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技推广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技推广论文范文1
一、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由干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技推广工作喜忧参半,有的早已被事实证明成效显著的新技术,如旱育秧及机械化插秧等,但推广多年覆盖面仍然不够理想。可以说,普遍存在农技推广难的现象。
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问题
1农技推广体制不顺.队伍不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镇站编制被挤占、挪用,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搞各种“中心工作”,乡镇机构改革后,井入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行政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工作由乡镇统一安排,且多站在一起办公,上面又没有相对应的单位,业务工作形成了多头指挥、多头管理,工作随意调整性大,而且主要是做乡里的一些多而杂的工作.如部分乡镇在农事季节任意抽调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去抓征收税费、计划生育等工作,加之农技推广经费的不落实,农业生产现状的低格局,使其根本无法安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致使部分人员对本职业务工作丧失责任心,失去了进取心。由于农业服务体系经过改革后,农业服务中心的大部分职能都由乡镇管理,农业局只有职称评定的这唯一权利,不能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实在在的管理.多种业务活动相对受到较大削弱,不能很好地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一些农技人员由于受“工作”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经营自己的服务网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有的资源,壮大自己的服务网络和经济实力,从而很好的服务干农业。
二是资金短缺,工作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但实际上,农技推广经费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经费严重短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站无址,更谈不上技术设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使一些新的综合配套技术无法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大量的试验、示范不能正常开展,整体工作长期置于弱势的低谷中,使农技推广人员有心无力,有能无力,严重制约了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三是基础设施不全。信息和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生产力,由于农技推广经费不足,部分地区农技推广设施设备严重滞后,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无法配备。只有尽快配置现代化的设备,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将农业服务的触角真正延伸到村户,变“一张嘴、两条腿”为“三电合一”的现代推广模式,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缺技术、少信息、盼服务的难题。
2农技人员及农民的素质亟待提高
首先是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生活清贫,过去多年培养起来的农业技术人员有些离开了工作岗位,使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逐年减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不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其次是农民群众的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群众是农业推广的受体和基础,农民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的能力。近几年,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农技推广处于尴尬的境地。
三、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我们认为必须从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做出贡献。为此,我们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由被动变为主动
首先,要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好地结合起来,与逐步建立高产优质高教农业体系结合起来,致力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形象,促使人们自觉地加大农技推广工作的力度,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其次,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一再次,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技术措施的积极性。
进一步抓好科技示范,努力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由间接变为直接
由于大多数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不愿花资金去应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技术,所以,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为此,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2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努力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
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例如: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三级网络(区、镇、村)、3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函授及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3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努力使农民从农技应用中得到的实惠由理论变为现实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颐之忱。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农技推广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探讨了现代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战略,从加强农技培训、进行技术组装、抓好示范典型、加强基础建设和有效行使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推广不是靠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说教,而是通过示范使农民购买作为科技载体的产品(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依靠多项新技术新产品组装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
开展农技培训,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各市县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培训中心,让这些培训中心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培训合格后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使这些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2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
技术组装重点是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围绕粮食(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和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与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
3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
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主要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二是重点建设几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是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吉林省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把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生态区结合在一起、健全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结果显示: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增长1749kg/hm2,比全省同期增产1050kg/hm2,提高了60%以上。4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
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③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4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④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一是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二是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三是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5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
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5.2制定优惠政策
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推广单位投身于农村科技事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省本地情况制定各种政策文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农技推广论文范文3
利用生产基地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加完善的科技服务,从而使农民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其次是以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而实施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农资生产厂家应该要将自身的经营方式加以改变,改变原来间接供货的经营方式,应该实行直接供货和间接供货相结合、推广服务于经营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对农资产品进行多方面的宣传,直接将生产资料提供给农民。最后是专业合作组织或者是各种协会推广服务模式。我国各个城市拥有种类不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销售服务业、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各类专业合作社应该结合其自身生产和经营的具体需求,规定产量和质量的尺度,实施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以及规范性的生产写入章程,利用签订生产合同以及交纳合同定金等措施。对单方的合法好处进行维护。
2实施标准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首先是应该推行五个统一的种植业标准化推广服务模式。对于一些基地生产的农产品,需要将完善的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出来,将每一个生产农产品的环节都归纳到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之中。基于这一前提,从测速室、基地标志牌、生产技术规范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对当前现有的种植业生产基地做出进一步的规范,并使其更加完善化,实施五个统一的种植业标准化推广服务模式,五个统一主要包括:统一收购销售、统一质量检查、统一技术规范、统一配送农资、统一供应种苗等,同时还应该加强监督和检查的力度,避免在市场中流入一些违规的农业投入品。其次应该推行五个统一的畜禽标准化推广服务模式。禽畜标准化中所包含的五个统一主要指的是统一屠宰、统一防疫、统一用药、统一饲料、统一供苗等。在出口禽类的包装袋、宰杀禽畜前的兽医检查、禽畜宰杀鉴定、加工车间、换装间、饲养场以及禽畜所食药品等各个环节,都要将生产标准化系统以及追踪产品质量系统有效的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禽畜的全程质量,才能够促使禽畜产品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性。再次应该推行“五四三二”大豆标准化推广服务模式。这种五四三二的标准主要是指:利用五个统一对农场进行管理,即统一用药方法、统一用药时间、统一采购农药、统一配备相关技术人员、统一成立统防统治专业队;对于一些种大豆面积达到30亩的大户应该实施四控制,即控制防治时间、控制农药采购、控制种植品种、控制豆田选址等;对于一些连片豆田且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0亩以上的,应该实行三到地头,即配药到地头、技术培训到地头、配置水缸到地头等;对于一些比较分散的种豆户,农技员应该坚持两上门的原则,即送技术和送药上门。最后是科技园区孵化型服务推广模式。我国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是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有效结合的产物,它应该是试验农业新品种和示范农业新技术的基地,是繁育优良种苗和种子的基地,是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地,是农业机构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基地。科技园区应该具备科技教育、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以及引进技术等综合功能。在我国各个城市中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能够促使农业科技体系变得更加具有规范性,同时也能够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为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建立经验模式和典型样板,从而有效地培育出一批科技竞争力强的先导型企业。
3结语
农技推广论文范文4
相较于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传统的农业经济更倾向于对人力的需求。在完成同样的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传统形式的农业经济模式,往往比现代化农业机械生产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的参与。而这也不符合新时期下人们对于生产作业的高效化和节约资源的需求,也牵制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一方面可以帮助提高农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同时实现了农业加工生产的全面机械化推广;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加工模式,由原来的对人力、劳动力资源的严重依赖性,渐渐转变为对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青睐。生产观念的转变,也有利于现代化技术和先进思想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利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集体中推广机械化生产理念,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农民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创新发展平台,结合先进思想的引入,打开农村传统的思维理念,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实现理念和利益价值的双丰收。目前,在推进农村集体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的道路上,需要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可以深入基层,培养和提高广大农民的基础科学素养,帮助他们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从而掌握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而对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改进和推广,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该途径,实现农业产业技术的升级改革,实现农业生产全面自动化、机械化发展。其改革的主要对象是指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因此,比较容易受到农民的接纳并在农村中开展。此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还有助于实现农业加工生产依附于科学技术,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加工的结构改革调整,实现现代化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全方位拓展。所以,大力广泛地推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有助于实现农业技术的结构转型和升级。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的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农作物种植的规模化和集中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改变农民生产理念,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思维进行农业生产加工活动,在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推广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2.1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农村机械化生产的推广,首要前提是加大对相关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从而提高整个推广队伍的技术素养和水平,使其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保证推广等工作的顺利展开。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对于专业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是推广工作铺展开来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成立相关的培训班,聘请相关技术专家亲自指导示范,辅以现场实地参观考察等,多种学习训练模式的相结合,最终帮助推广人员更好地了解设备和保证其知识储备量。对于农业生产机械设备推广人员的培养,要注重对个人价值观和业务素养的培训,打造一支在全方位多技能并在具有出色业务能力的队伍,该队伍可以深入基层一线,吃苦耐劳;并始终如一维护企业乃至国家机构形象[1]。顾全大局,具备专业素养和出色的业务拓展能力,对于设备机械掌握全面,对于当地的发展和生产情况有良好的把握,能够迅速发掘当地的生产缺陷,并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加工的机械化推广目的。
2.2健全体制,完善服务
为了达到农业生产加工的机械化,保证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同时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等。在推广过程中,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据国情需要来获得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可以向当地的政府机构、党委政府部门进行洽商合作,争取当地相关职能机构在财力、物力上的扶持。此外,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周期性深入生产前线,在农民实际生产过程中与其沟通,帮助其解决相关生产问题和设备使用操作问题等,对日常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经常性开立培训班,方便农民获取技术知识,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在前期文宣方面,需要开展合理的宣传工作,使得机械自动化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深入民心,从而在观念上帮助农民朋友进行调整,提高其对于新技术的了解,增强信心,最终实现产品的推广和落实。
2.3健全信息渠道
农机产品的推广,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涉及农村,线、市的信息网络渠道,确保农业机械设备的信息畅通化。首先,需要与各大农业科研研究单位建立信息化的交流渠道,了解掌握最新的设备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信息;其次,建立有关农业生产设备协会,全方位、多方面地了解农业设备的各地区使用情况和需求信息,通过与农业其他设备协会的交流,可以进行捆绑式销售,了解相关辅助设备的需求情况,从而判断市场对于农机设备的需求情况;最后,在各区划单位设立农机推广示范点,通过示范点来收集各个地方对于农业设备的需求信息[2]。
2.4多样化推广办法
农业生产观念的改变,是推广机械化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首要条件。只有对其进行观念上的转变,更新知识讯息,才有助于机械化生产设备的快速推广和使用。因此,需要整合资源,将农机设备生产制造商、设备科研单位与农机设备用户联系起来,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从而保证推广工作力度。此外,在推广模式上,不能单一依赖于传统模式的推广方法,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多样化的渠道。比如,在推广区域可以与当地的承包大户合作,建立农机作业示范区,以此来向当地百姓进行展示,机械化生产模式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之间的区别在于突出其优越性和高效性特点;还可以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参与合作,结合手头资源优势,聘请制造企业现场展示和讲解,一方面提高了设备的知名度和专业度,另一方面拓展了农民的眼界,灌输其机械化、高效率农业生产理念。
3结语
新时期,劳动力资源的匮乏和生产需求旺盛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农业生产机械化,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措施。这不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快生产效率;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为了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强对推广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广大农民需要改变其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树立现代化高效率的生产理念,同时配合当地政府职能机构的支持,大力展开农业机械化生产。
作者:普宏英 单位:峨山县塔甸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参考文献
农技推广论文范文5
农机合作社由于其采用现代化大型机械作业,使其必然拥有极具规模、连片的土地,比较容易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创新。例如,呼兰大用农机合作社早在2011年就建立起几个生产示范区:一是建蔬菜生产示范区,主要是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有机生产示范;二是瓜果生产示范区,引进美国大樱桃、四季草莓、蓝莓、油桃、礼品瓜、提子等;三是花卉生产示范区,引进郁金香、安祖花、矮牵牛等盆栽花卉和鲜切花卉,年产鲜花100000盆(株);四是食用菌生产示范区,建立菌种生产繁育车间。生产示范区的建立,使农户更直观的感受到农业科技成果,享受到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收益。另外,农机合作社科学的管理与现代农业、农机技术相结合,使农产品进行规范化的生产,优化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提高了农产品面向市场的竞争力。
二、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一)高素质农业推广人才难以引进
无论是农机合作社内部农业技术的采用与实践,还是农技推广机构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都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能、沟通能力、服务热情的高素质农业技术推广专员和技术人员。然而,农技推广机构的优秀人才往往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小城乡发展,更不用说去地处偏远的农机合作社了。基层农业推广专员的缺乏导致其很难真正意义的指导农机合作社运用新技术、新机械进行生产,其理论与实践知识也相对老旧,很多人员对省里配发下来的现代农机具根本不了解。农机合作社中的人员更是如此,虽然有一些生产能手和技术人员,但其理论知识储备并不充足,没有主动更新知识的意识,对新技术接受速度较慢;普通社员更是难以接触到新技术的具体操作和应用,且由于其学历不高,在表达过程中往往不尽如人意,无法形成辐射作用来实现农技推广入户。
(二)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农机合作社本身就面临着贷款难,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遇到有自然灾害的年份合作社的资金尚不足以满付农户的土地保底租金,更不用说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建立示范区、引进新机械、新种植技术、研发良种、聘请专家培训等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了。而支持其推广服务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资金又都是公益型政府划拨经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有些地区都难以保障,用于推广技术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必然不高,宣传、推广、后期服务效果必然不佳。
(三)农技推广机构、高校未能同农机合作社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农机合作社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载体,应该与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三者目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关系并不紧密。农技推广机构往往只是完成省里下达的推广新技术的任务,将一些新农业机械、种植技术等教给农机合作社后就算完成任务,并没有跟踪服务或者不定期的查看农机合作社将新技术宣传、推广到普通农户的效果。在合作社的问卷反馈过程中还发现,新型机械如何修理、大机械高昂的燃油费用是否能推出补贴政策等都是农技推广机构,甚至可以说是省农委工作的盲点。农业院校虽然有一些创新的科技成果,但其往往转化率并不高,只局限于完成科研项目、获得科研成果上,没有实现有效的推广对农业增产增收并不具有广泛的影响。农机合作社方面与农业高校的联系几乎都是简单的聘请高校专家进行讲授农业知识上,但实际上,因培训不具有针对性、专业术语过多不贴近生产实际,农户反应效果甚微。
(四)农业技术推广内容、形式不够丰富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内容并不全面,一般集中在推广良种、农业机械、栽培技术方面,且大多都是面向合作社社员的;对于农药、病虫害防治、繁育良种、农田水利等技术多采取合作社集中控制,没有实现有效的推广和辐射效应。推广形式大多局限于定期培训、代工作业、自身示范三种形式,由于农户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不让其切身感受到增产带来的增收好处,很难打动他们改变原有的种植行为,所以农机合作社现有的推广形式不容易被农户接受。
三、完善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高素质的推广队伍
对于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应该进行合理的职能划分便于各司其职,可分为技术部门、管理部门、村推广部门,同时聘任技术工种的临时用工。高级农技推广人员的引进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同时确定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果指标体系,对基层推广人员工作进行打分,在基础工资上可获取额外的绩效工资。对于高校,要建立符合地区农业发展的农业推广专业,进行最新农业信息、技术、能力的实践培训。对于农机合作社,要端正态度服务农民,定期将不同专长的社员送出培训教育,去示范社进行参观与学习,提高高素质农业人才引进的待遇。
(二)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经费
想要技术服务的良好开展,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需要的不仅仅是人员的工资,更多的是办公经费和科技与推广服务经费。而黑龙江的农产品基本保持输出的状态,增值部分绝大部分在省外,所以这项公益性的经费划拨不应全部由省里承担,应尽量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在农机合作社发展中,政府也应拓宽其资金的来源,在贷款条件和利息上给予优惠,便于其扩大规模、建立示范区、推广农业新技术。
(三)创新推广形式
农技推广论文范文6
灌溉设备:突破以往的浇灌技术,信息技术将“灌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自动灌溉技术。传统的务农人员对于灌溉时机的把握是很有限的,基本是靠经验,透过以往的经验来确定哪里需要进行大面积灌溉,哪里水分充足。而当今的先进灌溉设备可以更加准确地工作。由于之前对地质进行过调研,因此人们可以将灌溉设备有选择地安置在耕地上。通常设备露在地表部分长宽高大致在30厘米,因此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其内部有采集系统,定期对当前地表水成分含量进行收集并发送至务农人员的接收设备之中,继而可由务农人员对灌溉设备进行操控,控制其是否对土地进行浇灌以及浇灌的水量,或将数据写入到浇灌设备中,当土地的含水量达到某一数值时,浇灌设备便自行停止。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上的应用,能为农业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监测设备:由于部分农作物需要种植在大棚内,因此,监测设备就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通常监测设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温湿度无线传输设备;一类是红外摄像装置。温湿度采集器可以将大棚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采集,然后通过无线模块将数据进行传输,在无线传输模块的接收端链接PC,就可以实时准确观测到当前大棚内的温湿度。这样做可以清楚的知道大棚内的环境,如果存在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改善,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红外摄像装置的作用是对部分植物进行实时监控,对于一些长势较差,不太理想的植物,寻找其存在的问题并且解决后,可以利用红外摄像装置对其进行后期观察,目的是了解其后续生长情况。监测设备也是农机技术上的信息技术应用,确保了农作物生长时外界环境的良好。
收割设备:信息技术在收割设备上的应用,想必是务农人员最想看到的。以往成熟的农作物收割,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效率很低。面对大量要进行收割的作物,手工作业的确不是最佳途径。而收割机的出现与进步,使得收割作物变得轻松很多。常见的联合收割机是人力进行控制的,工作效率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而较为先进的收割机则是运用了信息技术,智能化、全自动的进行农产品收割工作。将收割区域的大小编入收割机的控制器中,然后通过测试将电机的驱动步数做一个合理的调整,最后便可以让收割机进行收割工作。其收割过程不再需要人力进行参与,这就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因此,在对农作物进行收割的时候,有一台智能化联合收割机会让自己事半功倍。
不难看出,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农业工作的快速进步。其实,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农业这一方面,在很多的领域上,信息技术都有所涉及。主要体现在设备仪器上运用信息技术,其宗旨是将设备仪器变得更为智能化、自动化,这也是符合当前人们对于设备仪器的发展要求,更是满足人们对生活以及工作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作者:邵金艳单位:公主岭市农机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