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三实经验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标三实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标三实经验总结

一标三实经验总结范文1

就在国务院就环境问题召开常务会议的同时,一场举国关注的环境污染事件正在升温。1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召开新闻会,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明确表示,此次事件“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在新闻会当天,“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国际经验研讨会在京郊举行,一位与会专家对本报记者说:“环境事件屡屡发生,充分说明了建立环境责任机制的重要性。”

而就在这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一份关于EDP(经环境污染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Adjusted Environmentally Domestic Product,即绿色GDP)的核算框架已基本搭建出来。

这个由国家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意大利信托资金《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项目,自今年7月立项,首先开始了国外绿色经济核算经验总结和试点摸索,现在已形成体系框架。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建立科学评价发展与环境保护成果机制,完善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严格责任追究。

EDP核算的三大路径

“我们首先是进行技术开发,确定核算的主要内容和范围。”项目组技术组组长、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说,作为国内研究绿色GDP核算的权威专家,他在多次场合强调对绿色GDP复杂性认识不够。

绿色GDP核算能体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其方法,国内也进行了热烈讨论。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个国家能计算出一个全面的绿色GDP指标,尚未有国家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公布绿色GDP统计数据。

因此,王金南认为要通过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与国家统计核算制度衔接的、分步实施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

王金南曾撰文指出,目前国际上绿色GDP核算目标模式选择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依据环境的价值变化对GDP进行调整,尽可能维持现有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的概念和原则,在此基础上将环境损益因素加入GDP指标。

第二种是为环境资源单独建立账户,在不改变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情况下,加入资源环境核算卫星账户(第二账户),提供相关数据,联合国SEEA(注: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就是这种思路。

第三种则抛开以往GDP概念,重新建立一套国民财富核算体系。

鉴于我国目前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问题并存,王金南建议应选择采用联合国推荐的SEEA模式。“由于在探索阶段,实际上前两种模式在试点地区中都在使用。”王金南告诉记者。

EDP中国思路破题

“重点要明确核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经过对北京、安徽、广东和湖北神农架一段时间的试点经验,技术组向参会的意大利、挪威、日本等国学者展示了中国开展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思路:针对自然资源存量和流量基础统计数据不足,同时涉及到多部门如林业、水利等协调问题,目前的核算框架主要把核算领域限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以及生态破坏这两个范围内,并对其进行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

但由于环境存量本身很难用数量表示,他们又将重点放在环境污染流量核算。(见图表)

附图

在核算手段上,分为实物核算和价值核算两个层次。以相应实物单位计量各类资源的存量、流量及补充量是谓实物核算,课题组成员於方博士对此列出的内容包括:39个产业部门和31个地区的水污染实物量核算、大气污染实物量核算、固体废物污染实物量核算。同时对这三类污染进行价值量核算。

“考虑现实经济活动中环境保护支出因素,把其算进去,那么环境核算体系涉及四组账户。”於方总结,即环境实物量核算,环境价值量核算,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整核算。

一条如何计算EDP的清晰路径显现出来:以环境价值量核算结果为基础,确定用环境成本,包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污染治理成本或环境保护成本以及环境总成本等,对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中各总量指标进行调整,形成经过环境因素调整后绿色GDP核算的表式与方法,以按产业部门和地区核算为类别得到经环境污染调整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湖州模式

路径已经找到,剩下的任务是寻找合适的技术工具。就在专家们探索如何建立框架的时候,一些地方的核算应用摸索实践已经开始一年多。

在国家“863”项目基础上,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和湖州统计局组成课题组,以湖州为区域试点,建立了绿色GDP核算体系评估模型。

“我们所研究的应用体系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地级市绿色GDP核算应用体系。”《湖州市绿色GDP核算体系应用研究》课题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朱文泉博士对记者说。

据朱文泉介绍,这个对“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的试验,提出了三种意义上的绿色GDP核算概念模型,即狭义绿色GDP核算,将环境污染价值损失从传统GDP中扣除;中等意义上的绿色GDP核算,将环境污染价值损失、生态破坏成本从传统GDP中扣除;广义绿色GDP核算,将环境污染价值损失、生态破坏成本和不可再生资源损耗价值从传统GDP中扣除。

“我们选用生态资产、环境污染损失、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三个指标,来核算相应年度绿色GDP。”朱文泉说。

记者从朱文泉的课题报告中看到,2001~2004年湖州市生态资产、环境污染价值损失及不可再生资源损耗情况已经被计算出,并得出相应年度绿色GDP(狭义绿色GDP)。

如湖州市辖区2004年GDP为2831306万元,经环境调整为2751268万元,即扣除环境成本80038万元,调整比例占GDP的2.83%。在朱的图表中,对比湖州市辖各区绿色GDP的结果一目了然:最高调整比例达9.28%——2001年湖州市长兴县因为环境污染,GDP由820501万元调整为744346.4万元。

“我们项目结果将要开始应用了。”朱透露,明年湖州市政府将可能根据绿色GDP进行政绩考核,不仅要看经环境调整后的GDP总量,而且要看这种调整占GDP的比例。除了对干部考核,朱所作课题的结果将为湖州市在长三角地区的战略规划提供信息咨询。

一标三实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行政事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比较

1.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可从狭义与广义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首先,狭义的行政单位所代表的即为我国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它所肩负的是承担政府职能的角色,例如税收机关和财政机关等等;其次,广义的行政单位所指的即为我国的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其他利用公共资金的部门单位,例如审判机关、人大机关等等。

事业单位所指的即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从事业单位的职能角度来分析,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公益事业单位、经营事业单位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这三种。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政府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同国家政府的内部控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其中最为突出的差异即为控制主体的不同。首先,国家政府开展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确保各级政府肩负起公共责任,从根本上杜绝贪污浪费与等行为的出现。国家政府的内部控制主体为各个地方上的政府以及相关的从属部门;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所针对的是自身和相关的从属单位。简单的说,国家政府的内部控制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宏观控制,它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的各级政府,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则是微观控制,它需要将各个地方上的具体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工作目标。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

(1)产权关系

对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现代企业来说,其不仅产权关系明了清晰,而且内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联度还比较高,能够直接运用契约的形式来展开约束。然而,行政事业单位的产权关系却是模糊不清,内部利益关系之间的关联度非常低。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所有者为纳税群体,因此在具体的内部控制工作会遇到国家政府与单位管理层的“双层”制约,比较容易出现约束机制不完善与内部控制不良等现实问题。

(2)控制要素

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内部控制这五项组成部分。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虽然也是按照这五大要素来开展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与企业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内部环境控制并没有关于结构治理方面的内容,而在控制活动环节中又额外增加了几点单据管理和归口管理等行政内容,大大增加了内部控制的工作难度。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1.规范单位的内部行为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环境是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笔者总结出了如下几点实现内控目标的规范要点:首先,单位管理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一步完善会计控制系统,严格明确好会计凭证与账簿等控制步骤,并且还要定期针对单位的财产记录与资产管理情况展开审查和控制,从根本上杜绝贪污浪费与挪用公款等问题的出现;其次,单位领导要加大对财会人员的管理力度,经常性的在内部展开教育和培训活动,确保财会人员可以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与道德修养;最后,要在单位内部进尽快落实经济责任制度,要将责任风险与单位的决策层紧密的管理层紧密的管理到一起,并且将在责任管理细则分别落实到每位领导身上,让内部控制工作成为衡量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政绩的重要参考标准。

2.坚持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

首先,单位领导要将不相容职务彻底的分离开来,从根本上实现不相容岗位和机构之间的权责分明和共同监督,将内部控制工作的风险与错误降到最低;其次,单位领导还要针对原有的会计处理程序展开进一步的完善,严格按照会计处理标准、手续控制标准来进行作业,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与真实性;最后,要针对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展开及时的复查,主要工作包括了业务行为的合法性、会计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单位资产的安全性等等。

3.建立新的信息与监控系统

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通过高科技手段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价与预警系统,通过对现有的纵向与横向指标展开数据分析,将存在于财务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曝光”,同时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方案。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第三章第十八条中做出了如下的规定:“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信息系统虽然能够促进内控措施的不断深入,有效避免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内控失效,但如果信息系统出现了错误和漏洞,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内控失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基于此,单位领导要经常性的对信息与监控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其能够处于正常的状态中,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57-62.

一标三实经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本科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基本情况

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资源配置方式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也开始引入中国,并开启了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在我国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地位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分为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理论体系庞大,概念抽象,晦涩难懂;前提假设条件严苛,理论性强,实践应用性较弱;数理性强,对数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函数图形多,经济模型复杂难懂。

二、学情分析

民办院校存在多方面的弱势:与公办院校相比在软硬件方面有较大差距;社会对民办院校存在偏见;民办高校学费比公办高校高三倍左右等等。这些弱势导致民办高校在高考生中缺乏吸引力。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招收的一般是本二批次的学生,但过本二线20分以上的考生一般不会选择民办高校,所以民办高校能招到的只能是刚好过线的考生。这部分考生能达到招生计划的六成左右,剩余四成需要降分录取,每年降分的幅度一般是线下10分左右。因此,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特别是数学和英语等公共课比较薄弱。而西方经济学课程数理性很强,经济模型都是以函数图形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很多学生遇到困难后出现厌学情绪,随后选择放弃学习。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强。

三、当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困境

(一)课时紧张,案例教学使用较少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大一下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大二上学期开设宏观经济学。由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每学期一般都有实训实验周,所以教学周只有16周,每周3课时,微观和宏观总课时都是48课时。而在公办本科院校,这两门课程的总课时都是64课时。所以我们的课时非常紧张,而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多,理论体系庞大,由于课程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讲授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进行案例分析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没有把基础知识讲明白,一味强调要增加实际案例分析,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案例,无法用专业知识专业眼光来分析案例,案例分析的意义将不复存在。所以教师存在两难境地:如果花较多时间在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上,留给案例分析和经济热点讨论的时间就会被压缩;如果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增加实际案例讨论的时间,又导致理论讲授时间不足,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够透彻,难以用专业经济学知识来分析案例。

(二)课程抽象,前提假设严格,实用性不强

2019年4月,哈弗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宣布不再讲授经济学原理(即西方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但也并非一边倒的褒奖,很多学生和业内人士对这门课提出过意见,甚至抨击:“学了一遍经济学,依然无法真正理解真实经济体如何运行”;“理性经济人、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等前提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似乎完全不适用”;“复杂而庞大的经济系统,往往直接被教材上的几个方程简要带过。”国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那么,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否还能为中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及创新服务呢?

(三)考核方式不合理,无法起到激励作用

闽南理工学院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考核构成比例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中考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成绩占总成绩的50%。由于是大班教学,每个课堂人数一般是80人左右,教室里的座位几乎都会被坐满。期中考试采取随堂考方式,每个学生紧挨着坐,监考老师也只有任课老师一人。这导致期中考抄袭率高,考试成绩水分很高,期中考平均分达到了90分左右,考试结果严重失真。而由于期中考成绩高,期末考所占比重又较低,导致学生对期末考不重视。例如,一个平时表现一般的同学,期中考90分,平时分80分,按比例加权后,期末考只需考36分,总分就可以达到60分。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只会促使学生投机取巧,引起信息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四)学生学习积极性低,部分同学存在厌学情绪

西方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我们大部分学生数学底子不好,逻辑推理能力也比较薄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很多学生碰到困难干脆就放弃了学习。而且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实践活动很多,特别是大一学生。按学校规定,大一要上晚自习,但是过多的学生活动占用了大量的晚自习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利用晚自习时间巩固白天课堂所学知识。同时西方经济学每次课间隔时间较长,上新课时,很多学生已经忘了上次课所学知识,以致知识碎片化越发严重,学生难以构建西方经济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精简理论,主次分明,增加案例教学

由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在课时的安排上不可能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会继续保持48课时不变,甚至将来可能还会减少理论课课时。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无需做到面面俱到,而要在把握总体理论框架的前提下,做到有主有次、详略得当,抓重点有条理地进行讲授。由于课程理论体系庞大,这就需要教师有选择地进行精简。根据课程体系结构,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开放经济学,这几章内容可以放弃课堂讲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学,与老师保持沟通。消费者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完全竞争市场、失业和通货膨胀这些章节可以选择简略地讲授。剩余章节作为重点讲授。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力争花最少的时间把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讲明白讲透彻,要进行系统化的讲授,把握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讲授效率,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巨大的考验。有些教师建议拿出某些章节让学生轮流来讲授,这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这不适合民办本科高校。由于本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我们的学生很难讲明白,最后不仅把宝贵的课时给消耗掉了,而且讲课的学生和听课的学生都没有把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搞明白。所以就本门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师讲授法还是至关重要的。案例分析及经济热点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并在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点评。案例分析能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一举两得,并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增加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教学

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是针对经济学专业教学特点而设计,旨在创造一个接近现实经济的教学实践模拟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由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具有理论体系庞大、数理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学生难以运用专业的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流程,并能有意识地搜集和分析各项经济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验证经济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本实训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营过程,营造真实的经济环境,让学生体会现实中的厂商、政府和消费者之间经济行为。本实训集实战性、操作性、体验式于一体,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微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调控。闽南理工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工程专业在2019年上半年的认识实训中首次进行了宏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此次实训主体是2018级的大一新生。这批学生刚学完微观经济学,还没有学宏观经济学,所以实训效果欠佳。建议等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学完后,经管类所有专业开设为期一周的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改革考核方式,设置期末考最低达标线

为防止学生投机取巧及对期末考的不重视,应设置期末考最低达标线,如55分,期末卷面成绩过了55分才可以加权平时分和期中成绩,否则以期末卷面成绩为最终成绩。在平时考核中,要加强对课程实践活动的考核,如每周经济热点学生轮流播报情况,案例讨论中的学生表现情况都可以计入平时分。期中考采取小班考试,学生座位隔开来防止学生抄袭。期末考可增加应用类题目的考核,减少识记类题目的考核,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标三实经验总结范文4

1—3月  4—6月 7—9月  10—12月

58304元 35120元 19000元 144961元

销售回顾:公司产品的结构多层次, 系列组合,依托自身商誉优势, 在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上,近亲繁殖、扩张道路。从4个品牌,8类产品,由XX年11月初在流通领域中常见的辣根王,果汁,寿司酱油,鸡汁,直至后期逐步登陆市场的寿司醋,辣椒油、芥末油等,均在消费界取得部分认可。产品销售过程是通过引导最终消费者,从而带动产品流通的策略,我们同时为销售商和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至上的服务,直接有效的供求资源和网络信息,整个工作是在消费以及流通两个领域同步开展,使销售队伍——销售商——消费者之间进行整合。

经营分析:

1、经销商的定位,南京现有的两个经销商:a(李军)与b(黄丽春),a现有的销售网络集中在市内酒店宾馆,主营高档干货,餐料配送业务。b的客户群面向流通市场,同时也兼营终端业务,a和b的销售网络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成长性,他们因其客观因素限制,业务拓展能力不强,短期未能在原有的网络基础上进行业务延伸。

2、产品消化周期差异化,产品消化周期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使用量,这与各地区的饮食文化密切相关。公司的芥辣、寿司醋,芥末油消化周期较慢,同比之下,鸡汁、果汁、正处于市场成熟增长阶段,我们在为公司带来增量产品的选择上, 需要准确定位。

业绩来源:销售商理念是考虑自利行为和风险因素,我们的终端销售队伍在消费界的推广效果, 打消了销售商对风险因素的顾虑,从而选择了我们产品作为利润微薄的名牌产品的替代品,鸡汁产品在争夺劲霸的产品份额,果汁替代新的品牌,芥辣则抢占爱思必局部市场,而寿司酱油和醋更多的倾向于引导销售。此外, 公司产品在消费界的客户根据不同层次性质区分为:大型餐饮公司或星级宾馆,中档酒楼,专业粤菜馆,咖啡馆等,产品分类全年销售比例如下:

存在问题:

1.经销商违规(冲货、窜货)

南京地区前任经销商与公司战略方向和销售策略的意见上产生分岐,公司因故终止该经销商的产品经销权。然而该经销商竟以此为耻,并拉开了导火索,与南京办销售队伍为敌,浓浓得火药味将鸡汁、芥辣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甚至,不惜重金,余近求远,从别的区域采调公司产品低价冲击南京市场,使我们销售队伍在客户眼前的信誉和产品推广带来恶劣的影响。

2.空白市场尚未开发

前期工作重心在南京,时间原因,未能及时将江苏中部、北部及安徽部分市场开拓,这些区域市场的工业产业密集度低,在消费水平和餐饮业的发展也较逊色, 相对产品品牌竞争的程度上也明显的低,从战略的角度上,这些区域宜早开发,作为待机市场, 先入为主。

经验总结,于XX年12月18日,南京办在双门楼宾馆天之味产品“厨艺大观”活动,收益匪浅,利用到场嘉宾的人脉资源,不仅提高了产品在厨艺界的知名度,同时也收集了很多业内人士资料和动态信息,以便后期的沟通与合作。

餐饮业宏观分析:XX下半年禽流感带来餐饮风波,南京市餐饮业全年零售额78.69亿元,下半年零售额仅35.75亿元,同比下降27.9%,大中型餐饮上客就餐率同比减少22.3%, 禽流感已成为导致今年下半年餐饮业萧条的主要因素。

微观分析:消费者要求在预算的约束下将效用最大化,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而生产者在技术约束下,将利润最大化,在双方自利行为的交互作用下,以达到市场均衡,从现有两者均衡比例来看,以下是消费者的选择购买行为比例:

现代营销趋势更多的体现出上朔到生产领域,下伸至消费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流通领域。

XX年 工作计划

XX年预计全年回款100万元以上,保持增长345.9%,预计第一季度完成15万元回款,第二季度25万元回款,第三季度回款30万元,第四季度30万元,南京市内终端用户预计扩增至150家,分销商增到70家。

工作方向:

1.对经销商的管理

定期检查核实经销高的产品库存,配合公司发货时间及物流工作,确保经销商的库存在短期内消化,不出现积压产品及断货现象,同时协调好各分销商的渠道,有销售网络重叠现象的,避免引起产品价格战。

2.解决产品冲货、窜货问题

实行奖罚分明制度管理体系,解决因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造成的市场威胁,查找冲货根源,经核实无误后取消违规经销商的产品促销资格,时间为1年。相反,提供有效信息并持有凭证的销售商,公司给予相应的促销补贴政策。

3.销售渠道下沉

进一步将产品深度分销,由原来的批发市场深入至农贸市场,在终端的走访中,针对信息的收集,寻找对产品需求量大的消费群。目前,浓缩果汁产品的需求量集中在咖啡馆、茶馆,我们还需要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寻找相应的切入点。

目标市场:

将对扬州、泰州、盐城、淮安、镇江、连云港、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南、淮北等苏中、苏北、及安徽局部市场进行开发,搜罗并设立特约经销商, 享有与南京经销商同样的经销政策,实行自然销售,特殊区域可视情况而定,是否增派销售人员。

重点促销产品:

鸡汁和果汁在XX年将被重点推广,两个产品的消化周期短,但在市场竞争方面优势不明显,准备将相应消化周期长的寿司醋、芥末油,辣椒油等停止促销,从而补贴鸡汁和果汁产品的促销,能起到重点产品的增量效果。

销售队伍人力资源管理:

1.人员定岗

南京办固定人数5人,终端4人,流通1人,准备从终端调派1人兼跑流通市场, 而原负责流通的人员兼跑省内周边城市,开拓空白市场。

2.人员体系内部协调运作

每日晨会进行前日的工作汇报,端人员将负责的区域业务工作表格化,流通人员将市场信息和竞品动态提供给终端人员,终端方面的供求信息和网络资料由流通人员安排解决,大家交换意见,进行信息沟通,为销售做好全方位的工作。

3.关键岗位定义,技能及能力要求

终端人员销售对象为市内酒店,宾馆、咖啡茶馆等,面对直接消费者进行服务,要求在谈判技巧和国语标准化的程度上有所提高,要有实际的终端业务开发率, 流通人员销售目标是为产品打开分销渠道, 通过分销过程, 最终到达消费者, 流通人员要具备清醒的思维, 长远的战略眼光, 善于沟通、分析、认真看待问题的启发性和套路背后的逻辑性,打开每一个产品流通的环节,确保产品顺利分销。

餐饮业宏观分析:XX下半年禽流感带来餐饮风波,南京市餐饮业全年零售额78.69亿元,下半年零售额仅35.75亿元,同比下降27.9%,大中型餐饮上客就餐率同比减少22.3%, 禽流感已成为导致今年下半年餐饮业萧条的主要因素。

微观分析:消费者要求在预算的约束下将效用最大化,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而生产者在技术约束下,将利润最大化,在双方自利行为的交互作用下,以达到市场均衡,从现有两者均衡比例来看,以下是消费者的选择购买行为比例:

现代营销趋势更多的体现出上朔到生产领域,下伸至消费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流通领域。

XX年 工作计划

XX年预计全年回款100万元以上,保持增长345.9%,预计第一季度完成15万元回款,第二季度25万元回款,第三季度回款30万元,第四季度30万元,南京市内终端用户预计扩增至150家,分销商增到70家。

工作方向:

1.对经销商的管理

定期检查核实经销高的产品库存,配合公司发货时间及物流工作,确保经销商的库存在短期内消化,不出现积压产品及断货现象,同时协调好各分销商的渠道,有销售网络重叠现象的,避免引起产品价格战。

2.解决产品冲货、窜货问题

实行奖罚分明制度管理体系,解决因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造成的市场威胁,查找冲货根源,经核实无误后取消违规经销商的产品促销资格,时间为1年。相反,提供有效信息并持有凭证的销售商,公司给予相应的促销补贴政策。

3.销售渠道下沉

进一步将产品深度分销,由原来的批发市场深入至农贸市场,在终端的走访中,针对信息的收集,寻找对产品需求量大的消费群。目前,浓缩果汁产品的需求量集中在咖啡馆、茶馆,我们还需要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寻找相应的切入点。

目标市场:

将对扬州、泰州、盐城、淮安、镇江、连云港、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南、淮北等苏中、苏北、及安徽局部市场进行开发,搜罗并设立特约经销商, 享有与南京经销商同样的经销政策,实行自然销售,特殊区域可视情况而定,是否增派销售人员。

重点促销产品:

鸡汁和果汁在XX年将被重点推广,两个产品的消化周期短,但在市场竞争方面优势不明显,准备将相应消化周期长的寿司醋、芥末油,辣椒油等停止促销,从而补贴鸡汁和果汁产品的促销,能起到重点产品的增量效果。

销售队伍人力资源管理:

1.人员定岗

南京办固定人数5人,终端4人,流通1人,准备从终端调派1人兼跑流通市场, 而原负责流通的人员兼跑省内周边城市,开拓空白市场。

2.人员体系内部协调运作

每日晨会进行前日的工作汇报,端人员将负责的区域业务工作表格化,流通人员将市场信息和竞品动态提供给终端人员,终端方面的供求信息和网络资料由流通人员安排解决,大家交换意见,进行信息沟通,为销售做好全方位的工作。

3.关键岗位定义,技能及能力要求

终端人员销售对象为市内酒店,宾馆、咖啡茶馆等,面对直接消费者进行服务,要求在谈判技巧和国语标准化的程度上有所提高,要有实际的终端业务开发率, 流通人员销售目标是为产品打开分销渠道, 通过分销过程, 最终到达消费者, 流通人员要具备清醒的思维, 长远的战略眼光, 善于沟通、分析、认真看待问题的启发性和套路背后的逻辑性,打开每一个产品流通的环节,确保产品顺利分销。

一标三实经验总结范文5

长久以来,教育理论界始终都在为实现教育学的科学化,即构建一个普遍、统一的学科理论体系而努力;但与此同时,为拓展教育学的生存空间,消解教育学的合法性危机,实践中的教育学又一直在不断强化问题转向和寻求从文化维度对教育进行阐释。如此,教育研究的普遍主义取向和特殊主义取向便构成了当前教育研究版图上的两种基本的知识坐标系。问题是,在教育之学(学科)的普遍性的规制之下,崇尚相对(特殊)是不是意味着对教育学的裂解?倘若认同这种相对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学的存在价值,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其所蕴含的普遍性意涵?

一、普遍性知识追求和知识的层级性

1. 知识普遍性是人类知识活动的内在基因

理性地、普遍地认识世界,是从古希腊哲学诞生之日起哲学就为自己提出的根本任务。 [1 ]最早作为知识实践形态而存在的哲学,其本真使命是寻求对世界终极性、普遍性的解答。可以说这是贯穿中西方哲学传统的一条主线,也是最早的科学哲学的基本的知识立场。这一原则被黑格尔(G.W.F.Hegel)称之为哲学的先行原则。即便是某一哲学发生了消亡,但被推翻了的并不是这个原则本身,而是该哲学理论的绝对性和至上性 [2 ]。

知识普遍性的追求也和人性是高度吻合的,体现了人类对于理想状态的生活追求和人们超越纷繁复杂而达致简洁清晰的理性诉求。更现实的则是出于为处理杂多寻找某种类型化的处理的技术需要。柏拉图(Plato)的理念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对目的因的强调,可谓是这一原则的典型表达。

针对普遍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形成了两种相互冲突的认识进路:经验论和唯理论。前者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均来自人的感性经验,是否从经验中来并能经得起经验检验是知识之真的唯一标准;在后者看来,普遍性知识来自严格的逻辑推理,是和经验完全无涉的。但二者在真理立场上是一致的,即都认同了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符合关系。康德(Immanuel Kant)用先验范畴这一设定颠覆了传统认识论哲学以客体为中心的观点,以突出主体认识的能动性实现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在康德这里,真理知识的客观性不再是依赖主体对客体的符合来体现,而是通过满足主体间的共通性、可理解性来达成证明。但在黑格尔看来,康德所谓的知识不过是知性范畴对作为神秘之物的物自体所给予的刺激的形式化,这和此前的神秘论哲学并无二致,并没有真正解决思维和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问题。他从思辨的逻辑方法出发,以绝对知识观将逻辑、自然、历史重新统一起来。然而黑格尔的绝对知识观不仅遭到经验主义的排斥,也受到人本主义思潮的反对。马克思(Karl Marx)从唯物主义的实践立场出发,对知识真理观问题进行了统摄,认为只有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才能从根本上化解这种认识上的对立。

2. 知识的层级性和相对真理

按照卡西爾(Ernst Cassirer)的理解,知识意指坚固性和稳定性的词根 [3 ]。循此解释,但凡知识,或者能被称为知识的东西,必然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均具有某种公理性质和可接受性。

与柏拉图仅仅将事物之存在或运行归结为理念这一终极因不同,亚里士多德虽然肯定了普遍性知识的地位和意义,但也肯定了具体知识的存在意义,即给意见留下了空间。在《形而上学》中,他将人类的各种知识进行了层次上的区分。在所有这些层级的知识中,处于最高层级的就是事物的基本原理(有关事物终极因的知识)。也正是认识到知识的层级性及对知识层级性的肯定,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承续柏拉图理念论的观点和理论思辨的路径,转而开始重视自然和社会的研究。

在人们日常的交流之中,经常会出现交流受阻的情况。这种阻滞其实就是道出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和意见间的差异,也预示了但凡能够进行交流,能够被他人所理解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真理性。其中,层级越高的知识,其普遍性程度就越高,就越不存在交流困难的问题。比如数理知识,不管人们接受与否,它都是普遍的,它自身就是理由和标准所在,其所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并不会因为认知者个人或所属文化、信仰等因素的差异而发生改变。这也是数理知识缘何被誉为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之故。相应地,层次较低的知识由于接近于个人的一种经验体知(意见),其普遍性程度就更低。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绝大部分一度广泛深入人心的所谓的普遍知识(universal knowledge),都不过是一种天才式的设想,一种暂时为人们所接受的普遍认可的知识(widely-acknowledged knowledge)。譬如,地心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谓是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普遍知识,但被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的日心说所证伪,沦落为普遍认可的知识。但无论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无论后者相对于前者有何革命性的意义,宇宙终归还是那个宇宙,任何一种知识判定并不能影响它的正常运转。这种过程性表明,截至目前,人类所占有的绝大部分知识,都不可以说是绝对意义上的普遍性知识。

二、科学是经由特殊达致普遍的过程探险

在《泰阿泰德》中,苏格拉底(Scorates)问泰阿泰德(Theaetetus)知识是什么,泰阿泰德的回答是:知识无非就是感觉(印象)。这个回答自然受到苏格拉底的诘难。对话的结果是,知识并不依赖于对于事物的印象,而在于对印象本身的反思,并且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获致真知。在苏格拉底和美诺(Meno)的对话中,苏格拉底虽然反驳了美诺将经验性的道德之知作为道德整体之知的观点,但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美德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继续找寻的问题。美诺的困惑是:既然在美德是什么尚不得而知的条件下,一个人该去寻找什么呢?难道把一个不知道的东西当作寻找的对象?即便找到,又何以保证所找到的东西就是那个要寻找的东西?苏格拉底反问道:一个已经为人们所熟知的东西,还需要去寻找吗 [4 ]?个中的启示是:真理至少在当前尚是未知的;真理和人的认识程度有关;真理是可能的,但需要借助于反思才有可能;真理的获致并不排斥感觉经验,但经验仅仅是获致真理的必要条件。这两则故事充分印证了苏格拉底的无知并非是一种谦辞,亦非是一种技术上的狡黠,而是一种对知识之谓的理性表达。这和他反复呼吁的不加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命题是相呼应的。

按照传统知识论的观点,当主体的认识能真实地反映客体(符合)时,便是知识的获得之日和真理的显现之时。那么,人所确定的客体是现实自在的客体吗?如是,不同的人缘何对相同的客体产生不同的认识(知识)?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人类自身的有限性,也迫使人们正视并承认自身的局限性,进而为科学的存在开辟了空间。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作为人的认识结果的知识总是历史的有条件的,知识内容并不具备其概念所意指的绝对的普遍性。科学可以无限趋近真理,但永远无法达到真理。反过来,如果知识都是绝对普遍有效的,要哲学作甚?科学也该寿终正寝了!质言之,科学永远在路上。

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无疑已经取得了一定地位,人们习惯性地将自然科学的认识论规范视作科学的通则,并将其作为判定某种知识活动科学与否的标准。事实上,那种将自然科学单独区分出来并赋予其独特尊严并实际形成对包括哲学在内的其他学科专制的做法,严格来说,是19世纪中晚期以后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在19世纪早期的自然科学中,当研究关切到问题中较为一般的方面时,人们似乎并不热衷于用科学一词来标示,倒更乐于沿用哲学这个称谓。典型的如1808年道尔顿(John Dalton)的《化学哲学的新体系》、1809年拉马克(J.B.de Lamarck)的《动物学的哲学》等等。这种时间性已经暴露了自然科学逻辑和其他在知识版图上曾经占据显赫位置的其他理论预设一样,都不过是时空的产物。因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如果将某种理论视作科学确定不二的阿基米德点(譬如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通则),排除其他理论视角和方法的介入,其实就是对真正科学精神的违背。我们当下所应该着眼的,或者能进行选择的,恰恰是找寻和发现这些普遍认可的知识。尽管此类知识会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以及生活情景的变化而被证伪,但从实践意义上,缺乏了对这类知识的体认,科学无从发展,我们也无从达到终极真理的巅峰。所以杜威(John Dewey)指出,真的科学的重要性往往并不体现为它的结果,而在于求知的方法以及根据已知的不断推求未知的更深的方法。在他这里,这种方法就是试验 [5 ]。科学研究就是以普遍性的知识目标为基点,因循理论观察与试验新的理论新的观察与试验理论修正的开放性、建构性的过程性存在。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不排斥绝对知识普遍性的设定,但也决不拒绝偶然和例外的出现。因为只有从这些偶然和例外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学意涵中,我们才能窥见真理(普遍性知识)之可能的堂奥,回归到事物的本真。

总之,科学的历程,就是一方面需要仰望星空,永不放弃实现知识普遍性的抱负;另一方面也需要脚踏实地,扎根于具体的生活实践,逐个逐步地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实现对本体实在无限去蔽和靠拢的过程。简言之,科学就是面向真理的经由特殊达致普遍的过程探险。

三、强调相对并不意味着走向了相对主义

强调教育学的特殊性,或者突出文化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学,在很多学者看来,是走向了相对主义,是对科学意义上的教育学的自我放逐。事实真的如此吗?要回答这一问题,我們先要从相对主义自身的逻辑和语言悖论入手,去切入这种担忧。

首先,相对主义的一切知识都是相对的断言本身就是一个认识和判断的结果。这个判定本身已经蕴含了知识普遍性、客观性的要素,或者这一命题本身就是普遍、客观的。换言之,如果连一切知识都是相对的命题都是相对的,相对主义其实就将自身都相对掉了。其次,如果知识果真如相对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纯粹主观的,就等于说知识无对错、真假之分。问题是,如果说所有的结论都无所谓真假、对错,那么相对主义自身就陷入了悖论性的矛盾之中,一切知识都是相对的这一定言式的判断何以为真?相对主义者又该如何让别人相信他的观点是真的?也就是说,如果相对主义的观点成立,即学术研究结论的正确性都是由研究者自身所持的知识立场所决定的,并不存在一个普遍性标准,那么,从认识论上看,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正确就等于说所有的研究结论都不正确,这和相对主义一切知识都是相对的观点也是自相矛盾的。最后,相对主义将所有的知识设定为不可比较的,其实就祛除了人对认知的反思和批判的可能。这实际上已经斩断了知识交流的可能。即便存在交流,研究者眼中都是友声,而非异音。从这个意义上看,相对主义作为怀疑论的极端化,与它所批判的普遍主义在知识品性上并无二致,都是独断性的。

诚然,虽然研究者是知识活动的施为者、建构者,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势必具有视角性,但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论是相对的,也不意味着支持研究结论的理由或证据是研究者私己发明的,更不能说研究是研究者不顾研究对象的主观臆想 [6 ]。如果科学本身并不具备一个客观性的真理标准,或者压根并不打算去寻找这样一个普遍接受的客观标准,此刻,与其说人们所致力于研究的是共同的对象,毋宁说是对各自的观点和意见的执守,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

虽然社会知识都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出相对性特征,但并不能因此就排除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可能。正如科学不是科学主义一样,强调知识的普遍性并不因此就意味着就走向了普遍主义,重视知识的相对性亦不因此就是相对主义。因为一旦陷入主义的泥淖,就意味着学术研究的自我封闭及对多元可能的排斥。因而,在学术实践的过程中,对相对性的肯定和接纳,实际上是实现了对普遍主义知识主张的祛魅,进而在现象学的意义上趋近了社会实在的本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并不认同解构是对存在(BEing)的权威或本质的一种简单地破坏,而是一种复魅事物本质的努力 [7 ]。

四、教育学的普遍与特殊间的关系辩证

按照现代普遍主义的知识观,只有严格遵循形式逻辑并具有共同的事实经验性基础的研究才称得上是科学研究,依据严格的逻辑推理演绎和经过反复的经验证实所得出的知识才能被称为普遍性知识;至于事物的特殊性,它不过体现了对象属性上的差异,因此并不存在特殊的科学理论体系。即是说,不管对象的差异如何,都可以纳入这个普遍法则的解释体系中,依据统一的方法被分析和研究。

作为近代以来学科制度化产物的教育学,其存在的合法性即是能提供给人们一些有关教育的确定性、普遍性的知识教育规律,而非满足于零碎的教育经验总结,其最终目标是要从林林总总的教育现象中抽象出一般。换言之,如果教育学仅仅是拘泥于片断化的个体经验总结的话,大抵是没有资格成为学科之林中的一员的。但从赫尔巴特(J.F.Herbart)以来西方教育学总体发展路径和实践表现来看,教育学知识的普遍性追求虽然一直以来都是贯穿教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教育学科学化的根本目标,但实践中的教育学却明显地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更多的是基于不同文化情景所建构起来的特殊的教育学。也就是说,教育学知识在秉持一元化追求的同时,也呈现了多元化发展样态。这给人这样一种暗示,教育学始终都没有形成类似其他学科那样的共同的知识理据,一直是处在前学科的混战阶段 [8 ]。普遍意义的超文化教育学不过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枉顾教育及教育研究本来特征的妄想而已。比如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就曾断言:我们根本不可能提出一种适合每一地区和每一时代的教育学说,万能教育学的倡导者也只不过是一时泛泛空谈一阵理论罢了。 [9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教育学普遍和相对这一对二元关系?

其一,单从科学所固有的归纳逻辑来看,普遍主义所标榜的普遍性知识亦是从林林总总的特殊之中归纳和抽象出来的。当我们在声言知识的普遍性的时候,其实也变相地肯定了特殊性的存在。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就好比哲学中的主观和客观、真与伪、必然和偶然、结构和个人的划分一样,对立的双方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无时无刻不都处在一个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之中,是无法简单地否定一个方面而肯定另一方面的。在此意义上,如果仅仅站在某种单一的理论视角去判定特殊教育学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就如同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隐喻的,在无形之中为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一个本来应该避免的人为障碍,也摧毁了从整体上推动教育学持续发展的实践之基。虽然一种理论预设较其他理论预设有着更具普遍性的解释效力,但从广阔的实践视角来开,这种普遍性是有限的,它并不足以从整体上解释整个教育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它注定是会被超越的。

其二,从方法论上讲,普遍与特殊的对立关系问题跟形式与实体二元知识传统有关。形式分析所追求的是超越当下和在场的非语境化、普遍性的知识和观念的生产,主要专注于概念分析、逻辑推理和方法演绎;与之相异,实体分析总是以当下情境的理解为出发点,它寻求的是经验的有效性,注重事物的内容和实质,方法上突出归纳。但无论是形式分析还是实体分析,一旦人们从对立的立场来把握事物的本质时,此时对本质占有过程,不过是剔除一部分而提炼另一部分的过程,或者,在肯定了某种东西的同时否定了某种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东西。这在教育学研究中,集中表现在普遍主义所坚持的理论分析的单一性、抽象性与现实内容的多样性、情景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典型地如,我们究竟应该坚持理论至上还是问题主导的讨论。但正如教育理论一旦面对鲜活的实践时常会遭遇到理同而事不同而陷入窘境一样,一旦我们以不同的理论视角聚焦到相同的问题时,展现出来的会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亦会呈现事同而理不同的情况。

五、走向本土教育实践:教育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研究的对象永远聚焦于特定文化时空中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一主题上,教育学因此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性格。这种文化性内在地决定了教育学不是一门简单的实证之学,但也不是一门纯粹的辩理之学,而是一门实现目的性和规律性相统一的、具有鲜明时代和文化色彩的实践之学。实践的逻各斯只能是粗略的,不很精确的。谈不上有什么技艺与法则,只能因时因地制宜 [10 ]。因而,强化对本土教育实践的研究,对于实现教育学知识增量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教育研究的本土实践转向表现为对现代教育研究旨趣的合理性反思及对现实教育实践的关照。长期以来,教育研究者深陷学究的谬误 [11 ]而无法自拔。研究者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一系列对教育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由原则、概念、理论组成的 教育通则的发现和阐发上,习惯于从理论逻辑出发给实践问题开出诊释方案,即先设一个框架,然后用它来对教育进行规范 [12 ],鲜有主动地沉下心去融入实践,重视从实践中获得教育的经验质感,进而从实践出发去开发针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方案。多数时候,鲜活的事实只是作为一种为佐证某种理论的有效或者正确性的例证 [13 ]。正是由于教育研究疏离于真实的教育实践需要之外,长此以往便强化了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对教育理论空疏无用的印象。这在客观上是造成教育学合法性危机的根由,也是当今人们强调教育学实践转向并呼唤教育理论本土原创的动因所在。事实上,这种习惯于从理论逻辑去关照实践的倾向并非教育学这一个例,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通病 [14 ]。

教育研究本土实践转向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克服就教育而论教育,将具体的教育现象作为一般理论的 现实注解的积弊;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研究者更多地站在实践本位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意识并反思理论自身的不足,积极寻求对理论的修正和改进,进而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形成互动共生机制。

其次,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关照和本土教育知识的肯定。胡森认为:教育作为一个实践的领域,其真正的本质在于地方性或民族性。教育毕竟是由与此所服务的具体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形成的。 [15 ]与此同时,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产生土壤。无论是从夸美纽斯的神启,赫尔巴特的科学,还是杜威的民主,我们均不难窥见这些理论产生背后的历史文化基因。

相对于中国本土教育研究,西方教育理论主要是基于西方教育的本土经验和西方独有的思维方式而建构起来的,所对应的是自身的文化和实践。如此,一旦将西方教育理论全盘照搬照套于中国教育实践,忽视中国教育自身的文化独特性,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與其说是源于一般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毋宁说是深层次上的文化间的冲突和隔阂以及更深层的本土教育研究意识的匮乏。从价值层面来讲,西方教育理论本质上就是西方社会独特文化观、价值观的承载和体现,本来就不应该被拔高为普适意义的理论。这提醒人们,在中国教育领域全面强化与国际接轨的当下,对于唯西方理论是瞻的自殖民化现象,理应保持一份理智和警醒。接轨虽然符合了国际学术的大潮流,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中西教育之间互动交流的功效,也是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实现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战略举措,但需要明确的是,接轨到底是接谁的轨,以何种方式接轨。如果缺乏必要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缺乏对理论产生背后的立场问题的反思,那么此种意义上的接轨无异于拿来主义,无法摆脱西方理论的中国诠释的嫌疑,也无助于文化自信目标的实现。更甚者,还会造成中国教育在国际舞台上彻底丧失话语权,对教育学术的正常发展造成不该有的戕害。

最后,教育研究的本土实践转向是推动教育学术创新的重要一环,符合了当前学术的主流趋势。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特殊意义上的本土教育学的构建。此种特殊,在于其所直面的对象是本土教育现象,是相对于独特社会文化现象而言的对象上的特殊,所以并不能构成否定能解释一切教育现象的普遍科学教育学之可能的充分理由,更非对教育学科学性、普遍性追求的淡化。本土教育学虽然呈现出了相对性意义,但这种相对性并不是以多样性的声张来拒斥普遍性的追求。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言:对一个命题的认识越是自由,就越接近必然 [16 ]。本土教育学通过对教育的文化理解的强调和肯定,从多元维度打开了教育事实的扇面,丰富了人们对教育和教育学本来面目的认识,开放性地逼近了教育本体,为普遍科学教育学之可能创造了条件。从科学进步意义上看,本土教育学通过对本土教育特殊性的强调和本土教育知识的合理性体认,从整体维度上突破了传统僵化的以普遍主义、客观主义为表征的狭隘科学知识观的藩篱,从内部打通了影响人们正确认识教育学科学性的观念死结,实现了认识上的思维跃迁。总之,教育研究的本土实践转向是推动教育学术进步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对既有的狭隘教育学科学认知的解构,在实践中也是对普遍科学教育学的建构。它从本土文化和历史维度重新去切入教育,是以多元性去敞现、丰富教育学知识的普遍意涵的必要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与非西方国家学术本土化运动有着同脉近缘关系的学术反思和学术争论,自始至终都贯穿于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这些学术论争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既有不同理论流派间实质性的观点之争,典型的如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之间的论战,即便在同一学派内部,也同样存在着方法取向上的争论,譬如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争,等等。这些争论在客观上构成了推动西方社会科学学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机制。从当前学术的主流背景来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正处在新一轮的全面反思之中,即库恩意义上的科学革命的阶段。科学革命究其本质是针对传统理论思维方式或意识形态的革命,矛头所向正是以本质主义、普遍主义、客观主义为知识表征的现代知识观。教育研究的本土实践转向其实就典型地体现了这样一个共识破裂的时代症候,也是针对教育学学术思维方式、知识生产样式和学术内容的不足所进行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反思。

一标三实经验总结范文6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驱动下,各国的高等教育都在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重大挑战,其中如何完成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各国基于对21世纪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能力的加强决定世界命运的时代”的共识,又都无一例外地把高等经济工商管理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从宏观上看,各国的高等经济管理教育都在围绕社会化、现代化尤其是国际化的主题作出了实质性的变革。

 

在中国,高等管理教育国际化方向的变革也正处于不断的推进过程中。在内容和途径上,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比如全英”教学模式就是这种变革的一个突出代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功底扎实,又掌握了较系统的管理专业和基本理论和技能,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本专业的学生要在四年本科学习中,同时完成国家规定的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管理专业合格过关外,还必须通过相关英语专业的水平考试才可获得毕业资格所授学位“管理学学士”。当然,本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全部通过英语语言学习和教授。

 

在全英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英语原版专业教材”。显而易见,如果没有采用英语原版专业教材,全英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的“全英国际商务”专业为例,其专业主干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管理学、会计学、公司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国际项目管理、国际商务、管理心理学、国际商务谈判等全部采用引进的、国际流行的英语原版教材。据调查,采用原版教材的全英教学方式在总体上是成功的。

 

一、原版教材优缺点分析

 

将国际化的概念引入到各个相关课程中是实现课程的国际化的方法之一。除了传授国际通行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真正国际化的管理教育还要使学生突破文化的限制,不被本国文化所主宰3显然,采用原汁原味的国际通用的原版英语教材是促成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主要原因有:

 

第一,英语是当前国际政治、商务活动的最重要的国际语言,据统计,国际上网上资料、各类出版物,以英语作为载体的比例大于80%。

 

第二,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管理教育存在的历史已经超过一个多世纪。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经济管理在欧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体系,其理论基础跨越经济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研究对象涵盖了社会经济现象、企业经营运作中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特征和要求。可以说,来源于欧美的英语原版教材浓缩了时代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的精华。

 

因此,选用英语原版教材,无疑等同于可以与当代最先进、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管理理论实践进行最直接的对话和最前沿性的研究叱同时,直接通过英语原版教材学习商务和管理知识和技能,为学习者在将来对这种国际化交易和沟通主要载体的语言工具的应用能力打下牢靠的基础。

 

本文所讨论的英语原版教材在形式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国外印刷出版的原版教材;另一类是通过国内商购买版权在国内出版影印版的原版影印教材。笔者认为,某些出版社在国内出版的“原版简化版”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故不在讨论之列。

 

(一)优点原版教材由名家撰写,通过实践检验并为大众所接受。纵观这些著作,不难发现它们的突出特点121:

 

1.由本行业的权威学者、人士编著,这些作者要么学术地位高,要么拥有长期的丰富行业实践经验。

 

如Economics的作者PASamuelson和W.D.Nordhaus就分别为麻省理工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著名教授,这就确保了教材的完整性和权威性。《成功的项目管理》的作者MiltonD.Rosenau则是美国项目管理和产品开发领域的著名作家、美国产品开发和管理协会(PDMA)前任主席。《营销管理》的作者PhilipKotler是美国营销学界权威人士之一

 

2.历史悠久,版本多:如P.A.Samuelson的Economics,初版于1948年,至今已出版18版。PhilipKotler的《营销管理》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九版。

 

3.被采用、认同的范围广,影响深。如DominickSalvatore的InternationalEconomics,在英语国家和世界其他许多地区拥有广大的读者和很大的影响,有500多所院校选择本书作为国际经济学的教材。PhilipKotler的《营销管理》被世界各国工商管理学院广泛采用。

 

4.具有强烈的国际化倾向。如ArmeMarieFrancesco的《国际组织行为学》,为读者提供了涉及世界各国和地区有关国际组织行为学方面的阅读材料、案例及技巧练习。从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国际组织行为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发展研究成果。又如JaneE.Hughes和ScottB.MacDonald的《国际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重点对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挑战之下,国际银行业如何应对风险、以变化求生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5.实践性强。上述所有的教材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本,这也正是经济管理教材所必须具备的首要特点。

 

除了上述特点,所有的原版教材都为读者提供非常广泛的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比如详细的教学指导书(StudyGuide)、教师用书(Instructor’sManual)、PPT讲义和题库(TestBanks)以及相应的政府和企业网站,同时在网上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网上在线学习资源。基于上述特点,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成为一个非常有效、方便的选择。

 

(二)缺点

 

1.直接引进版内容新但价格昂贵。这是困扰学生的最大问题。进口原版教材价格昂贵,比如,某全英管理班某课程从新加坡引进一本原版教材,折扣价格为每本人民币150元,全班32位学生只有12位愿意购买,不足40%没有购买原版的学生只能复印,长此以往一定会引起版权问题。根据笔者对出版社原版教材报价随意抽样,其平均价格高达483元。

 

2.影印版教材价格合理却版本陈旧。如果不采用国外直接进口教材,另外一个途径就是采用国内商引进的原版教材影印版。比如说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就是这类商中的佼佼者。影印版教材的特点是,除了印刷效果略差,基本上保留了原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商基本上能够提供较完整的教辅资料;价格基本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不可否认,影印版教材在以前的全英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是,影印版教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版本陈旧。由于版权的原因,国内商被允许影印的原版教材基本上为旧版。国外教材一般要求是每3年更换新版,但对大部分教材,国内商的策略基本上是一次性引进一版。如RobertHall和Lieberman合著的“Economics:PrincipleandApplication”,教材从2001年初采用至今,仍然只是第一版而已。本课本在美国今年已经出到第三版。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旧版和新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不少差别。比如,这版本中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最晚的也是1998年而已,而1998年以后的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本中的数据已经很难用来说明现实经济问题。

 

3.内容较脱离中国实际。原版教材为欧美国家的学者所编著,当然会带有强烈的地域和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烙印。尽管现在也出现了所谓的“国际版"(InternationalEdition),但纵观这类教材也大多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带有强烈的“欧美中心论”。他们所描述和分析的经济管理现象,基本上以欧美文化为背景。几乎没有涉及中国的内容,这对于强调实践性的管理学科而言,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以RobertHall和Lieberman合著的《经济学原理》(Economics:PrincipleandApplication)为例。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一样,它对“失业率”的统计方法完全遵循西方国家的惯例。

 

当然,在原理上这是一种国际公认的计算方式,也符合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要求。在这种计算模式下,失业率在4%~6%之间被认为是一种充分就业(fullemployment)的结果。

 

然而,中国政府的失业统计数据表明,这几年中国的失业率基本上维持在4.7%~5%左右。根据原理,中国应该已经达到了理想的充分就业的水平。但是,从政府的经济决策层面分析,政府每一年都在采取措施维持较高速的GDP增长,其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就业”,这显然是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在失业率统计方面,西方国家的LaborForce涵盖了所有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而在中国,劳动力人口的计算与西方国家有相当大的差异,即只有城镇没有农村;仅限于有城市户口的经济活动人口;以求职登记为标准;不包括下岗人员。因此,我国现有的失业统计数据,低估了全国经济人口中失业人口数量,也低估了城镇人口中失业人口的规模。据此,中国的实际失业率应该超过这个数字。

 

这只是众多例子中最简单的一个。所以,在《经济学原理》的教学中,永远要_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把“西方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对身边经济现象的把握和理解。类似的例子几乎涉及全部的宏观经济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包括GDP、通货膨胀、货币分类等。

 

再如,一些主干课程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等,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主要是以西学为主,真正能够说明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理论,在引进教材中基本上没有任何地位。实践性很强的《战略管理》,案例全部为西方国家。由于内容上的缺陷,原版教材的功用在范围和程度都打了折扣。

 

管理教育的国际化也支持管理教育的本土化。尽管管理教育的国际化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但“国际化”决不是简单的“西化”或“美国化”。

 

管理教育的基本使命首先是为本国企业培养经理人,这就要求管理教育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本国国情,使培养出的学生首先在本国企业和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然后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在全球领域发挥作用,带领本国企业走向全球。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不仅仅是对国外教学体系或课程设置及教材的简单模仿或复制,而是利用全球资源,以国际化的视角充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和发挥本土有效资源。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我国的管理教育仍然需要向美国等先进的国家学习,存在着一个模仿过程。但是模仿并非追求一致,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能力及其演进过程,必然对该国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对其管理人员的培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一个国家的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这一规律气上述的观点也非常适用于原版教材的运用,我们必须努力挣脱为引进而引进,为学习而学习的怪圈。在教材的选择上下功夫,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

 

综上所述,在大力引进和采用原版教材的基础上,我们也必须考虑商务管理英文教材编写问题。目前,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在国内出版的英文商务管理专业教材尚属空白,市场上比较多的是一些偏向于商务语言教育的商务英语教材,如广外大、对外经贸大、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都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但是,这类教材是无法满足全英商务管理教学要求的。下面是笔者在教材编写上的一些对策。

 

(_)编写原则和目的在英文经济管理教材的编写上,一定要树立一个比较远大愿景(vision)3经济全球化是各种文化的融通过程,中国需要全球化,全球化也需要中国。根据不同的运用对象而更改教材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在一般的英文原版教材中,经常看到的是“xx教材的澳大利亚版”、“XX教材的加拿大版”等等,而且“国际版InternationalEdition”也逐步代替了原来原封不动的教材进口行为。编写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英文原版教材中过于臃肿或过于西化的内容,同时把有关中国的案例和实际情况加入。使教材在保持国际流行特点的同时,能充分显现中国特色。这样,可以在满足国内全英教学需求的同时,为世界各国意图全面了解中国经贸理论和实践的国际学者专家提供一个平台。

 

(二)编写内容的选择商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1.职能型管理课程。这是人类共同的文明结晶,国际化程度较高。如财务管理、会计、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原理、国际商务、国际谈判、管理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这些课程内容中,国内外环境对教学内容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完全可以大胆全部使用国外教材,直接与国际接轨。

 

2.与本国制度、文化等国情密切相关的课程,如宏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商业伦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从目前国内管理院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看,这些课程的基本理论框架都来自于国外先进的科学研究和企业实践,同时,又拥有我国的具体国情,如中国人的行为特点、心理特征、中国企业发展的特殊规律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不同的制度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这类教材应该在继续使用原版的基础上逐步摆脱,形成我们的体系。英文教材的编写应该把重点放到这类教材上。

 

3.与国外管理教育差别很大的课程,主要服务于本土主流意识形态,如经济法、政治课等课程,本土化程度很高,国外教学内容对我们的借鉴意义不大,因此,不属于编写考虑的范围。

 

(三)编写人员能力要求这类英文教材的读者对象不仅仅是本专业或本校的学生,应该是全国管理类专业学生甚至是国际读者。因此,编写教材决不能以一锤子买卖的心态来对待。因为教材的出版,除了市场因素的制约,还涉及学科的发展和编写者的学术声誉等问题。慎重对待这类教材的编写,要求做到:

 

1.主编人员必须在管理教育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对管理课程的内容设置和要求拥有宏观把握能力。同时,英文水平必须达到专业标准。教材编写是一个系统工程,故要求主编人员拥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顺畅地协调教材的整个编写过程。

 

2.学科编写人员必须拥有深厚的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有深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对本学科国内外的前沿问题有所研究;对中国在本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熟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材的前沿性和指导意义。

 

3.编写人员必须拥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英语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术语和规范表达,同时在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转换得心应手。

 

4.掌握教材的编写要求和程序。对教材的结构熟悉。能够直接按照国际规范操作教材编写过程。

 

(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基于教材编写的原则和要求,在本身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达成目的。因为,编写全英教材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它结合了专业知识与语言能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对任何一个实体的挑战性都是很大的。为此,可以开辟各种途径以达成目的。

 

1.与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合作。国内不少院校拥有具这种综合能力的人才,但集中度很低,把资源集中协调运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