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保工程施工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保工程施工论文范文1
关键词:堤防护岸施工环境保护作业
为指导承包商根据环境保护设计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施工合同环境保护条款及要求,具体地完成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对堤防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分析、分类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可直接进行操作的环境保护作业方法,使非环境保护专业人员也能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实际操作,达到执行和完成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目的。提出的具体操作技术和方法,通过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护岸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得到了业主、监理人和承包人的认可。
一、施工环境影响
护岸工程是堤防工程中最常见的单位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工前清场、搭建临时设施、交通运输、主体工程施工和完工清场等,可能发生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产生固体废弃物、损毁植物等环境影响,根据国家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对这些潜在性环境影响采取相应地环境保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予以实施和落实。
通过对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提出的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复核,根据本工程护岸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施工合同环境保护条款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地域特征和施工特点,我们按施工项目和工序,对护岸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性环境影响进行了分类、归纳,结果见表1。
二、环保措施及方法操作实例
1.工前清场拆除
潜在影响:扬尘污染。
措施与方法一:在拆除点有大面积植物、农作物或在拆除点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施工应采取以下方法作业:
①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
②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
措施与方法二:在拆除点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物装车清运前,应充分洒水,避免产生扬尘。指定具体范围,有利于承包商实际操作。
分析:根据对本工程各堤段施工范围及施工拆除方法与规模、施工拆迁范围,在环境背景(如风速、尘粒等)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本护岸工程拆除扬尘的影响范围在30m以内。直接划定影响范围,有利于承包商更明确地执行环境保护措施。
2.表层土剥离
潜在影响:表层土流失。
措施与方法:剥离表层土,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小范围堆放地,可用草袋、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进行遮盖,避免雨水冲刷、流失损耗。
分析: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根据本工程施工合同环保条款的规定,表层土应予以保护,并对开挖地须进行表层土覆盖和恢复,因此在措施与方法中,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提出本地覆盖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同时提出不用于本地覆盖(如当剥离面为工程建筑物面时)的表层土,也应妥善处理和使用,不能流失损耗。
3.供电设施
潜在影响:噪声污染。
措施与方法:堤顶及堤岸临时发电机组噪声强度大于80dBA、且发电机运行点距噪声敏感点的距离小于50m、噪声源距堤顶的距离又小于5m的,可在堤外脚地带建造减噪槽、将运行发电机置入减噪槽内。减噪槽在离开堤脚线1m以外地带按顺堤方向布置,但不得建在堤身坡面上。减噪槽为长方形构造,槽深以不影响发电机操作为原则,槽长应槽两端能满足离开声源2m以上,槽顶要搭建防雨棚。减噪槽要备有防水设施或积水抽排系统。
分析:考虑堤防工程在堤边施工的特点,利用堤身作为隔声屏障,在调查本工程施工发电机组基本情况(如功率和声源强、构造、规格等)后,设计该发电机减噪槽。沿堤噪声敏感点位于堤内侧,由于离堤身越近,经过堤顶的声源发射角越小,因此减噪槽建在堤外脚,尽量靠近堤身,考虑堤脚开挖安全范围为距安全线1m以外,故减噪槽应设在离开堤脚线1m以外。
4.临时材料堆放场
潜在影响:物料流失与飘散污染。
措施与方法:水泥临时备料场宜建在设有排浆引流的混凝土搅拌场区或预制场内。无机械搅拌场或预制场、又须在堤外滩堆放水泥的,堆放点应选在离水边线较远,并在完工清场前、水位上涨时,不会被淹没的地方。
分析:无机械搅拌场或预制场地,又在堤外滩堆放水泥物料时,根据堤防岸边施工、水位消长的特点,临时材料的堆放选择合适地点,防止淹没,物料入江污染水体。
5.卫生设施
潜在影响:生活垃圾污染。
措施与方法:临时垃圾堆放点:垃圾堆放点可选择30m范围内无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的废弃沟凹或废弃干塘。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
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多在农村地区、堤岸边滩地带的特点,可利用现有废弃沟凹或干塘设为临时垃圾堆放点。
6.外滩农作物
潜在影响:损毁外滩农作物。
措施与方法:合理布置外滩施工物料存放和废弃物处置地点,减少对外滩农作物的损毁。施工红线内占压外摊农用耕地时间,应提前通知,抢收作物。
分析:经实地查勘,本工程施工堤段外滩多有农作物,一般为临时季节性耕种。本工程施工期常靠近收获期,因此应提出对外滩农作物的保护,要求在施工占压外滩农耕地前提前抢收作物。7.水上护坡
潜在影响:干扰码头。
措施与方法:在距岸边码头设施100m范围内进行施工时,要确定码头设施(包括地下埋件)的具置。在码头设施范围进行削坡施工时,不宜使用机械作业,在施工前标定埋件部位,根据部件的大小和构造,调整开挖走向和尺寸,并与后续施工相衔接。
分析:本工程多在沿江岸边施工,常有与码头设施交叉的情况,根据有关港口作业环境保护规范,岸边码头100m范围内为码头设施保护范围。由于机械施工作业范围大、强度大,因此在码头设施保护范围内宜采用人工削坡,并在施工前探查码头地下设施。
8.施工迹地
潜在影响:影响土地利用,损害景观。
措施与方法:地面整理应与水、土污染防治相结合。对潜在性改变土壤性状和化学成分,影响土壤功能的污染物应彻底清除,不得留置在土壤中。在堤外边滩,经洪水冲刷、淘洗后可能逸出的施工有害物质,应彻底清除干净。不宜在岸滩土壤中残留的物质有:未干涸的含砼泥浆物、各种石油类及含油废弃物、矿渣、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分析:根据本工程护岸施工的特点和区域特征,特别确定了清除物的具体种类,并提出处置地点的要求。
9.堤内植被
潜在影响:施工占压或损毁堤内草皮。
措施与方法一:尽量减少施工占压或损毁堤内草皮,特别是人工草皮和草皮密集地。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需穿行红线外大面积草地时,应固定通道,减少红线外草地的损毁面积。
措施与方法二:大型构件安装和移动时,应避免损毁植物。禁止利用树木作为设备安装的临时支撑物。不得在人工草皮和绿化苗圃地进行施工设备的前期安装。
分析:根据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原有堤坡防护草皮损毁,多为施工中的人为损毁,因此特别提出了不得随意穿行人工草皮和草皮密集地的要求。在绿化树木保护方面,根据工程施工特点,特别提出不得用树木作为临时支撑物,不得在人
工草皮和绿化苗圃地进行施工设备的前期安装活动。
10.重点保护区
潜在影响:施工对珍稀水生生物的干扰。
措施与方法:在珍稀水生生物(如白鳍豚、江豚)保护区施工时,应注意对珍稀水生生物的观测,发现施工区江段内有珍稀水生生物活动时,应立即采取避让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渔政主管部门。
分析:护岸施工多有水下作业活动,某些施工江段目前仍可能有少数珍稀水生动物活动,因此专门提出对水生生物的避让措施。
11.环保对象的标识
潜在影响:对施工范围内环保对象的干扰或损害。
措施与方法一:在施工范围内下列保护对象地点,设立警示牌标识:饮用水取水口上游1000m处,下游100米处;排水设施;有施工活动的堤内草皮密集地;人工草皮;有水下施工活动的鱼类产卵场边界;施工范围内的堤内渔用水体;珍稀水生物(如白鳍豚、江豚)保护区。血吸虫疫区,施工人员活动范围内的湿地和水深1m以内的水滩、浅塘和浅沟;生活饮用水源地。
措施与方法二:通知所有施工人员,遵守警示牌提出的警示要求。
分析: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区域特征,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保对象,设立警示牌,并指明设立警示牌的具置,操作明确,便于监督与检查。
三、结论
按照堤防工程环保设计和施工合同条款的要求,对环境保护措施进一步具体化,可操作化,并根据堤防工程施工特点和区域特征,设计可行的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方法,使环保措施的操作简单、易行,有利于施工承包商按其施工项目和工序实施环境保护作业,有利于监理人员实施有效监理,有利于业主全面、规范化地开展环境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1.7.
2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技术研究.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1.10.
3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各堤段、标段年度系列).湖北长江招投标有限公司.1999~2001.
环保工程施工论文范文2
关键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给排水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节能环保中节水主要技术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第4.1.2条明确指出“建筑节水系统应根据节能、卫生、安全及当地政府规定等要求,并结合传统水源的综合利用的内容进行设计”。节水设计除合理选用节水用水定额,采用节水的给水系统,采用好的节水设备、设施和采取必要的节水措施外,还应在兼顾保证供水安全、卫生条件下,根据当地的要求合理设计利用污、废水,雨水,开源节流,完善节水设计。
1.1确定合理的节水用水定额
用水定额是设计冷、热水给水系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参数,用水定额偏大,导致供水设备、设施、管径均偏大,既耗水又耗能、耗材、占地。合理选用节水用水定额,一是避免了水资源和各方面能源的浪费,二是为设计人员进行节水设计提供了依据。
1.2 完善供水系统设计
1.2.1多层建筑的供水系统,应控制配水点处的水压。《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第4.1.3条明确指出“市政供水压力不能满足供水要求的多层建筑的给水、中水、热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且分区内低层部分应设减压设施保护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可见,控制配水点处的水压是给水系统节水设计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据实测结果,一个普通水嘴半开和全开时的最大流量分别为:O.42 L/s和0.72 L /s,对应的实测动压值为0.24MPa和0.5MPa,静压值均为0.37MPa,而普通水嘴的额定流量为0.15 L/s,以现仃建筑的61%水嘴超压计算,每年浪费约7 1 0万立方米的水。因此,控制用水点处的水压对节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2热水供应系统应有保证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的措施。因为供水系统内水压的不稳定,将使冷热水混合器或混合龙头的出水温度波动很大,不仅浪费水,使用不方便,仃时还会造成烫伤事故。带有冷水混合器或混水水嘴的卫生器具,其冷热水供水上蓝力应尽可能相同。工程实际中,由于冷水热水管径不一敛,管长不同,尤其是当用高位冷水箱通过设在地下室的水加热器再返上供给高区热水时,热水管路要比冷水管长得多。这样相应的阻力损失也就要比冷水管大。另外,热水还须附加通过水加热设备的阻力。因此,要做到冷水热水在同一点压力相同是不可能的。只能达到冷热水水压相近,可在用水点采用带调压功能的混合器、混合阀,用以保证用水点的压力平衡,保证出水水温的稳定,减少调温时浪费的水量,同时减少热水烫伤人的事故。
1.2.3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热水循环管道,保证热水系统的循环效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热水供应已逐渐成为建筑供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调查,各种热水供应系统大多存在着严重的水浪费现象。比如家用配水装置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才能正常使用热水。因此,设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建筑物,必须设回水管道保证立管和干管中热水的循环。对于要求随时取得合适温度的热水的建筑物,则应保证支管中的热水循环, 或有保证支管中热水温度的措施,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使用热水时水嘴流出的冷、温水量。
1.3 选用节水设备和优质的管材、管件
据统计,我国城市自来水管道漏损率均高于10% 。主要原因是使用管材、管件、阀门等产品材质达不到国家或行业产品标准的要求,加上安装、维护管理不到位。因此,减少管道漏损率是节水的又一重要措施。为了减少管道漏损,在工程建设中,应优先采用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管材、管件,管材和管件采用同一材质,以降低不同材质之问的腐蚀,减少连接处漏水的几牢,管材和管件连接采用同径的管件,以减少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另外还须加强日常的管道检漏工作。
1.4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
非传统水源指的是不同于传统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节水设计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综合利用雨水、中水、海水等非传统水源。雨水和中水等非传统水源可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汽车冲洗用水、消防用水等非与人身接触的生活用水。
2 建筑给排水节能环保的主要技术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主要包括动力能耗和热能耗,供水系统全年3 6 5天都在使用,功率虽小,但消耗时间长,总体能耗是很大的。我国一年热水能耗折算为电耗约为175亿~245亿k W·h,今后还将继续上升。因此,建筑给排水节能是十分必要的。
2.1充分利用外网的水压进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设计
外网水压、水量能经常满足用水要求时,应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水压直接进行供水。在外部管网水压不能满足整个建筑的要求时,则建筑物下部几层应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上部可设置加压和流量调节装置供水。设计时,不能忽略外网能够提供的水压,不能因为设有水池,而放弃使用外网的可资用水头,这将造成能源的浪费。
2.2合理设计水泵运行参数
现在大多数建筑物的供水方式都是采用水池一水泵联合供水方式。在选择水泵时应选用高效、节能的变速水泵。变速水泵的应用可避免传统供水系统中按供水最不利情况计算所引起的水、电的浪费问题,达到节能的效果。在选择恒压变频水泵时,应注意消减恒压变频水泵无效扬程。同样,在热水供应系统中,随着水泵自控技术及各种监测仪表和新型感温材料的出现,循环水泵的运行也可采用变流量变扬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考虑在配水龙头处装设简易的水流指示器或在最远配水点处装设感温元什,把信号传递至循环水泵的控制系统,根据热水的不同配水工况命令水泵时停时转随机改变其运行参数,从而节省电耗。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比一般供水设备可节电20% ~40% 。
2.3循环水系统节能
建筑循环水系统主要包括:游泳池水循环处理系统、水景循环水处理系统、空调冷却水循环系统和集中生活热水循环系统。循环水系统选泵扬程普遍比实际运行扬程高出1~2倍,造成无效流量显著增加,增大功率;运转效率脱离高效区。因此其节能潜力巨大,可达到50%。在设计阶段应认真计算循环系统的阻力损失,不可像供水系统那样粗略估计数值,也不可搬用供水系统的估值经验。在选泵阶段也不可随意放大扬程。选不到小扬程泵时,可在管网中增加局部阻力损失使扬程相匹配,这样会比增加流量耗能少。
2.4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设置规模的确定主要指集热面积、储热水箱。若设计太大,太阳能系统经常半负荷运行,会投资回收期加长;若设计太小,太阳能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最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热水供应系统中。据统计,用电热水器洗澡的费用约为0.62元/次,而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费用仅0.31元/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在节约电能的同时,也减少了燃煤发电废气的排放量。
3 结束语
节能环保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给水排水设计施工人员,应注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公民,应提高环保意识,节约用水;政府,应加强监管职能和引导职能,加强宣传教育,使公民对实施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环保工程普遍认同和支持,形成全社会节能环保的氛围,推动循环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环保工程施工论文范文3
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硫;施工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1文献标识码:A
在火电厂中,煤炭是重要的能源。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煤炭消耗也相应的增长,煤烟型的污染不断加剧。因为火电厂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来源。为了有效的防治大气污染,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火电厂在进行烟气脱硫工作时,要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促进火电厂大气污染走向法治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一、在火电厂脱硫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具有大型火电厂脱硫工程的资质和条件的公司很少,建成200MW以上的火电机组脱硫项目也不多。大部分的火电厂通常情况下一边学,一边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脱硫水平。但是由于受到经验和技术的影响,火电厂脱硫施工过程中,总是会呈现不程度的问题,不仅影响了电厂的发电效率,而且还污染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下面就火电厂脱硫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脱硫施工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
在现实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大多数脱硫企业非常重视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片面的认识只要技术先进,就要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竞争力和中标率,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主要表现在相关的施工管理体系存在问题,没有相应的标准,程序控制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许多管理措施都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组织形同虚设,管理责任不明确,各个管理部门严重脱节,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留下了巨大的安全和质量隐患,很多问题直到施工竣工才发现,很容易出现返工,增加施工成本;另外,如果出现重大的质量问题根本没有返工的可能性,就可能导致脱硫工程施工项目改造,还会影响到整个机组的正常投用,造成电厂和承包方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缺乏专业的施工管理
由于整个脱硫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很多专业,比如环保、通风、化工、机电、热动、土建、给排水以及自动化控制等,分布的面和点比较广,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熟悉和掌握施工的技术质量标准、要求,对管理脱硫工程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但是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专业的管理人员比较短缺,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就利用少数的专业人员,在指定的项目中来回频繁的穿梭,进行一些巡回穿梭,导致对施工管理只是走马观花,很难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施工无法进行高效的管理,有的甚至处在失控状态,导致施工的质量很难达到施工的要求。在实际的脱硫装置运行过程中,由于对施工质量监管不力,经常会出现改造和维修,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火电厂的效率。
(三)缺乏脱硫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风险责任机制
由于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投资的成本比较大,各参建单位必须要重视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承包商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不断抢进度和赶工期,采用比较劣质的施工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施工质量,相应的增加了工程质量的风险费用,最终会增加各参建的施工成本。
二、提高脱硫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近些年来,火电厂脱硫工程项目采用的EPC总承包模式。因此,脱硫企业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施工过程中,就要不断提高自身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面就加强施工管理措施展开论述。
(一)要提高脱硫工程施工管理意识
火电厂脱硫工程项目对提高空气质量和改善空气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建设利于后代绿色工程和环保工程,要树立质量为先,质量第一的理念,要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部门,针对不同施工人员加强施工的质量管理,要积极加强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能力和施工管理知识的培训,重点把握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把好工程施工的质量关。
(二)要严格落实施工管理责任
在脱硫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明确各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和目标,脱硫施工企业要制定严谨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考核制度,要管理和控制落实到工程的每一个岗位和施工程序,同时负责各级管理的人员程师、队长等要实施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对施工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检查,对于施工存在的违规行为要进行及时的纠正,要把工程潜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脱硫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出现的质量难关,要制定的相应的改进措施,要不断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管理水平有效合理的提高;对于脱硫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施工措施在施工前要进行严格的部署和预防,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给以后电厂运行留下质量问题,因此,施工企业要引起重视,项目管理工程师要及时有效的施工情况,对施工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处理,避免出现后患;要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合理的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不断提高施工的效率。要派专业人员经常对业主进行回访,及时摸清脱硫系统基本的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故障,要进行现场进行调研,分析原因进行处理和改进。
(三)要严把脱硫工程施工质量关
影响脱硫工程项目的质量涉及到很多因素,因此,要不断完善检查制度,把握好质量检查关。
1、项目负责人在脱硫工程正式施工前,项目经理要对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对关键和重点项目进行掌握,树立施工质量第一的意识;要根据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程序、措施和技术,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在施工过程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2、脱硫工程项目质量与设备、施工材料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订货和施工材料的采购管理和控制,把好质量关。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派专门的负责人对进入到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的规格、质量标准、性能以及销售商的资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检查,严禁存在质量问题的设备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从而保证脱硫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综上所述,在进行脱硫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不断提高施工的质量,同时还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显鹏.燃煤电厂脱硫脱硝电价补偿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2]我国脱硫脱硝行业2011年发展综述[A].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11年)[C].2012
[3] 李俊文,康奇峰,张丽霞,罗军.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精细化工协会第二届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6
[4] 宋卫娜.火电厂环保建设许经营模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5] 李鹤.河北南网脱硫脱硝技术应用分析[D]. 华北电力大学2012
环保工程施工论文范文4
陕西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在2006年按照全国高校环境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结合当地以及全国对环境类人才需求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对于课程体系结构都有大幅的改变,使之更合理更能强化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合理的培养方案实施几年来,我们为当地以及全国输送了几百名优秀环保人才,当然随着培养方案的实施些隐藏的问题也不断的显现,在这些问题出现后,我们及时调整,使之更合理更能够培养具有创新人才要求。本文结合本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探讨了一般高等院校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1.环境类专业人应具有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基本成分,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人文、心理素养;掌握环境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环境管理与规划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的初步能力;掌握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目标
陕西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具有较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具备一定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想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构建具有陕西理工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本科教育基础性原则,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加强技能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原则,优化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的原则,注重个性发展、综合培养能力的原则。实现培养目标,积极吸收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改革的最新成果,并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与自身办学优势,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和人才市场需求,按照“加强基础,突出特色,强化实践,面向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的原则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努力构建“合格+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形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3科学合理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所在。培养模式的创新,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上。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各种教学环节的安排,必须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按照“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多种学科复合的特色教育培养模式”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前期按二级学科门类培养的宽口径学科基础平台,后期按专业方向形成课群(课程模块),并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2,同时加强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2.3.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根据我校本科教学总体培养目标定位而设置的基础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和素质教育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着重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掌握工具提供多种思维方法和多方面的教育。公共基础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体育、军事训练、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学习技能、打下专业学习基础等提供平台。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艺术体育类、教育类、网络类七大类公共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开设,通过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课主要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要选修不少于7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
2.3.2学科平台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着重于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奠定学生学业发展的基础。学科平台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开设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主要根据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开设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要求学生选修至少12学分。
2.3.3专业平台课程
专业平台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相关的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群。
专业必修课是指专业主干课课程,开设环境学、环境流体力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等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指按专业特色或合理知识结构设置的课程。为了拓宽学生毕业后就业和深造的方向,使其能够在偏工科的岗位上也能够胜任工作,在一些专业考试中也能很好的适应例如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环境科学专业选修课程工程类课程设置,跟踪学科前沿,纳入本学科最先进的思想方法和内容,为继续深造的学生强化专业素养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贴近社会实际,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特点。主要设置了环境信息系统、环境毒理学、环境工程设计、能源与环境、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等。学生需任选5门课修够6学分。
2.3.4专业模块课程
专业模块课程是对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体现了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本校环境科学专业有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两个专业方向即两大模块,学生大三开始选择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选择决定开设哪个模块的课程。每个专业模块中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在专业模块课的设置中充分体现学生按照自己对方向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所要上的课程。因为在每个模块的必修课只有2-3门,而选修课有10门,两个方向在选修课安排上也体现出各自的特点。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必修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学、环境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实验,选修课包括环境规划与管路、环境资源经济学、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环评导则与标准、安全生产与环境、环保设备基础、环评案例分析。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方向开设有了城市供水与管网、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学、环境化工技术与应用、环境工程施工、环工原理与设备等课程。
2.3.5实践教学
按照我校“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实践环节按照学生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技能训练三个能力培养层次贯穿整个教学平台。基本技能培养主要指学科基础实验,例如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专业基本实验技能培训等。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包括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实训和专业调研。专业实验包括专业课程实验如环境监测实验,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专业实训有专业软件实训、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调研。学生利用假期调查当地环境状况通过所学专业知识给出分析,并在调查中进行环保知识宣传,使所学知识全面综合利用。综合技能训练包括学生自设计开放实验和毕业论文,自设计开放实验通过学生自己选题查资料设计实验并操作,整理实验数据得出报告论文,当学生有问题可以向指导老师询问,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报告评定学生的实验过程,通过自设计开放实验,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毕业论文是对于整个大学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
环保工程施工论文范文5
关键词:环境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环境工程是一门要求实践能力很强的工科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很强的现场应变能力。黑龙江东方学院设置环境工程专业是为了实现我国及黑龙江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富国、强省的战略目标而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环境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培养的基本原则与特点为:1.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用指标体系” 的三维互动的教学模式。2.注重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教学,强化环境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开门办学,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应用性、职业型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黑龙江东方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数学、化学、水力学、微生物学四大基础理论和以工业给水处理、污水处理与防治、污水处理厂运营与维护、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施工、水质监测等应用能力为主的应用性、职业型环境工程专业一线技术人才。
一、 构建完整可行的集中性实践教学体系
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两者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互为补充,要想培养出好的毕业生,被社会认可度高的技能型人才在整个的培养体系中,就应该有一套可行性高、教学效果好的集中性教学环节。我专业学生普遍对实践部分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实验技能好,喜欢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应用能力指标,为确保培养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专门人才方案的实施,本专业的实践教学链包括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等环节单独计分。
第一部分:主要以实习为主,包含了军训、认知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在实习中熟悉专业,在实习中慢慢认知社会,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基础实验课为主,主要内容为各主干课程的专业实验,要做到理论基础实验与工程设计实验并重,为理论课提供辅助理解,为综合设计实验打好前期基础。实验课程由主讲教师与实验课教师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及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指标;增加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技能的考核指标,单独设课、单独计学分,实验操作与技能的考核应占实验成绩的50%~60%。
二、 综合设计类实验比重增加,提高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
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打破了以往的课程内容,不再以验证性和重复性实验为主,采用综合设计类实验,每门实验课除了基础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与操作点外,多给学生布置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不重样、不单一,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形成各实验小组,查找资料、选购药品,在与指导老师商量确定后独立进行实验,老师在一旁指导,效果良好,具体做法如下:
1.将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等几门专业实验合并为一门大的综合实验,分几学期完成,实验内容为将以前的实验室配制废液测定项目变为现场取样,回实验室测定项目,把大的综合实验命名为学校环境质量调查表,学生去下水道取水,去操场测噪声和空气中污染指标,回来后分析结果,给出结论,最后完成后以书面的形式上交学校。
2.将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化学、仪器分析等几门实验合并为一门综合实验,在学生毕业前开设,实验课开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以组为单位查找资料,找一些操作性强又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污染案例,大家热情空前高涨,各组将找到的资料与指导老师反复协商,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出去采购实验耗材,已完成的题目比如江鱼体内重金属残留等。
三、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实习是大学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好的实习保证,专业要求的能力指标都不能落到实处,没有好的实习基地,实习也不能有针对性地保质保量地完成。没有好的实习和实习基地,就业率也很难有高水平的保证。实习基地建设担负建设特色专业与培养特色人才的重任,因此不断拓展好的实习基地和不断完善现有实习基地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重中之重。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已经把“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书”“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纳入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教学计划中。针对本专业特点,根据本专业的应用能力指标体系,已分别与黑龙江省省环境监测站等监测单位,哈尔滨供排水集团、九三油脂集团哈尔滨惠康食品有限公司、江苏新琦环保有限公司、江苏蓝天沛儿膜科技有限公司等监测检测、研发设计、工程施工等有特色的单位签订实践基地协议,进行生产实习,实施开门办学。
四、现有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措施
目前,很多高校实践类教学环节都普遍存在一种共性问题,就是缺乏自己的特色,一般高校特别是比较注重实践能力的高校和专业培养模式与科研型院校混同,导致了学生导向不明,就业方向不明的问题。
本专业非常注重学生专业特色的培养,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另外制约学生实践水平高低的因素是指导教师的指导实践水平,目前的问题是实习基地教师有实践经验,但理论指导方面有欠缺,而学校专业教师理论能指导上去,但实践能力不足也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多多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主动地去“下场充电”,去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五、结语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环节不仅是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培养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现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保证和方法。多年来,我们在已有的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我们仍然不断地对实践教学进行着摸索与改革,力求寻找到一种科学、管用、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高校扩招和行业竞争激烈的双重压力下,办出我们自己的优势与特色,提升我们毕业生的自身竞争力,我们的目标是环境工程专业能够为地方经济服务,为龙江大地的山清水秀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于妍,徐东耀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2):62-63.
[2]刘宏,吴春笃,黄勇强.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思考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454):56- 57.
[3]赵志新,费忠华,吴建成,等.大学数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