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隧道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隧道实训总结

隧道实训总结范文1

Abstract: Employment-oriente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es the vocational competence training as the goal for which each link of teaching activities serve for. Its goal is 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with high skills for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front-line service. The course reform of "Testing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he good idea and direction for achieving education goal and is extensively appli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关键词: 高职;检测;课程改革;项目教学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tection; course reform; item teaching

0 引言

目前,根据交通行业的大发展,一方面,对试验检测人员需求越来越高,根据交通部制定试验检测人员上岗要求的内容,根据学生现状学生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内容已经不能满通部对试验检测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适应企业对毕业生检测技能要求,对目前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的,对该课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符合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完善项目化教学的校本教材,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培养。

1 课程内容改革

围绕公路工程检测工作中的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参照交通部公路水运检测工程师(员)资格证考试大纲,设计为公路检测基本知识、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五个模块。将此类五大项目试验检测相关的工作任务按项目化课程的“规则”进行整合。

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102学时,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0.75年,理实一体化内容如下:

此项改革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 ,初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我院招收的生源为高中后的高职类学生,农村生源占到了85%以上,学生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但学生就业愿望强烈,因此在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上,主要以其实用性为主导思想。

主要突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公路行业人才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专业岗位要求的实际。

教学内容紧密跟踪公路工程发展的趋势,根据公路建设中新技术、新设备、新规范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公路施工检测、监理检测、专项检测行业的不同需求。教学内容基本满足各类公路职业岗位对本课程的职业技能要求。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校内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 即每次课都给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 3-6 名学生一组,学生亲自进行试验操作,数据处理,最后进行成果分析完成检测报告。教师仅起指导作用,这样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由于试验为综合的系列试验,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学生可得到较为系统的技能训练,更加深了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并促进和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建立了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稳定的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了专门进行路基检测、路检测、桥梁检测、隧道检测等实训基地;与校外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交通科学研究院等近23家单位建立了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此外,还与桥梁检测仪器厂家签署了产学合作协议,形成辐射全桥梁培训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为学生真刀真枪的实习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3 对教学评价形式的改革

本课程采用分阶段、分项目进行考试,每个项目分别是理论和实操相结合考核。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3.1 理论考核成绩: 采用百分制 ①理论纸质试卷得分:理论考试采取纸质一次性确定成绩的办法,从课程题库中抽取试题组成试卷,理论考试作弊成绩为零分。②分阶段分项目考核成绩:该课程分成五大项目,每个项目完成后,需进行各项目的分解考核,三个项目以上不及格的,总成绩定为不及格并不允许参加补考,必须重学。③作业:必须做满5次作业;④考勤:缺勤2次以上者视为不及格。

3.2 理实一体化随堂实训成绩 实训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桥梁,加强学生的管理对提高实训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每位同学在进行各任务学习时,需上交各任务检测报告书,在各项目的各任务均完成后,将该项目各任务书装订成册,并做该项目(分项工程)的总体评分,教师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评分:①项目操作:能独立完成各项目部各任务,采取抽考方式,按照本课程制定的实操评分标准考核;②项目资料:提交任务检测报告书,分项目评分书、分项目报告分析总结;③其他方面:文明实训、团队合作精神。

评分点:方案的选择、阶段性完成情况、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性、可操作性。

3.3 对应“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及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员系列中的“公路检测员、桥梁检测员、隧道检测员”。

4 进行课程改革的配备条件

4.1 校本教材 根据交通部的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与公路工程检测相关的公路检测基本知识、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检测等五大模块的内容合并为公路工程质量检测,其内容涉及到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大纲的80%。

教材形式图文并茂,教材“以项目导向、以任务驱动”,将内容由17个项目(含51个任务)组成,当完成项目中所有任务后,即可对该项目质量进行评定。由于检测中心的参与,该教材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均以《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或二级公路的质量为要求。

4.2 实训任务书 实训任务书的实训任务与教材配套,其实训项目规范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测试规程》等国家规范或行业规范的试验内容进行编制,并在每个任务后附本任务的试验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以江苏省高速公路指挥部编制的标准表格为主,要求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后填写,老师进行点评。

4.3 多媒体教学课件 拍摄和录制试验检测图片、录象,由课题组老师编制成PPT或教学录象,丰富教学内容。

4.4 习题库和试题库 习题库是根据教学内容而编制,要求与项目教学配套,目的是巩固课堂知识,补充课外知识,根据需要布置学生完成。

试题库根据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考试试题的要求,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主观题(含问答题和计算题)四大类,题目来源、内容分布、分数比例均与检测工程题相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4.5 网络课程 精品课程网站中设置有互动教学栏目,可与学生进行交流、布置作业、答疑、和讨论;教学资源库中有相关网站、教学光盘、图书资源等网络资源;教学资源中可下载PPT课件、校本教材、实训任务书等内容,大大的丰富学生学习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4.6 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形式

5 结语

对《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的,其改革后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明显改善教学质量,直接让学生零距离上岗,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胡友好.谈高职公路检测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

隧道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建筑材料 CDIO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99-02

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它包括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工程材料,如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建筑砂浆、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日新月异,《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现今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很多课程都已进行课程改革,包括本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加入了大量实验,一边讲课一边做实验,这样很好,确实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但这仅限于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仅从本门课程上去了解什么是材料,但没有将材料考虑到它是房屋上的、是道路上的,还是桥梁、隧道上的,或者它是地上的还是水下的等等。所以学生对建筑材料的用途,以及取样检验等概念模糊,并没有将其与本专业相联系,并没有从本专业的角度去考虑本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还好一些,而对于不喜欢做实验、大帮哄的学生,在学校后期上建筑工程专业课时,将材料课上的内容忘的一干二净。归结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没有和本专业衔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的影响有两方面。其一,教学内容仅注意实验,但没有对实验的指标标准进行整体的案例构思和应用。例如混凝土,隧道内锚喷联合支护时喷射的混凝土与多层建筑的砌块混凝土指标标准一定是不一样的,它与其他专业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其二,专业老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齐,教育出身的老师基本上没有企业实践经验,部分学校很少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专业技能水平培训不够。

因此,本文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CDIO引建筑材料的教学改革中,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培养出满足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2 CDIO教育模式的基本理论

2.1 CDIO简介

CDIO是近年来工程教育领域教育模式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从2000年起,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出资2000万美元资助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国际知名大学组成跨国研究,组织进行工程教育改革探索,该组织经过4年的研究,提出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是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行)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词,它基本包括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并以此作为载体,通过主动、实践、有机联系课程之间关系等方式让学生来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科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2.2 CDIO目标

以CDIO总体培养目标为指导,制定更详细而合理的CDIO教学大纲,实现一体化教育的核心目标。

基于《建筑材料》课程研究,CDIO有三个总体目标即让学生能够:(1)熟练掌握建筑材料基础知识;(2)引导本课程与本专业行业的联接与运行;(3)了解建筑材料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建筑行业及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

根据CDIO培养大纲将工科毕业生能力分成的四个能力层面,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更好地实现以上三个课程目标。

3 CDIO模式下的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CDIO的核心是一体化教育,构造假定的工程职业氛围,对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式、情境式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尝试。建筑材料课程改革主要是结合建筑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规律和特点,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理论实践一体化,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以过程监控实现项目考核等等。通过项目的CDIO过程,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实现完整的课程中的做中学、做中教。

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评三个部分入手,使之紧密结合。

3.1 合理设置CDIO课程内容

首先,加强教师团队对CDIO理念的理解与深化。教师团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是教学改革实施成功与否的根本保证。只有教师对CDIO有了准确把握,才能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然后,团队设置CDIO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论基础和校内实训环节。

根据建筑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本课程重难点内容;按照建筑用途及部位的不同,通过理论与实训教学,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合理选择原材料,怎样检测混合料的标号、性能等并进行分析改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成本意识和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为提高职业能力打下基础。例如混凝土,房屋建筑中基础、墙、柱、板等混凝土标号及性能是不同的,那么它的配合比如何设计;选择原材料,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怎样选择;如何拌制,怎样控制等等。然后在校内实训车间进行现场分组,完成试验内容。最后,培养学生能自己组织试验,自己选料,通过试验所得数据自己处理数据得出结果,并自己完成所针对的项目或任务。当然此过程需在实训车间完成,学生组成独立完成,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将理论基础和校内实训这两大类互相结合,交替进行,无限提高学生能力,带给学生启发。

(1)动手操作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团体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需要全体对实训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合理分工,协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解理能力和协作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整理维护、对实验室环境的保护保持能力。

(2)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首先,由教师进行一个简单实验案例的全程操作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着重讲授处理的方法,例如可以从正面推导即实验目的、实验数据的得来、所要数据的结果,也可逆向思维即实验最终结果可由哪些实验数据推导而来(根据建材公式)。然后让学生自主实训处理数据,编写报告。如此,由初期的演示项目多、自主实训项目少,过渡到演示项目少、自主实训项目多,甚至于全部自主实训。这样,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2 注重社会实践教学

以CDIO教育目标、培养大纲内容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将课程计划、工程引导和实施实践一体化。在CDIO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教学实践,以实验和工程项目为核心。本环节主要体现在校外实训即学生的顶岗实习上,也是让学生能把课程与本专业更好联接的更要环节。要求学生能顶岗,企业实行准员工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得到一定的报酬,提高学生对本课程本专业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通过电话、QQ、课程网站等形式,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交流。学生可做材料员,并考取材料员证,从事建筑工程材料的生产、装配与质量检验等工作。

3.3 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CDIO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奖罚分明的好的评价制度,将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拓宽学习思路。

理论基础和校内实训环节结束后,指导教师从学生实验报告、小组自评互评及教师讲评、师生交流讨论三方面总结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过程。并且,分小组进行答辩考核,促进学生间互相学习交流,增强成员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社会实践教学后,校企共同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我们主动了解企业技术及培训需求,拓宽实习岗位渠道,把顶岗实习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密切结合,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

4 结论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应用CDIO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实践,对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并且对于建立校企合作双赢长效机制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颖,孙凌,武鹤.基于CDIO模式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探索与实践[J].林区教学,2013(8):84-86.

[2] 张江林,邓昌建.CDIO模式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C]//Proceedings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of Digital Media,Scientific Research,2011.

隧道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双元制 课程标准 生产性实训 学习型实训 就业

2008年11月,北京市教委选派笔者和来自北京信息技术专业的职业学校的其他19名教师到德国学习其职业教育理念。时至今天已经有快有1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光中,笔者时时回味着那难忘的20多天的学习经历,并将学习的先进经验融入到了工作中来,以此来回报领导的栽培和信任。

一、解读德国的双元制

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著名的“双元制”,它被人们称为德国职业教育的秘密武器。

德国的青少年在企业接受培训的同时,也在职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种形式的学习被人们称为“双元制”。

我们参观了西门子公司、宝马摩托公司和德国电信等公司,通过我们的参观学习得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德国人十分强调养成严格的规范化的操作习惯,实习中学生以正式工人的面目出现,必须生产出真实的合格产品。在上岗前10分钟,他们要清理卫生;在工作中,要严格按图纸要求加工产品,产品通不过严格的检验,达不到标准,必须返工重来;下班后,要必须整理工具,各种工具严格地按使用顺序排列。

德国的职业教育,分为两大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学校教育,二是非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机构有: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专科高中、职业高中、高级专科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以及各种形式的培职一体化的学校。非学校教育机构一般指企业、行业、社会团体、专业团体及社区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很有特色,它是以能力培养为基准,以操作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二、德国双元制的特点

“双元制”职业教育促使了战后德国经济腾飞,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解决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以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缩短了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

1.同生产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的职业培训,力求在进入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4.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三、在工作中借鉴双元制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的改革中,由于国情不同,照搬德国的双元制是不太可能的,应因势利导,将先进经验消化融入到工作中来。

1.课程标准化

在德国,课程的大纲和教学内容是由行会确定的,行会在职业教育中起到很大作用。联邦的职业教育法规确定了行会的地位,这是在法律基础上成立的一个机构,所有企业都是相应行会的成员。行会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自己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的内容,建设教学资源、书写授课计划、编制授课方案、建设题库、确定考核方案等。这产生了一定的随意性,针对性弱,并且增加了教师的很大的工作量,每个人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资料差异很大,教学资料的重用率很低,可是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做这项工作。

我们学院现在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初步实现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化,使教师不必再劳神确定教学的方向、整理浩如烟海的教学资料,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来。

课程标准化包括课程建设的全套资料,主要有: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方案、考试方案、教学资源、试题库等。对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这样一套资料,可以实现对课程的准确定位,教学资料的重用,教学质量的评估有了量化的标准。使专业教师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进一步的改进和建设教学资料,实现了良性循环。

2.生产性实训和学习型实训

在德国,受训者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学业时间的70%左右。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受训者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而职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时间约占整个学业时间的30%左右,主要解决受训者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理论教师和企业的实训教师在“双元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也充斥着“为什么这么做”和“怎么做”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只能在学校里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在平时的专业理论课上尽量解决第一个问题,项目教学法中也融入了“怎么做”的理念。为了使学生能更加顺利地融入到企业中的工作角色中来,我们在学生就业前的两个学期开设了学习型实训和生产性实训两个实训课程。

下面就针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两个实训做一下介绍。

(1)学习型实训

在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同时开设了学习型实训的课程,这种实训是为了给下一次的生产性实训做了一个铺垫。

课时安排:上午上专业理论课,下午3节课全部是实训课程。

实训的题目:企业的真实项目。

指导人员:学校的专职教师。

实训的场地:企业和学校。

我参与的学习型实训的题目是《XX宠物用品连锁店管理系统》,从最初的需求分析到系统测试和系统的部署都是由学生参与的。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真实的项目,无从下手,就来找老师:“您先给我们做出来,我们照着做吧!”。

“我们这个系统等着你们来做,我这没有例子,你们做好后宠物店等着用呢!”

听到这句话,学生们仿佛从时空隧道里出来了,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真要我们做,不是再跟着老师一步一步来了。

到了真实的实践场地,用户不停地更改需求,一遍又一遍的需求确认,让学生们烦透了。用户对需求的描述模糊,对窗体要求的不明确,使学生们失去了信心。

回到学校,听取了组长和组员的汇报,我们开设了一堂专题:与用户的沟通技巧,如何规范地制作需求分析文档。

再次从实践场地回来时,学生们是满载而归,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真谛。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之中的细节不再赘述,学生经历学习型实训,是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上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给生产性实训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2)生产性实训

生产性实训是学生在做毕业设计前一个学期开设的。

课时安排:全天。

实训题目:企业真实项目。

指导人员:企业人员和专职教师。

实训场地:企业或学校软件园。

我参与的生产性实训题目是《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到了生产性实训的阶段,学生无论在工作环境、工作制度和考核方案等各个方面都与真实环境是一样的了。

每位学生都以员工相称,并且每人都有相应的工位和电脑、号牌、身份卡、每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计划和日总结、周总结,每天上下班都要打卡。

每位指导人员都是项目经理,都是带着一个团队来完成企业的一个真实项目,并负责对对员工进行考核。

从布置任务到制作程序再到完成任务并部署实施,经历的实训过程,是学生终身难忘的,某一天的任务没有完成,就要填写加班申请,从项目经理到普通员工在灯火通明的工作间里加班加点地忘我工作。

由于在实训中严格的训练,学生那种懒散的、粗心大意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得到有效抑制。这段学业过程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毕业生就业

在德国,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着“先天”的优势,就业岗位数总是大于要就业人数。

德国人看重工作资格,而这主要靠职业教育来实现。因为上职校就业有保障,所以家长都愿意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上职校是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不会觉得低人一等。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和制度化、法律化的保证,使职业教育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双元制的实行使就业更加稳定,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是综合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后,自己寻找或通过劳动部门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获得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如果学生接受完某个专业的“双元制”教育后,由于某种原因没有选择自己的专业工作,还可以重新选择其他专业进行学习,如果没有成功取得“双元制”资格,政府也可继续安排其再读1年的预科班,再提供一次就业机会。

在我校,通过生产性实训和学习型实训以及一系列的岗前教育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了很大地提高。

通过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使学生能更早一步进入了就业的环境里。在生产性实训的过程中,企业人员在学生中招聘了一定数量的员工。部分学生在企业中担任了一定的任务,毕业后也被录用了。

在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的同时开展了多种的教学活动,促进了毕业生的分配工作。提高了毕业生工作的对口率。

四、从德国职业教育中可以获得如下几点启示

1.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完整并可以持续发展的课程标准体系,应成为日后教学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

2.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学习型实训和生产性实训这样的就业前实训课程应加大力度和深度。

隧道实训总结范文4

本报讯(记者 赵晶)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课堂内外》杂志社共同主办,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外教社・卡西欧杯”全国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总决赛于7月11日在“山城”重庆举行。

历时半年多,经过初赛和复赛、从全国7大赛区(上海、浙江、江苏、广东、重庆、四川、陕西)和官方网站在线答题的21.4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36名中学生,齐聚重庆大学。经过笔试、口试两大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赵思娱同学和重庆外国语学校的周光朴同学以深厚的英语功底、广博的知识面、流利的口语表达和激情睿智的演讲风格分获初、高中组冠军。

总决赛邀请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红教授,重庆市外文学会副会长、翻译协会副会长吴念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孙珊珊、赵璧、赵阳博士等英语教学专家担任评委,对所有选手的英语文字功底、演讲主题、英语发音、演讲技巧、反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初、高中参赛选手分别围绕“My Future Life in Ten Years”、“Technology and Our Life”两个演讲主题各抒己见,展示了当代中学生活跃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和高质量的英语演讲水平。现场提问环节中,选手们机智幽默的答辩,与评委们旁征博引、画龙点睛的提问和点评相映成趣,他们的精彩表现不断得到在场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和共鸣。

第二届“外教社・卡西欧杯”全国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以《外教社-朗文中学英语分级阅读》为参考阅读书目,这套由外教社与朗文出版公司强强联合、合力打造的中学百科阅读精品丛书,依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技巧的要求编写,国家教育部曾发文向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推荐此套读物,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欢迎与喜爱。不少选手也反映,在比赛期间,通过大量阅读《外教社-朗文中学英语分级阅读》,学习到了更为地道的语言表达方法,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受益匪浅。

《工程力学辅导与习题详解》

本报讯(记者 邝发)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合编的《工程力学》(第4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1版始于1979年,是“”结束不久出版的高等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三门力学课程教材之一。由于该书理论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并大量选用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例题和习题,所以深受师生欢迎,被众多院校选用为教科书,拥有庞大的读者群。经过30年教学实践,2008年出版了第4版,读者群在不断扩大,备受欢迎。

工程力学是一门与工程实际结合密切的基础学科,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工程力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能应用力学原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21世纪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解算能力,从而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力学建模能力和正确分析计算结果的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力学建模能力必须在牢固地掌握了力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解答习题来逐渐培养和提高。一般在校学生,通常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解算大量的各种类型习题,本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在解题中经常遇到的疑难和困惑,对每一道题的解答,都着重于解题思路的分析,给出了较详细的解题步骤,并说明了每一步骤的理论依据和使用公式的出处。阅读本书,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工程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拓宽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力学建模的能力。

《ERP沙盘模拟实训教程》

本报讯 ERP(企业资源管理)沙盘模拟是通过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成企业的所有资源,通过计划、决策、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等手段对这些资源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2004年,用友软件公司研发了“企业资源管理(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将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入高校教学活动中,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亲自动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锻炼了学生的全局观念以及规划能力。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来自全国30个不同省、市、自治区的十几万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大大推动了全国高校实验实训教学的深化改革。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参加了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大赛”,并取得了第一届全国赛亚军、第二届全国赛一等奖和第三届全国赛冠军的骄人成绩。直接指导教师和参赛获奖学生共同总结了参赛精华和亮点,将参赛的真实感受、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汇集成书并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分5章,基础篇、入门篇主要介绍“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规则。在提高篇中,从战略、财务、市场、生产、采购、团队6个板块,将参赛选手对沙盘实训规则的深入研究和透彻分析以问答形式体现出来。在第四章中再现了队员参加第三届ERP沙盘对抗赛北京赛和全国赛的比赛过程,在文中具体介绍了战略选择、运营实践方法的灵活应用,并就各年各环节中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提示。最后摘选了部分获奖队员的赛后感言。

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全面展示了全体参赛队员的智慧结晶,介绍了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如何运用技巧,合理规避风险,提高最终的比赛成绩。书中还给出了队员在反复磨合和总结之后自创的很多图表,有助于读者轻而易举地解决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难题,诸如计算产能、填写资产负债表等;从多次的参赛经验中,同学们总结出了各个时期的运营策略,此外还传授给读者运营之外的辅助方法,帮助读者精益求精。

“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即将开始,书中呈现的宝贵经验能为参赛同学以实战帮助,希望以此书搭建一个平台,与各院校师生共同探讨“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与参赛中的问题,深化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姚晓敏

《大学生安全教育》

本报讯 (记者 王智)日前,《大学生安全教育》一书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中所涉及的有关防火、防盗、宿舍安全、人际交往安全、交通安全、保持身心健康以及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法律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分析透彻入理,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本书特别以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多所高校的安全情况为考察对象,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外因素,努力让学生在掌握安全知识的同时,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本教材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为目标,在考察新时期各高校校园内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问题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作者成员均为多年从事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教师,他们在总结全国各地多所学校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全面深入地规划了安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全篇语言简练,条理清楚,知识点详细,案例分析具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践性。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本报讯(记者 赵晶)天津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卓越系列・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规划教材”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一书,本教材由周文彬、杨少慧主编。

这本教材借鉴和吸收了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育的新理念,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体例,适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模块化的内容便于教学的灵活组织和实施,将职业能力培养(知识、技能、方法)贯穿本书内容的始终。本书以华中世纪星HNC-21系统、FANUC0i-MC系统、西门子SINUMERIK810D系统3种典型数控系统为载体,重点阐述上述数控系统在安装、调试、维修中的应用,具有针对性、可借鉴性强的特点。便于读者归纳总结不同系统应用的异、同点,满足今后工作中的需要。同时,便于各院校根据实训条件的不同展开教学,教学内容根据课时及实际需要灵活组织。

本书中“任务的学习目标”使读者明确该任务学习的理论和技能有哪些要点;“理论与技能要点”详细阐述了理论知识和主要操作方法;“常见问题与处理”提出本任务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问题思考”便于读者自主学习,并学会查阅说明书,解决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版)

本报讯 (记者 王智)日前,中国铁道出版社计算机图书中心推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版)一书。

本书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详细讲解了计算机常用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及Word、Excel、PowerPoint 、Outlook、IE等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本书强调实践操作,突出应用技能的训练。为了实用方便,第1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常识以及汉字输入方法。第7章介绍了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第8章介绍了计算机日常维护的知识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除第1、8章外,本书包含了大量的操作实例和课堂练习,便于教学及自我训练。本书吸收了国内外教材的优点,结合作者多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编著而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教材,也适合作为各类培训班教材以及自学参考书。

12688

2009年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用书7月上市

本报讯 2009年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将于今年11月举行,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大纲》(2009年版)已于2009年6月出版发行。为了帮助广大应考人员系统复习监理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考试内容,顺利通过过渡考试,人民交通出版社邀请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多年从事监理业务培训及考前辅导的老师,依据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大纲》(2009年版)和最新标准规范,对2007年版《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7月上市。

本套丛书包括以下7个分册:《〈监理理论〉复习与习题》、《〈合同管理〉复习与习题》、《〈公路工程经济〉复习与习题》、《〈道路与桥梁〉复习与习题》、《〈隧道工程〉复习与习题》、《〈综合考试〉复习与习题》、《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考试应试题集》。

邝发

《计算机信息及网络安全实用教程》

本报讯(记者 赵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逐渐渗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人们与其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也变得突出和复杂。事实上,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历来是一对矛盾,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安全问题是先天存在的,目前Internet使用的第4版TCP/IP协议(即IPv4)框架基本上是不设防的。因此,如何保护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免受破坏,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了让读者特别是初学者能尽快了解和掌握信息和网络安全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了《计算机信息及网络安全实用教程》,该书还入选了“21世纪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

本书的内容安排几乎涉及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各个方面,涵盖各种技术、管理、法律等方面,包括:信息安全概述、实体安全、数据加密技术、windows加密文件系统、Windows中的证书服务及应用、Windows中的IPSec、虚拟专用网络VPN、内网安全管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Web安全等。每一个理论部分都配有相关实践操作,大部分实践是以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为例进行操作的,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教程》(第2版)

本报讯(记者 王智)日前,中国铁道出版社计算机图书中心推出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教程》(第2版)一书。

本书围绕着“综合布线系统”展开,从基本的理论知识,到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布线工程的相关测试与验收方法等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全书共分15章,主要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综合布线系统的相关设计工作;综合布线工程的管理和验收工作;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操作技能;无线网络的基本设计;综合布线工程测试概述,测试仪介绍,认证测试,测试报告生成软件安装与报告分析以及OptiView网络分析仪。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综合布线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内科学》

本报讯(记者 依菁)近年来,内科学教科书的内容有了较大的更新,而目前已出版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内科学试题》的内容已不能与更新的教材相匹配。因此复旦大学出版社组织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的内科学教授编写了《内科学》一书。

这本《内科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医学生、研究生、临床医师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以进一步培养临床思维和处理临床病例的能力,是“医学试题精编丛书”之一种。

本书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晓平教授负责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命题;中国医科大学肖卫国教授负责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病及血液病的命题;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陈世耀教授负责消化系统疾病和危重医学的命题。

本书试题以最新版本的医学院校本科教材为依据,尽可能做到与新版五、七、八年制教材配套,内容绝大部分以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范围为准。在选择题题型上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使用的相一致,因此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医学生复习、巩固、提高知识的参考书,还可作为执业医师考试的参考用书。另外根据巩固基础知识的需要,本书仍保留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为了配合双语教学,本书还加入了英文试题,每道试题均有答案,对于部分试题备有题解。每道试题均经过命题、互审,并由医学生和临床医师逐题试做,在此基础上精心修改而成。

《艺术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 春晓)日前,广西美术出版社隆重推出了《艺术的故事》一书。本书是讨论艺术的著作中知名的畅销书之一,被誉为“艺术史中的《圣经》,曾被译成30多种文字,重版20余次,销售达700万本之巨。这本书把成千上万的人吸引到了艺术的殿堂。2000年,《艺术的故事》被英国媒体评为“20世纪影响人类的百部著作”中唯一一本艺术类图书。

《艺术的故事》是一部流传了50多年的“老故事”,书中记述了始自史前的洞内绘画以至当代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艺术风格的变化与创新,阐明了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既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简而言之,这是一部通过艺术史来帮助人们欣赏艺术的通俗读物。该书一直被奉为“世界艺术史的最佳入门书”,至今其地位无法撼动。

本书的作者贡布里希是英国美学家、艺术史家。1909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后移居英国并加入英国籍。1959年~1976年担任瓦尔堡学院院长,兼任剑桥和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以及哈佛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史密斯文学奖,以及奥地利科学与艺术十字勋章、黑格尔大奖、法兰西学院勋章等特殊荣誉,并获得了牛津、剑桥、哈佛、伦敦等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72年受封勋爵。2001年11月3日逝世于伦敦,享年92岁。其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与错觉》、《秩序感》、《艺术发展史》、《象征的图像》等。

《艺术的故事》出版不久,艺术史权威博厄斯在书评中称:这部肯定被广泛阅读的著作将会影响一代人的思想。作者的学问,尽管在这一领域工作的任何学者都不难察觉,他却表达得不露声色,而且几乎在每个论题上都讲出了新意。他以寥寥数语阐发了一个时代的整体氛围。

《研究生英语文学欣赏》

本报讯(记者 紫嫣)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志康主编的《研究生英语文学欣赏》。

《研究生英语文学欣赏》由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部分组成,主要有三个特色。

第一大特色是线索清楚、重点突出。该书按文学史次序,遵循以点概面的原则,分别从英国文学中挑选了16位著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从美国文学中精心挑选了14位著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或代表作片段。英国作家及作品时间跨度较大,既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也有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以及现当代的优秀作家和作品。选文涉及的作品体裁多样,有戏剧、诗歌、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作家中既有诗人,又有小说家、戏剧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现实主义作品,又有现代主义作品。

第二大特色是编排得当、简洁流畅。作家简介部分介绍了作家的文学地位、生平、主要作品和主要创作特征,文本选段皆选自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注释部分详略得当,赏析精彩绝伦。

第三大特色是精彩独到的阐释和评论。编者利用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非凡的领悟力对每段选文作出了相应的赏析。在诗歌方面,编者对每首诗歌不仅逐行进行阐释,而且对整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主题、意境、韵律等有精彩的概括和评论。在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片段方面,编者利用高超的语言能力将创作背景、主题等巧妙地和细节结合起来。

该书编者史志康现任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主任,中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及上海外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研究”、“美国诗歌研究”以及“英汉、汉英翻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报讯(记者 白羽)日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立足于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纲要》,同时结合高等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和个人发展中的各种困扰,增强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开发个体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本书从内容组织及写作方法上均作了精心设计,力求做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隧道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OSTA考证 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们的职业教育,一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强调技能的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的掌握是他们在进行其他有关计算机操作前必备的基础。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直与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以下简称OSTA认证)相结合。在课程学习结束时,学生都要通过OSTA的计算机认证考试,实际上是实现了“一考两证”,即通过OSTA的认证考试学生可以拿到《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也标志着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顺利结业。自2007年OSTA计算机认证考试采用了新的模板,对考试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修改之后,对我们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考证的宗旨,也为了学生以后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困惑与改革后续发展的思考

1.教学项目的来源及持续性

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要教学项目和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光凭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师对专业和行业的了解显然是不够的。在制作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凭借个人多年来的社会经验和对此专业其他课程的一些了解进行设定。有些项目现在看来并不一定准确,跟学生就业时可能真正接触的实践内容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各个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相关的操作实例,那我们在教学项目的设置上对学生的实践就更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解决了教学项目设置的来源问题,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才能更好的得到推广。

2.学生层次两极分化与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

职业学校的学生招收范围较广,因此在班级中学生间学习能力不同,对任务完成效果和时间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很难照顾全面。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在学生入学之初,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测试。根据最终测试情况,在上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班级中,根据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

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目前只是我们的一种构想,如果要真正的实施还需要考虑很多细节问题,以及各方面的大力配合。

3.高职毕业前对计算机课程的扩展教学

四年级下学期在班级课程中安排一门办公自动化操作课程,是对以前所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的回顾复习,又加入一些办公室常用设备的操作说明。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容的走向社会岗位,在进入到单位后对于办公自动化操作可以更加熟练,这也是用人单位对我们学生提出一项要求。当然,在此课程中我们的教学将完全以企业项目为主体,实际就是学生实习前的技能强化。这就要求我们和企业要做好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将教学融入到校企合作之中。

三、现阶段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面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OSTA考证要求,从2008年起,我们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就开始有所变化。

1.阶段性的加入综合实训

为了巩固学生对OFFICE办公软件不同组件的熟练应用程度,在学习完某一组件的基础操作之后,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我们在课程中加入了部分综合实训。以此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技能的实用性。如Word电子小报的制作、利用Excel对班级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中国十大旅游城市的介绍等。

2.结合专业,采取项目教学

在最初进行博西华班计算机基础教学时,考虑到博西华班学生的特殊性,在和学生、老师有了一定沟通后,我们尝试将课程教学项目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在一起,完成了Excel电子表格的操作技能学习。下面就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简单叙述如下:

项目名称:《完成2008上半年博西华家电销售统计表的制作》。

(1)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初,给予学生相关的项目情景描述,让学生对整个项目的实施环境和前提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思路就比较清晰明确,知识体系结构也会比较完整。

(2)在给出学生项目总体要求之后,带领学生对项目进行分析、思考。由于整个项目的内容范围较广,在帮助学生分析时可以根据项目完成的步骤及各个知识点的不同,将整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这样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减小,不会因为项目过大一时无法完成而丧失信心。

(3)作好准备,便开始身体力行,根据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开始实施操作。把项目下的小任务要求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根据任务要求,参考书本上相关的内容知识自行先完成任务的操作。学生通过翻书自学,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在通过自我努力解决问题后,对问题的理解加深,且获得一定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难点无法解决时,会更关注于教师的教学,这样更容易掌握知识点。最后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重点讲解,分析操作难点,并配合相关操作练习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在博西华班进行实验的一学期,学生的反馈情况较好。因为跟他们所学专业相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有所提升。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将课程的专业教学项目逐渐推广到其他各个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上。例如,在土木工程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Word软件教学中,曾尝试让学生完成项目《完成某小区某幢楼工程预算价审计报告》、在Excel软件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完成项目《完成玄武区某住宅装修工程主材预算表的制作》、在PPT软件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完成项目《南京过江隧道建设工程投标演示文稿制作》;在环境艺术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计算机基础课程Word软件教学中,曾尝试让学生完成项目《完成海南省水质环境监测报告》等。

通过这样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课后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对课程的兴趣也有所提升。在课后以外的学习过程中,也能较好的看书完成。同时,在尝试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间开始相互协作,特别是帮助他人解答难点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清晰。因为在项目的设定过程中结合了专业,这样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实践性也更强。

参考文献:

[1]刘艳,马芳.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0,(18).

隧道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习惯引导 成果交流展示 总结升华深化 角色转化 教学效益提高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改革阵地,结合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本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探索出了“自主合作探究――成果展示交流――训练巩固提高――总结升华深化”四步教学法。现将这一教学模式操作步骤与方法介绍如下:

一、载体:设计科学合理实用的导学提纲

“导学提纲”是“四步教学法”课堂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载体,它是在老师的适时指导和点拨下,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和交流完成学习任务的教与学的工具。文本结构上主要包括“自学预习”“导领展示”“拓展迁移”“巩固提高”四部分,它是对传统的“学习讲义”或者“学案”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其中“自学预习”包括:“课标要求”“重点难点”“预习要求”等内容,“预习要求”一栏中既有知识性的规划,又有学习方法的点拨引领。落实“自学预习”,学生可自主高效有序地整体感知每一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并在“导领展示”导引下,高效自主地合作学习,达到“三个基本”目标要求:较为熟悉地掌握基本知识点、基本解决所要学习的重点问题、基本理清本课的难点与疑点问题以备课堂讨论交流解决。“导领展示”部分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本课基础知识的回顾,可以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或者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可因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选择。第二部分为“思考探究”题,“思考探究”题的设计要本着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进行,一方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辅助学习的“剂”。“巩固提高”中题目的设计可适当增加部分情境实践性的题目,如可设计情境让学生当“演员”,用“演”的方法“演”活历史知识。

导学提纲设计编写的原则应体现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即在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前提下,使提纲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尽量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并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编写提纲时应注意的事项:

1.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把握所要教授的内容,力争在设计提纲时做到灵活自如游刃有余地处理有关知识,达到宏观知识把握与微观知识处理的有机结合;

2.要善于创设利于挖掘学生潜力的“闪光问题”,也就是设计有探讨价值的“思考探究”题或“合作探究”题:

3.在导学提纲的设计理念中要体现学法和学习策略的导引。

4,强调导学提纲的产生应是“集体研究”的成果。

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教学感悟与体会,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学成果,鼓励提倡导学提纲的产生是在集体研究基础上的二次备课或者是三次备课。

二、落实:实施四步教学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1.基础:改变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合作,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传统学习状态下,教师习惯于“讲、说”,强调在课堂上以权威压制学生的不同意见,课堂学习环境不民主、不和谐、不宽松,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致使长久以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效益低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把学生带到一种疲倦的状态中去,应该让他们自始至终处于一种高昂的、积极的、高效的学习状态,这应该是当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为达到这一目标,首要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习惯的引导和培养,同时,引导学生为配合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课余需要做哪些辅的工作,譬如走访调查,上网查阅积累资料谱写有关教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等。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实中引导学生大胆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付诸实践,引导他们阅读、讨论、切磋、辩论、动手整理、总结巩固、提高升华,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情境的设计与活动,譬如组织设计“让自己当一回老师”“我是……家”等活动,使学生置身于“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自然而然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高涨;第三,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成功做法及经验,并针对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利于下一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健康有序的进行。

“自主合作探究”在“目标导引”下进行的,它是四步教学法中的核心,实施该环节,抓两点:一是自主,二是合作。自主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阅读或预习或学习课文。了解把握所学的基础知识,这是“合作探究”的前奏,提倡学生用圈点勾画法进行课本基础知识处理,可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同桌合作”“组内合作”“组间竞争”都是灵活有效的生生合作的具体方式。“探究”的方法可以在学生间进行,也可求教于老师,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等等。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一个教学者,更是学生的顾问、裁判、导演、朋友、辩论对手。

2.“成果交流展示”环节是提供给学生提高能力享受成功的平台

对于学习成果,可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学习过程中本组讨论推荐的重点问题以及学习所得,并展示相关的疑惑点以及难点问题。此外,在“成果交流展示”这一环节结束之后,也可让学生汇报他们课余自学的研究成果,譬如展示相关知识课件,如在自主学习了必修二历史第13、14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后,针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史,我班同学张雷、钱瑶便以CAI课件的形式展示他们在课下搜集的有关我国电影发展史的有关材料,材料包括电影的产生、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传人中国的时间与概况、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默片之星阮玲玉的有关材料,还有当代世界以及中国电影发展的概况以及相关的影视明星等情况等,可以说是一部融合了丰富电影资料的专题片。两名制作者一人操作,一人解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了大量的丰富的知识。对于他们的成果展示,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既是对两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这一新的课堂学习方式的肯定。

3.创新“训练巩固”环节,讲求训练巩固效果

落实训练巩固环节,可以改变原来单一的做题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依然以必修二历史第13、14课为例。我设计的“训练巩固”题目包括6

个选择题,全部是以生活情境切入,使学生感到题目亲切,与自己的距离近。关于饮食文化,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世界三大烹饪流派: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而中西饮食的主要差异,中国追求味美,西方追求营养。在19世纪中期中国上海出现的国人经营的西餐馆中,所谓的“中西大菜”的特点不包括:A.物美价廉;B.环境幽雅服务周到;C.营养卫生;D.烹调方法不中不西。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兴趣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在落实这一环节教学中,变原来追求答案的“既对又快”为探讨过程的“为什么对?”使学生学习的重点与思路发生迁移,利于提高他们的能力。

4.“总结提高”环节必不可少

这一环节多放给老师组织进行,总结的方式可以以知识结构图示的方式展示,直观简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同时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让学生进行总结。在进行总结时,不要仅仅局限于对本课知识的总结,应该适当地拓宽范围,前牵后联。譬如在总结必修二历史第13、14课时,可结合19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总结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

国外: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启蒙思想的影响;

国内:政治变革运动的影响,如、;

经济因素的影响:的发展;

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等等;

当然,作业的布置应是“总结提高”环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布置的内容不宜是单纯让学生抄写的东西,也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去探讨去研究去感悟,让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主提高。如在处理完必修二历史第13、14课后,我设计了“时空旅游”的作业:如果你乘坐时光穿梭机,穿越时光隧道,回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并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上海七日游,请简单描述一下当时你可能看到的人物景象或可能遇到的事情……这样,老师就起到了一个“导演”的作用,他在不断创设情景,寻找活动机会,让学生在撕颖的活动氛围中参与活动提高活动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习效果。

三、实施四步教学法的成效

1.实现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化

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转化为“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由命令主导型变为指导帮助型;由被动阐释、执行型转为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由单―学科型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型转为主动学习发展型;学习方法由原来的死记硬背转为理解接受型。教学内容及形式的灵活性、创造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为提高,他们可以不完全依靠老师,不完全依赖提供的资料和答案,他们把课堂学习变成了自己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知活动的过程,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现能力与才华”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