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理论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理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理论论文

新闻传播理论论文范文1

该部分主要涉及它涉及无线传播、路径损耗、阴影、区域覆盖等方面的知识。移动无线电传播-小尺度衰落该部分知识点较多,主要对无线传播中小尺度衰落、多普勒扩展、多径衰落等知识点展开,并且适当提及了分集技术。无线通信与无线传播多址接入该部分主要对多址技术中的FDMA、TDMA、CDMA等技术进行简介。LTE及LTE-advanced技术该部分为新增内容,主要对最新的4G技术(TD-LTE、LTEFDD)进行介绍[5]。

2改革教学方法

2.1授课模式的改进思路

“无线通信原理”双语课程在大三下学期开设,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由于该英文教材有700页左右,但是因为课时限制,我们的教学大纲仅覆盖其中250页左右的章节。由于学生往往忽略剩余的其他章节(在学习英文教材时学生缺少主动性),这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培养。我们今后可能需要引入网络大学堂等改革到此类课程中[6],把部分章节内容转化为网络学习资源,以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学。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授课、课间讨论、课后自学等方式组合授课,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将考虑引入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2.3考核方法灵活化

在“无线通信原理”双语课程考核时,采用课堂表现分、作业完成分、考试成绩分等组合打分的考核方式,改变以往单一依靠考试成绩考核的局面,从而全面考察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其次,我们也可能考虑引入辅助的线上考核方法。

3教学成果展示

为了更好地评估2014年度教学方案,本文对随机选取的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修习该双语课程的学生成绩进行分析。该班级共有学生38人,对学生成绩画出对数曲线拟合图及成绩分布的饼状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见看出学生成绩多分布在70-90分数段(该分数段人数占比超过70%),与预期学生考试评价范围吻合。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下双语教学方案还是可行的。

4结束语

新闻传播理论论文范文2

新闻伦理,是伦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投射和反映,是指从事采访、编辑、出版、播出、经营、管理等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概言之,它是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出于自律而制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随着2010年“公民新闻”的全面发展,以及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2010年对网络媒体新闻的伦理研究在伦理研究领域占了很大一部分。同时,相对于2009年和2010年,学界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和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仍旧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关注。

一、新闻伦理原理层面

2010年专门针对新闻伦理原理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涉及这一领域的文章主要针对新闻传播与伦理问题的契合点、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观等方面。有研究者从新闻媒介及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遭遇的各种复杂的价值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新闻价值、职业价值、新闻伦理道德与社会伦理道德这四重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指出正是这四种价值相互之间补充、融合的过程,才促使了新闻伦理道德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但也是由于这四种价值相互之间的冲突和对立,才引发了新闻伦理道德失范。①也有研究者从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观方面来界定新闻伦理的定义和行为准则,就尊重拍摄对象与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研究者引用了“亲密圈”和“无知之幕”这两个概念,以此对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观进行界定。②有研究者从新闻传播与伦理的定义着手,指出这两者互相交叉,从社会文明和精神文化的进化与发展的角度阐释新闻伦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③

还有学者从中西方新闻图片伦理问题研究比较的角度,对当前的一些新闻图片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和分析当前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新闻图片伦理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④也有研究者试图从社会学(历史、政治、文化)、道德哲学以及哲学性质的伦理学三个方面阐释其对新闻伦理学的理解,指出新闻传播理论和专业伦理理论本身所不能解决的,往往就是社会痼疾的病灶所在,但好在随着新闻从业者主体意志的苏醒,一种健康的媒体伦理已经破土。⑤有研究者通过对新闻伦理、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专业主义三者之间关系及其定义的重新分析与界定,指出新闻伦理和新闻专业主义只是一种对理想的不同表述而已,目的都是为了新闻事业能发挥最大的社会功用,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同时也指出,媒介行为失范归根到底是违反了新闻伦理、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⑥

随着对新闻伦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2010年单纯对新闻伦理学定义、原理、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的文章已经不多,就像有的研究者说过的那样,“新闻伦理学的研究阶段似乎已经进入到现象性、规范性等更为具体的应用层面。”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对忽略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为新闻伦理学的理论基石,只有在原理等基础性理论方面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才能促使实践工作更加顺畅地进行。

二、新闻伦理的失范原因及对策

2010年,有不少学者就新闻伦理的失范、媒体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等现象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分析和阐释,同时也就制定和完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有研究者分析并反思了近几年传媒界出现的一些“乱”象,并总结出传媒在开展传播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几个伦理原则:真实、仁爱、正义、适度、自由。⑦有研究者从新闻工作者本身出发,针对记者伦理道德失范事件的发生进行反思,通过研究记者自身情感、认知层面以及意志层面对其职业道德的影响和塑造,指出记者的良心是记者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而唤起记者的良心是实现新闻自律的必由之路。⑧另外有研究者通过分析社会新闻的特性,指出社会新闻要写得好看、耐看、可看,就必须摒弃那些血腥夸张的现场描述、摒弃浮夸的文字风格和炒作式的细节渲染。⑨

有研究者从网络传播自身的内部根源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对网络传播视域下的伦理失范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失范的原因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的特殊性,如网络的无中心离散性、网络的开放性等;网络传播的特殊性,如信息消费时空上的隔离性、信息消费方式的匿名性、网络“把关人”的缺位等等。⑩有研究者针对近几年流行于网络的网络恶搞现象展开分析,指出网络恶搞带来的传播伦理危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有的传播者应当遵循的法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是道德判断所需要的舆论缺失。究其原因,研究者从网络传播的虚拟性、隐蔽性、随意性、快速性,传播群体的心理因素,以及以网络世界的道德自主性、多元性与开放性为基础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对恶搞行为的推波助澜作用等等。⑾

新闻传播理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星座文化 创新扩散 传播

时下,各种相亲类节目成为电视的宠儿,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等节目收视率颇高,而男女星座匹配成为很多人相亲约会的必备条件之一。随手翻开各种时尚杂志和报纸娱乐版,可以看到各种星座专栏。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开辟了专门的星座频道,提供各种星座知识和星座运程。各种专门介绍星座常识的书更是比比皆是。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47.5%的人经常关注星座,29.7%的人觉得星座有意思,只有1.48%的人对星座“不太感兴趣”。①人们佩戴所属星座的图案饰品,经常在网站搜索或向电台询问星座信息,在日常生活中遵从“星座建议”、“星座运程”进行着装行事及处理人际交往,出门必看“今日运程”,可见“星座”正点点滴滴地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影响并改变着一些人的生活习惯甚至思维方式。

“星座文化”的含义

西方星象学也叫占星术,是星象学家观测天体、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各种变化后做出解释,来预测人世间各种事物的一种方式。中国的“星座文化”并不是西方星象学的原版复制,而是港台及内地大众媒介嫁接、加工之后的成果。在大众媒介的启蒙、传播与煽动下,星座在中国已经远远超出它本身所代表的一种占卜方式,发展成为一种体系完备、自我生长的中国“星座学说”,甚至在各种媒介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星座文化”。

“星座学说”移植了西方星象学中“十二宫”的概念,并对应十二个阶段的产生日期,抽取太阳星座的概念,用最简单直白的形容词来定位和表述十二星座的人格特质、风格特点、个人喜好等,最终将十二星座符号化为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星座学说”还有更高阶层的体系囊括太阳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十二宫、宫位、相位等完整的理论。

本文中的“星座文化”是指以西方星象学为基础,以出生日期为根据,对应地划归某个星座名称中,由此得到该个体的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据此来预测该个体一段时间内工作、生活诸多方面的发展趋势。这种文化现象以星座概念为核心,与血型、生肖等其他概念融合,生出种类繁多、生命力旺盛的中国“星座文化”。

“星座文化”在中国的创新扩散

创新扩散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美国学者罗杰斯提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创新是指一种新思想、新产品、服务或新过程。扩散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成员中传播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型的传播。扩散研究的是社会中创新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并能在社会体系中得到推广的研究。一般包括四个元素:创新、传播渠道、时间、社会系统。②只要被采用者是新观念,新的行为方式或事物都可称为创新。“星座文化”源于西方,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一种新观念,属于创新,具备了扩散的条件。

“星座文化”扩散的社会系统。创新扩散理论指出,创新之所以可以得到扩散,依赖大环境的存在。“星座文化”在中国扩散的社会系统可以从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看。

从经济环境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转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话语支配了社会生活和它的发展方向,也为商业文化的生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合法性。“星座文化”历史悠久,兼容性广,娱乐性强,而且带有一种西方神秘的色彩,切合了商业文化的特征,它能够被迅速传递、广泛复制,从而赢取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了赢得消费者,“星座文化”挖掘了人性中更深层次和更丰富的内容,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推广着一套星座与个性相关的信念,促使“星座―个性―标志产品”心理联结,从而促进了星座产品的热销。如今有星座标志的产品琳琅满目,矿泉水、配饰、手机、家具,甚至连餐巾纸上都印有星座信息,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更是将“星座文化”打造为休闲的一大亮点,从而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从人文环境来看,中国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星座文化”在中国扩散的内部原因。一方面,星象学与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极为相似,只是推算方法不同而已③,五行学说在中国已经打下了深刻的文化心态,这使得“星座文化”在中国的扩散传播也有了浓厚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尊天认命”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心态,中国人的人生与生活,似乎与“天”和“命”难辨难分,社会传统文化的浸润,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尤其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失败、寻求心理慰藉的时候,“星座文化”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种心理需求。

“星座文化”扩散的采用者。

1.“星座文化”的革新者。1979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物质和精神国门被打开,各种新思想、新事物被引进中国。星象学正式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书籍应为著名星占师琳达・古德曼的《星座・爱情・婚姻》,内地于1982年引进了这本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的该著作的台湾版。1989年内地正式翻译出版这本著作,由陶宁等译成《生辰与个性》,星象学才算真正在中国内地产生影响。随着书籍出版物对中国受众进行西方星象学的启蒙,报纸杂志随之迅速跟进,从介绍异域文化和奇闻趣事的角度进行报道,成功掀起了关注星座文化的热潮。占星师、星座专家、少数星象学翻译引进者和简化介绍者成为“星座文化”的革新者。

2.“星座文化”的早期采用者。中国内地大众文化中断50年之后的再次启动在港台消费文化“反哺”中实现。④1990年~1995年西方星象学开始融合港台地区本土文化,出版了一批结合星象学与中华传统属相、姓名的星座读物。港台流行文化在这个阶段迅速渗进内地,内地的“星座文化”迎合了港台方面改造星象学的潮流,开始融合属相、血型、面相、姓名等中国元素,艾丽嘉《1993年的你:星座运程》是内地第一本星座运程类读物(以往内地只有属相运程类读物⑤)。这一阶段,书籍杂志、电视等大众媒介开始大量关注明星的星座特征,十二星座开始在内地流行。因此,在港台文化的“反哺”过程中,“星座学说”的介绍者、引导者和改造生产者,以及明星等对“星座文化”的传播,成为“星座文化”的早期采用者。

3.“星座文化”的前期追随者。1996年之后,“星座文化”以极快的速度在内地蔓延。同时,大众媒介慢慢找到了星象学的普适性、适应性内容和改良推广的方法,开始挖掘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经济效益。2000年杨尚英主编的《星座谜语》和方扬瑜著的《星座宝宝教育指南》开始将星座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无孔不入地深入受众生活的方方面面。2001年以新浪星座频道开创为标志,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始提供星座方面的资讯,形成一股新热潮。伴随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网络中星座迷群体迅速集结并开始交流,“星座文化”抓住了青年受众群体,如大学生、白领阶层等,他们追星、追随偶像,对新鲜事物容易接受,成为“星座文化”的前期追随者。

4.“星座文化”的后期追随者和落后者。后期追随者一般为前期追随者身边的朋友、家长等,他们具有怀疑精神,只有大多数成员都在采用“星座文化”时才会采用。落后者是指保守传统的那群人,习惯于因循守旧,对新鲜事物吹毛求疵。他们主要是一些年纪较大的长辈和大量社会游离分子,即对“星座文化”不闻不问的我行我素者。

“星座文化”扩散传播的渠道。“星座文化”在中国内地的扩散传播过程中,大众媒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百度网站上输入“星座”,产生了1000万个网页,搜狐、新浪、网易等众多知名网站设有星座站点,包括详尽的“星座”知识,如每日运程、星座配对、星座名人、星座时尚等栏目。随手翻开各类都市类、时尚类杂志,“本周运程”、“星座专栏”等即可映入眼帘。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如《鲁豫有约》、《可凡倾听》、《非常静距离》等中,经常可见主持人对访谈明星的星座进行解读,介绍星座特征。近两年兴起的相亲类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爱情连连看》等节目,更把“星座”看做相亲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他各种涉及星座的电视娱乐节目更是数不胜数。有关星座的书籍琳琅满目,不少专门介绍星座常识的书籍随处可见,《星座与命运》、《您的星座大解密》、《星座与个性》、《2010星座运程解读》等,花色的封面和神秘的书名,已经把星座书籍推入畅销书行列。行行的广告大量利用星座来吸引消费群体,赵薇拍摄的“欧新・星座手机”唯美的广告镜头吸引着消费者。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杂志、书籍等正不断地向受众推广一套星座与个性相联系的观念,促进“星座―自我”的心理联结。

“星座文化”属于一种青年流行文化。青少年接触“星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周围群体中一些潜在规范的影响,群体规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当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规范发生冲突时,他就会面临巨大的群体压力。⑥知道相关的星座知识,参与“星座文化”的群体讨论,可以获得一种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感受到群体支持的力量,而如果不能像周围朋友那样接触“星座文化”,就会显得越来越不合群,从而被群体所排斥。

理性回归――“星座文化”在中国扩散的反思

“星座文化”在中国的流行,一方面是因为大众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传播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青年群体特殊心理需求及我国现阶段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导致的。当越来越多的“星相”、“占卜”、“运程”充斥着各大网站、杂志、广播、电视娱乐节目时,青少年开始把这些大众媒介“权威”的预测当成自己的判断标准,小到服饰的选择,大到工作的取舍。有关教育专家对此表示忧虑:“星座文化”并不单纯是一种流行文化,它所传递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对青少年人生观以及信念体系的形成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星座文化”和中国的民俗文化一样,都属于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星座在西方已经被符号化,就如中国人对十二生肖的态度,经过长时间的“民俗化”,到现代仅仅把它视为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作为权威的象征,大众媒介不可推卸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注重社会效益和媒介文化品位,对“星座文化”进行正确的解读和传播,尤其是网络这一媒介平台,应该杜绝过度、泛滥地传播“星座文化”,努力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介文化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注 释:

①贾璐:《借双慧眼看星座》,《时事(时事报告高中版)》,2005(4)。

②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辛欣译:《创新的扩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③张君:《“星座迷恋”文化现象探析》,《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0卷,第276页。

④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⑤艾丽嘉:《1993年的你:星座运程》,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3年版。

⑥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新闻传播理论论文范文4

关键词:“色散与滤光”模型 突发公共事件 甲型H1N1流感 伦理选择

甲型H1N1流感事件概述

2009年4月,一场肇始于墨西哥和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全球流行。据卫生部通告全国甲流防控工作情况指出,截至2010年1月31日,全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流确诊病例12.6万例,死亡病例775例;截至2010年2月中旬,全球已达1.5万余人因感染甲流而死亡。

纵观甲流从初期暴发到最严重阶段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相比2003年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在全世界都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这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及时和全面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国家政府和国际社会充分、完善和快速的应急预警和处理机制。但是,面对此突发的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各方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进行伦理选择,还是存在着诸如健康大众知情权与患者隐私权、媒体坚持新闻新奇与政府欲求社会稳定等公民、媒体、政府之间的多方冲突。

伦理选择机制“色散与滤光”模型

为解决上述冲突,需要对该伦理问题中的各方主体的价值选择进行判明,兹提出伦理选择机制“色散与滤光”模型,以便更为清晰地分析。

从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当所有主体面临同一具体新闻事实时,各方主体自身的动因和需求不同,驱使其作出不同的利益选择,这就如物理学上的“光的色散”①一样,当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七色光带,如图1所示,自上而下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因为白光是由多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不同色光对同一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白光经三棱镜的二次折射后各种单色光的折射角不同,从而产生色散现象。

而信息传播中的伦理选择也可用色散与滤光模型表示,即用白光代表了社会的新闻事实;用三棱镜表示各方主体在面对事实时的价值取向和原则,即所有的伦理选择;而复合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出不同的光线,代表了不同利益主体根据自身的动因和需求进行价值选择,作出不同的相应利害关系的伦理选择。根据信息传播过程,这些主体包括信息提供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

“色散”出不同的伦理选择后,还有一个“滤光”的过程。物理学中“滤光”的目的在于突出某一种色光。在信息传播中,不同主体有不同的伦理选择,在这其中,有的选择只从维护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有些选择和行为是对社会整体福利有利的,有些选择体现和尊重了人文主义精神和人权,有些则稳固了国家政权、维护了国家安全。所谓“滤光”,即指整个社会选择和确立一系列标准,以对这些价值选择加以判别,找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应有、应然的价值选择。伦理选择的“色散”与“滤光”过程如图2所示。

这里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应有、应然的价值选择并非是找出一个解决方案来满足各方的最大化的利益需求,既不是在这几条“光线”中找出一个“焦点”来统一各方的利益需求,也不是要采取绝对平等的“三者不可偏废”的措施,而是找出一条符合当前社会整体需求的、经过引导和有效控制的、“应有”或“恰当”的价值选择。该价值选择在某一领域中可能会在微观层面上对上述“社会福利”、“人权”和“国家安全”等价值有所侧重,但从宏观层面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会达成各方利益并重的态势。

甲型H1N1流感信息传播中“色散”出的伦理选择

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已传播的相关信息的搜集,并按不同传播主体进行整理,笔者发现,主要涉及的三个主体的伦理选择,具体体现为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知情权、健康权和隐私权,新闻媒介的传播选择及政府机关的社会期望三个方面。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公民的伦理选择。公民信息传播的伦理选择又分为回国患者和健康大众两大不同群体,两者的信息传播也存在不同的选择。一方面,健康大众有权发表言论谴责携带病毒四处乱跑的回国人员,获知他们的相关信息,维护自己的健康权和知情权;但另一方面,患者的隐私应受到保护。

公民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尤其在网络上,匿名发表言论,受追惩的几率小,人们更敢于发表言论。于是,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有网友在网上发表言论,谴责从流感暴发国回国的人员是“逃回来”,而且大发言论对回国还到处跑的何某进行人身攻击,给其取名“何逛逛”,称传染了某摄影楼两位工作人员的李某为“李染染”,各网络小区里的言论也是以人身攻击为主,同时还患者的相关信息,对他们进行人肉搜索。网友公布患者信息,进行人肉搜索,甚至使其家人牵连受罪,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一方面,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影响,已属公共人物,健康大众有权知道与自己相关的公共信息;但另一方面,患者作为公民,其隐私受到保护也毋庸置疑。由不同群体传播信息的伦理选择可见,面对公共突发事件,公民的伦理选择与价值取向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利益,公民发表言论也是出于自身利益保护的需要。

媒体的伦理选择。追求消息的重要性、时效性、新奇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是媒体吸引读者的根本之道。甲型H1N1流感与大众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媒体面对甲流的信息传播,显得格外活跃。

中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社会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发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及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上述宪法的精神,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满足公众知情权、为公民参加社会协商与讨论,为公民参与国家重大问题和其他公共事务的决策提供条件的社会功能。②确实,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动员信息的扩散者和信息传播管道。

媒体对甲型H1N1流感进行大肆报道,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公众提供了最新流感疫情,尤其是国内、身边的流感传播最新动态,及时传达了政府对病毒预防、治疗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同时网友的评论和反响又为政府了解民情民意、作出时效性、针对性强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同时也应看到,很多媒体往往过于看重经济利益,重视那些“吸引眼球”的“热点新闻”,这种高调的宣传报导很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普通老百姓的不必要恐慌。

总之,面对甲型H1N1流感这一公共突发事件,媒介积极报道了有关信息,这相对于2003年媒体面对SARS,戴上“口罩”、保持沉默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可以看到,众多媒体传播信息更多是从提升收视率、收听率或者点击率等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而未充分考虑信息传播带来的社会影响。这就是多数媒体的伦理选择。

政府的伦理选择。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复杂性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和协调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的选择举足轻重。

中国政府面对甲型H1N1流感,信息公开。新华网上开设有“中国应对”和“各国情况”专栏,传达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对甲型H1N1流感最新进展实时更新,这是中国政府正面积极传播流感相关信息的表现。

在危机状态之下,政治动员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做法,中国拥有政治动员的传统,适当的政治动员有利于及时制止公共卫生事件的扩大和蔓延。主席的两次指示,总理的三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是实现政治动员的体现。各级政府、各部门快速的反应和应对措施,表示政治动员对各级政府和部门起到了作用。③

中国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这一公共突发事件的措施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体现了政府以人民安全、健康为重的伦理选择。政府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较之以前也以更积极的姿态公开,可见中国政府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以稳定社会、民心为价值导向。

甲型H1N1流感信息传播中“滤光”出的伦理选择

通过分析以上各主体“色散”出的不同伦理选择,笔者认为,公共突发事件传播中各相关利益主体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着诸多冲突和矛盾:一方面公众信息传播与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存在冲突,另一方面媒体对新闻真实性、全面性、时新性的追求要求对突发事件多加报道,而过多的报道又可能引发社会恐慌,这与政府要求的保持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存在冲突,除此之外,政府对信息有选择性地公开对公民的知情权有所损害……总之,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面临众多伦理选择与冲突。面对这些选择与冲突,究竟怎样的伦理选择才是在甲型H1N1流感信息传播中最应该遵循的呢?这就是“滤光”出应有、应然伦理选择的过程。

从以上各方“色散”出的伦理选择不难看出,“滤光”出的价值选择不能以单一的任意一方的价值导向作为应有的传播伦理,因为任意一方都只以自身利益或自身坚持的伦理选择为出发点,这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此前提到的各种冲突。“滤光”出的伦理选择应该以最大限度地缓和这些矛盾为基本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应有”和“应然”的伦理选择,是在一定历史范畴内,体现社会最广泛利益的意志,面对如甲型H1N1流感这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政府对信息公开传播进行控制和引导。该控制并非消极地隐藏信息,而是主动地传达信息,并依靠网络的高交互性与网民相配合,一方面利用网民提供的信息,补充自己的不足,尊重网民的言论自由;另一方面要接受网民的监督,对自身未披露的信息进行核查,如果其公布能够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满足群众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应该及时公布。同时,还应引导公民树立尊重他人隐私权的意识,引导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滤光”出的伦理选择应以最广泛的公民意志为主导,在当前社会结构下,政府是最广泛公民意志的直接代表,政府应承担起及时信息、引导媒体传播信息的责任,以主动的姿态公开疫情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健康权,同时维护回国人员主动就诊和主动隔离的患者隐私,指导媒体客观报道,以此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如图3所示。

结语

面对错综复杂的伦理选择,笔者所提出的“色散与滤光”模型旨在为解决这种因不同主体价值选择造成的冲突提供一种更为合理、清晰的分析思路,当然并不只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存在伦理冲突,而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公共性和突发性对信息传播的伦理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型只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至于传播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具体的解决方法,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 释:

①“光的色散”教学设计,[2010.2.26]

②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③从非典到甲型流感中国走了多远,省略/news/comment/2009-05/17/content_17787066.htm [2010.2.26]

参考文献:

1.高钢:《新闻写作精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新华网省略/world/yfzlg/ [2010.2.26]

新闻传播理论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异质性心理原理是指外界事物的声音、外形、颜色、光线等作为一种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可以迅速感知事物,因感知经验和感知常性被违背而产生。广告传播中异质性心理原理的运用就是由于刺激物的时空突然性、变异产生的突然性和综合突然性等特征给人们带来深刻印象,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置身于浩瀚的广告世界,人们仿佛进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突然,一个广告画面映人你的眼帘,锁定你的眼睛,刻人你的脑海,来去匆匆的你对它给予了特别的注意,并且久久不能忘记,这正是广告创作者的追求。广告创作者总是使广告与众不同,在准确地向受众传递有关商品信息的前提下,力图让越来越漫不经心和无动于衷的受众对之过目不忘。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利用异质性心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一、异质性心理原理概念

引人注目,使人过目不忘,亦即强烈刺激人的感知器官,从而得到深刻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异质性心理现象。其原理是:外界事物的声音(包括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等)、外形、颜色、光线等作为一种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等),人可以迅速感知事物。一方面由于人脑具有记忆功能,可以使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较长时间地保留下来,形成感知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作为感知客体的外界刺激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之有规律可循,即使有所变化,也不会变得面目全非。这样,人对客观事物可以多次重复地感知,不断积累感知经验。这是感知的恒常性。如果新的感知经验与过去的感知经验保持一定的联系,能够维持平衡,并且能由过去的感知经验顺理成章地推衍,接受新的感知经验,就会呈现出心理学上的同质性心理,这种心理一般不会引起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而如果不同时间的感知经验发生联系时,破坏了感知的协调平衡,即不能由过去的感知经验顺利地实现向新的感知经验的过渡,那样就会出现异质性心理。当一个人受到突如其来的刺激时,其视听知觉就会一时失去平衡,使感性细胞发生物理变化,从而在人的感知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其印象深刻程度同刺激强度成正比。例如,你在街上行走,突然目睹一场车祸,使处于平衡状态的人们的感知器官突然被刺激,尽管发生车祸之人与你无关,你都会对此事留下深刻记忆。又如、当我们第一次看到化成仙人球的话筒的照片时,那种金属的话筒柄与圆圆的仙人球连接在一起的奇特形象会使我们感到突然和吃惊,从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把这类现象归为某一偶然因素的作用,视为偶然性现象。异质性心理的原理正是从对这些偶然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它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二、异质性心理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一般正常人对物的感知,仅指对可见物和有声物的感知,首先是通过眼、耳这些主要感知器官来进行。“眼观其形,耳辨其声。”人的感知过程包含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具有进行判断、推理以及可记忆的能力。感知的可记忆性和物的存在的相对稳定性及其发展变化的有规律性,给人的感知器官提供了能够对同一物进行多次感知的条件,同时还提供了在这种反复的感知过程中得到无数感知经验的可能。感知经验也称为过去经验,而在新的感知过程中得到新的经验,这些新经验总是与过去曾经感知而形成的各种记忆相联系。这种联系是维系感知器宫平衡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这种联系就会使感知器官失去平衡,产生突然感、奇特感,从而出现心理异质现象。感知经验的存在是心理异质现象产生的条件之一;之二是感知常性的存在。人对客体大小、形状、颜色的感知在某些条件改变时保持一定恒定性的心理状态,称为感知常性。例如,一个成年人从近处走远时,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影像虽然相应缩小,却绝不会把他感知为儿童,这就是感知常性的作用。异质性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感知经验与感知常性被违背。

三、广告传播中异质性心理现象的特征及类型

广告传播中异质性心理原理的运用就是创造广告传播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给受众以突然性刺激,从而在受众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简言之,广告传播中异质性现象的特征是:由于刺激物的突然性而带来的深刻印象,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这种突然性可分三种基本类型:

1.时空突然性。即物像出现的时间、空间不符合一般受众的感知经验。比如正在播放电视剧,当故事情节发展到极为惊险的时刻,突然出现广告模特在夏威夷的海滩畅饮冰爽饮料的镜头,观众紧张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在心理上造成很大反差。

有时,新的刺激物使接受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在与感知经验没有联系的情况下强制性出现,会引起人的全神贯注,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例如,在电视广告中,出现一个广告模特的特写,然后迅速地变幻出各种各样的人的面孔,表情也随之改变,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受众接受的信息在时间安排上所经历的多次感知,都是过去的感知经验无法预测的。

空间的突然性是按一般感知经验,某种现象不可能出现在某种场合或者某个地方,但是意外地出现了。比如一则轿车广告:在闹市中,突然出现一只庞大的恐龙,踩烂车子,当踩到一辆很小巧的车子时,车子却丝毫无损借以说明选购这种是明智的选择。在洗发水广告中,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怪亮的光头,以此说明该洗发水里有薄荷成分,洗完头真是凉爽到极点,令人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

此种类型的特征是其所属的感知过程在一定时间之内,并且是连续性和活动性的,突然产生的新经验与以前经验均无必然联系,刺激物对感知者以不带任何过程的强制性方式出现。

2.变异产生的突然性。就是熟知物以完全不被知道的面貌出现,或者说是以非普通性面貌特征出现。前面列举的化为仙人球的话筒带来的现象就属此类。又比如,一头奶牛正在山坡上吃草,身上的花纹黑白分明,突然奶牛身上黑色的花纹飞了起来,原来是许多黑色的蝴蝶;一个人的头发通常是柔软的,自然向下的,但是在纽约疯狂艾迪电子连锁店的广告中,模特在说广告词时,头发突然变成辐射爆炸式,一根根向上竖起;一个孕妇的肚子被轻轻托起,肚子变成了地球,将地球人格化。经过这种变化,寻常的事物就会变得极不寻常,同时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3.综合型突然性。除了以上两个基本类型外,还有综合二者的复杂型。它既带有时空反感知经验,又带有物像反感知经验的多方因素。这种综合型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少见,因而产生的刺激更为强烈。从某种角度说,这种综合型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型,是对异质性心理特征的复合与运用,能在短时间内给人以深刻印象,因而在广告设计和传播中体现得比较充分。

四、异质性心理原理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

1.以物的变异产生的突然性方式的广告实例与分析。物的变异产生的突然性的运用,在广告传播中也被称为物的再创造。这种创造与自然科学中的合成有一定相似之处。这种变异并非是不同物体的随意组合,而是以一定的意念联想为基础,并通常是为再现一定的观念而为。从变异物体的数量来看,包括对单一物的变异和对多种物体的变异。其常用的手段有改变比例大小、反透视、物的自身变异以及组合物体变异以及物的反复等等。(1)改变比例大小,也叫反比例,就是对物与物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的再创造,使物像以违反客观实际比例关系的面貌出现。一般的摄影、绘画总是客观地表现事物,符合人们感知经验中事物正常的比例关系。而广告可以根据创作者的要求,对事物比例重新设计,进行大胆改造,甚至某些事物或情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现。

例如,法国的KOOKAI时装创造出一系列反比例的广告。在画面上:男人变成金鱼。在金鱼缸中游弋,而女人拿着鱼食一边欣赏,一边喂鱼;一个女人悠闲地趴在滑板上,三个象黄鹏鸟那么大的男人站在她的背上殷勤地为她涂防晒霜;女人在精心地涂绘脚趾甲,每个脚趾缝里都夹着一个呼号的男子;女人看着男人在抽水马桶的旋祸里翻腾求救,却毫不留情地按下冲水按纽;女人美丽的胭体超大比例,而男人变得很小,跪着为女子清洗按摩……这些都是改变广告人物的大小,形成反常的比例关系,这种夸张给人留下新颖奇特的印象,并进而思考广告的用意。在我们这个并未完全实现男女平等互利的社会,女为悦己者容的传统穿着观念仍然是市场的主导,而KOOKAI的广告带有明显的“女权主义”色彩,其“女人是世界的主宰,男人尽在我掌握”的反传统表现,在众多女装广告中独树一帜。(2)反透视,即反一般透视—近大远小的规律。人眼观察外界事物,一般透视规律是近大、远小,但在广告中,可以人为地将远处的事物制作得比近处的大,甚至大得有违常理,起到突出商品的目的。例如远景的空中人比近景、中景的汽车、自行车、房屋大得多,能产生强烈的梦幻刺激,这种设计风格激情有趣,使人富于联想。三星激光盘机广告,近处的几个人很小,而后边的三星激光视盘却大得出奇,其目的在于宣传各型激光视盘机。在反透视变异中,总是包含着事物比例变异技巧的运用。如KOOKAI的一则广告,远处的女人趴在地上,望着离我们的眼睛更近的男人,近处的男人被装进了易拉罐里面,比后面的女人小很多,这样,会有视觉上的震撼。(3)物的自身变异,也称为单一物体变异,是对单一物体自身形状或形态的变异,物像以反常态的形状出现。比如笔直的枪口弯曲下垂;玻璃瓶口弯曲变尖;压扁的南瓜;留下深深的手指凹痕的玻璃奶瓶等等。这是比较简单的引起受众注意的方法。(4)组合物体变异,是将几种不同质感或不同形状及形象的物组合为一个新的物,会产生更为奇特的感官刺激。这种组合的每一部分往往相互间有一定的意念联系。比如,从萨克斯管的自然走势中变幻出女人丰满的腿;一卷胶卷蜿蜒向前幻变成了一条蛇;一头黑亮的秀发在甩起的一瞬间变成了一只肌肉强健的胳膊。

物体组合变异的另一种形式是将多个物体或画面分别截取其中某一部分,然后再组成一个新的画面,既与原来任何一个画面截然不同,又包含着原来各个画面的某些部分和特色。例如,我国第九届广告节的金奖作品《脏系列》中的《垃圾铲》篇、《地毯》篇、《扫帚》篇,将穿得很脏的衬衣与垃圾铲、地毯和扫帚结合起来,使这些物品成为两个物体的结合体,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效果。(5)物的反复出现,即绝对相同的一物在画面中以完全相同的形状及形态多次出现。比如同一个人的嘴巴,以相同的形态反复出现,使人感到突然,甚至感到恐怖,因而印象深刻。又如兴业银行形象广告《船桨》篇、‘话筒》篇、‘路标》篇。反复出现的船桨,带给人们的动力的支持,是快速抵达彼岸的信心保障;许多远近不同但外形相同的话筒表明“倾听无处不在”,强调其真诚服务;数不清的路标表明无处不在的指引,给予需要者全面的金融服务。这种重复出现的画面可以消除单一形象带来的单调感,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当然并非所有的重复都能产生异质性心理,只有那些违背感知常性的重复才能形成异质性心理。

2,以时空突然性方式的广告实例与分析。在广告媒体中,电影、电视和广播广告常常运用时空突然性的方法,特别是影视媒体在视、听两个方面能使受众连续感知,如果在连续感知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与前面的感知经验极不协调的音响、画面,就能产生强烈的时空突然性。通常的方式有以下两种:(1)插人式,即插人与原先播放的情节、内容大相径庭的内容。比如在播放电视剧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片竖条纹的彩屏,就像突然失去了电视信号,人们开始怀疑是否电视播放系统出了问题,时间在一秒一秒地延续,彩条依旧,正当所有的观众越来越纳闷时,彩条突然不见了,接着出现一段文字:反对种族歧视。这样的广告充满悬念;刺檄、醒目。当然在穿插时,要注意穿插的时间、内容和次数,否则,人们就习以为常甚至反感。(2)集锦式,是指将若干广告精选编为一组,按组插播。广告与广告之间的信息内容迥异,随意组合,观众处于毫无准备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变幻莫测的广告信息并产生异质心理。除了影视广告,广播广告也可以运用时空突然性,比如在语调平缓的广播中,突然出现惊雷一般的响声;在欢声笑语中,突然出现婴儿的啼哭;在一出悲惨的戏剧后,突然出现一个充满喜悦感的声音,这都是广播广告造成异质性心理的方法。此外,一些户外广告,如能够变化转动的灯箱广告,LED电脑看板,Q板等,也都可以发挥时空突然性变化的传播效果。

新闻传播理论论文范文6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当今信息网络技术深刻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新媒体时代,人们更加熟悉用智能手机、微信、微博、社交软件、APP等信息网络工具感知、体验和接受信息与新闻的传播,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势正逐渐丧失,信息的传播秩序和规则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报道的有效性和真性越来越受到纷繁变化的网络环境和媒介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坚持新闻报道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安全把关已成为每位从业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对网络新闻传播带来的改变

1. 传播方式改变

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定时、定量、定制”的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借助手机、APP、软件、网络等方式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更为迅速、范围更广,“手指轻轻一点、屏幕轻轻一划”,海量信息内容即刻传达。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不仅限定于文字和图片,线上线下、直播、访谈、微视频、动新闻,虚拟现实等报道方式的出现,使得网络新闻报道更加丰富多样,交互式的传播特征让信息分享与受众互动融为一体,成为传统媒体难以逾越的最大比较优势。

2.接受习惯改变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深刻改变着受众对信息新闻阅读和接受的习惯,传统媒体下“晨起看报纸,饭后看新闻”的固化模式将会迎来颠覆性的改变,定制的新闻APP弹出、每日新闻推送、信息分享RSS等碎片化的信息分发手段使得网络新闻报道无处不在,并且对受众的传播渠道更加直接,热点与焦点事件的反应更加便捷,传统媒体将面临新的转型。

3.舆论环境改变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界限愈发模糊,两个舆论场的融合将成为趋势。新舆论场的形成将使新闻的即时性特征更为明显,受众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工具自发传播新闻的主动性增强,新闻事件的多元性和公开性进一步显现,在缺乏有效引导和监管的条件下,新闻热点的突发性和难控性将被放大。同时,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信息难度低、随意性大,虚假信息泛滥,内容不规范,观点视角不以媒体的意识为转移等现象将成为制约网络新闻发展的主要因素。

4.媒体格局改变

新媒体的到来,将使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新一轮的转型,直播、访谈、VR等报道技术和手段的日新月异,让新媒体逐步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此消彼长。从媒体格局来看,如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已经成为舆情散播的主要源头,受众评论和互动的广泛性增强了信息传播穿透力,不同观点的对冲和受众情绪的释放增加了舆论对新媒体身份的认同,新旧媒体格局的变化不可逆转。

二、网络新闻传播“把关人”缺失乱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传播学奠基人库尔特・卢因首次提出“把关人”概念,认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守门人’将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做出决定”[1]。随后,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概括来说其观点就是,大众传媒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不是可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2]。

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和报纸是受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拥有绝对的大众传播支配权,其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遵循严格标准和流程,并且谨慎、客观、公正的行为价值观能够真实反应新闻、信息的全貌,传媒和舆论的立场不会过多的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随意性得以放大,信息来源的渠道和方式更多更广,极易受到主观、利益、媒介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尤其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的“把关”角色面临深化,[3]新媒体难以规范和固化信息标准和流程,各种缺失乱象频现,[4]主要表现在:一是低价值信息泛滥,各大门户网站和社交平台中偷换概念的“独家”新闻信息重复泛滥,极大的浪费了舆论资源;二是虚假报道频现,为抢夺“首发”资源和“头条”优势,不对基本事实进行查证,或者根本就是传谣捏造焦点热点,扰乱视听,无中生有;三是偏离主流导向,在转载或转发过程中,为博得公共眼球,更改标题,或是用明显与内容相悖或产生歧义的“字眼”正题歪做,违背基本新闻事实;四是格调低俗无底线,恶搞、调侃、戏谑的方式在网络报道中层出不穷,违背了基本社会道德准则;五是刻意夸大夸张,利用猎奇、煽动性的语言有意炒作某些事件和焦点,赢得受众持续关注和网页点击率的上升,成为推波助澜的反面典型。

三、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应用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报道的“把关”与传统媒体相比,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来源不可控,传播源头并不是传统媒体的记者、采编、编辑等专业队伍;二是内容形态难以掌控,除去文字、图片外,大量的含有视频、音频、动图、外网链接等多种形式;三是内容真实性无法核实,不会有传统媒体的签发人负责制;四是日量巨大,各种网站、平台、APP、RSS订阅、微博、微信等信息量难以想象,并无法甄别;五是内容审核无法保证及时有效,信息的海量特征让媒体长期保持具有专业素养的审核队伍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在日渐开放和网络环境下,如何深化和演绎“把关人”理论,让每位从业人员扮演好“把关”角色,强化“把关”职责在新闻报告和信息传播过程中舆论监督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安全把关的专业团队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各级新闻机构应该建立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专业审核团队,其主要作用是加强对国家新闻制度的理解,坚持网络信息防控与新闻把关的有关制度,提高新闻敏感性和鉴别力,把好工作流程关、稿件审核关和工作报道关,真实有效反映新闻内容,合理引导舆论走向,主动净化网络环境,真正提高新闻传播力和公信力。

2.建立有害信息数据库和防火墙

各级新闻机构应该建立网络信息新闻传播的数据库,将散播政治谣言,映射体系制度,抹黑历史信息,散布煽动性思想,宣扬错误思潮,传播低俗、愚昧、迷信、有害信息和编造虚假新闻等方面纳入数据检索范围,设置关键字条警示和屏蔽,在新闻网页、客户端、APP与RSS推送中形成防火墙,防范有害信息在受众间传播。

3.规范新闻采编和审核工作流程

在网络报道环境中,加强并规范新闻采编和审核的工作流程,“把关人”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迎合偏激情绪,不跟风炒作低俗信息,不抢跑越位、打“球”。转发信息一律执行先审后发,严格把握导向、甄别事实,不使用无权威来源或无法查证的信息。按照“一个出口、一个标准、一个流程”把关,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和流程。

首先应该加强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的学习,对重大方针的变化要有清楚的认知,能够真正领会中央及地方的意图,紧跟相关部门的工作大局;其次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扑下身子、潜下心来,让业务水平能够适应相关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对编辑来说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无论是直播、VR还是微视频,技术的更迭适应的是受众的习惯,只有不断提高对新技术应用的适应水平,才能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最后要具有发现新闻、提炼新闻和凸显新闻的“慧眼”,编辑人员每天要面对社内和本埠数以百计的稿件,内容庞杂,哪些是反映时代要求和社会本质的主流,哪些是传播舆论正向的先导,哪些是体现社会民情的头条,编辑人员要心中有数,具备独特慧眼,从大量稿中将舆论关注,受众关心的热点甄别出来,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和最易传播的渠道,这样才更易被受接受。

参考文献:

[1]库尔特・勒温.团体动力的边界-群体生活的渠道[M]. 1947.

[2]屠筱茵.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把关人”理论[J].西部广播电视.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