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商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商教育论文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1

一、人文性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

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工具感觉,使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了人情味,没了情感,知识就没有了生命,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也就是消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鲜活人文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使初中语文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如我们在教《秋天》这篇课文,我们就要学生抓住这种人文性:“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美景中渗透了人性的情怀,喜悦中折射了农家人的清新和谐。这是一种人文的情感和体现。

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都重要,故而,加大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新课程教学必然发展趋势。

二、语文课堂要走向情感生活中去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语文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的生活化(例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景、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组织学习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情景来引导学生走入情感生活中:你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你是怎样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的?再联系到课文中的一句,“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到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情感生活中去。我们在教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就可以这样摄入情感生活。

在诗中,诗人呼喊道:“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里诗人所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然后,作者笔锋一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一种悲愤痛苦的情感久久的萦绕在“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时,其情之切怎能不引起我们中学生的强烈共鸣呢?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满堂灌”的模式,在一些有关初中语文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语文课,认为语文没有给他们自由的空间,注重强调了知识接受的范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语文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定位到该课程建构的基础上。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强调主体意识,主人意识等内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形式的诞生。在课改中我们推出了许多以人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因而,在教学中,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结果和规律,教师不再做现成饭喂学生,这样的话,学生的手指灵活了,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迸发出智慧的浪花,激荡出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情感上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语文形成的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所以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映,如果教师的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就很难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所以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

⑴选用了有关心理反映的文章,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⑵增加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文章;

⑶选用了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的文章;

⑷加大了对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的文章;

⑸选用了对中学生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文章;

⑹选用了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文章;

⑺有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文章。

例如我们在讲述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就可以在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上下文章。在反复引导学生阅读,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家庭情况后,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印象和我们对父亲的印象有无相似之处,区别在哪?这样,通过联想、比较,就可以增强学生对父辈的敬爱和尊重之情。进而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再联想到现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种联想将唤起学生特定的情感,产生一种特定的感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从积极的情感出发,抓住作品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情感,深入学习。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 现代经济社会高素质 职业人才 高职院校

中国改革开放已逾30年,这3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不足5%上升到2009年接近13%的水平。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推进从低端制造产业向高端科技创新型产业的转变,着力推动经济进入到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双循环的发展轨道。

过去30年,我国众多的劳动力资源在提高外贸竞争力、增加国民收入、创造与积累财富上发挥了一定的优势,但伴随现代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人口大国”会逐渐成为负担,而“人才大国”方能显现出其在激烈竞争中的持久影响力。正如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次教育部长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所强调的“中国面向21世纪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把人口负担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为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建设人才资源强国,我国政府最近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提出了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这是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

而经济社会前行的主要生命力就是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既包括高端科学研究人才,也包括高技能职业人才。但目前在我国7000万技能工中,高级工仅占4%,而在德国、日本等国的技能工中,高级工以上的人才占到40%,因此,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的思考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与经济界专家的广泛关注与探究。

一、培养高情商的职业人才

虽然现代人都了解情商EQ和智商IQ同等重要,但在教育领域,教师们更多侧重的仍是对学生IQ的培养和提高;而在职场生涯中,更多的职业人体会到EQ对事业发展与成功的重要贡献,这也解释了在高等教育中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即学校里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工作上的进步与提升有时反而不如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究其原因,是因为职场不等同于考场,职场中的年轻人不仅要有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功底,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高尚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沟通能力。从学校到社会,从面对循循善诱的老师到直面严格要求的老板,如果没有一定的高情商,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角色转换的。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教授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价值大小,20%取决于智商(IQ),而80%归于情商(EQ)。尤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节奏加快,观念多元,更需要复合型人才,这对刚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高职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情商素质、全面地认识自己、仔细地审视环境、坚定地确立目标、因势利导地自我发展、宽容大度地与人相处,积极向上地调整心态、自制自律地提高素养、合理规律地管理情绪、客观热忱地自我激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审时度势,以最佳状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高职院校的情商教育中,还应重点突出职业责任感,这是一种积极负责的心态,包括对个人、企业、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在工作中,具体表现在对技术问题、工作伙伴、潜在消费者、安全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责任。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今,许多企业都把是否具有责任心作为选用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

二、培养探索型的职业人才

探索是进步的源泉,中国的学生从来不缺乏智慧,但缺乏的是探索与创新能力。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的优势带来的是制造环节向中国的快速转移,带来的是贸易额的高速增长,我国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从1980年的0.2%提高到2005年的8.2%,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列入世界第三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OEM形式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贴牌加工生产),由于缺乏设计与创新元素,在市场上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突出表现在“三低”:即商品附加值低、自主知识产权率低、品牌认知度低。正如经济界所流传的:一流的企业做品牌,二流的企业做生产,三流的企业卖劳力。因此,中国企业应尽快从OEM向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 原始设计制造)和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ing 自主品牌制造)转型,使“中国制造”逐步顺利转变为“中国创造”,这其中需要新一代职业技能人才在传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勇于挑战,敢于突破。

技术员工在生产第一线,对加工制造过程更为熟悉,如果具有了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与攻关中坚的探索精神,才能真正走在时代的前沿,成为制造业的开路先锋。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应用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是创造性应用,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培养探索型职业人才强调的就是突出个性,重视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江苏省劳模邓建军为例,他是常州黑牡丹的一名普通机器维修技术工,但他勤于思考与研究,进厂的17年来参与的技改项目多达400多个,解决了很多生产一线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为企业提高效益作出了不凡的贡献,被誉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作为一线工人的代表,他三次受到胡总书记的接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新型探索型职业技能人才。

经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如果墨守成规,拘泥于惯有思维,将阻碍自身前进的步伐。高职学生作为未来技能型人才的中坚力量,更需要从学生时代起就注重经常开拓思路,努力挖掘潜能,形成勤于探索,乐于实践的理念,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方法、新技能,这对于今后的工作或是自主创业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培养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人才

如果说本科院校重在培养理论功底深厚的学术型人才,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化,高职院校更应着重培养技术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强调知识的宽泛化,只有较宽的知识面,才能适应复杂变化的技术问题。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来看,那些重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势头强劲;从用人机制来看,过去不少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重文凭轻水平、重学历轻能力的趋势已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更青睐具有熟练技能、既能动脑更能动手的能力型人才。这种选人的理念变化通过市场配置和企业招聘反馈到社会,目前在一些高新技术密集的经济开发区,技能过硬的高级技工收入甚至高于公司白领几倍,如在浙江举办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交流会上,一些企业开出20万元年薪招聘有经验的高级技师,这让许多博士生都自叹不如。为营造重视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上海市每年还开展“上海市突出贡献技师”评选活动,2008年有11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2009年度有50名“突出贡献技师”享受到市政府特殊津贴。这些都说明了能力型职业人才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受欢迎程度。

在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中,不能忽略专业理论,这是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应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职业实践能力。此外,还应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提升能力的意识,从而在踏上工作岗位后能通过一线技术创新的磨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获得的关键性因素即德鲁克大师所强调的“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调动任何可利用的资源,搭建一切可以实践与操作的平台,促进校企更广泛深入地合作,将学生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实习的时间规范地交替进行,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职业能力,提前进入职业岗位的工作状态。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高职教育不能单单是技能实用主义的教育,而应在能力培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关注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个人才能的发挥与未来职业的发展达到和谐平衡,这就要求教学双方在教学实践的互动中提高智慧型能力水平。

人才培养是国之大事,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政治家,更要有高素质的高技能职业型人才。我们应以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在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更应眼光长远,结合中外,合理定位,提高培养内涵的高质量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入发展。

(注:基金项目: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资助课题“高素质职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JSJM2010084;本文被评为第十二届(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论文优秀奖。)

【参考文献】

[1] 徐月华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3] 程欣:中国外经贸三十年发展之路评析[J].江苏商论,2009(10).

[4] 王前新: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5] 桂德怀:长三角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 考试;评价;舞弊

[中图分类号] G42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12-004-04

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考试(特别是大规模选拔性考试)担负着为国选材的重任,涉及范围广,社会关注程度高。它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和国计民生,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考试舞弊(特别是有组织的团伙舞弊)动摇了公平、公正这一考试赖以生存的基石,破坏了人才的选拔和测量标准,败坏了社会风气,从更高的程度上讲是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威胁国家安全。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同考试舞弊作斗争,有效地防治考试舞弊。

一、产生考试舞弊的原因

在我国,考试是社会育人、量人、选人的重要机制,也是社会机会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任何一种考试,特别是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其结果都是分配某种社会机会或资源的根据,而这种社会机会或资源又常常是进一步获得社会机会或资源的根据,是影响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因素。考试与考生切身利益有着极大关联,考试结果关系到考生能否获得某种社会机会或资源,进而影响其社会分层。而舞弊则可以为考生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提供机会,这正是考生作弊的原动力。

当前的社会正处于经济转轨和价值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念都处于紊乱状态,人们的道德选择出现多样化,新旧道德观念相互交替、相互冲突,道德文化和道德规范出现了结构性失调,社会秩序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整个社会弥漫着浮躁、功利性的浓厚氛围,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注重当前功利而忽视长远发展,已成为普遍的社会心态。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和不劳而获的社会投机心理使生活在这种社会氛围中的考生容易产生投机侥幸心理,折射到考试中便是作弊现象的泛滥。这是产生考试舞弊的社会原因。

现有考试制度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是产生考试舞弊的直接原因:

首先,考试方式过于单一,主要是纸笔考试,为考试舞弊提供了可能。现有的考试项目,大多数在考试内容上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状况,而忽视了对考生德育、体育、美育等状况的全面考查;主要考查考生的智商,而忽视了情商的考查。如此,不仅考试结果不够全面,纸笔考试的方式也为考生作弊提供了机会。

其次,考试次数过于简化,主要是一次考试,增加了考试舞弊的可行性。现有的考试项目,大多数是一考定终身。考生只要在一次考试中舞弊成功,就能够顺利过关,获取相当的利益,这会大大增加考生作弊的动力。例如,考生只要通过了高考,就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就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而不读大学的人这种机会就会少很多,两者差别悬殊。

再次,考试舞弊的处罚力度过轻,难以起到惩前毖后、警示他人的作用。2004年5月20日,高考前夕,教育部颁布了《国家考试违纪处理办法》,规定只要认定一科考试作弊,所有科目成绩全部作废。这样的处罚力度与以前相比是重了很多,但仍然相对较轻。考生作弊被发现后只是取消了当年的考试成绩,惩罚的威慑力不大,考生作弊成本不高,与作弊成功的诱惑相比,作弊失败的惩罚则显得不痛不痒。现有的规章制度对考试舞弊的惩罚力度不够,很难有效减少考试舞弊行为。

最后,考试代替评价,成为考核人才的唯一途径,是产生考试舞弊的最根本原因。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评价人才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一系列的多方面多角度的程序和活动,既有形成性的评价,也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关于智商的评价,也有关于情商的评价。而考试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指定的方式和要求解答试题,形成量化的测评数据,主要是一种关于智商的终结性评价。可见,考试是评价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评价需要考试,但考试不能代替整个评价。当前在考试与评价关系上存在着认识不清,相互混淆的问题,不能区分考试和评价的不同功能和不同方法,主要倾向是用考试代替评价,把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乃至唯一的评价指标,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考生的唯一标准,造成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结果被简单、机械使用,评价体系既不科学也不全面。如此一来,考试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人们往往寄希望于考试能够解决人才评价中的所有问题,而考试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又决定了它难以承担如此重任。人们对考试发挥评价功能的期待的无限性与考试本身评价作用的有限性之间产生了矛盾,时常发出不和谐的音符,这正是产生考试舞弊的最根本原因。

此外,考试舞弊还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竞争氛围和考试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防治考试舞弊的对策

(一)从考试过渡到评价,用评价的观念和方式改造考试,给考试减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全面、健康的评价体系,是防治考试舞弊的根本途径。

考试是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足以承担起整个评价体系的功能。我们要把考试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用评价的观念和方式改造我们的考试,使其在评价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与发展,强调对人才实行全方位和多角度考核。从考试过渡到评价,也要求考试作出相应的改革和变化:

一是在考试内容方面,要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二是在考试方式方面,要提倡给予考生多次的考试机会,综合应用多种考试方法,改变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三是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坚决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标准的做法,考试成绩只是评价考生的一项指标,还要考虑考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参考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推荐性评语、考生特长、考生公民档案等),将终结性考试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总之,在从考试过渡到评价的过程中,考试作为评价人才的一种方式,需要和其他的评价方式如考生实践活动、公民档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评价和判断考生学习和发展的状况,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我们还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提倡分类、分项考试,给予学生多次考试的机会;在考试内容上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全过程监督与测评。

从考试过渡到评价,会大大削弱考试在评价人才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大大减少考试与考生利益的关联,从而达到为考试减负的目的,这将从根本上削弱考生作弊的原动力。试想一下,如果一名考生,费尽心思,冒着风险,作弊成功,但是,还是不能获得他希望得到的利益,他还会作弊吗?另外,由于整个评价过程考核方式多,参与面广,环节多,时间也比较漫长,考生作弊的成本会大大增加,作弊成功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考试作弊的现象将会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消失。

我们试以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体系为例来说明从考试过渡到评价能有效防治考试舞弊。现有的高校普遍实行“严进宽出”的评价体系,考生只要通过高考,一般都能顺利毕业。这种评价体系过分注重“高考”这一入口关,而忽略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全过程监督和控制,这应该是刺激高考舞弊发生的重要原因。现行的“严进宽出”的评价方式,无异于向所有的考生发送这样一个清晰的信息:只要能够通过高考,毕业就没有问题,这无疑会大大刺激舞弊者的信心。对他们而言,舞弊的成本大大降低,只要一次舞弊成功,就会万事大吉。正因为此,尽管高考考试管理日益加强,对考试舞弊的惩罚也有所加重,但作弊者还是前仆后继,络绎不绝。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高校改变评价体系,实行综合评价,在入口上,改变唯高考分数决定录取的做法,既要看学生的高考成绩,也要看平时学业成绩,还要看学生的道德档案;在出口上,整个大学期间,学生需要接受并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评价,既有智力考试,也有情商考查,还有毕业论文评价等,不合格的学生将会被淘汰出局,即使是真正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也必须全心全意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才能顺利毕业。在这种评价体系下,舞弊者几乎是“无所遁形”,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混文凭”,只能“无功而返”。这将会大大削弱考生作弊的可能性。

其他考试也是如此,比如职业资格考试,不仅要看考生在入口考试中的成绩,还要看考生在实际职业工作实践中的表现和业绩。即使是考生通过了考试,获得了某种职业资格,如果在随后的工作中不能胜任,有关部门可以随时取消其任职资格。这样也会大大减少考试舞弊的发生。

在给考试减负的同时,我们还要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使考试形式趋向于多样化,给考生以多种选择的机会,从而达到减少考试舞弊行为的目的。比如,高考等选拔性考试可以把考试成绩同中学期间平时成绩和考生综合表现结合起来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自学考试等水平性考试可以尝试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结合,平时考试与统考相结合;医师考试等职业资格考试可以实行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学校考试可以将写论文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理工科考试可以考虑在试卷后面附一页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答题公式;文科考试可以考虑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等。考试形式的适当变化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减少舞弊现象的发生。

(二)积极建立公民档案,争取早日在全社会建立健全诚信体制,为考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考试舞弊的实质是“诚信问题”,也就是考生用欺诈的手段谋取不符合自己实际学习水平的较好的考试成绩。考生不讲诚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社会渊源。我们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广大考生充分认识到,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是维系社会基本秩序的基础,做人要讲诚信。建议国家为每个公民建立公民档案,该档案应与公民升学、升职、贷款、公派留学、评先等挂钩,公民不讲诚信的行为,将被记载下来,并影响其一生,真正在社会上形成不讲诚信者寸步难行的氛围。我们要通过建立公民档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讲诚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的文化氛围,弘扬正气,打击歪风,使每个公民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精神和道德境界,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为诚信应考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同时,我们要在社会上营造健康积极、有理有序的竞争氛围。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片面、过分强调竞争的社会心态是作弊行为的始作俑者,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随着社会的多样化发展,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多元化演变,成才不只一条路,成功更不是只有一种模式。我们要提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的想法,要反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死我活”的观念,多讲合作,少讲竞争;多谈团体,少谈个人。从小培养公民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进一步化解考试舞弊的思想源泉。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制体系,加大惩罚力度,让考生懂得作弊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使其不敢作弊。

一是要加快制定《考试法》,使惩罚考试舞弊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要采用严刑重典对作弊(特别是有组织的团伙作弊)重拳出击,以儆效尤。考试舞弊是对社会公平、公正秩序的公然挑战,是对大多数公民合法权益的公然侵犯,理应给予严厉制裁。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科举考试中作弊考生的处罚都相当严厉,考生在殿试时作弊,会被视为犯了“欺君之罪”,不仅自己会掉脑袋而且会株连九族。发达国家对考试舞弊的制裁力度也很大。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美国执法部门曾在国内13个州以及首都华盛顿逮捕了58名在托福考试中作弊的外国留学生,其司法部官员认为,在托福考试中作弊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所有被逮捕的学生都面临阴谋欺诈的指控,如果指控成立,将面临最高5年监禁和25万美元罚款的处罚。相对而言,我国对考试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震慑舞弊者,因此,要加大对考试舞弊的惩罚力度,可以考虑将重大考试舞弊行为定性为犯罪,纳入刑罚体系,对其他考试舞弊行为也要从严从重处理。

(四)要健全考试机构,加强考试管理。我们要加强和完善考试命题、考务管理、考场监考、考试巡视、舞弊投诉及处理等诸多考试环节的管理,还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更新、提高反作弊技术,确保考试舞弊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戴家干.历史的抉择与时代的任务[J].中国考试,2007,(8).

[2]江畅.教育考试公正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社,2007.

[3]邓道玉.论考试舞弊防范对策研究[J].中国考试,2004,(6).

[4]裴云.高考舞弊及其所预示的危机[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研究),2006,(12).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隐性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传统“灌输式”就业指导教育模式的效果持续走低,就业指导内容老化、缺乏创新,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尤为突出。为了增强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需利用隐性课程的自身优势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因此,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隐性课程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隐性课程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作用

1.隐性课程的范围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这一概念。目前,众多学者将隐形课程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但与就业课程相关的隐性课程研究相对较少,没有全面分析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体系。其中陈德明、祁金利在《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构》里曾按照课程体系的板块划分,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与环境课程,其中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就是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

2.隐性课程对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1)补充作用。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规定,本科院校显性就业指导课程课时为36节,专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课时为32节,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多是封闭的,教育内容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培养,涵盖范围较广,授课受时间、地点、教学目标的局限。而隐性课程的特点是开放式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随时随地将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受到身边人和事的影响形成主观的感情和意识。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的相辅相成,增加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时间,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让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全过程,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2)延伸作用。隐性课程是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显性就业指导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老师讲授为主体,涵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等多方面内容,尽管教学内容也涉及求职技巧、人际交往等技巧性知识培训,但大多都是纸上谈兵,学生没有融入真实环境中去检验所学知识。而隐性课程是以情境教学为主导,是一种典型的实践课程教学,它将就业指导课程延伸到实践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参与到所设置的情境里,在实践课程中边检验真理,边调整错误的知识结构,习得正确的经验。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隐蔽性、无计划性的特点。这种无计划性并不是缺乏组织管理,放任其自生自灭。事实上,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的形成既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利用隐性课程优势,发挥其长处,服务于就业指导课程,是我们构建就业指导课程的最大的挑战。

二、隐性课程对学生职业成长的影响

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合格型的人才,重于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在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时无法适应,有些毕业生经过几年的打拼事业平平,有些在工作最辉煌时期由于各种问题功亏一篑,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办法就是构建隐性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会自主学习,增强隐性学力,养成吃苦耐劳的心态,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1.培养学生隐性学力

现代学力由“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组成。前者以“知识、技能、理解”为代表,借助分数评定的方式做出客观计量的能力;后者以“兴趣、动机、态度”为代表,以体能、智商、情商为支撑点。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即显性学力并非受用终身,学生要想在事业上有所起色,有所发展,需依靠自身隐性学力发挥作用。隐性学力在工作中的表现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敏锐的判断力、自我表现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是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与同学的接触中、别人的影响下逐渐建立的。

2.完善学生健全人格

人格在人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显性课程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面试技巧、自我推荐的要领,最终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而隐性课程是一个开放、广泛的学习平台,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参与隐性课程中不仅要学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巧,学会自我控制、自我平衡和自我排除干扰的能力,而且要承受可能的成功与失败,通过这种学习就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不断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健全的人格,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迈向社会奠定基础。

3.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个自我内化的过程,只有学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才能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品德。隐性课程为学生道德内化提供了体验式教学平台。学校严格的校纪校规、严谨的班风学风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氛围;教师为人师表、严谨的工作态度发挥了职业道德的榜样作用;顶岗实习实践活动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的道德关系中,使学生产生道德行为善恶体验,激起职业道德情感的涟漪,将认同后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学生心理的“自觉需求”,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隐性课程中的体验式道德教育正以一种非强制性的约束或规范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学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向,即使毕业后走向工作单位,也会养成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行为习惯,这也是隐性课程精神影响的持久性表现。

三、构建高职就业指导隐性课程体系

1.以学科专业为导向,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显性课程是按年级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即大一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就业指导,大三创业教育,较少按学生所学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而对刚入大学的学生讲生涯规划,很多大学生是无法理解的,他们在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职业特点不熟悉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迷茫的状态,因此结合各专业特点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手册是相当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所学专业分析(专业简介、就业方向、主干课程),专业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不同就业岗位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应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学期应完成的本专业学习任务、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和检验标准,以及延伸至专业外需掌握的知识介绍。学生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手册来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找到努力的方向。

另外,就业指导课程授课也可以采用按专业特点分组的授课模式,面对同一专业的学生更加系统地讲授内容。

2.以社团活动为依托,改革就业课程学分制构成模式

就业指导课程应该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至以整个校园为背景的学习型的大课堂,学校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将社团活动参与率与就业指导课程学分挂钩,参与各种专业社团活动效果分等级进行考评,对在技能竞赛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加分,调动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

同时,顶岗实习期间,学校不仅应关注学生是否找到了工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等问题,更应该将这期间学生的言行列入就业指导课程考核范围。一方面,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另一方面,约束他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注重知、情、意、信、行诸多要素在学生成长中的发展。

3.以文化渗透为辅助,营造和谐、企业化的成长氛围

文化渗透是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统一。从环境方面看,我们要将校风、班风、学风和规章制度的隐性文化变为显性文化,让学生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有归属感、责任感,并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校园内铸造专业成功人士的塑像,举办优秀校友事迹橱窗展,既激励学生的职业动机,唤起学生内心对心中偶像的崇拜感,又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催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坚定向着目标不断进取的决心。

从人际关系方面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人格完善的重要环境。一方面,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满足学生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其次,教师言行对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陶冶,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形成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

4.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搭建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平台

微信、易信、QQ等新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运用微招聘、微等微平台及时信息,完善就业信息平台,依托新媒体传递心灵正能量,是我们今后就业课程要研究的重点。

从新媒体的内容上看,不仅要满足企业招聘需求,而且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达到专业化、人性化。路遥在《就业微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及途径浅析》一文中,结合微博便捷、互动、传播广等特点,提出微博论;龙坚毅、陈泗林在《手机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建议建立短信平台、网络信息浏览平台、手机交流平台三大平台,建立学生、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沟通模式。寻找与就业工作相关的可利用新媒体资源,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拓宽就业工作渠道,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实效性,对高校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综上所述,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在注重显性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对隐性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王传中,等.试论高校优质隐性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

教学,2007,(5).

[2] 兰杏芳.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

研究,2006,(6).

[3] 叶通贤,周鸿.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4] 勇.论成人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J].成人教育,2010,

(2).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学能力;综合提升;青年教师;外语院校

1.引言

教育部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18)。这一新的目标和要求,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指明了方向。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重要保证。在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是本科教学的主力军。在外语类本科人才培养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课时规定最多,备课量大,授课任务重,批改作业和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数量也最多;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普遍不足,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积累不够,社会科学、人文知识、职业技能等综合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短板,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尤显必要和紧迫。

2.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

外语院校要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要对教学能力内涵及其相关概念有科学的认知,以便找准问题和不足,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思路。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学习等所需的各种能力、素质的总和,主要包括学科知识、语言表达、课程开发和教材处理、教学实施和课堂组织激励、教学评价与研究等能力。

2.1学科知识与能力

学科知识是支撑整个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和探究的各个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体案例等由此组成的知识框架体系,也即每次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知识创新和知识生产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本学科和专业领域比较完备的知识,并且要不断吸收本学科领域新产生的知识,不断完善学科和专业知识体系。一个教师的学科和专业知识不完备、不扎实,根本无法承担教学任务。因此,完备的学科知识与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就外语院校而言,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在逐步提升,但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仍有30%-40%只接受过硕士学位的教育,还有部分小语种专业的青年教师只有本科学历,学科和专业知识及技能较弱。近年来有不少青年教师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但归国任教后也存在着知识本土化的问题。因此如何完善学科和专业知识,并使之转化为教学能力,是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

2.2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高校教师立足三尺讲台的必要条件,包括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规范、得体,既能够准确传授知识、启悟学生,又能够启迪情志、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教师也应特别重视非语言表达能力的修炼,包括脸部表情和手势等肢体动作,这些也是吸引和影响学生智商和情商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近十余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外语院校为提升综合办学能力,新设专业增加较快,已经由单一性学科向多科性发展,而专任教师总量明显不足,这导致学校在引进青年教师时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具体表现为过于重视应聘者的求学经历和科研能力,对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考察重视不够;这些青年教师走上教学岗位后课堂教学语言贫乏,照本宣科的情况屡有发生,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课堂质量,这也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丰富这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必须考虑的问题。

2.3课程开发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主要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对课程的设计和对教材的实际运用能力,课程评价和研究能力。高校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不但要有开发新课程的能力,而且要善于创新课程,拓展新的课程体系,不断把本专业领域产生的新信息转化成新的知识,能够把最前沿的研究热点传达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体系,对教材内容做到深度把握,融会贯通,从学生实际出发,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选择和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知识传授,最终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由于经验不足和积累不够,青年教师课程开发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普遍不强。特别是外语院校青年教师大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缺少“课程论”知识,学校虽然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帮助他们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但仍缺乏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只能由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和积累。因此,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强化提升青年教师课程开发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2.4课堂教学实施和课堂组织激励能力

课堂教学实施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按步骤科学有效地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来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师调控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外语类院校青年教师要努力克服重语言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倾向,在课堂上要善于组织学生,积极为他们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把课堂作为发挥学生个性潜能或特长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树立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追求真理的精神品格,培养学生坚定的人生信念和良好的人格品德。

2.5教学评价与研究能力

教学活动具有系统性,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系统中的最后环节。教学评价能力是指教师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学习过程的原则,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构建一个多元、连续、注重表现的评价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能力,包括选择或编制评价工具的能力、实施评价的能力、获取反馈信息的能力。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善于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检测和评价,善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并善于观察积累平时教学活动的资料,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分析归纳写出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的研究性文章,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这些要求对于外语类院校青年教师是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努力,不断积累,青年教师的教学评价与研究能力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3.外语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职业素养紧密相关。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学术素养、职业道德等。这是能否从事教育事业和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外语院校青年教师中,对教师职业素养普遍不够重视,或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认识肤浅,或理解有偏差,以为只要有专业水平,能上课就行。这种认识和偏见,不仅直接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会阻碍其事业的长期发展。因此,科学认知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对整体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十分必要。

3.1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高校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个高校教师有无科学的教育理念,是评价其能否立足于大学讲台的重要依据。“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李萍、钟明华1998:22)的问题;有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起来描述教育理念的,如王冀生《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一文认为,“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王冀生1999:11),“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王冀生1999:11);有从教育理念的导向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等层面来理解教育理念的,如韩延明在其博士论文《大学理念探析》中所说,“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长期蕴蓄和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韩延明2000:67)。尽管上述认识不同,但都强调了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教育活动和教学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有力保证。

3.2积淀厚实的学术素养

先生当年在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曾说;“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1984:23)。今天的大学教师更应该遵循蔡先生的这一要求,在教学之余自觉从事科学研究。当然,从事学术研究需要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所谓学术素养是指学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它是学术活动持续进行的内在动力,也是研究者高尚学术品德的体现。一个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就会自觉地进行学术研究,就会不断产出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不仅能为教学提供鲜活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能使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出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因此,学术研究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提升。

3.3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其职业道德有着特殊的涵义。2011年12月23日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做了具体的规范性要求,涵盖了教师品格修养、知识素养、职责任务、行为准则等教师职业的各个层面,看起来简单,但要在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把这些规范变成自觉的思想和行动,还需要长期的磨砺。教师的职业道德也经常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中,高校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样,教学能力也可以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水准,优秀的高校教师往往都是“德艺双馨”的师德模范和教学能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就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回归梦想,就是高等教育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陈宝生2018)。这“四个回归”,从理论上讲都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素养问题,是从国家层面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外语院校的青年教师,应准确理解这“四个回归”的内涵,做学生刻苦读书学习的引领者,做潜心教书育人的追求者,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开拓者,做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的奉献者。要做到这“四个回归”,就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海纳百川的胸襟,紧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立足于外语院校为国家培养国际化、跨文化、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思想,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创新、尊重个性、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4.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选择

除了上述对教师教学能力及其相关概念的科学认知,以及对教师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还要根据外语类人才培养的内涵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来进行。

4.1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对外语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外语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单一,人文素养欠缺,导致课堂教学重技能,轻内涵;二是课堂驾驭能力薄弱,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活动中存在“教”与“学”分离等现象;三是教学经验不足,所学专业知识不能高效地转化为教学效果;四是部分刚入职教师缺少教育心理学知识,上课照本宣科,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缓慢;五是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方式导致教师教学发展意识不足;六是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相对单一,传统的评价体系以学校管理部门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前四个问题属于微观个体问题,是教师自身职业素养不够导致教学能力不强;后两个问题则是宏观政策缺失,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针对以上问题,立足于促进青年教师自我发展、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可从宏观外在的制度建设和微观内在的教师主体修养两方面来创造条件改变现状。

4.2宏观政策方面可选择的对策

一是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和支持青年教师去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进修,攻读学位,开阔眼界,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课题组所在的西安外国语大学于2016年11月23日出台《教职工学历学位提升实施办法(试行)》,对于促进本校青年教师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开设名师教育论坛,定期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特别是人文学者到学校交流学科教育前沿问题,通过专家咨询、研讨会、教育技术辅导等多种方式,引进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三是组建由名师为主导,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参与的教学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掌握具体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四是强化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对青年教师的教学不足给予客观反馈和合理建议,发挥学校、院系两层教学督导的督促与帮扶指导作用;五是建立青年教师教学激励制度,开展外语院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微课教学比赛、课件制作比赛、“公开课”等平台,实现优秀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并将各类教学比赛中的成果作为青年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六是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综合运用目标合同评价法、学生问卷调查评教法、教师自我评价法等评价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考核在教师整体考评中的比重,实施教师职称评聘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促使青年教师关注教学能力的提高。课题组所在学校青年教师众多,占全校教师总量70%以上,以上六个层面是对学校近年来在青年教师提升方面实施的一些具体政策和措施的归纳和总结,这些政策和措施有些已经初见成效,有些还有待于加强和完善。

4.3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的具体方法

第一,坚持岗位自修。岗位自修是指高校教师在教学之余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外语院校青年教师以往的求学经历,大多都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骨干,仅仅依靠求学阶段所储备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计划地安排好自身的岗位进修非常必要。特别是外语类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之余和节假日,加强自我阅读,扩大阅读面并拓展阅读视角,在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供知识能量。第二,重视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高校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但教师职业也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要有了解学生的能力。教育学知识帮助青年教师懂得教育规律,了解并掌握教学方式和方法;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及身体状况等。因此,懂得并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高校教师从事育人工作,提高教学能力的必备要求。教师只有善于了解学生,教学设计才有针对性,教学方法才有适配性,教学能力才能有效提升,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加强科研能力,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科研能力薄弱,是外语类院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通病,这与以往求学时期学科设置及教育内涵导致知识储备和积累不够有关。随着国家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任务的提出,以及“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战略的实施,重视科学研究,加强科研能力是外语类青年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善于积累文献资料,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关注学术期刊,把握学术前沿问题,坚持进行学术研究,产出学术成果,这些都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科研能力。当然,加强科研能力,并非是要放松提升教学能力。科研是学术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需要,科研搞得好,知识就扎实,教学的底气就足;反过来说,教学也可以为科研提供研究的线索,提供研究的思路。实践证明,许多好的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教学中的新发现和新感受,而且来自教学实践中的科研更有意义,更值得去做。科研不只是为了发几篇文章,青年教师需将个体需求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应有家国情怀,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国家服务(文秋芳、张虹2017:71)。因此作为高校青年教师,还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用扎实的科研来促进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第四,虚心请教,善于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往往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长期的教学实践,使这些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他们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青年教师,特别是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要善于向优秀教师学习。不仅善于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还要在课外虚心请教,拜他们为师。通过向优秀教师学习,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提升青年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对社会的使命感;青年教师还应该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学科知识向教育知识的转化能力、科学讲授和师生互动的交流能力、反思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创新能力,从而熟悉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方法,促进自身不断成长,并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