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1
一、听歌曲歌词写赏析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写文章赏析的兴趣不如写歌词赏析,投其所好,在赏析写作中经常让他们做歌词赏析的训练。既培养了写作赏析能力又提高了审美情趣,何乐而不为呢?
⑴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将王菲演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播放给学生听,在分组讨论歌词意境时,课堂效果反响强烈。可能是音乐的魅力,让孩子们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去感悟歌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内容提到了《骊歌》,准备课件的时候,我上网下载了这首歌。词作者李叔同是中国研究西洋绘画和音乐的第一人,难怪词写的如此意境悠远,曲更是和词相得益彰。学生赏析文章中不乏优秀之作:歌词中有一句“一杯浊洒尽余欢”,出自明代状元杨慎的一首名词之中“一壶浊酒喜相逢”。看到此处,我不禁大喜,孩子们颇有探究精神啊!
二、将毕业赠言运用于写作
校园生活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借助互赠临别赠言的形式,让学生以真挚的话语,送上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也是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让学生自发地运用了毕业赠言。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
引导学生写积极健康的临别赠言,用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赠言的主要目的及内容:回顾学校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展望美好未来,表达真诚祝愿。赠言的形式要求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给学生题写赠言是老师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如果上好了,会让学生终身难忘,受益匪浅。赠言要张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要给对方以鼓励、鞭策或赞美,让赠言成为他以后人生道路上的“奋进剂”。
三、将电视节目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教学中创建了“运用优秀影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重点回放,突破重难点――拓展延抻,实践创新”的全新阅读教学模式。课前导看,课中点拨,课后讨论与活动,拓展了语文课教学模式。利用影视练听说,如:让学生看电视新闻,练说普通话;看著名栏目;利用影视练写作,如:看影视,写观后感;看MTV,写欣赏文章。
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2
新课程教改在“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中指出,“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这里所说的环境不只指教学环境,还指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学生生存的能力。把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且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联系的因素融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可以在听说读写中当一回语文的“潮人”。
“潮”是网络流行用语,一般指时尚。怎样使语文课堂时尚起来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让诗词“潮”起来
在学习唐诗宋词单元的时候,笔者从流行音乐这个角度切入。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商业文化类型,它的制作演出和流行方式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只有迁就文化消费者的兴趣它才能被接受,才能发挥所具有的商品价值,这就导致它的内容良莠不齐。于是笔者从歌词本身的文化内涵入手,指导学生进行鉴赏。笔者给学生讲琼瑶的《梅花三弄》、《几度夕阳红》,讲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明月几时有》等,让学生在感受古典高雅的诗词语言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古典诗词在流行歌曲中的魅力。笔者还给学生讲《虞美人》、《同桌的你》、《丁香花》、《山楂树》等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歌曲歌词,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歌词中学习传统诗词知识,鉴赏名家名篇。笔者还会和学生讨论时下备受关注的歌星或音乐人,如周杰伦。发现大多数学生只对他的衣着、发型以及R&B曲风感兴趣,对周的歌词了解甚少。于是笔者让学生搜集周杰伦的歌词,很快他们就发现周杰伦的歌词内涵丰富,有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借鉴如《东风破》、《台》,有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如《半兽人》,有对传统家园的呼唤如《梯田》,还有《稻香》、《青花瓷》、《夜曲》等一批意境优美、耐人寻味的歌词。其中一位不喜欢周杰伦的女生在活动总结上写到:我还是不喜欢周杰伦,但是开始喜欢他的歌,尤其是歌词,如《蜗牛》中的“小小的天,留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多棒啊!
通过这些引导,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从词到歌词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流行音乐进行初步的文化认知。学会鉴赏流行歌词后,笔者还让学生尝试给歌曲填词。如用《上海滩》的曲来填新词,作业刚布置下去,大家都兴奋异常,兴致勃勃地当起“填词人”。填出来的新词当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却让笔者非常欣慰。
二、让阅读“潮”起来
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前,笔者做了一次课堂调查:读过《红楼梦》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只有两三个同学举手。在讲授《赤壁之战》前,笔者也做了一次课堂调查: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请举手。大概有十几个同学举手,且以男生居多。这两次的调查让人感到担忧。每个中学生都明白,多读好的课外书,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写作水平,但现实中仍有不少中学生只喜欢看言情、武侠、网络小说,而喜欢名著并且看过两部以上名著的,却寥寥无几!问及原因,他们认为文学名著读来费解,趣味性不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来说,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必要的指导是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语文课堂学习很有限,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学。把积极的“潮”文学引入语文课堂,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见闻。笔者曾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素材,从畅销书切入,读一些学生中阅读面最广的书籍,审慎地、有选择性地将这些书籍纳入到课程资源开发之中。同时,笔者组织了一次“畅销书阅读讨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笔者由《三重门》引入,马上就有学生接上谈韩寒、郭敬明,谈《幻城》、《梦里花落之多少》,课下这些书就在班里流传开来。笔者将畅销书与经典著作互为参照,达到用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消解畅销书负面影响的目的。譬如对《三重门》的叛逆和消极,对《幻城》的虚幻和夸张,学生们都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和理解。此外,笔者还向学生介绍金庸的《鹿鼎记》、《笑傲江湖》,余华的《活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等一批作品,班里又掀起了阅读的小。于是笔者要求他们从主题、表达技巧、社会意义和个人启发几个方面作研究,再分小组写研究总结。学生反响强烈,效果良好,交上来的研究报告大部分都能结合现实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独特的见解较多。有的还做成课件形式,在班里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令笔者高兴的是,很多学生都认为读老师介绍的畅销书比读课本有趣多了,比读网络小说更充实。
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笔者还专门设立“阅读课”,一周一次。学生自带课外书籍,或由校图书馆统一发放,或学生之间相互交换课外书籍。笔者就曾经向校图书馆借了一百多份报纸,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阅读新闻,并随堂指导,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今后的写作服务。
三、让视频教学“潮”起来
“潮”文化还体现为流行音乐、电影、电视、MTV、报章杂志、广告、网络文化、网络游戏等。语文课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只要对学生成长有利,我们把喜闻乐见的元素引入课堂又何妨?再者,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学生的生活单调枯燥,为了避免他们成为机械的、乏味的人,就需要用“潮”文化来激活他们。这不仅可以活跃思维、缓解压力,放松的情景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够使他们收获得更多,但关键是教师要进行正确、适度地引导。
平时,笔者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如在讲授《鸿门宴》一文时,笔者让学生看电影《西楚霸王》;在讲授《赤壁之战》的时候,笔者让学生看“百家讲坛”节目中易中天的《品三国》;又如在紧张的备考阶段,笔者给学生看“百家讲坛”中于丹的《论语》;考试结束后,笔者会给学生看“鲁豫有约”或动漫版《三国演义》等。对于看视频,学生总是热情参与,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提出看视频的要求:用不少于300字的文段写下看视频后的感受,以议论为主。于是,学生都带着目的去欣赏笔者为他们精选的视频,并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结果,大部分学生的观后感远超过300字,并且有的文章论证精辟,文采飞扬。这样既积累了写作素材,又训练了写作能力,一举两得。最近,在网络上掀起“林书豪”的热潮中,笔者就鼓励学生集体收集有关林书豪的图片资料及视频。一个星期后,学生把精选过的视频及做成课件的图片资料拷在班级的电脑里,争相上台介绍交流。图片精彩、视频感人、评论到位,学生在兴趣与享受中学习,潮!所以,只要进行适当地引导,视频式的教学同样可以让学生收获良多。
不止一个教育专家说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智慧的启发与唤醒,而不是知识的再现与传递!如今的学生因为成长经历丰富而拥有相对独立的世界观,不容易盲从,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重要的不是向学生传达什么、灌输什么,而是创设更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去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的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挥潜力,张扬个性。“潮”式的语文课堂刚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这对于老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给语文课堂注入“潮”元素吧,让语文课堂告别死板沉闷,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从此,学生可以快乐地学,老师可以快乐地教,也许会还语文教学一个奇迹!
参考文献:
[1]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1-7-25.
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3
影视艺术是一个视听结合、蕴涵了丰富信息的活动影像艺术,可以制造出逼真的视觉奇观,其丰富的信息含量和全面直接的感染方式,能使观众得到更真实的感受和更强烈的影响,同其他艺术一样,影视艺术的作用主要是审美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娱乐作用。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使读者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引起思想、情感、理想和追求的变化。此外,枯燥的知识也可借助影视艺术提供的直观可视的艺术形象,更容易被人们掌握。特别是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影视作品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看到的场景:神秘辽远的宇宙空间,幽远莫测的海底世界,以及复杂多样的微观世界等等。鲁迅曾经说过:“(我看电影)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通过观影活动,不仅使人们能够掌握知识,还能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当前,许多高校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都开设有一些人文学科课程,如大学语文、中国文化常识等,但大多局限于课堂知识的讲解,有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实施教育的目的。而影视欣赏课由于利用逼真的影像画面,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影视作品大多蕴藏着一定的人文精神内涵,包含着对人生、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关爱和反思,常常蕴涵着深刻的哲学、美学思想,具有丰富感人的道德情感力量,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鉴于目前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影视课程教育当中,充分利用影视艺术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而多种多样的影片和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可以带给大学生不同的审美教育和审美享受、人文素养的强化。
影视艺术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利用影视艺术实施人文素质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注意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影视艺术的特点、学生本身的心理、学校的文化建设、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也要考虑到国家对影视的管理、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利用影视艺术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加强影视艺术学科建设,树立综合教育的思想。目前许多高校(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普遍开设有影视艺术欣赏课程,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影视语言和影视艺术的内涵和特点,能够欣赏、分析影视艺术作品,进而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为今后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其次要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要避免说教式、注入式等形式化倾向,还影视艺术本身的魅力。要探索多元化的课程教育形式和内容,如开设专题知识讲座、普及影视知识(或其他专业知识),组织课堂观摩、开展讨论会,撰写评论文章等。要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内化,成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影视艺术本身来讲,我们应当有目的地选择优秀的影视作品,从作品本身应有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入手,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电影200多部,各省基本都有上星电视台,各种栏目争奇斗艳,花样翻新,其中不乏具备思想性、艺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兼备的,如人物访谈类(《鲁豫有约》、《人物》等栏目)、学术讲座类(如《百家讲坛》、《探索与发现》等)和娱乐益智类(如《幸运52》、《开心词典》、《星光大道》等),当然也包括一些格调不高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因此,影视艺术教育也必须有重点、有分析地进行。既要用优秀的影视作品教育大学生,又要防止错误的观点误导他们。
从学生来讲,影视艺术已经成为他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所以,要通过影视艺术欣赏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影视常识,懂得欣赏优秀影视作品的内涵。影视艺术教育可以分成一系列的专题进行,如艺术审美教育专题、传统与文化教育专题、科技与社会教育专题、文史哲基础知识教育专题、伦理道德教育专题、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法律或经济基础知识教育专题等,分别找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在观摩作品的同时掌握知识并得到审美教育。从学校来讲,利用影视艺术营造适当的大学校园文化气氛,通过开设影视艺术鉴赏课程,举办“影视艺术知识讲座”、推荐观赏影视作品、开设选修课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他们的人文境界。以达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思想熏陶,加强影视艺术学科建设,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人文思想的熏陶要贯穿整个“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教学,但它又不等于一般的素质教育课或通识课,还应当立足“影视艺术”,科学地整合影视语言、文学与文化诸方面的知识。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学生对影视艺术学习的兴趣与潜能,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学会欣赏影视艺术精品,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观赏和写作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人文精神内核。这就不能停留于看看影视剧,写写观后感,而是力求在较高的层次上让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创作、影视语言和拍摄技巧、作品的主题、情节、导演艺术、表演艺术等有更系统的了解和分析,而鉴赏能力和读写能力的提高也就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很自然地结合起来。其次,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并兼顾影视艺术鉴赏课必要的工具性,给学生多一点思考和写作的机会,这样的影视艺术鉴赏才能在增强提高学生学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如何整合影视艺术语言、文学、文化知识,怎么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品位,让学生有兴趣,这是从事影视艺术教学的教师需要下工夫的地方。
进行影视艺术授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让学生首先掌握影视艺术的语言、技巧,能够分析解剖每一部影视作品,然后,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课下观摩,因此课堂内容组织必须有深度、启发学生思考;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影视课程当成一般的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教师要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学生讨论有关的影视语言、技巧和作品主题、人物和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此外,一般来说,“影视艺术”课时比较少,多是一个学期的设置,它不属于专业课,想靠这样一门课来迅速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并不十分容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门课的知识辐射性,使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文学有一个感性的、系统性的了解,使他们逐渐形成一种对人生价值自觉追问的人文精神,从而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注重实践
改变单纯的课堂知识传授教学的方式,注重实践性,实施训练那些与创造性活动紧密相连的内容,诸如收集相关影视资料;撰写评价文章(对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画面、声响的评价解读);自己编写剧本,了解影视作品写作环节;自己动手实践拍摄DV了解拍摄技巧等。这些活动可培养学生去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总之,影视课程要将本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起来,而且需要长期的不断积累。因为人文素养本身是无形的,它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的一举一动中,落实在课外观看的一点一滴中。
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影视艺术教育的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计划的合理安排,教材的编写,教师队伍的建设,资金投入的保证,各类硬件设施的建设等。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