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美文化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美文化差异范文1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要想正确理解生活在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自然反应,必须了解促使他们产生这些反应的社会文化因素。高职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没有冲破单纯语言层面,没有把文化融入到一种语言中。文化知识的欠缺使得学生对英美人的言语和行为方式感到困惑,影响了他们对英语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由于高职院校英语教材所选用的文章大多源于美国社会,在此,笔者着重介绍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供英语学习者参考。
一、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差异
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讲究独立,不喜欢受约束,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做事都喜欢“Do it by myself”,父母也很少干预子女,鼓励子女早早离家,独立地生活与发展。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化则反映了集体主义的取向,注重群体合作,个人做事谦虚、不张扬,强调家族、家庭观念。
美国人讲究个性的自由、解放。在语言上体现为经常爱用“I think...”“I believe...”“My opinion is...”等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开头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是美国国务卿在代表美国政府讲话时,也会用这样个性色彩强烈的词汇。这与我们汉语的习惯有差别,我们总是在引用别人的东西,很怕把自己暴露出来,因为“枪打出头鸟”,所以从汉语中很少能体现出个性。
有一次,我去美国朋友家做客,到晚上11:00,已经很晚了,于是我就按中国人的方式想与美国朋友告别:“Mr.Steve,it is too late,you should have a rest.I bother you so much.I am sorry for that.”当我说完这些客气话以后,美国朋友非常不高兴,说:“No,come on,I don’t think you are bothering me,we talk so good,Listen,if you want to go,it is because you want to go,not because of me.”我起初十分不理解他,我是好意,但这正是价值观的差异。在美国人的头脑中,一个人只要对他自己负责就好了,不必替别人说话。
二、自立意识
自立是美国人获得individual freedom的必要心理素质。美国人认为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自由的,但要真正享受自由就必须rely on yourself。这种观念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在与美国人交谈时,他们很少通过显耀自己的家庭或社会关系来抬高自己;如果你那么做了,只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孩子,他们会毫不客气地问你:“Ok,we know your father is great person,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I am gonna find him.So,what are you?What kind of experience do you have?”在美国人的头脑中,一个没有自己生活的人永远只能是个孩子。
我结识了一位近70岁的美国老人,他曾经做过心脏的手术,在开始的交往中,根据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每次见他拿着沉重物品时就过去帮他,他立即严厉地对我说No,他告诉我,如果需要我的帮助他会对我说的,而只要他不说就说明他能自己做,这一点我一开始还真是不适应,后来在美国看见公共汽车上没有人为老人让座也就不奇怪了。
三、社会关系
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平等,他们不太重视社会等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不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别也不例外,例如很多学生对教授,晚辈对老人都直接称呼first name。这种越代、越身份的不拘礼表现,在很多东方人眼中则认为是失礼的行为。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美国人正式,等级更分明,中国人似乎非常习惯于等级分明的结构,基于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惯例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
四、对待“面子”的看法
美国人不太懂得什么是“面子”和为什么要照顾“面子”,讨论问题是非常直接的,他们愿意直面问题,提出批评,并讨论一些具有争议的话题,并坚持自己认为是“事实”的意见;而中国人所受的教育通常是避免直接的冲突、公开的批评,不愿讨论具有争议的话题,他们希望在人群中保持和谐,给别人留“面子”,解决矛盾通常通过地位比较高的第三者来疏通。
五、时间观念
中国人比较怀旧,也注重未来;美国人通常对过去不太感兴趣,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情况。美国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约会很少有迟到的现象,他们对时间的安排都很有计划性,你如果想预约一件事情,对方肯定会说,我先看一下我的schedule,而一旦事情定下来了就很少再有变化。我曾因班内开临时会议与美国朋友失约,朋友就很不高兴,他们不理解中国人怎么会有这么多临时性的事情,还要推掉提前的约定。
六、朋友模式
美国人对朋友的定义比较广泛,而且有区隔性,譬如说工作上的朋友、打球的朋友、喝酒的朋友等。他们一生可能有许多“朋友”和熟人,但经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化而变换,彼此之间承诺的义务有限。而中国人经常拥有少数终生挚交,他们彼此之间交情深厚,“为朋友两肋插刀”,愿意相互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另外,中国人朋友之间借钱是相当普遍的,而美国人朋友之间借钱则凤毛麟角。我们班一位学生曾因出门时忘记带钱包借了一个美国朋友的钱,不料对方第二天就催他还钱,让他郁闷了好长时间。
七、对待竞争
一个留美的华人曾经把美国比作是孩子的天堂,成年人的战场。美国社会的发展以竞争为推动力,“Work hard,play hard”是大部分人的作风,他们在言语争辩时都喜欢压倒对手,这种“getting the last word in”的作风当然是竞争性的一种表现。美国人早已习惯了竞聘、失业、再就业的循环过程,一个人的一生要更换很多职业,因此很多人都保持着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八、对待隐私
美国人通常很尊重别人的隐私,很少谈论年龄、薪水、婚姻状况等切身的问题。他们不喜欢突然的访客,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美国人尊重别人的安宁,在歌剧院、戏院、电影院都噤声欣赏。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里,大多数人也已经有了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人们依然把询问一些隐私性的话题当作表示关心的一种方式。
了解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美国人的言语和思维方式,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中美文化差异范文2
关键词: 中美文化差异 商务谈判 影响
引言
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中美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诸多方面。商务谈判在中美双方经贸往来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中美双方在行动、观点、风俗等方面往往会导致文化冲突。因此,谈判者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显得十分必要。
1.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
1.1思维模式的差异。美国人属于直线性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属于曲线性思维,习惯迂回,可见中美文化在逻辑观念上存在基本的差异。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驳斥自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中国人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
1.2价值观的差异。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美国人则偏向于实际。美国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他们按法则办事,即使是亲朋好友也要“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不像中国人这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做交易的手段。
1.3行为方式的差异。思维模式不同,中美双方的行为模式有其相应的特色。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的行为。
2.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2.1对谈判方式的影响。商务谈判一般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美国人习惯纵向谈判的方式,倾向于以具体条款开局。对美国人来讲,一次交易过程实际上就是针对一系列的具体条款而展开一系列的权衡和让步。中国人喜欢横向谈判方式,倾向于以总条款开局。对中国人来讲,谈判就是先就总条款达成共识,从而指导和决定接下来的谈判过程。
2.2对沟通过程的影响。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沟通方式,中美文化也是如此。美国人谈判喜欢“开门见山”,不兜圈子。因此,在与美国人谈判时,表达意见要直截了当,“是”与“否”必须清楚。中国人非常讲面子,不愿对任何事情说“不”字。他们认为直接拒绝会使对方难堪,甚至恼怒,是极大的无礼。在与中国人谈判时,语言表达要尽量委婉。中美谈判双方在形体及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上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同样的动作语言传递截然相反的信息。中国人常有沉默表示认可,或者表示对某问题的看法,或者不同意某条款,以此表示礼貌和尊重,这对于沉默持有消极看法的美国人来说,自然很难接受,他们把沉默看做拒绝。
2.3价值观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行为的影响。国际商务谈判中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远比语言及非语言行为差异隐藏得深,因此更难以克服。价值观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客观性、平等和准时等观念差异而引起的误解和厌恶。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客观性反映了行为人对“人和事物的区分程度”。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如美国人根据冷酷的、铁一般的事实进行决策。因此,美国人在国际商务谈判时强调“把人和事区分开来”。相反,在中国,“把人和事区分开来”这一观点被看成是不可能的。
2.4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美国社会的基础是以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在这种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在这种社会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遵循公事公办的规则,而人情关系则十分淡漠。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公私分得很清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更注重“人情味”,人际关系网往往在谈判中发挥关键作用,人们之间主要以利益交换为基础,更重视非经济性资源的人情关系,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
2.5对决策方式的影响。在谈判中知道对方谁具有作出评价的权力,决策是怎样做出来的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是影响决策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美国,采取自上而下作出决策,谈判的主要负责人具有完成任务时决策的所有权力和精力,这样就可以尽快完成谈判。在中国,强调共同参与和群体决策,所有成员协商一致,自下而上集体决策,所以中国人做出一项决策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3.中美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应对策略
3.1了解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谈判前了解文化差异必不可少。谈判准备工作包括:谈判背景,对人和形势的评估,在谈判过程中需要核实的事实,议事日程,最佳备选方案和让步策略。其中谈判背景包括谈判地点,场地布置,谈判单位,参谈人数,听众,交流渠道和谈判时限。所有这些准备必须考虑可能的文化差异。
3.2树立跨文化交流意识。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必须增强跨文化意识,认识到不同文化类型背景的谈判者在需求、动机、信念上的不同,学会了解、接受、尊重对方文化,避免因对文化差异的无知而导致的国际商务谈判障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要灵活多变,使自己的谈判风格和策略适应不同的商务文化影响。
3.3克服沟通障碍。语言是最重要的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工具,也是跨文化之间交流的工具。国际商务谈判一般都使用英语交流,如果双方的母语不都是英语,我们就要尽量用简单、清楚、明确的英语,不要用易引起误会的多义词、双关语、俚语、成语,也不要用易引起对方反感的词句。跨国文化交流中不可以主观地认为对方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和习惯理解发言,或从对方的发言中我们所理解的意思正是对方想表达的意思。
3.4消除偏见。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根据自身文化的个性和价值观念解释或判断其他一切群体的行为,从而产生对异文化的偏见,导致文化冲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消除偏见,这样才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要尊重对方,维护谈判局面,使谈判和谐进行。谈判者不可以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其他国家的人,也不可以以自己国家的文化衡量对方的文化,更不能崇洋,不坚持原则。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时,要理性地处理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
结语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中美之间存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在跨国商务谈判中,谈判者除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了解有关跨文化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态度,对他国的文化差异要表现出理解和尊重。只有正确地认识并妥善地把握中美文化的差异,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谈判技巧,强化自身优势,推进国际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园.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01.
[2]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01.
[3]周桂英.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J].江苏商论,2007.05.
[4]杨欣欣.中美价值观念差异及其对语言文化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01.
中美文化差异范文3
【摘 要】中国与美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国文化重集体,美国文化重个人;中国文化重综合,美国文化重分析;中国与美国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非语言交际上也各有不同。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文化;美国文化;差异
文化是指一个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的全部活动方式。它为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有,也为这个语言社会所独有。文化不仅一种社会出现的是人们在长期为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产物,而且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物。虽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中美两国也是如此,但中美两国依旧存在着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
1.文化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核心还是“思想”二字,历来主张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都要遵从特定的规矩,并且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学生见到老师,为表示尊重都要主动打招呼。而美国文化主要传承了基督教教义中的思想,不重视等级观念。他们更注重个人权益,所追求的是人人平等,在晚辈和长辈方面没有过多的礼节。对长辈、老师都可以直呼其名,他们可以与长辈争论问题,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独具一格的中国文化中,人情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人情在中华文化中有其一定的社会结构性,人情与面子是相互关联的,讲情面的人会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地报答别人的情谊。因此,在中华文化中,自我审视是在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及相互交往的情谊中成立和实现的。中国人重视家族及阶层,讲究门当户对。中华文化重视集体主义,讲究先集体后个人的观念。人们之间相互信任,同舟共济,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集体利益总放在第一位。在权衡个人主张行为时,时常是以群体利益和注重和谐为标准加以维护,这一点与美国文化大不相同。美国人主张个人自由,重视个人潜力的发掘,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信奉至上。在美国,人和人之间多为利益关系,表现出人情比较冷漠,非常重视个人利益和自由,个人自我意识很强。
2.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产物,受到生产方式、历史传统、思想及语言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受不同文化背景制约中美两国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喜爱综合性思维,注重整体优先,使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例如表达顺序时,先从大地方再到小地方,既国家、省、市、区、街、号;时间也是按照年月日的顺序表达。美国人则喜爱分析性思维,注重部分优先,在空间表达顺势与中国刚好相反,先从小地方再到大地方,时间也是从小到大。
3.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中国和美国也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别。就拿中美文化对待不同动物的见解为例,在很多中国习惯语言中,“狗”是贬义词,例如:“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等;然而在美国文化中则截然相反,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种见解也表现在习惯用语中,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意思就是你真幸运。类似的,在谈及“猫头鹰”也是一样,习惯用语中有这样一句话“as wise as an owl”,表明在美国文化中把它当作智慧的体现;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对待它的态度却是完全不同,由于猫头鹰长得很难看,声音叫起来又很难听,所以古时候的人称其为“恶呜”,说听见猫头鹰叫不吉利,直到现在还留下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迷信传说。
4.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也是中国和美国文化差别的重要组成因素,佛教传人在中国的2000多年里,其思想在中国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更深深地渗透在中国文化中,对中国的词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很大一部分成语都是与佛教有关的,比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看僧面看佛面”“半路出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这些词语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来翻译的话,会让美国人无法理解。同样,作为美国的第一大宗教,基督教也深刻地深入到了美国文化中,“绝大多数美国人相信的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上帝”,“1991年盖洛普民意现实,有一半的美国人相信上帝大约是在一万年前创造出了人类。”所以,在美国文化中,“上帝”(God)这个词替代了“佛”在中国的意义,一些习惯性用语和谚语也和这个上帝有关,例如“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God bless you”!
5.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中国和美国非语言交际也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在中国,我们不常用肢体动作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比如拥抱、亲吻。但是在美国文化中,父母与儿女间,兄弟姐妹间,好友之间,从小到大都是以拥抱和亲吻的方式来表达。其次,在美国,当人们相互谈话时,相互凝视着对方的眼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有句话说“Never trust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s”。但是在中国却不同,甚至一些中国人为了表达他们的谦逊或者尊敬,故意避免凝视着对方的眼睛。再次,中美两国人民关于各自的空间距离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大多数美国人在谈话时都不愿意挨得太紧,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例如:在公交车、电梯或者火车上,中国人能忍受相互不认识的人挤在一起,而美国人却无法容忍这样的身体接触。因此,对于个人空间的要求上,中国人比美国人小得多。而且,文化差别也表现在学校里,中国学生上课通常必须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以表示尊重,而美国学生则一般都坐着。
参考文献
[1]王海巍.文化价值观在中美会话风格中的体现[D].吉林大学,2006年
[2]杨富坤.浅析当代中美文化表象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08期
中美文化差异范文4
关键词:母女;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3.23
一, 谭恩美与《喜福会》
《喜福会》是谭恩美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在小说里,喜福会由四位母亲创立,她们玩中国麻将并烹饪各种美食。作者通过小说发掘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她们的美国出生女儿们的复杂关系。喜福会的母亲们来自中国传统家庭,她们在美国尝试保持中国的传统,而她们在美国出生的并成长的女儿们无法理解母亲们的思维方式,因此误解时常发生在母女之间。为了让女儿们了解自己和中国文化,喜福会的母亲们付出巨大的努力移除差异,她们通过各种机会告诉她们的女儿们她们过去的经历并永无休止的延展自己的母爱。对于美国出生的女儿们,在经历了一系列婚姻和事业上的困境后,她们逐渐理解了她们的母亲和中国文化。
二, 《喜福会》中涉及的三个中美文化主要差异
1. 文化规范的不同。中国文化规范倾向集体主义,美国文化规范倾向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是指任何道德、政治或社会形态,强调每个人在集体中的相互依赖,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Wikipedia,2010)。在中国,作文社会的一员,人们更倾向相互之间的联系。在某一特定社会群体,人们倾向于为了他人的利益或者荣誉,有时候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 (Guan,2005:69)。美国人崇尚"独立、民主、自由",他们更喜欢独立做决定和解决问题,因此,他们的成功也源自于他们自身的能力。
2. 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中国教育方式-父母至上;美国教育方式-平等对话。
中国的家庭教育主张尊老爱幼,强调孩子必须顺从家长,听从家长的指导并且执行建议,孩子尤其必须毫无疑问地遵从家长的安排(Li,2005:522)。家长或者长辈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利。在美国,人们推崇平等和自由,认为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他们强调并鼓励孩子们形成独立个性,发展独立能力。美国人愿意和孩子交流并且尊重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表达方式不同。中国文化-含蓄,间接的说话方式;美国文化-明确,直接的说话方式。
中国人习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说话。当他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即使没有特别的表达他们的意思,他们仍然能够能够同样轻易并清楚地理解对方。(Samovar,2000:80).在交流过程中,中国人高度重谦逊,但事实上他们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来同样表达自己的谦逊。与中国人相反,美国人喜欢用语言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希望别人能够快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意愿,因此,人们不需要花时间去通过动作、面部表情等猜测别人的想法。
三, 中美文化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1. 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只有一面与太平洋连接,交通条件不是很便利。在古代,中国与外界隔离,因此,中国文化相对传统和保守。中国人倾向于并很看重他们的家庭和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Guan,2005:70).这解释了为什么在《喜福会》中母亲们高度重视集体主义并且他们关注个人行为对整个家庭的影响。美国文化属于海洋文化,美国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还有墨西哥湾。美国文化相对更加开放,它愿意接受移民和外国文化。此外,政府和社会都包容个人不同文化,许多移民都被吸引着来到美国,他们的"美国梦"正是这种开放文化的接纳。
2. 儒家主导文化与基督教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人属于某一特定群体,比如他们的家庭,并且他们得忠实于该群体。 (Scollon,2000:130).在《喜福会》中,母亲们都是生长在中国文化里,即使他们后来到了美国,他们仍然希望可以保持中国式的传统生活和价值观。所以母亲们认为女儿们理所应当无条件地听从她们并且遵从集体主义。相反地,美国文化石历史和不断移民的产物,使得美国成为一个多文化国家(Luo,2008:22)。在《喜福会》,女儿们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她们渴求在家庭中的平等与自由,因此她们不愿被父母控制。
3.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
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在高语境文化中,信息通过动作,停顿时间甚至沉默表达。中国人倾向于用隐晦的间接的方式谈话。美国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人们传递信息更直接更明确,相对地注重语言表达的内容而不是文脉上的线索。
四, 结语
通过《喜福会》这部小说,我们看到中美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不同的语言环境造成,但这些差异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尽管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却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而且它的特有文化毫无疑问地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有着5000年的丰富而迷人的文化,中国文化不是高于或者低于美文化。对待不同的文化,人们应该建立正确的态度,在不同文化之间寻求平衡。在交流中,人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只有这样,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才能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Luo Ying,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nd Their Impacts on Trade,2000:7.#documentinfo
中美文化差异范文5
在之后留学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很多件难忘的小事,每一件小事都像是一扇窗子,让我对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那一件件小事折射出了一个个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以及中美两国人对待同样事物的不同态度。
果汁续杯
我是碳酸饮料的爱好者,但凡在外吃饭,都会先选好饮品,到美国后也是如此。在国内,饮料大多是一次易,也就是说花一杯的钱,买的就是一杯饮料,喝完不能续杯。但在美国,饮料是可以无限续杯的。比如你花五美元买了一杯中杯可乐,就能无限续杯,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喝到吐都可以。因为可以无限续杯,所以我每次吃饭都会买最小杯的饮料,喝光后再去续。但我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美国人都不这么做,他们似乎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大杯饮料,也很少续杯。起初,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既然可以续杯,为什么要多花那几美元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曾跟美国的朋友们讨论过,结果他们把问题反抛给我:“既然能喝大杯的量,那为什么非要买小杯,然后通过续杯的方式给自己找麻烦呢?直接买一个大杯,安心地坐那喝不是更好?”这个抛回来的问题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也让我最终意识到,这种差异主要源自中美两国人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通常,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小杯,是觉得没必要多花那几美元。而美国人认为,既然可以喝掉大杯的量,那就直接买大杯,省得来回续杯折腾自己。这体现出美国人看待问题或者解决问题都习惯从“人”本身出发,以人为本,认为不麻烦、不折腾自己最重要。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会有很多人为了休息而不工作,甚至宁可丢掉工作再重新找。相对而言,我们看问题更习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宁可不休息也要工作。
有人可能觉得中国人都以利益为驱动,太现实。但仔细想想,我们看重利益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平心而论,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是无法规避的现实,我们的生存压力也确实高于美国人。资源不足自然会引发竞争,时刻身处竞争中的我们也自然会更关注利益。也许,再过20年,当我们的发展程度赶上美国,当我们的人均可用资源不再那么紧张,生存压力也没有那么大时,我们就不会再纠结于无限续杯的饮料买大杯还是买小杯了。
与小朋友合影
有一天,阳光正好,驱散了连日来阴雨的寒气。于是我换上一身运动装,打开谷歌地图,向北边一处离我最近的公园走去。我当时边走边听歌,边听歌边观察着周围的点点滴滴。我在美国最初感受到的温暖来自陌生人之间松懈的防备,迎面碰到的那些陌生面孔都会投来善意的笑容。公园里零星地点缀着几个人,有老人带着宠物散步,也有家长带着小孩子玩耍。
在美国,“小正太”可谓遍地都是,他们蓝色的瞳孔总是散发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魅力,能让你感受到一个人在经历世俗打磨前最纯真的本色。突然有这么萌的小孩出现在身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合影,于是我故意和小孩的妈妈搭话,然后表达了自己想跟她儿子合影的意愿。那位妈妈的回答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她说:“I am good with that if he has no problem.” (他如果同意的话,我没有问题的。)听到这个回答,我的反应是:那么小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去征询他的意见吗?回想我小时候,爸妈想让我做什么,好像都是以一种命令的口吻讲话,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而在此时,对于是否要和一位外国叔叔合影,这位美国小朋友就得到了他该有的尊重。
起初,这位小帅哥有点羞涩,他拽着爸爸的衣角,看着我,有些扭捏。他的爸爸也像妈妈那样试探性地询问他是否愿意,并向他解释要对人友好,要乐于去帮助他人。小男孩想了想,然后带上头盔,骑着脚踏车来到我身边,于是就有了上面那张合影。
孩子虽小,但该有的尊重却一点也不应少。尊重别人是一种品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我们如果以一己之意硬要对方按照自己的套路行事,强人所难,不仅会显得过于强势,也不够尊重他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总会碰到看不顺眼的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对方,因为我们不喜欢一个人只能说明对方不适合自己,并不能说明对方就一定不好,或者对方是错的。如此重要的品质,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不妨设想,一个小孩如果从小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他/她很可能也不会去尊重别人,等他/她长大后面对不同的人、事、物时,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去接纳,而是排斥和诋毁。
如今有很多父母都喜欢强行介入孩子的决定,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以此来弥补自己年少时的缺失和遗憾。这令我不禁怀疑,有些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很可能就是缺乏尊重所带来的直接后果。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日渐觉醒,他们会在心中抗拒父母的这种“不尊重”,由此引发种种逆反现象。孩子再小,也是拥有独立生命的个体,他们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并非是父母生活的延续,所以能够得到尊重大概也是孩子学会生活的前提之一。在这一点上,美国父母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学习。
我有,你没有
第三件让我产生思想碰撞的小事来自与我同在一个实验室的美国朋友Matt。
有一段时间,我在课业、科研和找工作方面的压力剧增,于是我化身长舌妇,整天把抱怨挂在嘴边。有一天,Matt主动坐到我旁边,关切地问我有什么难处。听完我的话,Matt会心地笑了笑,随后意味深长地讲起了他的现状。
Matt的爸爸是一名按秒收费的律师,在美国属于高收入人群。可以想见,Matt家的经济水平绝对是高于美国民众的平均水平的。但让我惊讶的是,Matt居然在连打三份工来给自己挣学费,同时还在申请学校的奖学金。他和我在同一个实验室,课业、科研压力相差无几,我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有精力打工,而且是三份。我一脸不明所以,问他为何不向父母要钱,偏要自己打工挣学费。他说,美国的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父母的经济支持一般只持续到高中毕业就结束。从上大学开始,学生不再是小孩,而是具备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所以要学着独立,学着挣钱养活自己。因此,申请学校奖学金、银行贷款或是打零工成了美国学生最常见的获取资金的途径。也有一些人会向自己的父母借无息贷款,但在工作之后会如数归还。
Matt的叙述让我突然想起了网上曾经流行过的一段对话。中美两国的富二代都向父母问了“我们很有钱吗?”这同样一个问题,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回答。中国父母说:“是的,我们很有钱,我的将来就是你的。”美国父母却说:“是的,我很有钱,但你没有。”
无论是Matt的经历还是这段对话,都体现出了中美两国人对于父母与子女间“界限感”的理解差异。在美国,父母和子女间的经济关系是分明的,“界限感”很清楚。相比而言,中国父母与子女在这方面的“界限感”则比较模糊。直到和Matt有这次对话之前,我并不觉得自己花着父母的钱吃喝有什么问题,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没有将来要还的念头。但现在想想,正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使得“啃老”现象在中国越来越多。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向父母伸手要钱。久而久之,这种不良习惯就会延续到我们毕业、工作甚至成家之后,使我们变成“啃老一族”。
中美文化差异范文6
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的不幸遭遇激起了观者对主人公一家强烈的同情心。其背后所指涉的文化主题,即异质文化之间的隔阂、对峙带给个体的文化生存困境也极其醒目,发人深省,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全球化时代,依然存在着民族身份、文化认同的巨大困境。主创者在这部电影中预设了中国文化、人伦亲情与西方文化、工具理性的对峙、碰撞,由此铺陈情节、演绎故事、表现主题。[1]本文从理性观、家庭观与个体利己观三方面出发,分析了影片《刮痧》中所揭示的中美文化间差异。
一、理性观:偏主观与重客观
从《刮痧》这部影片上看,许大同这一人物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的思想。影片一开始给观众传递了一个假象,即许大同已经完全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并能与他人建立极为和谐的社会关系。在参加电脑游戏设计大奖的颁奖仪式上,他直言不讳地跟老板昆兰说该给他加薪,走进展厅后,许大同说自己的奖杯很丑。直率、幽默正是典型的美国个性。但随后,导演便向观众表明,这些都是在未触动某些原则前提下的表象。影片通过孩子间的一次小冲突,触及了许大同的原则底线。这段小插曲打破了之前所营造的和谐气氛,为随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由于丹尼斯不为自己打人的行为道歉,并当众向昆兰的儿子保罗的脸上啐了一口。这让许大同深感尴尬。为了给自己和昆兰“下台阶”,他当众打了丹尼斯一巴掌。从许大同与丹尼斯回家后的对话中,观众得知,他此前从未打过孩子。这也说明了这件事情在许大同心里的厉害程度。
从根本上说,中美文化中都有理性的概念,不同的文化主体在思维方式与行为选择上都重“理”,但双方“理”的本质却迥然不同。理性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很好存在下来,就是因为自身具有极强的理性。但这里的“理”与美国文化中的理性主义不同,其本质是道理与情理,即合自然、合人情,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当然,这里的主观不是指个体的主观,而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逐渐积淀,并被继承下来的一种集体意识,是得到公认的,具有普遍性的价值标准,诸如社会的传统道德礼教等。因此,中国人的思考逻辑和行为选择更多倾向于从自我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其标准是主观色彩较强的情理与道理。儒家思想中强调“和”的概念,强调“以和为贵”。孩子间的打闹和无礼,在许大同看来不但破坏了自己家庭的形象,更是有损于两家人的和睦关系。当这一生活细节被上升到这一层面时,许大同只有通过教训孩子来化解矛盾。许大同在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上,表现出明显的“克己”态度,显示出其为人处世的理性。但他的做法却并没有得到朋友的理解和认同。许大同在打了丹尼斯之后,影片将镜头聚焦在昆兰茫然和不安的脸上。面对这种情景,昆兰与夫人不知所措,和谐的气氛瞬间转变成尴尬与沉默。值得注意的是,许大同并没有注意到朋友不自然与不理解的表情,在其意识里也始终认为这是一种识大体的举动,是对朋友的尊重。
这件事情虽小,却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由于不同的文化和观念而造成的理解上的误区。昆兰是美国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式理性文化[2]的体现。他重事实、处事冷静、态度客观。在影片中昆兰的行事逻辑体现为对事而不对人,小孩子间的吵闹就是小孩子间的事情,不会上升到其他层面;在法庭上他证实许大同打过孩子;为了帮助许大同,他亲自跑到唐人街去寻找证据。这些都表现出其鲜明的西方理性思维。并且,美国的司法程序也同样重事实,讲求证据,据此进行逻辑判断。即使是一个父亲爱自己的孩子,都要凭证据说话。从影片中可以看出,美文化中虽然都强调理性,但其本质是不同的。许大同从幼年到成年,一直生活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这些观念一旦形成,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虽然来到美国后,环境有所改变,但骨子里的一些观念性却还是根深蒂固存在着。当许大同与妻子简宁为丹尼斯的诉讼案作准备时,许大同思索自己提供爱孩子的证明时,仍谈及了曾托人从北京带“中医偏方”这个敏感的字眼,并纠结于求证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何等荒谬的。这些都表明许大同没有意识到遭遇法律诉讼的根本问题和症结所在,面对现实他既固执,又极度茫然。
二、家庭观:家本位与个体本位
影片从各个角度出发,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善良、敢担当、仁义、爱家的好人许大同。但正是这样一个在道德上近乎完美的人物,却承受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遭遇。这无疑会引起观众极大的同情与思索。首先,许大同认为孝道是最基本的家庭道德。当法官问及他是否亲自给儿子刮痧时,许大同仅有片刻的思索,便点头承认,他既担心父亲以后无法在美国定居,也担心年事已高的父亲接受庭审。当简宁站起来想要反驳时,这位一向疼爱自己妻子的丈夫,表情变得少有的严肃和不容置疑。丹尼斯住进福利院后,他也向父亲隐瞒了原因。父亲回北京前,他甚至不顾法庭的禁止令,自作主张将孩子带去机场,为的只是见爷爷一面。影片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揭示了许大同对孝道的恪守。即使自己需要背负上难以承受的重压,违背法律,他都在所不惜。在昆兰的视角,刮痧是许大同父亲做的,当然就应该由许父承担,许大同怎能替别的个体顶罪呢。但在许大同眼里,代父受过是必守的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同样一件事情,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
其次,在对待许大同打小丹尼斯的事情上,也体现出中西家庭观上的巨大差异。根据中国传统观念的“父为子纲”,孩子是父母私有财产的一部分,孩子要无条件服从父母。孩子首先是家庭成员,然后才是社会成员。只要有“打”的理由,父母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孩子的感受是其次的,因此才会有爷爷和小丹尼斯解释说“打是亲骂是爱”。昆林觉得许大同在大庭广众下竟然动手打丹尼斯,这无疑是对人权的践踏。父母从为孩子好的角度出发,查看孩子的日记、信件,禁止孩子在中学阶段恋爱等现象,在中国很常见。在美国,孩子首先是作为平等的个体的社会一员,然后才是家庭成员。美国人的思想中,人生而平等,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不具有从属关系。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自主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父母无权剥夺。西方国家中父母与孩子以平等的朋友关系相处,父母进入孩子房间之前会先敲门等,孩子成年后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许大同行为中的欺骗、分居甚至是劫持等,都是从集体为基础的家庭观念出发,而他自己背负的是超越个体的家庭利益。
三、个体利己关:偏秩序等级与重绝对平等
影片为主人公设置了许多障碍与挫折,通过许多的细节铺陈将戏剧矛盾一步步推向激化。其情节牵动人心的关键在于许大同越是极力维护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利益,使他们不受到伤害,便越是使事情陷入难以收拾的境地。首先,许大同的努力其实质也是一种利己的行为。因为在他的意识中,只有家庭幸福,才有个人的幸福。从最开始的当众训斥孩子、“替父顶罪”、庭审上的公开愤怒、对美国司法逻辑的抱怨,到怒斥好友、愤然辞职、违背法庭禁止令,再到不顾生命危险爬上九楼给孩子送圣诞礼物。虽然主人公吃尽了苦头,但他维护自己和家庭利益的方式却背离和超越了美国社会所能提供给他的合理方式,因而距离理想的结果也越来越远。许大同的形式逻辑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仁爱所强调的差序格局,这种格局以“己”为中心,如石子投入水中推开的波纹,一圈圈愈推愈远,愈推愈薄。[3]特别是许大同在对自己的案子上,并不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信任的角度出发,要求一向涉及知识产权案子的昆兰来做自己的辩护律师。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由爱父母推而广之,仁爱程度也逐渐递减。中国的“利己”包含了主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及根据亲疏一定程度的“利他”。由此,就不难理解许大同以这种思维方式出发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