课堂内的教学实践环节,应尽可能想尽一切办法,在课外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与实际操作的机会,适时、适量增加课外实践教学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外实践教学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利用平时或者寒、暑假,安排学生进入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参与实际工作,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其二是根据专业,利用平时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加实习管理,学会一些基本的管理和工作方法。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实现办学理念的关键。由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办学理念的不同,要彻底改变公办高校艺术类专业办单纯艺术和单纯技术的观念,那么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民办高校的艺术类专业,笔者认为,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什么是“双师”呢?即工程师和讲师,作为艺术类专业教师,符合这样的身份是必需的,民办高校面临着向社会输送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任务,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创新;管理;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11-02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2008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国家、产业还是企业层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经济管理类创新型人才教学模式须适应人才竞争环境的要求,在重视内部教学管理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国外大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比较成功的经验。例如,英国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训练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美国大学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日本高校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和“工业实验室”为主的教育模式[1]。我国有关创新型人才的研究较多。例如,著名学者韩丛发提出两种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科学创新型和技术创新型模式;乔海曙等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创新初步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张晓芬等学者分析了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措施[3]。从世界范围的研究成果比较看,国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系统一些,取得的成效也相对好一些。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理论研究占多数,而对系统地研究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设计的关注相对比较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培训系统设计四个方面。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设计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

二、创新型人才的界定

创新型人才本质上是一种应用型人才,他所掌握的各种知识、信息、技术以及思维等最终都会以具有创新性、独特性或开创性的方式转化为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力量。创新型人才自我价值的最突出表现就在于其创新需要的满足以及对自身的不断完善与超越,而其社会价值则体现在其创造性成果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这才是衡量一个人才是否能被称之为创新型人才最为直接也最为关键的要素。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界定,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各类人才之中的那些既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 “所谓创新人才,指的是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总之,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主观上具备创新意识,客观上拥有创新能力,并能将这两者结合应用到不断创造突破自我和贡献社会的创新性成果的活动中去的人才。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创新型人才首先体现的是作为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创新”。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创新型人才首先是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存在的。不管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还是创新能力,都必须在完整健全的人格及独立适宜的个性基础上才有可能诞生并发展。

2.创新型人才必须是在主观上有创新意愿和创新动力,在客观上拥有创新所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或经验的人才,两者缺一不可。赫塞和布兰查德在其提出的情境领导模型中对追随者的个体成熟度的定义(即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的能力和意愿),所谓人才创新成熟度指的就是特定人才在创新方面的意愿和能力大小,这一概念不是一项个人特征,而是指某一特定人才在多大程度上为创新做好了准备。可以用人才创新成熟度作为判断某一人才是否为创新型人才的标准之一。人才创新成熟度包括创新活动成熟度和创新心理成熟度。前者指人才在创新方面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情况下,创新活动成熟度高的人才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开展创新活动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后者指的是人才从事创新的意愿和动机。创新心理成熟度高的人才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他们靠内部动机激励。对于创新型人才而言,创新活动成熟度和创新心理成熟度必须都高。

3.创新型人才必须是能够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独特性、开创性实际成果以实现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人才。人才的价值产生于其社会实践中,是人才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三、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吸收能力、内化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考核学生的能力不仅要看一个人掌握多少知识,还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并体现在其对周围事物的洞察、理解、应变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上。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系统主要包括四个子系统——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就业培训系统。

1.课程管理系统设计

2.社会实践系统设计

3.毕业设计(论文)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系统主要包括选题、论文的写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如图2所示。

图3

4.就业培训系统设计

就业培训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相关技能培训、专业人士指导、就业咨询与指导。相关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职场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机操作、外语的应用、写作、表达,活动组织能力等技能的培训。培训可以提高大学生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业人士指导高校可邀请大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职业指导专家、优秀校友、用人单位的代表等等专业人士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加深学生对职业素质要求的认识和对用人单位的了解。

四、结论

经济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设计要在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就业培训系统的具体设计中考虑和突出灵活性、独特性和系统性,四个子系统必须相互协调和统一。特别是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时间安排上要与传统方式相区别,重点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为首要目标,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LIU BAOCUN·The Idea of an Innovative talent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Gener-al,2003,

(5):7-8.

[2] 乔海曙,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20.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4

1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汉语言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后较早设立并繁荣的一门专业课程,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文学培养知识面较宽的专门人才,为各行各业输送优秀的人才,汉语言专业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各行业和领域,为行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汉语言专业由于其教学知识设计的广泛性,曾一度成为各高校争相设立的专业,在当时就业前景非常广。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汉语言专业因为泛而不专的原因,导致其逐渐变为冷门专业,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汉语言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能力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行业已经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型人才所能适应的,行业逐渐偏向于实用性,对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方案就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2 省属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理论而不重实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汉语言专业由于其偏理论方面的学习,已经逐渐受到报考人员的冷落。究其原因仍然是高校在培养汉语言专业人才时,由于一直以来坚持理论教育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弱,面临着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严峻形势。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4年学制的本科专业,一种是2年学制的专升本专业,由于本科设立时间短、基础缺失,汉语言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的专业课程太多,使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不足,很多高校的汉语言课程的主修课程被文学赏析和文学写作占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

2.3 教学方法传统无创新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结合时代在不断进步,在汉语言教学中应结合当今社会的普遍情况实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很多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教育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教育水平,课堂教学按照传统的汉语言赏析和汉语言文化写作只是单纯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与当今实用性人才需求理念相去甚远,使得汉语言专业整体就业率低,就业水平不高。

3 对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几点建议

3.1 开展汉语言拓展课程 汉语言拓展课程是指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和最新经济发展趋势开展相应的拓展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

3.1.1 考研深造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根据汉语言专业的文学和语言两大模块来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提供汉语言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等语言课程;在文学课程设置上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化赏析、唐宋诗词赏析、明清小说研究等文学课程。

3.1.2 教师教育类课程。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较多的选择教师行业,在教师教育类拓展课程,开设教师素质教育、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学解读、经典文学理解与赏析、教师礼仪、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演讲与口才等教育类课程,使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行业时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努力拓展教育知识水平,力求培养多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师人才。

3.1.3 文秘编辑类课程。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等课程,这类课程适合汉语言专业学生以后从事文员和公务员;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文学编辑、新闻学等课程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后从事媒体、记者、文案类工作。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开发,结合理论进行相应的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中,分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三个实践类别,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学年论文、文化资源调查、非线性编辑、报刊排版、教师教育、新闻采写和文书档案管理等具体实践课程,并且针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综合考查。

3.3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一到高年级,提问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即便有问题也是自己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得到模糊的答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课程知识讲解,才能使学生得到进步。

3.4 加强实践,重视学生实习过程 汉语言学生一直以“高理论低实践”的状态而被用人单位诟病,要改变这种认知,就应该强调学生实习的重要性,在汉语言学生毕业前,高校应该设立相应的实习考核毕业检验过程,只有通过对实习的评价结合学生表现予以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在初高中课堂、新闻媒体、企业文化部门等进行就业实习,提高汉语言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5

【文章摘要】

在中国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家对高职教育王婧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天津市教委《关于实施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文件,并实施了“天津市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财会专业一直是各高职院校的常青树专业,在上述背景下,科学设计并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财会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选择合理的实施路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双元互动;人才培养

1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地处天津滨海新区,我们根据多年办学经验以及充分的企业调研,按照滨海新区区域经济中小企业会计的工作过程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探索出“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双元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企业与学校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通的教学形式,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理实一体”,是一种教学模式,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甚至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双证融合”则是指通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合,达到学校会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

“双元互动”是指校企合作的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利用学校和企业之间互动的基础上,开展、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2 实践探索:财会专业“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双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运行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

2.1.1目标

根据充分的企业调研,通过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分析能力结构,并据以构建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制订并不断完善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天津滨海新区中小型企业,培养具有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具备财会专业必备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出纳、会计核算、成本计算、纳税申报、财务咨询、审计及相关财务工作的优秀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2.1.2 方法与措施

(1)组织教研室定期开展企业调研,了解会计人才总体需求特征及变化,从需求特征中提炼出会计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结构。按照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出财会专业标准,规范专业人才规格、能力模块、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训项目和学习评价。(2)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载体,建立财经职教联盟,搭建学校与企业的“双元互动”平台。定期召开会计职教联盟论坛,开展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及会计人才培养学术讨论活动,共同进行科研课题开发、教材开发、课程建设与完善等项目,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论证、修订和完善。(3)建立毕业生信息平台,进行毕业生三年毕业跟踪调研,按照学生的岗位知识结构和岗位适应能力,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2 课程建设

2.2.1 目标

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工作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把企业搬进校园”的思路,建设与会计岗位需求对接、符合岗位技能需要的有标准、有特色、有一定优质资源的核心课程,即优质课程。

2.2.2 方法与措施

(1)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1)组织教研室定期开展会计岗位群的调研,了解会计职业准入资格、毕业生的就业趋向以及职位发展与岗位迁移等,根据调研分析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分解成会计专业人才成型平台四阶段能力:即通识能力、从业能力、初级能力和中级能力,在不同阶段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在通识能力阶段,要求通过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在从业能力阶段,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设置会计证取证考试课程,保证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会计上岗的条件;在初级能力阶段,一方面,按照会计工作岗位,分岗位分任务,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大类工作的核心技能,另一方面,引入初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帮助学生具备初级会计师资格;在中级能力阶段,重视学生的拓展能力培养,设置中级能力课程,同时将中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融入课程体系,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不仅仅培养熟练工,而是培养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更多被社会所重用的会计人才。如图所示。

2)根据各工作岗位调研结果,明确会计相关工作岗位,并进行工作过程及任务分析,形成特色课程模块,将各成型平台进行整合,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工作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据以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如图所示。

3)从会计专业三年学制来说,首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专业教育,要求第一、二学期课证融合,并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会计从业证书的考取,第三学期开始专业初级能力培养,第四学期开始专业中级能力培养,第五学期进行岗前能力综合训练,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整个课程体系表现为“理实一体、双证融合”,同时定期召开会计职教联盟研讨会,论证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2)课程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1)从系部层面建立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研室课程组,以课程组为单位进行优质课程建设,并由教学工作委员会进行课程建设指导与培训。

2)定期开展会计岗位调研,充分分析各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及过程,抛弃过去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把理论与实训融合在一起,学生边学边做,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据此编写课程标准。课程开发主要包括“岗位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行动领域提炼、学习领域提炼、学习情境开发”五个步骤。这个过程需要对老师进行指导性培训,通过培训开拓老师的教学思路。核心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3)在整个课程建设中,根据各种会计证书考试科目的要求,在一些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需要偏向取证标准,并且采用取证教材,因此需要建立取证教学资源,尤其是会计从业证书。这里应该对师资能力有特定要求,需要有应试型师资,可以采用外包形式,与社会培训服务机构合作,聘请培训类教师授课,或者开设助学辅导班形式;第二种方案,可以培养自有师资,但是需要足够的培训基础,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培训研究平台。

4)在课程建设中,通过教学积累,每个课程组应建立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库等,与一些软件公司合作,将教学资源整合上升为课程教学资源包,并初步形成专业教学资源库。要求学生定期从专业教学资源库中进行学习,与学生真正进行网上教学互动。

5)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应该做到“把企业搬进校园”,给学生提供“理实一体化”场所。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中心,对学生进行岗前综合素质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工作和锻炼的机会;建立财会手工模拟实训室、财会综合实训室、会计电算化仿真模拟实训室、财税审实训室以及会计沙盘实训室等,对学生进行分项技能训练。所有“理实一体”课程都能够进入到相应场所进行,培养学生专业气质,锻炼学生专业单项和综合技能。

6)在课程建设中,一些课程应充分与职业技能大赛衔接。按照技能大赛的考点,设置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将课程考核作为技能大赛的初赛并进行选拔,通过专业学生社团组织协办,并最终与院级大赛、市级大赛以及国家大赛衔接,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竞争意识,在大赛中有学习动力,并通过大赛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开设大赛可以根据成型平台进阶进行,包括会计手工核算大赛、会计电算化核算技能大赛、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财会专业技能竞赛、点钞技能大赛、小键盘录入技能大赛等。

7)在课程考核中,为了培养德技双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尤其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职业道德至关重要,而仅仅通过某一门课程的学习绝对是不足以的,因此从系部层面建立新生“全员社团化”制度,进行更好的专业管理,要求每位学生在第一学年至少参加一个社团,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以财会专业学生社团为主导,辅以其他相关专业社团,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沟通、协调、组织、合作等综合能力,并培养学生诚信正直、细心踏实的会计职业道德,在方方面面让学生感受到会计专业文化。

2.3 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2.3.1 目标

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抓手,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骨干“双元互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身份融通”的优秀教学团队。

2.3.2 方法与措施

师资队伍建设在以下几方面展开:科研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学术修养培养、基地建设、职业资格能力培养等方面。科研建设包括: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课题建设等等,组织带领教师共同开发课题,服务专业建设,通过各种手段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顶岗实习、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进行;学术修养培养主要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培训、以及知名学院会计专业培训提示教师的学术修养;基地建设包括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及开发,通过该项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专业素养;职业资格能力培养包括鼓励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审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提升教师的职业资格能力。具体建设培养措施应按照每位教师进行培养计划与自我发展的个性定制,以团队为基础,以个人为单位,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以及兼职教师分别进行。通过建设,学校教师与企业骨干“双元互动”,相互衔接,形成一支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人员稳定、水平较高的 “专兼结合、身份融通”的优秀教学团队。

2.4 “双元互动”校企合作模式建设

2.4.1 目标

通过构建“双元互动”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元互动”,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就业,同时兼顾学校和企业利益双赢的局面。

2.4.2 方法与措施

(1)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可持续、规范地坚持校企合作办学,需要构建相应的合作机制。包括运行机制、指导机制、动力机制、情感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反馈评价机制和保险社会化机制等。建议从学校层面首先进行顶层设计,设置校企合作合作教育办公室作为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全面管理与协调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沟通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紧密合作。从专业层面,建立财经职教联盟,建设内容应该分项设计,包括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阶段顶岗实习、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兼职教师管理等问题,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了规范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2)学生企业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安排

社会实践分三步进行,一是理论教学阶段的教学实习,二是暑期阶段性企业实习,三是毕业前的生产实习。教学实习能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专业认识,是专业认同和专业教育的有效手段。暑期阶段性企业实习能巩固学生在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情况,同时又为后面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承上启下,工学交替。毕业前的生产实习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检阅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双证书”培训和提前到企业顶岗实习,确保毕业生就业畅通。

(4)学校与企业外联

具体措施包括:①学生走进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人力、生产管理手段来帮助学生提高技能,企业走进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利用学院的设备、师资、文化环境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理论修养,有效地增强了学校的培训能力。②增进人员往来、技术交流。不同企业财务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财务软件存在各种各样的功能闲置,很多财务软件在企业只停留在使用层面,更深层的技术问题处理,一是靠财务软件公司的服务,二是靠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但有些问题靠技术人员或操作人员是很难解决的,这就为校企之间的技术交流、提供服务打下了基础。校企合作中形成的经验、教材以及技术革新成果等双方共同利用,双方共建教学基地,开展企业参与指导的技能大赛,并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开展证书培训服务,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享,做到学校出人才、企业用人才、学生成人才。③签订协议。校企联合,涉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具体事项,要通过协议等方式来明确。

2.5 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现行的职业教育评价方法单一,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需要增加过程性、实践性、适应性的考核,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设计考核内容,评价内容除了知识、技能外,还包括态度、情感等。按照岗位模块,根据工作内容设计课程考核指标与考核项目,课程的评价标准应是学生今后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具体考核方法有观测、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书面答卷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相比单一的试卷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在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与企业的能动性,一些课程可以通过开发考核软件来进行。

3 结束语

职业院校任重道远,示范校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探索创新适合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培养出更多被社会重用的财会人员。

【参考文献】

[1]何洁,秦万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13(5):115-117

[2]洪永铿.“三方联动,双证融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B):118-120.

[3]李艳,谭太平.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J].保山师专学报,2009(28):103.

[4]郭彧.高职一体双元互动式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论坛,2012(11):149.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公共体育 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性设计 整体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24-01

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高校公共体育所培养出来的多数学生体育意识淡薄、身体素质下降、运动技能差、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竞技化等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问题层出不穷,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迫在眉际。

1.高校公共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过于笼统。学校体育的目的都是在我国学校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下形成的统一目标,而没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需求而设定。多数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容仍是满足于一年级的基本课、二年级的选项课。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几个选项内容,理论课和保健课还只存在于教学大纲中,原有的格局并没有打破。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课程组织多年来一直严格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显得机械、呆板,学生缺乏主动性,体育课缺乏生机。因此,紧紧围绕这些问题,修订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需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而迫切的战略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高校公共体育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设计

2.1 形成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体育素养”为教学中心的课程目标

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具有竞争实力的人才。此外,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应以发展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中心。主要包括一定的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和操作要素。认知要素包括一定的对体育卫生、保健、康复、体育评价等常识。情感要素包括喜欢体育运动、主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等;操作要素则包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能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等。总之,大学公共体育课应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以育人为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导,培养能力为重点,身心发展相协调,终生体育为方向。

2.2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在项目的选择上,开展一些比较时尚、流行的课程。例如瑜伽、定向运动等。此外,课程设置还应考虑其实用价值,强调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担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程设置,不仅能扩招体育课程的内容,还能打破全国材的分类体系,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来制定出具有特色的课程。

3.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

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应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为此,我们对高校公共体育的课程体系做全面而细致的分析研究,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课程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3.1 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目前,各校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鲁东大学体育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公共必修课的比重偏高且社会学方面的课程比例也较大。优化体育教学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民主性和发展性,最重要的是突出评价的激励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新体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选修与必修内容的学时安排上,其趋势是从小学――中学――大学,必修学时依次减少,选修学时依次增加,这样的安排使体育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增加,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基础。同时还应加强英语与计算机的授课时数,并有通级的要求。另外,课程组织形式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体现由师生教学互动而产生的知识传递与应用的价值,并根据活动类课程的适用标准,使它们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加强师生间的合作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3.2 对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直接接触的材料,它是否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是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都最终影响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因此,必须优化使之更具有可学习性,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公共体育课程增加一些健康教育、娱乐教育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内容,根据职业需要调整专业方向课的内容,增强课程的行业实践价值。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还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增强课程内容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使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新动向有机结合,提高课程与行业实践的适应度,建议要动态地看待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与改变,而不是静态被动地接受。

专项训练时间与教育实践安排要合理,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术活动、运动竞赛、社会实践,、获得专利等各项创新成果。我们应该增加体育健康教育类课程,加强健康教育,增设体育保健、体育康复、运动处方等相关课程;关注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增设体育现代教育技术等新型课程;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各学校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开设个性发展自主选择课程,允许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结合学生各专业特点,创设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特点的选择性必修课。

4.小结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应科学整合和有效发挥一切可利用的优势与资源,因人而异地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塑造,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要进一步调整外堂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关系,凸显理论学习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指导作用,同时提高学生教育实践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涛.学院积极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工作[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