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质量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1
教育教学现状
虽然一些人极力的回避应试大谈素质教育,但国家从来没说不要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不仅是国家需要,而且是学生发展和家长之需要,再看教育现状,尤其省内教育市场——高考。我们的学校生源不比别的县市少,考生素质不比人家差,我们的教师也出自生省内外的各大高校,而我们的上线人数呢?考好的是人家的一半,少的是几个甚至没有,这样学校有存在价值吗?这样学校学生都有问题吗?这样学校教师都不合格吗?不是的,是教育管理体制(解决见量化改革和秦市高考之我见)和教学改革方向之差所致,必须尽快改变过去教研教改和教学中不合理的方向方法,适应现代的学生现代的教材和教育,给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一张合格乃至优秀的答卷,给我们的学校以继续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研究教改和教研。
教研教改之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改革几乎伴随教学没有间断的进行。而真正成功的改革,应该改过之后几十年不变,生命力还是极其旺盛,不应该今天也改明天也革,那不是改革,是对改革的歪曲。而教改现在就是这样。教育科研人员只研究课本的科学性,(由于竞争)大量的教师使用教材,独立摸索教材的使用,很少共同精确研究教材的使用方法,几年这样,十几年还是这样,几十年呢?对自己的教学了解是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看到同一课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对教师定位应实是求事不应太高。教师不应该是教学改革和研究者,而应该是教学执行者,教学之最佳执行者。教材有些年级和学科已执行了几年十几年,至今却没有人给出一个使用方法。只有参考书泛滥成灾(重复没有直观操作程序,作用甚微),没有一个单位(人)对其它人进行系统教学交流。我们的教育,相当于五千人重复地研究一个,最多几个课题,而教学也是五千人研究百十左右课题。由于独立教学,错误时无法快速校对,正确时无法百十人共享,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这就是教研和教改方向之错。
教研教改新方向
如此说来,教研和教改方向该动了,必须朝有利于教育教学方向动,必须有助于教师互助交流方向动,必须朝资源共享方向动。
过去这样的教学交流也有。小范围听课互助,大范围县市省优质课。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上起了一定作用,那是历史之产物,但也必须随历史之发展而被淘汰。优质课由于是一节课,它只从微观教学研究,缺乏宏观教学研究,优质课的影响力是孤立的,有的是片面的虚假的。它不易同步影响,同时还受教师水平和学生水平限制脱离教学实际不易执行。当我们研究衡水之教学经验,不仅盯住他们的名师,复习资料,有一点不能忽略,这就是对教学全程监控,这一点必须足够注重视。它有什么作用呢?消极的讲教师不能不好好干;而积极呢,你干不好,有你学习的空间,而且是全程同步学习空间,有现在的过去的,甚至还有将来的这样对教师就直观形象同步,可操作,作用力大,一此名校除了有好的用人机制外,还应该有闭路或相当于闭路系统。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到这些名校购买一些这样的光碟,就可以提高我们水平,它可能脱离了我们的学生教师资料的实际,我们必须把外校的先进经验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利用我们的名师,构建适合我们自己的全程教育系统,这样即经济又实用,还有效果,完全不必闭路监控就能初步实现。现阶段各校电脑摄影机已为这种教研提供了有力之工具,但现在这些器材,利用率不高利用方向不对,电脑除服务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还应该为教学服务,不仅去用它查资料写教案出试题,写论文,讲优质课,更应用于教学传播,而用它把用摄影机实录存储下来,以供其它同学科目年级教学之参考,这比参考书直观,比听课实用,以研究几个题用处大,会解决所有教师之通病,彻底走出教师高投入低产出的教学阶段,改变过去各种低级的劳作方式和方法,同时还可以把大量教育教学理论做成了案例影响一代教师,影响一代代学生,改变一大批教师教学习俗,极大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运作呢?
教学实录制做和应用方法
我们选择一个小学校一科的一个年级的几个在中考高考中优胜教师,用摄影机做出天的教学实录,实录不是某课的,而是一节一章一册的,必须实出一个实而不是剪辑,平时讲课怎讲就怎讲,教学方式方法不求新,其它教师易操作即可,实录时显示使用的讲义教学参考书,用以比较不完成时下节课的补救措施,体现课下学生作业内容的及解决学生学习的教育行为,这样的教研的有益之处应该不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只需自编自导自演。然后,制成压缩光盘放入其他学校,全面地同步的影响同一学科的其它人。如果有效全面开花。其他教师每天在教学时间内利用50分钟(还可以回家看)象影碟一样观察对比,找到每个问题说法正确吗?怎么就正确;这样教学准确吗?怎么改进就准确;这样教学简洁吗?怎么教学就简洁;这样课堂结构合理吗?怎么布置就合理;这样效率高吗?怎么就高。不仅研究宏观布局,还能研究微观处理.
我们的教学有几十年,对于教学该一种比较最佳说法了,而且应该用这种说法培养一代名师进而影响几代学生,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同时提高素质。难道这样不能全面快速提高教师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吗?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对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建设项目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意见。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是指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则指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设施建设和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一般包括:班级电视教育系统、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以及校园网络建设等。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不但影响着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而且也反映着学校办学总体的水平。搞好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这项工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努力。
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对于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有利于学校群体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室,对工程制图课程或房建课程的教学采用投影仪进行作图投影,就能节省教师在黑板作图的时间;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人机互交,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感官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能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势在必行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是体现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标志。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具有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科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已成为可能。半个世纪以来,每当新的技术有所突破,就有人尝试把它应用于教育领域,其目的在于教育要保持领先水平。教育领先,就意味着人才领先,人才领先,就意味着经济建设能快速发展,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就决定了国力状况。所以说,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教育领先关系着国家的成败兴衰。要使教育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因此我们要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提高到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高度来认识。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着差距,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加快教育的改革,必须加快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才能满足国家对建设人才的需要,才能使我们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对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势在必行。
三、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项目分析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不同于学校其它环境建设。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时,要考虑它的功能和特点满足当今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项目选择方面也要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应该加强建设的项目有:
班级电视教育系统。班级电视教育系统就是在班级配置电视和VCD,组成教育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使用灵活方便、高效和经济的特点。用班级电视教育系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课程教学,是通过收看电视广播或播放VCD教学光盘完成的。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不但能节省师资力量,而且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它是加强建设的首选项目。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是指具有多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专用教室。在多媒体教室中,一般配有大屏幕投影仪、电影放映机和音响设备。投影仪可供胶片或实物投影。用透明胶片投影时,教师可事先在胶片上写好教学内容,也可边教边写,并且由于投影仪具有代替黑板的作用,教师教学不必因板书而背向学生,所以一般教学效果较好。投影仪也可当幻灯机使用,特别可以做多层次复合胶片,可供随时迭加,平面旋转,能清晰地表现运动发展过程。使用投影仪和电影放映机进行教学,由于表现动态效果好,所以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有较大的帮助。投影仪作为现代教学设备,目前在高校已较普及;而电影机则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才可考虑配置。
计算机室和语音实验室。计算机室一般指配有多台计算机的工作室或学习室。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把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习题编成教学程序输人计算机,学生在计算机上通过人机对话,可以自学、自辅、自检式地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语音实验室,则是专门用于外语课程的教学。语音实验室目前在高校已普遍建设,它备有学生的隔音座和教师控制台,每一座位和控制台上都配有耳机和话筒,教师通过控制台对学生进行授课、提问、答疑、对话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语言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校园网络和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络是把校园内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信息交流和信息传输系统。学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网络了解各个部门工作情况和指令;师生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活动和信息交流。如果把校园网络与电子阅览和国际互联网连接,则可实现教学、管理、资料查询的升级,即实现教学、管理和资料查询的全面网络化和信息化。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措施和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和学校的全体员工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目前从各高校的建设情况来看,发展很不平衡,有的高校好些,有的却与当前教育发展形势极不相称。学校的教育技术环境的建设,只有在学校领导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建立起来。
在进行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时还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时,首先要统一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投资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建设与一般建设的统筹安排,适当集中资金重点装备、配套购置,使之迅速形成优势并发挥效能。
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是指在加强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时,要能体现和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并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教育内容和手段也更新很快,因此建设要充分考虑适时性和方向性。
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就是在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中,要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各项要求的前提下,使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并节省开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离不开装备先进的设备,但现有各学校的财力毕.竟还是有限的,所以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时,一方面要考虑购置新设备,另一方面要考虑对旧设备的改造和利用,使在装备现代化设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原有设施的潜力,通过对旧设施的改造来满足对新的教育技术的要求。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加强总结,善于积累,坚持好的做法;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不能动摇课堂教学的地位,要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看待现行教学质量,肯定中国学生潜在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大力度改革体育课。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半个世纪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国初期,我国只有少数高校,在校学生廖廖无几。到199年,全国已有1942所高校,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071所,成人高等学校871所。在校学生数达到742.3万,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为413.4万,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为305.5万,研究生23,4万。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步晚,并受到等运动的影响,高等教育的规模与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据统计,1995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的高校在校学生为461人,仅略高于发展中国家(824人)的半数,不足世界平均数(1434人)的三分之一,与美国和加拿大(5544人)相比,则还不到十分之一。在教育管理和教育观念等方面还值得探索与改革,本文就高等教育领域带有普遍性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总结、积累与坚持
建国初期,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较多地沿用了前苏联的一些做法,专业划分比较细,专业知识占的比重较大,人才培养以“专才型”为主。近些年来,我国基本放弃了“苏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又较多地借鉴了欧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经验,专业趋于淡化,专业知识占的比重较小,人才培养以“通才型”为特征。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的经验,洋为中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强调不够。半个世纪来,我国自身成功的方面是很多的,是值得总结的。我们应该结合国情,遵重中国与外国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善于积累,,明白哪些方面必须改,哪些东西应该留,而不是一味追求发达国家的东西。一位叫崔润民的作者在《南方都市报》上撰文指出,当我们正在自我否定时,美国人却在悄悄地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当我们砍掉补习班时,克林顿政府则欲加强对暑期班和校外班的投资。我们要避免盲目否定自己,更要避免盲目学习别人。不要等到国外肯定了我们的成绩自己才能认识到。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我国成功的例子均很多。象北京四中的张驰(学生),复旦大学的杨福家(教师),都是震动英国的中国奇才,张驰在英国爱塞克斯(Essex)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直升剑桥大学博士研究生,边攻读博士学位,边指导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做论文。英国广播公司(BBC)将张驰誉为“中国人的骄傲,北京人的光荣”。张驰为中国学生叩开了爱塞克斯大学的门,1997年在该大学留学的中国人仅张驰rl人。1998年该大学专门委派一名代表到北京四中考察,并表示只要像张驰这样的学生,出自北京四中这样的学校,愿意去爱塞克斯大学的,他们全部免试接收。到1999年,在爱塞克斯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已近百人。杨福家原是复旦大学的校长,如今却是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第5任校长,成为英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华人校长。诺丁汉大学宣布此项决定的新闻稿标题为:“诺丁汉推举出一位国际校长”。陈至立部长在祝贺杨福家教授出任英国校长的信中说:“英国著名的诺丁汉大学聘请我国教育家担任校长,这在历史上是首次,这一荣誉是我们教育界同行的骄傲。”对于此事,杨福家校长本人认为:“它说明了20年来,我们中国在科学、教育等领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发展被人所了解,所理解。”确实,中国的教育正在走向国际化,不断为世人所了解和肯定,如荷兰最古老的莱顿(Leiden)大学校长今年2月访华时说,中国学生的英语好得令他吃惊。在今年2月20日北京的新闻会上,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大臣卢克·赫尔曼斯认为中国的教育水平非常高。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我们自己也需要了解自己,理解自己,肯定自己,坚持成功和成熟的东西,不断积累,办出特色,走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之路。
二、论课堂教学的地位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强调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环节正在逐渐加强。然而,加强实践教学并不说明理论教学不重要,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走向极端。当前,在部分师生中出现了重实践轻理论的苗头,这是十分危险的。理论与实践必须互相结合,互相渗透。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谈理论。因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是重要的,两者不可偏废。目前,我国高校4年制本科学生通常课堂教学为2500学时左右,从时间分配而言,大量的时间仍然花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仍是教学主战场。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人才培养影响是非常大的,课堂教学不但不能马虎,而且要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社会发展至今,不仅知识越来越多,而且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在高等教育学制不变的情况下,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校园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时间的效益、选择好学习内容、在直接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选择和汲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课堂和教师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课堂是教师的重要舞台,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教师在课堂上浪费1分钟,那么如有60个学生听课,就相当于浪费了1个小时。当前,多数学校都制定有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作为系统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可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三、怎样看待现行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全社会都关心的大事,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对当前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校园内外似乎都有些消极,相当一部分人认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教学质量下降了。对现行高校的教学质量,应该客观地分析和全面地认识。笔者认为,抛开历史背景、脱离时代要求,简单地说“提高”或“下降”是不够科学的。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教育愈来愈重视;社会对教育越来越关注;教育投人逐年增加;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正在加强;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比以往有了提高;办学条件的改善,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了学生的经济意识;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观念;学费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不仅不会下降,而且正在不断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要求。
当然,高等教育仍存在不少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如投入不充足,教学硬件总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刻苦程度不够,不善于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不够;扩招后使一些学校教学资源更加紧张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待于改善。
少数人认为高校教学质量一直在下滑,这是一种缺乏质量观和时代感的极端说法。局部局时教学质量下降是可能的,但凡事都有度,不可能永久朝一个方向发展,世界上没有永远下坡的路。出于对教育的关心,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表现出忧虑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一定要客观看待,正确认识,全面比较,综合评价,克服消极情绪和负面效应,积极在实践中去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四、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刍议
长期以来,人们将中西方学生作对比时,普遍印象是中国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比西方学生差。其实,这一印象仅对了一半。从表面上看,中国学生总体动手能力是要比西方学生差一些;但认真分析,中国学生的潜在动手能力并不比西方学生差,甚至比西方学生更强。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长期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观念,中国传统的观念比较固封,不鼓励学生多动。二是条件,我国中小学和高校的实验条件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据说西南边疆有所学校开设计算机班,却没有计算机,很多学生连鼠标都没摸过。试想,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强吗?然而,中国学生知识比较系统,基础较好,只要转变观念,改善条件,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快就会发挥出来。这一点可在许多中国留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来。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去美国时打算学理论物理,但后来改学了实验物理,而且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少中国学生到西方不久,很快就展现出较强的动手优势。
杨振宁博士也认为中国人不会动手是一个错觉,认为很多的中国人非常会动手。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持乐观态度。
五、对体育教学的思考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4
其中差距5是差距模型的核心,只有对差距1~4进行较好的弥合,才能降低乃至消除这一核心的质量差距。
2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育服务是服务产品的一个重要类别,高等教育服务由大学提供,除强调理论课程的教授以外,还要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准备。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学生(服务消费者)感知教学(服务)质量的过程。据此,可以构建出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图2)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中。2.1理解差距(差距1)高等学校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或对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存在认知上的错位。即学生需求和期望教师不了解;或者即使教师努力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这种了解与学生的真实需要和期望并不完全符合。2.2程序差距(差距2)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教师所判定的学生需要和期望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来自教学计划本身所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教学计划与学生需要和期望间出现偏离造成的。2.3绩效差距(差距3)教师所提供的教学服务与教学计划、教学规范或教学标准间出现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于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教学计划不能顺利实施造成的。2.4营销差距(差距4)教学的市场宣传与实际提供给学生的教学服务之间的差距。即教育宣传得很好,而实际却没有达到。2.5感知差距(差距5)差距5基于前4种差距而累积产生的核心差距,即学生获得的实际教学过程或体验与学生期望得到的理想教学服务之间的差距。这5种差距是改进教学质量的初始渠道,即经过5种差距的弥合分析可以找到所有改进教学质量的措施。
3基于差距模型的《卫生化学》教学质量改进思路
3.1《卫生化学》课程教学现况
一直以来,全国各院校从事《卫生化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在努力研究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改革[3-4]。自2000年起,通过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增加设计性综合实验内容[5-6]、引入案例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等多种渠道对《卫生化学》教学进行了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7-8]。引入案例式PBL教学模式的2004级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未引入案例式PBL教学模式的2002和2003级学生[9]。2012年以后,对《卫生化学》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实践[10]。分别采用:(1)平时成绩(占20%),评判指标是课堂出勤与回答问题情况、实验课的表现与实验结果的好坏;(2)限制性开卷考试(占30%),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允许学生事先将认为重要的知识写在一张纸上,并在考试时带入考场,既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又可以使学生能认真地阅读全书,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增强运用能力;(3)专业应用考试(占30%),考查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思路及解决办法,允许学生带参考书、笔记等进入考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4)操作考试与口试(占20%),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及分析仪器的使用能力,并通过口试了解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情况。其中限制性开卷考试和专业应用考试安排在学校的考试周进行考试,使用两份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一份试卷后,开始另一份试卷的考试。操作考试与口试则在实验室进行,采取抽签的形式。在2013年12月召开的师生座谈会上,学生们普遍认为,目前采取的PBL教学法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和自学能力方面优点突出,而且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师生沟通,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间的协作精神。采取的考试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归纳所学的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如此,学生们就目前《卫生化学》的课程设置、案例教学与设计性实验教学形式仍然提出了自己的需求与期望。(1)希望在学习任务较轻的大学二年级开设《卫生化学》课程简介,对该课程进行简单地了解;(2)将案例分析与设计性实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自己动手查找具体案例的解决方法,由教师帮助确定解决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其作为设计性实验,并由学生自主完成;(3)由学生讲解基础实验,教师进行补充,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2《卫生化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2.1构建有效的“教”、“学”沟通机制,缩小“理解差距”
首先,应加强互动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意识到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大家要以自由、平等方式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将课堂营造成开放、动态的思想交流场所;其次,尽可能地创造幽默、诙谐的气图2教学质量差距模型概念图氛,消散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的现象;最后,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建立一种有效的“上下联动”、“团队互动”沟通机制。教与学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间讨论、课下与学生聊天、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去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期望,减少师生之间的“理解差距”,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2.2加强教育过程标准化建设,缩小“程序差距”
“程序差距”主要指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教师所判定的学生需求和期望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来自教学计划本身出现的问题,如教师对当前的社会需求了解甚少,教学计划脱离实际等;另一方面则是教学计划与学生需要和期望间出现偏离造成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脱离,不能学以致用。目前预防医学专业的《卫生化学》课程大多被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距离大学一年级的化学基础课程的学习间隔两年,况且经过以记忆为主的医学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已经不太适应以分析、理解和实验为主的《卫生化学》课程的学习了,如果能在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或者大学三年级的上学期开设《卫生化学》课程简介,对后续《卫生化学》课程的学习必定会有较大帮助。
3.2.3进一步深化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缩小“绩效差距”
在课程改革上,现代化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的落脚点。在课程结构上,与我国公共卫生实际密切结合,将案例分析与设计性实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应加强高校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育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采取案例教学、PBL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创新的思维习惯。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5
(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许多大学生的高考过后长时间荒废英语的学习,导致英语基础薄弱,难以跟上英语教学的步伐,而当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都将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为精读、泛读和听力三部分,其中阅读在所有英语课程中所占得比重比重较大,阅读的训练往往仅停留在翻译和回答问题的较浅层次上。在英语的大班授课中学生很难得到教师的个性指导,加之教材选择的内容枯燥、落后,而学生本身的自信心匮乏,所以难以在公共英语的学习中找到乐趣,所以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
由于高校的英语课程被安排为一门基础课而不是专业课,就使得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他们往往把所有的讲授内容指向期末考试,只为了使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同样一些学生也有上英语课只为通过考试拿到学分的消极想法。更为明显的是,多数学生会把一年举行两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全考试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因为有很多学校把四、六级的成绩作为学生评奖的标准,甚至有的会学位证书的获得挂钩,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过于强调学生的四、六级成绩,于是许多大学生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苦苦钻研应试技巧,埋头于英语模拟试题之中却忽视了英语运用能力的锻炼。这样就使大学英语的教学和学习在不经意间偏离了教学的初衷,步入了应试教育的歧路。
(三)教、学、用脱节严重
高校英语的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互动结合过程,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然而,在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大多的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运用和交流这一环节,导致了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学、用的严重脱节。导致英语的口语交流成为许多高校学生难以逾越的鸿沟。
二、高校英语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不仅是由于学生或者教师某一方面的因素导致的,需要我们从社会环境、学校条件、教师教法等多个视角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个方面的因素肯能带来的影响,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问题的成因可以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
(一)大班教学,难以因材施教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加大,不少学校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些高校的师生比例已经严重失衡,有的甚至低至1:200的比例。这一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显得更为明显。出于节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考虑,高校的英语教学基本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合作,增强集体意识,有利于团体作用的发挥。但是伴随而来的不足也非常明显。对可能多达上百人的学生进行集体授课,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二)教学模式落后、形式单一
在一些大学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迫于教学条件或教师水平的限制,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是强调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掌控。教师仍然只是在课上讲授教材上的单词,语法、语言点和练习,整体课堂气氛枯燥沉闷。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没有机会参与互动过程,在沉默和忍受中度过了每一节英语课堂。长此以往,就更没有信心尝试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三)缺乏语言环境
对于高校英语的学习而言,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校园里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非常匮乏,成为影响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高校的英语教师队伍中没有来自于母语为英语国家的外教,即使有人数也比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为了顾及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确保公共英语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无法使用全英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学生在课下更没有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评价机制不科学
作为一门外来语言,英语在教学方法上与高校的其他学科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理进行区别对待。在高校英语的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强调多种评价手段的有机结合,采用既合情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一般而言,高校广泛采用的评价方法是看综合成绩的高低,包括日常考情成绩和作业成绩,以及最终的结课考试成绩,显然这样的评价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和成果。
三、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对策
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目的在于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积极改进高校英语的教学工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一)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下的一种教学策略。高校英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因为大班教学带来的难以因材施教的问题。进行分层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和认知能力作为基础,结合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有个性化的指导。实践中应该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和指导,并依据划分的层次分别使用不同的考核标。这样就会让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不同的大学生都能对学习充满热情,在尝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长远发展。分层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摆脱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还会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点传递转移到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上来,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进行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丰富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
要突破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在高校英语的课堂实践中总结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并加大英语实践教学的比重,把原来以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关注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之上来,将听力能力与交流能力放在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关键位置上,并积极探索提升学生们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堂上除了保证知识点的讲解外,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在教学方式方法的安排上,应当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在课堂中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并通过开展英语演讲、英语短剧及专题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其英语才华,锻炼英语表达能力。
(三)充分利用校园网,营造语言环境
由于高校英语的课堂教学要受到教学时间、场地以及不同基础教学对象等因素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完全顾及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在绝大多数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都不能使用全英教学。因此也就无法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而通过引进外教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显得不太现实。要在较短时间内营造一个适应时代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立体化的英语语言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网技术的优势是最有效的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英语的教学环境由单向的课堂教学转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数字化校园网为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还能为他们在网上的学术讨论和学习心得交流提供便利。总之,利用校园网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资源丰富的英语语言环境。
(四)完善英语教学考核体系
高校的英语教学在进行综合考核时应当放弃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考核观,创新并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多元的考核体系。在英语教学考核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英语综合实践能力的合理考核,并且避免仅仅依靠知识考核的单一形式。综合考核的内容必须全面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将以往的考试和平时的、考场外的英语考核相互结合,在保证学生单词、语法、语义等基本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推行和深化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英语技能的分项考核。并使之与综合考核密切结合形成体系。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灵活应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
四、结束语
教学质量论文范文6
学校教学质量的内涵提升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和变量很多,包括学校的生源状况、学生和家长的教学需求、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教学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师资水平、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评价,等等。众多的影响因素和变量增加了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这就决定了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背景、条件、过程和结果等相关因素与变量进行系统评估的重要性。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是学校改进教学、促进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理性的学校教学管理和质量提升必须以科学的评估和监控为基础。从教学质量评估的主体来看,完整合理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督导评估、社会中介机构的独立评估和学校组织的自我评估。除了外部评估,学校本身也可以进行内部自我评价,以诊断学校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采取行动。近年来,西方国家除了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监控,也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自,要求学校不仅是发展的主体,还要成为评估的主体。学校自我评估已成为国际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趋势。基于校本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是学校组织自身为改进教学管理,通过自主选择评价标准和监测内容,借助专业的评价技术、方法和程序,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估的自我评价活动。与政府评估、社会评估等外部督导检查一样,它是学校对自身教学工作的系统检与评价基于校本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理论与技术视,是学校监控和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机制。在评估与监测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还要有科学的评估程序和方法技术。学校要以数据说话、以事实为基础,反对随意性、情绪化和经验型。它也是一种典型的发展性评估,其目的是为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改进,而不是为了应付外部的问责。因此,学校不用担心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无须弄虚作假。在评估过程中,学校要直面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以问题的解决为直接目标。虽然学校自我评估已成为国际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我国也有学者呼吁应发挥学校自我评价的作用,但以学校为主体所开展的内部评价在我国依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审视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不难发现,各所学校的教学评价依然以政府的督导评估为主。可见,在我国提高学校对自我评估作用的认识、开展基于校本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能增强学校办学自,规范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在我国,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管理权力逐步下放到学校层面。以往由行政部门单方面意志取代学校办学自主性、以划一标准代替学校自主发展需求的状况,已经得到明显改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努力转变管理模式,引导学校向具有自主发展机能的办学实体转变。从学校层面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既是学校行使办学自、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实施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功利主义以及经验描述的评价局限,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活动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它能够深化学校的教学评价改革,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当前,教学评价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有效推进的一大瓶颈,严重制约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评价理论认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从学校层面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测,是学校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使学校及时了解教与学的各种情况,建立教学过程的反馈通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科学的反馈信息,使他们能够自我调节、及时改进。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教学过程中的不良行为也能够得以及时控制和预防。
二、基于校本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模式
作为评价的主体,学校如何对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与监测?虽然,近年来已有学校开始尝试自主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但诚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这些自我评价在形式上基本以学校工作总结为主,内容基本上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的归纳性叙述,既没有实现设定的目标,也缺乏评价的指标和相应的工具设计,所用的分析信息随意性较大。无论是评价指标的针对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还是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都存在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学校在自主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时应考虑其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从理论研究的层面来看,目前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比较少,缺乏理论指导。CIPP模式是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D.L.Stufflebeam)及其同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是在对泰勒的目标模式进行批判和改进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要由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结果评价(Product)四个部分组成。这一评价模式以决策为导向,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进行了有机整合,强调教育评价的改进功能。因此,它也被人们称为“也许是第一个成熟的方案评价模式,还可能是迄今为止阐述最为详尽、设计最为周到的模式”。根据该模式的评价理念,我们尝试构建了基于CIPP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运行模式,以期为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一)学校教学的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指在特定的学校背景中,对教学工作的需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所作的分析与评估。任何一所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发展背景中,学校的教学深受相关背景因素的影响。在对背景进行评估时,学校要努力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学校教学工作的受益者是谁?学校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及利益相关者(如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对教学活动的内在需求是什么?这些需求是否科学、合理?学校要做好教学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与困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在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评价者可以尝试开展以下评价活动: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背景信息,尤其是教学受益人需求和状况的信息进行收集与评估,如学生的需求与生源状况的分析;访问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了解和讨论他们对受益人需求的各种观点和看法,识别学校教学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和梳理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及办学目标,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与判断;阐述与分析学校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影响。背景评价是一种诊断性评价,是学校形成办学目标、制订教学方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
(二)学校教学的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是指对学校教学工作所需条件及现有资源的评估活动。教学条件及其资源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存在与发展,也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考虑学校能够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外在的条件与限制,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在对自我的教学工作进行输入评价时,学校要努力回答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学校的师资状况如何?学校是否有充分的教学经费投入?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在这一阶段,评价者可以开展以下评价活动:了解学校的师资状况,对师资队伍的数量、学历、职称、师生比、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等进行评估;考察学校支持性条件的满足状况,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活动器材、教学场地等内容进行评估;了解学校教学经费的投入情况,分析教学经费的来源、数量、分配情况等;评估现有教学条件与资源是否满足学校办学(教学)需要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这种需要。输入评价能够帮助学校在需求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选择、制定合宜的办学方案,以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学校教学的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的本质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通过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记录、监督、诊断和反馈,帮助学校和教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实施。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学校教学工作落实的状况如何?阶段性目标达成程度怎样?学校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有哪些?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进行改进?教学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值得推广?在这一阶段,评价者的评价活动包括:深入课堂,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度、教学结构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学环境的优劣,等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评估学生的学习负担,考察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课外作业的数量、参与课外辅导的情况,等等。过程评价是CIPP模式区别于目标模式的重要特征,强调学校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在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同时欢迎来自各方面特别是教学工作受益者的监督与评价。因此,过程评价的评价者可以是学校的领导,还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研究者等。另外,从评价的内容来看,过程评价不仅包括教师的“教”,还重视了学生的“学”。
(四)学校教学的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它通过对教学结果的测量、判断和解释来考察之前设定的教学(办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结果评价所要回答的问题包括:实现了何种教学结果(预期的和非预期的、肯定的和否定的)?教学活动的相关人员是如何看待这些结果的?预先制定的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在这一阶段,评价者的活动包括: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学生毕业情况的分析;学生学业表现的评价,包括与评价考试成绩、道德发展、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参与竞赛的情况,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在我国,人们往往用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判断一个教师、一所学校教学水平高低、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事实上,考试分数仅仅是教学结果评价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诚如有学者提出的,“如果我们把学生的成绩作为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的话,那我们就过于简单化了。人们期望学校给学生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局限在认知领域。人们期望学校有助于学生形成某些行为和态度,使学生能恰当地欣赏民族文化,行为受道德的和审美的价值观指导,从而成为负责的、合作的、参与的和独立的公民”。因此,结果评价的内容不仅涉及学生考试情况,还应包括其他学业表现及情感、态度、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三、基于校本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方法
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过程中,因为评价与监测的主体、对象、内容等不同,使用的方法也有差异。为提高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在方法的使用上我们强调多样性及量化与质性相结合。
(一)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量化方法
1.测验。学业水平测验是学校在开展教学评价与监测过程中使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够评估学生的已有学习水平和状况,而且还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判断。学校所开展的测验包括两种。一种是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评价机构组织的标准化测验,另一种是学校自主开展的测验。当然,为了保证自编测验的效度和信度,学校在测验的编制、准备、实施及分数解释等方面应遵循一定的专业要求。
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与测验配合使用,调查的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社区人士等。调查的内容可以涉及学校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包括学生、家长等教育受益人的教学需求;学校的师资状况、管理情况、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开发;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学业负担,等等。在调查过程中,学校应遵循教育调查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
(二)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质性方法
1.课堂观察法。它是指深入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观察与诊断,以获取课堂教学质量较为全面的信息。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的观察,包括学习注意力状况、学习氛围、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练习或回答提问的正确率等。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进程的安排、方式方法的使用及提问的范围与频率等。
2.访谈法。访谈对象既可以是教师、学生,还可以是家长、学校管理者等。访谈的活动包括:访问学校领导及教师,了解和讨论他们对教育受益人需求的各种观点和看法,了解他们的教学观念、教学困惑和困难;访问教师和学生,了解他们对学校创设的教学环境、提供的教学资源的看法;访问学生和家长,了解他们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期望与看法,等等。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个别教师和学生(如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困生”等),深入课堂,就“教”与“学”等问题做深入的个案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诊断和问责,指导教师和学生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个案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个体,他们的表现对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设置专门机构,加强过程管理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工作的有效、有序和常态化发展,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策划和实施。作为学校教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应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重要性,召集学校相关人员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办公室,成立专责小组,负责行使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管理权,统筹并推行学校自我评价。学校要重点解决诸如“哪些人员参与评价与监测工作”“责任和权限如何分配”“时间和资金如何安排”“技术如何保障”等问题。在学校内部,还应建立自评文化,推动学校自评工作的开展,使其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需要明确的是,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测要求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它在校长的组织下实施,但绝不能由校长或学校领导班子一手包办。因此,专责小组的成员应多元化,应将一线教师代表纳入其中,甚至可以邀请学生代表参加。他们可以参与制订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工作计划,研制质量标准以及具体的教学评价与监测活动。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广大教师和家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认同,提升教学协作和问责,最终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持续发展。
(二)研制质量标准,规范评估过程
标准是规范人的行为活动和调整社会秩序的准则或尺度。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学校可以在国家质量标准的大框架下,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研制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质量标准。一般而言,学校制订的教学质量标准应由“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两部分组成。“共性标准”指的是各个学校教学活动必须达到的基本的、共同的质量标准。它是每一所学校都必须达到的合格标准,不能降低。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全国范围内所有中小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都必须遵循的统一的、共同的、最低的标准。学校对“共性标准”的研制可参考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等文件,通过将相关标准的内容和评价指标具体化,增强质量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个性标准”则是不同学校在满足国家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研制出来的适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质量标准。这一标准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反映,也是学校办学目标和教学品牌的体现。不同的学校在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学生特征和可利用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校对自身的教学质量也应着眼于个性标准的评价与监测,从而实现学校办学的个性化和品牌化建设。
(三)实施教学问责,加强质量干预
从明晰标准到按照标准开展质量监测,再到根据监测结果追踪问责,构成了确保教学质量提升的全程式完整链条。问责与干预是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测的重要一环,是对其后续活动的一种规范。“问责”主要是根据评价与监测的结果采取激励或惩罚的措施,从而使质量监测的结果产生厉害关联性。“干预”的目的在于使低表现水平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认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努力达成学校的教学目标。因此,问责与干预不仅是对责任的追究,更在于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学校在对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与监测时,要重视问责与干预制度的建立,不仅要对教学系统中的各位参与者给予明确的责任划分,而且还要有清晰的奖惩措施,将评价与监测的结果与相关责任人的岗位聘任、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奖金多寡相挂钩。当然,为了使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承担起构筑教学信息平台的职能,定期将监测到的信息和结果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对外公布,使相关责任人明确自己的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学质量问责与干预的对象不仅是教学一线的教师,还包括校长、教学管理者、家长等与学校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人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体现学校办学的公平、公正,才能使一线教师真正信服。
(四)寻求专业支持,提升评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