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1

一.概念隐喻的基本理论

自lakoff & johnson(1980年)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lakoff和johson(1996:3)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就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他们(1996:ix)明确指出,“无论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传统的做法都把隐喻的研究边缘化了,而我们却直观地觉得它是个中心问题,可能是解释理解能力的关键”。在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堂上,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语言,更需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学生就需要解读好其中隐喻的使用,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把隐喻作为英美文学学习的桥梁,从隐喻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语言,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英语专业学生高英美文学欣赏水平。

二.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1、概念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影响 词语的发生和成长都具有隐喻性,概念隐喻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隐喻是人类缔造新辞书主要的手段,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经由隐喻过程发生的。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都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面包车、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美文学作品中也本文由收集整理有很多词汇是由隐喻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等等。词语成长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成长、转变和引申的主要手段。在讲解多义词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多义词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把隐喻意义的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结合起来。

2、概念隐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效果的好坏对整部作品译文效果的影响很大,隐喻翻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转化喻体形象、把隐喻转换为明喻、把喻体形象进行加注、或者省略喻体形象、添加喻体形象等方法进行隐喻的翻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用法差异,在汉语中不能一一找到与英语对应的词语。例1. that man is another shylock.那个家伙是又一个夏洛克, 为人吝啬。因为夏洛克是文学作品中吝啬的形象角色。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隐喻的过程中,译者可本着上述“映射对等”原则结合文本具体语境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音译加注法、字面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用译语中的文化意象转换源语喻体以及扩展源文隐喻的喻体以补充喻体的蕴涵等方法。例2.张培基先生所译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茅盾《白杨礼赞》)“white poplars are no ordinary trees. but these common trees in northwest china are as much ignored as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however, lik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they 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 and 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or oppression. ” (张培基,1999:197~ 201)对整个语篇的隐喻性,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隐喻作为最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段要求人们更加注重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研究,教师应当在隐喻翻译研究的必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好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

3、概念隐喻对语篇教学的影响

研究中发现,英美文学作品语篇中包含了隐喻性的表达。篇章从一句话,到一整篇著作,都蕴含了大量的隐喻成分。概念隐喻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篇章内部结构的立足点,使篇章研究与认知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深化了人们在篇章衔接连贯以及篇章理解方面的认识。

例如:诗歌《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诗集《山间》中的经典诗歌之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抉择。诗歌《未选择的路》中运用了大量的的隐喻、象征等写作技巧。在这首诗中,“life is a journey” 就是用了隐喻的表达方法,作者把 “roads” 作为论述的主体,用“路”来 比喻人生的里程。再如诗中的一些词或者句子的使用 “travel”, “stood”, “looked down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passing there”,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come back”,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led by”。作品中“roads”“travel”“way”“journey”“travel”等词的衔接,使诗歌在表达上看似简单,实则包含智慧与贤言。所以在分析这首诗的意思时,要帮学生理解好“没有走过的路”的潜在的意思。作者用路径选择来比喻人生。隐喻是有助于表达诗歌主题的有效手段,可以使哲学在其深层含义渗透。在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使用能够保证语篇的连贯,同时能够使语篇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更容易理解。将隐喻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英美文学篇章衔接及连贯功能的分析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图表作文 议论文 情态隐喻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的过程就是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过程,即便对英语为母语者来说有时候也是挑战,更不用说对于外语学习者了。因而,英语写作在学习和教学中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且引起了诸多学科的关注,如修辞学、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这些学科中有的关注的是写作微观层次的修辞手段、语篇衔接手段,有的关注写作宏观层次的题材、语义的连贯、语篇结构和认知框架。然而,针对雅思考试中的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在系统功能的框架内从语法隐喻的角度研究图表作文和议论文特征的文章鲜有。因此,本文从语法隐喻的角度揭示雅思写作中图表作文与议论文的情态隐喻的特征。

一、语法隐喻理论与人际隐喻

(一)语法隐喻理论。语法隐喻概念由韩礼德首次提出,他专门用一章,超越小句:表达的隐喻模式,论述了语法隐喻概念。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是与传统的词汇隐喻互补的一种隐喻模式,通过与词汇隐喻的类比,将语法隐喻界定为意义实现形式的隐喻变体。也就是,从意义和语法实现形式的体现关系上界定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是同一意义的不同语法实现形式,即“隐喻式”。“隐喻式”与“一致式”,组成一个不能截然分开的连续体,它们分别位于实现形式的两极。依照语言的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法隐喻可以分为三类: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

(二)人际隐喻。人际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语言能够表达人际意义的手段有很多,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语气和情态。Thompson指出语气就是“主语和限定成分共同构成的小句成分”,是语义交换功能的核心,能够实现不同的言语功能:陈述、疑问、感叹和命令。依照言语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这些句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实现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主语和限定成分顺序的不同。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与它们所表达的言语功能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会出现违反默认的言语功能,错位表达的现象,这就为语气隐喻提供了可能。情态就是讲话人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或有效性所作出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这些语义资源由语法的情态系统实现。依照交换的物品类型不同,情态可分为两类:情态化(modalization)和意态化(modulation)。如果交换的物品是信息,情态可以从可能性(probability)和经常性(usuality)的角度考查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交换的物品是货物或服务,情态就是说话人对交换的最终成功性的自信度。在命令中,这涉及说话人执行命令的义务程度,而在提供中,它关系说话人完成提供的意愿(willingness)或倾向(inclination)的程度。为了更好地区分二者,前者被称为“情态化”,后者被称为“意态化”。根据情态的取向性,情态可分为:显性主观(explicit subjective)、隐性主观(implicit subjective)、显性客观(explicit objective)和隐性客观(implicit objective)。不难看出,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情态的实现形式不同于隐性主观和隐性客观情态的实现形式,前者以小句的形式实现,后者以词组的形式实现。以词组的形式实现的就是情态的“一致式”,以小句的形式实现的就是情态的“隐喻式”,因而,情态隐喻就是情态在语义和词汇语法实现关系的重新组合(realignment),即体现为以其他的语法手段实现情态的表达,包括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两类。就转级向度而言,情态隐喻表现为情态的评价由词组级阶上升到小句级阶,即简单小句中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变为复合句中起投射作用的小句,简言之就是级阶的上升。这是情态隐喻的重要特征,可以作为区分情态的“一致式”和“隐喻式”的重要标准。

二、情态类型出现频次与题材的关系

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分别属于不同的写作体裁,前者属于说明文,后者属于议论文。图表作文作为说明文的一种类型,就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客观真实地再现图表中的信息,无需添加作者任何的评价或观点;而议论文就是作者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运用充分的论据挑战别人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以求得读者的赞同和支持。说明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描述和传递信息;而议论文最主要的写作目的就是说服读者,以赞同或支持的作者的观点或主张。不同的体裁和写作目的或交际目的,决定了语言表达不同。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意义潜势决定语言实现形式,不同的意义潜势体现在词汇语法层就会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图表作文为了达到客观真实地再现图表中信息的交际目的,缩小了人际意义协商的范围,几乎不使用情态隐喻,有时可能会少量使用隐形主观情态。议论文为了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则大量使用各类情态手段,尤其是隐形主观情态,以慢慢地与读者进行意义协商,逐步让读者赞同或支持自己的观点。另外,使用较多的就是显性主观隐喻,对于这类隐喻情态的使用,多出现在需要明确亮明作者观点的地方,多为文章的开头段或结尾段,这也符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策略。显性客观隐喻的使用较少,主要出现以科学技术为主题的议论文中,隐匿了说话人,使这些被转述的命题或提议包裹上了客观的外衣,降低了人际意义的协商。

三、写作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中要明确图表作文和议论文的特点,明确告知学生这两类作文在情态隐喻上的使用特点。图表作文中,尽量不使用凸显主观意志的情态隐喻;在议论文中,要正确地使用各类情态:明确亮明观点时使用显性主观隐喻,较多地用在开头和结尾段;与读者进行意义协商时,较多地使用主观隐性情态;客观地转述事实或评价时,较多地使用显性客观隐喻。通过对雅思写作中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小量语料的分析发现,情态隐喻的使用在两类不同体裁的作文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图表作文中情态隐喻几乎没有出现,只有出现了少量的隐性主观情态;议论文中情态隐喻出现较多,而且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M.I.M.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M].London:Arnold,2004:620.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几何,面,隐喻,认知

 

1.引言

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By)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隐喻理论的诞生,使得隐喻研究有了质的突破。他们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根据某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Lakoff & Johnson 2003:5)的一种认知活动。人类是通过熟知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相对复杂、抽象的概念,因而“人类的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来构建和界定的”(Lakoff & Johnson 2003:6)。隐喻的本质是两个认知域间的概念隐射。它们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概念系统之中,已经成为我们思维机制中固定的组成部分,因而随时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激活。认知隐喻理论为我们正确理解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本文运用这一理论,来探究几何中“面”在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2.基于几何中“面”的隐喻分析

Lakoff (1987)提出了当今认知科学的三个基本观点:心智的体验性(the embodiedmind),思维的无意识性(the unconscious though)和概念的隐喻性(themetaphorical concept)。他们还把知识看作是人们实践和体验的结果(Lakoff,1987;蓝纯,2005)。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隐喻认知理论的哲学基础,他们先后用了“经验主义(Experientialism)” 和“体验(Embodiment)”等术语认知,继而提出了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的哲学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的体验和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进而通过认知对世界万物形成了概念和范畴。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方式,因此同样根植于体验。几何中“面”的概念也是人类以自身为中心体验的结果,人们通过对“面”的概念认识,逐渐形成了以“面“ 为始源域的概念隐喻系统。

2.1具体“面”的隐喻分析

在几何中,具体的面是由直线或曲线,或直曲线相结合形成的面,是可以直接观看到的,如正方形面等。人们的认知起点往往是由空间开始的,因此,在认识人体或者事物的表面时,人们就借用几何中的具体“面”来表达,而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隐喻,即由“面”的形状隐射到人体的某个身体部位的形状或者物体的形状。我们看下面例子:

(1)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地面下雨后很潮湿论文怎么写。

(3)墙面上有过刮过的痕迹。

(4)桌面上放着一包糖。

(5)她面部一化好妆就会到这里来。

(6)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宋 苏轼《续丽人行》序:“ 李仲谋 家有 周昉 画背面欠伸内人,极精。”

这些例子中的“面”都是由具体“面” 映射到事物的表面 (例1到例4)”或者到“人的某个身体部位(例5和例6)的隐射。“水面”、”地面”、“墙面”、“桌面”、“ “面部”和“背面”分别指水、土地、墙壁、桌子、一个人脸上和背的形状。空间概念是很多概念的起点域,人们习惯于把空间里的认知的概念如几何中的“面”和现实中的具体物体或人相联系。如上面例4当中的“桌面”,其表面是平的,就如几何中“面”中直面的形状,因此,人们常借助空间概念中几何“面”来描述事物的表面如“桌面”。例5中人的“面部”就如人们在几何“面”的曲面形状,有弧度,两者在形状上相似,才有“面部”的说法。

2.2抽象“面”的隐喻分析

人类除了认知具体的客观事物,还有喜怒哀乐的抽象情感,而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抽象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来体现的,即人们往往借助面部的词语来描述抽象的情感。这样,几何中的面这一空间领域就间接地通过人体的面部映射到了人的抽象的情感经验领域,从而形成了抽象层面上的“面”的隐喻。以下就讨论由面构成的词语是如何来喻指人的情感和经验的。例子如下:

7)不住的面红耳赤认知,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8)他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都身无分文了还抢着付钱。

9)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清·李渔《曲话·结构》)

10)又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难以义感。——《晋书·孔严传》

“面红耳赤”中的“面红”是“脸面变红”, 在抽象层面上,表达一个人紧张或急待的情感。实际上,真正的始源域为几何中的“面”,它映射到人的脸面上,再从人的脸面映射到人的情感上: 几何中的面—人的脸面—人的抽象情感(紧张)。 或张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喻指因要颜面而遭受痛苦,这里的投射路线为: 几何中的面—人的脸面—人的抽象情感(颜面); “耳提面命” “人面兽心”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隐喻词组都是借助人的面部变化来表达人的情感的,这类隐喻的工作机制是由始源域(人的面部)映射到抽象域(人的情感)的,而人的面部的始源域又是几何中的面。

2.3几何中基于“面”的特点之上的隐喻分析

2.3.1面的空间性

在几何中,面属于空间的一部分,因而面具有“空间性”特点,同样,在人类的语言表达上,面的“空间性”也隐射到了语言的表达层面,即形成了由几何中面的空间性到人体或者事物空间的隐射。根据(Lakoff & Johnson,1987)关于隐喻的分类,实际上,这一隐射属于他们说的方位隐喻。赵艳芳(1999: 107)指出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其来源于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感、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到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我们看下面例子:

(11)小明的成绩总在我的前面,而小芳的成绩总在我的后面。

(12)我们可不能老走在后面啊!时代在进步啊!

(13)我是公司的副总,在我上面的是王总裁,在我下面的是李科长。

(14)这道题完成所用的时间是这样的:我用了3分钟认知,在我前面的李艳用了2分钟,在我后面的万露用了5分钟。

以上的例子是由“面”构成的方位词来隐喻较为抽象的概念。例11中的“前面”和“后面”指的是成绩的好坏,例12中的“后面”指的是先进知识的落后。蓝纯(2005:139)提出过数量隐喻:数量较多为上,数量较少为下。这里,我们可以把它引申为:数量较多为前,数量较少为后来解释这里面的隐喻。也就是说,成绩分数越多,就为前;反之,则为后论文怎么写。同理,获得的新知识越多就为前,反之就为后。例13 中的“上面”或“下面”分别指的是地位的高和低。这刚好反映了把蓝纯(2005:141) 提出的社会等级隐喻中的“地位较重要为上, 地位较次要为下”。例14中的“前面”和“后面”则指的时间上的先后,同理,我们可以把蓝纯(2005:143)提出的关于时间隐喻“时间较早为上,时间较迟为下”引申为时间较早为前,时间较迟为后来解释其中的隐喻现象。总之,通过分析以上例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由“面”构成的方位词能表达一些诸如地位、数量、好坏、时间等抽象概念。其映射过程为:由几何中的“面”隐射到现实的语言表达层面上来表达一些抽象概念。

2.3.2面的可数性

由于几何中的面是可数的,一个空间是由多个面组成的,因此几何中的“面”具有可数性。这一特性可体现在人们日常的语言表达上,其作用是使人类的一些抽象的情感经验量化,这样便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把握一些抽象的概念。

(15) 我和他只是一面之交。

(16) 在生活中,常有些人为人八面玲珑,尽量不得罪人,有时甚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17)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18) 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由“面”字构成的词组遵循着一个规律:即把抽象的概念数量化了认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事物或情感。例15中的“一面之交” 用“一面”喻只见过一面的交情,喻交情不深;例16中的用“八面”喻处事机巧圆滑,各方面都敷衍周到,谁也不得罪;例17中的“两面三刀”用“两面”比喻背地里诋毁别人, 挑拨是非;例18中的“一面之词”用“一面”指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喻不太可靠的话。总之,人们在表达情感和经验时,通过量化的方式,借助“面”构成的数量词组来映射到抽象域中,使得抽象的事物和情感变得更加容易为人理解,更加具体。

3分析总结

通过上文对“面”的隐喻分析,我们可以勾勒出几何中“面”所存在的概念隐喻及其系统的隐射关系,如下图所示:

始源域: “面”目标域:人体或物体

人体的某个身体部位的形状:面部

具体“面”

物体的形状:地面

几何中的

“面” 抽象“面”人的抽象的情感:死要面子活受罪

空间性:前面

面的特点

可数性:一面之词

图: “面”的隐喻映射图

4结束语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研究几何中的“面”,分别从具体面、抽象面及面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几何中的“面”在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我们发现概念隐喻这一理论对研究几何中的“面的”隐喻现象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然而,本文只是研究了几何中的“面”,像“点”和“线”等概念有待于做出研究,点、线和面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不仅仅只单独研究一个,而且有必要探讨它们三者之间在几何中的关系如何隐射到语言表达层面上。

参考文献

[1]Lakoff, G. 1987. Women, 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GeorgeLakoff and Mark Johnson.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蓝纯.《认知与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4

论文摘 要 目前隐喻研究已超越了语言学范围,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隐喻理论。隐喻即人类通过一个概念域的事体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个概念域事体的方式,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这种映合对人们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隐喻拥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隐喻产生于认知,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一、引言

隐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所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隐喻更多地是作为横跨心理学、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多维性研究课题。从古希腊Aris-totle以来,修辞学都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进行研究,认为隐喻能够给文章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Richards等人对隐喻的研究当然要比Aristotle的认识深刻和全面得多,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回避的:无论是Aristotle的“类比理论”,还是Richards的“相互作用理论”,都始终把研究的视角和层次放在语言本身,没有能够深刻地揭示隐喻的本质问题。认知语言学家立足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则,在人们经验感知的基础上,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认知机制的实质和特点。

二、隐喻研究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是“旧得不能再旧的题目”(叶子南,2008)。但是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与否并不是取决于研究所投入的时间的。而且语言的创造性本质决定了新的隐喻必定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也要不断跟进。

Lakeoff和Johnson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隐喻意义的实质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映射关系。Lakoff 和 Johnson 将隐喻分成了三种: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结构隐喻是将一个域中的概念转化到另一个域中,比如“Argument is a war”。方位隐喻是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表达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I’m falling asleep”、“he dropped dead”及“You are under my control”

此类隐喻提供了人类主体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本体隐喻指的是用实体词来表达一些非物质性的概念,比如感情、活动和想法,从而对其进行分类、量化和引用。 转贴于

三、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

(一)隐喻的关联性解释的依据。

关联理论之所以能对隐喻做出阐释,笔者认为要基于它对隐喻的两点认识:其一,隐喻是一种更广阔的语境出现的话语现象;其二,在隐喻中,说话人的意义是间接表达的,因此作者真实的交际意图需借助于相关性推理才能获得。Sperber和Wilson(1986:237)认为,隐喻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和程序,它是语言交际中一般认知推理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关联理论将隐喻归入一般话语,因而也就为其解释隐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此外, 用关联理论解释隐喻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是在实施一种行为,它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属于间接的言语行为,其命题形式和命题态度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关联”需要听话人借助于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

(二)关联理论对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的阐述。

隐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时,发言者总是遵守关联原则,寻求对其思想的最佳关联表达,既让话语具有足够的语境效应又尽量节省听者的处理努力。但是最佳关联表达并非总是精确的表达,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模糊表达。隐喻正是人们使用模糊表达法的产物,表达了用语言的字面意义无法表达的意义。这种表达需要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而人认知能力的共性使人们趋向于对同一事物有着相似的联想。

一般来说,对隐喻的理解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二是对隐喻含意的推导(束定芳,2000:232)。对隐喻的识别主要依据其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性质,而且这种冲突原则上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在扩展了的更大的语境中才能消除。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人们对于话语的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而是在共有认知语境的基础上去寻找关联,从而推断出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显示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一种认知方式。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各个国家的隐喻也互不相同。隐喻的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互换,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词语转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语言中的隐喻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相对等的隐喻。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的时候就需要将其他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比如文化和历史。最后,笔者建议了三种处理隐喻的翻译方法,即直译、等值翻译和意译。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品牌;品牌生态;品牌生态系统;隐喻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056-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科技品牌创建及其可持续成长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批准号:70372015)

[作者简介] 王兴元,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市场营销系主任、品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担任多家大型知名企业集团战略与营销管理顾问,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创新管理以及企业系统管理。(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品牌研究的生态隐喻方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常使用诸如企业或品牌的生存与死亡、企业成长与成熟、企业生命周期、经济进化、文化基因、商业生态环境、蓝海战略等词汇与说法,这便是典型的生物学隐喻。生物学隐喻的广泛使用一方面说明人类习惯于使用自己熟悉及容易理解的语言及交流方式,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生物;另一方面,人类使用生物学隐喻方法已经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与成功案例,比如通过飞鸟的启示人类发明了飞机,通过蝙蝠的启示人类发明了雷达,通过对生物食物链的研究人们开始注意商业系统中的购并现象及供应链复杂性管理问题。

复杂性科学既要研究整体系统构成与行为,又要研究微观子系统的构成与行为,它是整体论和还原论的有机结合。国内外学者霍兰、钱学森等率先提出了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等理论,而这些新理论可归纳为隐喻、集成、建模、虚拟和定性定量结合等具体的复杂性科学理论方法,其中,隐喻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复杂性问题研究方法。复杂性学者霍兰不仅公开承认隐喻方法在复杂性科学中的作用,而且特别强调它的重要性。隐喻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它基于相似性或类似性比拟,在不同范畴及领域的事物之间建立对比或对应联系。科学理论中隐喻的使用是当代科学哲学家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一般都把隐喻视为描述科学理论构成要素的一种有启示的范式(黄欣荣,2006)。一旦我们注意到隐喻包括源事物和目标事物,就可以在科学创新中将其构造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理解与创意。隐喻将源主体的某些特性与机制作为相关启示应用到目标主体上,通过源主体与目标主体共有性的隐喻,在人们心目中形成适当情境下的非自然暗示(霍兰,2001)。生态系统经常被用作其他复杂系统的隐喻(米哈依洛夫,2002),将品牌商业系统描述为生物生态系统是一种隐喻,通过借用生态学语言、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学方法进行隐喻类比研究,可以更加有效地描述与探索品牌商业系统的复杂性现象及其内在机理,并且可以得到人类最容易理解与使用的理论与方法。因此,隐喻研究方法将是品牌研究使用的一种最重要研究方法。生态系统隐喻方法主要包括哲理隐喻、原理移植隐喻以及分析方法隐喻等三种,其中哲理隐喻法最易被理解与接受;原理移植隐喻以及分析方法隐喻由于涉及生物与非生物比拟,因此常常存在一些术语及描述的疑义,因而需特别注意。

在进行品牌生态研究中首先需要明确品牌的“拟生物化”主体,笔者认为这个主体实质上就是品牌企业或品牌产品,也就是说,品牌生态实际上是品牌企业生态或品牌产品生态的简称。如果认为品牌生态中“品牌”概念属于纯粹的市场营销领域中品牌概念,将会引起品牌生态涵义的混乱。因此,可以将品牌生态描述为品牌企业或品牌产品本身的生存状态及其与环境的依存互动关系。如果能够将品牌视为具有生命的商业主体,那么完全可以利用生物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1.以生态学隐喻品牌商业系统,整合社会网络理论、供应链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等,为整体品牌运作提供新的基于对象的动态战略规划框架,丰富品牌战略理论。品牌生态理论有助于企业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及生态系统构成状况,为企业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奠定基础。另外可丰富发展目前的静态市场营销理论,为品牌区域市场经营提供有效工具,从而形成基于对象的品牌市场操作的生态模式。通过对品牌生态系统的整体描述与运作机制研究,形成新的品牌生态调查与分析方法,为品牌进入、拓展、领导、抵御、转移、重建区域市场提供有效策略模式与运作工具。这可有效解决品牌市场运作的片面性、零散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品牌市场管理效率。尤其是为品牌企业在更大尺度上考虑系统之间的竞合战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品牌市场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可为区域市场商业发展提供指南,尤其对于经销商、商及各种零售商的品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依据品牌生态理论方法优化业务范围与操作模式,可有效提高中间商及零售商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

2.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区域内品牌成员的相互关系以及市场品牌竞争状况,为政府制定公平竞争规则,建立良性的区域市场秩序,优化区域商业布局,避免恶性品牌竞争,节省社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品牌生态理论的研究为我国塑造百年名牌提供理论依据,为地区、行业、企业制定持续发展的名牌战略,为品牌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小品牌生态系统长期生存与成长壮大指明道路,尤其对进入WTO后中国品牌应对国际品牌挑战创造国际名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品牌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社会商业生态系统打下基础。一方面品牌企业的市场绩效主要取决于品牌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及动态性,品牌产品也需要作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品牌企业在市场上则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市场上,品牌企业是参与竞争的主角,是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生态理论的研究可为整个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打下基础,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产业结构优化的深入系统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品牌生态基本概念、术语与原理体系以及实用方法的研究,为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持。

三、品牌生态研究动态

1986年美国Moore在《哈佛商业管理》评论上发表了“新竞争生态学”,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概念(Business Ecosystem),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他们相互配合以生产商品和服务──组成的群体,同时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等。随后他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一书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初步建立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Moore强调,企业要成功,仅仅完善自身还不够,还要塑造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因为其所处生态系统的前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扬西蒂(2004)进一步阐述了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制定战略的方式,提出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了解公司赖以生存的商业生态系统以及公司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总之,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企业是它所栖息的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另外作为传统管理理论最新进展的社会网络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等,其内涵及本质基本上都属于超越企业边界和关注企业环境的理论延伸。社会网络理论则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企业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强度等问题;利益相关者理论则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企业治理所需考虑的利益关系,实际上是基于企业权力强度的关系理论;而供应链管理理论则主要从物流信息流优化平衡角度对前后关联企业实体运作的管理进行研究。这些理论体现了新时代复杂多变环境下企业管理理论的新进展,为企业更加有效运作提供了方法与工具。然而,从理论深化、推广及应用情况看,上述这些理论尚缺乏协调性及可操作性。一方面,这些理论不能系统描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机制;另一方面也不能给出一些用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系统管理模型与方法。生物生态学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成果在描述企业可持续机制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尤其是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企业可持续成长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方法。在品牌管理方面,生物生态学的引入也有了一定的进展。而在当代品牌理论中,品牌被比喻为“生命体”,使得品牌理论从静态走向了动态,从个体走向了整体化,生物生态学为品牌可持续成长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方法借鉴。

当对品牌进行生态学考察时,就会发现品牌像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即品牌生态系统,自然界中的生态规律同样适用于这些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在这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品牌企业是其关键优势物种,它决定了系统的规模及核心竞争力。个体品牌生态系统由品牌产品、品牌拥有企业、股东(或投资人)、员工、经理人、供应商、最终顾客、金融机构、大众传媒、社会公众、中间商、政府、竞争者、其他相关企业以及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组成。品牌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商业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中关键及优势物种组织。众多个体品牌生态系统与其他品牌生态系统一起组成了区域市场品牌生态系统。实际上,个体品牌生态系统是由关键及优势种群――品牌企业、供应商群落、分销商群落、零售商群落、消费者(或用户)群落、中介成员群落、政府及其他成员群落以及社会自然环境等组成,而区域市场品牌生态系统则是由众多品牌群落及市场环境所组成的。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品牌的生命周期过程。名牌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演化过程可以描述为:非品牌生态系统――准名牌生态系统――名牌生态系统――领导名牌生态系统――老化名牌生态系统――退出的过程。它的运行具有极强的自组织特征,较一般商业生态系统更具扩张性,各方分工协作形成商业生物链与共生协作体系。名牌生态系统是以品牌为龙头的商业生态系统,它是社会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品牌作为市场存在物,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的特点。品牌时刻与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更能把握品牌运营的实际。名牌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王兴元(1999)提出,在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中对最为典型的品牌生态系统―名牌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结构、名牌生态环境、名牌生态系统演化及运行、名牌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及扩张性、名牌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名牌生态系统的创新与重构、名牌生态系统的评价与诊断、名牌生态系统对现实的启示等作了系统研究,初步构建了名牌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名牌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系统成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因此,必须做好系统成员之间的利益平衡,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应对策略(王兴元,2000)。名牌生态系统的竞争存在于三个层次:一是名牌生态系统与其他同类品牌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二是名牌生态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三是名牌生态系统与其他非同类品牌产品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不同的竞争主体根据各自的目标和所处的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名牌生态系统竞争的强度可由市场中品牌数量及其实力的大小、市场需求饱和程度等来描述,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争与合作策略。名牌生态系统成员众多,含有的信息庞大而复杂,为了使名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程运行保持高效的状态,必须对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名牌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的主体之间含有不同的知识,存在复杂的知识交换,为促进名牌生态系统知识功能的发挥,需要加强组织创新和知识编码的工作。另外,对名牌生态系统的创新与重构,名牌生态系统的运行及动力机制,名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控,名牌生态系统的系统评价与仿真以及名牌生态系统的系统管理策略等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系统研究。此外,还对品牌生态系统的若干概念及原理进行系统论述,分析了品牌生态系统的适应复杂性、品牌生态系统结构等,建立了品牌生态位测度模型等。

国内许多学者先后对品牌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及方法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张,张锐对品牌问题的复杂性及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的品牌经济与政治结构、品牌生态系统领导的新兴模式等。邓旭东、杜晓娟等在论文“培育品牌生态环境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通过对品牌生态环境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概述,阐述了培育健康良好的品牌生态环境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就我国企业在品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发展的眼光和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企业培育品牌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李振键、韩伯棠等在其论文“生态学原理与品牌研究”中对品牌产生与成长涉及到的品牌特质、品牌之间相互作用、品牌与环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与生态学研究生物个体与种群和环境的关系有着内在的相似性。品牌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可以基于这两个学术领域之间在原理和方法上的相互借鉴,从而引申出品牌个性、品牌生命周期、名牌生态系统、品牌生态学等富有启发性的概念,这些跨学科隐喻或类比研究,具有实践和理论的意义。胡望明在论文“品牌生态战略的宏观管理模式研究”中对品牌生态战略的宏观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品牌生态战略宏观管理模式的“三角”架构。唐兴莉、魏光兴在其论文“论品牌生态系统管理的三个层次”中提出了品牌生态系统管理应包括管理对象、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哲学三个层次。黄喜忠、杨建梅在论文“产业集群的品牌生态研究”中对品牌集聚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可以借助生态学理论来研究产业集群中的品牌系统,进而关注产业集群的品牌生态健康问题。王雪莲等在论文“对国内外品牌发展比较及我国品牌生态战略系统的构建”中探讨了我国品牌生态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陈绍愿、赵红等在其论文“品牌生态学:生命原理时代的品牌控制论”概述了品牌生态学的产生背景及相关原理。韩福荣、王仕卿等在论文“品牌理论发展评述”别介绍了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孙莉莉、韩福荣等对品牌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分析。韩金童、汪波等基于生态理论对自主品牌以及中国农机品牌培育进行了系统分析。吴卫杰等对品牌生态安全体系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基于生态学视角对品牌理论的研究已经逐步形成新的热点,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吸收了自然智慧的理论方法,可以更好地诠释品牌成长的现象及其内在规律,并提供可供借鉴的品牌生态系统管理策略与方法。

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品牌生态的研究状况看,只能说尚处于初级阶段,提出的概念、原理及方法比较初步,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使之成熟。依笔者之见,品牌生态研究可沿着如下三条技术路线进行:一是品牌生态学基本概念、术语与原理体系的系统化及确立;二是生物生态学分析方法移植到品牌研究领域从而形成新的品牌生态学方法;三是品牌生态的实证案例研究。可以相信,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品牌生态理论将会成为品牌管理领域的前沿与热点,其研究范围也将会扩展至更广阔的领域。

参考文献:

[1]James F. Moore,The Death of Competiti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Inc. (USA),1996.

[2][美]Aulay Mackenzie.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5]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M].自然杂志,1990,(1).

[6]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分析理论及管理策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8]王兴元.品牌区域市场资源竞争及品牌分布规律[J].南开管理评论,2000,(1).

[9]王兴元.品牌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

[10]王兴元.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预测,2006,(5).

[11]Wang Xingyua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alysis for the Name Brand Ecosystem,Proc. of ICIM’2002,China Aviation Industry Press.2002.

[12]张,张锐.品牌生态管理:21世纪品牌管理的新趋势[J].财贸研究,2003,(2).

[13]张,张锐.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14]邓旭东,杜晓娟.培育品牌生态环境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企业经济,2005,(1).

[15]李振键,韩伯棠.生态学原理与品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6]胡望明.品牌生态战略的宏观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8).

[17]唐兴莉,魏光兴.论品牌生态系统管理的三个层次[J].商业时代,2005,(29).

[18]黄喜忠,杨建梅.产业集群的品牌生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9]陈绍愿,赵红.品牌生态学:生命原理时代的品牌控制论[J].商业时代,2006,(6).

[20]韩福荣,王仕卿.品牌理论发展评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9).

[21]孙莉莉,韩福荣.品牌的生态位适宜度分析[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12).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6

「デ的意义构造 原型 概念隐喻 派生

一、引言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传统的语言理论认为多义词的词义是孤立的,多义词的一个个的意义由怎样的关系连结着不太被言及。日语属于粘着语,依靠助词或助动词来表示每个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助词及助动词在日语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日语的助词数量较多,且每个助词的含义也较多,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助词的习得是一个难点。迄今为止,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在教授多义助词的意义时,多是一边举出例句一边教学,学习者必须死记硬背那些意义,关于各种意义之间的互相关系涉及的较少。本稿主要以认识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考察格助词「デ作为多义词的意义构造。

二、先行研究

关于日语的格助词「デ的意义研究的论文也有很多,久保 (1994),菅井(1997),仁田(1995)等从各种角度作了研究。不过,由于「デ的意义较为复杂,研究者多在与其他的格助词作比较的过程中说明其意义及与其它格助词的差异,言及「デ的意义构造和联系的论文是从菅井(2001),间渊(2000)开始的,这些学者以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论述了「デ格的意义特性。自此,以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对格助词「デ的工具、原因、场所、时间、材料、状态等各种意义、用法的阐述被尝试。森山(2002)分析得出等级助词「デ的意义构造,把原型的用法作为基本层次等级,主张「デ的各种意义共有一个背景,针对全体动作来说构成意义链。森山(2003)利用作为第2语言的日语习得的数据,分析了等级助词「デ的习得过程,森山认为哪国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格助词「デ表示“场所”用法使用准确率都最高,因此习得要从「デ作为原型的“场所”用法向其他用法扩充进行,习得顺序依次为“场所”“工具”“情况”“原因”“时间用法”,认为格助词「デ的各个用法是要从“具体的意义”到“抽象的意义”进行习得。

三、格助词デ意义构造的分析

本稿在参考了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认识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重新考察「デ的意义构造范畴发现:

首先,根据原型理论的原理,格助词「デ“限定”、“范围”及“动作主体”、“数量的限定”等用法都是可以理解为由“原型等级”范畴的“场所”用法派生出来的;其次,在“时间”的范围里除了限定时间外还包含限定“期间”“时期”也可以理解为是由“原型等级范畴”的“场所”用法隐喻派生而来的。

首先,笔者先对已有的词典及学习工具书进行分类调查,按照其意义把「デ的各种用法归纳为以下范畴(表示作为大的范畴,包含列举的后面的下级范畴)。

①<工具>:工具,手段,素材,媒体,构成要素

②<原因>:原因,理由,根据,动机

③<场面>:地方,地方(抽象地方,场面)

④<状态>:主要动作对象的情况,作用/事情的状态

⑤<限制>:范围,数量限定,期间,时间限定

⑥<时间>:时间

⑦<动作主体>:动作主体、动作集团

1.一词多义的原型效应

原型理论广泛应用于语义学领域,尤其是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一般的多义词都有一个多中心结构的范畴,该范畴中含有许多相互关联、交织的意义,这些意义都以范畴中的原型意义为基础,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意义链实现:意义A与意义B具有相似点,意义B转而又与意义C相关,意义C又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意义D、意义E等,原形理论可用于解释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如Myers验证了汉字“公”意义结构中的原型效应。一词多义的原型效应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性为背景的。

日语格助词「デ也是一个含义较多的多义词,笔者认为在格助词「デ的意义构造中表示“场所”的意思就起到了原型意义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格助词「デ的意义是由表示“具体的场所”的意义发展到“抽象的场所”的范畴,再进一步引申出数量限定、范围、动作主体等含义。

A:从格助词「デ表示“具体的场所”“抽象化的场所”。例如:

(1)学生が日学校で勉する。(具体场所)/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

(2)子供たちが公でんでいる。(具体场所)/孩子们正在公园玩儿。(3)この川で泳いではいけない。(具体场所)/不能在这条河里游泳。

(4)教室で 授を受ける。(具体场所)/在教室上课。

(5)しい境で育つ。(抽象化的场所)/在贫困的环境里养育。

B:从格助词「デ表示“场所”进一步发展(动作的抽象化・境界的焦点化)更进一步发展为“限定(范围・数量的限定)”的意义。例如:

(1)日本で一番高い山は富士山だ。(限定范围)/日本第一高的山在是富士山。

(2)30人でめ切る。(数量的限定)/截止到30个人。

(3)3本で100だ。(数量限定)/3根一百元。

(4)日本で千がかかる。(限定范围)/用日元需要一千元。

(5)3枚で500ならう。(数量限定)/要是3张500的话就买。

C:从格助词「デ表示场所(将场所背景化)发展为“动作主体”的意义。例如:

(1)その事件は警察でしている。(动作主体的情况)/那件案子警察正在调查。

(2)一人で住んでいる。(动作主体的情况)/一个人生活。

(3)後は私たちでやる。(动作主体)/一会儿我们做。

(4)そのことは今警察でべている。(动作主体)/那件事现在警察正在调查。

(5)これは事室で保管する。(动作主体的情况)/这个由事务所保管。

D:从格助词「デ表示时间:时间、期间、时间的限定。

场所时间(动作的抽象化・境界的焦点化)期・时间限定。例如:

(1)食事のあとで、勉をする。(时间限定)/吃饭之后,学习。

(2)成の程で一的にれる象だ。(期间限定)/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时出现的现象。

(3)かった夏休みも明日でわりだ。(时间限定)/漫长的暑假在明日结束。

(4)が展していく中でそのようになった。(期间限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了那样子。

(5)7でがまる。(时间限定)/图书馆7点关闭。

(6)2でぜんぶんだ。(期间限定)/用两个小时全部读完。

(7)1年でドイツをマスタした。(期间限定)/用了一年时间精通了德语。

(8)3でできる。(期间限定)/用三个小时完成。

(9)3でめ切る。(时间限定)/截止到三点。

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

①根据原型理论,把格助词「デ的“场所”的用法做为最基本的意义,则“场所”即为“基本原型”,按历时性来看可以依次派生出“场所格样态格・手段格动作主体格・原因格”等用法。

②在作为原型的“场所”的用法基础上,部分场所、动作抽象化、背景化(动作主体、焦点化),派生出“抽象的场所”,“限制”(范围,数量限定),“动作主体”等扩充性用法。各用法由具体的、客观的较容易认知的用法,向抽象的、主观的用法扩充。

③“时间”的用法也从作为原型“场所”的用法被从空间到时间扩充派生出来。 格助词「デ做“空间性的”用法“场所”被隐喻而派生出隐含的限制为的“时间性”的用法。

2.在原型基础上通过隐喻扩展的词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用来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认为许多主题从最普遍的事情到最深奥的科学理论通过隐喻来理解。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还是给予人们经验的、概念性的、自发性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工具。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多义词的扩展可以通过隐喻来解释,格助词「デ的意义构造中表示“道具”、“原因”和“样态”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由具体的“场所”的意义隐喻扩展出来的词义,隐喻扩展的词义是以认知世界的机能为背景的。

A:格助词「デ表示道具:包括道具、手段、材料、媒体、成要素等含义。

场所(范畴的主观化/某领域的主观化)道具・手段(内在化)材料・构成要素。例如:

(1)日本人は箸でものを食べる。(道具)/日本人也用筷子吃东西。

(2)日地下で学校へ来る。(手段)/每天乘地铁来学校。

(3)この机は木でできている。(材料)/这张桌子用木头做成。

(4)日本文化の特という目で文をいた。(构成要素)/以日本文化的特征为题目写的论文。

(5)テレビでやっていた映画。(道具)/在电视上播放的电影(媒体)

B:格助词「デ表示原因:包括原因、理由、根据、目的・动机等含义。

场所(范畴的主观化)原因(主观化)理由・根据・动机・目的。例如:

(1)病で学校を休む。(原因)/因病,请假休息。

(2)そういう点でおもしろいと思う。(理由)/因为那一点觉得有趣。

(3)の果で判断する。(根据)/由考试的结果判断。

(4)出で大阪へ行ってきた。(目的・动机)/因为出差去大阪了。

(5)地震でビルが倒れた。(理由)/因地震大楼倒塌了。(6)今日は邪で休んでいる。(理由)/今天因为感冒请假了。

C:格助词「デ表示样态:包括动作主体的情况・动作对象的情况、作用・状态。例如:

(1)第二外国で日本を教えている。(动作对象的情况)/第二外语教日语。

(2)夕ごは自分で作って食べる。(动作主体的情况)/晚饭自己做饭吃。

(3)迷惑にならないよう、小さな音で音をいた。(作用/事情的状态)/为了不令人讨厌用小声听音乐了。

(4)猛スピドで走っています。(作用・事情的状态)/正用猛烈的速度奔跑。

(5)あの先生はいつも大声です。(作用・事情的状态)/那个老师总是大声讲话。

(6)疲れたでって来ました。(动作主体的样子)/带着满脸的疲倦回来了。(×でってきました)

(7)落ち着かない子で座っていた。(动作主体的样子)/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坐在那里。

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使用格助词「デ的时候,“背景”作为“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两种认知范围存在。以“现实世界”为依据的客观性背景范围有以“场所”为起点“限定”、“动作主体”、“时间”的用法。“认知世界”的主观范畴是以“道具”、“原因”、“样态”为主的认知主体背景。从“现实世界”到“认知世界”的“隐喻”扩张中引发主观化的“背景”,作为“场所”的概念机能化、形成各种主观的范畴,作为基础意义的“场所”用法可以扩张出“道具”、“原因”、“样态”等用法。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格助词「デ的构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本稿研究认为格助词「デ意义构造:是从最基本的“原型”用法为起点,以“原型”为中心逐级展开、扩充而形成的。格助词「デ的最基本的用法设定为“场所”,在“原型”的基础上,部分“场所”、“动作”被抽象化派生出「デ“抽象的场所”的用法,将动作背景化即派生出「デ“动作主体”的用法,将动作焦点化后派生出“限制”(范围,数量限定)等用法。各用法由具体的、客观的认知用法,向抽象的、主观的用法扩充。格助词「デ做为“空间性的”用法“场所”被“隐喻”而派生出隐含的限制含义的“时间性”的用法。格助词「デ的使用“背景”作为两种认知范围存在。其一是以“现实世界”为依据的客观性范围背景,其二是认知世界的主观范畴背景,从“现实世界”到“认知世界”的“隐喻扩张”中引发出主观化的背景,扩张出“道具”、“原因”、“样态”等用法。

参考文献:

[1]山口明,秋本守英.『日本文法大辞典[M].明治院,2001.

[2]山田忠雄,坊豪,金田一春彦,柴田武,金田一京.『新明解国辞典(第三版)[M].三省堂,1988.

[3]渊洋子.「格助『での意味にする一考察[J].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