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范文1

一、照猫画虎 有梅无雪不精神

选定了教学内容,我开始认真研读文本、教学参考书、《唐诗鉴赏辞典》中关于这首诗的赏析。反复斟酌之后,依照教参提示的古诗教学“五步法” 确定教学方案。教学步骤为“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我在本班进行了第一次试教。备课组教师听课后,提出几点看法:1. 课堂成舞台。老师表演,学生观看。2. 朗读无味。指导学生用“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规则朗读诗文耗时12分钟,朗读方法过于单一致使学生越读越疲沓。3. 情浮表面。“悟诗情”这一教学环节,模拟诗人间的碰杯饮酒,反复读三、四句诗,惹得学生阵阵哄笑,真情在嬉笑中滑过。4. 教学总评。课堂表面书声琅琅、热热闹闹,实则是学生既读不懂诗意,更无法想象诗境。朋友间的真挚情感在嬉笑、伪诵读中如雨点般飘过。

为什么上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呢?认真反思教学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自恃自己有较强的朗读能力,过多展示自我。2. 模仿戴建荣老师的朗读,起了东施效颦的作用。3. 没有真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以致出现了情浮在表面的现象。

二、反复试教山重水复疑无路

“让学生成为教师的配角”这是公开教学很容易犯的错误。展示教师个人才识固然重要,但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这是我首先要改变的教学行为。针对首次试教出现的问题。我重新设计教学方法:解诗题――读诗文――想诗境――品真情。设定好方案换班再次试教。教师们听后认为文本的解读相对比第一次教学设计更有厚度,但是在“想诗境”环节中我把 “看注释,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这个问题抛出后,大多数学生们低头看着书本,以沉默的方式拒绝回答。偶有回答的同学不是哼哼哈哈,就是照读从课外书上得来的答案。 “临别时的满杯真情”,学生更多的是单一地理解为 “依依不舍的悲壮之情” 。问题出在哪儿?我把目光投向孩子们,俯下身寻找答案。“注释太少,很难理解诗句的意思。”孩子们一语道破。根据老师和同学们的反馈,我第三次修订教学方案。这次的教学宗旨是:改变前两次定教为学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质疑、探究、合作学习读懂诗文。再次换班试教。因为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很是陌生,学生几乎不提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只好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地启发学生。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晕。接二连三的失败,我的教学进入“死胡同”。失败的原因何在?在不断地反思中我明白了:我仅仅是从复制“教参建议的教学思路”到“拓展教参建议的教学思路” 。我的教学设计不过是制作了一个个装饰美丽的箩筐,然后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往筐里跳。

三、专家引导 柳暗花明又一村

讲学活动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教研室教师来听试教。听完后,他们提出了四点改进意见。1. 诵读感知诗文。一分钟读准诗文,一分钟读好节奏,一分钟背诵古诗,将耗时较多的“平长仄短”的指导朗读改为老师示范吟诵。2. 朗读与理解交错并行,读中悟、悟中思、思中写。3. 美景、美酒、美情放入时代大背景中方能“知人论世”。4. 渗透表达方法。专家们的一席话,我如醍醐灌顶。“境由心造,情由心生。”我终于在表达方法上找到教学的突破口。重新修正教学思路:审题入文――诵读感知――赏景品柳――饮酒别离――拓展延伸。

【审题入文】

1. 引导学生理解“使”的注释、了解课题中的人物、地名,进而领悟课题意思。

2. 圈一圈古诗中表示地点的词语。

3. 课件演示《唐朝疆域图》,理解“长安、渭城、客舍、阳关、安西”地理上的位置关系。

【诵读感知】

1. 一分钟时间读准古诗,比谁读得最多遍。

2. 学习 “舍”。

3. 一分钟时间诵读古诗,比谁诵读得最有韵味。

4. 一分钟时间背古诗,比谁背得最快。

5. 老师配乐范读。

【看图读柳】

1. 圈一圈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2. 指导观察由“朝雨 轻尘 客舍 柳色”组成的图画。引导学生联想关于写“柳”的诗句。

3. 指导朗读。

4. 品 “柳”。(引用《诗经》“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 唐朝“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加以品味。)

【劝酒辞别】

1. 哪些词表达了王维和元二真挚的感情。

2. 交流汇报。理解“君、更尽、故人”的含义。

3. 走进时代背景、王维的人生历程,再现《唐朝疆域图》,深入领悟“酒”中情。

【情满琼浆】

1. 写话表达:元二即将扬鞭而去,他们会说什么呢?

2. 课件出示:阳关城遗址(配乐朗读)。

3. 揭示写法。“乐景衬哀情”――用美丽的景色反衬欢聚的难舍和分离的悲伤。再读《送元二使安西》,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拓展延伸】

1. 说一说送别诗中的千古名句。

2. 出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谈一谈读这两首诗的感受。

教学设计定稿完成后,我又进行了两次试教。在试教中我注意教学语言的组织,关注课堂的生成,及时调整课堂节奏。“讲学活动”如期举行。上完课,得到与会教师一致好评:课堂大气灵动,充满诗情画意。教学起承转合,朋友间的情谊荡气回肠。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范文2

材料简析:《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淳熙五年(1178)从江西豫章调往临安,旅经东流县时,于村壁之上所题的一首词。他年轻时路过池州东流县,结识一位女子,这回经过此地,重访不遇,感发而作此词。本词是辛弃疾为数不多的婉约风格的词作,全词情真意切,除了对故人的怀念,更涌动着对自己年华消逝的感叹。

教学目标:了解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通过对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去解读本词。

教学时数1课时。

二 教学过程

1.导入情境,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和探索欲望

导语:大家还记得《孔子世家》中孔夫子从师襄子学乐的经历吗?我们是看着孔子从“习其乐”,到“习其数”,再到“得其意”,最后神奇地“得其为人”。孔子能从对一首乐曲的学习中推想一个人,那么我想我们也一样能。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去品读一首词,走进一个人。

(出示幻灯片:品读一首词,走进一个人)

导师:我们要读的词就在各位同学手上(《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而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现在就站在词中,等着我们去靠近。

(出示幻灯片:念奴娇词全文)

2.朗读研习——初步感受抒情的主人公形象

师:当然现在的“他”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们甚至连他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自由地读一下这首词,边读边想。(学生自由朗诵、思考)

(出示幻灯片:走近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名回答)

可能的回答:

系马——古代女子出行一般都是车或轿,骑马的较少。

镜里花难折—— 一般会把女子喻为花,男子较少。

帘底纤纤月——纤纤月本指女子裹过的如新月一样的秀足,这里代指美女。

师:目前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这位主人公极有可能是位男子。那么他的身份又是什么呢?从词中你能把握到吗?(同时推出幻灯中的“他”字)

明确:他乡之客。“刬地东风欺客梦”一句可以推出。(板书:人——他乡之客)

3.合作探讨——了解“他”的过去和现在

师:现在的他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能简单描述一下吗?

明确:华发丛生,倍显沧桑。

师:所以对方才有怎样的反应?

明确:惊讶。

师:为何惊讶?

明确:一定是这个形象的变化太出乎意料了。怎么会这样呢,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板书:事)

(出示幻灯片:他曾经历过什么,现在又可能经历了什么?)

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齐读一下这首词。

明确:从“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中可以读出,主人公在这个地方曾经与一位女子有过一场离别。

师:没错。一个“别”字道出了他过去的一段往事。不过即便没有“别”字,我们也能推断出这是一个离别场面,因为里面有我们特别熟悉的寓示离别的物象——曲岸、垂杨。(生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离别?这场离别发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指名回答)

明确:曲曲折折的河岸边,随风拂动的杨柳树旁。

师:两个人就这样把酒话别。这株垂杨,能系住马儿,但是却系不住时间,也挡不了离别。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两个离别的人儿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想象一下。(指名回答)

师:或许会像《雨霖铃》中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许是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离别,频频劝饮。

总结过渡:这就是他的曾经,那么现在呢,又可能经历了什么?

(出示幻灯片:他现在可能经历了什么?)

师:他现在在哪里?

明确:在“此地”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

明确:从“此地曾轻别”“旧游飞燕能说”“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都可以看出主人公此番是——故地重游。

师:既是故地重游,不免要去会会故人,但是他见到了吗?

明确:没有。

师:这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一枕云屏寒怯”“楼空人去”。

师:这份寒怯之意更多地来自未能与故人重见的孤独寂寥吧,如今只能面对空楼,独自在黑夜中咀嚼那份凄凉。

(板书:故地重游而不得见)

总结过渡:未能在老地方见到故人,按照常理,我们可能会去干什么?(生自由回答)

明确:打听。

师:他打听了吗?你从哪里能推出来?

明确:从“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一句可以推出。他一定是在街头经过了无比焦急的探寻,可结果呢?(生自由回答)

明确:仍不得见。

(板书:追寻而不得见)

师:这一次探寻,希望与失望交替而来,而最终归于绝望。你能想象出他当时的状态吗?他的形象,他的动作,甚至他的心理?(可以自由讨论,指名回答)

总结过渡:经过了他人无数次“见过”和无数次“不知道”后,他独立街头,无比怅惘,这次重游不见,下次想见则更不知在何年了,这种恨意,重重叠叠地涌上心头,如何才能解,如何才能解啊?(生自由回答)

明确:一个字:见!

师:那就见吧。可这见目前却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了。这又更加重了主人公心中的恨意。见面了又怎样呢?用词中的一句话怎么说?

明确:“镜里花难折”。

(板书:设想见面仍是难得)

师:为何“难折”呢?站在他的角度,我们能给出多少理由呢?

明确:或许是那个女子已“身不由己”——烟花女子或许是时过境迁,两人已难如从前那样心意相通;或许是“近来多少华发”,相对于对方的明艳依旧,不免感叹。

总结过渡:其实谁都不能料到真正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词中这些无非都是主人公自己的设想,无非是通过这种设想表达自己的感叹罢了。

(回顾之前板书后板书:空念其人)

4.体味情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

师:对他来说,这真可谓是“百感交集”,这百感在词中却有一个很概括的表述——恨。这是一种怎样的恨呢?如春江,如云山,如此之多,如此之深,又是如此之绵长。具体说来,他恨的内容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读一下这首词。

(指名朗读——男生 配乐朗读)

(出示幻灯片:走进他——看看他的内心正在经受着什么)

明确:感时,思人,伤己。

师:到此,这个“他”,我们基本上也已经画完了,“他”究竟是谁塑造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幻灯片:辛弃疾及写作背景)

师:抒情主人公本就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情感的,看完了这个小背景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三种情感,你还能读出什么呢?作者在此仅仅是想表达思人?这个“感时”的“时”仅仅是外界时令么?伤己仅仅是感叹年华老去么?

明确:这个“时”,更有时局、时事、时运之意,伤己除了年华老去之叹外,更有世间美好一去不复,自己壮志难抒、报国无门之叹。因此本词虽然落笔在思人,却着眼在感时伤己上,“思人”不过是作者抒发这种情感的一个导引罢了。

(板书:感时——时令、时事、时运;伤己——年华消逝、壮志难抒、报国无门)

(配乐齐读本词)

5.拓展延伸——每首词里的每个人

师:结合我们刚才的经验,请大家揣摩一下下面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可能是怎样一个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出示幻灯片:《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全文)

6.总结方法——告别先验,一路探索

(出示幻灯片:读词,告别先验,一路探索,其乐无穷)

7.作业——片段描写

从课外找一首词,结合课堂“走进一个人”的经验,揣摩词中抒情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