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综述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材料化学综述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材料化学综述论文

材料化学综述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包装测试技术 案例教学 考核机制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包装工程专业是一门含有多分支、全方位、立体式的典型综合学科,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开设。特别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包装产品的要求日益增长,促进了包装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包装人才的需求,而包装工程专业在国内开办时间只有20多年,发展时间短,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①如何面对新的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包装人才的专业知识素质,是包装工程专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1 教学内容上,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包装测试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包装材料学及包装工艺学后,学习对包装材料的物理、力学、光学等性能进行测试。也包括对制成包装产品如瓶、罐等具体形状的包装容器之后进行测试,都属于本课程的范畴。教学大纲的完善和更新是教学内容建设的基本骨架。②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大纲不是教学内容的堆砌,而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③课程大纲的完善是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线,并要充分地展示课程教学设计思想。根据我校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时数少,34学时,同时专业方向又是以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为主要方向,以食品、药品及化妆品包装为主要应用领域,如何选择甚至编写合适的教材,如何确定本课程包含的各部分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合理分配学时,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成为提升包装测试技术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考虑到目前社会对于包装人才的需求,在其职业能力中,包装设计是其主要要求,而包装测试则主要集中在基本的规范操作和数据分析,如能够独立工作,熟悉包装测试要求,会独立完成包装测试评价工作,分析物理性能、运输模拟包装测试等。依据客户要求,按照标准包装测试有效地完成包装评估工作,向其主管明确指出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并可以提供相关改进建议,按要求写出测试报告等。④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以信号与系统、传感器原理等其他相关课程已经介绍过的内容为主要切入点,只是略微介绍其在包装测试中的应用领域。而将主要精力集中的纸、塑、金属、木、玻璃、缓冲与运输包装的包装材料测试及容器测试原理及方法的学习上。学生在学习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后,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很容易上手包装测试工作,而且不局限于某一型号机器。

2 在教学方法上,辅助以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技巧。掌握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⑤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联系实际。包装测试有许多本身就属于工厂实际应用的案例可以用来进行讲解。如某包装材料厂生产的化妆品纸包装盒在交付客户后发现最后产生霉变,导致化妆品内包装受到污染而无法销售,必须退货处理。在作为案例分析的时候,就要对内外包装材料进行卫生、安全性测试,考察其霉变发生的原因,部位。测试结果表明,是内包装本身引起的霉变,从而使得外包装纸盒的生产厂家避免了经济损失。在另一案例中,⑥某厂生产的分体空调在发货到外储库后发现外包装箱变形问题严重,5000 台产品其中包装箱不良达到300 台。随即对包装箱进行了单品确认,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厂家对内径尺寸、表纸等进行了变更。变更后纸箱经第三方根据国标进行了评价,纸箱合格,然后对公司内的码放及存储进行了确认。厂内新包装纸箱在厂内码放7 层放置2个月未发生变形等不良。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包装测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优化考核模式,多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法。而考核方式的优化,则是对学生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考核方式改为论文+PPT讲述+期末考试的模式,其中,平时考勤、作业占二十分,论文占二十分,PPT讲述占二十分,期末考试占四十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挥主管能动性去查阅文献资料和标准,并按照正规的综述论文格式规范进行撰写,从摘要、关键词、正文到参考文献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学生从形式上受到一次毕业论文前的文献调研、论文撰写的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调研学生对目前工业应用的一般测试设备和学术研究的前沿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和归纳,将所看到的、所关注的测试方法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将学生按四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做个PPT并请一位同学进行讲述,考核成绩作为该组四位同学的成绩。通过做PPT讲述,学生需要自行组织图片和说明,并进行PPT的设计,直至最后讲述。十分钟的讲述和五分钟的提问,有助于并在一定程度上能集思广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再经过最后的考试,学生需要对所学课程进行一个全面的复习和总结,三者结合,使得学生对整个学习内容都有较为直观、详尽的认识。

4 结语

包装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其涵盖面非常广,学生在大学四年所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其动手能力,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这中间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将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相关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始终贯穿使学生的适应社会需求这一理念作为教学目标,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进与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包装人才。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2012AA 092301),上海海洋大学“085”工程建设项目

注释

① 迟建,于志彬,陈志周.包装测试课程体系改革[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3(3):351-354.

② 李凤林.淀粉深加工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探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20(1):87-89.

③ 张兰知.热学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体系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5.25(4):98-99.

④ http:///Job_Detail.phpCompanyDetail=cm1297922646247 &ZhoaPin Det ail=44617488

材料化学综述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专业导师 经济困难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 “三助”模式

一、专业导师制度的现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工作机制的原因,专任教师的关注点主要在教学和科研,有很多专任教师对学生思想状况、就业形势等不够了解,可谓是只授业而不传道解惑。而辅导员由于专业的不同及工作性质的差异,关注点主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上,对学生的学业、岗位技能不了解,可谓是传道解惑但无法有效授业,学生教育与管理形成了两支队伍,没有有效融合,难以形成合力。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均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但由于本科生基本上都是直接由高中阶段教育进入大学阶段,其社会和工作阅历几乎是空白的,对高校的学分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等要求不甚了解,加之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复杂性和与高中教育管理的差异性使大学生无所适从。“专业导师制度”就是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地选择,较好地适应学分制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当前很多高校实行了专业导师制度,希望通过专业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在思想、专业、科研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实现教学相长。例如我院的专业导师队伍在2009年就建立了,一般由具有副高职及其以上职称,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工作业绩和学术造诣,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程培养内容的专业教师担任。目前专业导师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和学习内容,进行专业学术上的引导,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学术活动、大赛和专业学术讲座;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指导学生选课、考研及就业工作。我院为规范化管理专业导师队伍,要求专业导师每学期至少组织小组学生集中三次学习,分别于学期初、期中、期末组织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开展专业与学科动态等方面的教育,并填写《导师工作手册》,提交学院考核。此外,我院对此形成了相应的考核奖励制度,对于合格的专业导师给予绩效奖励。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院学生的专业文化学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时间里,学院因科研成果显著的特殊人才保送研究生逐年增多,由过去的一个也没有逐渐增加到每年有4―5个,学生整体的科研能力都在不断增强。然而当前的专业导师制度交流形式单一,主要以导师见面会为主,而每学期见面次数少,效果不佳;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没有专业知识,专业导师开始还能以专业科普的形式与同学们交流,但时间一长,话题逐渐减少,导师见面会也逐渐变成少部分同学的座谈会,学生的兴趣逐渐降低;另外,对学生没有任何考核要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反应不积极,降低了导师的积极性,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经济困难学生概况

目前,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人数的20%,少数地区、部分高校和某些特殊的专业中,比例超过了40%[2]。当前,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这些学生大都来自贫困山区、农村,在生活和经济上有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助能力,一直是我们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理工类院校的学科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企业从事相关工作,例如在我院根据往年的就业数据分析,在本专业就业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人数的90%以上,因此在专业领域找到满意度较高的工作才是真正让学生以后能“自助”的根本。

为了使经济困难学生能在未来更好地“自助”,必须重视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例如我院是研究教学型学院,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较强的科研能力、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基于这样优越的科研条件,如何丰富专业导师制度的内涵,使这一制度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使学生的专业学术科研水平有更大的提高成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三助”模式的提出

实行专业导师制是一种新的教书育人机制,导师指导学生的过程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指导计划,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开展指导,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有益的建议,指导和督促学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建立完善的任务考核机制,才能真正达到实行专业导师制度的目的。经济困难学生“三助”模式是在原有的专业导师制度下发展的新载体模式,分为助学、助能、助业三个方面,除了原有的工作职责和职位要求以外,在活动的载体上也做了延伸。

(一)专业导师发挥“助学”功能,实现成长指导。

助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个是专业文化氛围。以对接工业文化为结合点,培育学生职业人文素质。专业导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有效地传递了行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使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并深刻体会到工业文化的内涵,了解和学习相关行业的职业规范、职业准则、职业礼仪,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职业素养。提高学习能力的活动载体有文献检索培训、专业论文写作培训等。

(二)专业导师发挥“助能”功能,实现专业指导。

助能中的“能”重点指“专业能力”,包括科研能力、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科研能力的载体为高年级的科研团队双选和低年级的“四每”活动,即每日一个知识贴士、每周一个学术交流、每月一个专业论坛、每学期评一个精品。科研团队双选活动,是学院12个教师课题组分别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报名,经过导师筛选后,在大三时就可以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习。“四每”活动是通过新媒体,如微信、QQ群等,以及学院的宣传栏,每天专业知识小贴士;对低年级学生由专业导师提出一些科普小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开展研究、综述论文写作等营造专业知识的学习氛围;每月对开展的研究进行汇报和总结,不同小组之间互相分享学习的成果;每学期通过课题答辩,提交作品或成果,评出优秀的成果,给予展示的平台。提高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的载体主要有院金相大赛、忆宝大赛等。通过学科竞赛,以赛代训,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动手能力、竞争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能力。

(三)专业导师发挥“助业”功能,实现发展指导。

助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入了解一个产品或企业(行业),即组织学生开展市场或企业(行业)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一个产品或企业(行业),包括产品知识、企业概况、行业市场环境、岗位职责、业务工作规范等,突出培养学生产品鉴别能力、市场调查能力、推销能力、谈判能力、与人共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活动载体为企业参观、宝石市场调研、创业实践基地活动。二是专业导师参与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积极为学生就业做好推荐、联系工作,使学生感受到导师的关怀,让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将就业目标与准工作人员培养方案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上下工夫,使经济困难毕业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不断学习、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师。活动的载体有:职业礼仪培训、行业规范沙龙等。

四、结语

基于专业导师载体制度下“三助”模型训练体系,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活动载体形式。助学支线提供的实践类的平台例如文献检索培训、专业论文写作培训、学科竞赛让同学们学以致用,在反向结合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让助学工作形成观念意识上的吸引力,将常规的课堂教学未能体现出的学习吸引力充分释放给学生,真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助能支线对应的是专业导师的工作重点,在通过助学体系释放出来的学习吸引力之后,通过助研模型中的“科研团队双选”和“四每计划”将学生的导向由被动指示型转变成积极动手型,进一步提高科研实践动手能力,另外学科竞赛提供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助业支线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平台,使专业知识与社会接轨。一方面企业参观、宝石市场调研、创业实践基地等活动使所学知识与企业和社会做出链接。另一方面导师进行就业指导,推荐学生到工作岗位,逐渐达到最终的“授人以渔”的目的。

将专业导师和辅导员的岗位工作,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实现教学指导与生活管理的无缝对接。导师与辅导员的联动不仅整合了优势教育资源、优化了学生管理工作,而且有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认同,并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全面提高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教学与育人的双重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