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地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范文1

[关键词] 城市化 逆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 城市化不足 高中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城市化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侧重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特征及城市化的地区差异等知识的考察,考核能力要求较高。教材中,对城市化问题的介绍较为简略。本人试对其中几个问题加以探讨,力求使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城市化的含义问题

1.城市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概括地讲,城市化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和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即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城市化一词应包括4个含义:(1)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2)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4)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T.Friedmann)认为城市化包括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因此,城市化Ⅰ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城市化Ⅱ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2.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也是城市化

美国学者哈里斯(C.D.Harris)、亚里三大(J.W.Alexander),法国的查博特(G•chabot)等认为,城市内部的地域级差变化完全是城市中的一个现象,它从属于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总过程。他们认为,城市性地域与农村性地域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衔接的、渐变的、连续的,即使进入城市性状态,“质”与“量”上的转化也仍在进行。例如,建筑密度较为稀疏的地域,随着商业网点的增多、交通线路的开辟,人流将逐渐稠密,建筑密度升高。再如,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内部一些设施较为落后的地段逐渐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诸如这些城市内部地域级差的变化,都属于城市化概念的范畴。

二、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问题

单就逆城市化来讲授,学生较难理解。我们不妨引入城市化的空间进程来探讨。根据发达国家一些城市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可将城市化空间进程分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4个连续的变质阶段。

幻灯展示图ⅠⅡⅢⅣ后,依次讲解4个问题。

1.城市化

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图Ⅰ)。对此含义,前面已作了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2.郊区城市化

二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进程开始出现。据统计,几乎4000万人(占全美人口五分之一)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图Ⅱ)。这里的郊区,是指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临近地域,主要是城市化核心地区以外的城市边缘(周一星,1995)。

在郊区化过程中,首先,是人口;然后,是工业、服务业、商业、事物部门,办公室从中心区向外迁移。例如,美国12个最大的城市(除洛杉矶外)在1950~1975年间郊区人口平均增加了207,结果是12个城市的城市总人口中,市区人口所占比重由61.3下降为31.8,而郊区人口比重则从38.7上升到68.25。再如,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费城、底特律、克利夫兰、波士顿、巴尔的摩、华盛顿诸城,新建住宅的80分布在郊区。巴黎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共有320个居住单元,其中,200万个位于郊区。

3.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这就是说,整个大都市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图Ⅲ)。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等。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英国,1961~1971年间,伦敦人口减少0.8%,6个大城市人口减少1;1971~1981年间,它们的人口又分别减少了10.1和5.4。在此期间,新城人口分别增加28.5和21.2,退休和度假城市人口增加9和2.7%。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有:(1)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2)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们在乡村也可享受到城市一样的物质条件;(3)大城市中心环境恶化,老城区地价上涨;(4)城市交通日益方便、快捷,等等。可以认为,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纵深发展。

4.再城市化

面队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的问题,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就有纽约、波士顿、费城、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市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图Ⅲ)。与此类似,英国大伦敦的人口在连续30多年的下降后,于1985年起开始微弱增长,也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

三、发展中国家的“假城市化”和城市化不足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起步晚、发展快,二是城市化水平较低,三是城市发展不合理。前两个特点学生较易理解,对城市发展不合理问题应作详细讲解。

由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1.过度城市化即假城市化

这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一种消极型城市化。它是指城市化发展水平明显超过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城市化状态,主要表现在过量的乡村人口盲目地流入大城市,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无法实现职业上的转换。中非地区和印度是过度城市化最集中的地区。

当国家经济基础还相当薄弱时,城市化发展的失控会造成城市人口增加与就业机会不足,以及农村人口减少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下降之间的不协调,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城市病也随之产生。城市化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有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基本都属于这种情况。例如,198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有119个,400万以上的超级城市有22个,其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墨西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远不如瑞士、奥地利、芬兰、意大利等国,但其城市化的水平(74,1993年)却明显高于瑞士(60%)、奥地利(55)、芬兰(62%)、意大利(67%),其结果是不但没有带来高度工业化和经济繁荣,反而使乡村凋敝、农业衰败,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大,社会治安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2.城市化不足

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城市化城市化不足。这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城市化不足,即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判断依据为G.S.Tolly模型。中国、俄罗斯、东欧是城市化不足状态较为典型的地区。

城市化不足,主要是人为政策的结果。当地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结果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城市文明得不到应有的普及。例如,1980年,世界平均城市人口比重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仅为19.39。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院,1995.

[2]许学强,朱剑如.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88.

[3]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3.

[4]胡序威.对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剖析.城市规划,1983.

[5]李梦白.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中国城镇,1985.

城市地理学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教学改革;发展研究

Abstract:"National New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2014-2020)", the spirit of Central Government City Working Conference and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transition development have determined the cultivating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our country must be transformed from the traditional "designer" model that focuses on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body aesthetics to the "planner" identity model that focuses on social economy,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odel of urban plan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university that relies on architectonics as its basis also needs to be transformed and adjusted. This paper adopts geographical planning idea as a starting point, deeply analyz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students’ natural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and social geography ideas in the related courses teaching systems of th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It’s expected that, under the grand background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w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planners who have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sentiments.

Key words:Engineering urban planning specialty ; geography planning idea ; teaching reform ; development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1-30(5)

1 当前城市规划专业改革的背景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一切自然、社会、经济等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的本质在于从“人―地”关系视角深入分析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所隐藏的各种规律。地理学思维不仅强调纯自然或者纯经济的抽象规律研究,还注重对地球表面上各种人文现象的观察,尤其从人文和社会地理学角度关注空间中人的社会情感价值及行为组织规律。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发展的转型时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也都十分明确的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所必须要注重对人的关心,要塑造具有包容性、能够彰显人的“获得感”、体现场所精神的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结构。反映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层面,城市规划相关课程体系应更加关注对“城市与区域地理”“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化”“城市经济地理规律”“城市社会文化地理规律”“城市公众参与机制”等知识和思想的融贯研究。城市规划关乎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所有日常生活的全部,因此,城市空间发展及规划必须要体现“人本主义”的价值导向。在对未来城市规划师的教学培养当中,要首先从空间形体的“经济、社会与人文地理”的角度进行知识训练,塑造学生的城乡地理观,激励学生关心城市各类空间当中的情感价值、经济规律、阶层利益以及空间包容等思想。在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改变原有仅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不足(诸如城市形态结构、城市功能结构、城市空间客观尺度等),逐步向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与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并重进行考虑。尤其应注重城市发展当中人的日常生活行为规律、空间的社会经济及生态价值等。而这些知识体系的构成在地理学当中是最为明显、最为核心的研究体系。因此,把地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景观生态地理学等)融贯到城市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地理规划思维,有助于塑造优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师。

传统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在5年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城市物质空间形体设计能力,但缺乏从“人-地关系”视角进行宏观的城市经济地理空间建构以及微观人本化的城市行为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往往导致学生只关注的是城市形态的表象空间,容易忽视事物或城市景观表象背后的经济地理运行规律以及人的社会行为地理认知差异,对城市空间的情感和价值规律也难以表达清楚。在建筑学思维背景下所培养的学生更具有技术功底、绘图功底以及形式表达的功底,但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在表象式的城市物质形体层面所进行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也自然很难具有说服力,未来所设计出的蓝图不仅不能有效促进和指导城市发展,甚至会引导城市走向错误的发展方向。

2 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引入“地理规划”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2.1 学科现实发展的诉求

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日益同质化的城市景观等,使得城市规划在社会大众当中被寄予了厚望。而处在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也同时面临着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图上画画、墙上挂挂”以及“规划浪费”和“规划不如领导一句话”等社会性的激进观点使传统城市规划时常会陷入角色定位的尴尬当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城市规划学界也面临着“理论不好用、方法不适用、知识不够用”的状态,一些城市规划设计院也不断通过引进一些地理学和经济学背景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知识技能的融贯和拓展。

国内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在建筑学背景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以及体制改革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发展在“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导入方面,面临着诸多阻力,甚至一些激进观点认为“地理学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不是真正的城市规划专业”;即使一些院校开设了地理类的相关课程,但是大部分课程处于选修课的初步阶段。建设部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并没有将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地理课程列为各院校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当中;甚至有些学校受传统建筑学思维影响以及师资力量的制约,就没有开设相关地理课程。也有部分开设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课程的院校是为了应付学生参加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竞赛的状况,在学生教学上表现的极为功利性,没有将地理类的社会人文素质课提升到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基础理论必须素养培育的核心地位上来。

2.2 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现实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复杂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不仅关注物质空间形体的地理现象特征,更关注现象背后的运行机理。地理式的空间思维训练能够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城市空间本质问题的方法。通过地理规划思想的介入可以丰富传统工科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体系。钱学森先生曾指出,地理学是一门系统工程学科,其涉及的领域和内涵已经远远超过学科的界定,它是一门包含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广泛学科群。《地理教育国际》当中也提到,当代地理科学教育应鼓励学生关注地理空间的理解技能以及空间人文素养等。现代地理科学已经逐步向相邻学科渗透,并成为一种流行的地理建构思潮。诸如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在传统地理学科体系下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力图从地理学建构视角开展“地理规划教育”[1]。从国外视角上来看,以美国为首的现代城市规划教育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已经在逐步减少对建筑学的依赖,而构建出基于地理空间、公众政策、社会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融贯的教育教学体系。诸如,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当中,就已经形成了城市规划与地理学知识相融贯的模式,例如,他们将基于地理学的GIS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2]。

2.3 现实教学当中的反思

在部分工科城市规划专业相关地理学课程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受传统建筑学思维的影响对地理知识理论课程表现得并不积极,甚至一些学生和教师认为,“这些知识可以由专门学地理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我们毕业后就是要画美观、奇特的效果图”。受这种功利价值观的导向,导致学生在理论课堂上(诸如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区域规划概论等)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端正,学生普遍缺乏积极的理论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自然就不理想,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地理空间综合分析能力就会欠缺,最终对城市规划方案的设计表达效果和创新程度也会受到影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就会发现,是否系统接受过地理规划知识的训练,对学生做出来的规划设计成果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性,诸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当中:那些关注地理学知识的同学在介绍和设计自己方案的时候,能够很好的从宏观区域到微观社会人文角度进行方案构思,而那些平常不怎么关注地理学知识的同学,在介绍自己方案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语言表述及方案逻辑混乱的状态,方案构思也时常缺乏新意和表达逻辑,或很难究其本质规律,诸如方案当中缺乏对城市与周边区域地理环境关系的分析,缺乏对城市发展背后的人文、经济价值和社会行为认知规律深层分析等。一些接受过地理学知识素养的学生还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体系进行空间建模分析,也有一些学生能够从景观生态地理学角度进行城市与区域景观格局的分析,还有一些学生能够经济产业地理角度进行经济模型与产城融合分析等。分析的深度不同进而会对最终的成果表达以及成果的合理性都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

3 城市规划专业引入“地理规划”的目的和特色

3.1 地理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目的

转变传统以物质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思路和方法,扭转现实教学过程中城市规划学生对地理学知识难以理解、提不起兴趣的尴尬,注重对学生运用地理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观、自然地理观、社会地理观、人文地理观、经济地理观等系统的地理学思维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从区域地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与分析等视角进行相关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解构能力。解决学生缺乏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现实城市规划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空谈理论”、“空谈社会”、“空谈人文”、“空谈经济”的规划设计理念,系统灵活地将地理学知识融贯到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当中,塑造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维”的创新培养方向。

3.2 地理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特色

一方面,将地理学理论知识作为研究主题,纳入“城市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中,并通过“区域地理观”、“社会地理观”、“经济地理观”、“人文地理观”、“旅游地理观”、“自然地理观”、“历史地理观”等专题讲述强化地理规划思维的重要性[3]。另一方面,通过地理学知识的综合融贯,让学生系统掌握和认识地理学思想和方法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的内涵和地位。区别于以往“就城市论城市,就形态论空间”的设计状态,让学生通过定量模型、社会调查、区域分析等方法去构建方案、解构方案、评估方案,并让学生在规划设计的整个流程中不断修正方案构思。同时,针对方案设计,还应建立基于地理观视角下的评析图纸、评析方案流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地理规划设计的考虑。

4 城市规划专业引入“地理规划思想” 的教学方法

4.1 确立“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城市规划教学的理念

在“地理规划”理念指导下,通过研究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价值和目标的变化趋势,确定新时期、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针对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及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侧重点由城市向城市群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城乡社会、经济与人文空间设计转换并重发展的趋势,城市规划的专业培养目标也应从传统的以建筑学和工程设计类的“规划设计师”培养向融合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社会、经济、人文并重化发展的“又综又专”的规划师培养目标进行转换。在专业知识教学上,应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能够深刻关怀社会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历史地理等全面知识的符合型专业人才;在学生能力素养培育上,应注重由传统的空间设计观向统筹规划、社会、经济、管理等多元并重的发展格局进行转变;在学生综合价值观素养培育上,要注重由技能型人才向能够解决城乡复杂社会问题的综合人才培育进行转变。

4.2 构建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教学的知识培养框架

根据新时期中国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趋势和价值诉求,不断丰富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延伸专业课程,尤其应充分发挥地理科学知识在解决人文、经济、空间、生态等问题方面的优势。将地理规划思维融贯在城市规划多个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当中,以规划设计课作为检测理论教学的依据,构建“地理学理论”――“区域地理分析”――“社会、人文地理调查”――“地理规划设计”的渐进式教学流程,将地理学知识融入城市规划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对自然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景观生态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等理论课程的开设或拓展,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通过一些基础设计课程不断强化学生对城市空间问题分析的地理解构能力,诸如通过《城市规划专业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以及《城市规划基础》的系列设计初步课程,训练学生初步的地理规划思维和专业分析城乡空间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课程融贯设计当中,首先以低年级的课程设计为平台,将“地理规划思想”融贯到“城乡地理知识理论讲授”到“地理空间认知及感知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课堂教学环节是低年级学生接触“地理规划”的初步阶段,在讲述当中,应着重培育学生对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地理、景观生态地理、乡村地理等系统认知的能力。“地理规划思维”应作为一种空间规划的思想强调给学生,并通过以“人-地关系和谐发展”、“人居环境作为人地关系的子系统论”等专题的讲述,强化“地理规划思想”的重要性。在相关理论课的讲授之后,学生应借助对“地理环境的实地调查分析”环节进一步感知和解构“地理规划思想”的内涵。通过对城市不同类型空间或地段的人文地理调查研究,使学生既关注城市形态空间的形象特征,还要从地理认知角度深入体会城市空间内涵的人文精神,如社会阶层差异化特征、城市邻里区位特征、城市社区认同感、城市感知意象地图等。在高年级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当中还要不断强化“地理规划设计”,让学生系统认知及熟料掌握地理规划设计的内涵和方法体系,区别于以往“闭门做规划”的状态,让学生通过与地理环境的深度接触,去寻找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情感价值和内涵,并发现地理限制性影响因素对城市空间方案构思的差异性规律,通过反复性的地理规划思想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规划思想导向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绝对不是抽象地理空间的主观建构分析,而是源于对地理知识与地理规律认知的前提下,培养去解决复杂城乡空间问题的能力。是源于对“人-地关系”内涵的深层次领悟。既让学生注意城市空间的地理特征,又让学生关注城市地理环境背后的人的行为价值规律,因此“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成为地理规划思想的核心价值。

4.3 营造城市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思想”的氛围

4.3.1 营建地理规划 “学习―交流―实践”的氛围

搭建多元开放的“学习-交流-实践”平台,营造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地理建构学习氛围,不断拓宽城市规划领域当中的地理知识、地理信息,强化学生自觉的地理规划学习意识。首先,通过相关理论和规划设计课程,打通专业教室和室外自然、人文、经济地理场所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地理知识素养的相关书籍和文献推荐,利用建筑学院的开敞空间创造地理规划思想的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场所氛围。其次,通过聘请我国以地理学为背景开设城市规划专业学校的专家进行“地理规划思想”的学术报告,不断强化学生对城乡地理空间观的认知能力。

4.3.2 营建专题性“地理规划思想”教学资源平台

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对地理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关注,通过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城市总体规划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并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城市规划方案分析的融会贯通能力。如在地理学参与规划教学目标的导向中,可探索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教学环节,进行专题式教学,通过构建“经济地理专题”、“区域地理专题”、“城市地理专题”、“城市社会地理专题”、“文化地理专题”、“行为地理专题”、“自然地理专题”等不同教学环节,来引导和培育学生的地理规划思想。(见图1)针对“地理学知识参与规划设计”的思维创新及转变,探索“地理规划下的设计构思和定位”、“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设计构思和定位”、“社会、经济、人文视角下的设计构思和定位”,以及在相关规划设计课程中采用“评图方式和标准”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进而不断塑造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正确自然地理观、社会地理观、区域地理观、人文地理观、生态地理观等。并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毕业设计》、《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等课程为平台,研究地理规划思想引入相关规划课题的方法,为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创新提供可能[4]。

4.3.3 成立专门化的“地理规划”教学组

结合城乡与区域规划发展方向,可以成立专门化的城乡规划专业地理规划教研组,开展基础地理规划教学的深入研究,构建工科城乡规划学科视野下的地理规划基础教学体系。不断推动高校工科城乡规划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和探索实践,突破传统依托于建筑学和工科背景的培养方案,通过相关课程体系的重组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强调地理规划思维在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当中的特色性,强化社会地理、经济地理、生态地理与城乡物质空间等的整体关联与协同发展,实现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拓展。

参考文献:

[1]马仁锋.理工兼容型规划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改革[J].建筑与文化,2015(6):32-35.

[2] 汪芳,朱以才.基于交叉学科的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思考――以社会实践调查和规划设计课程为例[J].城市规划,2010(7):53-60.

城市地理学范文3

[关键词]旅游功能;大都市;主成分分析;旅游目的地功能;旅游客源地功能:旅游中转地功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4―0072―05

引言

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一般是指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它是一种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大都市的出现不仅使城市地域空间形态与规模发生重组和变化,而且也伴随着城市功能的演变和转型。旅游是一项重要的城市职能,随着旅游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旅游业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产业,旅游功能成为大都市急切追逐的目标,旅游功能也就成了大都市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随着新国际劳动分工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大都市的经济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不断增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旅游业在大都市经济系统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旅游功能的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大都市功能的实现已离不开旅游功能的发挥,因此大都市的旅游功能越来越引起我国各级政府、企业和学者的关注,也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旅游地理学等多学科揭示城市与区域统筹与协调发展的前缘性命题和重要领域。

1 城市旅游功能测度相关研究综述

1.1 在城市职能分类研究中涉及旅游功能测度,划分出旅游(娱乐、休闲)城市类型

城市职能分类研究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国外学者在利用职能指数、K值法、城市专业化指数、多变量矩阵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城市职能分类时或多或少均涉及城市的旅游功能测度,将某些城市划为娱乐、休闲城市。

我国学者周一星、孙则听则明确指出旅游业是一项重要的城市职能,并利用城市旅游职能指数首次对城市旅游功能进行定量测度。

以上研究均是在城市职能研究中部分涉及旅游功能,并未从单独的城市旅游功能层面来研究,且多为定性研究。

1.2 对都市旅游功能进行专门研究,涉及旅游功能要素和强度测量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已有学者把旅游功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职能进行专门研究,涉及城市旅游功能要素及其强度测度等方面的内容。

金波等对中国旅游城市体系进行研究,划分了6种城市旅游类型,董志文、柴彦威等以地理学中经典的中心地理论对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功能作了可贵的探索,臧冠荣对大都市旅游功能强度进行了初步的定量研究,朱f等借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较成熟的首位分布和位序一规模分布理论,以多年入境游客数为指标,研究了中国省际层次和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规模分布规律。

以上文献分析表明,国内外学者对都市旅游功能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都市旅游功能的内涵、要素及测度的研究有待深入。

1.3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中隐含旅游功能的测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波特(Michael Porter)的价值链分析范式和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为学术上的一个研究热点,受此潮流影响,旅游学者也开始了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以李树民、苏伟忠、顾朝林、甘萌雨,保继刚、倪鹏飞、许峰等为代表的学者利用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模糊曲线等方法对我国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事实上,这些研究已把旅游作为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谋求城市的旅游功能已成为很多城市竞争的重要目标。

2 大都市旅游功能的概念及组成要素

2.1 大都市旅游功能的概念

城市是人们生产与生活高度集聚的场所,具有各种复杂的职能。国外地理学界对城市职能的理解较为宽泛,认为人们在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而国内地理学界的代表性看法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即为城市的职能,一般把城市的各种活动分为基本和非基本两个部分,城市职能主要由城市对外服务部分的活动所构成,即基本活动部分,这也是国外学者所指的狭义城市职能。因此,作为大都市职能之一的旅游功能也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的职能范畴来看,大都市旅游功能是指大都市在全球或区域旅游活动中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效能。可从旅游目的地功能、旅游中转地功能和旅游客源地功能3个角度来考察。

在狭义的职能范畴上,大都市旅游功能则是指大都市对外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效能。主要从旅游目的地功能和中转地功能两方面来研究。

目前我国产业分类中尚未将旅游业单独列出,但旅游业关联性非常大,发展速度很快,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学者们在实际研究中大多把大都市旅游功能视为广义的职能范畴,本文采用广义的旅游功能概念。

2.2 大都市旅游功能要素构成

周一星在对中国城市工业职能研究中系统地提出了“城市职能三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借鉴该理论,大都市旅游功能可用旅游专业化部门或都市旅游功能基本类型、旅游功能强度和旅游功能规模三大要素来反映。①都市旅游基本类型。在国民经济部门分类中大多数部类都与旅游业有关,而旅游业又不是单独门类,用旅游专业化部门作为衡量旅游功能的一个要素,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困难,而大都市在旅游活动中不外乎是作为目的地、客源地和中转地等三种功能类型而发挥作用,可将旅游功能基本类型作为大都市旅游的一个功能要素。②旅游功能强度。旅游功能强度越高,在区域经济活动中就越能发挥重要作用。③旅游功能规模。有些都市旅游功能强度虽高,但绝对规模却不一定大,在旅游专业化程度并不高的都市,职能规模往往构成旅游功能差异的主要因素(见图1)。

3 大都市旅游功能测度

3.1 样本城市及测度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择我国东部沿海三大都市密集区内的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和深圳等5个城市为样本,建立测度大都市旅游功能的指标体系:

Fs=(Fd、Fo、Fc)

式中:Fs为旅游功能指数,Fd为目的地功能指数,Fo为客源地功能指数,Fc为中转地功能指数。

多变量分析法是目前旅游定量研究的主流方法。大都市旅游的行业关联度极高,仅用少量指标很难对其旅游功能强度及规模影响进行测度,本研究选取指标较多,涉及旅游功能强度、功能规模和发展潜力等方面。

目的地功能测度指标D包括:D1旅游总人次、D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D3旅游总收入/GDP、D4过夜旅游者人均天花费、D5过夜旅游者人均停留时间、D6星级宾馆数、D7旅行社数、D84A级景区数、D9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共计9项。

客源地功能测度指标O包括:O1全市常住人口数、O2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O3o-(100*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O4出国出境旅游人次、O5出境组团社数、O6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率、O7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O8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平均停留省(自治区、直辖市)数、O9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平均停留夜数,共计9项。

中转地功能测度指标c包括:C1入境游客流向省份数、C2国际旅游入境人次、C3机场进出港旅客人次、C4旅客周转量、C5国际旅行社数、C6实际利用外资额,共计6项。

数据来源根据采集优先度依次为:2000年、200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副本、《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2000年、2005年《上海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广州统计年鉴》、《深圳统计年鉴》和5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及样本城市旅游局网站内的统计数据,样本城市统计局网站内公布的数据(表1)。

3.2大都市旅游功能测度

首先将2005年5个样本城市旅游目的地功能测度的9项原始数据(表1)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变换,然后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Rij)pxp’求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前几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前两个因子为主成分(见表2),这两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756%,已经对大多数指标给出了充分的概括。

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形成因子得分系数矩阵,SPSS根据3个因子得分函数自动计算5个样本城市的3个主因子得分y1、y2。以每个主成分yi的方差贡献率ai作为权数构造一个评价函数:

根据以上方法和步骤,分别计算出5个样本都市2000年旅游目的地功能指数和2000年、2005年旅游客源地功能指数、旅游中转地功能指数(见表4)。

4 结果分析及结论

(1)对大都市旅游功能概念和要素构成的界定是旅游功能测度的前提。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城市旅游功能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都市旅游功能应该从广义的范畴来定义,包括目的地功能、客源地功能和中转地功能,并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函数,尝试对大都市的旅游功能进行研究和测量,试图丰富和发展城市功能研究理论,力争为我国大都市旅游功能强度和规模的比较、评估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和分析范式,这些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

注:指数取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值。表示2005年指数或排名比2000年有所上升,则表示指数或排名有所下降。

(2)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上与实际状况相符,总体上是可以接受的。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2005年5个样本都市的旅游功能从大到小的排序未发生变化,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这与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3)对5个样本都市旅游目的地功能、旅游客源地功能和旅游中转地功能等三方面指数及排名的分析比较,可初步揭示都市旅游功能空间演变的规律。指数数据显示,相对于2000年,2005年天津、广州和深圳旅游目的地功能都有所增强,北京则有所下降;上海的客源地功能明显增强,广州、北京略有增加,深圳则明显下降;上海、天津和广州的旅游中转功能上升,而北京、深圳则略有下降。北京的三类旅游功能排名均位居前列,显示其领头羊的地位和影响。上海旅游目的地功能排名在5个都市中排名未发生变化,但旅游客源地功能、旅游中转地功能却从2000年的第5位、第2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3位、第1位,与北京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态势。

城市地理学范文4

土生万物,地产千粮。对破坏、蚕食耕地的行为,政府早有警觉,并一步步收紧政策,划定“红线”,保护耕地数量有了“硬约束”。云南省土肥界科技人员认为:“保护耕地数量很重要,但还不够,要确保粮食安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提升耕地质量,让有限的耕地持久发挥效益,在当下显得更加迫切。”

云南耕地“底子”如何

整体质量低,障碍因素多,土壤退化和污染严重

去年秋天,玉溪红塔区春和镇黑村村委会李文林老汉家的玉米又获丰收,掰下黄灿灿的玉米,老汉喜中带忧:“这些年,田地越来越不好耪了,不多施化肥,要让粮食增产,你想都不要想。”

而几年前发生在大理市七里桥乡的“土壤病”事件,至今还常被农民提起。当地农户是这样描述的:“白菜、大蒜等蔬菜刚长出五六片叶子就一棵棵死掉,根根全部长满大个小个的‘瘤子’,打什么药都不管用。”请土肥专家来看,原来是长期大量施用过磷酸钙、尿素等化肥,导致土壤严重酸化,土壤严重缺钼,测出的pH值已到了临界点。土肥推广技术人员根据土壤缺素和土壤酸化因素教农民往地里施生石灰,又增施农家肥,补充微量元素后,那片地才慢慢好起来。

“现在,地不好种了,吃肥、吃工、吃水,要增加产量,就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这是农民的普遍感受。而用科技手段对云南耕地调查分析的结论,也从理论上证实了农民的感受。全省耕地养分调查数据显示,云南耕地的基本特征是:“整体质量低,中低产田地比例大,障碍因素多,土壤退化和污染严重。”

搞了半辈子土肥研究的窦晓黎进一步分析道:“还有一个隐形的现象是土壤有机质下降速度快。全省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只有3%左右,有机质含量不到2%的耕地占了37%,远低于发达国家4%~5%的水平,而且每年还在以0.2%的速度下降,照这个速度,10年、20年后的状况,真是不敢想象;再就是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酸化加剧。虽然近年来,我们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让部分耕地维持了地力,并培育了一些高肥力耕地、高产稳产农田,但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提高耕地质量已刻不容缓。

耕地质量下降谁之过

掠夺式经营加保护力度不够的结果

“耕地质量的上升与下降,取决于人们的经营行为。”大量调查表明,云南相当一部分耕地质量下降,主要是对耕地实行掠夺式经营的结果,是保护力度不够的结果。耕地质量下降主要是由于:

重产出,轻投入,耕地负荷加重。多年来,农业生产上主要强调和追求高产出、高效益,对肥料的使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农作物实现高产,关键在于用肥多,导致农民在耕作方式上重产出轻投入;重无机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微肥的“三重三轻”和产出多,投入少;需肥作物多,养地作物少;连作田多,轮作田少的“三多三少”现象。

这一方面使现有耕地的承载力越来越重,其产量增加,靠的不是提高土壤肥力,而是以消耗土壤库存为代价。另一方面盲目施肥导致了土壤养分比例失衡的加剧,甚至还有不少的农田基本不施有机肥。且化肥施用不讲科学,凭“经验”施,导致土壤一些营养过剩,如氮磷盈余;而钾肥和微量元素又严重不足。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极大地破坏了土壤的营养结构,导致土壤板结、自我修复功能和保水保肥能力降低,耕地带病运行,总体质量下降。

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云南从1956年开始使用化肥,到1978年时化肥使用量仅为26.6万吨,此后,全省化肥用量一路攀升,1999年便增加到108.44万吨,到2008年全省化肥用量已达158.27万吨,30年增加了近6倍,而近10年就增加了1.46倍。不合理的施肥,使云南的化肥利用率相当低,冷落农家肥,滥用乱用化肥现象突出。由于化肥简单易施,农民日益冷落农家肥、土杂肥、绿肥等有机肥。全省肥田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减少,秸秆资源直接还田量低,仅占20.5%,大量秸秆被焚烧或弃置乱放,未利用的畜禽粪便达274万多吨。由此,耕地中有机肥养分量占总养分量的比重,已由1956年的100%,1960年的95.22%, 1990年的57.49%,下降到2000年的34.10%,也就是说1960年至2000年的40年间,耕地中的有机肥养分量下降了61.12个百分点。

土壤酸化日趋严重。一是云南大部分耕地本来就偏酸性;二是全省性部分停止施用石灰已达20年之久,钙质投放减少;三是土壤中的交换性钙、镁、钾等盐基离子淋洗流失,铁、铝离子向耕层富集;四是长期偏施氮肥,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等酸性肥料,使一些耕地土壤已由中性变为酸性。

全省pH值在3.5~5.5之间的酸性土壤约达2000万亩。占优补劣,数量平衡,质量下降。云南耕地虽连年占补平衡,甚至补大于占,但新开垦耕地的质量,远远低于被占用耕地的质量。

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大多是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质量高、长期投入积累多、设施好的良田;而开垦荒地主要集中在灌溉条件差的边远丘陵山区,新增耕地大都耕层浅薄、土壤养分含量低、排灌设施不配套、漏水漏肥、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于是出现耕地数量虽然平衡,但总体质量、生产能力却在下降。

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工业、城镇“三废”污染源增多,加上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耕地污染越来越严重。2003年全省受到污染的耕地面积785万亩,还有3256万亩耕地存在潜在污染。

拿什么拯救失血的土地

我们要像对待一切生命一样珍惜她,呵护她

“耕地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同样令人担忧”。省土肥站资深专家认为:“面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省情,提高耕地质量,藏粮于土,才能真正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安全。”

正是居于此,近年来,云南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等,在遏制耕地质量下降上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还远远不够。提高耕地质量,真正藏粮于土,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还需“大手笔”。

在全面展开的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中,将提高耕地内在质量放在与水路沟渠等硬件设施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表”“里”兼治。加大对耕地内在质量建设和地力培肥的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增”(增施有机肥)、“提”(提高肥料利用率)、“改”(改良土壤)、“防”(防止土壤退化)等耕地质量恢复措施,遏制耕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趋势。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实行合理轮作,发展绿肥生产,增加有机肥源;实行富余秸秆翻压、覆盖直接还田,确保富余秸秆全部还田;实行工厂化快速高效无害化处理禽畜粪等有机物料,发展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提高禽畜粪等有机物料利用率。尤其在化肥价格居高趋涨的情况下,要积极引导、指导农民充分利用现有有机肥资源,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因地制宜的施用无机化肥,达到培肥改良耕地土壤,保护提高耕地质量,节本增效的目的。

综合治理耕地环境。积极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抓好水土保持;加大管理力度,坚决控制和治理工业“三废”污染,大力推广节肥节水技术,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制度,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

城市地理学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人文地理学;研究

1“大数据”的定义与类型

总的来看,当前仍然没有形成对“大数据”统一的定义。早在17世纪,哲学家们使用“数据”这一词汇,专指真实的、反映事实的相关信息。长期以来,研究过程中的“数据”指的是依据某些传统调研方法(例如:问卷、访谈、日志等)收集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所抽象表达出来的意义。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加速了信息的存储、交换与计算过程。特别是互联网的使用,遗留下大量的数据“痕迹”,而且产生的速度也是日益增倍。据Hilbert等的研究表明,仅2007年人类大约存储了超过300EB的数据,而人类存储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这一海量的数据被形象的称为“大数据”,这一定义突出体现了数据规模大的特征。

简单来看,“大数据”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直接观测型、自动获取型与自愿贡献型。①直接观测型主要是指由各种电子监视器等(例如道路卡口摄像头)直接观测的数据,往往针对某一特定地方或人(群)。②自动获取型数据是由于电子信息设备或相关网络应用程序的使用而自动留下的网络“痕迹”。例如网络中留下的搜索与浏览记录;网络购物留下的交易数据、快递包裹留下的转运记录;出租车gps记录的时空出行路线、智能公交卡记录的上下车出行记录;手机基站检测得到的手机用户位置、手机用户间的通信记录等。③自愿贡献型数据是人们自愿在网络上或分享的数据,主要是社交网站上使用者的相互作用,例如社交网站签到留下的时空数据、社交网站用户的社交关系网络、社交网站用户的相关言论,以及Frickr等分享网站上游客上传的照片信息等。

2“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变革

从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看,大数据迎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1950年代,得益于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学研究出现了“计量转向”。数量模型的引入提供了空间研究的方法基础,避免了简单、抽象、定性的约束。特别是舍弗尔(Schaefer)等为代表的学者倡导地理学是一门追求普遍规律的实证主义科学,并力图借助数学模型等工具发现空间法则。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详细的、实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科学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细化地研究各类社会科学问题,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携带的地理空间属性,无疑也为关注空间的人文地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在当前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大前提下,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争取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提供了新的契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由早先的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到计量革命后的定量方法兴起,到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再到大数据环境以数据驱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这其中通过对人与自然交互活动过程的实时、精细、动态感知,使从原先只能由结果去推断过程的研究模式转变为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实现可感、可知、可控的革新。这就是以数据驱动,特别是大数据环境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一个创新。

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变革除了思维模式以外,对现象与要素数据的实时性、覆盖面、精细程度(实时监测数据)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传统统计数据由国家权威部门提供,而大数据时代到来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统计数据的提供者与者(VGI),这是一种由下至上的自发数据收集形式,可能促使传统统计数据采集方式有所革新。带有空间信息的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大数据与计量地理革命以及社会转型不应该被忽视,因为其提供了大量带有时间与属性信息的人类行为数据。新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向通常以传统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方法论、思维方式。数据采集方法也已经从传统的统计年鉴数据、调查问卷数据、访谈数据转变为网络数据(社交网络数据)与新的空间定位数据(GPS,智能手机,位置服务等)转变。

3大数据应用于人文地理研究的总体框架

大数据已经渗透至国家、区域及城市经济社会与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人文地理的研究应抓住大数据这一机遇,对城市居民活动、企业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供给及城市治理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总体来看,人文地理研究或应用的框架构建需要以大数据为核心。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或信息设备采集等手段获取主题网站、社交网站、智能手机及城市传感器等行为活动数据,利用传统人文地理研究方法和地理信息科学GIS等数据分析工具对大数据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并结合部分传统数据对研究主题内部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把握,从而构建以居民个体或群体组织行为分析为核心的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

在此数据平台基础上,城市地理学研究应重点关注居民行为、活动等及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组织和结构的变化;社会地理学研究则需要集中分析社会群体特征、网络、活动等及其影响的社会空间分异或融合;政治地理学研究则通过基于舆情分析的国家或地区间地缘政治关系判断政治现象发生和影响规律;旅游地理学研究应强调旅游者行为分析在旅游出行方式、资源选择、旅游體验及设施应用等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交通地理学研究可以以基于电商大数据的物流组织分析为切入点来优化区域或城市内部的交通网络;经济地理学研究应系统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迁移等行为活动及其对区域或城市生产力空间的影响;文化地理学研究则需要从大量居民活动或情感数据中分析城市文化特质或结构来探讨人类文化活动对区域或城市的影响;军事地理学研究可以侧重对大体量地理环境、政治因素、突发事件等信息进行安全评估来制定军事战略方针。同时,还应借鉴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情报科学、心理学、数学及城乡规划学等其他相关学科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来不断完善大数据时代人文地理研究框架或体系。

参考文献 

[1]吴传钧.人地关系与经济布局[M].学苑出版社,1998:28-33. 

城市地理学范文6

合成地震记录是联接地震、地质、测井的纽带,是地震构造解释、储层分析、油藏描述中的基础而又关键的环节[1-2]。在当下勘探对象向复杂非常规油气藏转变的大形势下,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准确与否将严重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进行。在构造复杂地区,由于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精度不高,解释人员追错同相轴的现象也是可能发生的。由此可见,合成地震记录虽然基础,但十分重要。

本文利用地震岩石物理学关于地震波速度频散和孔隙流体分析等相关理论,首先对中高频的测井速度进行了频散校正,使其与低频地震波速度趋于一致。然后利用Gassmann方程流体替换再一次对波速进行校正,消除钻井过程中孔隙流体变化对波速的影响,尽可能恢复原始地层速度。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合成地震记录,结果证明,经过校正后的合成地震记录的准确度增大,解释可靠性也随之得到提高。

2 频散校正

地震波的频散是指地震波的速度与频率相关,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地震波的速度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地震勘探的主频集中在几十赫兹,而测井频段分布在千赫兹至几千赫兹。因为频散现象的存在,不同频段测量出的速度存在差异,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近些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不同频段波速外推进行了研究,在假定岩石的品质因素Q为常量情况下,EINAR给出了频散方程为[3]:

V1/V2=1+(1/πQ)ln(f1/f2) (1)

其中V1、V2分别为频率为f1、f2时的波速。利用此频散方程,我们对多块岩心的纵波速度进行了频散校正,校正后频散现象均得到大大收敛。

3 Gassmann方程流体替代校正

在钻井过程中,井眼附近原状地层受到破坏,径向上一定范围内原始流体被排挤,孔隙被泥浆滤液所饱和,所以声波测井所反映的并非原状地层波速,这也是利用声波测井速度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不匹配的原因之一。本文利用基于Gassmann方程[4]的流体替代技术,对泥浆滤液的影响进行校正,尽量恢复原始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使声波测井合成地震记录更趋近于井旁地震道。

Gassmann方程的表达式为:

(2)

其中Ksat、Kdry、Kma、Kfl分别为饱和岩石、干燥岩石、岩石基质、孔隙流体的体积模量,μsat、μdry分别为饱和岩石、干燥岩石的剪切模量,φ为岩石的孔隙度。

Gassmann方程可由干燥岩石参数求出饱和岩石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反解Gassmann方程则可由相关饱和岩石模量求出干燥岩石模量。

(3)

如果已知岩石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再加上岩石密度,就可以求出岩石的波速。

(4)

上式中Vp、Vs分别为纵波和横波速度,ρ为岩石密度。

4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本文考虑了测井频段和地震频段不一致,以及钻井滤液对波速的影响,对测井曲线进行相关校正后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实践证明,经过校正后制作出来的合成地震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具体步骤为:

(1)首先利用公式(1),对测井曲线进行频散校正,使其与地震频段波速趋于一致,同时低频段也利于提高Gassmann方程流体替代计算结果的精度。

(2)然后利用基于Gassmann方程流体替代技术,先逆向替代校正钻井滤液的影响,再通过正向替代恢复原始孔隙流体成分,尽量还原真实地层的波速。

(3)利用公式(5)对含不同流体的岩石密度进行换算,恢复原始地层的真实密度:

(5)

其中ρw、ρo、ρg、ρfl、ρdry、ρc分别为水、油、气、混合流体、干燥岩石、含混合流体岩石的密度,Sw、So、Sg、Sfl分别为孔隙中水、油、气、混合流体的百分含量。

(4)利用校正后的纵波测井曲线和密度曲线,计算反射系数;再从井旁地震道提取子波,利用褶积模型合成地震记录,结果如图1所示。

图(a)为未校正前的图件,图(b)为校正后的图件。蓝色方框为目的层范围,红色方框为合成地震记录。校正前,合成地震记录的振幅与实际地震道振幅相比偏大,波形差异也较大;校正后,合成地震记录振幅降低,波形变得圆滑。总得来说,经过校正后,合成地震记录的振幅和波形都得到了改善,与井旁地震道吻合得更好。

上一篇旅游地理学

下一篇文化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