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产权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产权专业范文1
2015年7月,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标志其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首次得以确立,这也对做好基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特点的人才评价工作提出迫切要求。构建人才评价体系对于科学聘用、评审、考核、选拔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针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相关研究却甚少。人才评价要素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人才评价体系的前提,只有准确制定评价要素才能对人才进行有效评价。文章尝试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要素体系进行分析,以期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的依据
文章认为确定人才评价要素需建立在相关理论及现实基础之上,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1)人―职匹配理论。根据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提出的人―职匹配理论,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任职者的能力、人格、生理特征等有不同的要求。当任职者具备职业所要求的素质时,会产生协调作用。因此为促进职业发展,在确定人才评价要素时应充分考虑职业特点和要求。(2)工作分析方法。该理论强调在明确岗位职责和关键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以确定哪些行为或个性特征是影响此项工作或任务的关键因素。通过进行工作分析,就可以得出人才评价要素及标准。[1](3)胜任力模型思想。该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为完成某一特定岗位工作,实现高效工作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胜任能力要素的组合。对不同职业的胜任力构成,国内外研究人员建立了不同的理论及其模型,有借鉴意义。将能够决定工作绩效的品质和特征提炼出来建立胜任力模型的思想,为确定人才评价要素开拓了思路。(4)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特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是从事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跨学科、复合型、综合素质高是知识产权人才区别的显著特征。人才评价要素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其岗位职责及人才特点。
2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的原则
(1)体现差异性。评价要素及指标体系要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的特点来确定。从评价对象上看,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根据各类专业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规律和关键性问题,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才应制订分类评价标准。从评价目的上看,在基于招聘录用、干部选拔、年度考核、推优表彰、职称评审不同目的进行人才评价时,考虑的评价要素及其权重、次序应有不同。(2)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以往的人才评价存在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不能充分反映被评价者的潜在能力,因此,文章在对被评价者进行多维考察的基础上,将结合业绩成果量化考核的思路,选取、梳理并归纳知识产权专业人员评价要素。(3)体现科学、公正、规范性。设计人才评价要素体系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其组成的主要因素和相互联系,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以期客观反映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的工作过程和效果,才能实现对其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
3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要素
综上所述,文章将基于人―职匹配理论和胜任力模型思想,运用工作分析方法,对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的岗位职责、任务及评审、聘任和考核一系列要求进行分析,确定能胜任该项工作或职位的人的关键特征,并对这些关键特征进行归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初步的评价要素。
3.1 知识产权专业人员主要岗位职责
知识产权专业人员主要指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人才,广义上还包括知识产权审查人员、知识产权执法人员、知识产权教研人员等。其主要工作是在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进行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活动。具体岗位职责有:(1)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包含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专利地图编制等;(2)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包含制定知识产权申报战略、进行知识产权申报手续管理、侵权行为调查、知识产权纠纷的协调、处理和诉讼等;(3)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包含专利战略制订、商业秘密管理、建立侵权预警机制等[2];(4)其他方面如对企业专利的具体内容及申报策略负有保密责任。
3.2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要素
在对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岗位职责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胜任力模型研究成果及业绩成果量化考核的思维,文章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设定在知识、能力、业绩与成果、个性特征与思想品质四个维度上。
(1)知识。主要考虑被评价人是否具备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包括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知识产权人才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一方面要有法律、管理、贸易、科技、计算机等综合知识;一方面要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流程,懂一门外语,有与业务领域相关的理工科专业知识。(2)能力。主要考虑被评价人是否具备能够胜任工作的出色能力,包括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知识产权工作是一项复杂、艰苦的工作,对能力要求很高,一方面要有持续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抗压力、阅读和理解能力、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要有与业务相关的文字撰写能力、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文献检索和分析及翻译能力、知识产权前沿追踪能力、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和战略发展眼光。(3)工作实绩与成果。主要包括工作表现、工作实绩、业绩与科研成果、经济贡献、群众满意度五个方面。工作表现重点评价工作是否积极主动、爱岗敬业及出勤情况;工作实绩主要通过量化考核结果体现,包括完成任务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业绩与科研成果主要指获得表彰与奖励、承担科研项目、论著情况;社会贡献指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及其大小;群众满意度是同事或服务对象对其工作表现及实绩的满意率。(4)个性特征与思想品质。主要考虑被评价人是否有与职业相适应的个性及良好的思想品质。对工作态度、意向与动机、价值观、成就导向进行评价,考察其是否具有责任心、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保密意识、服务意识,是否具备从事知识产权工作所需要的严谨细致、接受新鲜事物、研究探索、坚韧、关注细节、诚信、正直的个性及品质。
如表1所述,文章在岗位职责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知识、能力、业绩、个性与品德构成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要素体系,以期尽可能全面地归纳出胜任知识产权工作所需要的人才特征,但是这些要素的关系并非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权重也应有差异,其中品德是前提条件,知识是基本条件,能力和业绩是核心条件。文章期望通过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评价要素体系为科学评价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专业范文2
[关键词] 新闻学专业学生 知识产权 教育
一、加强对新闻学大学生普及知识产权的紧迫性
1.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经济国际化的新形势下,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开始进入百姓生活,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显重要。对在校大学生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产权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懂得尊重他人的智慧成果,这是新时期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新闻学专业学生是未来中国传媒的主要力量,知识产权素质应为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知识产权是创新的产物,知识产权素质教育可以训练学生保护、运用创新成果的能力。
2.是时代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社会人力、资金、自然资源以外最重要的资源,它作为一种包含财产权内容的民事权利,它保护的对象是无形的知识、是创造性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素质就是运用、创造、保护、经营知识成果的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传媒成果的产权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创新的成果知识只有实现产权化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问题。
3.是传媒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日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媒业如何应对WTO环境下的传媒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媒体与法治研究室主任王军副教授认为,我国传媒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个方面的问题和难点:一是传媒业缺少代表广大作者利益的知识产权联盟组织。在西方国家,这种中立的知识产权联盟组织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有效地为作者维权,如法国的记者协会、美国电影家协会、英国演出权利协会、日本的文艺著作权保护同盟等。二是传媒业的领导层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漠。知识产权在领导嘴里或许是经常提到的词,但是真正落实到知识产权保护或者说要投入去研究这个问题,有很多单位的领导就不是很重视。三是传媒业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系统、完整的知识产权教育训练。
二、现有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及弊端
1.在专业设置下,把知识产权专业归属于法学系列,忽视了对理工类、综合类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在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起步较早、培养人才数量较多、师资力量较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第一“梯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第二“梯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所、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中心、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第三“梯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西安交大知识产权中心、上海交大知识产权中心、中山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重庆工学院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山东大学等等都未涉及理工类、综合类大学。 根据有关专家对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1所在我国有影响的理工类和综合类高校的调研统计显示,上过知识产权课程的学生不到学生总数的5%。
2.师资资源不足,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务实。在教学中,一般以理论教学为主,注重教授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较少涉及知识产权管理、转化、自然科学、生物技术等内容,而且教学方法单一。
3.教材编写良莠不齐。目前,知识产权教材种类繁多,各个学校的教师,不管是否从事知识产权专业都来编写教材,造成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某些观点不一甚至相左。
三、加强对新闻学大学生普及知识产权素质基本知识的对策措施
1.改革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内容体系。在课程设计上,首先应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前瞻性,除介绍传统的专利性、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内容外,还要讲解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生物技术知识发展等热点问题,既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教授,更要重视知识产权创造、投资、管理和运用的相关知识传递,并充分利用典型案例教学法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增强授课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2.扩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渠道,探索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开设知识产权必修课和选修课。此外还应扩宽教育渠道。如定期举办知识产权系列讲座,聘请知识产权专家就国内外传媒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典型案例,知识产权的最新进展与动态进行介绍。建立校内知识产权网络教育咨询平台,利用网络的进行资源共享,扩大知识产权宣传的影响面。加强校媒合作,组织学生学习知名传媒单位的经验。
知识产权专业范文3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教育
受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以及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且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竞争当前也有着极大的作用与重要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是当前各个国家所重视的部分,很多国家都以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且对知识产权专业教育也逐渐重视起来,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我国知识产权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本文就提出几点教育措施,为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一、明确知识产权教育的专业层次以及目标定位
(一)设置专业层次环节
对于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来说,应该设置在哪个层次中是当前教育工作应该重视的话题,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部分,就当前高校教育来自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都有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工作,而对于这三个层次来说,也应该有较为突出的部分。从现今我国高等人才教育目标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本科教育已经从传统的教育形式转变成通识性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可以看出当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形式。而对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来说,不仅仅要求其拥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还要拥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因此对于本科教育来说,并不能够全面的完成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工作。所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要从本科教育工作后着重进行,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教育形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教育形式,更好的促进我国知识产权稳定发展。
(二)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知识产权专业来说它与其他的专业有所不同,由于其特点不仅特殊,其本身并不能是简单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还是由人文知识、自然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等的结合所构成的知识产权,其中也包括法律权利等内容,所以知识产权内容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学知识基础以及综合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产权内容,更好的弘扬和传承我国知识产权文化,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更好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也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当前教育要求以及社会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形式,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内容,更好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更好发展。
二、创建合理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
(一)设计合理的课程形式
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其核心主要就是选择合理的课程模式以及教学模式。对于知识产权专业来说也是不例外的,其内容与法学、管理学、科技学等科目有所不同,它具有一定的复合性特点,对于传统的教育形式来说,并不能完成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教育要求,更加无法发挥知识产权教育的特点,因此必须要制定合理的课程教育形式,根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教育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形式,也要根据知识产权具体内容和高校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课程,进而更好的为高校不同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形式,更好的提升知识产权专业的学习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更加稳定的推动我国知识产权良好发展。
(二)建设全面的知识产权专业教材内容
在知识产权制度刚确立时,当时我国并没有一套相对全面的专业教学材料,直到一九八四年左右,我国在相继出版了有关知识产权法律的相关书籍,并且也在几年后了有关知识产权的教材内容,这也调补了当前知识产权教育教材的空缺,对知识产权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就当前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资料已经非常丰富了,但是由于这也专业开设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有效知识产权内容还不够全面,所以在教学中知识欠缺教育也并不完善,所以对于当前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建设相对全面的知识产权专业教材内容,要将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全面渗透到教材当中,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未来发展。
三、构建高水平强专业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师资团队
虽然知识产权教育是一门新兴的科目,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其发展的速度却是很快的,而对于当前很多高校的知识产权教学方面,所拥有的师资团队还是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为社会培养出专业型的知识产权人才,就必须要在高校中构建高水平强专业的师资队伍,从而更好的完成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工作。但就当前的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来说,依然存在专业教师欠缺良好的专业能力的现象,高校必须要重视这一工作内容,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能力,从而为高校学生开展更加专业的、全面的知识产权教育活动,为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有利的基础。高校要为教师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也要不断的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全面掌握知识产权相应的知识,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开展全面的专业型教学内容,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全面的师资力量,为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培养从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结束语
现今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必须要提升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并且要明确其重要性,在根据其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从而为我国知识产权稳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知识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有利的基础。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专业范文4
[关键词]补课 专业知识 私有产权 公共物品
近年来,各类课外补课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早在10年前教育部就颁布了补课禁令,并在2006年的《教育部关于贯彻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法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要严厉禁止各种形式的补课行为,而且,各省市也加大了对补课现象的查处、对补课教师的惩罚力度,但补课这一热潮并没有减退,参与补课的学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这与国家教育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2010年7月,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而从当前的教育体制及升学制度来看,随着规划纲要的不断落实,会引起高中学生数量的持续增长,而为争夺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一稀缺资源,必然提高学生对补课的需求,这将加大国家禁止补课现象的难度。
为有效的制止课外补课现象,同时降低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对已有的关于当前补课现象为何会大量存在以及解决对策的研究进行评述,发现关于补课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虽然已有研究一致认为主要是由于当前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对补课具有现实的需求,但在分析的过程中,往往缺乏较为严谨逻辑框架和有效的分析工具,而关于解决对策方面,通过评述,本文发现,在已有研究所提出的三方面对策中,对于能够短期内有效的制止补课现象,采取从法律机制入手将更为可行。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应用产权经济学及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论证由于专业知识这种人力资本产权的私人属性及物品的公共属性,教师具有了决定如何使用专业知识的排他性权利。而为购买到能够规定教师如何使用专业知识的权利,国家通过租金激励代替市场上的利润。但是在监督和查处成本的限制下,部分教师的关于如何使用专业知识的权利被搁置在了公共领域,进而在学生需求大量存在的前提下,教师对公共领域的租值进行攫取,即凭借着排他性的使用权而将专业知识以俱乐部物品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又由于俱乐部物品虽具有排他性,但并不具有竞争性,因此也就出现了在当前国家法律规定严厉禁止、大力查处教师补课的背景下,补课教师数量虽在减少,但参与补课学生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却逐渐递增的趋势。在文章最后,本文将从法律层面上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关于补课问题相关研究的评述
关于补课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大量存在,虽然已有的研究很多,但对于补课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已有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在当前应试制度下,学生对补课存在现实的需求,如文雨(2009)指出补课是应试教育的必然选择[1]。熊明川(2010)认为教育体制的应试机制及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根本原因[2]。马文化,马龙云(2010)认为不合理的应试教育是造成补课风严重的最根本原因[3]。然而,已有的研究虽然在这方面达成一致,但基本上又都是就事论事,因此在两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一是在分析中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二是没有建立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因此使得研究的科学性大大降低。
而关于如何能够有效的消除大量存在的补课现象,已有研究则主要从三个角度提出对策:第一是从道德层面入手,主张通过道德体系的建设,唤醒教师的道德意识,来消除这种不合理的补课现象[4-5];第二是认为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升学制度,才使得学生对补课存在现实的需求,因此应该改革当前升学制度,具体则应该推行素质教育[6-7];第三是从法律层面入手,提出要求加强法制建设,具体应该从加大执法力度和对补课教师的惩罚力度来遏制补课现象[8]。而对于是否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的解决补课现象大量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制度的角度来看,道德体系这种非正式制度的建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作为短时期内有效解决补课问题的对策,效果将不会十分显著;其次,在当前,我国对于素质教育还属于探索阶段,关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也十分模糊,因此素质教育的推行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也说明在短时期内,对于解决补课问题,仓促的进行升学制度改革,草率的推行素质教育并不可行。再次,如果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由于属于强制性变迁,使得法律机制的变迁在两方面具有优势:一是转变和调整速度较快,二是一经确立和实施,会在短期内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因此对于短期内解决补课现象大量存在的问题,相对于前两种措施而言,采取法律手段将更为可行,然而在当前,虽然国家的执法和处罚力度在不断加大,但补课这一热潮却没有出现减退的趋势,这说明只加大执法及对教师的处罚力度,并不能有效解决补课这一问题,因此也就意味着还需要对当前的法律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专业知识产权上的私人性与商品上的公共性
(一)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属性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虽然早在古典经济学阶段,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就对人力资本的存在和价值进行了一定的描述,但在经济学领域,对人力资本的内涵、投资形式、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的当属舒尔茨,因此舒尔茨(1960)也被公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在舒氏看来,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①。因此从这方面来看,专业知识无疑属于人力资本中的一种,而且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人力资本的属性,周其仁(1996)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人力资本是“主动资产”,并天然属于个人,其次,人力资本产权同时具有三大基本特征: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归属个人;第二,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第三,人力资本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9]。这就是说,诸如劳力,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学习能力、以及努力、负责、创新、冒风险、对潜在市场机会的敏感等等一切具有市场价值的人力资源,不但总是附着在自然的个人身上,并且只归个人调用(周其仁,2000,)[10]。
(二)专业知识产权上的私人性
从周其仁对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描述,并结合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得出两个关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基本结论,第一,从所有权上来看,个人对自身的人力资本具有独立的所有权,即所有权的私人属性。第二,独立的所有权又决定了个人对自身人力资本具有排他的使用权(在没有进行产权交易的情况下),而排他的使用权又使得个体具有能够决定如何以及采取何种方式使用自身人力资本的权利②。当把问题具体细化到人力资本中的专业知识时,情况也是如此。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一般来说,由于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的所有权和排他的使用权,因此,其会充分利用这两项权利,进而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决定如何对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进行利用。
(三)专业知识物品上的公共性
萨缪尔森(1954)将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定义为公共品(纯公共物品)[11]。在萨缪尔森的基础上,奥尔森(1995)将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的物品定义为准公共品[12]。而关于知识的属性,Stiglitz(1999)认为,与其他物品不同,知识具有很多公共物品所具有的特性,可以说是全球性的公共物品[13]。吴江(2010)也指出,知识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知识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在使用和消费上有非排他性[14]。具体从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维度来衡量,Hall和Mairesse(2006)则认为,知识无疑具有非竞争和非排他(至少可以说很难排他),因此属于公共物品[15]。Frost和Morner(2010)也认为知识具有非竞争和非排他的公共品特性[16]。而从一般的专业知识(天然)来看(抛开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谈),在自然条件下,首先,一个人对其的学习和运用并不能排斥其他人对其的学习和运用,其次,专业知识一旦被某一个体所获得,向其他个体传递的边际成本会大大降低。因此从公共品的定义来看,对于一般的专业知识,关于其自然属性,也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而且更接近于萨缪尔森所述的纯公共品。
三、人力资本使用权的排他性与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使用方式
虽然从物品的属性来看,专业知识具有公共品特性,但是当其附于某一个体身上时,就变成了该个体的人力资本,因此从产权的角度来看,该个体就获得了对专业知识的排他性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知识的公共品特性能否实现就完全取决于个体如何行使专业知识的使用权、对专业知识采取何种使用方式。从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维度来看,一般来说,个体对专业知识应该具有四种不同的使用方式,第一种是个体对自身的知识进行保护,不传授给任何其他个体,此时的专业知识成为了私人物品;第二种是以其他个体满足该个体所提出的交易条件为基础,进而向其他个体传授专业知识(如其他个体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接受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但并不限制其他个体的数量),此时专业知识的传授由于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成为了俱乐部物品;第三种是个体对接受传授人员的数量进行限制,进而使专业知识具有竞争性,因此时的专业知识此成为了准公共物品;第四种是个体无条件的向任何其他个体提供,因此此时的专业知识接近于纯公共物品。而在现实中,专业知识的传授具体以哪种形式出现,专业知识具体体现出哪种属性,一般来说,取决于拥有它个体的最大化行为。
四、当前公立教育体制的本质与教师的补课行为
正如上文所述,一般来说,教师会根据自身的最大化目标来决定如何行使对自身专业知识所具有的使用权,如果从交易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教师会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来决定如何与其他主体交易自身的专业知识。而在当前政府主导的教育体系下,国家主要通过财政支出转移,即通过向教师转移部分政府部门的租金来代替市场上的利润,来购买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使用权中关于如何使用专业知识的这项权利,使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中的该项权利发生分离,试图通过买断这项权利,来推动教师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转变为纯公共物品,进而无条件,无差别向其所有学生提供的目标。但是根据巴泽尔(1997)的观点,除非产权得到完全的界定――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这是永远做不到的――部分有价值的产权将总是处在公共领域当中[17]。也就是说,由于彻底的监督教师是否履行该义务需要十分昂贵的交易成本,因此从边际上来看,总会有部分教师关于如何使用专业知识的这项权利被搁置在了公共领域,而为了避免租值的耗散,并使公共领域内的租值最大化,教师将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使用方式进行了转变,从无条件向学生提供转向了有条件向学生提供,即采取使专业知识从纯公共物品转变成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竞争性的俱乐部物品。具体来说,在现实中,教师通过采取收费式补课的方式,来实现公共领域租值的最大化。
五、当前法律制度未降低补课热潮的归因
在部分教师关于如何行使专业知识的使用权处于公共领域,进而引起租值攫取,导致补课现象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国家试图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来制止该现象。但是从当前来看,虽然补课教师数量的在减少,但参与补课学生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认为,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根据巴泽尔所述可知,虽然执法部门的大力查处能够降低补课教师的数量,但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也会导致公共领域的存在,因此补课教师的数量不会降低为零;其二,在该公共领域范围内,教师仍然具有对专业知识排他性的使用权利,而从物品属性上来看,专业知识又具有公共品特性,在这一框架下,教师通过选择将专业知识以俱乐部产品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仍然能够攫取到公共领域内的最大化租值;其三,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之间竞争的加剧,对补课的需求必然提高。又由于俱乐部产品虽然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因此,对于某一学生而言,只要付费,就能够获得教师向其传授专业知识的权利,不会受到参与补课的学生数量多少的影响,所以随着学生竞争的加剧,参与补课学生的数量一般会提高。
六、关于消除补课现象的对策
从对已有研究的评述中,笔者发现,关于消除补课现象的对策,已有研究提出的道德体系建设与推行素质教育虽然在长期内具有较大作用,但由于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及素质教育推行的缓慢性,因此短期内的作用十分有限。想要在短期内有效的消除补课现象,重点应该考虑从法律方面入手,采取突变性的制度变迁。在当前,教师采取补课行为主要是由于处于公共领域内的权利具有较高租值,而通过深层分析,可以进一步发现,处于公共领域内的那部分权利之所以具有较高租值,主要由于学生的需求所引起,因为在当前的升学制度下,使得进入大学的这项权利成为了稀缺的、能够在未来带来较高收益的资源,所以学生愿意为获取教师的专业知识而付出一定的代价③[18],同时,学生的肯定和支持态度也使得国家监督和查处补课现象的难度加大,进而虽然制定了加大执法力度、加重对教师处罚的法律制度,但由于监督和查处到补课现象概率的降低,参与补课的学生又免于处罚,导致当前法律制度的威慑力不能有效发挥。从更极端的角度来讲,由于教师实现公共领域租值最大化的途径是将专业知识以俱乐部产品的形式提供,因此只要补课的教师没有被完全查处,那么参与补课的学生数量就不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可以更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法律安排,本文认为,重点应该从降低学生的需求入手,具体则可以通过降低学生参与补课的收益预期来推动学生需求的下降。从当前来看,一个可行的法律安排是在对教师进行处罚的基础上,另加规定,只要参与补课,一经发现,就取消学生参加高考的资格。该项法律安排的制定,一方面会直接降低学生的补课需求,一方面会通过降低学生的补课需求而间接的降低公共领域的租值。因此会同时降低教师提供补课和学生参与补课两方面的意愿,进而可以更有效的制止当前的补课问题。
[注释]
①这一概念是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协会年会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中所提出。
②张五常在卖桔者言中曾指出,劳力和知识都是资产。每个人都有头脑,会自行选择,自作决定。我要指出的重要特征,是会做选择的人与这些资产在生理上合并在一身,由同一的神经中枢控制,不可分离。181 1988 四川人民出版社。
③南方日报记者在广东省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从当前来看,虽然“禁补”的呼声、投诉不绝,但在“禁补”对立面上,要求补课的声音似乎更为浩大,在众多受访的学生中,超过90%的学生赞同补课。
[参考文献]
[1]文雨.“补课”是应试教育的必然选择[J].甘肃教育,2009(23).
[2]熊明川.对“禁止有偿补课”的理性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0(10):9-10.
[3]马文化、马龙云.补课风屡禁不止背后的文化根源分析[J].广西教育,2010(02)12-13.
[4]该“补课”的是师德[EB/OL].南方网(),2009年5月13日.
[5]黄维春.莫让有偿补课毁了师德[J].江淮法治,2008(24):21.
[6]于静.中小学学生“校外补课热”的社会学分析[J].消费导刊,2009(09):194.
[7]马得清.假期补课的根本原因揭秘[EB/OL].光明网,2010年4月4日.
[8]张忠富、王海清.学校有偿补课存在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09(06):33-34.
[9]周其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9.
[10]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2000(11):1-12.
[11]Paul A. samuelson.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ume 36,Issue4(Nov,1954):387-389.
[12]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7.
[13]Joseph E. Stiglitz. PUBLIC POLICY FOR A KNOWLEDGE ECONOMY[J]. Department for Trade and Industry and 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U.K.January 27, 1999:1.
[14]吴江.知识的特殊商品属性[EB/OL].转载于北京社科规划网( ),2001年10月29日.
[15]Bronwyn H. Hall, Jacques Mairesse. EMPIRICAL STUDIES OF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DRIVEN ECONOMY[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Volume 15, Issue 4 & 5 June 2006:289-299.
[16]Jetta Frost, Michele Morner. Overcoming knowledge dilemmas: governing the creation, sharing and use of knowledge resour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ategic Change Management. Volume 2, Number 2-3/2010:172-199.
[17]巴泽尔著.费方域、段毅才译.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7.
知识产权专业范文5
关键词:转型升级 知识产权保护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小企业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粗放型经营的特征较为明显,缺少高新技术的研发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因此,从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鼓励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在不增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投入的前提下锐意创新,实现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概念最早见之于17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观点,后为比利时著名法学家皮卡第所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有别于传统的财产权。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中外学者多有阐述,概言之,主要是“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三种。我国学者认为,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即包含了排他性和绝对性。具体表现为:1.知识产权为权利人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的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2.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知识产权在地域上、时间上的有限性,则是世界各国为了促进科学文化发展、鼓励智力成果公开所普遍采用的原则。从根本上说,建立知识产权的目的就是为了平衡知识产权专有性和知识产品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资金、设备,有形资产作为核心的企业经营模式逐步被知识、信息所取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日渐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的财富中心逐渐转变为知识以及知识产权。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开始凸显,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不断释放重大利好,只有不断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提升中小企业在生产价值链上的地位,实现转型升级才真正符合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创立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实现创造性表达的最大化,是在授予知识创新者或知识产权所有者阶段性排他权利的同时,要求权利人公开技术,使更多的人能够使用创新的技术,丰富我国企业的优势品牌,提升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战斗力,促进全社会技术进步。
二、当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较少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投入少,不少中小企业最初是通过模仿国外产品打开市场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十分重视知识产权问题,技术的积累和产品研发相对滞后,掌握的自主知识产权更是少之又少。
(二)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能力不足
我省的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采用家族式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也有利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节约,但是,另一方面,家族式的管理,并不利于管理层人员结构的规范和、合理化,许多企业甚至不会将知识产权的管理纳入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中。
(三)低端不自主化
不少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对注重设备、仪器等“硬件”建设,忽视技术、研发等“软件”提升。曾经有人这样提到“浙江制造”,“浙江制造”在过去被人认为是设备不行,现在设备上是有了提升,问题却出在,用一流的设备生产三流的产品。我们的中小企业,花大价钱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主导产品的技术和装备,缺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科技研发力量薄弱,最终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
三、转型升级时期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
(一)济条件下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及时申请专利、注册商标,而其他企业却及时提出申请、取得注册,拥有授权,权利人当然享有要求你支付使用许可费的权利,否则便依法阻阻却你的使用,并且可以侵权为由,要求赔偿损失。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作为私权,也存在被滥用的可能。知识产权的不正当行使,即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诸如抢注商标、侵犯专利、外观设计等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时有见诸报端,这充分说明了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财产权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出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性。对于一些习惯“模仿”同行产品的企业,无疑是法律给予的严正提醒。
(二)发挥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的积极性,注重知识产权的开发、积累以及转化
1.中小企业自身应当重视知识产权开发,重视知识产权积累,重视知识产权转化,不断创造自主知识产权。2.行业协会与企业间的协作配套需逐步完善。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要加强联席,相互协作,互促共进,形成较完善的产业循环链。特别是一些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在行业协会积极引导下,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推动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和销售网络,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3.政府应当鼓励中小企业开发知识产权。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研发能力不足,这是长期形成的结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得到改变,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认识到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对中小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在生产的同时注重研发以及技术的革新。最后,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限制滥用知识产权既需要具备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又要有反垄断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应当进行人才培训。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提高企业利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氛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加强,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产业竞争的重要工具。不少中小企业是以出口为主目前,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出口产品与其他成员国之间多有贸易摩擦, 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政府参与解决贸易摩擦和知识产权保护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但是当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遭遇侵权或不公正待遇时,仍然亟需寻找政府资源的支持,需要有良好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氛围。
目前我国多采用从知识产权法、民法等私法角度制约因滥用知识产权造成的侵害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中设计的限制权利滥用的制度,(如“强制许可”、“合理使用”等规范),《民法通则》中限制权利滥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以及《合同法》第329条规定“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这些规定并不能很好的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今后,建议从立法的层面上,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平衡机制。利益平衡机制的构建应当兼顾知识产权所有人的专有权和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得自由,兼顾智力成果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兼顾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兼顾知识产权和竞争的要求,因此,建议将构筑利益平衡机制作为立法目标,即确保本身合法的知识产权不至于被滥用,确保知识产权领域的正常竞争不被非法限制,保证对创新的刺激和对竞争的维护,并最终统一于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上。
参考文献:
[1]吴汉东、刘剑文等著.《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2版.第97―215页;
[2][美]Jay・Dratler,Jr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71―472页;
[3]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第2版.第251―252页;
知识产权专业范文6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涉及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实践性。该专业的毕业生,无论是从事生产、管理,还是研究工作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十分重视该专业生产实习活动的开展,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以适宜的生产实习模式,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的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1]。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的重要性及意义
生产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通过安排学生前往相关食品单位或企业实习,参与产品研发、生产和管理检验等环节,加深学生对行业、社会的认识,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能进一步强化、巩固和提高已学习或已收获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快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2]。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的要求与内容
在2009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原料学、免疫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毒理学和食品质量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食品加工技术和品质控制管理知识,熟悉国内外食品法律法规以及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能在食品原辅料生产、食品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以及食品卫生、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从事食品分析检验、品质控制与管理、食品贸易、食品安全评价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基于培养目标的要求,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设置有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食品质量分析与控制两个实习内容,遵循着从大型仪器的认识、操作、分析到生产线上的质量控制,逐步递进、由浅到深的过程,具体包括:一是通过生产实习进一步熟悉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系统,了解各生产环节中的不安全因素,丰富实践知识,掌握食品企业与其它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环节及要点操作内容;二是通过生产实习的现场工作,初步掌握与实践食品行业内安全生产技术工作的基本技能;三是通过了解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责;四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实习内容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所学专业课程,以实习内容为基本撰写实习报告[3]。
三、生产实习的开展形式与取得的成效
学院与校外多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已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涉及粮油加工、果蔬饮料、畜产品加工等,如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亚食品研发中心等,保证了学生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
在生产实习期间,企业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生产流水线,使学生全面地了解食品生产、加工、包装的要点内容及操作;将实习生按学生兴趣及实习单位的需要分组进行顶岗实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加到生产实习中,每组由一名实习教师和一名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每天实习结束后,全体实习生会针对当天的所见所感以及自己的收获等情况进行集中地讨论交流,时而会邀请相关监督监理人员及多位工人参加。对生产实习的考核内容及其所占比例为,劳动情况占40%;遵章守纪情况占20%;实习报告编写质量占40%。
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开展由食品研发、质控、生产、贮存、检验等环节组成的系统性实习,让学生通过了解走进单位或企业,把操作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统一起来,学着做人做事,学着创造改进,发展团结协作,学会应付各类事件。也尽量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学生间、学生与负责教师间、教师与企业间的相互讨论,发现并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形成资源互补,互惠互利的局面。
如我们依托现有的技术平台及资源优势,聘请经验丰富的仪器操作人员担当指导教师,并尽可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在已学会使用实验室小型检验分析仪器之后,也对单位或企业的物性测定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色差仪等先进大型仪器的样品预处理、上机分析到结果处理过程有个详细的了解,并试着利用大型仪器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测与评价。又如让学生深入果蔬、饮料、发酵食品及畜产品等各种生产线,以食品安全的角度理解工厂的设计与布局,及时引入GMP、ISO9000以及HACCP体系管理工厂中的实施和运作,并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分析检测。以食品质量控制为主,食品制作为辅的原则进行实习,通过操作各种仪器和设备,参与完成各类工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克服畏缩心理。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及生存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该专业毕业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生产实习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在保证生产实习质量与成效的基础上,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生产实习重视不够
尽管现已有大量学院开展了生产实习活动,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且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学院与食品单位、企业对生产实习的安排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对生产实习的效果与反馈监督力度不够,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与流程,从而造成了学生的敷衍应付心理,食品单位、企业走过场的现象。
2、生产实践难度大
实习基地不足,生产实习涉及的一些研究检验机构和食品企业,因工作性质特殊,不便开展规模生产实习,即使学生进入机构或企业,也存在着只能做基本的清洗、整理工作,长时无机会参与生产线加工、检验等工作的情况。
3、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师资力量不足
食品质量与安全类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生产实习基地的基础设施与老牌专业相比较为薄弱,特别是一些精密仪器的数量不足、师资队伍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教师是由其他专业转行过来,没有受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4、生产实习效果不明显
随着食品企业及部分食品相关单位经营机制的转变,为期一、两个月的生产实习时间短,加上学生又是第一次从校园进入社会,心理预期值高,容易造成学生和企业间的矛盾。且学校的实习经费又比较短缺,限制了生产实习基地的选择,导致生产实习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明显的效果。
5、人才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需要广泛了解并熟练掌握包括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检测与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目前的生产实习模式较为单一,效果不明显,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离实际社会需求尚有差距[4]。
五、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生产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四方面的措施与建议:
1、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强化专业责任意识
通过常年为学生订购《中国食品报》、《中国食品质量报》等专业性强的核心期刊杂志,强化学生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提高其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通过生产实习活动,深入食品企业、单位了解我国、地方食品安全现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探索。
2、加强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提升实践技能
应结合本专业的性质,聘请已有丰富工作经验且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选择尽可能多的相关检测机构及多种类型的食品企业作为生产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对产品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有具体的了解,也能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丰富经验,及时了解、掌握食品检验新信息和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实践能力。
3、开展技能培训,丰富知识结构
通过生产实习,了解社会、企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聘请相关权威专家为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如食品检验工、内审员等)的考评。在学校开展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知识结构,增加实践能力,也为今后的择业就业拓宽了道路。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
为了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学校通过招聘和自己培养的方式,针对专业实践,以让任课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或技术顾问的形式,轮流到食品企业、检验机构等参与实践,在掌握先进的实际操作技术、了解最新行业动向的同时,指导帮助企业,使生产实习与科研能有效结合,产学研相长[5]。
新疆农业大学自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来,已有1届毕业生步入社会,就业率达到95%,且包括食品卫生与质量监督部门、科研院所、大中型食品企业等多个用人单位都反映良好。通过不断地探索与改革,该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已日趋准确完善,学生专业能力与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也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实践证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卓有成效的。这对满足社会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方面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解决由食品安全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以及加强国内食品监督与管理等有积极意义,也为形成和打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产实习的特色、为兄弟院校对该专业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书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3)69-71.
[2] 肖贵平,郑宝东,宋洪波.浅谈食品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J].福建轻纺,2007(10)13-17.
[3] 辛志宏,史秋峰,胡秋辉 等.“技术管理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9(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