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的习俗英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万圣节的习俗英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万圣节的习俗英文

万圣节的习俗英文范文1

11月1日万圣节英文:Hallowmas,南瓜是万圣节的代表。

10月31日是万圣夜英文:Halloween,华语地区常将万圣夜称为万圣节。

Halloween is a holiday celebrated on October 31. By tradition, Halloween begins after sunset. Long ago, people believed that witches gathered together and ghosts roamed the world on Halloween. Today, most people no longer believe in ghosts and witches. But these supernatural beings are still a part of Halloween.

万圣节前夜是在10月31日庆祝的一个节日,根据传统,万圣节前夜的庆祝活动从太阳落山开始。在很久以前,人们相信在万圣节前夜女巫会聚集在一起,鬼魂在四处游荡。现在,大多数人们不再相信有鬼魂和女巫的存在了,但是他们仍然把这些作为万圣节前夜的一部分。

The colors black and orange are also a part of Halloween. Black is a symbol for night and orange is the color of pumpkins. A jack-o’-lantern is a hollowed-out pumpkin with a face carved on one side. Candles are usually placed inside, giving the face a spooky glow.

黑色和橙色仍然是万圣节前夜的一部分,黑色是夜晚的象征,而橙色代表着南瓜。南瓜灯是用雕刻成脸型,中间挖空,再插上蜡烛的南瓜做成的,带来一个毛骨悚然的灼热面孔。

Dressing up in costumes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Halloween customs, especially among children. According to tradition, people would dress up in costumes (wear special clothing, masks or disguises) to frighten the spirits away.

盛装是最受欢迎的万圣节风俗之一,尤其是受孩子们的欢迎。按照传统习俗,人们会盛装(穿戴一些特殊的服饰,面具或者装饰)来吓跑鬼魂。

Popular Halloween costumes include vampires (creatures that drink blood), ghosts (spirits of the dead) and werewolves (people that turn into wolves when the moon is full).

流行的万圣节服装包括vampires(吸血鬼),ghosts(死者的灵魂)和werewolves(每当月圆时就变成狼形的人)。

Trick or Treating is a modern Halloween custom where children go from house to house dressed in costume, asking for treats like candy or toys. If they don't get any treats, they might play a trick (mischief or prank) on the owners of the house.

欺骗或攻击是现代万圣节的风俗。孩子们穿着特殊的衣服走街串巷,讨取糖果和玩具之类的赏赐。如果他们得不到任何的赏赐,就可能会对屋主大搞恶作剧或者胡闹了。

The tradition of the Jack o' Lantern comes from a folktale about a man named Jack who tricked the devil and had to wander the Earth with a lantern. The Jack o' Lantern is made by placing a candle inside a hollowed-out pumpkin, which is carved to look like a face.

南瓜灯的传统来自于一个民间传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戏弄了恶魔,之后就不得不提着一盏灯在地球上流浪。南瓜灯是用雕刻成脸型,中间挖空,再插上蜡烛的南瓜做成的。

There are many other superstitions associated with Halloween. A superstition is an irrational idea, like believing that the number 13 is unlucky!

和万圣节有关的迷信还有很多。迷信是一种不合常理的想法,比如认为13是不吉利的数字!

Halloween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supernatural creatures like ghosts and vampires. These creatures are not part of the natural world. They don't really exist... or do they?

万圣节还和一些诸如鬼魂和吸血鬼之类的超自然的生物有关。这些生物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或许他们其实真的存在?

Witches are popular Halloween characters that are thought to have magical powers. They usually wear pointed hats and fly around on broomsticks.

女巫是万圣节很受欢迎的人物,人们认为她们具有强大的魔力。他们通常戴着尖顶的帽子,骑在扫把上飞来飞去。

万圣节的习俗英文范文2

万圣节(俗称鬼节),每年的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夜,在英文中有个专有的词叫“Halloween”。传说在基督纪元以前的古西欧国家,德鲁伊特人认为在10月31日这天夜晚,死神会带着已死去的人重返人间。于是,他们燃起大火,将动物放在火中烧,作为给死神的献礼,祈求它不要打扰人民,一些占卜者则施以巫术驱赶在四周游荡的妖魔鬼怪。年轻人集结在一起,用动物头或皮毛做成服饰打扮自己(即化装舞会的由来),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因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也是一种秋收的庆典,他们相信,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美满的收成,并对他们呈上丰盛的款待。所有的篝火和灯火,一是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可以给鬼魂照亮道路,引其回归。

在美国,万圣节是仅次于圣诞节和感恩节的第三大节日。这一天人们可以任意地装扮自己,尽情作怪!不必担心会招致他人异样的眼光,因为每一个人都一样“炫”!

早在十月初的清晨,我和老伴在洛杉矶居住的社区里散步时,就忽然发现不少美国人家开始陆续用南瓜灯和骷髅装扮自己家的屋内院外,鬼气妖气十足。在各大商场或超市的入口处,摆放着和真人一般高的骷髅造型,面目狰狞,恐怖可怕。

洛市有专卖万圣节商品的超市,五花八门的鬼节饰品,琳琅满目,小到卡通面具,大到一人多高的身披长袍的长老,从血淋淋的鬼头,到身着黑衣头戴黑帽的女巫,狰狞可畏,其价格都不菲,从数十美元到数百美元不等,来到这里像进入一个魑魅魍魉的世界,看得我们心惊胆战。

31日夜晚,在美国人看来,是一年中最“闹鬼”的时刻,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们成帮结伙,穿着五颜六色的化装服,头戴各种假面具,手提南瓜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大声吆喝:大门开开,糖果拿来!

夜幕降临后,我和老伴想亲眼看看万圣节“闹鬼”的夜晚。于是儿子专门开车送我们到美国人居住的小区转转。只见大街小巷、夜色中人头攒动,装成鬼或扮作女巫、侠士,孩子们到各家讨糖吃,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款待。许多家庭都把自己房屋装饰成鬼的世界。当我们提出想进去参观时,受到化了装的主人的热情欢迎,走进他们家的“鬼屋”,只见房内吊着面目狰狞的“骷髅”,白丝带在空中摆动,配以忽明忽暗的灯光,真像到了地狱之门。

一路上,我们看到有不少喜欢热闹的家庭在举办化装舞会,鬼脸、南瓜灯、蜘蛛网之类的,都成了节日的装点。整个洛杉矶市一派鬼气弥漫的节日景象。

看美国人过万圣节后,我们总结出来,其实画鬼容易,扮鬼也不难。只需要用一条白床单顶在头上就可以,在上面抠两个洞,留出眼睛。若想扮成魔术师,就穿上黑衣黑裤,再戴上黑礼帽,并在礼帽与头顶之间藏一只绒毛小兔备用。小孩子可以把自己打扮成喜欢的卡通形象。

万圣节的习俗英文范文3

 

万圣节活动方案1

 

一、活动主题

 

万圣欢乐节,小鬼大搞怪

 

二、活动背景

 

10月3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Hallowmas),万圣节起初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是驱除邪灵、祭拜祖灵以求平安的节日,但发展至今它已成为儿童搞怪的娱乐节日。在万圣节前夕,儿童会穿上化妆服,带上面具,提着南瓜灯,向邻居讨要糖果的同时,还会施展小花招,负责搞怪,博取家人邻居的欢笑。 万圣节在我国中小学英语学习中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知识点,少年儿童都希望在节日到来之前有一次展示自我的搞怪机会。xx英语学校将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放松,家长参与,加强亲情联络的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能力。

 

三、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目的有二,一是让学员和家长放松参与、加强亲情联络的同时,培养学员的自立、自强能力;二是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及实施锻炼学校员工的操作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活动时间及安排

 

20XX年10月23日---10月25日 宣传海报等的制作,活动用品的准备 20XX年10月26日---10月28日上午 宣传;邀请并确定学员;外教邀请,与其做好沟通,准备好活动当天的节目(热身、唱歌、展示自己国家庆祝万圣节的小活动等);活动用品的到位;场地布置完毕。 20XX年10月28日下午 活动开展 13:30---14:00 学员及家长的接待,做好登记。 引导学员及家长进入活动场区,外教与学生家长沟通,可以做些小游戏(由外教定,但须与其做好沟通,时刻把握活动细节)。14:00---14:20 主持人与外教一起带动学生家长做热身运动;主持人介绍万圣节由来、习俗及游戏项目;组织学生家长抽牌,确定游戏进行顺序。14:20---16:30 五项小游戏分别开展进行。每项游戏进行前,主持人宣读游戏规则,2位计时员到位,摄像师做好抓拍,其他内场服务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及安全。16:30---16:40 学员家长到大厅,外教展示自己国家如何庆祝外圣节。内场人员布置场地,桌凳排放,垃圾桶、南瓜、刻刀等的准备。16:40---17:20 回到活动场区,学员家长在老师的示范带领下制作南瓜灯(期间播放音乐、图片及南瓜灯制作流程,外教可以在各个组之间指导南瓜灯的制作)。17:20---17:40 抽奖环节。主持人宣布奖项设置及抽奖规则;进行抽奖;奖品的兑换及登记;内场服务人员做好蜡烛的准备,如分段切割、使其能够点燃。

 

17:40---18:20 老师分发点亮的蜡烛,外教、老师与学生家长共唱主题歌,合影留念,活动结束。

 

五、活动参与人员及分工

 

全体员工参与此次活动。设主持人一名、活动总监一名、计时员两名、摄像师一名,其他员工协助做好内勤服务工作,具体分工如下:主持人:带班老师(1名)

 

负责准备主持讲稿、整个活动的主持、外教的翻译工作等。

 

接待组:2人(女职员)

 

负责学生家长的接待,组织学生家长抽牌决定分组及顺序;做好来访登记及奖品登记等。

 

设计组:2-6人(两女职员、四男职员)

 

负责活动场地的设计、布置,包括桌椅、游戏的摆放,墙饰等。

 

多媒体操作组:1-2人(男、女职员各一名)

 

查找下载有关万圣节的少儿英文歌曲、搞怪图片及南瓜灯制作流程示意图,负责活动中多媒体的操作。

 

计时组:2人

 

负责每场游戏的计时与裁判。

 

照片采集组:1-2人

 

负责整个活动过程中照片的拍摄工作。

 

六、活动场地及布置活动场区多功能厅

 

七、活动所需用品

 

宣传海报,彩色卡纸10张,圆南瓜10个,刻刀4把,蜡烛15支,小手拍4-6副,小球8-10个,小熊12个,小猪 2个,地贴4-8张(用硬纸壳制作),贴画5-7张,小豆子2盒,水桶2个,打火机2个,胶带2-4个,抽奖箱一个,相机1-2个,彩笔若干,气球若干,白纸若干,创可贴若干,垃圾桶若干, 小礼品若干,面具若干。 万圣节音乐、歌曲、图片。 水果点心若干。

 

八、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1.学生家长、外教的邀请,所需物品的置办。 2.活动场区的布置。设计组负责人负责设计,其他人员协助布置活动场区。3.主持人与外教做好沟通,确保外教能够较多参与。教师利用课堂征求学员自愿表演节目,对节目跟踪反馈,确保节目信息无误。4.彩色卡纸制作顺序牌,分别为A1,A2,B1,B2,C1,C2抽到同字母的为一组,顺序以字母排序为参照。或以万圣节前夕单词(Halloween)的各字母为序。(二)活动进行活动包括五个环节:热身运动环节;游戏环节;南瓜灯制作环节;抽奖环节;合影留念结束。1.热身运动环节。主持人与外教共同带领完成。热身之后主持人介绍万圣节,并进入下一环节。2.游戏环节。主持人介绍游戏项目及注意事项等,引导员组织学员家长抽牌决定对决小组及顺序。每场游戏主持人都要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计时人员做好计时裁判工作。游戏1:小红帽痛击大灰狼a.家长或孩子任意一人持小手拍站在游戏白线后面;b.家长或孩子任一人使用小手拍推动小球进入狼窝;c.2分钟内3次推入狼窝即可获得通关印章一枚;d.遵守游戏规则,注意个人安全

 

游戏2:愤怒的小熊a. 家长或孩子一起站在桌子后面,其中一人拿起小熊;b.听通关老师叫开始后,家长或孩子拿起小熊砸向小猪;c.每个家庭有5次机会,3次击中小熊即可获得通关印章一枚;d.遵守游戏规则,注意个人安全

 

游戏3:背靠背运气球a. 家长与孩子背靠背站在游戏白线后面,通关老师将气球放在两背之间;b.通关老师叫开始后,家长与孩子一起将气球运送至指定位置,再返回运送下一个;c.游戏计时三分钟,三分钟内每个家庭成功运2个气球即可获得通关印章一枚;d.遵守游戏规则,注意个人安全

 

游戏4:白雪公主快跑a. 家长拿起两张地贴站在游戏白线后面,孩子靠墙站在家长对面;b.听通关老师叫开始后,家长两替踩着地贴朝孩子方向前进;c.家长走到孩子面前后,把地贴交给孩子,孩子按照原路交替返回起点,60秒内完成游戏即可获得通关印章一枚;d.遵守游戏规则,注意个人安全

 

游戏5:成熟的五粒豆a. 家长和孩子站在游戏白线后面,拿起盒子里的小豆子;b.听通过老师喊开始后,家长或孩子任一人将小豆子投向对面的水桶;c.每个家庭有10次机会,投中5次即可获得通关印章一枚;d.遵守游戏规则,注意个人安全

 

3. 南瓜灯制作环节。主持人借助多媒体向家长学员简单介绍万圣节习俗及南瓜灯制作流程;外教、主持人及其他老师示范,孩子和家长一起体验制作南瓜灯的乐趣。做好南瓜灯的家庭,准备进入抽奖环节。4. 抽奖环节。主持人宣布抽奖规则、奖项设置及兑奖方式,按顺序抽奖。抽奖规则:五关游戏全部通过可抽奖3次,四项通关可抽奖2次,其余可抽奖1次。奖项设置:一等奖 课时代金券1000元 二等奖:课时代金券500元三等奖:课时代金券300元 参与奖:小礼品一份兑奖方式:抽中一、二、三等奖的家庭到指定位置做好登记,参与奖可直接兑换小礼品一份。5.合影留念。主持人控制现场,宣布内场服务人员分发点亮的蜡烛,并协助学生放入南瓜灯;外教与主持人领唱万圣节主题歌曲,摄影师拍照;每个家庭可自由组合,抱着南瓜灯及小礼品合照留念。若之前老学员有准备节目,此时可进行才艺表演。(三)活动结束欢送学生家长离开,收拾整理场地。

 

九、活动应注意事项(一)责任到组,落实到个人,分工协作。力争每个人对活动的流程、细节都有所把握,以备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应对。(二)确保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工作。(三)活动进行时前台留守一名工作人员,保持正常工作的进行。

 

十、活动预算圆南瓜10个(40元),刻刀4把(10元),打火机2个(2元),蜡烛10支(5元),小手拍4-6副(12元),小球8-10个(15元),小猪 2个(10元),贴画5-7张(4元),胶带2-4个(8元),彩笔若干(5元),创可贴若干(2元)。计113元。外教出场费:480元。 水果糕点37元。 共计:630元。

 

十一、总结与后续选取活动图片,保存并上传,做成宣传图片展出。

 

万圣节活动方案2

 

一、活动形式及活动目的

 

1、活动形式:

 

家园汇报 ,亲子互动

 

2、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让幼儿了解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的由来,感受西方文化,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2)锻炼幼儿大胆、勇敢,正确面对恐惧事物,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

 

(3)通过一系列活动,感受万圣节的氛围,深刻体会到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万圣节环境创设:

 

1、环境创设时间:10月中、下旬,完成时间:10月26日

 

2、幼儿园门口、走廊和各班级进行万圣节的环境布置,烘托节日的氛围。

 

3、要求:万圣节前一星期可利用美术课或英语手工课带领孩子们做万圣节的面具、蜘蛛、南瓜灯等,并利用这些手工作品来装饰各班区域或幼儿园整体环境(如各园门口树上或门上挂上各式各样的面具或南瓜灯)

 

4、万圣节前一星期利用宣传栏、主题板等形式宣传万圣节的来历,向家长发节日的邀请函。

 

5、制造万圣节情境,并适时播放音乐。音乐的选用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避免幼儿因此产生的恐惧心理,建议音乐选用欢快的、易于学唱的万圣节歌曲。

 

6、节日当天大门外张贴横幅——活动名称如:万圣节亲子乐/化装舞会/万圣游乐园/万圣节讨糖活动/万圣节鸡尾酒会。

 

(二)班级:(万圣节知识灌输:10月24—28日)

 

1、教学内容的体现,英语、汉语不同程度的对幼儿进行万圣节节日只是的灌输,如了解万圣节的由来、意义、服饰、食物、各种特色等,也可以利用这个学习机会导入让孩子能偶发对恐怖事物的一些感受及想法,并藉此建立对新事物尝试的勇气。

 

【英语】万圣节相关用语:

 

幼儿必须会的讨糖果朗诗:

 

Trick or treat. 不给糖就捣蛋 Smell my feet. 闻闻我的脚,give me something good to eat!给我一些好吃的!

 

Happy halloween万圣节快乐!

 

【数学】将与万圣节相关的物品进行分类、排序、对应、点数、运算等相关知识进行主题穿插,例如:教室的装饰花纹是什么规律的;有多少种类的糖果;每个人可以分得几个筐来装多少糖果等等

 

【阅读】引导表述对万圣节的感受,引申能正确表达对害怕事件的感受及想法,并会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

 

【美劳】与教师一起制作及装饰万圣节主题的教室(如下)

 

2、教师可以与小朋友进行制作一连串的相关此节日的精美布置品,让幼儿或家园共同参与到班级教室或园内的环境布置,全校师生、家长一起来营造热闹的万圣节环境。

 

3、主题墙的创设,根据此节日进行相应的节庆教育及相应内容的张贴,让幼儿能够巩固复习及加深印象。

 

4、共同制作各种道具,如奇装异服、鬼脸、魔鬼项链、各种通脸谱,南瓜灯,女巫的披风等等,也可以延伸至一些相关的万圣节食品的制作或品尝,例如:南瓜派、南瓜糕、南瓜浓汤、南瓜饼等等。(建议邀请家长一起 提前一周准备带到园内)

 

5、每个班都安排不同的万圣节活动,如糖果屋、南瓜坊、魔鬼屋等,万圣节当天各班可让幼儿进入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节日氛围

 

三、活动实施步骤

 

1、活动时间:10月31日(星期五)全天及晚上万圣夜

 

2、活动地点:操场、大厅,教室,社区,设定的活动场所

 

3、具体实施:

 

(1)活动当天早上,幼儿戴上与家长共同制作的面具入园,园内各个岗位的老师也戴上面具,接待幼儿,并互相问候“happy Halloween”

 

2、早餐后,教师带领幼儿先在本班进行活动,制作不同的作品,然后到各班进行礼物互赠或互相欣赏,给幼儿交流的机会。

 

3、户外活动时间,进行节日大狂欢,连续播放万圣节音乐,各班一起拉圈,跳舞,可让外教调动气氛(注:幼儿、教师都是带面具进行)

 

4、下午各园各班分区域到园内不同活动区角(社区、商店、服务站)等地方进行面具、南瓜灯、糖果包等礼品的发放,并祝“万圣节快乐happy Halloween”

 

5、晚上邀请家长分别进入相应班级进行观看万圣节光盘,了解其他国家小朋友是如何度过万圣节的,并开办化妆舞会,可让幼儿穿上奇异的服饰,戴上面具,跟老师一起跳舞狂欢。

 

【 注意事项】

 

1、从活动开始就要重视对幼儿(尤其是托、小班幼儿)恐惧情绪的疏导,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尽量给幼儿一个愉快的氛围。

 

2、充分利用好外教的带动、外显性作用。可请外教扮演活动的主要角色、领舞,发放糖果等。

万圣节的习俗英文范文4

关键词: 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 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32-02

一、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课堂是英语教与学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英语课堂上应进行介绍中西方的日常用语,由于中外两种文化对礼貌称呼的习惯存在着差异,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进行简单的阐述。

1. 打招呼。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如:问对方:”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您好!)”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你最近好吗?)。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有鉴于此,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师可适时向学生传授英美人谈话的禁忌。

2. 称呼。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Smith、MissAlice等。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3. 寒暄。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喧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或“It's raining hard,isn’tit?”或“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喧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其自觉又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二、教学教材传播文化意识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也渗透了文化意识。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教材的每一个细节,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一些文化知识,例如介绍国家,人民和职业等,借这个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世界地图把学生带到London,New York,Tokyo,Beijing,and Sydney等地。每到一处,就扮作导游说说对当地的了解,向全班介绍这些地区的主要建筑和标志,如:Big Ben(英国的大本钟),the Liberty Statue(美国的自由女神像),Fuji Mountains(日本的富土山),the Great Wall(中国的长城)!Terra Cotta Worries(兵马俑),悉尼的Opera House(歌剧院)等等,这些标志物通常是该国的民族象征和骄傲,这些国家的人民常常引以为豪。通过介绍这个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让学生从了解这些方面中更好地理解英语中常出现的习语。教师也可以从教材中出现的英语习语,介绍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地理相关的习语: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一个用水一个用土,原因是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与历史典故相关的习语:如汉语的“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而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广、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裹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与宗教相关的习语:如中国大多数人信奉佛教就出现“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的习语,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分寸,适当点拨。

三、节日习俗培养文化意识

现在,过外国人的节成了社会上的一种时尚,学生们受父母和周围同伴的影响,也对各种洋人节津津乐道。我们教师不妨顺水推舟,在庆贺节日的同时,让学生们感受一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比如在学习到Halloween(万圣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的由来,万圣节是纪念教徒的基督教节日,现在成为儿童纵情玩闹的时节,万圣节当天在美国纽约会有大型的游行,人们穿着奇装异服参加游行,小孩子化装后以恶作剧相威胁挨门索要糖果礼品,见面便说“Trick or treat?”(等着瞧还是请客?),邻居便拿出东西来招待他们,还会用南瓜灯笼挖成鬼用灯,用来吓唬人。万圣节到来时教师可以联合几个班一起庆祝,让学生自己设计鬼衣、鬼面具、制造南瓜灯笼等,班与班之间进行互相串门并用上该节日的专门用语进行交流。或者播放相应的美国人庆祝万圣节的片段,让学生感受这个节日的气氛。到了Thanksgiving(感恩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有关感恩节的信息,从而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感恩节是在每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天是一个欢庆的节日,不同的美国人都在这一天团聚,通常有一顿丰盛的感恩宴,人们见面时互相问候:HappyThanksgiving to you(to your family),火鸡(turkey)是感恩节宴会上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一道菜,感恩节宴后,一家人一般围坐下来看感恩节橄榄球赛。节日狂欢游行和大学橄榄球赛是感恩节发展到现在的两项主要活动,这使感恩节更加丰富多彩。尔后,再向学生介绍感恩节的由来,而且在感恩节宴前,一般要进行感恩祷告。在圣诞节来临之际,给学生们讲讲圣诞故事和圣诞习俗,制作圣诞卡片、圣诞礼物互相赠送,圣诞前夕,我提前让学生到商场、广场去感受节日气氛。在上课前,我将黑板、玻璃窗、教室的四周分别贴上圣诞老人,圣诞树,铃铛,拉花等,并在教室中央放了一棵大大的圣诞树。课堂上,我用录音机播放悠扬的圣诞歌曲,运用电教手段向学生展示西方圣诞夜人们欢乐的场面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我让学生运用自己查找的资料,上来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及圣诞老人的故事等。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孩子们对圣诞节的有关知识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不妨再将之与中国的春节比较一下。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得到文化的熏陶。

四、信息渠道收集文化知识

万圣节的习俗英文范文5

【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学;单元教学;教材资源;课外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6-0043-03

【作者简介】苏杰,江苏省淮安市深圳路小学(江苏淮安,223005),一级教师,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英语骨干教师。

吸纳和传播英语文化是英语学习者的基本学习任务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也增设了相应的文化目标,即“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可见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呈现、相关信息的输入、各类项目的操练及运用能力的养成都离不开丰富的文化要素。综观一些家常课和公开课,一些教师对文化教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使得culture time的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如:直接忽视该板块教学,教学中偏重知识训练或是剥离文化和语言,这些都在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文化学习。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文化,学到地道的英语呢?笔者认为,我们应遵循渗透性原则、融合性原则和自由性原则。除此之外, 文化教学还可以采用三条路径:于课堂教学中把握文化契机;于阅读实践中生成学生的文化意识;于开放性的资源中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一、着眼于单元整体脉络,把握文化契机

1.猜谜游戏延展文化。

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涵盖文化的词汇融合在游戏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和母语的负迁移,并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实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有机融合。

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culture time的内容为中国和主要英语国家的特有动物。You can see pandas in China. You can see bald eagles in the USA. You can see polar bears in Canada. You can see kangaroos in Australia.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熊猫,教师可以从网上找秃鹰、北极熊、袋鼠的图片,再根据 story time中描述动物外貌特征的句子,编写谜语,让学生猜测。

T: I have an animal friend. It is big and fat. It’s black and white. It lives in Sichuan. What is it?

S: Panda.

T: I have another animal friend. It lives in Australia. It has a big bag and its baby lives in the bag. What is it?

S: Kangaroo.

接着,教师在PPT中出示描述动物的主要句型,让学生同桌两人先选词填空再进行猜测,这样学生便学习了新词polar bear, kangaroo, bald eagle。由教师描述动物,学生们猜,到学生描述动物,学生猜,循环的猜谜游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如此,便充分挖掘了culture time中的隐含信息,且教学结合了story time的主要句型,这种寓文化学习于游戏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

2.对话表演延展文化。

对话和表演是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寻找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文化资料,然后通过对话或表演的形式,将文化元素渗透在语言学习中。

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6 A healthy diet中,culture time的内容为中西方早餐食物的差异。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大量食物类单词,也知道哪些是中国食物,哪些是西方食物。教师可以在课前与学生的Free talk中引出本课的文化内容:

T: I had breakfast at home. I ate a bowl of noodles. What’s your breakfast?

S: I had an egg and a glass of milk or some bread.

T: Good. Chinese people often have some porridge and steamed buns for breakfast. Do you know what western people have for breakfast?

S: Hamburgers,pies,hot dogs....

T: Yes. Western people often have cereal, bread, eggs and sausages for breakfast. If you are in a restaurant, can you offer some food?Work in pairs.

S1: Can I help you?/Would you like a/some...?

S2: I want a/some....

S1: Here you are.

S2: Thank you.

Culture time里面的内容看似简单,但是有的单词较长,会让学生形成记忆负担。而当堂理解消化,课后加以巩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将culture time的内容编排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在对话表演中学会思考,学会运用,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孤立地、生硬地识记单词,又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文本情境延展文化。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以故事为主,而有的故事涉及西方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内容,有的则介绍和叙述某个事例,内容上未出现直接的文化信息。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再构文本,延续文化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教师整合的教材中更好地理解文本。

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6 In the kitchen中,culture time的内容为东西方餐具的差别。教师可以续编Mike到Liu Tao家做客的情境:

Liu Tao: This is my home. Come in please.

Mike: Thank you.

Mike: Wow!It smells nice.

Liu Tao: Yes. My mother is cooking. Sit down, please.

Mike: Sorry, I can’t eat with chopsticks. I eat with a knife and a fork.

Liu Tao: Here’s a knife.

Mike: Thank you.

教师创设的文本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出Mike不会使用筷子的事。这时,教师适时提问Why?学生积极地思考,因为Mike是外国人。接着,教师再抛出问题How does he eat?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用刀叉。教师相机教授He can eat with a knife and a fork,并且让学生上台表演用筷子吃东西,和用刀叉吃东西,如此简单而又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轻松地了解了中西方的餐饮文化。

二、融贯于课外阅读与实践,生成文化意识

除了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教师还可以将目光投向课外资源和实践活动。如: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鼓励学生阅读英文儿歌、英文歌谣、英文故事、英文绘本等。

1.主题阅读延展文化。

译林新版《英语》五下和六下的culture time分别介绍了中国神话故事《西游记》《哪吒传奇》和成语故事,西方的《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格林童话》里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它能培养学生善良的品质,而我国的故事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善恶、勤劳懒惰、诚实虚伪的分辨。教师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并鼓励学生课外多阅读中英文故事,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了解中西方文化。

2.借英语文化节延展文化。

英语文化节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包括英文字母设计大赛、英文手抄报评比、英文课本剧表演比赛、英文歌谣歌曲演唱比赛等,在英语文化节中,学生能接触到多元文化。例如:2015年,我校英语文化节的主题是万圣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有的上网搜集有关万圣节的资料,有的DIY面具、南瓜灯和万圣节戏服,还有的设计海报。此外,在全校英语文化节上,大家齐唱This is Halloween,并玩Trick or treat游戏,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了文化学习,对Halloween有了更详细的了解,文化意识得到了增强,英语技能也随之提高。

三、找准课程资源的开发点,拓宽文化视野

英语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材中蕴含的文化资源。比如:根据课本上提及的英美国家的交际习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某一语言功能展开对话,体会中外交际习俗与礼仪的差异。课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文化。如:在家中,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学习英语,拓宽文化视野。

1.微课资源延展文化。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表现形式的教学形式。微课不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时,culture time提及了中国、美国、英国三个国家最重要的节日。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the UK. 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We also call it“Spring Festival”. Thanksgiving is a very important holiday in the USA.教师可以将几个节日录成一个短小的视频,让学生课前学习,这既是对课程的补充,也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文化知识。

2.网络资源延展文化。

网络上有着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素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给学生搭建一个深入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化并在小组内进行汇报交流,以此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到的知识、获取的信息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放映一些原版的英文动画片、英文电影,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我们还可以介绍一些英语学习网站,让学生学习地道英语,提高听读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我们要寻找一切有文化交流的活动,利用当下流行的QQ群、微信朋友圈、班级网站、一起作业网,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并在进行简短的课堂反馈。这样便借助各种学习平台,将文化延展到了课堂之外。

万圣节的习俗英文范文6

来自西方的瓜—西瓜

西瓜的名字还真是因为它从西方来。西瓜起源在南部非洲纳米比亚一带,最早大约在5000年前由埃及人开始种植。在古埃及神话中,有个长了土豚脑袋的力量之神赛特,他的变成了西瓜。图坦卡门的墓中曾出土了西瓜的种子,因为埃及人相信西瓜能为死去的人补充营养……

据考证,西瓜可能分两次传入中国。一次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南洋诸岛进入中国浙东一代。不过当时不叫“西瓜”而称“寒瓜”。汉代已经有不少关于“寒瓜”的记载。后一次是在大约五代时期从西域传入,时称“西瓜”,可能两次传来的品种有差别,很多地方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寒瓜”“西瓜”两个名称并用的情况。

西瓜的英文名字watermelon可就和方位一点关系也没有了,不过这个名字也算非常名副其实——西瓜的含水量达到92%,是水分比例最高的水果。

在南边长得好的瓜—南瓜

南瓜的来源其实也在南边——它的故乡在南美洲的墨西哥。不过,它进入中国后并不是立马得名南瓜的,而是有了很多不同的俗名,什么金瓜、番瓜、倭瓜、金东瓜、饭瓜等。后来,人们发现南方炎热地区种的南瓜质量好、味道佳,很有特色,“南瓜”的名字也就逐渐定了下来。

南瓜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可以长得很大,难怪它的英文名字pumpkin就是来源于希腊文中的“大瓜”。南瓜创下的最重世界纪录是782千克!就因为它这魁梧的个子,南瓜成为了全世界很多人的娱乐工具,比如西方万圣节上大放异彩的南瓜灯,好些西方国家有传统的扔南瓜活动,扔南瓜的工具千奇百怪——弹弓、投石机、加农炮等等都上阵。中国人其实也喜欢玩南瓜:古代江南有习俗,清明节不但要吃南瓜,文人还会在南瓜上刻上诗文。南瓜在童话故事里也是常见的角色——白雪公主去见王子时所坐的马车就是南瓜变的。

和东边毫无关系的瓜—冬瓜

冬瓜的名字和东边真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之所以叫“冬瓜”,是因为它表皮上有一层白色的东西,很像冬天时结的霜。冬瓜的英文名就可以直接叫Winter melon。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了它这个最明显的特征。冬瓜的另一个英文名字Wax gourd(蜡瓜)说得更清楚:这层白色的粉是表皮分泌的蜡质,可以防止微生物的侵害,减少水分的蒸发,保证冬瓜在种子成熟、可以传播之前,果实不受损伤。正因如此,冬瓜的保存期比其他瓜类要长很多,在保持阴凉、干燥的情况下,冬瓜甚至能保存一年之久。人们曾将这种蜡质收集起来制作蜡烛和敷贴伤口。

按照原产地的位置来说,冬瓜的原产地东南亚,这勉强算是“东边”吧。

南瓜的亲兄弟—北瓜

最扯不清的“北瓜”出现了。也许你会疑惑,好像从来没有吃到过北瓜啊?实际上,有两种瓜的俗名叫“北瓜”,一个是笋瓜(原产印度),一个是西葫芦(原产美洲),样子还长得有点像。但问题是,它们俩都是南瓜属的成员。也就是说,北瓜其实就是一种南瓜!

流口水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