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语能力测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语能力测试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12-02
当前,高职大学语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尴尬局面。大学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实际语言交际的训练,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材杂乱无序,应用的语文教材多是为本科生和普通专科生编写,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整体情况脱节。编写体例类似高中语文,选文重复,没有新意,缺乏特色,令学生感到大学语文是高中语文的继续,导致学习兴趣丧失,语言应用水平低下,交流沟通能力严重缺乏。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时被不断压缩、削减或干脆取消,大学语文课程处于被边缘化的地步。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途径。
一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的基本情况
2001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参照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劳动者必须具备八种核心技能,第一位的核心技能就是“交流表达能力”。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影响到他的工作效率,一个机构职工的语言能力水平影响到机构的运转效率。基于此,原劳动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推出了“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为汉语拼音缩写)。该测试面向所有从业人员和求职者,主要测试考生在职业场合的阅读、文字表达、语言沟通能力,即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沟通的能力,运用汉语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ZHC包括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两部分,满分为1000分,按成绩从低到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每年将举办六次定时测试。获得ZHC相应的等级证书意味着测试者所具有的不同汉语能力。职业汉语能力是从事各种职业所必备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工作成效。
ZHC吸收了学界几十年来关于语言交际能力的科学研究成果,凝聚了我国众多一流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及测试理念。ZHC主要考查作为职业核心能力的汉语应用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行业通用技能、职业特定技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迁移性。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的
重要特征,ZHC等级证书能够证明求职者在相关工作环境下的汉语应用能力,必将有效提高这类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ZHC是教师、记者、编辑、律师、翻译、公务员、医生、文秘、营销、管理、导游等许多行业的准入门槛性质的测试。获得ZHC高级证书,将极大地拓宽从业选择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拥有潜在发展能力,具体表现为头脑灵活、思路清晰、口齿清楚、文笔流畅、有创新意识等。获得ZHC,可以展现个人的职业汉语能力,证明自己是可以驰骋职场的“千里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全国企事业单位启动了“人才直通车”项目,为获得职业汉语能力证书的学生免费提供就业服务,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ZHC证书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88个会员国认可,也得到了国际上汉语教学机构包括孔子学院在内的广泛认可。
二 职业汉语进入高职课堂是大势所趋
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注重实际应用汉语的能力,同时尽可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与高职教育的宗旨相契合,与高职教育中的大学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相契合。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数量上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这些应用型的人才,将一批批地进入职场。因此,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为数众多的未来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可以预见,随着职业汉语能力的逐渐提高,在健康的职场文化的影响下,职场从业者的人格也会不断完善。具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文情怀的职场从业者,将会成为科学文明的职场文化的建设者,他们会在职场活动中,以职业汉语运用的和谐,求得社会职场环境的和谐。
大学语文定位应该是站在素质养成的基础上锤炼学生的汉语能力,即语文素养与语言技能的培养。传统的大学语文无力承担这双重重任,毕竟高职教育的开设年限只有短短的三年甚至两年,它无法像本科院校那样从容地养成学生的素质和训练学生的能力。而且高职教育坚持理论“必需”、“够用”原则,确实不需要深入的渗透。在这种情况下,既能照顾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又能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就业实力的职业汉语进入高职课堂,将是大势所趋。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如能引进或借鉴ZHC测试,就能使我们的母语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学校教学可以更符合社会需求,缩短学校学习与社会就业的距离,显著提升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培养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积极倡导下,一些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ZHC的作用与意义,将培养学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办学理念之一,一些学校还将获得ZHC高级证书作为优秀毕业生的条件之一。目前,包括上海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多所高职院校都定期组织学生参加ZHC测试,并开设职业汉语相关课程。在一些重点大学中,如湖南大学,也已经连续几年组织学生参加ZHC考试。在社会需求、就业压力和寻求自我突破的三重刺激之下,可以预计,各地高校即将进入大规模开展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高峰期。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更应抢占制高点,尽早开始大规模启动。
三 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与高职大学语文实现有效对接的策略
要做到ZHC与高职大学语文有效对接,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明确课程定位。ZHC的定位为测试应试者的汉语应用能力,而高职大学语文的定位则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因此,ZHC要想承担高职大学语文的重任就必须转换定位,着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或培养与测试相结合。
调整教学内容。ZHC测试中将语言交际能力归纳为: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并掌握字、词的用法;从声音和文字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把握和概括语言材料的主要内容;跨越障碍,根据上下文推断语言材料中省略的一些非关键性内容;领会语言材料中所表达的态度、情感、语气、情绪;根据语言材料做出合理的推断;以口语和书面方式正确、清晰、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毫无疑问,这些能力是职业活动中需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如何将这些能力要求转换成教学内容,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构建新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公共课理念,将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性和公共性相结合,对原有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职业汉语顺利对接,使学生在不多的课时学习过程中掌握过硬的语言应用能力,获得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将大学语文的授课时间分为两个学期,安排一个学期学习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重在引导学生熟悉经典,浸染人文。另一个学期则应加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减少知识传授的比重,增加应用写作、沟通口才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训练其在职业环境中的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
摸索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高职的学生素质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如果仍以传统的听、说、读、写为教学单元,以传统的讲、练结合为模式或是强调渗透影响,可以想见职业汉语的路程将会走得非常艰难。职业汉语的出现为高职大学语文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但任务艰巨。必须进行语文能力评价体系改革,改变现有单一的纸笔考试,增加口试环节,这样可以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依据给定题目进行演讲,也可以考查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职场谈判。同时,可将ZHC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结业考试之一,或者允许学生用ZHC相应等级证书冲抵课程的部分学分,提高学生学习和报考ZHC的积极性。在条件成熟时,将大学语文与职业汉语合二为一,实现有效对接。
开设职业汉语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规定不同的合格等级,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汉语的热情。文秘、外语、营销、导游、酒店、商务等专业作必修课安排,要求学生达到中级水平;其他专业则为选修课,要求达到初级以上水平。
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的任课教师了解职业汉语测试的基本精神,要求大家转换观念,做好准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宣传,散发ZHC的介绍材料,鼓励学生报名参考;借助学生会、演讲与口才协会、读书协会等,以展板、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学生干部带头参加ZHC考试,借助榜样的力量,提高学生参加ZHC考试的积极性。同时,面向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宣传ZHC,提高ZHC在用人单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汉语能力测试范文2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语音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25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Phonetic Competence for TCSL
FENG Haida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
Abstract Based on 80 students studying TCSL in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gives a study of strategie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phonetic competence. And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ers, trainers and policymakers of TCSL.
Key words TCSL; phonetic competence; strategies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基础。周奕(2014)认为“一个汉语教师的语音能力和语音教学能力应该包括辨音、发音、识读音、记音、示音、纠音、正音的能力。”①我们认为其中辨音、发音、识读音、记音属于语音能力,而示音、纠音、正音属于语音教学能力。语音能力是语音教学能力的基础,是开展语音教学的必要前提。
1 受试者基本情况
本实验的受试者是西南林业大学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3级和2014级的80名学生。该专业学生具有女生多、母语为汉语者多,且多处于西南官话区的特点。经过进一步调查,14名少数民族学生中,仅有1名能使用本民族交际,其他的均不能进行口语表达,仅能简单听懂,日常交际语为汉语方言。受试者基本情况详见表1。
2 受试者语音能力测试及培养策略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课堂上,我们开展了针对辨音、发音、识读音和记音四项语音能力的测试。我们从《汉语普通话语音图解课本》②中挑选了90个词语及30个句子。其中30个词语和10个句子使用COOLEDIT软件将其MP3格式的录音编辑成辨音和发音能力测试的录音材料;30个词语和10个句子以汉语拼音形式记录,作为识读音能力测试的材料;剩余的30个词语和10个句子以汉字形式记录,作为记音能力测试的材料。根据大部分受试者母语是西南官话的特点,语音材料重点考察的语音项目包含:①声母: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n和边音l、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唇齿音f和舌根音h;②韵母:前鼻韵和后鼻韵、齐齿呼和撮口呼;③音节:轻声、儿化以及声调。
2.1 辨音、发音能力的测试
关于辨音和发音能力的测试,主要采用听后复述的形式。我们播放编辑好的录音材料,男声、女声各一遍,要求受试者重复听到的词语或句子,并分析听到的词语或句子中的音节结构,说出声母、韵母和声调。该项测试中,90%的受试者能准确重复听到的语音材料,分析音节结构,并能清楚辨别我们重点考核的语音项目。我们认为,该项测试结果较为理想的原因是:除了“对外汉语语音”课程外,对受试者发音和辨音能力培养的课程还有“普通话”、“现代汉语”、“英语语音”,这些课程都训练和提高了受试者的辨音和发音能力。
2.2 识读音能力的测试
识读音能力的测试,主要采取认读汉语拼音的方式。测试中,部分受试者对自己发音有欠缺的项目显得没有自信,不敢开口或发音模糊,如:当受试者发音模糊,教师要求再次识读时,部分受试者直接拒绝再次识读。另有两名受试者在鼻音n和边音l一项的测试中,申请不参与该项测试。我们认为,受试者在识读音测试中,因为测试材料为汉语拼音,部分受试者对自己发音有欠缺的项目就产生了更大的畏惧心理。而在发音测试中,因为测试材料是录音形式,标准语音的输入能让受试者降低心理畏惧程度,对自身发音不足的项目也勇于开口,准确率也较高。
2.3 记音能力的测试
我们要求受试者根据《汉语拼音方案》,使用汉语拼音为记音能力测试材料中的30个词语和10个句子注音,以考察受试者的记音能力。测试结果详见表2。
表2 汉语普通话语音听音、辨音、记音能力测试结果表
从正确率来看,受试者的记音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语音项目的偏误和受试者的籍贯有一定的关系,如平翘舌音一项,河南籍受试者产生偏误的概率较高。鼻音n和辨音l,四川籍受试者产生偏误的概率较高。前鼻韵和后鼻韵,云南籍受试者产生偏误的概率较高。齐齿呼和撮口呼,云南籍(曲靖地区)受试者产生偏误的概率较高。另外,也发现了一些我们以前没注意到的语音偏误类型,有4名受试者无法分辨二声和三声,在记音时二声和三声完全混淆,有1名受试者完全不知道声调,不会标调。
但在进一步整理受试者的记音材料时,我们发现受试者的实际记音能力与上表中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前鼻韵和后鼻韵一项,虽然该项的正确率达到66.72%,但进一步分析受试者的记音材料时,发现部分学生为了保证一定的准确率,采取了回避措施:在无法区分前、后鼻韵的情况下,将所有鼻韵母统一记为前鼻韵或后鼻韵。采用该种方式记音,保证了部分准确率,但也表明这部分受试者该项的语音能力存在较大问题。
辨音能力是语音能力的基础,能正确辨音就应该能正确记音,为什么受试者辨音和记音能力测试的结果相差较大呢?
经过分析,原因是:首先,两次测试使用材料形式不同。辨音测试使用的是录音材料,而记音能力测试使用的是汉字文本材料。从语音形式的表现上来看,录音材料较汉字文本材料更加清晰、准确、直观。大部分受试者因受方言影响,普通话语音能力存在欠缺和不足。所以在处理录音材料时,可以直观感受到标准发音的语音形式,但在处理汉字文本材料时,只能依赖自身的语音系统做出辨别与记录,导致准确率下降。其次,受试者在记音测试中被要求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规定来记音,但大部分受试者对《汉语拼音方案》的相关规定并不了解和掌握,导致记音符号不符合标准。如:儿化和轻声记音测试的准确率都较低,并不是因为受试者无法辨别出儿化和轻声,而是不会使用规范的记音符号。“花儿”记音为“hu r”或“hu r”或“hu er”、“馒头”记音为“mn tu”或“mntu”。对《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隔音符号、改写规则、省略规则、标调规定等更不了解,如“西安”记音为“X n”或“x n”,隔音符号的使用人数为零。“下雪”记音为“xix 薄S械氖苁哉咴i上标调时,没有省略i上的点。部分受试者记音时声调位置完全错误。教师在观察受试者记音时,还发现部分受试者在书写二声声调符号“/”时从右上往左下方向书写,而书写四声声调符号“\”时,从右下往左上方向书写。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普通话”、“现代汉语”课程都涉及《汉语拼音方案》,但《汉语拼音方案》并没有引起受试者的重视。
2.4 受试者语音能力培养策略
根据语音能力测试的结果,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课堂上,还应该加强对受试者语音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记音能力的培养,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加强了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的讲解,加强发音方法的指导。首先,系统介绍了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系统、语流音变、语调。其次,对发音有欠缺的群体和语音项目进行了针对性地分析与指导,并结合受试者自身的发音问题,对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普通话中的重难点进行了偏误分析。第二,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汉语拼音方案》的相关规定,提高受试者的记音能力。结合记音测试的材料,对《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各项规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规范记音符号的使用。第三,语音能力测试常规化。结合语音教学中的重难点,每堂课上都开展朗诵、听录音记音、看汉字写拼音等专项训练,使受试者的语音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 结语
通过以我校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辨音、发音、识读音、记音四个方面,对该专业学生的语音能力培养进行的探索。我们认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课程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尤其针对《汉语拼音方案》进行系统完整的介绍,同时将朗读和语音测试常规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随堂辨音、发音、识读音和记音小测试,对测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纠正。希望我们的探索能供汉语国际教师、汉语国际教育决策者及师资培养者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2013年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资助
注释
汉语能力测试范文3
关键词:泰国;汉语专业;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要改变考生成绩不理想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修改汉语教学大纲,使其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统一汉语教材,以此来学内容;调整PAT7.4的试题内容,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目前,学习汉语的泰国中学生越来越多。泰国中小学学校中开设的汉语课主要有两大类,一、汉语选修:有的学校一周一节课,有的学校一周两节课。主要内容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以及基础汉语知识的学习,比如拼音、简单的日常用语等。二、汉语主修:有的学校一周四节课、六节课、八节课甚至十节课。主修课的内容全面而且深入,不仅包括中国文化,也包括汉语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
泰国考生要报考大学,就需要通过泰国高考。一般每个大学要求考生准备的有:20%的GPAX(高中6个学期的累计平均成绩),30%的ONET(国家基础教育测试)以及10-50%的GAT(普通能力测试)和0-40%的PAT(专业能力测试)两者中的一个(报读的专业不同选择就不同)。
所以如果考生报考汉语专业,有的大学就要求考生参加PAT7.4。即使是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如果有较高的PAT7.4的成绩,对考生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申请朱拉隆功大学的师范专业,就要求有PAT7.4的成绩,而且在考生的全部分数中,PAT7.4的成绩占20%。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的法律专业、外交专业等,也要求提供PAT7.4的汉语成绩。
所以说PAT7.4对泰国高考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而且学生的PAT7.4分数越高,报读大学时越有优势,特别是有名的学校。
但现在的问题是,泰国学生考PAT7.4,成绩大都不理想,即使是高中三年主修汉语的学生。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教学大纲不够合理。泰国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学习的科目比较多,而且每天下课较早,再加上学校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而占用上课时间,所以学生总体的学习时间大大减少。
第二,没有统一的教材。因为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比如学校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课时设置不同,这样就影响汉语教材的选择。又比如汉语学习对象不同,有选修班,有专业班,有兴趣班,所以使用的教材也不一样。这是全国不能使用材的主要原因。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就很大,所以很难符合汉语教学大纲,也很难贴合汉语高考的内容。
第三,学生的汉语水平难以达到高考试题的水平。即使没有统一的教材,每个学校的汉语教学也都是按照从易到难进行的。但是大部分汉语主修班的学生都是从高中才开始系统学习汉语的,而且高中这三年里,或许每周只有四节或六节汉语课,实际的学习时间并不长,再加上学习科目繁多,精力有限的情况,绝大部分学生高中毕业之后,汉语只能达到初、中级水平。而高考题的水平属于高级水平,很难有学生达到此水平。
第四,PAT7.4 的试题设计不够合理。试题的知识点分配不够均衡,比如考察词汇知识题有20道,考察语法知识题有22道,比例不够均衡。语法题设计不够合理。语法知识点比较散乱,而且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系统地学习掌握。文化知识题比较深奥难懂,有些问题远离泰国人的生活,甚至中国人都一时难以回答,这些都造成了汉语高考题不够合理。
以上这几点就是泰国学生汉语高考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现在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法:
1.修改汉语教学大纲。大纲要贴合泰国汉语教学的现状,要更实用一些,删掉高级深奥的词汇语法,以汉语日常交流为主,词汇贴近日常生活,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2.统一汉语教材。在教学大纲科学合理的条件下,要统一使用以教学大纲为范围的教材。主要是统一汉语主修课的教材。
3.调整高考试卷内容。以统一的教材为基础,以合理的教学大纲为指导,调整汉语高考试题。要降低试题难度,均衡分配知识点,试题更贴近日常生活,重新排列试题顺序,使试题内容及排版等更加科学合理。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泰国的PAT7.4考试就能更加科学合理了。
参考文献:
[1]周国鹏,春丽娟.泰国汉语高考PAT7.4分析调查[J].海外华文教育,2013.(1):104-111(缺卷的).
[2]万惜春.泰国高考汉语试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汉语能力测试范文4
论文摘要:ZHC是测查从业人员汉语实际运用能力的一项最新最具权威的国家级测试。高职院校的不少毕业生的;3f."-’-交流沟通能力不适应社会的需要,重要原因之一是高职院校语言教学中存在弊端。在解析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就ZHC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劳动力市场结构日趋完善。然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所表现出的语言的交流和沟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们中畏怯语文学习的不乏其例,呐于言辞的不在少数,写不好日常应用文的屡见不鲜,拙于沟通和交流者大有人在。这些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竞争力。究其原因,高职语文教学中本身存在的弊端是很重要的一点。比如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尤其是长期以来没有一套全国统一的、规范的教学评价标准。近年来,国家劳动部组织研发的“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下同)弥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应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指示精神,本文试图将ZHC引入高职语文教学,从而闯出一条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一、ZHC—现代伯乐手中一种新的度里衡
ZHC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COSTA)组织国内语言学、语言教学、心理学和教育测量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发研制,是测查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的汉语能力的国家级职业核心能力测试。
职业汉语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沟通的能力,是人们从事各种职业所必需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工作成效,甚至影响企业的形象。
ZHC满分1000分,按成绩分为高、中、初3个等级。凡400分以上者,可以获得OSTA颁发的“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其分数与等级对应关系见表to
ZHC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在阅读理解方面主要考查:从相关文字材料中查找所需的信息;把握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判断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观点;了解作者的推理思路;归纳出阅读材料的要点;判断作者的态度、情感、语气。在书面表达方面主要考查:从收集的资料中整理出需要的材料,做必要的笔记;撰写一般信件、简单报告等应用文;较为清楚地表达主题意思;层次较为分明,逻辑概念清晰;语句通顺,用词规范,标点使用正确。
ZHC的特点非常鲜明。它着重考查语言能力,而不是语文知识;着重考查“语言”本身,而不是“文学”和“人文”;着重考查“文从字顺、条理清楚”,而不考“立意构思”;着重考查稳定的语言理解能力,而不是短期的记忆力;ZHC不依赖于任何特定教材,主要考查一个人长期积累的、稳定的、实际的语言能力;ZHC是公正的、科学的个人核心能力考试,是标准化证书考试。
总之,ZHC是对应试者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测试,是现代社会各个行业的伯乐手中一种新的度量衡。截至2008年上半年,ZHC已覆盖全国25个省区46个城市100余个考点,总计已有超过50000名考生参加了ZHC测试。上海市就有60余所高校在推广ZHCo
二、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成因
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高职语文教学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少人认为在高职院校只要学会一项专业技能,以便学生一踏上社会便有用武之地,语文学不学不重要。这不仅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使得高职语文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但是,与此同时,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是高职学生的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不少毕业生由于语言的交流和沟通问题迟迟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与高职语文教学本身长期存在的弊端有着重要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比如,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语法分析而忽略语感的体验;过于强调少数课文册开揉碎的“精读”而忽略开拓学生的视野。可以说,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语文教学的瘤疾。对于传授知识,教师们大多是行家里手,胸有成竹,而对于“发展能力”,许多老师就不知所措,甚至茫然若失。总之,高职语文总体上还是沿用中学的那套篇、章、句、词、字的程式进行教学,毫无新意,难怪人们将大学语文戏称为“高四语文”。尤其在教学评价方面,方法陈旧,还是那套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做法:在“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一张期末考试试卷定结论。其结果是缺乏实效性、科学性,更谈不上个性化、人性化和高职院校的特色,与社会和时代的需要相去甚远。
三、关于Z日C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应用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改革,但到底怎么改,众说纷纭。笔者认为,ZHC的研发与实施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根据ZHC的特点和要求,高职语文教学应侧重于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加大人文、文学等相关知识传授的力度。
(一)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明确定位
各级领导和教师应将高职语文教学同样看成是一场捍卫母语的发展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保卫战。专家们认为,大学语文,从国家整体语言战略建设上看,它涉及到保卫汉语的问题,涉及到整个国家民族,从战略上我们应当意识到不仅仅是一个面子问题,而且是生存问题。
根据国家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关规定,高职语文应恰当地确定自己的定位,即高职语文的教学的目标应该是确立能力储备观念,提高学生基本人文素质和汉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欣赏、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能力储备。
(二)树立“科学化”与“人文精神”完美相合的教学理念
高职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就是强调“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在以人文精神为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中,强调把语言看作生命主体、生命整体,强调“人”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一方面,由于ZHC测试的范围覆盖文、史、哲、法律和自然科学等,另一方面,因高职院校生源的特殊性,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必须坚持“科学化”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层次和对象实施教学。
(三)改革教学内容,注重能力训练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材内容的选编,尤其是阅读部分课文选编应注意学科内容的多样化,文史哲等社会科学内容与自然科学内容应尽在其中。如近年来推出的《高等语文》、《职业汉语教程》、《职业汉语》、《大学人文选讲》等高校非文科学生的教材,打破了以往大学语文教材的框架,采用“拼盘式”的结构,它们或将文学与民族文化的传播相融合,或将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相结合,或将“知道”与“实用”相并重,内容上虽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他们的出现,确实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 如何编写和选择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语文教材?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同样应该以ZHC内容为指导,以提高学生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核心。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是一套颇具特色的高职语文教材,值得借鉴。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学生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融合。
(四)改革教学方法,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1.应根据不同专业和对象实施教学。比如,学土木工程与学建筑学专业的,在语文方面所需要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学旅游专业与学财经专业的学生,所需要的语文能力也不相同。
2.以培养学生的汉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教学的落脚点。语言首先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学生毕业出去首先不是看你的文学水平有多高,而是看你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获取、传递信息的能力)有多强,写出来的东西是否文从字顺,是否规范,说话、办事是否符合逻辑等等,这些都是ZHC的核心和测试的主要内容。因此,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高校语文教学的重点。
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提倡“个性化教学”、“互动教学”、“辩证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以及教练和导游的功能。同时,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例如,学生专题研讨会,这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形式。它包括学生搜集信息、分析和有效地运用信息的能力及其逻辑、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另外,各类竞赛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很好的教学形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是一个新颖的、值得重视的教学形式。
(五)改革现有考试制度,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从单一化的考分评价转向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从只注重结果优劣的评价转向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亦重收获的评价,从一次性机会简单化处理转向多次提供机会多元化析评。这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因此,笔者主张淡化期末(中)考试,加强学生平时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挖掘自己的潜能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高职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可分两步进行:
1.建立“高职语文水平等级测试”制度
(1)口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高职语文的口语表达能力考试可以参照国家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形式。内容上不但要考查学生的语音,更要测试学生在一定语境中用口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2)汉字书写能力等级测试。高职语文的汉字书写等级测试的要求,首先是规范、正确,其次是美学。规范、正确的要求一是字迹工整,二是书写正确。测试中可以采用听写典范白话文作品的形式,同时考查学生听、写的能力。
(3)阅读能力等级测试。高职语文的阅读能力等级考试,在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考查其形象思维能力;在考查“语言”本身的同时,还要考查“文学”和“人文”。
(4)书面表达能力等级测试。高职语文书面表达能力等级测试中在ZHC要求不但有能撰写一般信件、简单报告等应用文的要求,还有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实用文体的要求。
(5)古汉语知识等级测试。把古汉语知识单列一个考试科目是考虑到古汉语知识的特殊性,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和特殊行业对古汉语知识的特殊需要。古汉语考试的主要内容有字、词、句、篇章等方面的知识。
高职语文水平等级考试可以分“国家制定标准,学校组织考试;国家统一命题,学校组织考试;国家统一命题,国家组织考试”三步走。
2.与ZHC接轨,采用国家标准化测试
汉语能力测试范文5
关键词: 预科结业考核 国外考试综述 可行性方案
一、本项研究的缘起
2012年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工作会议探讨了我国预科教育结业考核标准,同时也是本科入学标准的问题。目前根据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专业前接受一年预科教育,汉语水平达到新HSK四级180分及以上,各门预科课程考试合格,即可从预科院校结业并直接升入本科学习。与会领导、专家认为HSK新四级180分的结业标准与高等院校的入学要求存在较大距离,而各门预科课程考试现由各预科院校自行安排,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目前的预科结业考核标准存在一些问题。会议决定研发针对预科教育任务的专业汉语能力测试,该测试将逐步取代汉语水平考试(HSK)。鉴于此,本文试图参考国外针对外国人大学入学的相关考试,探索对我国预科结业考核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
二、国外针对外国人的大学入学相关考试综述
(一)美国
美国的托福、GRE、SAT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与美国大学教育相关的一些考试。由于GRE是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本文聚焦本科入学标准,因此不把GRE纳入考察范围。
1.TOEFL
TOEFL(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ETS)主办,中文名称为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中文音译为“托福”。[1]托福是专门测试外国人语言能力的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基本的语法、词汇、写作等。目前外国人仅有托福成绩,已不可能进入美国排名较好的大学。
2.SAT
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主办,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2]这个考试本来是美国本国人的大学入学考试,类似于中国的高考。现在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SAT成绩也成为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赴美国名校学习及申请奖学金的重要参考。SAT是一个既考察语言能力又考察学科知识的测试,通过考试可以证明学生已经掌握必备的中学的知识和具备进入美国大学本科的学习能力。SAT分SAT1和SAT2,SAT1考查相当于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和写作能力。SAT2有二十三个学科供学生选择,一名学生最多只能选三个,具体考哪些学科,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申请的大学的具体要求而定。
3.GAC结业考试
除了以上这些考试之外,有必要把GAC(Global Assessment Certificate)课程考试的构成与作用纳入本文观察范围。GAC是美国大学考试委员会ACT下属机构(ACT Education Solutions),Limited设计、推广的大学预科课程。中文名称为全球评估证书课程[3]。GAC课程专为英语为非母语的学生设置,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掌握学术知识,其核心课程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商业、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并通过系统掌握学习技巧,帮助外国学生在美国大学获取成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GAC将ACT评估考试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其课程计划中已包括为学生进行ACT评估考试备考的内容,此外,学生可以在选修内容中自行选择,以便修习雅思(IELTS)和托福(TOEFL)备考技巧,也可以选择学习额外的数学课程[4]。这就是说,学生获得GAC平均成绩点数(GPA)的同时,还要根据申请的大学的不同要求,参加ACT、TOEFL或IELTS等考试。
总结美国针对外国人的大学入学相关考试,可以发现由于不同大学要求各异,有关的考试可分为三类:(1)单纯的语言能力测试,如TOEFL;(2)学术含量颇高的本国高考,如ACT;(3)预科结业成绩(其中包含语言能力测试或本国高考成绩)。
(二)英国
1.IELTS
IELTS(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由英国文化协会(The British Council,即英国驻华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CESOL)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IDP Australia)共同举办。中文名称为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简称雅思[5]。雅思考试分为培训类和学术类,后者适用于申请到英联邦及北美高校攻读本科或研究生学位的考生,考试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四个部分。雅思学术类考试的听力和口语部分与培训类相同,但阅读和写作部分与培训类不同[6]。学术类雅思阅读试题来源于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文章的知识背景来源于各个学科,涉及范围较广,可分为医疗、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教育、动物等话题,且均以很强的学术专业为背景。[7]学术类雅思写作试题Task 1通常以图片、表格坐标、曲线图为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资料叙述主题,组织并探讨主题,提出比较支持的论点。Task 2要求考生就考题的主题发表意见。可见,学术类雅思并不深入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某几门学科知识,而是在一个十分广泛的较高层次的话题范围里,考查学生使用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汉语能力测试范文6
关键词: 语言测试 反拨效应 HSK汉语教学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专门测量外国人、华侨和国内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的一种标准化考试。它是在现代语言学、心理学、教育测量学、汉语教学法和外语测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汉语的特点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而设计的标准化考试。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以能够有效地反映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为原则,而不以某种特定的教材教法为依据。它能直接证明测试对象的汉语水平能否适应某种需要,间接地为评估教学、调整教学要求,改进或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一、汉语水平考试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问题
汉语水平考试(HSK)作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主要对象的统一汉语水平测试,(HSK)命题主要依据的考试大纲共5种:1.《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3.《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基础)》;4.《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初中等)》;5.《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高等)》。《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是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和语法的总纲,是HSK(基础)、HSK(初中等)和HSK(高等)三种考试的主要命题依据。以这两大总纲为依据制定的HSK(基础)考试大纲、HSK(初中等)考试大纲和HSK(高等)考试大纲进一步对不同等级的考试内容、考试要求、题型、试卷构成以及各项题目所占比例等,分别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从而使三种考试所包含的四个不同等级的考试领域有了较好的界定。从所采用的题型来看,汉语水平考试以客观性试题为主。如在基础考试中,全部为多选题,在初中等考试中,1到154题为多选题,155到170题为写汉字,多选题的比例高达91%。在高等考试中,引进了口试和作文两项,实现了客观性考试与主观性考试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水平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的考试技巧,这种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的考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因而,在以客观题为主的考试中,考生成绩与实际的汉语水平往往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主观性试题的效果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也有一些欠缺的地方,主要表现为:首先,主观性试题的分数占试卷总分的比例偏小,导致无论是考生还是教师平时都不愿花很多时间练习。在初中等考试中,有15道写汉字的题目,很多学生认为写汉字的分数比例小,而忽略了对于汉字的学习,不重视汉字的书写,长期以来汉字的书写得分率都不理想。其次,在高等水平的口语考试中,因为口试要适合各种学生的需要,所以所出题目绝大部分考生所熟悉的有话可说的题目。但这样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学生在考试前容易猜题,从而忽略平时的口语学习。口语考试的自由发挥中要求说两段话,有时考生的两段话的水平有明显的脱节现象,这就是考前突击的效应。这样的考试缺乏“真实性”。而且在考试的过程中,都是学生一个人在说,没有进行交际,所以可能导致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汉语的交际水平并不能达到同样好的高度,这与测试“必须在真实的语境中采用真实材料进行”的宗旨相违背。
二、汉语水平考试对汉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汉语水平考试作为水平考试的一种,它具有稳定而可靠的科学性和权威,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有着巨大的反馈作用。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必松先生说:“汉语水平考试成绩不但跟学生和教师有关,而且跟教学单位的声誉有关。因此各教学单位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必然要向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方法靠拢。这就是HSK的反馈作用。”考试的反拨效应中不可避免地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下面我们来分别讨论。
(一)积极的反拨效应
1.督促学生全面学习,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HSK以语言知识测试为基础,语言能力测试为核心。HSK试题的语料来源很广泛,它不从现有任何一套对外汉语教材中选取,而是从常见的文字量较大的报刊中摘取。试题的内容尽可能涉及到日常生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体裁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语体既包括口语,也有书面语。口语中不仅有对话,而且有讲演,广播,书面语,从公共标记、报刊标题到略带文言用语的新闻语体。在初中等的HSK中,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是测试的重点,这两项技能的测试题共占58.8%,学习者要想有好的成绩,一定要加强听、读的训练。而在HSK中听读的覆盖是相当宽泛的,所以逼迫学习者在课余多阅读报刊,多听广播,多看电视,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渠道来学习汉语,练习课堂上已经学会的汉语,而不能孤立地只在上课的时候学习,死抠一两本书,妄图通过考前一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突击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所以,汉语水平考试可以使学生在注意课堂学习的同时,走向生活,进行动态、开放性的学习。
2.对汉语教学进行宏观指导,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改革,使课程设计向更合理的方面进行。首先,它促使教学内容和等级逐步向全国统一的方向发展。其次在语言技能上,它督导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再次,在课程设计上,督导设立各种语言技能课程和各种精与泛相结合的复合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督导按“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体系向前发展;在教学手段上,督导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形象化、立体式教学。HSK设有听力理解考试,由于HSK的推行,为了配合听力考试的需要,在很多学校改进了教学手段,配备了语音实验室和电视录象设备等。
3.汉语水平考试作是检查和评估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标准化考试是把好教学质量关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国内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院校、部门日益增多,各种教学大纲、教材种类繁多、质量不一,各种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的情况下,比较不同的教学单位和教师以及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严密的测试标准和测试制度。通过HSK的比较,可以促进不同院校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教学比较,加强竞争机制,这对汉语教学的长远发展很有利。
4.HSK对实际教学的反馈作用。HSK作为一种科学的测试手段,对教和学两方面都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从老师角度来看,他可以通过汉语水平考试更加系统地检查到学生的薄弱环节,采取更有效地教学方法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如杨翼(1998)通过对HSK(高等)作文的研究,发现了学生在选用句式时有杂糅现象,她在描写和分析杂糅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意见。这种发现是大规模的,成系统性的,因此更能够使我们全面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HSK考试中我们可以确切的知道学生容易丢分的项目是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有主动性。从学生角度来看,他可以通过考试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对学生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汉语水平测试的特点在于它可以让学习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汉语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相对位置”,也可以知道自己的水平是否达到规定的等级标准,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更加勤奋地学习。现在由于汉语考试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很多公司已经开始用其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学校的入学也以其为衡量的准则,这样这门考试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使他们更加重视汉语,把汉语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二)消极的反拨效应
任何一种测试都有着正反拨效应,也有着负反拨效应,HSK的消极反馈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客观性试题比重过大,主观性试题比重偏小,容易使老师过于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忽视交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其次,初中等考试中由于缺少说和写,容易滋长学生在学习中的惰性,造成一些学生能听懂、看懂,但是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不好,写汉字的时候出现大量的错别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汉字的认识只求形似,而不求精确的记忆,造成一些错误。而口语表达上则大量采用简单的句式,对复杂的东西采取回避的措施。现在汉语考试在高等中增加了口语和作文,但是在中国生活,就必须进行交际,而不是只有具有高等水平的外国人才需要讲话,所以我认为,在初中等阶段也应该进行全方面的测试。当然增加主观性的考题,又会影响考试的信度,增加考试的成本,而且主观性试题覆盖面窄,容易使老师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去猜题,所以,必须不断地进行协调,以求达到题目的合理搭配。
现在,汉语学习者大都以掌握汉语能力为目标,所以并没有大量出现教学围绕着HSK转,HSK成为指挥棒,学生为考试而学,高分低能的现象。各学校的教学计划基本上还是照常进行,汉语水平考试的反面作用并没有过多的体现,汉语水平考试一直表现出很高的效度和信度,对汉语教学基本上是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关于测试和教学的关系,英国测试专家Alan Davies曾说:“测试不是教学,我们能够而且应该坚持这样的想法,即测试的应用是有别于教学实践的,它应被看作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方法,而所提供的信息是可以运用于教学和其他目的的。”在汉语教学中,要始终把握好测试的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要盲目的、人为地把测试作为教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发展方向
为了使汉语水平考试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应该尽量提高考试的先进性、科学性,努力把考试设计成符合教育原理的、有积极反拨作用的考试,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汉语考试现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题型,这对于保持试卷的稳定性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汉语水平考试的等值计算。但长期这样,会造成题型的僵化,增加学生猜题的可能性,降低考试的效度。因此我们要不断变化题型,不断开发新题型。并适当增加汉语应用能力的构成性作为答题题型的数量和权重,减少选择性作为答题题型的数量和权重。
(二)高等阶段的口语测试可以变为直接测试,规定口试规则,培养口试人员。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更直接地体验语言的交际性原则,而不至于使口语考试成为独白考试,同时可以减少学生的猜题机率。
(三)加大汉语考试现代化进程。为方便考生能够更方便的了解自己的汉语水平,建议尽快推出计算机自适应性HSK,提高考试的效度,适应时代的需求。另外,例如写作考试这种主观题,批改既费时又费力,且标准不易掌握,可以尝试开发一套电子评分系统,以减低阅卷的成本,提高评估的效度。
参考文献:
[1]刘英林.汉语水平考试研究(续集)[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
[2]杨翼.B级证书获得者作文中的杂糅现象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1).
[3]任莜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汉语学习,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