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1
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和间接的原因。因此,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相互配合,发挥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合力,是使心理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从现有研究看,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比较多,研究者们也找出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的有效途径,如专题心理素质训练、学科教学渗透、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等。随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助推作用。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家校合作中,家庭全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认知、个性、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教育方法粗暴等。
孩子从六七岁开始,学校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教师和同伴成了影响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的优势,但也存在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如大班教学,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心理的全面认识。
家校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好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推进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家长素质,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校合作教育不只是使学生受益,同时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使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管理能力,从而更多地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也就是说,家校合作也会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水平,改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我们的研究发现,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是紧密联系的。在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业成绩高分组学生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的水平层次,学业成绩中等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水平层次上,而学业成绩低分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不好的水平层次。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业不良学生在智力、创造力、抱负、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制性、自尊心、责任感等因素上与学业优秀学生有极显著的差异:学业优秀生在各项心理素质上的平均分明显优于学业不良学生。这说明,学业优秀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优于学业不良学生。可见,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具体说来,如果父母经常参与家校合作活动,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学习,那么孩子往往会从两个方面受益:第一,可以提高孩子一些科目的学习成绩;第二,如果父母与学校合作得比较好,他们的孩子会更加重视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这种积极的态度是取得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看,目前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时,我国更多地注重学校的训练与教育,而对作为学生重要生活场所和心理环境的家庭却比较忽视,更没有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与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助推作用有机结合,更好地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机制。
(一)家庭与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的加强,大多数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多数家长教育能力不强,教育方式不科学,仅以孩子考高分为目的,以高分作为考好学校、找好工作的资本,不懂得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
(二)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和互相配合
教师与家长虽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但是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均持不信任态度。教师对家长的认同情况要略好一些,但也不容乐观。而且,教师与家长均缺乏一种一贯的、积极的、主动的合作愿望,双方各自长期“孤军奋战”,不能有效挖掘合作教育的资源,只有在孩子“犯错误”时,这种合作愿望才相对强烈。
(三)家校合作的具体操作逐步规范,但实效性低
由于学校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许多学校逐步重视家校合作资源的开发,如举办家长例会、实行家长接待日制度、教师家访、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家长会、家长学校已逐步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但是这些组织在执行、督促、检查上还存在疏漏,如联系方式不当、联系频率不高、联系面狭窄、联系内容偏、联系制度和组织名不副实等,同时活动周期长。
(四)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偏颇,且缺乏协调、统一
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集中在孩子学习方面,这反映了教师、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的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却陷入狭窄,即只重视分数;有的则只注重孩子是不是守纪;至于身体方面、审美方面、劳动方面的交流内容却非常少。交流内容的偏颇,易造成孩子畸形发展,并使教育实效性降低。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方式
(一)开设心理素质教育家长培训班
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重要的影响。举办心理素质教育的家长培训班,可以帮助家长提高素质,增强家教能力。有经验的学校将心理素质教育家长培训班的学习内容规定为:学习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常用的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以身立教”;改变教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熏陶教育等。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发放家教指导手册、组织各种亲子活动、时常和家长进行电话交流、定期开展家教讲座等。通过交流、指导等方法,使家长增长家教知识,主动配合学校工作,同时利用反馈机制,学校可以帮助家长发挥家庭个别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加强家校联系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发挥教育作用的好形式。为此,学校必须和家庭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加强家校互访。教师应加大家访频率,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生活情况。定期开家长会,及时对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上取得一致;邀请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共同商榷教育方法;设立热线电话,耐心解答家长咨询的问题。
座谈、交流。以家长会、家长—教师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措施,总结家教经验,树立家教典型。
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让家长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平等的氛围中交流心得体会,感受心路历程。家长开放日制度还可以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拉近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子女的心理距离。
此外,还应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学生情况(如发放材料、通电话、通信、设立网络论坛等),评价激励家长(如评优秀家长、优秀家庭,为其他家长树立榜样等活动)等。
(三)聘请家长辅导员
为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可以聘请一部分家长作为学生的辅导员,负责组织学生在社区的活动。家长辅导员们一般是邀请有文化、有耐心、再就业的家长担任。学生们在社区的活动,包括少先队体验活动和体育运动等,一般应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定出方案后,再由家长辅导员提出意见。通过这些活动,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增强孩子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四)成立家长委员会
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曾把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形式分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的参与和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低层次的参与是,信息传递(双向沟通)和参与子女学习;高层次的参与是,应邀参加学校活动和培养对学校的兴趣;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是,协助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家长委员会就起协助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的作用。可见,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合作的最高组织形式。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但主要应有学校发起和组织。一般来说,家长委员会可以有十多位家长代表组成。为了加强家长委员会和学校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中还应有3名学校管理人员或教师参加。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监督,并经常性地提出建议,督促学校提高管理能力、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并参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决策等。
参考文献: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2
孩子是情绪化的学习者,只有把他们放到一定的情绪氛围中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而,把心情教育引入教育活动就有了可能。下雪了,我带着孩子到雪地里去打雪仗,大家玩得都很高兴,可是却有一位小朋友没有参与到大家的活动中,他单独呆在一边,仰着头看天上的雪花,不时吹吹他们,蹦蹦跳跳显得很开心。我很奇怪,但并没有强迫他加入打雪仗的队伍,任由他在一边自己玩。活动结束时,我去问他: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打雪仗?他告诉我:我和雪花在玩呢!老师,我知道雪花是什么变的了,它落在我手上变成水了。这是我的教育笔记中记录的一件事情。我很庆幸当时我没有用命令使他加入我们的活动。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雪花在孩子眼中是朋友、是玩伴,幼儿都是“性情中人”,他们总是在某种情绪中认识事物,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带有感彩,他们难以像成人那样冷静客观地认识事物,只有能触及他们感情的东西,他们才能更深切地感觉它,记忆它,理解它。正是由于这些,我下定决心,把心情教育引入教育活动之中,成为促进幼儿心理素质发展的一种极佳方法。
心情教育就是根据幼儿最本质的情绪动机,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使幼儿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高层次目标发展。听起来,心情教育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其实不然。应该说现在的父母和幼儿园教师都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着心情教育。例如:幼儿在享受父母、老师的爱的同时,也逐渐养成了以爱回报父母,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品格,这就是一种心情教育。应该说心情教育并不神秘,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情绪动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教育。以最初那位家长提出的问题为例。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但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情绪动机,因而把幼儿的教育成人化,弄得孩子讨厌学习。反过来,他们却埋怨孩子又懒又笨,实际上又懒又笨的恰恰是他们自己。他们懒得研究孩子的心理,笨拙地把成人学习的模式强加给孩子,没法不失败。如果我们能了解孩子的情绪需要,把家中所有的人聚在一起,和孩子玩一场识字竞赛,看谁认得多,看谁认得快,把孩子带入到竞争的情绪环境中,再不时予以赞扬和鼓励孩子,就不会出现扭头不理的情景了。
其实,孩子是有许多情绪需要的。这些情感需要的满足,对发育中的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家长和老师往往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要,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时间长了,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一次教育活动中我问孩子:苹果是什么味道的?孩子回答说:苹果是甜的,因为里面放了糖。我笑了,问他:你为什么说苹果里面放了糖?孩子大声地回答:妈妈在牛奶里放了糖,牛奶就甜了,所以苹果甜就是里面放了糖。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孩子喜欢以自己的体验为中介去认识事物。他们眼中的事物,他们对待事物的看法之所以与成人格格不入就在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苹果是甜的,但孩子并不认为这是苹果自身的特点,而是认为人把糖加进去才变甜。这是他生活体验的反应,虽然这种类比是错误的。但孩子的这种思维方式却使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孩子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出发点,你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吗?你能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以促使他理解吗?看起来好像很简单的一件事,做起来好像也不困难,然而有多少老师和父母能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去和孩子交流?我们看到的倒多是指手画脚、简单否定。可见,心情教育的实施并不简单。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也知道把有关的知识与孩子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孩子便于理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难就难在如何去了解孩子的体验?你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心,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这是根本。放弃你原有的身份,学会体验孩子的情感需要,不要认为这很幼稚,因而不屑于这样做。事实告诉我们不这样做不行,你不能进入到他们的情感氛围内,无法了解他们的体验,就无法激活他们的聪明才智,因为他们是情绪化的学习者。孩子都喜欢童话故事,一部简单的动画片他们可以百看不厌,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要,让他们有一种快乐的体验。如果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还会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吗?孩子爱玩,喜欢做游戏,可是家长却总是希望他们早学知识、多学知识。
因此,玩、游戏就成了浪费时间的活动。正是由于家长和老师忽略了孩子对游戏的情感需要,让天真烂漫的孩子正襟危坐地学习,终于使得孩子早早厌学。把心情教育引入教育活动,就是希望让家长和老师明白,不要再用失去理智的行为去戕害孩子了。孩子愉快的游戏本身就是学习,而他们在这种快乐的氛围内能学习到非常重要的东西。有些家长认为带孩子玩容易,叫他们学习知识困难。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当然也就不会创造出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结果是孩子不是傻学就是傻玩,在两个极端中来回摇摆,学得死板,玩得枯燥。与其家长在哭喊中声嘶力竭,还不如多设计一些精致的游戏,在满足孩子情感需要的基础上,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此外,心情教育还给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开辟了新路子。如果从心情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就可以在幼儿园阶段有梯度地逐渐增加一些正规学习的成分,同时要求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填充一些游戏成分,形成自然的过渡,就不会产生进入小学后不适应的情况,有利于孩子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将心情教育引入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活动,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真正了解和把握孩子的情感需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是心情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只要家长和老师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清情感体验对孩子的重要性,因势利导,就一定能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作者:陈军名 单位:承德市第一幼儿园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3
(一)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职业核心能力是所有职业和岗位共同需要的通用技能,是职业能力的一部分,是个体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就包括职业素质。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原本就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除此之外,从上文对概念的解释中不难看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内容与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能力目标也不谋而合,都强调对有助于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它基本能力的形成与加强,而且基本保持对应,在方向上具有明确的一致性。
(二)在功能上具有互促性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然而能力的有效发挥必须要依赖素质这个基础条件,必须有良好的素质作为前提保证才有完美展现能力的可能性,这就需要通过素质教育来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会极大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是内在的、隐性的,而能力却是素质的外化,是素质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素质要通过能力的发挥才得以描述和衡量,这同样离不开以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而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会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优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必须大力发挥公共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因此要优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全面建立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评价手段,从而构建完整的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使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保留“两课”、高职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高职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等传统公共基础课程之外,还应该补充开设诸如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道德观、人际沟通能力训练、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创新思维训练、心理素质训练、PPT制作技术、Photoshop技术、Flas制作、商务写作、文学欣赏、书法艺术、影视欣赏、审美与人生等各类与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的形式,都必须要作为重点课程被添加到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之中。在教学团队方面,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不在于引进,而在于“打造”,教师的理论知识已经足够扎实,重点是对他们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其具备深厚的传授职业核心能力的功底,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超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兄弟院校、企业单位接受能力培训,或定期邀请专家亲临指导。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与职业核心能力相关的大赛或活动,以便在实际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此外,还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师自觉参与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的学科建设、课题研究等各项教研活动,加强职业意识,彻底融入职业教育的环境中,为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教学理念方面,时刻牢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不再是为了应试而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强化作为唯一目的,而是围绕开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和拓展作为主要目标,倡导“知识讲练为辅、能力训练为主”的实战型教学理念。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始终作为主线任务融合于整个培养方案之中,使其具体化、明朗化,并始终将其作为教学的“导航仪”,这样不仅充分考虑到职业核心能力在职场中的巨大作用,增加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实用性,而且符合高职教育塑造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初衷,真正做到服务于专业、立足于行业,体现出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真正价值。在教学方法方面,项目教学法强调在实际操作中习得知识与技能,将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其理念符合“塑造应用型职业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但也同样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强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教学法不但能够将多种职业核心能力同时激活,还可以令其长久保持活性,并且时刻处于上升状态,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最佳选择。在评价手段方面,重点考查、评价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考题内容可以把文字叙述的问题替换成实际操作的项目,考核形式也要多样化,不可仅限于闭卷答题,还应包括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小组演示或个体答辩,最终的评价依据也从一张试卷变成一个作品。此外,还要以形成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估手段,对学生各个阶段的能力进展情况实施有效跟踪和掌控,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与强化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4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作用,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教育家维多里诺的办学思想是身心兼顾发展,他特别注重选择校址,布置优美的教学环境,把学校称为“快乐之家”。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和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体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藏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发展人格品质和健康体质放在教学的首位,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着潜在和深层次的影响,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应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努力营造一个动静结合、舒适、宽松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每天始终处于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每天在愉快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理解知识以及锻炼身体,形成自我调节心理素质的能力。另外,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也能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都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心理,都会潜移默化地起效应,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起模范表率的作用,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和信赖,从而学生也会形成为人诚实、待人温和、乐于助人、善于交流的良好素质。
二进行抗挫折教育
体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一个重要科目,通过体育教学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抗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遇到困难或坎坷时不要畏惧,想办法战胜一切困难,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战胜一切困难或挫折的勇气和精神,从而让学生明白人生像一碗酸甜苦辣的汤,每个人在一生中会经受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打击,只有不怕困难的人,才能最终战胜艰难险阻,从而取得成功,获得胜利,经不起失败和打击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通过体育锻炼学生会产生坚强的毅力和意志,一个人只要有这种意志他就会克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只要每个人不怕困难或挫折,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产生自信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取得一定的丰硕成果,这样进行教育,学生就会逐渐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一定的承受抗压力的心理,从而能促进学生转变思想,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进而推动学生产生自强、自信的良好心理,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师生在互动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提高广大在职劳动者的素质,已成为教育新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和推行素质教育成为广大职教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意识
传统教育重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业能力,自学能力等)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传统教育不仅片面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培养,而且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推行素质教育,必须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意识,即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因此,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与市场挂钩,与社会接轨,满足社会各行业的需要。这样,职业学校就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来调整、规划专业结构以及课程的设置,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落实到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上。做到人才培养的速度、规模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二、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机制
素质教育没有固定模式,它的实施可以制定某种方案,提出若干要求、规定,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探求适合于学生个体的最佳教育方案和措施。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承担提高学生素质的使命。
1.推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不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还是语言科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都可以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素质教育,即“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把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素质和自觉的行动。
在教学内容上,应重视专业课,但不可忽视文化基础课。职业教育应在完成了相当于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学生也只有具备了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会有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有较灵活的思维方法,才可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专业课知识真正学好,弄懂。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从仅仅“教会”学生转向同时指导学生自己“会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靠包办式的“传道、授业、解惑”来教会学生,大量的时间放在课堂教学上,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在职业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就应当改变原来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讲课、讨论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怎样去克服一个个疑难问题,从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中国。
2.推行素质教育,日常生活中严格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管理是一种无形的教育,科学、规范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是加强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每年新生入校先集中军训半个月,确立内务、纪律、队列等行为标准,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军训后认真抓成果巩固,长期坚持。平时各项工作都要定期进行检阅与比赛,检查评比结果与班级奖励挂钩,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守时守纪、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参与管理,有意识、有目的地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多方面的才干。
3.推行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往往比课程教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职业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优良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栏、广播台、团报、校报等及时向全校师生宣传国际、国内新闻,教育新思想、新动向及校内的新人新事。还要开展多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化、体育、文艺、美术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举办一个文艺晚会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文化品位、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素质都是很好的培养锻炼。每学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技能汇报、歌咏比赛、书法展览、法制讲座等活动来煅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深刻、更牢固。
4.推行素质教育,强化社会实践是一个重要手段。
职业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车间,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生活,自己动手,真正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有了这样的经历,踏入社会就不会有那种陌生感和超重感,更不会感到在学校中所学的是无用论。
三、提高师资水平,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开展水平的高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教师只是传授知识,那么只要求教师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并懂得教学方法就行了;如果教师要担负起素质教育的任务,那么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为人师表的崇高道德,精通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艺术。在职业学校,必须倡导学习之风,教学科研之风,对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育实验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推行素质教育非一日之功,只有通过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全体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并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才能建立起科学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才能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6
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和养育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培养合格公民,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是践行人才强国战略[1]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需要。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要重视德育队伍、德育制度、德育基地建设,鼓励学校与附近街道、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社区组织,优化社区育人环境。实施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建立心理素质教育和咨询专门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实施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和教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整体上正在由全面普及进入到高质量高水平普及的新阶段。要继续把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依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城乡合作、东西部地区合作,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引导和推进集团化办学。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三是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坚定不移地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使一批高等学校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创新人才和在知识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尽快使一批重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大师和领军人物,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3]。四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4]。继续以农村为重点,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坚持班班通、堂堂用,大力开发优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与素质教育、师资培训、教学和学校管理、农科教结合、发展农村和社区继续教育等紧密结合,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技术和培养模式的全方位深刻变革。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以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要以在职学习提高为主体,促进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有组织教育与自主学习相互补充,推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三、加快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拔一批优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充实中小学和高校教师队伍。建立校际有序流动机制,盘活教师资源;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大项目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政策,基本解决各级教育的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建立农村地区教师补充新机制,建立城市、县镇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任教制度。提高教师待遇,设立边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改善教师住房条件,遏止骨干教师流失现象[3]。
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5]。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教研活动。各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学术交流、研究成果评比、教学竞赛等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省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会、职成教育学会、民办教育协会以及各地教研组织的纽带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教研活动,调动广大教育科研人员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二是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合作研究。课题研究要改变过去课题组研究人员来源单一的状况,尽量吸纳不同单位、不同地域的人员参与课题研究,增强学校之间、区域之间乃至省际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合作研究,拓展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水平。三是加快教育科研的国际化步伐。各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校应主动组织或承办各种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会、专题研讨会和讲座等学术活动,并积极支持研究人员参与相关的国际化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的先进成果。
五、坚持财政优先保障,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6]。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财政教育投入,推动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促进全社会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
扶困助学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攻方向,使财政资源进一步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困难家庭学生倾斜,推动城乡、区域、校际间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加快实现更加公平的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济.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在2004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 中国民族教育, 2004(01):4-13.
[2]周济.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2008, 000(002):7-18.
[3]贺祖斌.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8).
[4]罗曼. 进一步实现贵州省教育事业均衡化优质化发展[C]//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