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桥梁工程造价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桥梁工程造价论文范文1
1.1地区建筑市场混乱在基础建设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下,导致部分地区建筑市场壁垒逐渐消失,大量的异地承揽和跨行业承揽工程涌入地区市场。在这一基本环境下,由于国内各地区以及各行业之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预算定额标准和预算编制等,造成大多数跨地区、跨行业承揽工程的企业不能对工程造价进行良好的把握。
1.2造价确定方法滞后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确定方法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有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不能与新型工艺和新型材料相适应,造价确定方法不能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
1.3造价管理模式落后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是贯穿于整个路桥工程始终的,但是当前的造价管理大多表现为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综合性的造价管理模式尚未形成,使得工程造价缺乏科学管理性。
2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贯穿于整个路桥工程施工设计整个过程,以下就从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等对影响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2.1工程决策阶段的影响因素在路桥工程决策阶段的影响因素是整个工程造价的首要影响条件,其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直接关系到了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造价和投资效果。(1)项目规模项目规模的大小对工程建设的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规模过大会使工程超过实际运用需求,过小又会致使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从而降低经济效益。所以,选择正确合理的工程建设规模,是路桥工程决策阶段中整个路桥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2)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建设标准主要指的是道路或桥梁等级标准,在不同的需求下,对道路或桥梁的等级要求是不同的,比实际需求过高或者过低的工程建设标准都会对路桥工程造价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3)项目总体规划项目总体规划工作中,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含国家或者地区长期发展规划、地区路网状况、工程项目的建设地位和主要作用、工程招标情况、地理水文条件以及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市场情况等。
2.2设计阶段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1)工程设计方案与质量单个的道路桥梁工程可以有不同种的设计方案,不同设计方案所涉及到的工程技术方法和工程理论可能不尽相同。另外,工程设计质量也直接关系到了工程建设的投资量,影响到了工程完工后的使用效益。(2)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水平层次和不同经验的设计人员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专业能力会有些差异,从而造成工程造价差异。(3)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对工程质量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针对设计方案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严格的审查程序,提出其改进建议,能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造价控制。
3道路桥梁工程造价控制原则及控制内容
3.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要是指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涉及到了众多的部门、班组和员工,所以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造价控制时,应处理好各个部门、各个班组与员工之间的协调关系,并树立起全员造价控制的观念。同时,应将路桥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各项经济往来都纳入造价控制的范围,做到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全面性覆盖。
3.2动态性原则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所处的外部环境可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进行造价控制时应遵循动态性原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适时将各项人工及机械投入实际值与目标值做出相应的对比,对存在的偏差作出纠正处理。
3.3道路桥梁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材料、设备及人工成本的控制,在整个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占造价比例较大的为材料和设备费用,所以应在材料设备选用和运输方面对其进行控制。其次是对于建设质量和建设工期的控制,基于道路桥梁工程的独特性,其具有施工工期较紧的特点,所以容易产生建设工期和建设质量之间的矛盾。建设质量的不合格会导致建设工期成本的增加,所以应在保证建设工期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从而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
4不同阶段的道路桥梁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4.1工程立项阶段在道路桥梁工程立项阶段,应相应的按照获得批准的投资估算进行造价控制。一般情况下应从项目可行性、投资估算合理性、施工方案合理性、资金来源保障性以及施工进度科学性等几个方面对投资估算的精准性和完整性进行分析,从而为道路桥梁工程立项和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提供有效依据。另一方面,在道路桥梁工程决策阶段,应相应的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外部资源的调查分析,主要包括建设材料供应情况、材料运输线路及运输方法、工程沿线周边环境等。
4.2施工设计阶段道路桥梁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是对于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控制,设计方案通常包含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等主要阶段,设计单位在进行不同施工方案的设计时,应在经济分析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设计规模,满足实际需要的同时减少产能的过剩,并对工程最优的建设时间以及施工技术进行确定,运用优选原则、价值工程、限额设计等理念,对工程资金进行安全控制,同时确保工程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4.3工程建设阶段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阶段主要包括工程招标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在道路桥梁工程招标过程中,应注意招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并确保整个招标过程的透明化。同时应注意相关招标文件的完善,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审查,避免漏项。另一方面对各竞标方的专业资质进行审查,对整个招标过程进行严格监督,避免投机倒把的现象出现。
4.4工程结算阶段在经过了对道路桥梁工程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之后,最后一步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步就是工程决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在道路桥梁工程决算阶段,建筑方需要接受相应的审核,并可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对道路桥梁工程进行审查和验算,并由专门的财务部门进行专项评审,最终进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结算。良好的工程结算审查能有效的避免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投资估算多算、冒算等问题,将道路桥梁工程造价控制在最优的范围之内。
5结语
桥梁工程造价论文范文2
【关键词】桥梁工程; 预算; 关键点
1.桥梁工程预算
预算编制,就是指国家政府各部门以及相关的预算单位为了使自己资金利用得当、分配合理,而对本单位的总资金进行预算和分配的活动。为了保证这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预算法》,,预算编制活动提供了相关的依据。
预算编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实事求是的原则,预算必须从实际出发,不可虚报。第二,量力而行的原则,预算必须从本单位的资金实际情况出发,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第三,综合预算的原则。第四,预算活动必须由专门的部门完成,并且预算一旦制定之后,除非有突发紧急情况不予调整。预算编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上、下级单位相互配合。下级单位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然后提交给上级,上级部门进行审核,最后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
工程预算,就是在工程的施工之前,由相关部门对工程造价等进行合理的计算,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同时又能保证本单位其他的工作的正常运转。在所有的工程预算中,桥梁工程的预算过程最为复杂。
桥梁工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桥梁工程的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如图1所示)。桥梁的主体部分指的是桥梁的实体部分,包括基础、上部分工程、下部分工程等方面。一般来说,设计图上能呈现出桥梁的主体部分。当然,这一部分的工程预算也就相对简单。
桥梁的辅助部分指的是为了使桥梁的实体部分更加的坚固、更加顺利的完,而建设的一系列辅助工程。在主体部分完成以后,这些桥梁的辅助建设部分往往都要拆去。例如,在建设桥梁基础的时候,往往进行挖基、护筒等工作。在桥梁上下部分的施工过程中,吊装设备、施工电梯的使用。这些都是桥梁建设的辅助部分。施工人员要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桥梁建设的实际情况来建设相应的辅助部分。因此,这一部分可塑性比较大,容易发生改变,很难在图纸上反映出来。这就加大了预算的难度。
2. 桥梁工程预算编制的关键点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桥梁工程建设在我国越来越普遍。而桥梁工程的预算环节则显得更为重要,它为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了资金保障。在我国,桥梁工程施工之前,设计师会进行桥梁设计,并将设计方案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在图纸上。相关人员则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工程的预算工作。这就要求预算人员必须工程设计的相关知识,明白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同时,又要具备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
为了使桥梁工程的预算编制工作更好的完成,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桥梁工程的计量工作。在工程计量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必须明确工程预算的顺序
工程预算要想准确,工作人员必须把所有的建筑部分的造价都进行预算,包括其基础部分、上下部分及相应的辅助部分等。一般来说,我国的桥梁工程预算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的:桥梁基础部分(包括基础挖掘和建造)――下部工程――上部工程――相关的辅助部分工程。预算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才能提高预算工作的效率,保证预算工作顺利完成。
2.2 桥梁各部分的计量方法
桥梁工程的建设包括好基础挖掘、打基、下部工程、上部工程以及辅助工程等。在进行计量工作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各部分单独计量。
2.2.1 基础挖掘部分工程的计量
在这部分的工程预算中,预算人员必须明确所挖掘的基础的面积,土质、深度等情况,同时一定要注意该地地下水水位的高低,这样才能明确围堰的面积以及排水设施的建设。除此之外,预算人员必须要考虑所挖掘的基础地貌恢复、河道疏通等的花费。预算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考虑,使工程预算更准确、更合理。
2.2.2 桥梁基础部分工程的计量
桥梁基础部分一般包括挖桥桩子、灌桥柱子、混凝土加固等方面。这些方面工程复杂,计算起来更加麻烦。首先,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施工地的土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钻井设备的型号。例如,某施工地下大多为花岗岩,可以选用型号为GCF-2000 的冲击钻机。然后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市场询价,多方面考虑,计算工程花费。另外在进行围堰时,要看当地土质的性质。若为干性,围堰的高度可为2m左右;若为湿性,则高度要大大增加。所以,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进行土质定性,否则预算会非常不准确。
2.2.3 桥梁上、下部分工程的计量
桥梁的上部分工程包括桥两侧的围栏、人行道、车道等,应按设计构件的体积增计场内运输和操作损耗1%来计算工程量。桥梁的下部工程主要包括墩身的建设、承台、盖梁的建设等。其中墩身有包括很多部分,在进行预算时,必须进行分项计算,区分不同部分使用的沙子、混凝土的型号等。这个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另外在进行承台建造时,必须注意区分石头的使用,使用片石还是块石等。
2.2.4 桥梁辅助部分工程的计量
对于桥梁的辅助部分的计量,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部分的特殊性:可塑性强。在实际操作中,辅助工程的设计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变化。所以,在进行计量的时候,工程设计人员必须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最合适的设计方案。然后计量人员尽最大努力进行预算。另外,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工作人员在注重混凝土使用的同时,不要忽视了钢筋的使用,必须把两者的使用分开来算。
总 结
桥梁工程的预算工作,对桥梁工程的顺利施工、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预算工作,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同时给施工项目提供资金保障。但是,桥梁工程的预算工作非常复杂。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对进行预算的工程项目必须全面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预算更加准确。桥梁工程的顺利建设,有利于我国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粉.浅谈公路桥梁造价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
[2]乔智胜.施工组织设计中影响桥梁工程造价的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3).
[3]王海林.桥梁工程预算编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6).
桥梁工程造价论文范文3
BIM具有可视化性、协调性、可模拟性、可优化性和可出图五大特点[2]。同时,随着BIM技术不断的被引入建筑领域,大大的提升了建筑信息化程度,具有缩短工期、减少工程中各方间的摩擦、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优势,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无疑,BIM是近年来对工程建设行业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3]。当下BIM技术已成为国、外学者及建筑行业从业所关切的一个焦点。
1 国内外BIM的发展现状
对于大多数学者及建筑行业从业者而言,BIM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是对于BIM的研究与运用任然属于一个崭新而前言的领域。但国内、外学者及建筑行业从业者也对BIM开展了相当的探索、研究和运用。
对BIM在实际工程运用的探索中,我国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在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中,都可以看到BIM的身影,如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南京青奥会议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同时国家层面也对BIM有相当的兴趣及关注,首先BIM已经成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而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9次提到BIM技术[4],明确将BIM技术列为未来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住建部编制的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BIM协同工作等技术应用。
自2003年BIM概念提出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便开始着手相关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近年还创立了相关的BIM标准,并强制所有大型项目必须具有BIM方案才能投标和建设,并以此作为政策向导推进BIM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这些国家通过鼓励将BIM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完善BIM的应用方案,挖掘BIM的价值(如工程成本、时间减少,协同性增加,以及nD虚拟化和碰撞检测来减少失误等),从而获得巨大的价值,并以此作为BIM的市场驱动力,使得BIM在这些国家的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
尽管我国对BIM高度重视,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但BIM的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落后位置,缺乏大量的应用反馈及相关的规范以。同时,国内外对于BIM的探索主要围绕在房建领域,在公路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而针对信息化桥梁方面的认识则更加不足。
2 BIM的运用平台
目前有一种对于BIM片面的认识,认为BIM只是最终只是一个或多个软件的协同作业。这种理解有明显是错误的,但BIM的核心是基于该技术的建筑工程应用软件却是不可否认的。
基于目前具有国际和行业影响力并应用与中国市场的BIM软件共有三十余款,现在市场上主流的BIM平台主要有Autodesk Revit,Bentley Architecture,ArchiCAD,Tekla BIMsight等。这些软件大多能支持3D参数化、模块化设计,协同工作和有效信息传递,并且通过软件接口之间的兼容,BIM工具能够跟其他软件协同工作,例如Autodesk Revit能够将模型导入ROBOT进行结构分析,也可以与Navisworks交互实现4D进程模拟和冲突检测。
3 BIM在桥梁工程中的运用
桥梁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具有工程造价高和社会作用大的特点,需要高水平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现代桥梁大跨、复杂,高强轻质等特征也对建筑和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将BIM技术引入到桥梁工程中,实现桥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生产信息化极为迫切。通过信息化的工作平台和生产模式,能有效提高桥梁设计施工效率和协作,降低冲突,实现精确的多维模拟。
目前,大多数桥梁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仍然是基于2D CAD系统[5],每个生产流程都是几乎分离的,无法有效交互共享的数据,导致大量时间和资源消耗。由于不同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变更的几率也会升高。而解决这些问题正是行业赋予BIM的使命。
近年来,不少先进的工程公司尝试将BIM应用到桥梁工程中。例如,2003年,芬兰工程师成功利用3D建模的方法设计了一座简支板桥,并利用3D镭射扫描技术控制桥梁的施工精度[6];2011年,韩国的研究人员成功利用BIM对一座钢桥进行了4D施工模拟和冲突检测,通过对整体进程的智能化分析提出了更好的施工方案[7]。
4 总结与展望
由此可见,BIM技术将是今后建筑及制造行业发展的趋势。无论是对现有桥梁的运营管理,还是对未来桥梁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都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邹阳. 桥梁信息模型(BrIM)在设计与施工阶段的实施框架研究.[硕士论文],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4.
[2] 何关培.“BIM”究竟是什么[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3).
[3] 龙文志. 建筑业应尽快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J]. 建筑技术,2011,42(01).
[4] 李云贵. 国内外BIM标准技术准则[J]. 中国建设信息,2012,(02).
[5] Kaner, I.,Sacks, R.,Kassian, W., etc. Case studies of BIM adoption for precast concrete design by mid-size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irms. In ITcon: 2008.
桥梁工程造价论文范文4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设计;现状;改善
中图分类号:TU7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1-
现阶段,伴随着建筑领域的科技进步,多样性的道路与桥梁设计以及建设工程也纷至沓来。不可否认的是,在道路与桥梁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其衔接处的设计和建设有着多种专业性技术要求,同时也构成了一项极其复杂的环节。可以说,当道路与桥梁衔接处得到正确处理时,不仅会带来优质的建设工程,同时也能为工程的美观性加分;而一旦处理不当,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道路桥梁功能的发挥,并将威胁使用该道路桥梁的车辆和行人安全。鉴于此,不论是道路桥梁的设计者还是相关的建设者,都有必要注重自身的专业素养,重视工程建设的每个细微环节,将道路和桥梁衔接处的每一环工作最优化。
1.道路桥梁设计的现状
1.1 道路与桥梁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现实应用环节,畅通便捷的交通条件一方面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便利,另一方面也较好地推动了各区域间的资源流通,因此也可以说,道路性能质量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间,国内城乡道路建设相继获得施行并且相关建设的规模也日益扩大。然而,同样伴随着相关建设规模扩大的是道路和桥梁施工建设环节中的质量及安全问题,其中,道路和桥梁衔接处则构成了安全隐患的多发环节。具体例如,在衔接处的设计方案选取不当、相关施工细节被忽略等问题出现时,便很可能导致桥梁坍塌、通行车辆滑出桥面等各种交通事故。在道路桥梁衔接处发生各类交通事故中,最常见也极为典型的即为“跳车”事故。一般来说,道路桥梁衔接处的相关设计方案的差异性、地基条件以及桥梁本身的结构性差别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跳车”现象出现。具体来说,由于桥梁主干部位通常都得承受不同于桥头部位的压力,其承压能力较之后者也更强,而桥头部位在吸收能量方面则更占优势。与此同时,上述两个部分对压力的反应也并不一致,在较长时间的挤压环境下,衔接处将发生突变进而导致其上通行车辆出现“跳车”现象。
1.2 道路桥梁衔接环节的设计
在以往的认知观念中,道路和桥梁被认为是分属两个建筑支系中,这两类建筑物一方面联系较为紧密,但另一方面其在设计以及施工环节都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受这一传统看法影响,人们长期以来都分别进行道路和桥梁的施工建设,这一施工建设模式虽然能够有效保障道路和桥梁工程各自的质量,但是同时也意味着对二者衔接处设计建设的忽略或不够重视,而道路和桥梁的衔接处因此便构成了交通事故的频发环节。当然,正是考虑到上述问题同时也为避免相关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交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针对道路桥梁安全情况进行调研,进而针对道路桥梁衔接环节拟定了相应的设计和施工的可实施性方案。现阶段,安装搭板、改变回填等相关具体有效的方法被较广泛地应用与衔接处的设计和施工环节,同时,平稳过渡等技巧也被运用到加固道路地基等建设环节中。
(1)适当安装搭板
考虑到道路和桥梁衔接处的脆弱性,为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可在衔接处安插相应的搭板。具体来说,安装搭板后可以有效降低路基从而缓解路基硬度偏小和桥台硬度偏大之间反差,并促使“跳车”现象得以较少发生。就其施工建设环节而言,安装搭板所需的施工步骤并不多,施工流程相对简易,其相应的工程造价也不高,因而获得了较为广泛地实际施工应用。
(2)改变回填原料
选用不同材料来回填道路桥梁衔接部位同样可以实现有效减少“跳车”等事故发生的效果。一般来说,道路桥梁衔接处的具体性状以及桥梁支柱本身的性能共同决定了回填材料的种类。大多数工程设计工作人员更倾向于具备较大硬度、更强的透水性能、较易凝结、不易被挤压以及具备适当摩擦角度的砂石、砾岩、岩块等材料作为回填原料。另一方面,在选取回填材料的过程中,工程设计人员通常还会考虑具体施工地的气候、土质等地理环境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地基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下陷的可能,从而保障路面的稳定性。除上述处理方式外,还可以通过除去路基表面的水泥涂层从而保障道路桥梁具备趋于一致的硬度;可以通过设置倾斜坡路等方式,缓冲衔接处因刚性路面转换为弹性路面带来的反差,并减少道路路面与桥面转换时的错位距离,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有效避免“跳车”现象。当然,在众多处理道路桥梁衔接处的方案中,工程设计人员有必要进行多方位的对比分析,进而选取最优方案。在方案设计环节还应当综合考量工程的施工成本、效益等要素,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与经济性。
2.道路桥梁设计的改善措施
现阶段,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施工技术正获得逐步广泛地推广运用,这一施工技术采用在桥梁的桥位设置满堂支架并采取混凝土浇筑等手段。通常情况下,在符合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混凝土所具备的强度要求采取拆卸模板以及支架才能保障工程的进一步开展。在利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施工技术的情况下,若遇到桥梁跨径不均等时能够更有效地保障工程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这一技术并不需要进行事先布置施工场地而保障桥梁的刚度,并且能够避免桥梁建设施工环节出现的接缝、梁体颜色差等问题。
就这一技术的施工环节而言,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施工技术首先针对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约束,要求施工地基的承压能力较强,从而避免因施工过程中支架沉降幅度过大或沉降不均等问题二导致梁体部分部位出现裂缝现象。具体到实际的道路桥梁设计和施工环节,则需要充分保障这一施工工艺的相关实施细则科学合理,同时严格把控各个施工环节,从而确保相关施工活动符合规范,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结语
本论文主要阐述和分析了道路桥梁的建设状况,同时围绕其中可实施的改善举措进行了探讨。在整个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衔接部位作为事故频发环节,处理妥善将有利于整个道路桥梁性能和效果的发挥,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又在于设计方案以及施工过程。基于此,相关监管单位有必要强化自身的监督和管理活动,具体方案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同样应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秉持着对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负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将质量合格、性能良好的道路桥梁工程交付社会。
参考文献
[1]蔡志鹏.传统道路与桥梁连设计与施工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12.
桥梁工程造价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桥梁设计 隔震设计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事业迅猛发展,桥梁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和提高,因此客观上要求桥梁抗震效能的增强与改善。本文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第一部分强调了加强桥梁隔震设计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桥梁隔震设计的相关理论,在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桥梁隔震设计的方法。
桥梁是现代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它具有极强的社会公共性,建设时其投资较大且后期运营管理中也相对困难。另外桥梁作为危机管理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应当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因为桥梁抗震性能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后的损失。
1 桥梁进行隔震设计的好处和重要性
1.1 桥梁隔震设计的重要性
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指的是在桥梁建设时安装隔震器,它可以使桥梁在水平方向上得到柔性支承,这样就使水平方向上的周期延长,另外还要安装阻尼器来,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桥梁的阻尼效应,可以再地震发生时降低地震的作用。
近些年,国外一些发达国际在桥梁的隔震设计方面加强了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但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比较落后,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且缺乏系统性,主要一些方法大多采用国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
1.2 桥梁隔震设计的好处
在桥梁的设计中加强隔震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和分解地震后的地震力在各结构支座间力的分布情况,这样可以保护桥梁的基础部位,同时对桥梁的上部结构可以有效地支撑和保护。
在桥梁设计中的相关隔震设计可起到调节横向刚度的作用,这样可以改善桥梁结构扭转平衡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地震力。
在桥梁设计中的上部结构时,采用隔震减少甚至消除地震后桥梁的上下部结构出现的超出建设弹性范围的现象, 防止超出弹性范围后局部部位发生变形。
在桥梁设计中进行隔震系统的设计,可以取得比普通抗震设计更好的抗震效能,这样就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况下,还提高了工程的质量。
在桥梁的隔震设计中采用的隔震支座若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温度的变化或者其它的形变而发生变化,它们的形变相对也较小,这样就能为城市建设中高架桥梁设计中多跨连续梁桥的采用,即减小伸缩缝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与那些未采用隔震设计的桥梁相比较,采用了隔震设计的桥梁可以在经历了较大的地震后,较容易地更换隔震设计和装置,且维修的时间相对较短,维修的费用也相对较低。
2 桥梁隔震设计理论概述
2.1 隔震技术的原理
隔震是抗震方式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和新趋势,它的作用是通过减小而并非抵抗地震的作用来起到桥梁的保护结构不受损、桥梁的抗震能力增强的效果。在通常的桥梁设计和施工中,提高桥梁抗震效果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提高桥梁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变形能力。与之相对比,桥梁的隔震设计主要特点在于引入了柔性装置的设计,这样做就使桥梁的重要结构构件可以与水平地面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减少,使重要构件在地震后不会发生破坏性的损伤,使结构的反应加速度比地面的加速度小,另外,由于采用了阻尼设计,这样阻尼就有效地将地震带来的能量得到消耗,当能量传递到桥梁上部以及隔震结构时作用力已大大减小。
2.2 隔震技术的特点
隔震技术在桥梁抗震设计中的的应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这些隔震装置达到延长结构周期、消耗地震能量和降低地震后结构毁坏和变化的效果。在桥梁进行隔震设计时,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求要有合理的设计,使相关的抗震系统构件能够具有较强的弹性和可塑性。
隔震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采用,一方面可起到减少工程造价同时提高工程效能的效果,它往往要比常规的抗震设计的抗震性能高,可以有效地保护桥梁墩柱,达到降低桥梁墩柱延性需求的作用和目的;另一方面上部结构中隔震措施的采用可以有效地减小或者消除地震后桥梁的下部结构超出弹性范围的反映和现象,对于那些在地震后难以检查或者修复的地方,隔震设计可以避免在这些部位发生严重的非弹性变形。
2.3 桥梁隔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隔震设计是加强桥梁抗震性能的重要要求,但在进行隔震设计时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只有认真遵守这些原则,才能有效地、切实地提高桥梁抗震效能,这些原则分别是:
应对桥梁是否适宜采用隔震设计进行科学的考察,考察应当以其周期增长后系统能否有效地提高地震时能量的吸收,且以这个为判断的判据。对于不适合进行抗震结构的桥梁地段,不能盲目地进行施工。 转贴于
隔震装置在桥梁设计中若被采用,则它的上部结构在地震后会产生相对的位移,这将对桥梁的后期使用和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地震后,应当加强对隔震装置的修补和完善。
若在桥梁设计时采用了相关的隔震措施,那么应当保证桥梁的抗震性能不低于那些采用普通抗震设计所起到的抗震性能的大小。
应当对采用隔震措施桥梁附近的地质环境以及桥梁地基进行科学地研究和勘测,隔震桥梁附近应当具有较为坚实的地质条件。
在采用隔震装置时,应当尽可能地选择和采用那些结构简单且同时符合所需隔震性能的装置,且应当保证在其力学性能的范围内科学地采用。
3 桥梁的隔震设计
3.1 隔震装置的设计
隔震装置的设计和结构其它构件的设计是隔震桥梁抗震设计的两个主要方面。隔震装置的设计是隔震设计的中心,当前,在桥梁的隔震设计中较为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弹性反应谱法,这种方法被大部分国家采用,但有不同的规范,主要有美国的、日本的和欧洲的规范,它们之间区别不大,主要在于计算公式的不同,这些计算公式是指隔震装置等效刚度的计算和和等效阻尼的计算,与之相对比,那些复杂性强或较为不规则的桥梁,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时程方法。
弹性反应谱方法之所以得到普遍采用,一方面是因为施工时计算的相对简单,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和现有的规范计算方法很接近,这样便易于接受,最后应当引起注意的是众所周知隔震装置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计算是与隔震装置在地震中的最大变形程度有关的,继而隔震装置的变形又与整个桥梁的地震响应程度有关系,所以客观上要求我们对于采用弹性反应谱方法进行的隔震设计应当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变化的过程。由于在具体的计算中,对于目标的实现和达到没有直接的公式可采用,因此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程度有较好的掌握和预估,地震发生后,较为熟练的工程师可以依据其长期工作的经验初步地制定设计方案,方案完成后,再用一系列的时程来分析和验证其设计是否合理。
3.2 细部构造的设计
桥梁的附属结构在桥梁的隔震设计中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附属结构和构件主要包括限位装置、伸缩缝、防落梁装置等,通过对诸多震害调查的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细部构造是影响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和隔震效果的重要方面。但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的设计人员会忽略细部构造的设计、将其置于次要地位,另外一方面这也是由于在地震响应的计算时附属结构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造成的。在细部构件的设计时应当具有良好的连续性。
4 结束语
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是提高桥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虽然目前我国的隔震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们应当科学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一些技术经验,完善我国国内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朱东生.桥梁抗展设计中几个问题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1999年.
桥梁工程造价论文范文6
关键词:桥梁设计,隔震设计
Abstract: Urba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h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bridges in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improve so objectively requires the efficiency of bridge seismic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is paper,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o introduce the design of bridge isolation design: the first part emphatically the isol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ridge design,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bridge isolation design related theory, introduces in the third part of the bridge design methods of isolation.
Keywords: bridge design, isol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桥梁是现代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它具有极强的社会公共性,建设时其投资较大且后期运营管理中也相对困难。另外桥梁作为危机管理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应当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因为桥梁抗震性能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后的损失。
1 桥梁进行隔震设计的好处和重要性
1.1 桥梁隔震设计的重要性
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指的是在桥梁建设时安装隔震器,它可以使桥梁在水平方向上得到柔性支承,这样就使水平方向上的周期延长,另外还要安装阻尼器来,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桥梁的阻尼效应,可以再地震发生时降低地震的作用。
近些年,国外一些发达国际在桥梁的隔震设计方面加强了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但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比较落后,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且缺乏系统性,主要一些方法大多采用国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
1.2 桥梁隔震设计的好处
在桥梁的设计中加强隔震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和分解地震后的地震力在各结构支座间力的分布情况,这样可以保护桥梁的基础部位,同时对桥梁的上部结构可以有效地支撑和保护。
在桥梁设计中的相关隔震设计可起到调节横向刚度的作用,这样可以改善桥梁结构扭转平衡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地震力。
在桥梁设计中的上部结构时,采用隔震减少甚至消除地震后桥梁的上下部结构出现的超出建设弹性范围的现象, 防止超出弹性范围后局部部位发生变形。
在桥梁设计中进行隔震系统的设计,可以取得比普通抗震设计更好的抗震效能,这样就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况下,还提高了工程的质量。
在桥梁的隔震设计中采用的隔震支座若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温度的变化或者其它的形变而发生变化,它们的形变相对也较小,这样就能为城市建设中高架桥梁设计中多跨连续梁桥的采用,即减小伸缩缝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与那些未采用隔震设计的桥梁相比较,采用了隔震设计的桥梁可以在经历了较大的地震后,较容易地更换隔震设计和装置,且维修的时间相对较短,维修的费用也相对较低。
2 桥梁隔震设计理论概述
2.1 隔震技术的原理
隔震是抗震方式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和新趋势,它的作用是通过减小而并非抵抗地震的作用来起到桥梁的保护结构不受损、桥梁的抗震能力增强的效果。在通常的桥梁设计和施工中,提高桥梁抗震效果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提高桥梁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变形能力。与之相对比,桥梁的隔震设计主要特点在于引入了柔性装置的设计,这样做就使桥梁的重要结构构件可以与水平地面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减少,使重要构件在地震后不会发生破坏性的损伤,使结构的反应加速度比地面的加速度小,另外,由于采用了阻尼设计,这样阻尼就有效地将地震带来的能量得到消耗,当能量传递到桥梁上部以及隔震结构时作用力已大大减小。
2.2 隔震技术的特点
隔震技术在桥梁抗震设计中的的应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这些隔震装置达到延长结构周期、消耗地震能量和降低地震后结构毁坏和变化的效果。在桥梁进行隔震设计时,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求要有合理的设计,使相关的抗震系统构件能够具有较强的弹性和可塑性。
隔震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采用,一方面可起到减少工程造价同时提高工程效能的效果,它往往要比常规的抗震设计的抗震性能高,可以有效地保护桥梁墩柱,达到降低桥梁墩柱延性需求的作用和目的;另一方面上部结构中隔震措施的采用可以有效地减小或者消除地震后桥梁的下部结构超出弹性范围的反映和现象,对于那些在地震后难以检查或者修复的地方,隔震设计可以避免在这些部位发生严重的非弹性变形。
2.3 桥梁隔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隔震设计是加强桥梁抗震性能的重要要求,但在进行隔震设计时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只有认真遵守这些原则,才能有效地、切实地提高桥梁抗震效能,这些原则分别是:
应对桥梁是否适宜采用隔震设计进行科学的考察,考察应当以其周期增长后系统能否有效地提高地震时能量的吸收,且以这个为判断的判据。对于不适合进行抗震结构的桥梁地段,不能盲目地进行施工。隔震装置在桥梁设计中若被采用,则它的上部结构在地震后会产生相对的位移,这将对桥梁的后期使用和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地震后,应当加强对隔震装置的修补和完善。
若在桥梁设计时采用了相关的隔震措施,那么应当保证桥梁的抗震性能不低于那些采用普通抗震设计所起到的抗震性能的大小。
应当对采用隔震措施桥梁附近的地质环境以及桥梁地基进行科学地研究和勘测,隔震桥梁附近应当具有较为坚实的地质条件。
在采用隔震装置时,应当尽可能地选择和采用那些结构简单且同时符合所需隔震性能的装置,且应当保证在其力学性能的范围内科学地采用。
3 桥梁的隔震设计
3.1 隔震装置的设计
隔震装置的设计和结构其它构件的设计是隔震桥梁抗震设计的两个主要方面。隔震装置的设计是隔震设计的中心,当前,在桥梁的隔震设计中较为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弹性反应谱法,这种方法被大部分国家采用,但有不同的规范,主要有美国的、日本的和欧洲的规范,它们之间区别不大,主要在于计算公式的不同,这些计算公式是指隔震装置等效刚度的计算和和等效阻尼的计算,与之相对比,那些复杂性强或较为不规则的桥梁,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时程方法。
弹性反应谱方法之所以得到普遍采用,一方面是因为施工时计算的相对简单,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和现有的规范计算方法很接近,这样便易于接受,最后应当引起注意的是众所周知隔震装置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的计算是与隔震装置在地震中的最大变形程度有关的,继而隔震装置的变形又与整个桥梁的地震响应程度有关系,所以客观上要求我们对于采用弹性反应谱方法进行的隔震设计应当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变化的过程。由于在具体的计算中,对于目标的实现和达到没有直接的公式可采用,因此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程度有较好的掌握和预估,地震发生后,较为熟练的工程师可以依据其长期工作的经验初步地制定设计方案,方案完成后,再用一系列的时程来分析和验证其设计是否合理。
3.2 细部构造的设计
桥梁的附属结构在桥梁的隔震设计中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附属结构和构件主要包括限位装置、伸缩缝、防落梁装置等,通过对诸多震害调查的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细部构造是影响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和隔震效果的重要方面。但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的设计人员会忽略细部构造的设计、将其置于次要地位,另外一方面这也是由于在地震响应的计算时附属结构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造成的。在细部构件的设计时应当具有良好的连续性。
4 结束语
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是提高桥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虽然目前我国的隔震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们应当科学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一些技术经验,完善我国国内桥梁设计中的隔震设计,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朱东生.桥梁抗展设计中几个问题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