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范文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力求写规范;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的能力;了解课文内容,以及课文中提到的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积累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课前准备〗

课件: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等;乐曲《春江花月夜》;学生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及有关月球奥秘的资料;描红字帖。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1.猜谜

三四五,像把弓,十五十六正威风,人人说我三十寿,二十八九便送终。(打一天体)

2.跟着老师读儿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老师讲述:“谜”字的笔画顺序。根据学生预习的字词,出示课件:本课词语。引导学生对这些字词进行指名读、齐读、排火车读。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老师:找出不熟悉的字,怎样记住它,学生相互探讨。老师板书“幕、慕”,并加以区分。“临、奥”两字让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

二 整体感知

出示多媒体课件:清幽图片。(教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教师提问:说说课下你预习的词语。(锻炼学生预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学生相互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用夜幕降临造句,悬挂换词,遐想同义词,由皎洁联想到什么。指导朗读。学生联想。板书:遐想。(如:嫦娥姐姐在华丽的宫殿里翩翩起舞;嫦娥姐姐在和她的小白兔相互追逐……)

多媒体出示第一段。指导并齐读。有感情朗读。

教师:月球上有哪些谜呢?让我们到课文中看一看吧!(大声朗读课文,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 继续探索

教师: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他们第一眼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

让学生在课本中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用一个词举例说一说。老师板书:奇异。教师指导:“登”的书写;“奇异、荒漠、任何”的意思;用“没有……没有……”造句。指导朗读。把月球上的奇异的景色读出来,指名读。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吧。(齐读这一部分。)

四 全班交流

我们原来以为月球上有嫦娥、月宫、玉兔,其实,月球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课件:月球的表面场景。默读3~6自然段,你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画出来。小组讨论。

老师板书:继续探索,解开奥秘。

教师:(指生答。适时出示课件):月球是从哪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早?

教师: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作者在课文中提出了对月球的疑问,你认为月球还有哪些奥秘呢?(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课件:课文后面的资料袋。学生阅读。

学生展示课下搜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五 月亮名句

学生展示课下搜集的有关月亮的名句,并把诗句齐读出来。使用课件出示月亮名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学生齐读出示的诗句。

六 实践拓展

课件出示:小练笔。指导学生展开联想:

很多年以后,你成了一位科学家,驾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星空的奥秘,这时,你看到了一个奇特的星球……

〖板书设计〗

22 月球之谜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范文2

【关键词】提供实践合作的机会参与探究体验应用

吕叔湘曾说“语言之妙,妙不可言”,确实,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就要讲究“活”。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它受到广大教师们的关注,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综合性学习通常需要课内外相结合,课外可以安排一两周,展示却只能在一节课内,所以,综合性学习更需要让学生“活”起来,做到“活动充分、思维活跃”,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为“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1]教师进行认真指导,安排好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达到编者所设定的预期目标,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如何提高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有效性有待我们去研究、探讨、解决。我结合自己粗浅的经验,对这问题做一些探讨,以求大家斧正。

一、引导学生以独特的角度探索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创造力是无法教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思考,增长知识和才干。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的主题研究活动中,我先提出几个研究小课题:“月球知识知多少”、“有关月亮的对联和谜语”、“月亮的传说” “与月亮有关的神话”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 几个人为一组共同研究一个课题,以出手抄报的形式汇报成果。这些是常用的活动方式。但我鼓励学生:看看谁能用独特的眼光从身边寻找到新颖的材料。学生或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借阅书籍,或负责整理资料,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在检验成果时,我发现,学生制作的手抄报中精彩纷呈,刊头设计、版面安排、内容选择各具风格,还增加了一些内容,有“与月亮有关的成语、俗语”;有闽清及周边地区关于“敬月”的故事:老人们常常警告小孩不能用手指点月亮,否则耳朵将被月亮割个口,补救办法是对月拜三拜。学生们对这故事哈哈大笑,却感受到月在古人心中的神秘,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还有的收集了童谣“月光光、照池塘……”,在方言渐行渐远的今天,学生用不大熟练的方言唱着原本应该耳熟能详的童谣,怎不令人感慨万分?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也体会到民谣的艺术,领略了押韵的好处,更易于接受相关语文知识; 还有一位学生在介绍“月亮的别称”时列举了京剧《贵妃醉酒》的唱词,指出词中连用“冰轮”、“玉兔”与“皓月”来称呼月亮,在众人熟悉“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的环境中,他的介绍怎不算“新”?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叶圣陶语)这些童谣、传说不是语文教科书中收集的,但也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在学生作文中,他们都说通过活动了解的东西远远超过教材所要求掌握的。我原本计划只是让学生去探究问题,没想到,学生的探究突破所定的范围。他们了解的不只是教科书上能给予的,还认识了人民智慧的广袤,发现了生活中的语文。这样也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综合性目标的实现不言而喻。

综合性学习就是这样以“新”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创新意识,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效果岂是整天强调两者关系能比的?同时无形中也让学生们知晓本土文化的内涵。这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吻合,语文教科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不是唯一。大自然、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以及鲜活的社会家庭生活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这些语文学习的“活水”,只有靠活跃的思维才能挖掘到。[2]

二、用“语文”的方式巧妙引导体验

语文教学要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即要做到“语文和思想老是长在一起,分不开”,(张志公《说工具》)综合性学习如何在课堂中有效提高语文的人文精神教育效率呢?那也就要注重体验,也就是突破“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在自然社会中自觉自愿地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3]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不能纯粹为了活动而活动,更不能把综合性学习弄成纯粹收集其它学科知识。如能注意在活动设计时注重情感体验,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我任教的一个八年级班级,因屡次比赛和各项评比中皆处下风,学生缺少积极性,缺少自信,都认为自己班级是最差的班级,自己也是一无是处的,看不到自己以及集体的优点,自暴自弃的人增加,放纵自己浪费时间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若是整日念叨着“珍惜时间”,叛逆期的学生更为反感。于是在学生进行“寻觅春天的踪迹” 的主题研究活动时,我安排赏春――绘春――颂春――悟春的环节。时值春天,我先让学生在校园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照片要配以简洁生动的解说词。当我看到他们捕捉到“春临人间的”精彩画面,不禁叹为观止:学校斜坡上的一丛小野花、办公楼旁的杜鹃、公园里的一株植物……无一不引发学生们的好奇,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春天,真正实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了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之后,学生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分类收集的古诗句中也是精彩纷呈,古诗中春风春雨,春花春草,都配以画面。在有限的课堂上我展示了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时,学生谈到野花的启示“身在僻静之地的你,宝蓝的外衣里深裹皇冠般的骄傲――虽小,一样装点大地”;谈到由竹笋想到的“我们将是新生力量,也是春的使者,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谈到公园中的花“那得是拥有多坚定的信念,才支撑起这灿烂的生命”……诗一般的语言,却是发自学生肺腑,这远比单纯的记忆名言警句来得有趣,踏着文人、诗人、哲人的足迹,走进春天,领略了春意,美好和向往之情萦绕在心间,我用“心里有花开,心里有发现,人生才蕴涵春色”的寄语,来表达自己希冀他们能珍爱春天,更珍惜如春光般灿烂而又易逝的青春年华的心愿。这一切强过枯燥的说教和呆板的你说我听。最后在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结束我们春之旅程。在这为期两周的活动过程,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用身边的“春意”唤醒内心的春天。如果说我为学生的搜索、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而欣喜,还不如说我更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唤醒许多学生心灵“春暖花开”而高兴,为学生获得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而高兴。在初三的一次考场作文“由……想到的”中,这个班的几位学生就写到这次综合性学习,相信这些感悟和老师的希冀也深深刻入学生的人生轨迹,这些不正表明综合性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相关么?体验提升了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为综合性学习注入“活力”;综合性学习丰富了生活体验,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1]

总之,我认为,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确实体现了“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核心是让学生“动”起来,用活跃的思维,充分地挖掘语文学习的“活水”。这样,综合性学习才是“活”的,精彩的。而综合性学习课程就会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把火”,点燃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注释】

① 隔年饭:有的人家除夕做好饭,年后吃,意味着年年有余粮。

② 形容阴雨天的中午出太阳,预示大雨将至。

参考文献

[1]都启林.“从”素质“到”应试“究竟有多远[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20-21

[2]王鹏伟.语文教学要关注人文精神 [J].语文教学通讯,2011,(4):52―57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格式塔;月亮意象;翻译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105-04

“格式塔”一词指统一的有意义的整体。该理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对单个元素进行剖析。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客体的认识有完形趋向性,人在脑海中形成的关于这个整体的意象就是格式塔意象图式( Image Gestalt)。(库尔特・考夫卡2012: 997)在中国古诗词中,读者在阅读诗词作品的时候就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格式塔意象图式。虽然诗词是由一个个词语构成的,但是作品整体所传达出来的意蕴和意境远远超出了表面的字词。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整体意象的审美把握意味着对文本各个局部语言之外美感因素的体验,这一体验有助于原文本的结构和意义在译者大脑中形成有机的整体,并有助于文本意义的有效转换。格式塔理论认为,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都经历一个从意象到词语的转换过程。而当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又将词语转换成意象。(翟海霞2011:28)在理解诗词作品时,呈现在读者脑海中的不是单个词语或元素,而是整个格式塔意象,它由个体元素与格式塔整体互动而来,二者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完善。这种互动模式正是格式塔意象转换实现的基础。

当译者翻译诗词作品时,应采取自上而下的翻译模式,即先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把握,在脑海中构建作品的格式塔质,把握诗词意象所要传达的情感,再选取合适的策略在目的语中再现原诗的意象。下面笔者将从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异质同构性、闭合性以及整体性三原则来分析诗词作品中与“月亮”意象相关的翻译,并总结每种原则下实现格式塔意象再造的具体策略。

一、异质同构性原则下“月亮”意象的翻译策略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异质同构性主要指“非物质的心理事实与物质的物理事实之间存在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即“将内在的情感和外在事物的审美形态化作一种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诗歌之中”。(马新国2002:134)在诗词作品中,诗人常常会借用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达到借景抒情、物我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人所用的意象便是格式塔中所指的“同构物”。“月亮”意象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是诗人词人咏物抒怀常用的意象。我们将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异质同构性原则下与“月亮”意象相关修饰语的翻译策略。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1(孙大雨2007:172):

The dew has turned to white frost tonight.

The moon is bright at home.

译文2(许渊冲2013:89):

Dew turns into frost since tonight;

The moon viewed at home is more bright

译文(孙大雨2007:216-217 )3:

The crystal dews are chilling from tonight forth;

Our moon at home is solely brighter in its gleams.

这首词虽然是写月夜,但诗人一开始就描绘了秋天边塞的图景: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这样的图景给读者一种凄凉之感,也奠定了接下来诗人对家乡的想念。根据异质同构性,月亮有阴晴圆缺,这与人的悲欢离合之情是有共性的。“月是故乡明”这一句是写景,但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因为同是普天之下共享一轮明月,应该没有差别,而诗人偏偏认为家乡的月亮更加明亮。这正好衬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上给出的三个译文都把握住了诗歌的整体意蕴,在翻译“月亮”这一意象时,均用了比较时。笔者在调查问卷中把其中一个版本的比较级“more bright”改成了原级“bright”。译文1和3都把“明”处理成了“brighter”;译文2是“more bright”,这是译者为了与前句“tonight”押韵而做的安排。不论是“brighter”还是“more bright”,三个译文都准确把握了诗歌的格式塔意象,翻出了原诗句意隐含的比较级,避免了意象的失真。当然,在一些情况下译者只需要直接译出“月亮”意象则可。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异质同构性原则对于诗词而言,主要是指诗人借用意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月亮”意象而言,月亮的阴晴圆缺就与人的悲欢离合有相同之处。因此,译者在大多情况下可直接把“月亮”意象译成“the moon”、“moonlight”等英文中表示月亮的词。在翻译与“月亮”意象相关的修饰语时,译者根据诗歌意境有时需要采取“增译”的策略把意象的隐含意义翻译出来。例如,“月是故乡明”中“明”虽然只是一个形容词,但是其实原诗要表达的意思是“故乡的月亮更为明亮”,因此在译文中译者要把比较级增译出来。当作品中有“月亮”意象的明喻时,译者在大部分情况下可采取直译的策略。当涉及到与“月亮”意象相关的动词时,译者要从诗歌整体意境出发,灵活选用合适的动词,不能一味追求表面字词的对应。

二、闭合性原则下“月亮”意象的翻译策略

格式塔的“闭合性”原理指人们通过知觉对一不完整、不规则的图形进行填补,使之趋于完整的心理趋向。换句话说,这属于人类心理上的“完型压强”,在观察“不完整”或“空白”的形状时,大脑中的知觉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填补“空白”。中国的古诗词和山水画一脉相通,经常会采用“留白”的手法获得意境深远的艺术审美效果,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正可谓“不著一字,尽显风流”。美学大师伊瑟尔曾说过:“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自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瓦宁尔1975:236)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作品时,译者应该把握好原诗的“空白”和“未定点”,从而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传达原诗中的意象,给读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如果忽略对诗歌整体的把握,按照原诗照翻意象,未免会把诗歌中的“空白”翻得太死,“剥夺”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例如李白这一首广为人知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1(孙大雨2007:208):

Before my bed the moon shone brightly.

I thought it was frost.

I lifted my head and looked at the moon.

When I lowered my head I thought of home.

译文2(许渊冲2013:49):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译文3(王玉书2004:544-545 ):

Before my bed there streams in the moonlight

It lies there on the ground, looking like frost

Lifting my head, I gaze at the moon bright;

Lowering my head, in homesickness I'm lost

译文4(王大濂1997:52-53 ):

What bright beams are beside my bed in room!

Could on the ground there be the frost so soon?

Lifting my head, I see a big, full moon,

Only to bend to think of my sweet home

译文5(龚景浩2006:2-3):

The bright to me like white near my cot,

Seemed to me like white around frost.

I looked up to gaze at the moon;

I looked down to think of home.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家喻户晓的月夜思乡名篇。关于首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该作何解释,学界有不同的论断。有的认为是坐具,也有认为是我们平时睡觉的床,也有学者认为是井栏。前面四个译文都是翻译成“bed”,而最后龚译则是“cot”,有床的意思也有小屋的意思。关于“床”的争论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考究,这里不作深究。但“床前明月光”是否要把“月光”翻出来?从以上5个译文我们可以看到译文1、3、5都处理成了“moon”或者“moonlight”;译文2和4分别翻成“a pool of light”和“bright beams”,并没有直接点出诗人所见之光是“月光”。

从格式塔闭合性原理来说,译文2和4的译法更胜一筹。虽然诗人原文的表述是“床前明月光”,但是诗人夜晚初见到那道光时,是不清楚那是月光的,所以他才说“疑是地上霜”。他可能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朦胧,才会把月光错当成地上凝结的白霜。如果第一句就按照原文的字而意思翻成“moonlight”,读者就少了一种心理期待。

相反,许渊冲处理成“a pool of light"便把诗人见到的光模糊处理了。根据格式塔的完型心理,读者此时心里就会想“诗人见到的究竟是什么光呢”,于是就有了下一句自问“Can it be boarfrost on the ground? ”读到第三句“Looking up, I gaze at the moon bright”,读者便恍然大悟,原来诗人看到的是“月光”。也就是在这一刻,那如霜的月光撩拨了诗人思乡的情怀,让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闭合性”指当外界事物部分被遮蔽时,与我们有关的知识经验也会被激发,从而把被遮蔽的那部分内容通过联想补充出来,填补原来的不完整。格式塔的“闭合性”原理与中国文化中的“留白”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译者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要充分揣摩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同时要把握诗歌整体的结构。需要变通的地方就应该打破原诗语言的束缚,翻译出作品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具体到“月亮”意象而言,译者可以采用上义词来代替具体的“月亮”,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也使译文更具有逻辑性。比如,“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光”就可以用上义词“a pool of light”来代替。而有的时候则要大胆采用原诗的语言结构运用异化的翻译方法,给读者营造丰富的审美空间

三、整体性原则下“月亮”意象的翻译策略

在格式塔心理学看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诗词作品中的格式塔质不是字词的堆砌,而是语言和意象及其结构的整合。当我们翻译诗词作品时,无沦是从异质同构性分析,还是从闭合性分析诗歌的“未定沪点”和“空白”,都离不开整体性。我们在翻译诗词时,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正确处理意象的翻译。如果脱离了诗歌整体,孤立地翻译意象,则有可能出现错译,歪曲了原诗的意思。

例如,王昌龄的《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译文1(许渊冲2013:34):

The lotus bloom feels shy beside the lady fair;

The breeze across the lake takes fragrance from her hair

An autumn fan cannot conceal her hidden love;

In vain she waits for her lord with the moon above.

译文2(王大濂1997:20-21 ):

The peony is not so sweet as the beauty’s grace;

Breeze sends her fragrance on hair over court lake face.

An autumn fan hides not her longing but her pain;

The moon in sky is waiting for her lord in vain.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之前,表面上看来这是一首宫怨诗,但其实影射了作者的命运和宫人并无两异。无论宫中的器物如何华贵,美人如何娇艳,最终也只能是“空悬明月待君王”。从上面两个译文的最后一句来看,两位译者对月亮意象的理解显然是有出入的。许译“In vain she waits for her lord with the moon above”,主语是宫人,月亮在此是状语。读者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副画面:在寂静的夜晚,一位美人在皎洁的明月下等待君王,可是君王却久久不至,唯一和她相伴的只有空中那高高的明月。这样一个失宠宫人的凄凉形象便跃然纸上。

王译“The moon in sky is waiting for her lord in vain”则割裂了与上文的联系,把主语偷换成了“月亮”。整首诗的主人公是失宠的宫人,前面对殿内奢华的描写也是为了衬托她内心孤寂的情感。如果突然把主语转换成“月亮”,诗歌整体意蕴的连贯便被打一破了。因此,译者应该考虑诗歌的整体性,不能孤立地从某一句翻译意象。

格式塔整体性认为整体大于部分。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译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主体认知把握诗歌整体意境。如果缺少对作品整体的把握,根据自己的臆想翻译意象,则可能曲解原诗的意思,译文也无法给读者呈现完整的格式塔意象。具体来说,在整体性原则下,译者应该注意译文主语的一致性,正确辨别“月亮”意象在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如果诗词作品中出现“清辉”等既可以表示月亮又可以表示白天太阳的光辉的词时,译者要根据诗歌的语境判断作品中的词语具体指代的是什么,避免错译。

四、结论

在格式塔视野下,“月亮”意象的翻译其实也是格式塔意象在译者脑海中意识再现以及文字再现的过程。译者在翻译作品前,应先充分理解诗词的意蕴,在脑海中构建起格式塔质,然后选用合适的译法处理“月亮”意象。具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兼顾整体性、异质同构性和闭合性原则。

在异质同构性原则下,译者要把握诗歌中“月亮”意象所传递的情感,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在翻译与“月亮”意象相关的修饰语时,译者根据诗歌意境有时需要采取“增译”的策略把意象的隐含意义翻译出来;译者要根据诗歌整体的意境选用与月亮意象相关的动词,如“海上生明月”中一个“生”字,便有rise/lift up/ grow/born等词可以选用,但是如果要生动表现海上明月升起时雄浑壮观的景象,用“grow”一词效果更好。在闭合性原则下,译者要把握住诗歌的“未定点”和“空白”,根据诗歌意境采用异化或者用土义词代替具体意象的方法,如李白《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便可采用模糊意象的方法翻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这样就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去揣摩“a pool of light”究竟是什么光。整体性原则要求译者要有语篇翻译的概念。在整体性原则下,译者应该注意译文主语的一致性,正确辨别“月亮”意象在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如果诗词作品中出现“清辉”等既可以表示月亮又可以表示白大太阳的光辉的词时,译者要根据诗歌的语境判断作品中的词语具体指代的是什么,避免错译。

笔者希望能有更多多角度、多元化的研究来指导诗词意象的英译,既能生动地传递原诗的意象,又保留译文的音美和形美,从而让外国读者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翟海霞.文学翻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现[J].文教资料,2011.

[3]马新国.西方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孙大雨.英译唐诗选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许渊冲.宋词300首:汉英对照[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6]孙大雨.英译唐诗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瓦宁尔.接受美学[M].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

[8]王玉书.王译唐诗三百首[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范文4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它包含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令人百读不厌。在反复吟诵中悟文、悟情、悟理,必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受到美的熏陶。

1 古诗文诵读活动是综合性学习活动

古诗文本身综合性强,内容丰富,包蕴厚重。所以诵读活动就不应局限于语文学科本位、局限于课堂教学小天地。应把它纳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以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表现方式,如诵、吟、唱、演等,整合语文与其他学科和艺术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精神。

2 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开放性的学习活动

古诗文诵读应在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心态中进行。学生应立足学校,走向生活,融入自然,无拘无束,拥有个性化的活动时空和创造时空。首先,诵读素材的来源应是开放性的,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为学生提供素材,而应发动学生广泛地收集,倡导学生自主选择搜集的内容,自主选择搜集的时间和空间、方式和手段。搜集活动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教室即小课堂搜集;二是大课堂搜集即一切日常生活之中,搜集古诗文主要放在大课堂活动中。即要求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区,走向自然,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和途径进行搜集。可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向家长请教、向社区有知识的人请教,更可以上图书馆、上网查询。总之,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寻找、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其次,古诗文运用是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适当引用古诗文,既能言简意赅地表情达意,又能使文采斐然,谈吐不俗;既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又能激发学生对语言美的追求。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认知、体验、情感去诵读、去引用、去创作,完全浸润在古诗文浓郁的书香中,受到古诗文的熏陶,使其良好个性得以发展和养成。

3 古诗文诵读活动中需要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诗歌是情境的载体。任何古诗文都包含着诸多的情境因素。要真正走进古诗文,与文本对话,与诗人情思产生共鸣,得到美的感悟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那就应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时的或想象的情境中去诵读,再加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映照、组合、创造,便会产生更新更深的感悟。这种情境还可以成为激发学生灵感的诱因。学生可以在此情境中禁不住诵读之、歌之、舞之,甚至产生创作的冲动,把自己的感悟和情思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

创诗是学生心灵的自然流露。当学生通过读诗、抄诗、引用诗等活动之后,已有了基本的诗歌文化底蕴,并积淀为素养,当他们融入生活、融入自然之时,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情感便会与情景发生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创作激情,激发创作潜能。

创诗的方式主要为:

3.1属对

对对子是古人创诗的基础,是写诗的起步。通过给出指定词语,连词成句,连句成对。如给定词语:“有如、诚似、读书、治学、蜂酿蜜、燕衔泥”,让学生属对,有学生属对为:“读书有如治学,蜂酿蜜诚似燕衔泥”;有学生属对为:“读书有如蜂酿蜜,治学诚似燕衔泥”。让学生对这两个属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了属对的基本知识和要领。通过属对训练,学生初步产生了想写诗的冲动。

3.2仿写

仿写不失为创诗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仿写,潜移默化写诗的要领,但仿写周期不宜过长,应适时而止。因为仿写毕竟要受到原诗的束缚,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也未必都如原诗作者一样,很难仿写出好诗,学生非常容易出现机械模仿,因此,在仿写中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仿写,真正体现出仿写的价值。

3.3真创

真创就是学生运用已学的古诗文知识,真正独立自主创作,用诗的形式来书写自己对生活、人生、自然、社会等的体验和感悟。在感受成功的乐趣中不断增强对古诗文的诵读和创作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传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古诗文的创作要打破时空的局限,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创造自由发展的机会,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走进心灵世界,去发现美、感悟美、抒写美。如一位学生创作了一首名为《思亲》的小诗:“皎月流珠入户来,梨树倩影映窗前。我寄相思与明月,问我亲人何时还。”其创作动因则是“父母为了我能读好书,双双外出打工挣钱,好几年未回家,我的生活孤独寂寞。一个月圆夜,明月当空,我一个人在家形单影只,倍感孤寂,不由想起打工的父母,生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就默诵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与月亮有关的诗词,念着念着,诗中月亮的形象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4 古诗文诵读活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有个性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则应尊重不同情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特长,选择参与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自由组合,在诵读中综合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手段,开展唱诗、画诗、演诗等活动。让学生置身在特定情境氛围中创造性地去读、去感悟,充分展现不同潜力学生的诵读个性和爱好特长。在活动中,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不断自我调节,让其既满足个性化诵读的强烈心理需要,又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诵读方式方法、找到张扬个性和发展个性的平台,不断体验到诵读的快乐,并滋生出一些良好的个性。

5 古诗文诵读活动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古诗文更包蕴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古诗文诵读活动就要深挖古诗文的情感内涵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受到人文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传承优秀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范文5

一、图文并茂呈现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教材收录的名篇佳作里大都有细腻丰富的语言文字描写,如何将这些文本信息以图片的展示出来呢?显然,传统的教师讲解与板书的教学模式是爱莫能助的。而利用信息技术则可以轻松地对图文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轻而易举地创设出生动具体的学习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秋天》一课时,我设计了观赏秋天风景图片的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如诗如画的学习情境中,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通过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秋有个总体的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

又如在教《三峡》时,我搜集了有关三峡风光的图片,并在多媒体教室中以美丽、直观、形象的画面形式丰富学生的视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客观反映作者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利用信息技术展现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富有表现力的图片、音频、视频,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古诗《江雪》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画面和略带哀伤的音乐,在学生的眼前呈现天寒地冻的景象,让学生边看图边展开想象,体会蓑笠翁在江上独钓的心情。学生在音乐的熏染下渐入其境,换位思考,或深或浅地体会到诗文展现的意境。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改变传统的教法、学法,让阅读与写作完美结合

如何提高作文水平,可以说是教师、学生面临的共同难题。寻找恰当的方法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教师们可谓绞尽脑汁,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收效甚微。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赞可夫教给了我们重要的方法:“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学生在平常写作时,经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这应归结于教学的不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后,学生都沉醉于朱自清先生笔下充满盎然生机的春光之中,折服于朱自清先生秀雅清新、朴实隽永的文笔。借此契机我按季节播放了八张图片,让学生讨论不同季节、不同景色的图片的特征。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任选其中一张图片结合课堂讨论归纳的写景方法进行片断练习。这时大家兴趣高涨,有的翻课本,有的查笔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完成后,互相批改、展示。最后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基本掌握了写景的方法,实现了阅读与作文的完美结合。

四、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不断延伸学生的知识视野

初中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上网的知识,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语文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尤其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围绕教材内容向学生展示预选项目,让学生自己上网查寻需要的内容。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范文6

关键词: 高考 诗歌鉴赏 解题技巧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千年的璀璨文明里,诗歌始终散发着熠熠光彩,以其优美的语言、博大的思想、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意境、诱人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雅士投入诗的长河,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作为文学中最高最美的艺术形式,诗歌凭着其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今人学习、吸收、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学生要有一定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在四种文学作品中,诗歌一直是学生理解鉴赏的难点,80%的高中语文老师一致认为诗歌鉴赏题是所有语文试题中得分难度最大的题目。究其原因,是诗歌鉴赏素材浩如烟海,不可捉摸;二是古代诗歌是文言的最集中表现形式,语言的跳跃性与古今语序的不同决定了其解读的难度,三是学生古文知识积累不够,这些都是考生读不懂诗歌的“硬伤”。但不管怎样,诗歌鉴赏都是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技巧,对备战高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研究,权作引玉之砖。

一、知人论世品诗

诗是作者情感的抒发、灵魂的写照,要想读懂一首诗,就必须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特别是近几年来的诗歌鉴赏试题,都是一些大家不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论诗、知世论诗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例1:2006年北京高考试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善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②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解析:陶渊明的两首《移居》诗,写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义熙四年,陶渊明在上京的居所失火,陶渊明只得栖身船上;一年多以后,移居到浔阳郊外的南村,写下了这两首诗。他借移居之乐来表达自己朴素的人生理想。

这首诗以春秋开篇,描写了一年四季的生活中常有的乐事,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登高赋诗,一快胸襟,对陶渊明来说,在柴桑火灾之后,新迁南村,有此登临胜地,更觉欣慰自得,何况还有同村的“素心人”可与共赏新诗呢?“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过门辄呼,无须士大夫之间拜会邀请的虚礼,态度村野,更觉来往的随便自在。大呼小叫,毫不顾忌言谈举止的风度,语气粗朴,反见情意的真率。“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辄披衣,言笑无厌时。”有酒便互相招饮,有事则各自归去,在这个小小的南村,人与人的关系何等实在,何等真诚。“各自归”本来指农忙时各自在家耕作,但又与上句饮酒之事字面相连,句意相属,给人以酒后散去、自忙农务的印象。过门招饮,仅见其情意的真率;闲时相思,才见其友情的深挚;披衣而起,可见即使已经睡下,也无碍于随时相招;相见之后,谈笑起来没完没了。如果说过门辄呼是从地邻关系表明诗人与村人的来往无须受虚礼的限制,那么披衣而起、言笑无厌则表明他们的相聚在时间上也不受俗态的拘束,将诗人与邻人之间纯朴的情谊写到极至,也将摒绝虚伪和矫饰的自然之乐倾泻无余。此际诗情已达,再引出“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的感叹,便极其自然了:这种乐趣岂不比什么都美吗?不要匆匆离开此地吧。这两句扣住移居的题目,写出在此久居的愿望。从移居之乐中,表达自己朴素的自然观。他的自然之趣是脱离虚伪污浊的尘网,将田园当作返朴归真的乐土;他所相与之人是淳朴勤劳的农夫和志趣相投的邻里;他所寄托的玄理,朴实明快,是他在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之后悟出的人生真谛。结尾点明自然之乐的根源在于勤力躬耕,这是陶渊明自然观的核心。诗人认为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谊,并从中领悟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

【参考答案】①D、E

②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例2:2007年江苏高考试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解析: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上阕之“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两句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上阕写送别,下阕抒情本应该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作者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情。作词送人而居然说离别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的事,显示出词的思想感情将有进一步的开拓。作者写出词的最后两句,包含了更多的伤心经历,展示了更广阔、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情已淋漓,语仍含蓄。

【参考答案】(1)答: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陶渊明、辛弃疾大家并不陌生,只要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创作风格、诗歌流派有所了解和掌握,解题时就会得心应手,把握清楚。了解了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就能理解其“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质朴;了解了文天祥的抗金经历和爱国情怀,就能理解其对生活的感悟及壮志难酬的压抑和痛苦……由上可知,只有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才能将诗歌的情意理解的全面透彻,才能真正理解诗人的情感,才能“真解其中味”。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的共同作用,造就了一批风格各异的诗人。所以要理解诗作,就不能离开对诗人的品读,对历史的了解。实际上,读诗就是在读中国社会的发展史,读中国文化的发展史,读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二、读小注明诗意

小注主要出现在两种类型的诗歌中:一是句中有艰涩难懂的生僻词,对其进行解释和对上下文语义进行梳理;二是诗作出自一些不出名的诗人,对诗人及其写作背景进行介绍。小注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解题的难度,实际上也就给出了学生思考的线索和答题的角度。

例3:2008年的四川高考试题:

野夕答孙郎擢①

――何逊②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信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约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第二小问: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

这首诗对于广大考生来讲,不管是诗人还是诗作都是比较陌生的。何逊,南朝诗人,杜甫曾称赞他“能诗何水曹”,何逊“能诗”的特点之一是擅长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来衬托自己的主观感受。在此诗的小注中,出题者明确了诗人和孙郎擢的关系,表明这是一首写给友人――抒发友情,倾吐胸中情怀的作品。诗的前半阕写“野夕”之景,围绕“野”、“夕”字描绘出一幅山野和村野的晚景图,充分渲染出了一种空寂、苍茫的氛围。下半阕诗人直抒胸臆。“虚馆无宾客”,“虚”字照应了上面四句的总体气氛,使人不由得隐隐联想到:正是诗人独处无友、心无所属,所以放眼远望,感受到一片空旷幽暗。“幽居乏欢趣”,“幽居”,指幽静的居住处,“乏欢趣”,直说出友人不来,生活即无欢乐。这两句率直道来,显得情真意切。收尾二句“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化用“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杂诗》)之意,以有形之流水比喻无形之情思,亦复深情绵邈。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寂寞和无趣的生活,表现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

【参考答案】表现出诗人因“幽居”、“无宾客”而“乏欢趣”的心情。诗人末句中“流水”来比喻对朋友的一种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

三、品味意象,解读诗眼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与象的统一,“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是指在诗歌作品中由作者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予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诗词中最能开拓意境和增强表现力的词句。通过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就能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在众多诗歌体裁的作品中,透过意象来凸显诗歌主题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该诗中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这些凄凉、肃杀、毫无生机的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游子思归而不可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情的意境。

例4:2009年的广东高考试题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第一小问: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自古以来,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它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而月亮本身安宁与静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在这里,诗人借助明月这个意象表达了绵绵的思乡之意,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对自己颠簸流离生活的感叹。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参考答案】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在把握诗歌意象的同时,还要注意抓住诗眼分析诗歌,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练字。唐朝的诗人贾岛就被称之为“苦吟诗人”,其推敲的故事天下闻名。因一个好字、好句,而使全句、全诗游龙飞动、生气盎然的,这就是“诗眼”。它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是体现主旨的精彩语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自古以来广为称道,作者把这个表颜色的形容词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既有色彩感又有动态感,小小的一个“绿“字,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勃勃生机和欣欣向荣,使全诗增色不少,“绿”就是本诗的“诗眼”所在。

以上的诗歌鉴赏题型的解题方法,是我在近几年高中语文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拙见,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掌握解题技巧,学生做题时就不会陷入盲目,就有了方向性。当然,在做简答题时,要做到点面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一定要紧扣原诗内容,切忌脱离原诗泛泛而谈,力争做到语言精练、术语规范、理论与具体内容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

参考文献:

[1]2006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分析.

[2]2007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分析.

[3]2008年四川省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分析.

[3]2009年广东省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分析.

[4]王春利.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歌鉴赏命题特点和应考策略.黑龙江教育,2006,6.

[5]潘浩有.如何鉴赏高考试卷中的古典诗歌.考试周刊,2007,30.

[6]练继琼.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读与写,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