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范文1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三·五”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契机,推进我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新发展,经校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总站研究决定,开展“志愿服务献真情、爱心传递促和谐”系列活动月,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志愿服务献真情、爱心传递促和谐
二、活动时间
2007年3月
三、活动内容
1、广场服务活动
时间:3月4日8:30——11:30
地点:爱山广场(中心广场)
形式:摆摊设点,提供法律、心理、家教、等免费咨询服务活动。
承办单位:法商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分站、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分站、医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分站
2、青年志愿者“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
时间:3月10日8:30——11:00
地点:织里镇
形式:根据农村实际需要组织卫生医疗、文艺表演、科技宣传等志愿服务队,给农村青少年送文化、给贫困家庭送温暖、传递微笑送真情,为当地老百姓带去新年的需求和健康祝福。
承办单位:医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分站
3、围绕主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实践活动
各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分站要在3月份,同时要兼顾全年开展志愿者活动。结合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等集中开展“志愿服务献真情、爱心传递促和谐”主题活动,广泛动员广大团员青年,重点突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深入各社区、街道、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实践活动。
4、激励先进、树立典型
为总结经验、提高志愿者积极性,结合团市委件文件要求,开展相应的评比活动。
(1)2006年度校级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和个人评比条件
先进集体:成立时间1年以上,有专门结对的服务单位,有专人负责,组织机构健全,开展过多次的具体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成效明显,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先进个人:正式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1年以上,2006年度参加过至少3次的志愿服务活动。
(2)“志愿服务献真情,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爱心传递促和谐”活动月优秀活动评比条件
优秀活动:活动开展有计划、总结和相应的图片、音像资料,活动有一定的规模,社会反响好。
参评的集体和个人,请填写好登记表(见后附件),打印稿于3月28日前交至校团委,电子稿发至XXX@12.6COM
四、相关要求
1、规范管理,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近几年,各学院与各街道、社区等结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也为青年志愿者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锻炼舞台。但也出现了各学院情况不平衡,重复服务和多重结对等现象。为更好地统筹资源,及时了解我校志愿者最新活动状况,便于校青年志愿者总站管理,现对各学院有关与街道、社区、等基地结对的情况予以统计整理,请各学院对各自的结对和实践基地情况加以整理,填写好附件1,于3月10日前打印稿交至校团委,电子稿发至
2、积极筹备,精心策划。各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分站要统一思想、认真组织,把本次活动月当作新学期我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争取出成果、出先进。
3、注重结合,突出重点。各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分站要把为群众办实事和宣传志愿者精神与宣传我校形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4、整合资源,拓展渠道。各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分站要积极整合资源,动员多方力量,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做好志愿理念的普及工作和我校青年志愿者形象宣传工作。精心策划,通过多种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掀起志愿服务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分站在接到通知后,要尽快部署,抓好活动组织,务求实效。
附件:
1.湖州师范学院志愿服务单位结对、实践登记整理表
2.2006年度校级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申报表
3.2006年度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申报表
4.2007年“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活动优秀活动申报表
湖州师范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总站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范文2
(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浙江 金华 321019)
摘 要: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追溯志愿服务的由来,突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反映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76-02
收稿日期:2015-02-06
作者简介:吴浩(1988-),男,浙江金华人,本科,助教,现为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辅导员,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工作很难开展
由于青年志愿服务机构自身的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发展性质。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一方面来自上级的团组织拨款。并且上级团组织划拨的经费通常是针对既定的活动项目,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经费必须是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赞助。由于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的会员基本上是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常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活动,很难用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情,因而也很少得到企业的赞助。现如今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协会普遍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导致了协会在深入开展工作方面受到困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着会员参与青年志愿活动的情绪,影响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的效果。
2.对志愿者服务的认知有偏差,“功利化”现象频现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各类高职院校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通过诸如降分、单招等措施维持生源。从整体上来看,高职院校整体生源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结构也复杂多样,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在志愿者服务队伍中也存在一些集体意识、纪律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还有些同学参与协会的动机就不明确,他们报名参加志愿者的时候是抱着好奇、有趣、试试看或是随波逐流的动机参与进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部分志愿者还出现了以国家的优惠政策为目的而参加志愿活动,在活动中敷衍了事、偷工减料,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
3.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吸引力和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服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纪念日志愿服务,如学雷锋、五四青年节、禁毒日宣传、预防艾滋病日宣传、无烟日宣传等;二是义务劳动志愿服务,如卫生创建、扶贫帮困、探望孤寡老人等;三是专项任务志愿服务,如大型会展活动、文明城市创建、社区福利活动等。上述几种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服务对象,青年志愿者已经非常熟悉,对他们而言缺乏新颖性,很容易产生厌倦。“90后”的学生更希望探索、创新,他们拥有着较重的好奇心、较强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来展现自己的才能,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固定的活动模式,也会使志愿者服务活动出现表面化、形式化,难以传承志愿者文化的精髓。
4.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一,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到位。激励可体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说,人只有在满足一个层次需求时,才有可能进入下一个层次的需求。精神激励用以满足“心理上的需要”,物质激励用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现代心理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一个可控的系统,借助于心理的方法,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给予肯定和激励,使有利于生产、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达到定向控制的目的,使其强化,这样就能维持其动机,促进这些行为的保持和发展。而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是一项自愿、无偿、公益的事业,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学校和社会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志愿者不但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满足也很难实现。第二,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青年志愿者的人员构成、权利和义务、行动的范围和形式、青年志愿者组织之间,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等都需要明确的界定。由于我国法律体制尚不够健全,导致青年志愿者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自身的权益更无从维护,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影响了青年志愿者队伍的组建。第三,评价机制不完善。多数高职院校青年志愿协会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于协会成员的评价往往倾向于集体评价,注重工作开展的形式,实效性不强。
二、提高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效率的策略
1.加大资金投入,盘活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青年志愿服务是无偿性、公益性的活动,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应当依靠政府和社会。第一,政府应当加大对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将青年志愿服务列为专款专用项目,保证资金到位,经费的合理使用。第二,政府应当加强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正面宣传,积极引导国有单位、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机构积极参与,并对参与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机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第三,高职院校也应当给青年志愿协会适当划拨活动经费,保证其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队伍整体素质
高职院校应当组建协会导师队伍,为青年志愿协会活动的开展提供咨询与服务,应当对志愿者加强培训。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志愿者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意识。让志愿者自觉自愿、无偿的参加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只有让他们深入了解并从内心认同这项事业,才会有效利用各种载体平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二要规范各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及管理,同时要结合志愿者自身特点和相关专业,逐步培育特色志愿服务。三要加强志愿者服务纪律及相关技能培训,如团队协作、会议服务技巧、公共礼仪、沟通技巧、心理知识、外语口语和计算机基础应用、安全防护等,提高志愿服务质量。
3.立足专业特色,丰富志愿服务内容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于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其青年志愿组织有着先天的专业优势,在服务的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专业性。第一,青年志愿活动要与专业相结合,通过学生的专业优势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为他们做了贡献。针对机械类的工科大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家电维修的志愿服务;语言类的文科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开展礼仪服务和中小学生辅导的志愿服务,根据不同的术业专业,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服务。第二,青年志愿活动要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通过将活动与学校的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为学生自身的成长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学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服务。第三,青年志愿活动要与党团建设相结合,活跃学生党团组织活动,加强党团基层组织建设。利用寒暑假期间,开展三下乡活动、支农、支教、支医等活动,为最需帮助的群体,提供服务。
4.完善管理机制体制,保障志愿服务工作顺利进
首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激励理论。利用参与激励,增强志愿者服务者的集体荣誉感。严格执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向每位志愿者颁发志愿者服务手册,并对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时数进行认定。通过情感激励,满足志愿者爱与归属需要,加大志愿者人文关怀。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感情的因素对人们是否愿意参加某类活动影响很大。大力倡导在志愿者服务团队中,创造人文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力倡导团队精神,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情感激励可以依靠干净得到力量,创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情感激励可以从思想上和精神上激发人们自觉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工作中来。通过榜样激励,帮助志愿者确立学习目标。通过荣誉激励,实现志愿者自我价值。其次,完善和落实法律保障机制。政府部门应推进志愿服务立法,以保障志愿服务各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再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通过考评体系,将大学生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与德育工作考核体系相结合,进行量化考核,从志愿服务的数量、时间、质量、内容等方面进行考核,建立志愿者服务卡,对志愿者、志愿活动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详细记录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内容等信息,建立志愿者服务反馈制度,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深化志愿者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艺.浅谈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3(16).
[2]王泓.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思路[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7).
[3]陈学明.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
[4]夏晓青.浅谈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2(24).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范文3
>>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分析 高校文化管理背景下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有效开展研究 发挥志愿者作用 参与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青年志愿服务研究 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新型志愿者组织模式思考 基于现行高校志愿者管理模式下的志愿者心理需求分析 新时期医院青年志愿者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世博背景下的地铁志愿者服务机制探析 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 海外青年志愿者的步伐 志愿者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志愿者模式纳入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与发展的途径探析 论民办社会公益组织的志愿者管理 可贵的志愿者精神 高校志愿者精神的培育 关于媒体的“志愿者”精神 浙江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模式总结与机制创新研究 “世博”后青年志愿者国际合作模式探析 高校图书馆青年志愿者服务模式探析 志愿者与志愿精神: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在动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徐逸群.论青年志愿者行动与精神[J].青年探索,2003,01:31-33.
④郗杰英,杨守建.当代青年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01:5-9.
⑤唐晋.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民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2008.
⑥陈萍,朱莉玲.志愿服务是提升青少年公民素质的有效途径[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2):34-37.
⑦徐逸群.论青年志愿者行动与精神[J].青年探索,2003,01:31-33.
⑧连淑芳.试析内隐认知视角下志愿精神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0,13:86-89.
⑨张耀灿.关于弘扬志愿精神的几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05):1-4.
⑩郗杰英,杨守建.当代青年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01:5-9.
参考文献:
[1]唐晋.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民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2008.
[2]安国启,曹凯.论青年志愿服务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2,01:52-56.
[3]徐逸群.论青年志愿者行动与精神[J].青年探索,2003,01:31-33.
[4]梁绿琦.志愿服务与当代青年成才[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3):5-8.
[5]陈萍,朱莉玲.志愿服务是提升青少年公民素质的有效途径[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2):34-37.
[6]连淑芳.试析内隐认知视角下志愿精神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0,13:86-89.
[7]张耀灿.关于弘扬志愿精神的几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05):1-4.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范文4
我县目前共有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小分队15支,分别为卫生保洁队2支、科普教育队1支、法律援助队1支、医疗救助队2支、社会公益队2支、扶贫帮困队2支、创业致富队1支、治安维稳队1支、社区队3支。全县青年志愿者本着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志愿者精神,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效应,获得了“全国优秀服务县项目办”、“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广西优秀服务县”等荣誉称号,在河池市志愿者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上作志愿服务典型发言。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志愿者”龙瑞雄、“广西优秀志愿者”伍 群等10名典型先进人物。我县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亮点纷呈,成绩突出,得到了社会各界肯定。
(一)强机构,壮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各界青年的力量,我县结合宣传、扶贫、旅游、教育等志愿服务主题,成立了涵盖基层团组织、学校团委、青年文明号单位等各领域由3600余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15支青年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利用周末时间,深入一线、乡村、学校集中开展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公益事业尽心出力。
(二)建机制,完善青年志愿者管理。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县志愿者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的自我管理、自我运作、自我成长,团县委积极探索志愿者工作新机制,提高了志愿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成立了__县志愿者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了《__县青年志愿者管理章程》,规范了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逐步形成了以县志愿者项目办为中心,以各群团组织和窗口服务单位志愿者协会为支点,以各志愿者服务小队为基础的多层次志愿者服务体系,为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三)树品牌,传递“爱”的正能量。去年来,我委结合实际,提出了“关爱贫困学子,守望夕阳老人”的志愿服务项目。“关爱贫困学子”活动中,组织志愿者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走遍了全县9个乡镇百余个村屯,走访的贫困家庭超过300余户,为贫困学校、学子募集到爱心图书室、学习用品、爱心衣物、200个“一对一”长期助学资助名额。“守望夕阳老人”活动,我们运用“社工+义工”模式,到敬老院、村屯,为老人提供心理辅导、卫生清洁、义剪、包饺子、文艺联欢等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用“孝”点亮孤独老人的晚年生活。目前,该项目已覆盖全县2600余名贫困学子、孤独老人,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我县特色和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该项目目前已成为我区“一县一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品牌项目,并获得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
(四)重节庆,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抓住志愿服务活动日、学雷锋日、植树造林日、保护母亲河日、儿童节日、青年节日、重阳节日、法制宣传日、艾滋病防治宣传日等有利时机,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组织青年志愿队伍开展学雷锋、献爱心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保护母亲河、植树造林、清除白色垃圾等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和以宣传推介__旅游、服务文化节庆活动为重点内容的系列服务景区和文化节庆志愿活动,以及法制、科普、防艾等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四大类型活动。通过结合这些节庆,整合项目,区分类别,分别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效果最大化,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五)多形式,谱写青春志愿篇章。2014年,我委共争取到“心守家园”、 “一缕阳光”、“香港龙情聚”等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物资和资金共计35万元。组织志愿者开展助学家访、关爱贫困儿童、慰问老人32次、服务景区18次。开展部队慰问和军民联欢活动2场,联合举办广场文艺晚会3场。组织安全、旅游、生态等社会志愿服务29次。我县志愿服务工作新闻报道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广西新闻网、河池日报等媒体上发表260余次,形成了良好氛围。志愿者们以对“奉献”精神的执着和昂扬的斗志积极地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
谱写了多彩的青春。1.服务活动载体受局限。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资金、人员、场地等社会资源往往是关键。也是阻碍各类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我县属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进乡入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难度很大。再加上,社会各领域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正不断增加,需要大量志愿者来提供服务,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我们所能提供服务的领域确有一定的局限性。
2.志愿者工作队伍不稳定。志愿服务工作需要志愿者来做,来自各领域的志愿者组成了服务队伍,在这支队伍中,广大青年通过参与服务接受锻炼、培养爱心、成长成才。但由于很大一部份志愿者流动性强、提供服务随意性大、服务水平很不稳定,再加上志愿服务不会通过市场交换得到报酬,所以不利于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作中亮点不少,但质量不稳、规模较小的情况。
(一)抓组织,完善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组织体系。以志愿者注册工作为切入点,推动各级志愿服务专门工作机构的建立和调整充实,健全志愿者服务站、服务队等基层组织。以发展志愿服务工作骨干队伍为着力点,努力建设以注册志愿者为主、管理型志愿者为核心的高素质、多层次、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逐步形成志愿者工作站——服务队(站)——志愿者的三级服务网络。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范文5
关键词: 青年志愿者服务 道德教育生活化 高职大学生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不谋而合,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为社会生活服务。概括地说,我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一是教育内容过于注重抽象的大道理,忽视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道德理论,不能直接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二是道德理论课程教学比例大,而实践育人比例小。国外高校没有“道德教育”一词,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道德教育,相反,他们十分重视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三是道德评价体系标准单一,通过道德教育课程考试成绩衡量,对现实生活表现的评价标准缺乏或评价结果应用不足。
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在选用道德理论课程为主渠道的基础上,融合“主渠道”、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创新多种道德教育载体,号召青年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养成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应运而生[2],一方面强调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和解释当今社会的道德事件与现象,指导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另一方面强调道德教育要尊重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开展。因此,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研究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多彩的现实生活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情感追求,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优秀的品格。
青年志愿者服务是每所高校都会开展的常规活动,旨在号召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长见识、强本领、增才干。近年来,许多高校陆续涌现出一批开展规范、影响广泛、形成品牌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我们认为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抓手,促进高职院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开展,能够相互促进、事半功倍。
一、青年志愿者服务能够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开展的原因
1.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重要目标不谋而合。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生活化的道德教育,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当代大学生具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两者不谋而合。
2.青年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体验。当前,高职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按照服务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托专业优势型,例如低碳环保宣传、计算机维修、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第二类是关爱帮扶型,例如义务支教、关爱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第三类是赛事或活动服务,例如奥运会、青奥会志愿者等。在这些志愿服务中,大学生们体验职业道德,感受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亲临重要赛事或活动的现场,等等,这些都是鲜活的道德体验。
二、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抓手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开展的具体实施方式
1.号召大学生在青年志愿者服务中要有活动,更要有感悟。某些大学生在参与青年志愿者服务时,更多的是参与和配合,缺少思考与感悟,因此,班主任、辅导员们要引导青年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加强观察、加强思考、加强感悟。例如在义务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展开知恩、感恩、回馈社会等思考,将助人为乐、关爱弱势群体教育融入其中,弘扬互帮互助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在开展低碳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造成污染的原因、治理的方案等,将节能减排、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自觉形成“活动―思考―再活动―提高”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
2.要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道德教育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一般而言,学生在大学各个阶段的道德教育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应随之变化。例如在刚进入大学阶段,学会独立、与同学友善相处、快速适应新环境、懂得欣赏与赞美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应多组织需要集体协作的志愿者活动,例如公共卫生整理、公共秩序维护等。在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专业素养是道德教育的重点,此时应多组织彰显专业特色的志愿活动,例如环境治理与监测专业可开展室内甲醛监测服务,生物化工专业可开展关注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高分子材料专业可举办揭秘塑料制品的制作活动等。
3.青年志愿者服务可以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评价体系之一。当前,许多高校通过课程考试成绩和道德水平全面衡量学生,学生的道德水平按照日常行为细分为不同的条目[3]。青年志愿者服务可以作为衡量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条目之一,根据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次数、种类、服务效果等赋分。
4.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所学道德理论知识,联系和解释当今社会的道德事件与现象。每所高校都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知识。当代大学生不能止步于掌握理论的、系统的道德知识,而要掌握用这些知识联系和解释社会的道德事件与现象的能力。通过开展社区村官志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坚定立场,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入侵,成为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践行者和领跑者。
三、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抓手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开展的误区
将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同于道德教育生活化是常见误区,青年志愿者服务是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并不等同于道德教育生活化。高职院道德教育生活化强调根据高职院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实际,广泛通过专业认知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等载体开展生活化的道德实践。在实践中注意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密切联系学生所处年级、所学专业、具备的特长及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生活化的道德实践认知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坚强,杜苏.全球化背景中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5.2,63-64.
[2]张海侠.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活化理念与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0.32,240-242.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范文6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人才服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26-02
高校志愿者是当前我国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主力军,据2014年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志愿者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比重高达46.1%,而其中又主要是高校学生。自我国开始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高校志愿者就以其特有的知识结构和行动特点,在国家和社会志愿服务领域展示了强大的能量。因此,认识和把握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对于更好地组织实施志愿者服务活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特殊性
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其他职业结构的志愿者活动相比较,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自身独具特色的东西,这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1. 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志愿者与其他职业结构的志愿者的重要区别,首先体现在高校志愿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这个特征显示出高校志愿活动主体具有其他志愿者不可替代的功能。人人都可以做好事、行善为,可以为孤寡老人嘘寒问暖,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为失学儿童做文化辅导、为下岗职工做科技培训,这需要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和前提。就目前各个高校内部志愿者的构成来看,已经包括了在校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各个层面,甚至有部分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进来。可以说,高校志愿服务群体的重要标志就是其专业性和知识性。
2. 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团中央、全国学联早在1996年发出的《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的意见》中,就明确强调了高校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即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势,开展诸如社区公益事业援助、社区人员就业前培训援助、社区内民工培训援助、敬老助残援助、英雄模范人物子女家教援助、健康咨询和医疗卫生援助、法律权益援助等多种形式的专业援助形式。也就是说,高校志愿者,除了可以承担诸如其他类别志愿者可以胜任的众多服务内容外,还可以承担一些特定形式的专业服务,这正好与前述的主体特定性相对应。
3. 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时间的充裕性和灵活性
相对于其他职业结构的志愿者,高校志愿者的时间比较充裕,也比较灵活。作为学生,除了法定的节假日之外,他们有较长时间的寒暑假,一年里的这两个假期是学生类别的志愿者开展大规模志愿服务的黄金时间。与此同时,相比中小学生,高校学生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也更注重自我吸收和消化,不需要老师、家长的监督约束,时间安排上较灵活,因而日常的课余时间都可以灵活地调用开展志愿服务。另外,高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注重参加社会锻炼、提高实践技能,而志愿服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
4. 高校志愿者开展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校志愿者知识面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他们从事志愿服务具有强烈的主动性,是积极地寻找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命令;他们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执行命令。如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江苏省各大高校志愿者展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充分说明这是一支敢作敢为、有创造性的志愿服务群体。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全社会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
首先,从社会层面讲,我国地方政府普遍缺乏对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没有把高校青年社区志愿服务与地方社区的社会事业统筹考虑、协调推进。由于在思想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既不会在经费上提供必要的支持,也不会提供任何激励和保障措施,这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例如尼日利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期是连续服务一年,主要在边远地区,一年后,志愿者可以获得国家服务证书,这个证书是将来就业的保障。政府的这些举措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同时也对志愿服务参与者给予了充分激励。其次,从高校内部来讲,并非所有领导、部门、教师以及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都有准确的认识。有人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可有可无,也有人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就是走过场、做样子,还有人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就是为了方便就业。这些观念的存在,对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推进无疑会造成阻碍。
2. 志愿服务的制度不健全
为了指导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各个高校主管部门(一般是校团委或院系分团委)都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措施,包括登记认证制度、培训制度、考评制度等,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问题是,这些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扰,如登记认证比较随意;培训涉及面不够宽,培训人员不专业,培训内容过于简单;考评缺乏客观的数据支撑,不能真实反映服务情况,等等。另外,除了奖励措施外,惩罚措施普遍缺失,这主要是因为在观念上,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既然是自愿,就不便于约束。然而,任何缺乏约束的行为,都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不少西方国家为规范志愿服务行为,相继开展了志愿服务立法。
3. 志愿服务与社会有脱节的现象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但现实情况却是:走向社会的步子是迈出了,却还不够深入;服务社会的行动是实施了,但效用尚不明显。这首先反映出高校志愿者组织管理机构的问题,不少主管机构在制订志愿服务的计划、方案的时候,没有结合地方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单纯依据文件精神依葫芦画瓢制定规划,这样一来,尽管志愿服务活动在面上搞得如火如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却不一定是社会需求的,不能解决实际困难。另外就是不求创新,长期沿用老一套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并强制志愿服务参与者按照既定方案开展活动,使得志愿活动主体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抑,创造性得不到发挥,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4. 志愿服务的经费严重匮乏
志愿服务活动虽然立足于自愿和奉献,但活动的实施却必须有经费作保障才能实现。然而,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却十分有限,仅靠学校财政拨款基本上是杯水车薪。这样一来,要组织大规模的、持续稳定的志愿服务活动几乎不可能,这就导致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更多地追求短、平、快的项目,缺乏长效机制。相反,西方许多国家的志愿服务除了获得政府的强大资金支持外,还得到各种企业、慈善机构、公益组织等的有力资助,参加志愿服务者甚至可以获得报酬。
三、进一步做好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建议
认识到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不是目的,我们的任务是必须及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困扰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有力地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规范、合理和良性地运行。
1. 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层面,可以通过行政规章、条例的形式,把志愿服务纳入法制的轨道,在充分保障自愿服务的前提下,对违反志愿服务基本原则、规范的行为予以制裁。二是学校层面,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尤其是尽快健全监督约束制度。不仅要做到有奖有惩,还要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有制度必行。
2. 加强对志愿服务参与者的培训
志愿服务实施的效果如何,一是在于服务者的态度,二是在于服务者的能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应该建立规范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要做好服务项目分类,每个类别应配备业务素质精良的指导教师,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同时,对志愿者在加入后一定期限内进行归类,对其服务能力、可从事的服务范围进行入档登记,这样一来,就能做到有针对性地选派各类志愿者参与不同的志愿服务。
3. 增强对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
首先,政府应提高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它的社会意义,从而加大政府预算和经费拨款。其次,政府应倡导全社会共同来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和关心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资源和条件的全方位支持。这方面,安利公司成为了表率,该公司在全国各高校组织的“安利研究生支教团”已成功延续了多年,这些支教团由每年从各高校内选拔的优秀本科毕业生组成,分赴国内各边远、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共青团组织在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上应更好地发挥组织、导向功能,从而使志愿者行动站稳基层、持续坚持、扎实服务,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起来,取得更大的成效,使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标志,一个具有良好声誉的品牌。
四、结束语
由于主体的独特性,决定了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特殊性,本文在分析把握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力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高校志愿者是当前我国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主力军,据2014年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志愿者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比重高达46.1%,而其中又主要是高校学生。自我国开始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高校志愿者就以其特有的知识结构和行动特点,在国家和社会志愿服务领域展示了强大的能量。因此,认识和把握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对于更好地组织实施志愿者服务活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符强,刘月.高校志愿者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2008(04).
[2]熊耕.试析美国高等教育内部自我协调机制[J].外国教育研究,2008(01).
[3]王泠,李彩香.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模式探索[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01).
[4]贺红霞.关于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的几点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