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

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范文1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简述了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而详细说明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档案管理;图书馆档案;图书管理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档案管理在图书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图书馆工作评估中,档案管理已被列为一项重要评估内容,说明图书馆档案管理早引起了图书界人士的重视。在这里,本文仅就图书馆档案应设立的内容及重要性谈谈自已的看法。

1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图书馆档案是指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在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并归档保存起来的资料,是图书馆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全面、系统、真实的记录,它作为一种文献资源,也是图书馆系统的宝贵财富。它对于图书馆工作的总结、各种计划的制定、业务工作的良性运转及读者服务的正常开展等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1.1历史价值

档案之所以需要而且能够长期保存下来,为后人所利用,是因为它具备特有的保存价值。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是记录图书馆各项活动最真实、可靠的信息,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档案管理系统,既是现代管理的需要,也是科学评价的依据。档案工作已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环节和现代图书馆评估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1]。

1.2决策依据

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在科学管理和各项工作中充分借鉴以往经验的可靠依据。在长期积累的静态信息中具有原始性、可操作性和较大的可靠性,成为管理者第一手的参考资料。有助于加强图书馆科学管理、为同行评价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量纲依据[2]。新上任的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档案迅速地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利用档案信息进行决策、总结工作和制定工作计划。

1.3研究参考

图书馆业务档案中收集归纳了日常工作中的各种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档案管理人员将各种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统计,形成最有用的信息及时报送给领导和有需要的工作人员,方便他们分析和研究有关资料,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对图书馆工作及时做出调整,保证图书馆服务能够更加贴心。

1.4更新数据

图书馆的档案整理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够一蹴而就。历史记录有助于成全后面的人梯,如在评估定级中整理档案,完全可以参考往年的档案的整理格式和文字,再融入新的数据或事实,方便工作人员高效便捷地完成档案整理。

2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内容

参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方法》,图书馆的档案主要分为以下四类:党群类、行政类、人事类、声像类。其中党群类主要包括党建文件材料、宣传统战材料、工会、共青团工作等材料;行政类档案主要包括上级关于图书馆工作的文件,图书馆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会议记录、统计报表、图书馆文献招标材料等;人事类档案主要包括图书馆员工的基本情况、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材料;声像档案包括图书馆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等材料。[3]

图书馆档案属于综合性档案,从图书馆的管理和业务流程来看,图书馆的业务档案工作非常重要,主要包括:

2.1固定资产档案(财产档案)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一定的年限并且不随着使用而消失的财产。它包括馆内的一切设施。建立固定资产档案能够反映一个馆的基础设施情况和馆内的经济情况。固定资产档案对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起着参考作用,它可以为决策人员考虑本馆设施的增减提供参考,以避免盲目决策和不必要的财力浪费。对图书馆的财产要逐一编印财产号,防止资产流失。

2.2藏书档案

图书馆的藏书能够反映一个馆的藏书结构、藏书质量和藏书数量。建立藏书档案,可以使本馆的藏书情况和藏书特色一目了然;通过藏书档案,采编人员就可以明确订购目标,哪类图书需重点采购,哪类需一般收藏,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藏书档案应在总括登记的基础上再加以统计加工。如:A大类,应把马、恩、列、斯、毛、邓著作分别进行统计归档,E大类则应把军事和法律分开登记归档。其它类别也同样应根据情况分开登记归档。只要这样做了,在登记薄上不能反映的情况,通过藏书档案能准确的反映出来。

2.3读者档案

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通过读者可以反映一个馆的服务范围,读者到馆率能反映出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读者档案包括读者的职业、年龄、家庭住址和学历等。了解读者的职业,可以使外借人员有目的地推荐图书,使采编人员有目的地订购图书,从而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另外,读者档案对图书催还工作及代借代还工作的开展都有帮助。

2.4图书借阅档案

图书借阅工作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图书借阅档案要以借阅统计为依据,整理之后才能归档。借阅档案应一月一归,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读者的需求,使采购人员迅速做出反应,决定采购哪些图书才能更好为读者服务。

2.5图书注销档案

图书注销档案是指对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或者有所破损的图书实行注销,并全面登记,建立档案。图书注销档案同样可以为采编人中的图书采购工作起到必要的参考作用,通过档案,采编人员可以及时补号,避免重号、空号现象的发生。

2.6ISBN档案

ISBN是专门为图书出版发行的管理面制订的,它规定的一书一号,已在国际上普通使用。直观的ISBN具有易认易记和易检索等特点,在图书采购方面能有效的避免重购现象。根据ISBN档案,采编人员可以快速地进行,一本书入藏还是未入藏,一看便知,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ISBN档案便于携带和检索,为采编人员的外出采购工作提供了方便。目前,县级馆一般采用其它方式进行检索,大都尚未采用ISBN,相信在不久的将来,ISBN将会得到普遍使用。

2.7利用率、拒借率档案

藏书利用包括外借、馆内阅览、复制等形式;利用率则是指在某一时间内正在被利用的图书占这一时间内藏书总量的比重。拒借率是指在某一时间内读者借阅被拒绝的次数占这一时间内读者借阅总次数的百分比。

藏书利用率、拒借率档案,可以反映一个馆的藏书建设情况。利用率、拒借率档案的建立,要以图书利用、拒借为依据,因此必须做好图书利用、拒借统计。

利用率、拒借率档案,有助于采编制人员的采编工作以及开展馆际互借工作,为建立科学的藏书体系提供详实的资料。

2.8期刊订购档案

期刊订购档案将每年订购期刊的代号、刊名、定价等全面登记、归档。借助期刊订购档案,可以使对过期期刊的查找快速便捷。如查找某一期刊,通过档案,此刊在哪一年度订与未订便可很快知道,避免浪费时间,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9期刊刊借阅档案

期刊借阅档案是对期刊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归档。期刊借阅档案对下一年度的期刊订购同样具有参考作用。借助它,订购人员可以掌握哪一种期刊应该续订,哪种期刊应该停订,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提供期刊的利用率。

2.10资料查询档案

资料查询档案是对每位读者的资料进行系统的登记,并建立系统的档案。借助资料查询档案,可以了解资料的利用情况和读者的需求情况,使信息服务工作做到质量好、信息准、节约时间。同时还可以体现资料人员的工作情况。

2.11业务工作量档案

业务工作量档案的内容包括:图书加工的册数,图书分类的种数,排版、印刷的张数,装订、上架的图书册数,修补目录的册数,接待读者的人数,举办读者活动的次数、参加人数,编印资料和种数、期数、册数,下基层辅导的馆数、人数、天数等。业务工作档案能全面反映本馆的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是制订工作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实行岗位责任制、进行定额管理和业务考核的主要依据。

3结语

全面、系统的图书档案,能够提高图书质量,形成科学的藏书体系,提高读者服务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建立、健全图书馆档案,是新时期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图书馆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方敏.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73-76.

[2]孙爱华.图书馆档案管理创新研究[J].黑河学刊,2010(3):131-132.

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 信息化; 图书馆;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2- 0085- 02

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的相关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在图书馆的档案管理活动中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图书馆各项档案资料进行管理与提供服务,从而增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的工作流程。

作为一种记录文献,图书馆所自有的档案资料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信息,也是图书馆自身的宝贵财产。图书馆档案资料是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全面记录,也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图书馆档案对于图书馆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的制订以及管理工作的开展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历史价值

档案资料之所以要长期地进行保存,为后人所利用,这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特定的作用。对于图书馆来说,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是现代管理对其的要求,同时也是进行科学评价的依据,档案资料可以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1.2 科学依据

图书馆档案资料是其在进行管理和其他活动中可以参考与借鉴的依据,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图书馆档案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将它作为第一手参考资料来使用,这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

1.3 参考依据

拿图书馆的业务档案来说,每一年的业务档案都对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这一年来所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如业务情况、业务成果、经验教训等,这些内容都全面仔细地记载到档案材料中,能够为将来图书馆的建设管理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1.4 更新数据

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属于推进式的,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图书馆档案对图书馆过去的历史记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后人,例如在编写图书馆的新简介时,就可以参考过去图书馆的简介档案,再适当地增加一些新的内容,让新馆员能够较快地了解图书馆,适应新工作,也可以让图书馆的用户更方便地了解图书馆,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2 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政文档案

政文档案通常包括了上下级所的党政文件,图书馆工作会议的记录材料,图书馆内部研讨材料、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图书馆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内查外调的资料和图书馆日常工作日志等内容,由于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所以政文档案常常很难收集齐全。

2.2 业务档案

图书馆的业务档案主要来自图书馆各个部门,它是各部门在开展日常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材料。通常包含了工作执行情况的材料、工作汇报材料、工作研究的论文等,各种反映图书馆工作状况的数据信息如馆藏量、图书馆经费等也包含在其中。

2.3 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一方面包括图书馆内部员工的档案材料,主要有个人的基本情况、图书馆内部各部门的人员岗位配置情况、人员岗位变动情况、工作人员考评情况等内容;另一方面是图书馆用户的档案资料,一般有用户的基本信息、借阅卡的发放信息等。在信息化时代中,这些资料档案通常都保存在网络上,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那么很容易导致用户隐私外泄,造成严重的后果。

2.4 设备档案

图书馆设备档案一般指的是图书馆中各种设施设备的资料、各种设备在引进、使用、维修等工作中的记录,特别是实行招标采购的政策之后,对于招标采购的设备要成立单独的招标设备档案管理项目。

3 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建设薄弱,信息化建设不足

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通常来说包含有档案材料的收集、资料整理、文件归档等阶段,基础档案材料的加工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前提。在当前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中,某些图书馆因为没有建立与本馆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科学合理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导致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无章可循。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基本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档案资料收集不全面、存档期限划定不准确、档案分类不清楚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非常缓慢,很多图书馆的档案资源还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纸质文献,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广泛的时代,已经不能满足用户以及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

3.2 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利用率不高

信息化的档案资源主要有简洁、方便、高效等优势,因此其在社会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升,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科学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未来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一大发展趋势,如果不将这项工作做好,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同时也会极大地阻碍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图书馆的信息化档案资源并没有真正地得到开发利用,虽然少数图书馆已经开始建立起了信息化的档案资源管理机制,但是其管理模式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依旧较低。

3.3 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层次较低

当前,图书馆的档案资源信息化服务依旧还停留在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存档环节上,仅仅为少数用户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和阅览服务等层次上。随着社会基础建设进程加快,各项现代化设备逐渐得到普及和完善,云计算平台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这些条件都为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效果依旧不是很理想,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很多图书馆并不能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也没有将用户网上交流平台建立起来,信息化服务层次过低,很多例如档案材料报道、资源共享、专题提供等服务还没有得到挖掘和开发。

4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4.1 加强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

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化技术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运用通常有档案的检索、统计、编目以及管理等,同时也可以用于档案的登记与收集。结合国外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的检索、登记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过去的档案归档流程比较复杂繁琐,档案管理人员任务量大,很多时间都花在了档案整理中,实现档案收集、登记的信息化之后可以让该作业流程更加方便快捷。

4.2 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人员配备

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属于一种人机系统,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该系统中的一部分,其作用与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3个部分:① 数据录入,由于汉字自身的独特性,数据录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具有专职水平; ② 信息处理与使用人员,他们是直接和信息化设备结合的人员,其作用最为重要; ③ 各个设备的维护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信息化系统中电子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

4.3 提升图书馆档案信息化服务层次

要有效地解决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要努力提升图书馆档案信息化服务的层次,让图书馆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过去的图书馆档案服务通常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的档案材料查阅,而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并能规范档案管理流程,增强图书馆档案信息化服务的水平,提升服务层次。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健全面向用户的档案服务系统,同时和档案信息的使用者之间建立起高效的沟通平台,提供更稳定、更可靠的信息化服务。

5 结 语

总之,目前我国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开始逐渐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而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长期性工程,它让图书馆档案部门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和价值、降低了图书馆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随着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 沈莹莹. 浅议信息化建设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必要性[J]. 教育界,2011(5).

[2] 韩来英. 浅谈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J]. 中国成人教育,2011(21).

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以人为本图书馆服务

如今随着我国高职图书馆的不断建设,现在的图书馆职能已经从以往的藏书为主变成了现在的用书为主了,在这些改变中,更加的强调了对于书籍的使用。近些年来关于如何做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以及如何为读者来提供较好的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图书馆服务共识。在这个趋势下,又引入了以人为本的概念来使得图书馆的服务相较于以往有了一些不同。为了使得图书馆相应的职能可以得到最大发挥,就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可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的满足图书馆馆员以及读者的一些方面的要求,以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行动准则。本文作者从自身多年的经验出发,从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出发来阐述相应的管理和服务。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通过梳理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图书馆的服务历程也都是经过了一个以书本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的过程。而且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图书馆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都是日后的科学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对应的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相应的管理领域的扩大也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有效地拓展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实施。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使得以往的传统图书馆如今的功能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以往的传播知识的媒介-纸张,如今都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被数字技术所取代了,这就要求我们现在的馆员不仅仅是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掌握好传统的一些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可以掌握到数字化的现代技术。

二、使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有效地提高服务的质量

广大的读者群体就是我们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开展也都是需要围绕着读者来有效开展的。而且读者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也是图书馆的一切的工作源头,所以我们的馆员需要认真的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来对于传统的服务方式进行延伸,主动地与读者建立起较为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在工作中也都需要可以本着读者第一的理念,最大的尊重读者,满足读者各方面的要求,馆员也都需要可以适当的更新自身的服务理念,有效地加强其服务的意识,通过对于传统服务的内容创新来有效地创立特色的服务。图书馆的有效服务主要大概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读者,为大家提供较为便捷的服务,在为每一位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都需要保证每一位读者都可以自由的享受信息资源所带来的便捷;第二就是需要营造出较为良好的环境来服务读者,图书馆的存在就是需要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较为安静的学习环境,使得大家在里面学习的时候可以不受到其他的一些方面的问题打扰。我们在新的时期需要做出改变,把以往的被动服务变成以后的主动服务,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有效地建立起读者的一些阅读档案,及时的对外界公布一些新的图书信息,召开读者的座谈会,与读者可以建立起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来有效地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对读者说的,而且图书馆的管理层对于其工作人员也要报以充分的信任,充分的相信他们的人格和人品,以此来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使得他们可以更加积极地开展手头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都需要可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工作人员,最大的尊重他们的劳动,而且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制定好各项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工作计划还有合理的购置各种设备,以便可以最终的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而且也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个人成长空间,以此来增强图书馆的活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在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把读者和馆员的素质提升放到一样重要的地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要认识到馆员的素质高低在非常大的程度上会直接的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好坏;第二就是需要对于以前的图书馆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完善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可以有效地建立起一整套的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来,帮助每一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转变自身的意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四、开发多元化的服务方式

图书馆的信息如果不能够变成读者可以使用的资源的话就没有很大的意义,要想为读者开展多层次的,多方位的服务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下的几点:第一就是把以往的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这方面的工作有很多,比如便捷的文献信息的查询工作、咨询服务等等;第二就是需要利用宣传栏等方式来有效地主动一些对读者有用的信息,为读者推荐一些优秀的图书来帮助大家确立阅读的范围;第三就是设立与读者交流沟通的信件箱以及不同的形式的座谈会,来有效的倾听读者不同的声音,有效地接受读者的监督;第四就是采用数字化的技术来帮助读者方便一些工作上的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第五点就是可以在图书采购之前与读者进行沟通,咨询一下大家的阅读需要,之后再进行合理的购书。以上的种种办法其目的也都是为了可以把图书馆的丰富的馆藏资源以最为便捷的方式来送到大家手中,来为广大的读者提供更加好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期需要我们可以更加的要关注服务质量,而且需要认识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现实中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观念也都需要可以随着外界的环境发展而不断地变化,这种想法的好处在于,为人的服务是没有尽头的,正是这种追求使得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都会起到较为积极地作用。管理科学的行程没有终结,人本思想的管理理念正待开发。

【参考文献】

[1]田小俊".人本管理#是建设和谐图书馆的根本保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7(6):24.

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继续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7日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是指高校图书馆为了使在职工作人员适应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知识深化、更新、补缺等教育,就是旨在增强图书馆馆员的适应性和发挥其创造性能力的在职教育,将其一次性教育改变为不断更新知识的终身教育。这种教育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经实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推行。笔者认为,应当将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这一重要课题作为一个既带战略性又有现实意义的大事情去做。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是事业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首先,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最强大动力,作为以储存和传播文化知识为己任的图书馆,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其次,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的迅速增加,建设一个服务信息化、馆藏多媒体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许多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自动化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基于网络开展深层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

2、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是时代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高新科技产品已经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广泛应用,所以就要求图书馆馆员既要有图书馆学知识,又要懂得计算机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自动化、网络化的文献信息服务知识,以及与工作相关的技术性能、操作技能及其标准与规范。笔者认为,衡量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志,已经不仅仅是图书馆规模的大小和藏书量的多少,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管理水平的科学化、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人员素质的专业化。因此,有必要在图书馆馆员中开展继续教育,组织馆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科学知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加速知识的更新补缺,才能有效地保证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使服务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3、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图书馆本身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其他各学科专业知识。作为沟通图书馆所藏文献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需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适应为教学、科研开展的各类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情报服务、编写书刊目录、主题索引等工作;其他专业毕业人员需要补缺有关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和图书馆实际工作技能,并在实践中逐步成为各学科文献的专家。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各学科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研究,以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习。对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国家应从政策法规上做出统一规定,在教育经费投入、学员时间保障、结业资格认可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使继续教育有法可依,促进我国图书馆继续教育工作的正规化、制度化发展。

2、建立激励机制,将继续教育与定岗定编挂钩。继续教育是提高图书馆馆员学历、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一种手段与途径。它必须与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资格、岗位认证、职称评定相统一,从而调动图书馆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3、集中培训,定期交流。邀请专家为本馆工作人员作报告、讲座,这种法式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借鉴性。而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制度化,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而不是可有可无或者心血来潮。同时,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较多,业务集中,因而可以举行馆内学习交流会。交流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可以是各自工作的心得以及经验进行交流,更可以撰写学术论文展开研讨。这既有利于培育馆内良好的学术气氛,加强馆员的敬业精神,又可以促进馆员间的工作交流,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

总之,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上都有很大差异。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时代,也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料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读者的层次、需求也开始多样化、复杂化。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唯有不断充实知识、学习新技能,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才能适应图书馆自身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亚雄.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图书馆论坛,2004.5.

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范文5

一、图书馆流通管理的内容

作为当前图书馆中主要的流通部门,其管理工作的内容就是维持图书馆中图书的基本流通,进而使读者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阅读生活,从而建立图书馆和读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1]流通部门的工作内容一般分为四点,第一,制定图书馆中书籍流通的各种规章制度,按照阅读者的需求调整工作计划,进而编制出完善的图书馆工作规章计划。第二,组织图书馆中的读者交流活动,以便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读者对阅读的要求,更加明晰图书馆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第三,对部门的工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第四,通过各个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使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得到持续更新,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内容。

二、图书馆流通管理的现状

图书馆中的流通管理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在图书馆的管理流程中,由于每日的阅览借阅人数较多,导致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图书馆的书籍有时会出现无法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现象。其次,在多数的阅读室中都有自助借阅书籍的相关设备软件,能够使读者的书籍借阅工作更加便利,但在实际的设备使用中会存在一定风险,如设备自身出现故障导致读者借阅书籍的存档内容丢失,且没有工作人员在一旁对机器进行监督,则会使机器故障带来的不便进一步扩大。另外,若是图书馆中的管理设备不够完善,读者在阅读中还会遇到图书借阅信息无法查询等情况。最后,由于这一工作对人的能力要求较低,工作也较为清闲,在多数院校中的图书管理人员多数是学校退休教职工或是教师家属,在工作中缺乏认真专业的工作态度,也影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的具体开展

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必要从流通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系统分析法的应用。第一,制定工作的最终目标。这是对整个系统工作的规划,也是体现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系统分析法的开展应具体体现在综合的系统设计规划上,对图书流通管理的工作制定整体发展目标,并在后期的工作中努力实现目标。[2]第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设定具体的目标后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对计划中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减少影响总目标的不利因素,使流通工作更加顺畅。并对设计方案中的内容进行模拟测试,将测试结构用于判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第三,有效评价。根据模拟工作的结果可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对其中达不到目标要求的进行修正,不断完善运行方案。建立模拟系统的评价结果,对系统的方案比对修改,最终选择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

四、图书流通管理业务中系统分析法的应用

1.系统分析法在图书馆上下架管理中的应用通常情况下的图书管理就是图书上下架中的系统化过程管理,应当在管理中做好图书的分析及数据统计。图书上架工作应当做好入库图书的登记,对图书的馆藏分类和已经著录好的一一进行记录,系统应当精确记录图书馆藏地的编码,更加方便图书的控制借还,防止图书由于记录不准确难以找到造成丢失。其中,整个系统共用的代码是馆藏地代码,在图书馆中的期刊、流、典、编、采等业务模块都与馆藏地代码有所关联,需要在系统设置时就进行馆藏地代码的编制以及具体的分类编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之后的阅览环节,不然会在工作中造成管理缺失、图书遗漏等现象。馆藏地代码的编制要增设借阅时间和归还时间两方面内容,对图书的流通环节有效控制,若是追查图书的去向也有据可依。另外,对书籍下架工作应当有流通部门进行记录,将书籍名称信息等从数据库中删减,并将馆藏地中的代码著录等信息剔除出来,后续工作移交至其他部门处理。2.在读者系统化管理中的应用系统分析法还能够进行读者的阅读信息管理,并对借阅的读者进行综合整理,其中包含读者证挂失、读者信息查询、读者证注销、停用、办理等各类工作。在系统分析法的基础上增加读者在流通环节中的权利,管理工作通过读者的代码信息管理分类,读者能在借阅的过程中了解到之前的借阅者,建立兴趣相同的读者群。图书管理工作还可对不同读者群的不同借阅规则进行处理。3.在图书借还管理中的应用图书的借还管理是图书流通中重要的管理过程,先将读者的借阅时间信息进行登记,后期就能通过检索条码得到读者的阅览信息以及图书信息,将读者与图书互相关联,再进行之后的借书工作。[3]通常情况下的借阅信息是还书后在数据库中消除,将图书中的读者信息删掉,从而让图书进行新的入库流通环节。4.在维护管理中的应用为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安全,系统人员可在工作中加强对数据、参数的维护管理。参数维护就是对图书馆中的各项管理目标设定参数,进而使系统在运行工作中的管理更有方向。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尽量达到设定的目标值,从而使借阅工作的规则制定与借阅工作相互结合,数据维护工作还应当对流通数据定期修复检查、更新异常的数据,进而使系统运行更完整准确。5.系统分析法在流通统计中的应用管理这一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有工作量统计、分类统计、读者量统计,在系统化分析后,可以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参数设定,从而使数据库中的信息记录更加详细,流通工作的质量效率得到提高。

五、系统分析法在图书流通管理中的重要性

1.使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图书馆的流通管理实际就是通过借阅、内部阅读等形式向读者提供更加有意义的图书阅览过程。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对读者的管理是目前的工作重心,也是重点内容。因此图书管理工作应当面向每一个读者,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使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更加密切。随着当前高校规模人数的不断扩张,原有的图书馆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为使图书馆的系统流通更加高效,对其今后的工作转变应尽量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相融合,构建更加科学的流通管理工作内容。当前的系统分析法就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整体的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规划,进而深入到其中的各个工作环节。流通管理工作一般可以划分为六个工作模块,即信息查询、流通打印、图书上下架管理、流通管理、维护管理以及日常管理。[4]面对日益扩大的图书流通管理工作,它能够对工作的流程作出更为有效的安排,也能够实现工作各个环节的梳理安排。图书馆中的流通系统一般按具体部门的具体职能划分,通过对业务工作的明确划分,使工作部门更加协调合理,日常工作分配更加均衡,系统运行更加顺畅稳定。2.提高图书利用率系统分析法使图书馆中的书籍利用率有很大提升,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管理技术能够提高图书馆中的图书利用率,图书馆中标准利用率提高,则图书流通管理工作的质量也会提高,利用率越低则质量越差。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计算机的流通系统管理,结合系统分析法对图书流通管理的工作质量进行提升。首先可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简化借阅书记录的工作流程,使图书馆里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其次可通过计算机的系统分析和流通管理,对阅览室实行开架借阅,即读者能够实现自由查找自己想要阅览的图书,若是没有还可用内容相似的书籍替换,能有效减少拒借率。最后可以进一步落实计算机的系统化管理工作,进而使图书管理的工作更加有序,通过计算机记录借还书籍的时间信息,也会减少工作中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并对读者的借阅时间进行规定,使得好书的流通率得到增加,加速图书馆中的书籍流通,相对来说也提升了书籍利用率。此外,还可以对读者借阅较多的书籍和较少的书籍进行统计,如冶金工业、金属工艺学、动力工程学等过于高深的专业书籍在图书馆中乏人问津,借阅的人数少之又少,这就提示图书管理工作,如何使图书利用率得到提升,拒借率进一步减少。可从系统化的分析角度对工作进行细化:首先,书籍的内容结构应当与借阅人员的知识面、兴趣点相契合。第二,图书馆的书籍种类应尽量齐全,完善各方面的书籍类别。第三,可用信息化检索帮助学生更快获知图书馆的藏书目录、类别,能够对借阅书籍快速检索。第四,通过读者之间的调查研究,将图书的采购情况同实际的借阅需要结合起来。

六、结语

作为图书馆基础管理系统的流通管理,对阅读人员和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较差的现象,使服务水平得到良好的发挥,使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作用进一步扩大,推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同时,广大图书管理人员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解决流通管理的各项问题,将系统分析法用于图书流通管理制度的探索发展,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的长远进步。

作者:杨爱琴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明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7):20-22.

[2]郭巍.大流通模式下RFID服务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22):85-86.

图书馆日常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 高校 图书馆 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85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According to the main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to carry out the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consciousness of manag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In this regard, the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work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problem of management measures, highlight the focus of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library; management work

0 前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呈现全新的变化。大学生参与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图书馆运营状况,解决一定的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降低经费投入。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经验的不足,导致在管理过程中暴露一定的问题。①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强化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研究。增强大学生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管理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出高校图书馆职能,这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意义

1.1 图书馆方面

大学生参与到图书馆能够加强学生对图书馆的了解,建立读者与图书馆和谐的关系。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学生,大学生参与其中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着想。大学生既是读者也是管理人员,并且能够全面地进行图书馆的宣传工作,监督图书馆的日常发展。选拔优秀的大学生参与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对图书馆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多,图书馆在人员编制上明显不足,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服务,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大学生的功能,减缓图书馆业务压力。②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减轻工作压力,提升服务层次水平。

1.2 大学生方面

大学生参与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能够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辛勤的劳动,使自身得到锻炼,服务于同学将会增强责任感,更好地感恩社会。这是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能够为今后参与到社会工作奠定基础。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将会增长人生阅历,并且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学生采用勤工俭学的形式参与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高校图书馆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使大学生在劳动中得到锻炼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这样避免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造成精神的压力,使他们能够安心进行学习,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而且还能激发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履行服务的职责。在工作中将会提升业务知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总之,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外在表现。

2 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1 大W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主体

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种必然性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要集合各方的力量,高等教育改革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吸收大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管理中将会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缓解图书馆的压力,使管理人员能够在繁重的工作中得到解脱。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主体要求人文和谐共处,避免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这对今后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2 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目的

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是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能够增长才干,对自身的实际状况得到明确的了解,将图书馆管理工作作为提升能力的载体。通过图书馆管理工作平台获取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在工作中学会管理,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服务,既能够是对方感觉到亲切,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实际需求,这对今后的工作将会产生影响。随时对工作进行调整。大学生是学校的后备力量,高校能够为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提供舒适的环境,并且清洁优雅的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首选地方。

3 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大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大学生专业素质较差,业务水平能力有限,因此在管理工作中缺乏一定的创新。大学生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并且培训时间相对较短,在没有接触到社会变化发展的同时,专业技能等都不能够保证图书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缺乏必要的创新思维将不能够保证服务质量。对于岗位的不熟悉也会使大学生在工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尽快的胜任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针对自身的实际状况开展学习。由于大学生对岗位需要缺乏必要的认知,存在盲目随从等情况。忽视图书馆管理工作过程中协同的重要性,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成为管理工作的严重负担。既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也严重的制约工作效率。不能够主动积极的进行自我调节。这对今后社会工作的开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3.2 大学生岗位劳动极不平衡

大学生在一定状况下并不能够保证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工作时间流动性较大,受到课外因素、社团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保证完成学习之后才能够参与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因此在图书馆管理工作时间相对较少,十分有限。需要对大学生的工作时间进行协调,合理化安排大学生的工作时间,不能够因为工作影响到学习,或者因为学习影响到工作。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如果管理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大学生就不能够保证自身充分的休息,长此以往将会严重的影响日常工作学习,也会导致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同时,能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合理化分配,使大学生都能够在繁重的课业和工作中解脱出来。这样有利于今后工作学习的开展。

3.3 大学生管理工作缺乏规范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范围局限性较为明显。在管理过程中大学生由于专业化水平较低,很容易出现违反规定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管理制度并不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规范,更多的规范主体为正式员工。无法保证对同学违反的行为进行制止。管理范围的局限性特点要引起高校图书馆的重视,能够制定具有明显内容的管理制度。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正式员工都要一视同仁,能够正确对待,对他们的工作开展积极全面的考核,评定工作态度。并且能够鼓励大学生在管理工作中恪尽职守,增强工作责任感。大学生的随意性将会增加管理工作问题的出现几率。并且忽视与正式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不注重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图书馆的桥梁联通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4 大W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方法

4.1 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学生参与情况制定管理工作计划,这样才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阅读要求。同时为了能够保证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对于涉及到的管理工作主体内容要能够进行积极的服务调整,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③根据高等院校教育发展规定,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建设期间,积极吸收大学生参与管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确保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科学有效。

4.2 实行严格选拔、合理分工、岗前培训的用人机制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招聘要求对参与管理工作的大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特长,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人数上的不足。同时也能够改善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因此在上岗之前需要对大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解,开展相关技能的培训。注重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心理道德素质。能够在心理和思想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保证他们缓解自身的压力,使大学生能够从容的对待生活。严格要求大学生的作息工作时间,保证工作质量。避免情绪化出现工作随意性。将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培训中,大学生要接受防火等一系列的专业指导。加强大学生基本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使大学生能够按照图书类型对其进行分类处理。要严格进行管理人员的选拔,各部门要积极进行配合,保证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4.3 建立监督、评估管理体系,确保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科学发展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在客观上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工作质量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大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图书馆运行管理模式,这样图书馆能够对大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监督评价。完善的管理制度需要监督与评估体系共同发挥作用,也是保证学生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各高校所处地域环境的社会发展角度出发,引入市场经营理念,奖勤罚懒,以奖为主,要对其中的积极分子进行及时的评选和定期的表彰。激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④

5 结束语

对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要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主体职责,使大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好管理员身份,对高校图书馆积极进行广泛的宣传。针对高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开展培训工作,大学生要合理化分配工作和上课时间,保证双方不受到影响。在工作中进行全面的锻炼,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产生更深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服务水平质量,使读者和教师都收益。

注释

① 耿丽霞.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管理研究――以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学生工作者的组织管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0):127-127.

② 王黎娟.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价值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