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与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与文化论文范文1
1.文化的定义
对于文化的定义,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沉淀积累下来的精华,是民族未来发展的根基。“文化”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是“文”和“化”的复合。“文”字又通“纹”字,可引申为文、文章、文采、条文等。化,则有变、改、生、造化等义。如《礼记?乐记》中说:“和,故百物皆化。”这里的“化”指化生。
3.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的“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在物质活动方面,“文化”意味着耕作,而在精神修养方面则涉及等,这是西方的文化概念中最原始、最基础性的涵义。西方文化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秉承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传承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经启蒙运动发展而最终确立,并且几百年来兴盛于西欧、北美地区的文化系统。
建筑文化是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不断作用的产物,是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靓丽风景,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风格是不同的。由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差异以及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它们所呈现的建筑文化也是有差异的。
1.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伴随着中华大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而产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构思、丰富的美学价值而成为无价之宝,它能陶冶国人的情操,提升国人的审美情趣,丰富国人的视野。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如北京四合院、闽南的圆楼、云南的一颗印住宅、河南和陕西的窑洞等,以及都城的规划,宫殿的布局,皇室贵胄、达官显贵的陵寝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结果。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构筑了精美的建筑体系。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化表现,必然有着与西方建筑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为世人所瞩目。从建筑理念上看,传统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及和谐精神,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中心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文化的发展对于其自身的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自远古时代以来,黎族人民就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创造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黎族民族文化一部分的民居住宅建筑艺术同样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黎族人民根据地形环境、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等,因地制宜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茅草屋。黎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是以格木、竹子、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房屋的顶部是以茅草搭建的,屋子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属于中国传统的竹木结构建筑。由于房子低矮,外形像船篷,内部布置像船舱,被人们称为“船形屋”,它是黎族人民传统智慧的结晶。黎族传统的建筑文化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和独树一帜的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2.西方建筑文化
建筑与文化论文范文2
2)砌块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常用砌块的类型及砌块墙体构造。
3)大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内外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类型(材料﹑受力﹑复合);节点构造,外墙板缝防水构造(材料防水﹑构造防水)。
4)装配式框架板材建筑:骨架结构系统,框架结构特点;按材料分类,按施工方法分类;结构布置及传力系统;柱网形式及常用尺寸;框架节点连接;框架结构外墙构造,外墙的类型及材料(砖﹑砌块﹑板材及幕墙),外墙的搁置位置与建筑立面造型,外墙与外墙﹑外墙与框架的连接;板柱结构系统及其外墙,板柱结构组成形式和力的传递,板柱的节点连接,墙体材料及构造。
5)大模板建筑:特点﹑设计要求;类型﹑墙体材料及节点构造;
6)滑模建筑:特点﹑设计施工要求及类型。
7)升板建筑:特点﹑施工要求;楼板类型及构造节点。
8)盒子建筑:特点及类型;组装方式与构造。
建筑工业化
(一)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
1。建筑工业化是指建筑业要从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即以技术为先导,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生产,培育技术服务体系和市场的中介机构,使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走上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2。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模数协调、公差与配合、合理建筑参数、连接等),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业发展较快,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质量问题较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主要吸取我国几十年来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国外的有益经验和作法;考虑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现状、地区间的差距,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应发展建筑市场和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的要求;重点是房屋建筑,特别是量大面广、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住宅建筑。
(三)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措施
建筑工业化,首先应从设计开始,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要让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实行工厂化作业。一是要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减少施工现场作业。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或钢结构方向发展;施工上应从现场浇筑向预制构件、装配式方向发展;建筑构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场化、工厂化生产制作为主。二是要加快施工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主要是在模板、支撑及脚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创新,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新型模板支撑和悬挑脚手架有所突破;在新型围护结构体系上,大力发展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三是要加快“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减少施工现场手工操作。在积极推广建设部十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加快这十项新技术的转化和提升力度,其中包括提高部品件的装配化、施工的机械化能力。
在新型结构体系中,应尽快推广建设钢结构建筑,应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建筑,研发复合木结构建筑。在我国,进行钢结构建设的时机已比较成熟,我国已连续8年世界钢产量第一,一批钢结构建筑已陆续建成,相应的设计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已出台;同时,钢结构以其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等特点,在建筑中应用的优势日显突出;钢结构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增加面积4%以上,工期大大缩短;在工程建设中采用钢结构技术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生产,促进冶金、建材、装饰等行业的发展,促进防火、防腐、保温、墙材和整体厨卫产品与技术的提高,况且钢结构可以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符合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筑与文化论文范文3
【摘 要】许慎《说文解字》是一部按部首分类编撰的字书,即“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其子许冲在《上表》中重申这个原则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同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说文解字》卷十五下)。由于“同条牵属”“方以类聚”,故每个部首内部各字大多“据义系联”,而分析每一部首下所收罗的汉字可以反映某一方面的文化信息。《说文解字》“宀”下曰:“交覆深屋也,象形。”“宀”乃是象屋顶两墙之形,通过分析“宀”部可以反映出建筑的兴起以及建筑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宀部;建筑文化
《说文解字》“宀部”始“宀”终“宙”,文共71个,重16个。许慎在其《说文序》中提出其部首系联的方法是“分别部居,不相杂厕”(《说文》卷十五上)。其子许冲在《上表》中重申这个原则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同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说文解字》卷十五下)。由于“同条牵属”“方以类聚”,故每个部首内部各字大多“据义系联”。又“语言中的辞汇以它的意义系统表述了种种文化现象,因而成为文化的载体。” [1]故分析每一部首下所收罗的汉字可以反映某一方面的文化信息。如“玉部”字反映了众多与玉有关的事物以及玉在中华文化殊的功能和意义,“示部”表现了神灵崇拜与祭祀文化,而“宀部”则反映了建筑的兴起以及建筑文化。
1、建筑功能
《说文解字》“宀”下曰:“交覆深屋也,象形。”《说文解字注》曰“:象两下之形,亦象四注之形”故“宀”乃象屋顶两墙之形,又《说文解字义证》引《春秋内事》曰:“轩辕氏以土德王天下,始有堂室高栋深宇,以蔽风雨。”又引《淮南泛论》:“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百姓安之。”这反映了远古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开始建造“上栋下宇”的房屋。《说文解字》“穴部”曰:“土室也。”由“土室”到“交覆深屋”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类的居所经历了“从空中到地面,从地下到地面的两条发展途径,最后创造了有基础、有墙壁、有屋顶的三大部份结构”“利用自然洞穴、挖掘穴居、半穴居发展成为地面建筑” [2]的过程。如果说“穴部”体现的是远古人类的穴居状态,那“宀部”则主要体现人类居所已经发展成为地面建筑,但也有例外。如“宕”释为“过也,一曰洞屋”。《说文解字今释》引林义光《文源》曰:“洞屋,石洞如屋者,从石宀。洞屋前后通,故引申为过。” [3]远古人类还不会建造房屋,只好选择这种石洞作为栖身之所,与禽兽无异,“宕”正是反映了远古人类的这种居住状态。除了“宕”表示“洞屋”这种建筑外,还有“家”“宅”“室”“宣”“寷”“宗”“宔”等字表示了建筑实体。历来对“家”的解释众说纷纭,《说文解字注》作“豕之居也,引申假借以为人之居。”盖“家”之本义当为“人之居”,表示原始人类由不定居到定居,由采集狩猎到农业畜牧发展,畜牧业成为人类日常重要生活活动,而猪成为一种重要的私有财产,在“家”中饲养,“家”正是体现了人类历史的这种变化。《说文解字》“宣”:“天子宣室也”《说文解字注》:“盖谓大室”,“宣”的本义为宽大的房屋,引申为天子的宫室。《说文解字义证》引《汉书》:“文王受厘宣室,夜半前席,问贾生鬼神之事。”此处“宣室”为汉代宫殿名。《说文解字》“宗”下曰:“尊祖庙也。”《说文解字今释》引李孝定《甲骨文集释》:“示象神主,宀象宗庙,宗即藏主之地。” [4]盖“宗”之本义当为祖庙也,乃“藏主之地”,故引申为尊贵。这反映了建筑的宗教祭祀功能和敬天崇祖的观念,建筑不仅为人类提供居住的实体,还满足了人类的精神要求。
房屋不仅有居住的功能,还有储藏的功能,如“容”“宬”表示一种容受的状态,可以容人、也可以盛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在家中积累起越来越多的财富,如“富”“实”“宝”“宲”等体现了这种趋势。《说文解字》“富”下曰:“备也,从宀畐声”。《说文解字注》“备”下曰:“咸也,此具之义也”故为完备、充足之意。又《说文解字义证》:“畐,象高厚之形”声中有义也。《说文解字》“实”:“富也,从宀贯,贯为货物”又“贯”从贝,远古时期,人们以贝为交换媒介,人们拥有贝越多,表示财富越多,人们把成串的贝储存在屋中就是“实”,这可以看出,房屋的功能不仅用于居住,还用于储藏财富。《说文解字》“宝”:“珍也,从宀玉贝”,“玉”在当时是神器,具有五德,作为一种珍贵的物品,人们自然要把它珍藏在室内。显然上面一组字表现了人们财富增加,居住条件日益变好的情况,而“客”“寄”“寓”表示了寄居的状态。“窭”“寒”“害”等字则表现了居住条件比较差的状态,较全面的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
2、建筑方位
“宧”“yao”(上宀下艮)“奥”表示了建筑的四个方位的命名、配置和功用。《说文解字》“宧”下曰:“养也,室之东北隅”。《说文解字注》曰:“舍人曰:东北阳气始起,育养万物,故曰宧。”《说文通训定声》曰:“古人庖厨食阁皆在室之东北隅,以迎养气也。”中国先民因自己的饮食之处在东北角,又因在室之东北角饮食可以吸收养气,故以“宧”指室的东北隅。《说文解字》“yao”下曰:“户枢声也,室之东南隅”。《说文通训定声》:“户在室之东南,故以户枢开阖“yao”然之声名之也。”《说文解字》“奥”下曰:“宛也,室之西南隅。”《说文解字注》:“室之西南隅,宛然深藏,室之尊处也。”《说文解字义证》引皇侃曰:“室向东南开户,西南安牖,牖内隐奥,无事恒尊者所居之处也。”因为西南边安放屏风,故为最隐奥处,这是尊贵的人居住的地方。这三个字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色彩:首先,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在自己的居室的内部都要划分出尊卑。其次宗法礼制、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学说对我国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居住感受
房屋能给人归属感,故从“宀”的“宁”“定”“安”“宓”“宴”“宐”等字,都有安定、安静的心理状态,《说文解字》“宁”:“安也,从宀,心在皿上,皿,人之食饮器,所以安人也。”“宀”表房屋、“皿”表饮食,有住有食,心有所安也。《说文解字》“定”下曰:“安也,从宀从正。”古文“定”像一个人正在趋向自己的家门口,回家可以找到栖息之所,心情当然会比较愉快安定。《说文解字》“安”下曰:“静也。从女在宀中”《说文解字义证》引《六书故》曰:“室家之内,女所安也。”这可以解释为这是对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有支配地位的反映,也可以解释为先民理解为家中要有女子,才算美满,才能安人。总之,虽然“宀”很简单、简陋,但是可以给人类提供一个比较安全的栖息地,可以避免野兽的侵袭和风吹雨打,正是这种建筑让人心灵得到了安慰。 (下转第129页)
(上接第127页)
4、建筑构成
远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认识到房屋的构成部份,如“向”“宇”“寏”“宋”“宙”等。而“宇”“宙”的认识有反映了古人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说文解字》“宇”下曰:“屋边也”。《说文解字注》:“引申为凡边谓之宇。”古代的人由于天圆地方观念的束缚,认为天边即为宇覆盖的地方,天不过是一个大房子而已,引申为四方广大之意。故《说文解字注》引《文子》《三苍》曰:“上下四方谓之宇。”《说文解字》“宙”下曰:“舟与所极覆也。”《说文解字注》注曰“栋”也,栋梁的存在关系到房屋的安全,也关系到子孙居住的延续性,由此产生一种时间的延续性。故《说文解字注》引《文子》《三苍》曰:“往古来今谓之宙”。又引《庄子》曰:“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盖谓此也。
5、建筑与人
还有“宦”“守”“宰”三个表示建筑中的人的字。《说文解字》“宦”:“仕也,从宀从臣”《说文解字》“臣部”下曰:“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即在官署里做事的人。“守”字从“寸”即“法度也。”即执行法度之人。又《说文解字》“宰”下曰:“辠人在屋下执事者”“殷商时代的宰,一部份是厨房里的奴隶,一部份是手工业奴隶,监督管理宰的叫百工,管理百工的叫冢宰。” [5]故殷商时代的“宰”都是具有技艺的辠人,殷商时期灿烂的青铜文化也有他们的辛勤劳动。
“宀部”中还有一些表示建筑貌的字,如“宏”“宖”“宽”等字,反映了房屋外形、内部等状貌。总之,“宀”部字表现了与建筑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还需要后人的发掘。从而使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形音义中触摸到中华文化,同时有又可以用文化的知识来解决汉字形体意义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宁.《与中国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9.
[2]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29—330.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2002:1001.
[4]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2002:1001.
[5]王宁.《与中国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43.
[6][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建筑与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只的关系的协调。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在这里,我试图对城市空间进行解析,以空间为主导因素,讨论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制约。
解析城市空间
空间:城市空间是空间的一种,但空间是什么呢?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杰出的建筑代表人物赖特曾拿出老子的一段话来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
这里的"无"赖特以之为空间。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被认为是一连串联系的空间。
中西异同: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的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因此,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是城市较早的,中国很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建筑之间上了。北京故宫、江南园林都是铁证!
空间概念:一直以来,西方建筑师这样教授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举四合院的空间为例。
许多前人已给过我们明示。G.尼奇凯(G.Nitsche)为空间提出以下定义:"这个空间有个中心,就是知觉它的人。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具有随人体活动而变化的方向体系,这个空间,绝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界限的。换句话说,它是有限、非均质、被主观知觉所决定的……"这是其所谓知觉空间。J.耶迪克在著作《建筑空间论序论》中讲:"建筑空间是可以作为体验空间来谈的,"还说,"建筑空间同人及其知觉作用联系在一起,所谓空间就是继场所而起的知觉的总和。"海迪加也提出过:"不能把人和空间割裂开来,空间既不是外部对象,也不是内部体验,人与空间是不能分开考虑的……"舒伯格。舒尔兹也在《存在空间建筑》中说:"单纯的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对我们一切人来说是共同的、一样的,但我们所知觉道的却不是那样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动机和过去各种体验所产生的形形的世界。"
然而,这关系和空间限定说的是什么?是空间本身吗?不是,它们只是平面的图底和水平面由地面逐步升起的变化,它代表不了空间。空间怎能与平面等同?
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形式(平面和立面)、质感、材料、光影和色彩,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清晰的表现空间的品质或精神。甚至于一声呼啸,一声声回音,也会让人感到空间的存在。因而,现在所阐述的空间概念,不只是视觉感受,必须包括行动、情感方面的其它概念加以补充,它应是一种感觉,就如同我们全身的皮肤都可以感觉到"辣"一样,"辣"不只是一个味道,不只是味觉,而是一种感觉。
空间意识远不止是脑力活动,它占据意识和感觉的全部,要求整个自我介入以期作出全面的反应,因而对空间的概括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空间就是某种因场所而产生的人的知觉感受。如同人的听觉,不能用物体振动或声波曲线来概括声音;如同人的色觉,无法用光的反射吸收或光谱来描述颜色一样,空间也不能用平面、模型或建筑物来概括。空间就是人的一种感觉,人对周围环境场所的感受,对自身定位的感觉。
城市空间:城市中的空间,即城市中的人们所体会到的包罗万象的感受。德国建筑师RobertKrier提出过城市空间的概念:它仅是城市内和其它场所各建筑物之间所有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以不同的高低层次,几何的联系在一起,它仅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可辨性,从而允许人们自觉的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即所谓城市空间。简言之,就是城市中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可被人们领会的所有的空间。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构成:城市空间,必然要对其分解,以期得到它的构成要素。既然城市空间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必然得从人的知觉、心理、行为角度加以分析。
舒伯格。舒尔兹在《存在空间建筑》中在谈及空间时讲到"如果把知觉心所带来的这些基本成果用常见词汇来表示,那就是初期组织化的图示是依靠中心(center),亦即场所(place,近接关系),方向(Direction)亦即路线(Path,连续关系),区域(Area)亦即领域(Domain,闭合关系)的成立而确立。人为了给自己定位,尤其需要掌握这些。"舒尔兹这里把空间用知觉心理学的分为了中心、方向、区域三部分。
美国奥斯卡。纽曼(OscarNewman)从领域角度在居住环境中提出了一个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办公共性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的设想,这种构成是从人的行为心理来分类的。
从人的认知意向来研究城市空间,凯文。林奇(Kevin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归纳了城市形象的五个要素:路(Paths)、边沿(Edges)、区域(Districts)、结点(Node)、标志(Landmarks).这个分析是真正从人的认知角度去分析城市空间,尽管凯文。林奇本人也许并没有把城市空间当作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种感受,但他的城市五个构成要素恰恰是从城市所提供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即他所谓的人对城市的意象(Image)角度出发而得出的。
城市空间的本质: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见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设计。一直以来,建筑师在谈论建筑时,常用平面、模型来说明设计,经常费尽心机在设计平面、模型上。习惯性的,当建筑师、规划师们谈及城市规划、城市空间时,也都不由自主地拿出城市的平面、模型来。对建筑设计来说,也许确实离不开平面和模型,但在城市设计上,平面模型到底能够说明什么呢?按照图纸上的平面、模型能建造出设计者所想象的城市空间吗?平面与模型,只能表现一种二维的形态,当然,以建筑师的眼光来看,平面上的建筑符号能代表特殊的涵义,在他们的头脑中由具体的平面加立面、剖面就能绘制出一副理想的效果图来。而这一过程是足以耗费许多宝贵时光,且没法保存下来;模型,似乎是对设计对象一个整体直观的表现,但人们观看模型的视角形成的印象是鸟瞰的效果,而建筑设计要解决人的尺度感受、规划也解决的是人走在大马路上视觉感受到建筑群高低错落和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的效果,这些,模型体现不出来。如昌迪加尔城市中心,这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勒。柯布西耶的作品,看到这张精美的总平面图,我们感到它的构图十分严谨,极富现代风格,难怪曾有人评价它:"整体的构图是华丽的,使人感到出于巨匠之手,……"尽管图中加了阴影,使人感到其立体的效果,无非是让人看到在高空看这个市中心的形象,可又有几个人能从这个角度欣赏这个伟大杰作呢?人们只能在城市中欣赏和体验,同时城市空间需要人的介入。
巴西利亚新都三权广场及政府建筑群一经问世,震惊全世界,从高空俯瞰十分壮观,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它的设计者奥斯卡。尼迈也尔(OscarNiemeyer)是勒。柯布西耶的推崇者,视觉艺术是他的创作源泉,无疑这又是一个平面城市、模型城市的典范。由于推崇勒。柯布西耶,由于从视觉出发,与昌迪加尔类似,他的城市空间需要还原成平面或模型才能显其美丽,也就是在高空中观察才见其壮观。但身在其中又如何呢?城市是不能当作雕塑来欣赏的。一位曾在那里住过的建筑师这样评价:"住在旅馆里,周围一个孩子也见不到。整个城市没有生气。"城市空间要提供给其中的人以不同的全面的感觉,不能只是视觉。
魏林比(Villingby)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距首都10公里,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干道与母城来联系,用地170公顷,人口2.3万。中心商业区占地700×800米为岛是布局,由两个大型百货商店、70个小型专业商店、咖啡店、饭店等组成。其规划模型使我们得到了极为良好的图形感受,由空中鸟瞰效果如同模型,"从飞机上看,完成的设计给人印象极深,它将观者放在设计者制作研究形模型似的同样位置上。然而当一个人实际从地面进入魏林比并在城镇内走动时,他要想找一个统一组织的空间是徒劳的。事实上,从地面上感受魏林比绝不如在空中那样令人满意。"
因而,我们现在不能再抱着传统方法不放了。平面城市和模型城市也许时上半个世纪的典范,可到了60年代后,这样的设计典范起了改变,先是雅可布斯(JaneJacobs),再是林奇(KevinLynch),加上克林罗(ColinRowe)等人的,都暗示了一个重返街道生活,有历史感与地点感的全新的城市设计范例的浮现我们应该寻求城市空间的本质以便找到更准确更实际的设计城市空间的方法。
本原即第一性问题,是的基本问题。研究城市空间的本原,也就是探讨城市空间从哪里来的,是什么东西决定城市空间的问题,从而知道城市设计者的任务,知道设计师应该设计的是什么。
城市空间的本原:建筑,就是要人们去亲身体验,不只是看看而已。他吸引我们深入,亲历其境,分享在其中活动的人们的感受。当水花飞溅,汩汩作声,从四面八方向我们飞来时,我真的完全置身其中陶醉了。城市也是,或者说必须这样。设计者的课题并不在于创作建筑立面和体量,而是要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感受,以促成人们的介入。
城市空间就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那种包罗万象的感受,城市设计者就应千方百计的创造城市所能提供出各种感受。什么决定这种感受呢?根据什么来设计呢?城市空间感受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城市与生活,与经济、工程技术;与思想意识;与运动;与时间等都有密切联系。各种因素都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变化。究其共性,这些全都是"人的行动"——人在城市中的行为运动决定了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感受,人们在城市中的行动方式的变化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变化,"人的行动"即城市空间的本质。
空间就是人的空间,为行人考虑是设计的全部。城市设计是为人的,正如J。O。西蒙兹所说:"作为计划着,我们不仅要处理地域、空间和素材,不仅要应付本能等属于心灵方面的东西……仅仅适应人是不够的,好的设计必须满足他,取悦他,提高他,并且鼓励他。"从城市空间的本质出发,即从"人的行动"出发,我们才能设计出杰出的城市,从而避免重蹈覆辙。设计城市空间,不再是空空的设计,实际是在设计人的行动,设计人的运动、视线、心理感受;设计在城市中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设计不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这才是设计城市者的任务。中国园林设计师们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做的,甚至中国设计师一直致力于在设计游人的心理、联想及运动中的感受。当今的城市设计师应该向我们的先辈取法,细心体会中国园林的精妙之处,探究先辈们是如何设计人的运动、视线和心情,运用何种方法设计出那种丰富的空间。而在具体建筑的形体刻画和理论设计上则应该取道于西方的先进内理论设计思潮。
空间的研究与城市规划学
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
现代城市发展与空间研究趋向
城市空间向区域空间转化:区域和信息化发展促使现代城市空间从封闭结构向开放结构转化,信息的沟通加速了城市化的建设,使每个城市都与所处区域空间的整体密切相关,城市密集地区的出现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现象。世界上已经有六大城市密集区,美国东北沿海地区、美国五大湖地区、日本东京地区、英国伦敦地区、欧洲西北部、中国沪宁地区等。
从广度来说,以往的认为由产业布局的点状规划到交通布局的线状发展再到以创造更好的环境,改善居住与工作套间为目标的面状规划的三次时间并没有解决城市发展的社会病症,应该探索更整体与立体的规划,即在国土范围内建立“—空间—人类系统”的整体割据和发展模式。特别应注重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作用和关系,强调在大城市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建立一种共同发展的秩序,从而促使区域的整体良性发展。
空间意识与行为模式
文化观念与理想空间: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由此而形成社会空间,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普遍的事实。美国人文地家拉普普特(A.Rapopot)在《居住形式与文化》一书中有大量例证阐述。在每一特定的地区,种族群体的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对城市空间的组织与产生,形成了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空间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其空间物质形体积淀和延续了的文化,另一方面它又岁居民整体观念和社会文化的边而发展。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以古代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中国古人“仰观为天,俯察于地”是观察认识世界的基本,“天圆地方说”就是中国早期对宇宙万物空间形态的基本看法。“天圆地方说”作为一种整体上的文化观,方形成为人类居住空间的理想模式。它从深层次的文化意识上奠定了中国方形城市的理想形态。
对中国传统城市而言,天人感应思想也极为重要。它通过与书等表达方式将天人相符引申到田地契合,形成了我过城市空间布局中象征主义传统。所谓“天星地形,上下相因”、“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各类建筑要素如宫室、宗庙、社稷等都与天相对应,同时由星辰的运动显示祸福。
行为活动与空间模式:20世纪50-60年代,人的基本需求以及多种社会使用方法的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城市空间不仅是一个三维和四维的空间实体,而是包含社会过程的综合场所。这是一个空间观念的更新,这一更新进一步说明了空间形式背后的深层社会结构。行为的发展对此产生了强烈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心理学发展经理了两个重大的挫折,首先从传统心理学转向注重行为研究的行为心理学,接着再到注重饮食的认知心理学,它们构成了行为科学的基础。
传统心理学重视研究意识观念,而忽视了物质与社会环境的作用。而行为心理学注重行为,否认意识观念,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否认存在着本能的心理特征遗传,走入了环境决定论的歧途。后来认知心理学对行为心理学进行了修正,引入了“整体行为”和“中间变量”的概念。“整体行为”是指共同趋向和目的,这种行为带有选择的性质,“中间变量”指行为不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结果,而和一系列中间变量有关,包括有目的性的认识,以往刺激的情景和经验,它们与观察的反应相联系,构成行为的实际决定因素。环境虽然还是重要的,但已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重要的原因。环境提供信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的各种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重视过去实践经验成为认知心理学的最重要特征。
人为环境与空间建构
建成环境与空间的肌理:建成环境,指城市中非因素形成的人造环境,是由城市中已建成的城墙、街道、桥梁、建筑物、构筑物等构成。除一些特殊因素外,大部分的城市空间发展都与建成环境有关,城市是一个连续生长和不断更新的有机体。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功能的城市,其建成环境能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由此形成不同的空间肌理。我国传统城市由于形式、营建技术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形成了细密和均质的空间肌理。
随着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中国城市形成了新的空间肌理特征,具有了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区等功能划分,每个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也都有所差异,形成了整体的不均质、粗犷的空间肌理,并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都有新的变化。这说明空间肌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产、生活和技术相适应。
历史观与旧城更新:对待已有建成环境和城市的不同观念将产生不同的空间结果,这在历史上不乏其例。比较中西方一些重要的历史扩展诡计,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在整体建构上对已有建成环境的不同态度。古代中国的都城作为封建王朝的象征,“从项羽开了一个这样的像消灭敌人一样消灭钱钞城市的先例,其后就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特殊传统,新的王朝兴起就兴筑新的城市,王朝的败亡,就连同作为国都一起毁灭。”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无、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对于室内空间的要求是建设目的中最主要的部分,这使建筑物成为一个项目最主要的,建筑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这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野猪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详细培植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的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一是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之上。二也是主要的,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场地设计有更直接的影响,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这些要求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对于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入口的方位规定等。它们会对场地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构成决定性影响。
⒈对用地性质的规划: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上,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⒉对用地范围的控制:规划是有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⒊对用地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来限定,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畴之内。
⒋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城规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⒌规划中对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中间环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和土地有偿使用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大潮的冲击,其控制力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加速,同时也出现种种失控现象。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⒈开发商和建设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断更改建设用地和增加建设密度。⒉行政领导为了招商引资,强行干预控制性规划。而美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规划法规系统比较完善,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的区划。美国地方规划管理工作的三种控制手段:区划法、土地细分法、和设计指导原则。
其中,区划法和土地细分法是真正的法规,设计指导原则只是一种引导性的控制手段。
美国的区划以“保护公众的卫生、健康和福利”为出发点,其结果是对土地经济利益的严格控制。区划包括:⒈允许的用途。⒉地段的设计要求(地块的最小面积和面宽、红线退后、容积率等)。⒊建筑设计要求(限高、层数、建筑面积等)。这些区位、用途和开发强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地价,关系到房地产所有者和地方政府的利益所在,因而只能遵循公开的法定程序来决定。即每一个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都在控规中得到了明确控制,而没有对视觉美感的直接控制。
我国控规传统做法忽略了经济。,我国控规典型的做法是由规划师在指定的大街区或几个大街区内,参照甲方提供的容积率(密度),摆房子,即在保留部分现状的前提下,追求空间体量的美学关系和视觉效果。然后以此来分割地块、分配楼板面积、指定建筑红线,以供将来批租土地之用。这种做法常常土地市场经济规律。如,规划师为了追求美的原则,把地块分配的大小不一,建筑规定的高低不一,丧失了统一的标准和公平的原则。还违背了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
我国城市规划的误区。历史上由于种种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规划设计与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设计之间一直难以区分,这种现象造成我国的控规地从美学和视觉效果出发,缺乏对土地经济体制的全面认识。在控规立法上,我觉得应该注意两个原则:
⒈对用地的控制要符合土地建设开发的经济规律。
⒉一切对地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应该在立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求同与求异的原则。在同一区位的相邻地段,美国区划的控制原则是求同,即遵循地价运作的经济规律,在同一区位,保证土地转让(批租)时地价相同,自然要把地块的大小、建筑体量、容积率、红线后退等做一视同仁的规定。这种控制手法在产生和谐的风格、有序的城市肌理、保护街道界面、合理利用土地方面是成功的。
视觉美感的控制。美国的经验:引导性手段。
以美国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为例,它控制的是街景透视,关心的是人在以街道为中心的公共空间的心理和视觉体验。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对一切影响街景透视的因素提出设计要求,包括建筑体量关系,广场之间的围塑关系,街道及建筑界面的尺度关系等。
建筑设计之我见
起初,做设计时我经常的手法也是从主观的感觉出发,通过形体、体量的造型来首先达到视觉上的审美要求,而且设计的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这方面,对于细部则由于时间的限制而来不及仔细推敲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结合环境总体考虑。
在现今紧促的教学制度下,我学到了什么呢?学到了功能组织、流线、快速设计,
而创意真的难以发挥。即使有,也觉得自己的东西太少。我自己擅长的就是三维想象。在与现今教学环境的结合下,我在透视、空间分析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而这是不够的。前段时间看了些论文书刊杂志,结合规划考虑了设计的做法,逐渐明白建筑更应该怎样做了。
⒈结合环境。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塑造空间,
⒉造型。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这方面我喜欢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轻佻。
建筑与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表现形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风格主要是受到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以及一个民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人们就或多或少的会结合上当时的一些地域文化。所谓建筑文化,其主要是在某一个时代当中,由于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综合作用而诞生的,它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自然条件,而且经济发展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导致建筑文化出现了很大差异。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从大的概念上来讲,建筑的设计离不开一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如地貌、气候等;从小的概念上说,建筑存在地域的差别主要是受到城市周围的建筑风格、地理位置等这些具体因素;此外,建筑表现出的地域性还会因为地区历史的不同而不同,一个地域的历史形态受该地区人文环境和人们生活状态影响。一个地区的建筑会表现出双重性,它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物质财富情况,也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一个精神面貌;可以说,他不但是一个艺术产物,而且还是一个技术产物。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其精神内涵会远远超出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作为文化形态的建筑,它组成了人类文化体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状态、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密切相关,建筑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时时刻刻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二、地域文化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化性会因为建筑的设计与该区域的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概括起来说,就是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这两方面,所谓历史人文,就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历史遗留或者是人们的意识形态;自然环境就是指自然属性,包括光照、气候以及纬度等方面。在建筑设计当中,这两种属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为在一个特殊的地区或者区域当中进行建筑的设计与应用时,总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当一个建筑设计当中,只存在自然属性,而忽视社会属性时,那么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会发现所设计的建筑与当地的人文是格格不入的,更严重的,可能让该地区的地方特色消失;而如果是只注重社会属性,而不顾自然属性的话,那么该建筑会随着时代的流失而消逝。因此,一个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结合,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能忽略的。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是通过建筑技术以及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人们将文化意识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技术,比如采用不同的色调、不同的材料或者是不同的形式赋予到建筑当中,让建筑表现出这个时代或者区域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建筑设计在一定的情况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又会反过来与自然环境进行磨合,最后达到一种人性化的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完美整合,不但推进了建筑的人性化发展,而且还加快了当地社会的进步。这种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建筑的社群文化变得相辅相成,进而让人们对建筑产生亲切感。
三、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的途径及方式
1、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以及生活模式等方面。
例如锦里,该地区具有蜀汉三国的文化背景,该地区又具有川西的民风、民俗特点,融合了以成都为代表的悠闲文化氛围,城市的建设中不乏有一些古老的客栈、商铺以及院落等,而且这些古老的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如银杏树或者是古树参杂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当这些建筑融合进人们的活动时,如表演绝活的艺人、悬挂着长串的红色灯笼等,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滞留在时空的感觉。锦绣广场中的三国文化墙、文臣廊充分展现了当时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而一些壁画、浮雕更是将过去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故事刻画的生动形象。街道两旁的店铺更是热闹非凡,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石桥上的哪些古老浮雕,更是生动的表现出了当时成都的一种文化特色。
2、要善于借鉴当地传统的建筑符号,如花纹等装饰图案。
装饰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利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一定信息的载体和功能标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各种存在方式为人们所感知和使用。我们可以通过装饰的形式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表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比如清代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吉祥图案,取材广泛,各种人物、景物、动植物都有表现,利用其谐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义。
3、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与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异,使文脉成为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现出巨大差异,而他们所形成的空间特征和风格也千差万别。有高原的粗犷豪迈,也有水乡的细腻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古镇的古朴清新。
4、应尽量采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
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自然特征和环境特征,所以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有所区别。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域的建筑材料也是各不相同。比如湘西一带盛产竹子,因此当地居民便以此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我国西北地区多以黄土高原为主,气候干燥,当地居民便以黄土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因此,窑洞盛行。东北地区林木资源丰富,因此,在东北地区农村便用板材围成篱笆小院,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同样,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方式,进行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5、建筑的地域性还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该区域的一个历史文化传统。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深入该建筑所在的区域进行了解,充分发掘周围的有用信息,通过与现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才能让设计师们在继承历史建筑物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与现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创作理念。
例如“南越王墓博物馆”具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古代汉文化与当地人文、地理环境融合的产物,然后再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将这些思想完美的表现在该建筑当中。也就是说,该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是当地文化与时代的完美统一,可以说是新地域下的古建筑理念。汉墓的修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保护。
6、建筑理念要与时代要求相匹配。
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就说现代化传统设计,所谓传统设计,就是指继承历史时期的人文因素、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因素会遗留下来与当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这些细节问题,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诠释该地区的特色。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要大胆的去结合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问题。
7、模拟当地的建筑色彩。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建筑色彩的表现形式和象征寓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地区文化的差异,相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地区所表现出来的象征寓意是有所区别的,甚至有时候是截然相反的,比如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用来象征圣洁,而在我们国家却经常和死亡相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赋予色彩的含义是远远超出了其自然属性的。将具有相生意义的色彩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将使设计更能体现出其更强的归属感和识别性。
四、结语
现代城市设计中,最关键问题是如何与地域文化完美的结合,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也是建筑设计的必经之路。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是中国建筑师的努力方向,因此,尽早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将城市建筑的现念完美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建筑与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建筑风水学 科学 具体表现 居住区 规划设计
建筑风水学不是迷信,它是人类文化的积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风水学将会不断地发展。居住区作为当代城市人类聚居的基本单位,对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影响是深远的;为了建造适合中国人居住的环境,有必要用风水学思想指导居住区规划设计。
一、建筑风水学的概述
建筑风水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风水”的学科,是一门察天观地的学科,是古代关于“生气”的学说,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实际上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对室内气氛产生一定影响。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我认为,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
二、科学正确地诠释建筑风水学
在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会产生于人体有作用的超微离子和磁场。这些磁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也会随着人体自身场态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健康长寿,也可以使我们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多病短寿。建筑风水学就是在地基、居所布局的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北方人住砖瓦房,西北高原人住窑洞,云南人住吊脚竹楼,这些都是生态建筑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风水的宗旨便是理气,即寻找生气,而这样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鸟语花香之地,这恰恰和生态建筑不谋而合。
现代风水学的使命就是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科学地重新阐述,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何况几千年长久不衰。
三.建筑风水学的具体表现
“有钱不建东西房,冬天不暖夏不凉;建房首选南北向,通风采光又向阳;冬天能挡北风吹,盛夏南风吹又凉”,这是古今通晓的道理,是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总结出来的,在室内住宅和建筑构造上,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的建筑中,很多也都蕴含着风水学,预示着美好与祝福,比如北京的颐和园,园中的昆明湖整体是一个寿桃的形状,昆明湖后面的福寿山,又呈一个蝙蝠状。整个布局暗含着“福寿”的寓意,也是乾隆皇帝为母后献寿的初衷。再比如鸟巢和水立方,圆形的鸟巢和方形的水立方,契合了“天圆地方”的风水学论,标识着我国的国运昌盛。
四、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科学应用风水学
居住区是当代城市人类聚居的基本单位,它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的质量。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大量的居住区在设计上存在着好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地学习欧美,相互抄袭,缺乏新意,没有民族的特色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在居住区规划时把风水文化引入其中,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1、风水学在居住区总体规划布局中的应用。风水学在居住布局时的应用应在已经圈定的区域上进行,这基本上涉及不到居住区的选址的问题,只能是在现有的情况下趋吉避凶,变不利为有利。风水学认为建筑应与环境协调一致,顺势顺气,讲究固有磁场的效应,不搞大填大挖,这也应该成为居住区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
2、风水学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风水学主张建筑坐北朝南,坐北朝南这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个居住区内高层的建筑应尽量建筑在北侧,它成为南侧建筑的靠山,为整个小区创造较为理想的小环境,另外高层的还可以结合居住区小游园布置,小游园布置在高层的北侧,这样,居住区立面构图更容易处理。(2)“藏风聚气”是风水学一项重要的内容。怎样的环境才能够藏风聚气呢?简言之,就是四周山岭环抱的地方,就像一个大的四合院。那末藏风聚气在建筑布局中的表现就是:建筑布置应错落有致,相互间顾盼生情,形成一个个类似院落的小空间,成为周围居民的共同活动的公共活动的空间,调查表明居民很喜欢这样的空间。我们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许多城市的居住区的建筑布局成排成列,像兵营一样,毫无生机,这样的楼盘通常都不容易卖。(3)风水学中的避煞对建筑的影响。避煞是风水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煞”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生存不利的因素。比如,门窗不宜对着树林,也不宜对着高塔、线杆等尖锐的建筑物,主要考虑防止雷电等自然灾害。至于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建筑中不考虑这些因素。因为风水学中的避煞在民间广泛的流传,很多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把避煞作为建筑选址的原则之一。所以,做建筑设计一定要考虑居住者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
3、风水学在居住区交通设计中的应用。(1)道路要畅通,不错不堵。在居住区内划分各个居住小区或独立街坊的道路系统之间,要求互相顺通,避免互相错位或出现尽端式的“断头路”,从而形成堵截或丁字交叉点。要避免产生正对道路的建筑,这是风水学形法所忌的,否则也会给居民带来生活、交通的不便。道路互相错位则形成较多的交叉路口,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2)主路力求平直,避免无意义的弯曲。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管线的设置和工程经济,而且有利于风水学环境需要。道路弯曲产生的反弓及路冲方向不利于布置建筑,也是风水学形法所忌。(3)道路交叉力求正交,避免斜交。斜交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线设置,妨碍车辆的良好通行,而且会造成风水学上的剪刀煞地段,损害这一地段的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价值,也不利于布置建筑。
4、风水学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应用。绿地是优化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与人类互依
互补。植物具有防尘、防噪、遮阳、防风、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藏风聚气、避煞气(不利于人的场气)、引吉气的风水功能,尤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对许多绿化
植物积累了不少感官上的美丑善恶习惯印象,流传下来的习俗文脉在规划布置中也是不可忽视的。植物的这种非生物学上的“善恶”,是一种习俗文化认定。如“椿”,被视为长寿之木,
属吉祥。《庄子·逍遥游》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槐”,民间有谚语:“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合欢”:属落叶乔木,羽状对偶复叶,夜间双双闭合,夜
合晨舒,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婚姻美满,故称“合婚树”等。植物与人生息息相关,有时小问题也可影响大的居住区规划的关系,所以在居住区规划时应予以重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及环境设计应严格遵守上述风水格局,对中国五千年来的风水理论,要去粗取精,把中国的风水理论与现代规划理论科学地结合起来,古为今用,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居住区。
参考文献:
[1]冯明国.风水理论与建筑、规划[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焦士兴,冷传明等.风水模式对生态住宅选址的启示[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