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档案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档案论文范文1
1.前端控制不到位
企业不重视科技档案资料的收集,从而导致资料不全,且很多科技人员并没有档案意识,从而导致很多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未对过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且不清楚科研成果归档的意义及价值,认为科研成果放在自己身边更加安全方便,甚至以技术资料需要保密为理由,在科研过程、科技奖励之后,不愿意将需要上交的档案资料归档。此外,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同时也做不到每个项目都能做到前端控制。
2.企业科技档案制度不健全,全程控制不到位
科技档案的归档工作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保障,科技档案全程控制不到位,没有真正实行“四同步”,所谓“四同步”指的是文件材料归档与任务下达应该同步、文件材料形成与检查进度应该同步、验收鉴定技术与验收鉴定成果应该同步、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归档材料证明与上报科技成果评奖应该同步。由于“四同步”没有真正的实现,使得在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制约手段缺乏有效性,导致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不足。
3.未对科技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将科技档案信息用数字的方式保留,并以网络为纽带进行集中管理,因此,其具有多种优势,比如收藏数字化、传递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化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科技档案进行计算机管理的模式已经逐渐普及,在档案刮泥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直接说明对科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趋势已经无法改变。不过,在现实中,部分企业对科技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目录输入或者检索功能,却忽视了计算机管理的深层含义,因此,其管理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建设数据库或者网络环境的观念比较落后,信心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足以及档案格式不标准等。
4.科技档案的利用率较低
对于企业档案而言,科技档案处于核心地位,它通过记录企业的建设及生产情况,如实反映了单位的具体活动。因此,科学合理的利用科技档案,可以为企业创造出无形生产力。对此,科技档案需要进一步强化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让这些资源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而现阶段,对科技档案的可发与利用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如思想落后、服务过于被动、未对静态档案进行深入挖掘等,很难在根本上满足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需求。
二、加强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理顺科技档案归档程序
科技档案是科研课题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因此要实现科技档案完整性必须做到科研档案全程管理。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全程管理科技文件前、中、末生命周期。因此,要紧密结合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与计划管理、成果管理、课题管理之间的关系,归档程序要合理化,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进行掌握,实现对科技档案的全程管理原则。
2.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档案归档意识
科技人员是科技档案形成的主体,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要不定期为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档案工作培训,通过培训强调科技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沟通在归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宣传科技档案管理最新规章制度,将科技档案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3.彻底落实科技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要想使科技档案的管理模式由最为传统的方式逐渐转化为现代管理,最为有效的方法则是实施数字化管理,而且数字化管理也可以使档案管理部门脱离传统的库房式管理方式。数字化管理通过采用高科技的数字化存储及时,可以提高信息存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存储空间。因此,要使计算机管理实现高水平,就需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档案管理的硬件及软件设备,结合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对科技档案进行综合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要实现档案格式标准化,就要保证其标准程度和国家标准相一致,备份数据库、采用正版软件以及限制用户权限等措施可以提高管理力度;档案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知识,可以准确收集并分析原始资料。在上述情况下,企业只有多引进适合形式发展的档案专业人才,才能确保科技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4.完善企业档案编研工作
对科技档案进行管理,就要适应市场经济对其的实际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作内容编制相应的检索工具。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档案种类及内容等变得逐渐多样化、丰富化。对于使用者热源,档案信息含量非常大,因此,采用相应的检索工作,可以降低工作量,从而在不同层次上满足档案利用的实际需要。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提高工作责任心,积极编研档案,从而使分散的档案资料系统化,能够全面反映相关情况,拓展科技档案的利用方式,提高其利用率。做好档案利用效益反馈信息工作,并使用户在档案利用的过程中实现其作用,并将各种意见及要求如实反映给档案部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5.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率
对科技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考虑其开发利用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档案如何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及价值。当前情况下,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处于传统手工阶段,并没有充分结合日益先进的信息技术,因此在管理、查阅的过程中耗时耗力。虽然有很多科技档案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进了计算机管理设备,但适用范围狭窄,档案数字化程度不高。所以,也就造成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后,档案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将档案网站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才能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程度。除此以外,因为企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包含诸多学术成果,信息含量较大,存在众多的知识产权,由此说明,企业科技档案管理总,对科技档案的利用有特殊性。对企业科技档案进行利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与劳动成果,防止侵权现象发生,这样才能做到正确利用科技档案。
三、结论
科技档案论文范文2
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深远意义。
在解决征用土地、地界纠纷等方面的问题时,城建档案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可以为维护相关组织和公民合法权益提供重要凭证。因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和处理档案管理中的问题,达到对档案资源的有效管理,使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城建档案工作者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把依法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各职能部门也要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使城建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城建档案管理机制。
制度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也是最高效的管理,日趋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城建档案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要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建设工程档案备案制、专项验收以及竣工验收等制度,通过与建设单位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等形式,从制度上强化对工程档案的监管力度,保证档案的接收质量。同时,要建立健全文件材料积累、归档、整理以及档案收集、鉴定、保管、利用等相关制度,用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要建立健全城建档案执法机制,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确保各项制度能够落到实处,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应用现代科技,提高城建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把城建档案工作作为信息产业来管理、开发和经营,走科技强档之路;要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提高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功能的实现水平,使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价值。要配备必要的档案管理现代化设备,实现档案储存缩微化、保护科学化、办公自动化。要采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保证已产生的需要长久保存归档的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要选择好适合于城建档案馆特色的管理软件,建立档案数据库系统。
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城建档案工作的社会作用。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以及科学文化建设的到来,建设系统的各项工作对城建档案的需求在内容上越来越广、要求上越来越高,为此城建档案部门要紧跟形势,加快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向深层次服务转化,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法、更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建设对档案利用的要求。要在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上下工夫,积极探索从档案收集保管型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型转变的路子,广泛开展编研工作,使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施工以及城市建设管理、科学研究、修史编志、社会教育、国防建设和应对突发事件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要加强与政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机构的合作,做好重点工程档案的备份和安全保管工作,加强对重点工程档案信息的研究分析,为制定应急预案和抢救方案提供服务。
科技档案论文范文3
林业档案管理是林业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整个林业发展的运行机制,林业档案工作是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信息技术、研究林业历史的基地。林业档案室的基本社会职能是服务林业、服务社会、保存历史,着眼未来,强化服务,丰富馆藏是林业档案工作者的中心工作。
二、林业科技档案工作资料收集的范畴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林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让林业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资源。既要体现林业信息的情报价值,又要发挥林业档案的历史凭证作用,要实行林业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并重,对林业科技档案的人员编制、管理体制、岗位设置、职称评聘、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规定,均要归入档案,以保证林业科技档案的完整性,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准确完整的档案资料。
三、依法治档,依法兴档
林业科技档案必须以行政执法的手段来保证“档案法”的实施。行政执法的主要内容是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指导、确认、处罚、奖励,是在法律法规设定的实施范围内执法,是林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依照林业科技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权限和程度进行的活动。林业科技档案的行政处罚是对违法行为起到威胁作用,执法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对林业科技档案工作中犯错误,而未构成犯罪时,必须做到处罚公正、有法可依、符合法定程序。
四、林业科技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
(一)健全林业基层单位林业档案管
理机制林业科技档案键全,会给林业建设带来诸多方便。相反,如果不重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会给林业事业建设带来不便甚至是损失。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为了增强林业科技档案室的竞争力,需要馆藏特色档案。大量事实证明,必须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规范,重视林业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大特色档案收集力度。
(二)为林业生产,扩展服务功能提
供保障林业科技室作为专业的档案室,要与社会公共信息建立互联互通关系,要利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加大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力度,增强信息采集能力、加工能力,突破馆藏的局限。使林业档案室不仅对用户能提供客观凭证,而且能提供现行的有序信息。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档案馆进行现行文件利用服务时,在提供现行文件服务的授权、要求现行文件进馆的依据、接收现行文件进馆的时限、提供现行文件服务的主体等问题上与现行有效的档案法律、法规存在的冲突。因此,应不断探索与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并选取适当的时机修改已有的法律、法规或重新立法,将探索与创新的积极成果合法化。
(四)创新林业科技档案服务机制
创新林业科技档案服务机制,更好的为政府决策服务、为林业日常工作服务、为公众服务,是林业科技档案部门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工作重点。要使各项服务细致周到,内容与程序不但合情、合理、而且合法,就必须处理好依法行政与创新档案服务机制之间的关系。开展档案整理、寄存、抢救、数字化、咨询服务和技术保护业务,密切林业科技档案室与管理、建设、规划各部门的合作关系,扩展面向社会的档案中介服务,同时积极建立“热线联系”渠道和协作网络,主动了解大型活动和重要项目等的建档、利用、开发需求。
(五)强化服务意识
科技档案论文范文4
1 医药档案的起源、形成与管理
1.1 医药档案的起源
出土卷于是出土医药档案的重要内容,其中以敦煌出土卷子数量居多,敦煌医学卷子的很大一部分保存收藏于海外。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发现了封存九百余年的近五万卷六朝和隋唐五代时期写录的卷子书籍,现称为“敦煌遗书”,其内容涉及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二十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发现。这批珍贵文物在发现后不久即大量外流,其中以英人斯坦因和法人伯希和盗劫的卷子(今编号为s和p)最多,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院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医经残卷有十余卷,内容包括《内经》、《伤寒论》、《脉经》的片断及《玄感脉经》、《明堂五脏论》、《五脏论》和《平脉略》等。
针灸残卷有六卷,包括《新集备急灸经》和灸疗图等。
本草残卷有七卷,包括《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龙530卷,现藏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首残尾全,基本完整。《本草经集注》卷一,内容 包括弘景序、序例本文及陶注。抄写时间,一说据卷末所记为唐开元六年(718年);一说据不避唐讳及实物考证,为六朝写本。
医方残卷有三十余卷,共录方近千首。其中,有的题有书名,有的为唐人选录署名医家的医方,大多则不知书名及撰者。
藏医卷,是1983年罗秉芬和黄布凡编译出版的《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经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审订,内收敦煌石窟出土的用藏文抄写的四卷吐蕃时期的藏医文献。
2.3 以石刻为主的地面遗存的医药档案
石刻,是先在石头上写字再进行雕刻来传播知识的一种载体。在石头上刻字是原始人的一种风气,至今能见到的有石窟、摩崖石刻、石碑乃至庄重的“石经”。
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碑刻题记23600余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魏碑和初唐楷书艺术的代表作品。窟群中的“药方洞”洞壁上载有治疗40余种疾病的民间验方,用药150余种。摩崖石刻也是传播医药知识的方法之一。位于广西桂林南溪山的刘仙岩上,以粗健的楷书,书刻了宋代宜和年间,当地防治岚瘴之气所致病的药方“养气汤方”的来源、组方、煮服法与治疗效果。石碑传播医药知识较多见,四川绵阳李杜祠的石碑上以隶书为主,书刻了汉代名医涪翁隐居涪水渔父村时曾用针石治病取效的情况。北宋医官王惟一为铸造针灸铜人模型,首先辑写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不久将它用清秀的楷书写刻于石碑上,内容含十二经、657个穴位,供后人抄录流传,洛阳兴国寺的一块石碑上,用楷书刻写了宋代无际禅师留传后代的“换骨丹”药方。由于石碑上的宇可以不断地拓片流传,故为后来印刷术的发明打下了基础。
2.4 以编研成果形式保存下来的医药档案
档案汇编虽不是档案原件,但由于是根据档案编研而成,因此可以与档案原件具有同等原始性意义,它们也可被列为直接遗存。
科技档案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科技档案; 地方病防治; 科研创新; 档案管理
【Abstract】 It is to propose the important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by compare the difference among archives,information,documents and books,analyze function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ve topic selection of the endem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udget, paper submission and level improvement,then discuss how to make specific measures for better service on the endemic diseases prevention,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Endem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Yunnan Institute of Endemic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Dali 67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1.0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图表、声像、文字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以内容为标准将档案划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业档案[1]。科技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是指在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数据、图表、声像、文字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件材料[2]。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自1951年建所以来,承担了国家、省部级重大攻关、科技推广、开发应用等课题,共取得科技成果81项,获国家级奖励1项,获省部级奖励50项,获厅级奖励30项,以上在地方病防治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价值的地方病防治科技档案,通过对这些档案的科学性、系统性的管理与应用,为云南地方病防治所的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 档案与信息、文献、图书的区别
1.1 档案与信息的区别 档案是信息的一种,是信息的一个重要成员,是最可靠、最真实、最具凭证性与权威性的原生性固化信息,从本质上体现着信息的可靠性与确定性,而信息理论告诉人们,信息的可靠性与确定性是信息的根基所在,没有可靠性、确定性或可靠性、确定性程度差的信息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会形成负面效应乃至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3]。
1.2 档案与文献的区别 首先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而文献则不论是原始记录还是非原始记录的信息都可成为文献;其次档案不但注重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还注重现实性的实用和查考价值,而文献则只注重历史文化价值;再次档案与内容较为系统、完整的文献相比,呈现出大量的片段性零星性的不足,如测试记录、登记表单、账单、发票、签名等[4]。
1.3 档案与图书的区别 档案是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可供人们研究历史、查考史实、解决实际问题之用,图书则是人类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认识的结果,人们看书是为了学习系统知识,陶冶情操。
由于档案的原始性、确定性、可靠性和现实参考性和实用价值决定了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他材料所不能取代的,具有法律上的权威性[5]。
2 科技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2.1 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选题的借鉴作用 选题是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工作的起点,是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工作基本目标和内容的高度概括。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选题的恰当与否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工作成效的大小、进展的速度,物力、财力、人力的浪费或节约,以及失败与成功有直接影响。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选题是否具有竞争优势首先取决于一个“新”字,新发现、新发明、新技术、新创造[6]。借鉴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科技档案中多年来未中标和中标的科研创新项目档案,掌握当前地方病防治学科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发展的趋势以及本所相关学科的情r,从而防止本所内出现相同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多头立项和避免了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选题的低水平研究和重复性,从而提高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起点和中标率 [7]。
2.2 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经费预算的参考作用 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经费是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科研创新劳动的基本任务是探索未知,所以对劳动的成果和进程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这给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经费的预算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预算过高,超出资助单位资金能力范围的申报不予批准;预算过低,即使有机会中标,但是中标后也往往会由于资金不足而无能力进行深入研究。总之,只有合理、科学地预算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经费,才能够增强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竞争力,从而影响同行评议,为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中标创造良好条件[8]。因此,利用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科技档案中关于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经费的记录,归纳、总结、整理历年来各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这不仅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经费预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还能够及时纠正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人员在经费预算上的错误倾向,促使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人员把握好经费预算关,不因预算过高而未被批准,同时也避免了预算过低、经费不足而影响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顺利进展[9]。
2.3 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论文投向的指导作用 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论文的发表,是公开和推广使用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形式,论文的观点能否多次被研究者证实和引用,是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论文能够刊登在影响因子较高的刊物上,它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就很大,就会被多数同行所引用,从而促使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研究水平得到专家们的认可。反之,将在级别不高的一般刊物上,就很难在学术界造成一定的影响力,难以被同行多次引用,导致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评审不利[10]。所以说,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论文的投向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评审至关重要。通过对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科技档案中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论文投向对科研创新项目评审影响情况分析,能够指导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人员在论文投稿时就为以发表高质量的论文为目标,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应组织学术委员会对研究起点较高,对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的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研究价值和中奖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论证,从而指导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人员将论文投到影响因子较高,而且在国内外影响力极高的核心期刊上,促使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在其研究领域发挥较大作用[11]。
2.4 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申报资料填写的指导作用 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申报资料的填写是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申报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申报书的填写要求用准确、简明、扼要的语言来阐述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所采用的主要的技术与经济等指标和科学技术原理,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达到的总体技术水平,以及在国内外的先进性和首创性等影响,促使评审专家们通过阅读申报书的内容,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和总体水平等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申报书所提供的信息填写评语,所以说申报书的填写质量直接影响到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的评审。因此,通过对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科技档案中未获奖和获奖的科研创新成果的申报书进行分析和借鉴,能够指导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申报书的填写,找出所填写科研创新成果申报书的不足和缺陷并将以弥补,填写出一份高质量的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功申报书,从而提高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成果的申报质量[12]。
2.5 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水平有提高作用 通过利用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科技档案,首先能够掌握在研或已结题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水平,从中发现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的新内容、新特点和新苗子[13],为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科研创新管理提供依据;其次结合地方病防治学科优势,对已获国家或省部级或基础研究起点高的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给予物力、财力、人力上的重c扶持,突出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的重点,形成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技术优势;再次为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领导制定各项科研创新奖励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为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人员的职称和职务晋升、科研创新成果表彰等出据证明,从而调动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水平[14]。
3 充分发挥科技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工作服务的具体措施
3.1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设立科研创新管理部门科教信息科 负责地方病防治科技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科研创新工作的管理,制定《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科研工作管理规定》、《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等,组织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开展及申报,督促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进展,挖掘和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科技档案[15]。
3.2 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转变观念 应改变以往“看摊守摊”无所作为的档案管理局面[16],主动学习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管理和科技档案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科技档案管理的内容,掌握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申报程序,根据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工作的需要,及时提供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的相关信息资料。
3.3 实现科技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采用计算机软件保存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资料,目前数字化的电子档案已成为储备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新型载体,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科技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能够更快捷、更方便地供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人员利用和查阅,更好的为地方病防治和科研创新服务[17]。
3.4 实际工作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始终坚持贯彻“三同步”“五参与”制度[18],“三同步”是指: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科技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验收、鉴定科技成果与验收、鉴定成果档案材料同步;检查科技工作进度与检查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情况同步。“五参与”是指:参与新产品定型,参与科研成果鉴定会,参与设备开箱,参与基建工程竣工验收,参与有关科研、基建、生产等方面的会议。及时了解各项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的进度,督促、指导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人员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严格把握科技档案材料的质量关,必须做到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档案管理与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项目计划、成果等管理同步、与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人员考评同步,保证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档案的真实性、客观性、系统性,充分的开发利用科技档案,真正体现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中珍贵信息资源的价值[19]。
科技档案在地方病防治科研创新选题、经费预算、论文投向、成果申报资料填写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科研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和知识财富[20],它直接体现了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科研创新水平,具有很高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对攻克地方病防治难题起着重要作用。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应不断规范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不断总结科技档案管理的经验、汲取教训,提高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科技档案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的科研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汝鉴.档案工作岗位培训教程[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3-7.
[2]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6.
[3]张磊.档案信息服务与科研档案管理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38.
[4]于岚.科技档案信息跟踪服务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J].甘肃农业,2006,21(11):111.
[5]吴丽华,金航.科技档案是科学研究工作的载体[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2):31-32.
[6]陈晖,林霄.重视医院科研档案建设服务医学科技创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2):127-128.
[7]史伟,许国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档案的管理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5):468-469.
[8]孟茹娟,周志红.新时期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特点和问题[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8):1576-1578.
[9]李立,雷霖,苏晓春.论医学科技档案管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4(3):281-282.
[10]张雪茹,凌玉超.谈谈预防医学科技档案管理[J].中卫生政策,1999,5(8):49.
[11]梁爱珍.浅谈企业科技档案在科技工作中的作用[J].铁道建筑技术,2010,48(4):84-86.
[12]雷霄云.论科研课题档案在医院科研工作中的作用[J].医学文选,1999,18(5):814-815.
[13]谷苗,赵慧丽.加强科技档案管理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服务[J].中国厂矿医学,2008,21(2):114-115.
[14]董其英.科技图片信息档案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2,4(7):7-8.
[15]蔡燕平.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体会[J].北方药学,2012,9(9):71-72.
[16]杜为红.如何提高医院科研档案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5):76-77.
[17]张静.科研档案收集难的成因与对策[J].贵州档案,2002,6:7.
[18]黄蔷薇.规范医院科研档案的归档整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273-274.
[19]白琳茹.浅议加强医院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5):173-174.
科技档案论文范文6
关键词:“去档案化”;中国档案学;学科发展
学科是以其研究对象和范围分类的,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吴宝康在建设档案学科初期指出:“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对象与任务。任何科学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对象与任务,那么,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不可能的。”[1]中国档案学也不例外。胡鸿杰教授认为:“我们所研究的学科是中国档案学,这个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不论研究者有怎样的研究视角,都不可能离开‘中国’与‘档案学’这两个最基本的立足点。”[2]然而,进入后保管模式以来,中国档案学研究出现“冷热不均”。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信息化等进入“井喷期”,而档案保护技术、科技档案管理、档案事业管理等档案学传统理论则成为“研究冰点”,导致中国档案学的“档案”元素不断褪色。
所谓“去档案化”,是指档案学科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引进西学理论和移植、嫁接其他学科科研成果而使中国档案学科渐渐失去档案“元素”的一种趋势。“去档案化”源于我们对中国档案学缺乏“界定”,是中国档案学理论与“外来”理论博弈的产物。其出现又一次暴露我国档案学“家底”薄,原创理论少,难以扭转目前学界出现“档案泛化”危机。同时,也说明部分档案学者做科研时存在浮躁心理,过于追求“功利”,对整个档案学科的发展缺乏责任感。
1. “去档案化”的表现
1.1 档案学本科课程设置分析。档案学本科教育是中国档案学教育的主体,直接反映档案学科的发展状况。作为档案学专业教育,理应以档案学的课程为主。然而,据笔者对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五所高校档案学本科专业课程中含有“档案”二字的课程进行统计分析(如表一)发现,档案学专业课程中含“档案”的,分别占25%、25%、30%、61.5%、11.1%。其中,南京大学只有科技档案概论、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三门,却有四门属于信息类、计算机类学科,即信息分析、Internet实用技术、信息传播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虽然,只凭对部分高校课程的调查和对含“档案”二字课程的统计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不争的事实是,大学本科课程出现“去档案化”倾向。
表一 本科课程设置统计表
1.2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分析。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教育是中国档案学教育中真正意义“精英教育”。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直接反映档案学学生继续接受深造的基本素质要求,然而,通过笔者对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cn)2011年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可报考的24所院校(如表二)和5所博士研究生院校的初试科目进行统计(如表三)发现,有13所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一门档案学类、一门非档案学类,即约占57%,而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三所学校则完全不考档案学课程,“去档案化”明显;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总体来说,比较重视对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考查,但从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发展趋势来看,也出现“去档案化”。
1.3 档案学博士毕业论文主题分析。档案学博士是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主力军,其毕业论文主题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档案学研究发展的方向。随着档案学理论宽度、深度的变化,考虑到档案学基础理论方向相对难以出成果、所受资助也少,越来越多的博士研究生选择易出成果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作为研究方向,更甚者,直接在毕业论文上抛弃“档案”。根据《2005年~2009年中国档案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主题分布统计量》,电子文件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分别占29.03%和24.19%,而档案保护技术(4.83%)、历史文献与档案编撰(12.9%)、档案学研究(3.22%)加起来也只占20.95%,博士论文题目不见“档案”二字趋势明显。[3]
1.4 学术研究关键词分析。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档案学研究热点在不断发生转移。研究热点变化是适应时代需要,然而,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档案信息化、电子文件等方面,档案学基础理论发展缓慢。据笔者对2006年~2010年《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论文的主题分析(如表四和图所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15%)、电子文件(11%)、档案法规与标准(9%)、档案管理(10%)、档案史志与文献编纂(11%)上,而对档案学科、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理论、档案事业管理进行研究得较少,加起来也只占16%。从纵向比较来看,五年来,对电子文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档案法规与标准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并逐渐占据主流;对档案保护与技术、档案史志与文献编纂的研究比较平稳;对档案学理论、档案教育的研究热度明显下降,并逐渐被边缘化。
2“去档案化”出现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