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探险家日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探险家日记范文1
林清玄在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中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儿的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人生如花,坚守自我,坚守人生的方向,在人生中不迷失自我,做最好的自己,开好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花。
一只灯泡为何能亮百年
黄小平
那是1901年,电灯刚发明不久,美国电气公司在广场中央组织了一场电灯实验竞赛,爱迪生等一批发明家都参加了这场比赛。当举办人将电压逐渐提高时,一只只灯泡都相继炸了,最后唯独留下一只灯泡还亮着。这只灯泡是谁研制的呢?大发明家爱迪生吗?结果,这只灯泡的研制者,竟是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的发明家柴莱特。
比赛结束后,爱迪生出于对柴莱特的欣赏,邀请他一起参加碱性电池研究。面对大发明家的邀请,柴莱特却拒绝了与名人合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时光推移到2010年1月,一位记者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有一只灯泡,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消防站度过了它的109岁生日。也就是说,这只灯泡的使用寿命已达到了109年!在109年前,谁有这么神奇的技术,使一只灯泡的光亮穿越了一个多世纪?这消息一报道,就引起了世界的轰动,人们纷纷追究这只神奇的“百年灯泡”到底是谁发明的?
经过多方考证,结果出来了,这只“百年灯泡”,就是在109年前,在那场电灯实验竞赛中获得冠军的那只灯泡,它的发明者就是柴莱特!
在那电灯还刚发明不久的年代,为什么柴莱特就研制出如此高质量的灯泡呢?我们还是先回到109年前那场电灯实验竞赛中去吧,当比赛结束后,大发明家爱迪生邀请柴莱特参加电池研究时,他却拒绝了,为什么拒绝呢?当时他指着手中的灯泡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只适合研究它。”
后来,人们又在柴莱特的日记中找到了相同的佐证,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生只亮一盏灯!”
人生只亮一盏灯,人生只做“一件事”,也许,这就是柴莱特研制的灯泡,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尘埃,光照百年的根源吧。
摘自《心灵驿站》 【简评】
不管灯泡之外有多少难得的机会,有多少美丽的诱惑,柴莱特都不为所动,一生只研究灯泡,守住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所长与所爱,坚持自我,才能收获成功、幸福的人生。
找到属于自己的伞
李良旭
家里门口柜子里有好几把伞,每个人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伞。每当下雨家人外出时,就会找出属于自己的伞。如果谁拿错了伞,别人就会发出埋怨声:“是谁又拿错了伞?”
每次拿伞时,老母亲就会叮嘱道:“找到属于自己的伞,不要拿错了。”
不过,虽然有时我拿错伞,但我从来没有拿错过母亲的伞。母亲的伞很好认,这是一把街头很少有人用的油纸伞。这把油纸伞母亲用了几十年了,从我有记忆起,母亲一直用的是这把雨伞,几乎没有换过。
上大学时,母亲还撑着这把油纸伞,到大学里来看过我。女同学丽丽见我母亲到现在还在用这种油纸伞,就将自己的一把小巧玲珑的杭州“天堂”伞送给母亲用。母亲连连摆手,说道:“你们这种时尚的自动伞我用不惯,我还是用我这把油纸伞,用起来顺手。”
天气好的时候,母亲还在这伞布上仔细地抹上一层桐油。抹好后,将伞放在阳光下晒干。母亲说,抹上桐油,对这伞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大学毕业后,我兴冲冲地对母亲说:“我要去做生意,许多人做生意都发了财了。”
母亲听了,皱了皱眉头,好像有什么话要说,脸上并没有显示出一种很兴奋的样子。
过了一段时间,我回到家,闷声闷气地对母亲说道:“我要在家里开网店,我们有许多同学开网店都发了财。”
母亲听了,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没有言语,转身走开了。
又一段时间后,我激动地对母亲说:“我要去考公务员,我有许多同学考上了公务员,他们过得很潇洒。”
母亲望着我,轻轻地说了句:“你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伞,不是每把伞都适合你。”母亲一句话,让我一愣,心里开始一遍遍地回味着母亲说的这句话……
一年后,我兴冲冲地回到家,对母亲说道:“我现在在一家民营企业里干得很好,虽然工资不太高,但心情很舒畅。”
母亲坐在灯光下,正在认真地往那把油纸伞上抹桐油,空气中,弥漫着一缕淡淡馨香。母亲脸上平和淡定,她像是对我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需找到属于自己的伞,不管这是一把什么样的伞,只要适合自己,就能遮风挡雨,哪怕被雨水淋湿了衣袖,也不会淋成落汤鸡。”
我轻轻地拥住母亲,对母亲说道:“谢谢您!让我找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伞。”
闲看《半生素衣:陆小曼传》,看到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和母亲说的话不谋而合,我记下了这句话,要记住一辈子:“不必讨好所有的人,正如不必铭记所有的‘昨天’,时光如雨,我们都是雨中行走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伞,建造小天地,朝前走,一直走到风停雨住,美好晴天。”
摘自《意林・作文素材》2013年第11期, 有删节
【简评】
文章讲述了两个故事:一是母亲对自己的油纸伞特别爱惜;二是母亲借伞说理,教育“我”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伞。前一个故事为后一个故事做铺垫,后一个故事就事说理。结尾引用《半生素衣:陆小曼传》中的话语进一步阐释人生道理,启发读者思考。本文虽短,却富含哲理,能给读者有益的人生启示。
我们不必羡慕他人,不要受他人影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用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人生路,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不要跑丢了自己的灵魂
段奇清
为了探索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一个探险家来到南美。
探险家雇用了几人当向导。尽管当地土著人肩负着沉重的背囊,可在茂密的丛林中或者陡峭狭窄的山路上,一个个仍然健步如飞。
这样一直飞奔了3天。第4天早晨,当探险家一觉醒来时,发现宿营帐篷内没有一点儿动静。前3天的每天清晨,都是他们闹哄哄地吵醒自己,可今天是怎么啦?探险家催促他们快点儿起床上路,却发现他们拒绝行动。
探险家恼了,大声说:“你们这样做会打乱我的计划的!”可是那些土著人依然不动身。
满腹狐疑的探险家连连追问为什么,经过反复沟通,总算弄明白了――原来这里流传着一个独特的习俗:在3天的赶路时间内每一个人都会尽力往前赶,但每走3天,便要雷打不动地休息一天。
探险家对于这一习俗深感奇怪。后来,土著人的一个翻译人员十分庄重地告诉他:“他们认为人的灵魂会随着过度的奔跑操劳而飞走,他们每隔三天便休息一天,为的就是不跑丢自己的灵魂。”
有时候,我们为了追求目标而一味加速前进,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淡定和从容,不能只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一切地往前跑。如果真的跑丢了自己的灵魂,即便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那我们跟一具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
摘自《感悟》2013年第1期
探险家日记范文2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a frame bridge jacking transtation.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before jacking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and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jacking smooth.
关键词:框架桥顶进;后背墙;工作坑底板
Key words: framework jacking;back wall;working pit bottom
中图分类号:[U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114-02
1工程概况
1.1 日照港岚山北港区油码头罐区铁路专用线工程,线路总长5.5Km。2-10m框架桥位于区间联络线DK0+326处,在桥西拆迁区的拆迁工作未全部完成的情况下,按建设方要求,2-10m框架桥主体已经施工完毕。后因拆迁费用过高,建设方要求设计单位重新改线,将原区间线路北移及西部咽喉岔区位置改变,以避让原计划的拆迁物。桥下预留的公路位置相应西移6.5m,因此该桥位置也向西北移位17m(见图1)。
1.2 桥上线路情况:桥上为曲线,R=250m,坡度为0.2%,桥轴线与铁路正线夹角18.38°。
1.3 地质情况:桥基底置于中粗砂层上,箱身设计基底应力σ=145kpa,地基允许承载力[σ]= 150kpa。
1.4 设计标准与技术指标桥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桥;孔径:2-10m;结构净高:5.5m;通行净高:≥5.0m;设计活载:铁路:中-活载, 道路: 公路-Ⅱ级。
2施工准备
①对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质水文、地上设施、地下管线等情况进行周密调查,联系建设单位及时改移桥址处电缆、地下管线等。②熟悉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建立框架桥顶进专职组织机构。③认真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公路中线控制桩、水准基点进行复测,确保桥中线与公路中线贯通一致。④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满足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总体要求,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开支,降低工程成本。⑤制定安全保证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坚持开展文明施工,避免或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3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先纵向顶进箱体移动16.92m,然后再把箱体横移6.51m到设计位置。先做纵向顶进钢轨桩后背,再做横向顶进钢轨桩后背,同时施工箱前的工作地板,导向墩,及桥底板楔形三角块。在箱体基础前,安装三组轨排(均在边墙及中墙下),并进入垫层底0.5米。在施工后背墙前,必须先复核箱涵具置及角度,是否符合实际。框架桥顶进为施工重点,高度重视测量复核定位,保证框架桥顶进施工质量。
42-10m框架桥顶进施工
4.1 工作坑范围内降排水根据2-10m框架桥主体施工时的资料显示,该处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为3.80~5.40米,框架桥基底标高4.65米;排水采用四周挖坑草袋围护,水泵抽水方法降低水位。地表明水的处理:在中桥顶进施工基坑外设截水沟和集水井阻断地面明水进入基坑,基坑外侧设草袋围堰挡水,以防积水汇入基坑。
4.2 后背墙施工顶进后背墙采用钢轨桩和钢筋砼后背梁复合形式。为减少工作量和保证后背墙的承载力,后背墙的打桩和土方回填质量是保证顶进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工序,需严格按照设计断面进行施工,确保后背墙钢轨桩的施工质量。①钢轨桩施工:钢轨桩分为两部分,南侧钢轨桩后背长24.5m按6根/m布置,打入基底标高以下1.6m,钢轨桩长4.6m。东侧钢轨桩后背长10.5m按16根/m布置,打入工作坑以下2.5m,钢轨桩长7.3m。②后背梁施工后背梁基坑开挖至最高水位标高,在基坑两侧开挖集水坑进行抽水降低水位,然后再进行基坑开挖。挖至设计标高基底清理干净后,立即帮扎钢筋、支模,落潮时浇注砼,防止海水涨潮时排水不及时地下水进入基坑。钢筋砼后背梁要一次性施工完毕,保证后背梁与钢轨桩之间密贴,使后背墙受力均匀,回填土方的夯实度达到规定要求。③框架桥底板顶进处楔形三角块:框架桥与公路斜交,底板顶进面与顶进方向不垂直,在纵向顶进的底板处等间距做四个楔形三角块,其一条直角边与顶进方向垂直,三角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伸入底板50cm。
4.3 工作坑底板施工工作坑底板中线与设计中线一致,前后端分别比桥身长出1米,两侧比桥身各宽0.8米,按照定型图《济桥702》施工,设置锚梁,间距为3米1道;设置8个导向墩,每侧4个,间距4米;为保证箱桥顶进启动时不致将工作坑底板带走,工作坑底板前端伸进桥基础垫层底0.5m,组装长约6米左右三组轨排,采用废旧P43轨,废旧砼枕间距1m,安装好分别放在桥两侧及中间墙身底部对应位置的工作坑地板上,同底板钢筋一起浇注,轨顶标高同工作坑底板顶标高。底板要做的平整,表面平整度要求在2米范围内的凹凸差不超过3毫米。施工时采用方格网控制高程,分成2米的方格网,用1:3水泥砂浆抹面,逐点找平并拉线检测。隔离层共设二层,分别为3mm石蜡、1mm的滑石粉。
4.4 油顶布置及后背梁尺寸检算筋混凝土框架桥全长23.296米,平行长度22.5米;桥宽(斜宽)6.15米,平行宽度5.84米,两侧各设1.56米宽的人行道悬臂,桥全宽9.41米;桥全高7.3米;桥轴线与铁路正线夹角18.38°。
①最大顶力计算:
Pmax=K[N1f1+(N1+N2)f2+2Ef3+RA]
安全系数:K=1.2;摩擦系数:f1=0.3,f2=f3=0.8
桥上线路重:N1=0
箱桥自重:N2=(388.2+30+32.6+15.15)*2.5=1165t
土壁侧压力:E=0。刃角正面积:A=0刃角阻力:R=0
最大顶力:
Pmax=K[N1f1+(N1+N2)f2+2Ef3+RA]=1.2*1165*0.8=1118.3t
②油顶布置计算油顶个数:采用300t油顶,油顶效率按70%计,每个油顶有效顶力210t,共需要油顶1118.3/210=5.3,按8个设置。
③后背设置根据郎金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
P=γξh2tg2(45°+?准/2)
后背墙顶部土压力:
P1=γξh2tg2(45°+?准/2)=1.9*0.5*2*tg2(45°+30°/2)=5.7t/m
其中:取h2 =2m;土体比重γ=1.9t/m3;坡度为1:1
修正系数ξ=α/90°=0.5
中粗砂内摩擦角?准=30°
后背墙底部土压力:
P2=γ(h1+ξh2)tg2(45°+?准/2)=1.9*(h1+0.5*2)*tg2(45°+30°/2)
=5.7+5.7h1
后背墙土压力:EP=(P1+P2)h1/2=(5.7+2.85h1)h1
1)顺公路方向顶进时
选取后背墙长度:L=7m
被动土压力与顶力平衡Pmax=EPL
即:(5.7+2.85h1)h1*7*2=1021.6t解得h1=4.16m
2)垂直公路方向顶进时
选取后背墙长度:L=7.8m
即:(5.7+2.85h1) h1*7.8=1021.6t解得h1=5.85m
4.5 框架桥顶进桥体顶进前应具备下列条件:底板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背梁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顶进设备安装完毕已进行试顶;地下水降至滑板以下1.0米;观测人员、仪器装置及劳动力组织准备完毕;实施性施工组织及安全措施编制落实完毕。箱体顶进设计最大顶力11860KN,顶程16.92m,布置300T顶镐8台,由1个液压控制台控制,顶镐等距布设于箱体底板后部。
①顶进前准备本桥分两个方向顶进,先沿公路方向向北顶进,再向西顶进至设计位置。顶进前工作坑底板打上石蜡,在两个方向的终顶位置做好标志,沿顶进方向划出桥中心线,并做好测量控制。顶进设备、传力设备安装调试完毕。
②顶进施工开始顶进移动时的摩擦阻力最大,初顶能否成功关系到后续的顶进工作成败,也是对后背梁强度及顶镐顶力的实际检验。施工中为了防止后背墙顶坏,在后背墙与顶镐传里杆之间布设了6根钢轨焊接成的轨束梁,实际中效果很好。
初顶成功后,开始顶进施工,全部顶进到工作坑底板之上,即可减少顶镐,以减少更换传力杆时的工作量,同时也有利于控制顶进方向。箱身在工作坑底板上顶进时,要特别注意箱体的轴线方向,严格限制每次作业循环进尺,施工中每次顶程控制在0.8m左右,然后进行下一循环的施工。顶进中施工人员每一顶程,均对其方向测量一次,发现偏差下一顶程调整顶镐来进行偏差纠正。距离终顶位置3m时随顶随测防止出现大的偏差。施工中没有遇到“仰头”“扎头”现象,最终成功顶到设计位置,满足顶进偏差要求。
5框架桥顶进施工的一些改进措施
5.1 在后背墙与顶镐传里杆之间增设轨束梁,能防止后背墙局部受力造成破损。
5.2 在与框架桥墙体对应的工作坑底板上增设3组轨排,能防止顶进时桥底将底板划破致使接触面破损,同时也能防止顶进时带动工作坑底板,从而增加顶进难度。
5.3 框架桥向西顶进时,顶镐与桥墙体间增加短轨排,有效防止顶镐将框架桥墙体顶裂或造成破损面。
6框架桥顶进施工难点
6.1 方向纠偏:上一个顶程出现的方向偏差,在下一个顶程中不能全部纠偏,有时会延续好几个顶程才能纠正。掌握好纠偏时机,太迟了桥顶到位也纠正不过来。
6.2 顶程过大,传力杆组合增长:向北顶进时顶程较大,传里杆不够长,需要将2根或多根传力杆组合连接起来。组合根数过多连接处不稳定,容易出现两传力杆崩开的现象,故顶进时严禁人员站在传力杆处,尽量少组合杆件。
6.3 框架桥与公路斜交:本框架桥顶进时不是沿着桥轴线方向,而是沿着公路轴线及垂直方向顶进,造成顶进时方向不易控制,尤其向西顶进时,顶镐作用面长度小,顶进方向桥体长因而更不易控制。
6.4 框架桥最初设计非顶进桥:因起初桥底部未作光面处理,桥顶进到工作坑底板上时,桥底面并不是全面平整的与底板接触,有悬空部位,这样顶进时极易造成旋转,从而造成方向偏差。
7结束语
通过本次框架桥顶进施工成功实施,为建设方既解决了拆迁工作所面临的困难,节省了拆迁费用,同时保证了铁路建设的顺利推进,为建设项目的早日投产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日照港岚山北港区油码头罐区铁路专用线工程DK0+306 2-10m框架桥施工图》.中铁济南勘查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2]《日照港岚山北港区油码头罐区铁路专用线工程DK0+306 2-10m框架桥顶进施工图》.中铁济南勘查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3]《济桥702》.中铁济南勘查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
探险家日记范文3
按照这3个人的说法,尼罗河新源头位于卢旺达境内的尼永圭雨林中,他们是第一批从该河河口出发沿河而上并最终抵达这一源头的人。英国探险家尼尔・麦格雷戈说:“历史已经被我们改写,这次长达80天的旅行终于告一段落。”参加本次探险的另外两名新西兰探险家分别叫凯姆・迈克里和加思・迈金泰尔。
火星地表发现地洞
温度稳定可做基地
火星探测近来喜讯频传,继火星南、北极发现存在巨大“冰库”后,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又在其赤道附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地下洞穴系统,其中包括至少七个巨大的洞穴。它们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且能阻挡飞沙走石、狂风暴雨,如果人类登陆火星,这里将是建立基地的最佳选择。
据报道,美国地质探测局的科学家格伦・库欣分析了“奥德赛”探测器传回的火星地表图片后,发现在一处凹陷的地区存在7个直径为100―252米的地下洞穴。数据显示,这些洞大约有80米深。
库欣运用热红外成像技术对其中两个洞进行了进一步勘测,发现其温度在一天之内相当恒定。库欣认为,对于急于在火星上为人类基地选址或忙于搜寻远古生命迹象的研究者来说,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就像在地球上一样,洞穴能为人类提供遮蔽,特别是抵挡沙尘暴和极端的天气。在这个红色星球上,它们也能抵挡流星雨、太阳风暴、紫外线和太空高能粒子的侵袭。”
不笨的“笨企鹅”
“企鹅”一词在法语中是“笨拙”的同义语。然而在电影《帝企鹅日记》的片尾字幕中,帝王企鹅赫然位居该片的编剧。企鹅们为了保持物种流传而穿越南极洲长途跋涉的故事第一次被搬上了银幕。人们从中领略的不仅有极地风光还有企鹅的睿智和执着。
雌企鹅产蛋之后,会将孵蛋的任务交给雄企鹅,然后游向大海寻找食物,补充营养。那些雌企鹅是如何在产卵后远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觅食,却在两个月之后,恰恰在小企鹅孵出的前后又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原地?对此疑问,生物学家查尔斯安德列・博斯特做了大胆的假设:“企鹅在自然界中可能会根据天体的位置辨别方向,由于企鹅的寿命超过50年,所以可以根据经验识别浮冰和海底。它们能在准确的时候返回,那是因为在吸收了足够的营养后,体内的生物钟会告诉它们应该返回了。”那么,那些回归的雌企鹅又是如何找到它们“老公”的呢?“在出发之前,雌企鹅就已经记住了自己的另一半独特的叫声,这个叫声能使雌企鹅从众多等待在这里的雄性中,准确无误地分辨出谁是自己孩子的父亲。无论在海上还是陆地,企鹅们都是通过叫声来进行交流的,这也可以让它们在迷路的时候很快归队。”在遇到淌凌等灾难的时候,本能会促使正在孵蛋的雄企鹅用爪子紧紧护住蛋,向高坡处转移。一次海啸发生的时候,大浪砸向了位于印度洋上的克洛泽群岛,但只有10%的企鹅蛋受到损失。
莫斯科富人流行养猛兽当宠物
在莫斯科富人圈里,将小猫小狗作为宠物饲养已成为了历史,现在最时兴的是购买一只凶猛的动物做宠物。这些动物包括:鳄鱼、老虎、大蟒蛇、美洲狮等。其中最受青睐的宠物是大蟒蛇。由于购买者太多,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价格水涨船高,现在一条大蟒蛇的价格已超过2万美元。
一些富人购买这些猛兽是用来看家护院的,它们可以对一些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让他们对富人的住宅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另一些富有的莫斯科人花大价钱购买这些动物只是作为以满足虚荣心,以此向外界炫耀自己的身份。
对于莫斯科兴起的饲养猛兽热,动物专家指出,在家中饲养凶猛动物是十分危险的。一是这些动物在未驯化前很容易对主人造成伤害;二是这些动物携带大量细菌,人感染这些细菌患病后很难医治;三是一些宠物不适宜在家中饲养,它们由于不适应环境极易死亡,从而会给主人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
地球上到底生活过多少人?
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认为,当时的人口要占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总人口的75%。这一被广泛引用的统计结果过于受20世纪人炸的影响――比例实在是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要想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结果,我们必须确定现代人类是从何时开始的、出生率是多少以及历史上到底生活过多少人。
普遍认为,现代人是在5万年前出现的。我们可以设想,当时是不会限制人口出生的,且人的寿命都很短,这就导致一个年轻的人口结构和较高的生育率――每个母亲大约会生6―8个孩子。到了中世纪,出生率开始长时间地下降。18世纪以后的记录表明,当时的工业化国家,出生率在持续下降。
美国人口学者卡尔・郝伯认为,在农业出现以前,在以狩猎为生的方式下,全世界的人口大约只有500-1000万。到了公元1世纪,根据当时罗马、中国和地中海地区的断断续续的人口普查,世界人口已增长至3亿。因此用一个较高的出生率就可以估算出,迄今为止地球上总共生活过大约1060亿人。我们现在的地球有61亿人,占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总人口的5.7%。
探险家日记范文4
山东省肥城市桃园中学
初二七班 桑思语
未来的森林深处是什么?也许你读了下面这位小探险家的日记就知道了……
2133年4月28日晴
做为世界上最后一座城市,蓝城已经人满为患,不堪重负。于是,我们成立了探险队,去寻找新的适于人类生存的居住地。枫哥、小雅、怡儿和我研究确定了最原始的森林的位置,因为根据记载,那里最有可能还存在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因此寻找绿色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我们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一开始还兴致勃勃,边走边唱。后来几天,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骑车的速度也明显减慢。一路上看见路边到处是被人们丢弃的汽车、摩托等,因为没有能源它们已成了废物。很快前面没有了路,我们只好步行。没想到在人类高度文明的22世纪,最先进的交通工具竟是两条腿。
“快看”,枫哥喊道。我们抬头远眺,前面好像是树林,虽然晴天但天空仍是灰蒙蒙的,看的不是很真切。“是树林”,怡儿兴奋地说,“树上还结着白色的果子。”我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几天的疲劳也随之消失,脚步不由得加快。越来越近了,等走到跟前我们都傻了眼,原来树木早已枯萎,树上挂着的是方便袋,可恶……
原来,这里就是我们要找的那片森。可是,这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已经面目全非:绿叶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瘦削的枝干在风中颤抖,像一具具张牙舞爪的骷髅,十分恐怖。那挂在树上的方便袋张着血盆大口,像要把一切都吞噬……
2133年4月29日雨
在不知不觉中天开始下雨,我们只好呆在帐篷里闲聊。由于太渴,枫哥伸手去接雨水,放到口中舔舔就迅速的吐了出来:“雨是酸的。”
“这有什么奇怪的,下酸雨还不是常有的事。”小雅说。
“可是,资料上说上个世纪雨是甘露。”枫哥争辩道。
我们相互看了一眼,苦笑了一下,看来,那已成为历史。
啊,地球母亲,您何时才能恢复容颜呢。
2133年5月13日阴转晴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前进,终于到了森林的最深处,本以为会找到世外桃源,可是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个大大的垃圾场上面因为腐烂而黑色的液体横流,恶臭让人窒息,方便袋在上面招摇,苍蝇在上面飞舞。我们都沮丧极了,这些天的努力白费了。
突然,我看到旁边还有一抹绿色,是的,是一棵小草。它在风中摇曳着柔弱的身躯,看上去是那么美丽。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新鲜的生命了。我刚想上去看仔细,只听得“啪”的一声,一个巨大的垃圾袋从天而降,抬头看去,不知从哪里飞来一架直升机,原来垃圾是它扔的。小草已不见了踪影。
探险家日记范文5
楼兰王国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正史,是汉文帝前四年(公元前176年)。这一年,汉朝的宿敌匈奴单于踌躇满志地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以夸耀的口吻说:匈奴凭借实力,已经使楼兰、乌孙等王国臣服。《史记》进而说:楼兰,是西域小国。建国于盐泽(罗布泊)岸边,有城郭,“兵弱易击”。在汉与匈奴争夺西域控制权的过程中,具有关键位置。秦汉时期,罗布泊或称盐泽、蒲昌海、|泽、牢兰海等。罗布泊或罗布淖尔这一名称,则出现较晚。而在汉代,丝绸之路的通畅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楼兰王国在汉与匈奴两强之间的归属。
东汉前期,楼兰王国更名为鄯善。公元5世纪末,鄯善王国为另一个新崛起的部族丁零攻破,“人民散尽”。从此,这个古国就从史册中消失了,长达十几个世纪,楼兰(鄯善)纯粹成为文人写作诗文的典故。唐诗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警句,可是唐僧玄奘取经东归,路经楼兰故地,则以“城郭岿然,人烟断绝”来表述观感了。直到1900年在罗布泊的沙包碱滩发现了失落的楼兰文明,1901年探险队重新抵达楼兰古城,楼兰,穿越了一两千年如流岁月,再次成为东西方共同的流行话题。
在斯文・赫定之前来到罗布荒原的外国探险家,有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1876年,普氏在罗布荒原结识了土著的罗布人,探访了塔里木河的终点湖,他认为那便是见载于中国史著的罗布泊。可是,他亲眼所见的“罗布泊”,竟然是平均水深不到半米的淡水湖沼。他的行囊里携带着经典的中国地图――《大清一统舆图》,其中的新疆,是以康熙、乾隆两次有外国传教士参加的实地测量为基础绘制的。然而,《大清一统舆图》上的罗布泊,竟位于他亲自测量过的“罗布泊”的北方一百多公里以外,有纬度一度之差。回到欧洲,普氏提出,《大清一统舆图》标示的罗布泊位置是错误的,荒谬的。因此,国际地理学界著名的“罗布泊位置之争”,成了衔接19世纪、20世纪学术史的引桥。如果普氏是对的,《史记》与《汉书》有关楼兰王国的章节就有向壁虚构之嫌。
“罗布泊位置之争”正反双方,分别由普尔热瓦尔斯基与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为代表。李希霍芬是地理学权威,如今名传遐迩的词汇“丝绸之路”,便由他首倡。李希霍芬的观点是:在罗布荒原,分别有一北一南两个湖区,普氏到达的是“南湖”(当地人称为“喀喇库顺”),而《大清一统舆图》标示的罗布泊是“北湖”,也就是《史记》与《汉书》中的“蒲昌海”(“盐泽”)。
对此,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反驳简洁有力:我可是亲眼见过所谓的“南湖”的,然而谁能证明在罗布荒原上还有“北湖”存在呢?纸上谈兵,那不是地理学家的强项。
论争持续到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而且愈演愈烈。1898年,明显处于下风的反方有人出面“接招儿”了:“我愿意前往罗布荒原,通过实地测量证实,是否确实存在北湖。”这个人,就是斯文・赫定。赫定是李希霍芬的学生,此前他到过新疆,1895~1896年,曾手持普氏的探险记,沿塔里木河来到罗布荒原南部。当然,赫定对罗布荒原的北部也是一无所知。北部,是罗布荒原的“盲点”,仅是能够到北部看看,对探险家来说,就无异于挑战。
1899年,斯文・赫定离开斯德哥尔摩,开始了第二次中亚探险。赫定来塔里木的初衷不是为了寻找古城与古代文明,由瑞典国王与诺贝尔资助的斯文・赫定,这次来塔里木东端是做地形测量的,他力图证明中国的历史记载与地图没有错。然而在同一个荒原,要证明竟然有南北两个此消彼长的湖泊,这,对谁来说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赫定自己。
1899年初夏,斯文・赫定开始了第二次(1899~1902年)中亚探险。12月,赫定沿塔里木河来到罗布荒原,并且在塔里木河岸边建立了大本营。营地成了一个新村,罗布人还为它起了个名字:“图拉萨干乌依”,含意是“爵爷建的村落”,四乡居民纷纷前来“赶集”,俄国商人还专门从库车赶来建立了“门市部”。当然,赫定此行的目标是罗布泊,只有做一次史无前例的南北穿越,通过上万个数据,才能探及“罗布泊位置之争”的脉门。可他暂时只能按兵不动,他还缺乏几个条件。
首先,必须组建一支由熟悉罗布泊地理情况的当地人(罗布人)组成的驼队,否则无异于“盲人骑瞎马”。罗布泊北部,不但地域远比南部大,而且在当时是情况不明的地理“盲区”。其次,必须找到前往罗布泊北方的“荒漠甘泉”阿提米西布拉克的路径。阿提米西布拉克的汉语地名叫“六十泉”。“六十泉”是淡水泉,水脉旺盛,水质上乘。只有找到这个水源地,才能做由北向南的穿越。与1895年相比,赫定对塔里木的环境已经相当了解。塔里木是盆地,水质矿化度较高,旅行携带的淡水,一般经过12个小时,就会腐败。而且在当时,没有瓶装矿泉水,没有轻巧、严密的塑料桶,驼队只能利用木桶或是羊皮缝制的口袋带水,带不多,也不利于行走。冬天进入无人定居荒漠,不携带水,而携带冰,是斯文・赫定的“专利”,因地制宜,行之有效。整个罗布荒原,仅“六十泉”才有足够一支驼队使用的冰块。然而,“六十泉”的具体地点,除罗布人阿不都热依木,谁也不知道。阿不都热依木是身手矫健的猎人,通过追踪一峰受伤的野骆驼,他意外发现了“六十泉”。斯文・赫定并不知道该到哪儿去寻找阿不都热依木,说来不好意思,连阿不都热依木这个名字,他还是从俄国探险家(他的理论对手)的探险游记之中读到的。
很快,斯文・赫定的驼队就满员了,最后加入的,是罗布人奥尔得克。在一次短途旅行之后,“六十泉”难题也迎刃而解。赫定偶然遇见了几个在路边休息的罗布人。赫定精通维吾尔语,他拿出自己带的水、干粮与相逢的罗布人共享,互相介绍时,却获悉罗布人正是阿不都热依木与他的弟弟。赫定大喜,立即提出请阿不都热依木作为驼队的向导,带领自己前往“六十泉”。阿不都热依木当场就答应了,条件只是:他的弟弟也得一起去。
1900年春天,万物复苏较早,罗布荒原令人淡虎色变的风季就要来临。3月23日傍晚,斯文・赫定的驼队就在“六十泉”池沼边的红柳胡杨林之中宿营。第二天,所有的麻袋都装满了冰块――只要结冰必然是淡水。从“六十泉”开始,斯文・赫定做着大地测量,一路南行。3月28日下午三点,驼队路经了一片荒丘,在沙包环绕中,竟然见到一个荒废的村落。在这之前,从没有人提到过罗布荒原的北方有古代文明遗迹。赫定原以为这是罗布人因逐水而居放弃的过渡性家园,但罗布人中以见多识广著称的奥尔得克干脆地否认了这个猜测:不,这一带被视为绝 域,罗布人从不涉足。在遗址小憩时,奥尔得克与其他驼夫感到好奇,就利用铁锹(应该称为“坎土曼”)随意清理了破房子墙根的积沙,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传说中埋藏的宝贝。在这个遗址,没有多耽搁,很快又上路了。
黄昏,驼队宿营。每天宿营,他们总是找一处有红柳的地点,试着挖井。一般超过两三米深,就能掘到水脉。挖出的水水质不好,但骆驼并不挑剔,能够痛饮井水。这天到临渴掘井时,才发现铁锹遗失在下午偶然路经的遗址了。向导奥尔得克自告奋勇,动身北返,铁锹仅有一把,必须找回。半夜时分,休息了不长时间的奥尔得克骑着赫定的坐骑出发了。他离开营地两三个小时后就起风了,拂晓前的狂风把一切足迹都掩盖住。赫定真盼望奥尔得克来得及返回营地,免受风沙之苦。可直到天亮,仍不见奥尔得克踪影。赫定犹豫了片刻,实际他并没有多大的选择的空间。1900年晚春干旱多风,而且气温回升很快,气候变幻无常,麻袋里的冰块已经开始融化,连骆驼都预感到,沙尘暴即将来临。
赫定知道不尽快上路,走出风暴眼,全军覆灭就在眼前。他能做的只是为奥尔得克祈祷,希望罗布人真的有与生俱来的方向感,能返回驼队。
赫定的探险队继续南行。3月29日傍晚,驻扎在一个有柴草的沙窝子里。大家正忙于卸骆驼扎营,却突然发现奥尔得克牵着马等候在红柳沙包之前,而他手里拿着的正是那把要命的铁锹。
有了铁锹,驼夫们奋力挖井。在篝火旁,奥尔得克向赫定讲述了经历:原来,奥尔得克确实一度在大风中迷了路,他竞误闯入另一个很大的古代遗址,那儿有成片的房屋,有些装饰着相当华美的壁板和木雕。从那儿,他再折向他们停留过的遗址,并找回不可或缺的铁锹。当他想把一块华美木板拿回来给赫定做个见证时,那匹温顺的马却受了惊,说什么也不肯让他带上木板。
经赫定同意,奥尔得克换了一峰骆驼,回去取来了木板。
斯文・赫定端详着奥尔得克带来的浮雕木板,这些精美的古代艺术品使他异常振奋,这无疑是一两千年之前的装饰板,而用它装饰的建筑物不是普通人所能居住的,它出现在被称为“死界”的罗布荒原北部,如同是外星人遗留的航天器UFO那样神奇。可以肯定,奥尔得克误入的遗址比此前赫定所到过的同类型地点更重要。赫定真想让驼队立即返回,跟随奥尔得克去寻找那个隐藏在沙包雅丹之间的、有木雕的神秘遗址,但是他们的冰块、食物已经不多了,返回,可能意味着这次勘测从总体上一败涂地。
若干年后斯文・赫定回顾此事时说:“当时我只做了简单的利弊判断,马上决定,明年冬天,我一定会回到罗布沙漠。而奥尔得克答应,保证把我带到他发现木刻板的那个古迹。他忘掉带上铁锹不是个过失,而是一种运气,否则我永远也回不到那个遗址,永远完成不了这样伟大的发现。这个发现给中亚古史投下新的、无与伦比的光辉!”
那刻着忍冬(金银花)纹饰的木刻板,显然属于塔里木上一个梯次的佛教文明,是失落的古代文明遗留的身份证、户口本,是历史上迷失了十几个世纪的楼兰王国致新世纪的请柬。
第二天,1900年3月30日,驼队按既定路线继续前行了。启程时赫定发誓:明年,必定重返遗失铁锹的地点。
一年之后的1901春天,赫定匆匆离开甘肃、青海、新疆交界处的安南坝,由东向西,直奔“六十泉”。一年前的誓言他从不曾忘怀。
重新进入罗布荒原的北部,他携带的精密测绘仪器突然出了故障,驼队中最温顺的骆驼也一再罢工。有“六十泉”为依托,冰块用之不竭,可面对满目黄沙,他更需要的是信心。这时,他只有一个目标:穿越两千年逝去的光阴,寻找为流沙湮灭的古代文明。
1901年3月3日。穿越一片低矮的土垄时,一直在反刍的骆驼突然止步,停在一个庞然大物面前,驼夫们爬了上去,想看看“路在何方”。没费什么事就证实,这是土坯结构的巨大佛塔,佛塔脚下,气势恢宏的古城就分布在一道运河两岸。古城如同中了魔法而睡着,异样的沉静使赫定为之震慑,似乎城中居民刚匆匆离去,他们就接踵而至了。一辆马车的巨大实木车轮才修补完好等待重装,一栋房舍荆门半掩似乎主人知道有远客将临……除了佛塔,古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物,是由四堵厚实的墙壁分割成的三间房屋。后来,佛塔成了楼兰古城象征;那建筑物则被称为“三间房”,古城出土的重要文物大都出自“三间房”墙脚下一处有两千年历史的垃圾坑。
1902年,赫定回到瑞典。古城出土的文物委托德国的汉学家们分析研究,先是康拉第(中文名为“孔好古”),康拉第去世后又是赫尔曼。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陆续出版了康拉第所著的《斯文・赫定在楼兰发现的文书与其他物品》与赫尔曼所著的《楼兰》。关于楼兰古城的发现,第一手资料都在这两部书中。德国学者的著述一面世,学界为之震惊:在那流沙覆盖了十几个世纪的古城找到的木简和残纸上都出现了此地的汉文地名,它,就是《汉书・西域传》的第一章――楼兰。
自楼兰古城的发现,探索楼兰文明之谜成了20世纪的热点,斯文・赫定走了,随后来到的有美国气象学家亨廷顿、英国考古探险家斯坦因、日本探险家橘瑞超……他们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此后在罗布荒原陆续发现了数十处楼兰王国时期的古迹,获取了足以装备一座博物馆的楼兰文物,还破译了早已无人使用的楼兰官方文字――怯卢文。
随着对楼兰兴趣的加深,两个问题成了人们争论的话题:一个是,楼兰古城的发现时间究竟是1900年3月28日-29日,还是1901年3月3日?换句话说,奥尔得克寻找遗失的铁锹时闯入的那个遗址,是不是楼兰古城呢?另一个则是,楼兰古城是不是楼兰王国的首都?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中日合拍《丝绸之路》开始,有人提出:罗布人奥尔得克暂时停留的那个遍地木雕的遗址,就是楼兰古城。所以楼兰古城是奥尔得克发现的,发现时间不是1901年3月3日,而是1900年3月28-29日。
仅从地理方位上来推测,1900年奥尔得克找铁锹时进入的那个遍地木雕的遗址不可能是楼兰古城。
英国考古学家奥利尔・斯坦因曾为罗布荒原的古迹作了编号,从L.A.到L.T,共20处。楼兰古城即L.A.,1900年3月28日赫定一行路经并遗失了铁锹的遗址,是L.B.。L.B.由几处邻近的遗址组成,有寺院、官衙、民居等等。1900年3月28日,探险队路经的是其中一处寺院,奥尔得克误入的有木雕的地方,是寺院一侧的相对独立的建筑,可能是高规格的楼兰馆驿。它们都是L.B的组成部分。奥尔得克带回的木雕并不属于楼兰古城。
其实只要拿出罗布荒原古迹分布图,就一目了然了:L.A.不在赫定他们1900年3月从北方的六十泉到南方的喀拉库顺的路线上。3月28日晚上的宿营地,在L.B.正南约20公里,而L.A.则在营地正东十几公里处。赫定有当时最 先进的德国蔡斯公司的测量仪器――他就是来做地形测量的。
奥尔得克是方向感极强的罗布人,他离开营地时尚未刮风,据赫定的日记,奥尔得克走了两三个小时,才刮起沙尘暴,赫定还盼望奥尔得克在风起之前来得及动身折返营地呢!而奥尔得克怎么可能从一开始出发就错了,理应向正北,却跑到另一个方向上去,整整拧了90度角呢?如果他一开始就错了,跑到了营地正东的楼兰古城(L.A),那他就不可能在当天晚上又穿越地形复杂、毫无参照物的荒漠,摸到L.B.,然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顺利取回扔在地t的铁锹,再追上探险队。能做到这一切,前提是他见到有木雕的和遗失铁锹的这两个地点近在比邻。否则凭一匹驽马,即便在白天,手持GPS(卫星定位仪)也不可能做到。在这个时间段之内根本走不完这段路程,也纠正不了这个错误了。
通过当地发现的文书,学界认定赫定发现的古城名叫“楼兰”。因此产生的问题是:楼兰城是不是楼兰王国都城?换句话说,楼兰古城与楼兰王国有怎样的联系?在西域文明的历史谱系之中,又有着怎样的位置呢?
楼兰的许多难解之谜中,楼兰王国的首都何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它牵涉到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几方面,在丝绸之路史研究中极具代表性。可以确认:中国典籍之中的“楼兰”一词,是怯卢文“KRO-RAINA”的音译,含义是“城市”。但楼兰古城是不是楼兰王国的首都,仍然悬而未决。《史记》明言,楼兰“有城郭”,从出现在汉文史册起,楼兰就是完整意义上的国家。《汉书》进一步指出,楼兰王国的首都叫做“抒泥城”。楼兰古城,是不是抒泥城呢?
楼兰古城出土的遗物,体现出楼兰土著文化特征的并不多见,这不像有悠久历史、独特文明的国家的首都应有的情况。所以,便有了楼兰曾迁都的说法。有人根据《汉书》记载,推定在楼兰改名为鄯善时,把国都从楼兰古城迁往偏西南的地点了。也就是说:在成为西域长史府之前,楼兰古城曾经是楼兰王国的首都。可是,从《汉书》到《北史》的《西域传》,都曾明言,楼兰尽管改名鄯善,但首都都是G泥城。楼兰王国有自己的国家机构,并一直以抒泥城为行政中心。如果楼兰王国的首都不在楼兰古城,必然另有其地。然而,目前已知的三四十处属于楼兰王国的遗址,除楼兰古城,没有哪个具有都市的规模。前些年有人提出罗布荒原另一个考古编号是“L.K.”的古城是楼兰首都。L.K.周长只有一百多米,城内仅有两组简陋房屋,未发现相关的文物。试想,《史记》《汉书》《后汉书》记载的发生在楼兰首都抒泥城的生动往事,怎么可能出现在L.K.呢?
楼兰王国的首都G泥城应该在楼兰古城西方几天路程之内,把握着古道的脉门,而且曾经有丰富的水系与林木。它是塔里木较早形成的绿洲城镇,是东西方文明的调色板。楼兰古城则是楼兰王国一处重要城镇,在东汉以来长期是西域长史府驻节之地,也就是西域的行政中心。斯文・赫定有个著名的猜想:关于楼兰古城的探险与发现,一定有许多更深层的东西被忽略了,也就是说,我们对楼兰的了解仍然有待深入。比如他曾自问道:楼兰古城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特征,可是,罗布荒原为什么没有发现过一处汉族人的墓葬呢?解释只能是:一,在西域的汉族人死后“旅榇还乡”安葬于故里了;二,工作不彻底,还没有找到。
关于楼兰古城,一个新的话题,则出自“三间房”。一般认为那是西域长史府所在:楼兰城除佛塔,仍然基本站立的建筑就是它了,涉及西域长史府的文书又都出土在它的附近。但这也有疑问。比如那三间房舍,都是长方形,是典型的“册”字形建筑,内径最宽处不超过1.6米,计入千年强风剥蚀,当初或许仅1.5米左右,窄的也就是0.8米,连两个人并肩通过都困难。古往今来什么级别的官府、甚至说什么规格的房舍是这样的格局呢?在其中办公的长官无论面朝哪个方向,都安放不下一张办公桌,坐都坐不下来。所以经过实地考察后我认为,它只能是西域长史府的组成部分之一,更可能是机密文件与武器辎重的库房。正因为如此,才分外坚固,经历千年风沙没有倒塌。在三间房西北紧邻,有一处基址宏敞的废墟,长期为沙子掩埋,但地龙精致宽阔,其开间大小是古城之最。合理的推测是:那才是衔接西域与中原的西域长史的官衙遗址。
探险家日记范文6
据说,这只从未见过的世界钟王是1480年由国王达磨悉提下令铸造的,并授予缅甸最神圣的佛教场所仰光大金塔。它由297吨金属铸成,其中大部分是青铜,也有一些金和银。1583年,威尼斯的宝石商人加斯帕罗・巴尔比访问了仰光大金塔,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在一个大厅中见到一只非常大的钟,我们测量了钟的周长为7步。钟上从顶到底都铸有文字。可是没人能读懂这些文字”。
1608年,唯利是图的葡萄牙探险家德布里托掠取到大钟后想把它熔化用以制造舰炮。他将大钟顺圣山滚下,运过一程后再由大象转运到勃固河的木排上。然而,大钟和木排在勃固河与仰光河的汇流处发生解体,大钟沉入河底,德布里托的旗舰也一起沉下。
在后续的几百年中,重新找到大钟已成为佛教徒和缅甸民族的共同关注点。近25年中,至少有过7次认真的打捞尝试,有几次还有国际打捞团队参与,动用了尖端的水下设备。1995年的一次打捞作业有深海潜水员詹姆斯・布伦特参加;另一次打捞中澳大利亚电影制作人达米恩・莱依参与其中。现场水质浑浊,能见度极低。由于该水域有3只沉船,这也增加了打捞的难度。
最近的一次打捞尝试开始于2014年8月9日,获得了15万多英镑的捐款。每天都有数百观众守在勃固河两岸,渴望得到最新的消息。此次打捞作业是在和尚丹林纳特仙的指导下展开的,据说,他有千里眼神功。10名年轻的少数民族“水猫”或称“海上吉卜赛人”,他们都有良好的水下功夫。他们在潜水之前带上简单的面罩,用一根软管呼吸空气,河中水流湍急,1~2分钟后他们被拉回船上,稍作调整再潜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