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德育渗透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德育渗透总结范文1
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同时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利用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为学生讲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寓意以及作者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以音乐作品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潜移默化中更新学生的思想,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陶冶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恰恰是人的教育,即是育人的教育。”所以,教师要启迪学生的音乐感和天赋,增强学生的音乐技能,让学生在音乐中明辨是非,热爱和平,将精神情感转化为理性行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为创建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一、做好备课,深入教材,搜集德育材料
职高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依托教材大纲,以音乐课堂为平台,做好备课,认真分析和总结,搜集德育素材和蓝本,将课堂设计做到层次化,分清主次,以高质量、高水平的音乐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教师才能使自己热忱的爱国情怀感染到学生,还要挖掘教材中的隐形德育因素,渗透到音乐课堂中,抓住德育的契合点,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观。比如,《颂祖国》《金扁担》《我们多么幸福》等歌曲就蕴含着丰富的潜在知识,教师可以将歌曲所表达的内在情感和寓意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背景,这样学生就会在歌曲中联想其背景,既增强了记忆力,同时更加深刻地挖掘了歌曲内涵。在学习歌曲《我和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歌曲的背景,是在北京主办奥运会期间的主题曲,为学生讲述申办奥运的辛苦历程、中国人民的骄傲与自豪以及运动员背后的艰辛故事,让学生通过音乐去发现大智慧。
二、树立坚定的信念
年轻人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和不懈努力。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作为职业高中的学生,要明确目标,未雨绸缪,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前进。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在一些具有鼓舞和激励的歌曲中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学习歌曲蕴含的道理,不断努力和拼搏。比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奔跑》《我相信》等,就传达了对于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教师可以为学生渗透歌曲的创造背景,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当时,人们追求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价值,走出父母的庇护。歌曲表达了年轻人对于美好未来的设想,表达了自己为理想而拼搏的坚定信念。学习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志高存远,不浪费光阴,并相信生活处处有精彩。
三、舒展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促进民族进步的原动力,更是支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根基。新时期对于四有青年的要求也有了变化,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民族荣誉感。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具有革命题材的背景,让学生在历史的旋律中感受民族的进步,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相结合,在学习《黄河大合唱》时,给学生介绍当时封建社会的主旋律,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习《国家》这首歌曲时,让学生明白国与家是连在一起的,没有国就没有家,国家就是祖国人民最大的家庭,国家不仅养育着人们,同时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四、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在职高的音乐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通过听觉感知音乐的美好,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建情景式教学,例如,在学习《祖国颂》歌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国庆时的壮观场面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国家的进步、社会的稳定、科技的日新月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另外,教师还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舞蹈及讨论,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音乐合唱团,并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实效性,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坚持不懈,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增强集体荣誉感,在合唱中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论中有明确记载:“乐者,音之所由声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即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著名的音乐教育学家贺绿汀也曾说:“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不仅不会妨碍他的专业,还会让他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学生的德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音乐学科德育的渗透也为当今职高学生的道德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职高音乐学科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也要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利用音乐的魅力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将内在的需求表现为外在的技能,健全人格,为推进音乐课堂的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音乐德育渗透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音乐教育 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172-02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学生普遍存在着德育素质不高的现象。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心理素质也相对脆弱,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和信念;还有些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低下;部分学生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个别学生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打架斗殴、顶撞甚至辱骂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使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一个良好的姿态步入社会、迈上工作岗位是最重要的,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也提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教育中,学校教育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它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德育工作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除了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更要在各科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
古希腊人说:音乐是促进青年身心平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这足以证明音乐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音乐教育课能让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逐渐掌握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它是学校教育中除思想品德课外又一块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音乐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基本手段之一,在学校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笔者在音乐教育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德育方法:
一 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制度改革,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与内容
针对我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差这一现状,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内容时,依据国家颁布的同等教育水平选择教学内容,再根据本校学生的领悟力和喜好将音乐课程适当地进行内容调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调节者。”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健康的兴趣爱好。音乐就是一个好的引导者。让学生享受音乐的美好,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享受中对美进行鉴赏和分辨。音乐是表达思想的主要手段,并且有着发人深省的背景和故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以感动学生。这就是音乐赠予人们的礼物:有感悟,有智慧。
如,在欣赏海顿的《告别交响曲第四乐章》中,可以通过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生活的智慧。该曲写于1772年,该年正值禁令执行特别严格的时期,多数的团员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宫殿里,见不到家人。海顿在乐团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团长,所以团员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办法改善目前这种不便的生活。海顿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构思了一部交响曲,在乐曲的最后,请参加演奏的乐团团员在演奏完毕以后,一个个收拾乐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下几个人,孤单地继续演奏,借此表现出乐团团员们的心情。就这样,海顿写成了《告别交响曲》。据说,当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时,尼古拉斯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马上传令让全体人员放假回家。
学生可以从这个作品中学习到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亘古不变的真理,更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勇于打破常规,机智灵活地应对各种问题,才能化不利为有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合理的处世手段,这就是音乐的德育教育目标。
二 组建学生音乐团体,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展示空间,这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挖掘学生潜力的重要手段
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音乐赏析及音乐知识普及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高雅的音乐艺术。学校可定期、不定期举办个人或团体歌曲演唱比赛、校园原创歌曲比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三 加强音乐课程教学管理,强化课堂教学
音乐教师深入分析教材,发掘德育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提高道德素质水平。
第一,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高尚道德品质,是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音乐教育素材里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并完善人格。如,在之际,一首《七子之歌》唤起了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远方同胞的牵挂。又如,《阳光体育之歌》的学习则让同学们更加喜爱体育运动,在校园的传唱中学生在活泼欢畅的良好情绪下健康地学习和生活,感受美、创造美!
第二,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淀,使德育教育深入人心。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真善美。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尤其是“楼台会”一段时,
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让学生为之倾倒;而“化蝶”则充满了浪漫与幻想,“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情感的体验,从而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音乐是一种毫不虚伪地反映人和人民的道德品质的语言。”在音乐课上适当地渗透德育教育,我认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能培养人对真、善、美的热爱,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陶冶人的心灵。音乐是培养人丰富情感的艺术,是人们的精神营养品之一。它不仅能给人以智慧和丰富的联想,也是人们愉悦身心的重要形式。音乐教育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社会在进步,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音乐德育渗透总结范文3
【关键词】德育 职业教育 教学内容
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只重视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而用人单位则是需要既有良好技能又有良好品质的工作人员,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成为大多数中职学校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思想品德教育不能仅依赖于政治课来完成,各个学科都应该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共同来完成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我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目的。
一、教学内容中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
在饮食文化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关键是要找好德育渗透与饮食文化知识的结合点,这就要从饮食文化教材的实际出发,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或者练习中,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的进行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德育熏陶。比如,在学习《酒文化》这一节课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了解酒文化的起源以及历程作为这节课的切入点,纵观地球上的所有国家,中国的文明历史从来不曾间断过,相对应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也不曾间断过,酒文化历史也没有间断过。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环节完整,延续至今的饮食文化。立足不曾间断的文化这个切入点,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的文化传承,从而产生出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爱国感,这比单独讲授爱国知识能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理。在学习《中国饮食文化基本特征》这节课时,可以展示一张张从古代到现代的饮食器具、酒具,通过这些图片使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这样在学习饮食文化的同时还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这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借这些素材,把握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有经常性
学生每天大多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且每天接触最多的是各种课程,如果每个教师都能自觉的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那么学生可以说天天都在接受德育教育。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教师也是学生的镜子,要想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人,教师首先就要做那样的人,这样的教师时时刻刻都会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也就是时时刻刻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熏陶比任何渗透方法效果都好。所以我的每节课中都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德育熏陶。在上课的时候都会为学生展现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状态,不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带到工作中去,每堂课都以饱满的精神对待学生,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愉快的心情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不摆老师架子。例如,在学习《酒文化》中,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切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酒,婚丧嫁娶、亲朋好友聚会等等,然后再问学生在家中或者是同学聚会中是否喝过酒,对酒有怎样的了解,通过这个进行切入,同学们都有话可说,也特别爱说,这样和老师自然而然就拉近了距离,形成了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教学氛围,然后在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讲饮酒与养生,并和学生讨论饮酒的好处与坏处,教育学生在今后进入社会应该适量饮酒,并举一些例子证明酒大伤身误事,这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找准最佳结合点,具有针对性
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究教材,寻找教材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把它们进行科学的整合,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渗透德育时要对症下药。职高的学生大多不爱学习、不喜欢老师、不爱进学校,上课睡觉,看小说,听音乐等等,所以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学生爱听音乐,我们就可以选取一段他们感兴趣的音乐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歌曲,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突兀,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味道》时,教师先放《中国味道》这首歌曲,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曲子,它讲述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节目的主题曲等等,一下子就能吸引住W生的眼球,自然而然就把课程引入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而且中国味道这首歌曲也表达出了对中国饮食的热爱,“难掩热血涌动着情怀”,这也是一种爱国教育。教师也可以采用创设德育情景的方法,创设出一个德育情景,可以是一个案例,也可以是一个课堂游戏模拟,还可以是音像视频等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中,注意教学素材的积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各种资源都可以信手拈来。情景教学法适合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茶文化》的课程时,可以放一个小例子,冯梦龙撰写的《广笑府》卷八中的“茶酒之争”,通过这个让学生思考一下茶在我们生活之中起到了什么功用,茶的作用是什么等等,而且通过这个例子也教给了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这比我们去平铺直叙的讲要好的多。
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具有实践性
实践是实现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教材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在学习《中国地方菜系及代表名菜》这节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家的时候动手做一些地方小吃,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讲述所做小吃的做法,以及是哪里的名吃等等。让学生体会到中国56个名族的特色及风味。而且可以直接把课堂搬到实践室中,教师先讲课,然后由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尝试,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各民族的特色,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音乐德育渗透总结范文4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整个教育系统中渗透德育的主体,教师要先育人后教书,教育者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才能更好地去实践自己的想法。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高低决定了教师是否能胜任这个职务,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出成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因如此,近几年学校招聘教师的门槛也越来越高。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如果教师看见教室地上有垃圾不捡起来,学生也就学会了不捡垃圾;教师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学生亦如此;教师涂指甲油,学生就会问,老师能涂指甲油,为什么学生就不可以等问题。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蔚蓝色的地球”一课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蔚蓝的地球,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珍l昔资源,从我做起,而老师却在下课之后把一盆干净的水倒掉。上这节课的意义也一起随水从下水道流走了。因此老师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谈吐大方,着装得体,这样既树立了教师的威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魅力,又起到了春风化雨般的道德教育作用,一举两得。
(二)建立健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德育家尼尔・诺丁斯提出“诺丁斯关怀理论”,他认为应该淡化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要能在多重角色中转换,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像家长一样给予学生关怀。教师要跟班教学,教师的数量充足,可以保证对学生的关怀质量。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交流的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方便给予学生关怀。例如学生在提问无关学习方面的事,老师也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并尝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每周都应该组织与关怀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如何关爱他人和关爱自己。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特点,首先,各科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利用权威“命令”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其次,无论课下还是课堂中,各科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课下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他们解决疑难;课堂中讲授时,如果学生遇到晦涩难懂问题,不理解或回答错误,不直接否定学生的回答,而是使用引导性的话语耐心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继续思考。最后,在教学中,各科教师都要辅以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尤其在学生回答时,眼神交汇和微笑会给学生传递自信的力量。
二、教师要正确运用渗透德育的原则
(一)疏导原则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学中就擅长引导学生学习,引而不发,其弟子称赞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要坚持因势利导,多使用一些激励和赞扬的语言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多引用一些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倾听学生的想法。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争吵》一课中,老师用平常同学之间争吵的一件事导入,然后询问这件事中的主人公是谁,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从生活中的事人手,抓住这个线索去默读课文,最主要的是体会安利柯的心理活动和爸爸说的话,从而知道知错就改,不能畏畏缩缩。
(二)知行统一原则
这一原则就是指教师在进行德育时,把道德教育理论方面和组织学生实际的德育活动实践方面结合起来,二者同时并举,不可偏废。把学生的知识变活,从而让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品德和社会大部分教学时应该一节理论教育课,一节活动实践课。走上马路,勇敢地把跌倒在路旁的老人扶起来。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强调教师要想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班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起影响这个学生,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个原则对一些有特殊障碍的学生运用效果可能会更好,如班里有一个孤僻的学生,不喜欢与人交往,教师就可以鼓动班集体里的所有人尝试和这个学生相处,用爱和温暖去感化他。建立健全团结的班集体是实施这一原则的前提,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相互影响。在体育课中教师组织的足球赛、篮球赛和接力赛等游戏活动既能愉悦身心,又有益于凝聚班集体,形成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因材施教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采取不同方法措施来进行教育。孔子很早就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从学生的个别差异人手,运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内容,因材施教。不论在哪科的教学过程中,奖励和惩罚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工具,小学低年级要多使用鼓励的方法,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个性特征发育较明显,可能需要相对多地使用批评的方法。
三、教师应掌握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却也蕴含着无限的德育内容,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一课中利用坐标学习某地的位置,因为棋盘和坐标图的相似性,教师顺便引入中国古代的围棋运动,使学生对围棋感兴趣,并且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c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在教学空间与图形部分时,教师要介绍中国古人七巧板的智慧;在教学应用题时,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通过应用题所反映出来的数据,体会拒绝工业污染、爱护环境等的重要性。
(二)英语和语文课教学中渗透德育
英语是一门语言,既是交流工具,又具有人文性,和语文一样在对学生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教学中,每个字、每个词、每首诗、每篇文章都散发着无限的韵味,上文论述的过程中,举了许多例子,在此不再赘述。与语文不同的是,英语不是母语,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起来有困难,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熟悉的英语“Hello,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I’m fine,thankyou,and you?I’m fine too.”这个经典对话是一开始接触这门语言时就学会的对话,让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铭记于心,除了朗朗上口之外,而且这个对话教会了人们见面打招呼的礼貌,教师可以多创设类似的对话情境,生活需要文明,文明出行且文明用语。英语教材中的对话都是源于生活,当然也能用于生活,五年级下册英语的对话“We usually have a school trip in autumn.Great!When is the trip this year?It’s in October.We’ll go to the Great Wall.”对话中巧妙插入了中国名胜古迹长城,教师讲述长城的历史,让学生领略长城的风采和诙人民的智慧,对名胜古迹的敬畏油然而生。
(三)音乐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音乐教学中体会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情感更容易些,音乐本身就无性别,无民族,无国界。例如在教学《送别》这首歌时,先念歌词,教师帮助理解,把送别的惜别情绪捕捉到位,而且这首歌的词也很有韵律美,同学们在即将离别母校,踏入初中的校门时,对六年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的深情都会从歌曲中流露。老师也可以和学生交流讨论,听了《听妈妈的话》你的感受是什么?或者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中的传统音乐,比如漫瀚调,让充分感受家乡的温暖。
美术教学包括画简笔画、水墨画、素描、油画、书法、艺术手工等。让学生走近生活,踏出课堂观察自然,把课堂设在外面,树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走进各地的博物馆,欣赏名家名作,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多组织书法课,让学生爱上书法,练习书法能锻炼学生性格。
(四)班会课的活动教学中渗透德育
班会课要总结班级一周工作情况,处理班级问题,还有整顿班风学风等,教师通过班会课能持久反复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及时地、有针对『生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教师要利用班会课组织一些共青团、少先队和校外活动,组织主题班会,如读书交流会,同学互相推荐有趣的课外读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见解不同,在互相交流和切磋中感悟经典,快乐成长;如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生命诚可贵,诚信价更高等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班会。
四、教师要探索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其他策略
首先,优化创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在德育方法途径手段上大胆创新,不落窠臼。如广州市白云区握山小学根据自身身处白云山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将白云山的品格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形成“四融合三阶梯”的德育模式,打开了握山小学德育的新篇章。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德育教育,勇于开拓的精神值得学习。
其次,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家长经常交流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教师的通过家访、电话、家长会等形式多渠道密切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联系,形成家庭=学校一致的德育教育。加拿大医生白求恩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国际精神,学生刚被这种精神感动,社会就立刻提供了反面教材,大学生魏某在北京某武警医院就医,某医院没有治疗技术,却仍然打虚假广告,导致了悲剧。社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道德环境。
五、结语
音乐德育渗透总结范文5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
1、班主任培训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学习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鼓励教师以自我学习、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积累等学习方式与日常工作对话,以学习的提高促工作水平的提升,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和管理艺术水平。组织了题为“我们离生命化教育有多远”的专题培训讲座。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进行交流研讨。交流中,教师们能各抒己见,积极发言,尤其是青年教师将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和点滴经验与大家探讨,活动中多数教师表示收获颇多。
2、德育主任培训
积极组织德育主任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德育干部培训,在学习中认真记录、认真完成培训作业。各校德育主任按时参加进修校德育研修部组织的班主任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回校后开展校本培训,组织班主任老师认真交流研讨,按时完成每次培训作业,并把作业已发表博文的形式上传到班主任“博客”上。学校定期检查班主任博客,留有检查纪实材料。对班主任“博客”完成情况进行记载。组织班主任每周例会,以会代培,在会上对班主任教师进行班主任培训;培训内容为(1)班主任工作艺术系列讲座;(2)网上研讨作业;(3)进修校班主任培训内容;通过学习、交流、研讨等,推进教育创新,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将老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学生的经验与好的方法与年轻班主任一起分享。
3、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特殊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辅导。深入家庭,掌握了解信息。本学期对特殊群体学生家访率达到了100%。学校还利用家长会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1)各校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班主任教师轮流做岗,疏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一些有心理负担或单亲家庭的和留守儿童解决心理疑问,
(2)建立心理“情景剧”小剧团,同学们乐于参与,通过表演情景剧让他们有了正确的心理认识。
(3)利用广播站和板报宣传心理知识,加强了心育工作的力度,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心理咨询,进一步完善了省级心育课题的结题工作,准备接受省级课题组的验收。
二、开展德育常规工作
1、在开学初,能按时制定并调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能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内容和措施具体得当,语句精炼,言简意赅,附有工作计划滚动表,可操作性强。幸福校王品、孙家校宿晓慧做得较为突出。各校德育领导能按照计划要求,开展学校各项德育工作。按期研究、检查学校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博客”建设工作,留有工作痕迹。从记录上看,德育领导作了大量工作。
2、德育工作室建设
完善德育工作室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德育工作视导机会,对基层各校德育主任手把手指导建立学校德育工作室,督导各校提高德育工作室的利用率,组织计算机教师进行班主任博客链接及相关培训,对于此项工作个别年龄大的教师有一定难度,采取副班主任一帮一协助完成地方法,逐步带动。每月份都能够根据进修校的研讨主题完成作业。
3、学科渗透
(1)各校制定了德育学科渗透工作方案,收集了德育渗透案例和教案,能结合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传统教育活动,每次活动过程材料、佐证照片非常齐全,活动后并认真总结;各校制定了学生考评制度和细则,能把德育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德育常规工作能以《守则》、《规范》为依据,加强常规管理,孙家校做的好些;能组织开展班会活动,有详细的“会案”和“简案”;按期开展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
(2)各校充分利用“学科课”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宏伟校检查视导德育工作时,听了一年级孟庆华的一节思想品德课,感受颇深,她的幼教语言、教育方式方法、和学生互动的场面非常受学生的喜爱,教育效果明显。
(3)中心校组织各校校长、德育主任及相关班主任教师联合检查视导,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研讨活动,重点关注学科德育渗透。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备课中要体现德育渗透点;组织教学时落实德育渗透点;小结时升华德育渗透点。研讨时各位教师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针对教学实际,谈学科渗透;校领导听课对德育渗透做重点指导;不仅提高了教师听评课能力,也提高了教学中学科德育渗透能力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能力。各校还组织教师每月撰写学科德育渗透典型案例。
(4)组织开展了课题课大赛,本次赛课的特点一是体现全员性;二是体现德育渗透点。学校领导及评委对德育渗透进行重点关注。通过赛课,教师们各展所长,异彩纷呈。从本学科的不同角度展现,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认知、感受。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三、工作特色和亮点
本学期,幸福中心校结合学校管理体质,对辖属四所村小德育工作,有重点地开展了月检查视导工作。在检查视导中,发现各校德育工作有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及时召开现场交流会共享,进而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1、各校校长加大了重视德育工作力度,能按计划要求,定期组织班子成员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工作思路,对各项德育工作者培训和德育活动能够积极参与,审阅批示活动方案,并留有签字痕迹,能亲自挂帅担当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靠前指挥、亲临一线检查指导德育主任工作的做法和德育活动。德育主任在校长和班子成员的支持、鼓励、帮助下能积极大胆开展各项德育工作,在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下、各位班主任和全体德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下,德育主任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丰富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2、在继续推广用音乐代替口令的大课间活动基础上,结合各村小办学规模和学校实际特点,扶持各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使各校形成各自学校的特色建设。创建有特色的小课间游戏活动,有学校群体性的特色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音乐德育渗透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德育教育 情感 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Emotion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Moral Classroom
ZHU Jun
(Center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Jingzhou, Hubei 434300)
Abstract Emo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optimize political teaching, but also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teaching. So, not only their own moral lesson 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good feelings, to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udents, and the use of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select the stories to life, you can also carry out a variety of teaching practice to penetrate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overal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emo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情感教学既是德育课堂的出发点也是德育教学的归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和学生真正地沟通,唤醒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发地学习。而通过教学活动,笔者也深切地感受到,要让课堂教学效果好,主要是看教师是否能够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教学中渗透情感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使教学活动变得热闹而又自然,使学生变得活泼而有创造力。所以说,在中职德育课堂融入和渗透情感教育,既是德育教育的基础,也是德育教育的手段和目标。本文以情感教学的含义为出发点,谈谈如何在中职德育课上渗透情感教育。
1 情感教学的含义
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创设使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并且使这种情感成为学生认同教育内容的动力,以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2 情感教学在中职德育课堂的具体运用
2.1 中职教师自身要培养良好的情感,并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自身要拥有强烈的道德感、品质感,例如热爱学生、忠于本职工作,爱国主义等情感。教师在走上讲台时,要积极热烈,表情要爱憎分明、举止要大方得体、语言要简洁明快、语调要抑扬顿挫、语速要恰当适中,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就会给学生带来情感的享受,学生就会从你的情感中感受到鼓舞和激励。我们教育的学生大多才十五六岁,他们中有的厌学,有的自卑,有的孤僻,这也要求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与帮助,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及时地掌握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变化,慢慢与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感情越深,就越喜欢这位教师所上的课。因此,作为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做学生可亲可敬的朋友。德育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和提升自己,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用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影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2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安排、适当地穿插音乐,用精彩感人的音乐导入主题,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与德育课内容的共鸣,以及在思想上与教师的共鸣,借助这些音乐使学生的情绪得到升华,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这样既增进了师生关系,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利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其身心健康。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中“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一课时,我会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以这首歌作为导入,为学生营造感人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再归纳出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总有挫折和失败,那我们应该像歌曲中所表达的那样,客观理性看待成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敢于实践,勇于冒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其次,教师还可以在上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课堂教学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受到非常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3 善于选择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事情来举例。选取的事例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科学性等特点。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中的“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一课时,我给学生讲述了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齐白石学画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要想取得最终的成功,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勇于实践,敢于与失败斗争。通过这个浅显易懂的事例,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教育学生、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目的。
2.4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情感是一个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它不会凭空而生,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在德育课堂中教师通过情感教学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点在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在德育课堂中,通过情感教学的实施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例如,我们在讲家庭美德这一内容时,涉及到“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这一环节,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常回家看看》这一歌曲,既为本课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的情感与之形成了共鸣。教师不用做太多的解释和说明,学生自然也能懂得赡养父母是作为子女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父母的赡养是否就是指给父母钱才算是赡养呢?学生分小组讨论,他们在家中为父母做过些什么。使学生最终明白孝敬父母很简单,不在父母身边时,常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父母忙碌的时候,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父母身体不适的时候,陪他们去看病……让学生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这样使学生们对自己父母的情感得以升华,从而有效地增强德育课的感召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切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和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开展丰富多彩、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启发并逐步内化成为个人的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进行学习、接受教育的地方不能只局限于校内,还可以走向社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民情,并丰富和积累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逐步内化为比较稳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3 总结
在德育课堂中融入情感教学,首先要深刻意识到情感可以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个体道德的形成。总之,情感教学在德育课堂中始终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价值。德育课堂中的情感渗透是一门复杂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加以总结和完善。在学生情感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在德育课堂中教师要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的能力,并不断地以真挚的情感去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德育课堂成为学生情感内化与转化的精神动力,使德育课成为学生们都爱上的一门课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
参考文献
[1] 谭雄勋.新课标下思品课程中情感教育的运用[J].教研论坛,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