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范文1

一、扎实推进学生环境教育课的实施

将环境教育课纳入全年课程计划,确保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环境教育每学年12课时(我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要求12课时,其中教育部统一要求4课时,要在地方课、综合实践课或校本课程、班队会中明确课时,其余8课时可以学科渗透),指定一名专职或兼职的环境教育教师。

二、全面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幼儿园)的创建活动

围绕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绿色化等主题,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继续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幼儿园)创建工作。

三、充分利用自然学校开展生态文明课程

利用我市首家国家级自然学校――哈尔滨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展馆),开展自然学校课程,积极为到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提供免费授课服务。

四、开展“青少年环境知识科普课堂—生命之水”项目

继续在全市小学校五年级开展水环境知识科普课程,广泛向小学生宣传水科普知识,传播节水、爱水理念,并带动更多的公众合理科学饮水,节约用水。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范文2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人们具备一定生态意识的前提下,自觉遵守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目的,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教育包括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生态文明情感教育、生态文明意志教育和生态文明行为教育四个方面。生态文明教育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这为高校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起到了推动和引领作用。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高校德育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素质的内在要求。”[2]目前,高校已意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向大学生传播生态文明知识并培养其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然而,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虽然有超过60%的大学生表示对生态文明相关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能坚持在日常行为上做到的比例却很低。由此可见,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而没有将生态文明观念真正有效地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二)缺乏有效组织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能否有效组织,是决定其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活动的时间、规模、频率等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而间接影响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实效。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心理压力、学习压力逐步加大,导致不少学生因受时间限制而不得不放弃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如果学校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参与的学生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却感觉没有任何收获,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长此以往,对学校开展的各种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就会产生抵触心理。

(三)宣传形式缺乏创新

通过加强宣传来扩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范围,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宣传力度不够是导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效果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宣传的方式、频率和内容决定了宣传力度的强弱。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宣传主要靠宣传栏、展板和报纸等。可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形式缺乏创新,导致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效果十分有限。无法全面生动地介绍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就无法触及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无法使更多的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上产生共鸣。

(四)缺乏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重开展、轻实效的问题。调查发现,虽然部分大学生认为参加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收获很大,对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感到很满意,但是大多数学生也认为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不明显。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并未建立一定的评价考核体系,更缺乏系统的奖励制度。同时,活动组织者也鲜有在活动结束后对参与学生进行信息反馈和追踪调查,更没有对活动的优劣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创新模式

高校是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体。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创新模式,对于解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情感、行为习惯等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创新模式包含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技术创新和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应用创新三个子系统。

(一)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

1.通过课程建设加快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知识能否创新,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认识是否到位及能否转变思想。首先,高校要树立较强的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意识和生态文明教育责任感,并且以极高的主动性投入实践。其次,拓展现有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将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纳入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创新体系,如在“法律基础”课中加强环境保护法方面的知识创新,在“形势政策”课中增加世界生态发展现状分析等内容。第三,注重选修课和必修课建设。由于生态文明教育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开设一些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性基础选修课,如“人与自然”“生态科学与人类文明”“生态道德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等。实际上这些课程本身就是对生态文明教育知识的一种创新和拓展。

2.通过学科体系建设加快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学科渗透是当前普遍运用的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在专业课程建设中加入一些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将生态文明教育知识与专业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将学科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整合起来,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教育知识的创新和拓展。具体来说,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担任专业课程开发及教学的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分析教学体系来挖掘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内容和知识,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适度拓宽和加深。通过这种模式进行知识整合,既保持了原有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吸收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知识,使生态文明教育的跨学科性在各专业中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建立与专业知识教育相衔接的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体系。

3.通过师资队伍培养加快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师资队伍培养是加快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的生态文明观和教育教学能力影响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要加快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就必须培养一支稳定且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首先,高校应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并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高校要积极支持学者、教师及专家开展专门的课题研究工作,鼓励他们围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题进行不断探索,并对科研成果给予奖励,从而使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和系统。总之,师资队伍是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创新的重要保障和力量之源,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生态文明教育技术创新

1.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法是组织大学生到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自然环境进行观察、考察和体验,引导大学生对具体生态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加深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一种方法。组织大学生到校外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让大学生以直观的形式获得第一印象和第一手相关材料,不仅利于丰富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内容,并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生态问题,鼓励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实际问题。

2.活动参与法大学生既是生态文明的宣传者,也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广泛开展各种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并以更加专业的精神和负责的态度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展开深入调查;另一方面要倡导大学生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倡导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资源做起,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回收废旧电器及电池等。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生态城市建设,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宣传生态文明并感染身边的人。

(三)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应用创新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视频资源;高中生物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3/15-0094-0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环节提到“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学校的一次对外开放日的活动中,开设了题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公开课,这节内容的特点是新知识点少,学生已经具备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知识储备,所以,开设这节公开课不容易有新意,有较大难度。经过认真分析学生学情与本节内容特点,笔者决定“广泛利用媒体资源”(视频资源)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素材,教学效果好,得到了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一、导入新课——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利用展示探究情境的方法,开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程资源导入新课,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视频资源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是导入新课的好材料,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另一方面,可以为新课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的情感迅速地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从而为教学中每一步骤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例如:在讲授《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课时以“太空中看美丽地球”视频资源引入:从太空中看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蓝色的大气层围绕着,海洋占据了很大面积,美丽神秘。可当我们把镜头向地球靠近,听到的不再是美丽的歌声,而是地球母亲的哭泣,因为,整个地球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从视频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置于地球之外,他们所看到的是地球的整体面貌,学生陶醉在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景色中,但学生从电视、报纸等渠道或多或少了解了很多地球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借助视频资源作为导入,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或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这样的导入设计实际上就为新课的展开提供可拓展的空间,缩短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顺利地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引入当时的课堂氛围之中。

二、突破重点——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媒体上关于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营养和保健问题等方面的报道,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素材,时效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不仅是难教的内容,而且是学生难理解的内容。难点是教学所要解决的难处,因此,掌握好重难点就达到了教与学的效果,教科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效果往往很不明显或者说不理想。新课程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生物教学研究的对象,如果单凭教材的文字材料和教师的语言描述显得比较苍白,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借助于视频资源,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对生物事件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理解教材的重点知识又能突破难点知识。

例如:在讲授《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课“生物多样性”内容时,使用了中央电视台一则新闻“地球生物加速灭绝引发各国忧虑”,新闻视频内容涉及了生物多样性的类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各国科学家的担忧。在观看了新闻视频后教师设问:生物多样性的类型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怎样?你了解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后,由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观点的阐述,从而在视频资源和文字材料的双重引导下,开启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达到视频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三、课堂结课——紧扣时效,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

课堂结课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如果处理好一堂课的最后环节,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线索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主旨思想。它是一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节课教学的精华所在,它不仅可以检验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且能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真而全面的分析、总结、判别优劣,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这样既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选取最具时效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生物发展现状,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可以引起学生共鸣,强化学习动机。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范文4

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需要根据中国传统的思想与思想相结合,并结合我国现代化的理论发展建设历来,并不断的运用于实践,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可以帮助当代的大学生不断的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也可以认清我国的国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修养。另外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从专业以及生产的角度积极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去。自然界先于人类产生而产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有一定的依赖性。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向社会进行物资的索取,在一定的生产力的模式下进行改造,从而直接影响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由此只有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实现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也自然更加对生态环境的意识有了更强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就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可以走极端的,需要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相协调的一种生态观念。由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上需要为大学生指出一条鲜明的道路,人类的社会科学发展是建立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基础上,而这种和谐必定会在大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他们自己的生态理念,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于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发展也逐步迈向了和谐的生态发展中去,为了能够取得巨大转变的同时,也能够积极的配合我国GDP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提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源于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这就需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更加深刻的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另外,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付诸于实践,能够积极的投身于专业实践以及社会的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的教育,这样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关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的形成可以对人们建设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理论观点进行一系列的变更。从这些新的理念中可以不断的认清楚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技发展之间的一系列的生态观念。我们现在大学生所提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的发展要求,而是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并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思想形态进行中国化的发展。也是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和空间?

作为以科学发展观来提倡建设社会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清楚认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确保自然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统一,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在社会生产力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不仅积极的改善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并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更加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新要求,能够从其本质上提升对人类生态理念以及协调发展的新方式。在对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以及各项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文明而努力。

(三)有助于转变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确立新的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四个结合

作者简介:周晓阳(1953-),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文(1987-),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2BDY005)、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雁城市民生态文明素质培育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HYSKJJ-ZHONGDIAN-0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210-02

为了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优化教育方法,克服传统教育方法的片面性,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起来,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只有做到了这“四个结合”,才能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正式开设专门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而进行的课堂教育。[1]显性教育具有公开性、正规性、系统性等特点。通过生态文明意识的课堂显性教育,可以集中地向大学生系统传授生态文明理论,使他们全面深入地掌握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科学等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自觉。

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课堂正规教育之外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其具有隐蔽性、非正规性、多样性等特点。[1]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隐性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生态环境、大众媒体、第二课堂等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非正规的、隐蔽的、分散的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隐性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持久的影响力。[2]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紧密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显性教育的目的明确,具有正规性、直接性、系统性的教育优势,但也有单一化、灌输性、呆板性等教育弊端,单纯开展显性教育,其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隐性教育具有间接性、多样性、持久性等教育优势,但也有非正规性、复杂性、目的不够明确等弊端,单纯依赖隐性教育,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显性教育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的隐性教育,从而克服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两种倾向:有些高校片面强调显性教育,忽视了隐形教育,不重视课堂之外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隐性教育而不重视显性教育,连一门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都没有开设。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必须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理论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和判断,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而进行的系统知识的传授活动。理论教育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理论教育是由概念、判断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具有逻辑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逻辑性,发挥理论逻辑的力量,让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逻辑,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理论教育不是具体的事实陈述,而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阐述,具有抽象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论层次。最后,理论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具有系统性。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

所谓“实践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深刻教育,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等特点。首先,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生态文明理论见之于现实,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其次,实践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教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创造能力。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理论教育的作用,而否定实践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课程,但很少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使理论脱离实际,犯了唯理论的错误。二是片面强调实践教育的作用,而否定理论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组织大学生开展了一些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但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使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性,犯了经验论的错误。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创造能力。另外,还要克服“两张皮”的现象,注重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育同解决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注意用实践经验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要求大学生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社会调查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传统教学手段”,是指以书本为载体,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与练习为主要活动方式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即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理论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传统教学手段具有教学成本低、便于随机应变、利于双向互动等特点和优势。首先,传统教育具有教学成本低的特点。这种教学手段花费精力小,投入经费少,节省了教学成本,有助于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其次,传统教育手段具有随机应变的特点。采用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变化,临时采用措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性事件。最后,传统教育手段具有双向互动性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所谓“现代教学手段”,是指采用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器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QQ群及电子邮箱、手机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生动形象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和优势。首先,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它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手段操作能力。其次,现代教育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像展示出来,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最后,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教育内容传播给学生,包含信息量大,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2.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相互结合

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各有其优势和特点,但也有各自的不足,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克服各自的不足,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采用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发挥多媒体、黑板板书各自的优势,又能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如:多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但也具有学生记忆不深刻的缺点,而这一不足恰恰能通过黑板板书来弥补,因为黑板板书停留时间长,从而能起到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而黑板板书只能对所学知识作静态、平面地展示,这一不足又可通过多媒体来弥补,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因此它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再如:现代教学手段虽然具有高效性的优势,但它不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和情感交流,而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其不足,有助于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3]

四、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1.他律与自律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自律”,是指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社会道德、法律及制度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自律也叫“自我教育”,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控性等特点。首先,自律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自主性。在他律过程中,学生只是一种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在自律过程中,学生却成了独立性的主体。通过生态文明的自律,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其次,自律具有自觉性。学生在生态文明自律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生态文明的自我修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自律具有自控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自律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选择与调整,以保证自己在道德与法律制度的规范内活动,防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

所谓“他律”,是指他人对自己进行的教育。他律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与家庭教育等,具有外在性、互动性、强制性等特点。首先,他律具有外在性特点。教育者从外部把教育内容灌输到受教育者头脑中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发生变化。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社会团体、家长都要发挥好他律的作用,相互配合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其次,他律具有互动性特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在生态文明的他律过程中,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使教育双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在课堂教育中,更要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最后,他律具有强制性特点。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受社会法律制度的约束,具有强制性。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家长都应按照法律制度和组织规定,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成为生态文明的合格建设者。

2.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

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体现了内因与外因辨证统一的哲学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自律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因,他律是生

态文明教育的外因。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自律,自律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当然,他律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学校教师、社会团体和家长的教育,大学生仅靠自律难以真正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因此,应当把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在自律的基础上加强他律,在他律的前提下加强自律,使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并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成为生态文明的合格建设者,自觉地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世宏.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王艳.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范文6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中心现有教职工22名,其中在编专职教师10名,大专及以上学历92%,幼儿园高级教师50%。中心内有两个全日制适应期早教班,双休日有130多名散居幼儿参与亲子早教班。中心吸纳了一批从事幼儿园实践教学10年以上的成熟型的兼职教师,参与中心亲子指导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目前分中心设施设备已经到位,尚未启动招生工作。

(二)发展优势

1.机构联动,多形式多途径推进全区早教指导。在学前科的领导下,全区基本已形成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工作管理体制与服务平台,形成网格化布局,串联起遍布全区的早教指导服务网络。在早教中心的策划下全区联动开展“阳光娃娃”系列早教指导活动。

2.高起点定位,建成早教中心优秀团队。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研究生引领推进中心的课题研究,专业水平较快发展。

3.课题研究,以科研促发展。中心课题《生态化环境下0-3岁婴幼儿亲子互动方案的研究》以先进的命题设想被上海市教科院课题规划办立项为20xx年度市级课题,同时吸纳了小红帆、童星幼儿园早教指导站共同参与研究,为课题的研究与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总结实践经验,面向全国辐射。中心已接待近百次国内外专家与同行的参观交流,还应邀数次到外省市开展早教环境创设、亲子指导课程与实践的培训,把我们的经验向全国辐射。

(三)发展瓶颈

1.如何进一步发挥全区机构联动的早教指导专业优势,强化对早教指导工作的过程性管理,有待进一步探索。

2.中心亲子课程与入园适应期早教班课程尚需逐步完善。

3.如何激励教师实现自我超越,提高文化自觉、凸现早教指导的科学性与专业性,是中心内涵发展的核心问题。

4.分中心的启动,显现出中心教师资源的严重不足。

二.发展目标

倡导生态文明的观念,立足“四大中心”功能定位,全力推进中心内涵发展,完善亲子与入园适应期早教课程,形成一支研究型的早教指导师资队伍,实现教师自我超越、中心自主发展的生态校园,在全市形成以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品牌早教,努力创建全国早期教育指导示范基地。

三.工作目标及主要举措:

(一)中心管理工作

在全区早教网络化管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早教指导的过程性管理。在健全与完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中增强生态制度文明,形成文化自觉,构建生态文明校园。

主要举措:

1、完善早教指导站工作制度、早教负责人工作职责、早教指导教师上岗制度等,使各指导站工作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操作规范,提高工作实效。

2、完善区早教指导三级管理网络,构建起以学前教育机构(指导中心、分中心、指导站)为中心,以社区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基地为依托向家庭辐射科学育儿理念、知识和技能的早教指导服务平台。

3、根据中心机构特点,重组中心组织机构,不断完善中心的管理制度,加强自我管理,形成自觉行为。

4、初步尝试普陀早教中心自主性督导评价机制,形成中心的督导评价小组,把控规划实施

方向,监督规划实施过程。

5、在进一步理顺分层管理的基础上,中心重点项目采用项目管理制度,有序推进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

6、统整中心与分中心的部门岗位及中层干部的配备。

7、加强中心文化建设,构建多元和谐、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创立既尊重个性张扬又强调和谐共进的团队氛围。

8、优化调研评优工作,注重对日常性工作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