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这里的冬天不下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这里的冬天不下雪范文1
冬天和夏天是好朋友,可是这对好朋友从来没有见过面。
冬天托春风给夏天捎信说:“亲爱的朋友,我这里白雪消融,小河解冻,天气渐渐变暖,我要离开了。等你的信哦。”
夏天把信写在秋叶上,请她交给冬天。“亲爱的朋友,树叶马上就要变黄,果实都要成熟了,我却要离开了,明年,我还期待你的来信。”
一年又一年,冬天和夏天只能收到对方的来信,就是见不上面。“得想个办法。”冬天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夏天相见。
春天按时来了,天气一天比一天暖。一开始,冬天躲在树下,树枝从发芽到长叶,树荫(yīn)变大了,可还是躲不下。后来,他躲进屋子里,可是春天从窗户钻进来,屋里也很暖。冬天实在坚持不住了,正要离开呢,突然发现了冰箱,于是,他就藏进了冰箱。
春天慢悠悠地走了,夏天终于来了。可是她不知道冬天还没走,冬天也不知道夏天已经到了。
夏天没有收到冬天的信,就没了精神,这个夏天总是让人捉摸不定,不是热得要命,就是雷雨阵阵。大人们都说:“今年夏天是怎么了?不正常哎。”
小孩可不管这些,他们照样去游泳,去看荷花,去听青蛙和知了比赛唱歌,热了渴了,他们照样要去吃冷饮。
有个小孩渴极了,他呼啦一下打开冰箱门,把睡在里面的冬天给惊醒了。醒了的冬天一下子看到夏天了!
夏天也看到了冬天,他们总算见上面啦!
趁着有人开冰箱门的时候,夏天和冬天总能说上几句。这种感觉,比读信可痛快多了。“除了太热,夏天还是不错的吧?”夏天笑嘻嘻地问冬天。
冬天吐着舌头说:“是啊,就是热了点儿。不过,要是你能到冬天来看看我的威风,就好了。”
夏天怎么不想呢?秋天真的到了,夏天赖着不走,人们都很烦躁(zào)地说:“哎呀,这是秋老虎呀,比夏天还热。”秋风生气了,他呼呼地吹,把夏天赶得到处跑。
外面待不住了,夏天也躲进屋子里。树叶落了,天越来越冷,夏天还没找好藏身的地方,再这样下去,她会冻坏的。
怕冷的老爷爷早早生起了壁炉里的火,屋子里变得暖烘烘的,夏天一下子就藏进了壁炉里。哈,这下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耐心地等着冬天来了。
“下雪了,下雪了!”老爷爷拍着双手向老婆婆报告好消息。夏天被吵醒了,她知道,好朋友冬天来了。
老婆婆开窗户透气的时候,冬天钻进来遛(liù)一圈,他在壁炉的火光中看到了夏天的笑脸。
“嗨,老朋友,我们又见面了!”夏天依然笑嘻嘻地说。
“是啊,又见面真好,我知道你是为我留下的。”冬天感动地说。
这里的冬天不下雪范文2
国内篇
深圳:
欢迎来到茄子里会放一个鸡蛋的深圳,如果你想坐地铁,请检查身上有没有携带气球、锄头、扁担、铁锯、铁棒或者运货平板推车,请不要指望游泳好就能潜水到香港。
天津:
欢迎来到早饭可以吃半年煎饼果子的天津,请用普通话或者天津话与别人进行日常交流,不要在购物的时候突然讲一段相声来达到砍价的目的。
大连:
欢迎来到二十几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之一――大连。如果在路上遇到女骑警,请保持镇静,她无法保佑你吃海鲜的时候不被呛到,游泳的时候短裤不被划破。
广州:
欢迎来到广州,尽管你已经留好了肚子,但是如果你在点菜的时候报出企鹅肉炒芥兰、唐僧肉爆鸡丁、土豆炖恐龙肉这样的菜名,就会继续饿肚子。
哈尔滨:
欢迎来到哈尔滨,请转告你的家人,哈尔滨的夏天不下雪,冬天屋里可以穿得跟夏天一样,无论冬天和夏天,哈尔滨人也不只是靠红肠、酸菜和大列巴填肚子。
南京:
欢迎来到“粉丝”很多的南京,你不必穿过大方巷、大马路、神马路、小粉桥、三步两桥、煤灰堆、螺丝转弯、前大树根和后大树根才能找到一碗鸭血粉丝汤。
沈阳:
欢迎来到故宫边上有老式爆米花机的沈阳,如果你吃冷面不喝冷面汤,别告诉别人你来过这儿。
青岛:
欢迎来到青岛,如果你无法去好莱坞实现你的梦想,来青岛吧,未来几年即将面世的青岛国际电影节将于每年九月举行,届时将设立奥斯卡日,明星阵容将堪比黄晓明婚礼。
绍兴:
欢迎来到绍兴,绍兴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城市,即使不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没读过鲁迅、长得不像西施、喝不进黄酒的游客,我们也都将热情地拥抱你。
国外篇
旧金山:
欢迎来到很需要体力、很考验车技的旧金山,如果你两个都没有,没关系,请扔掉你的高跟鞋,或者随手拦下一辆过山车。
伦敦:
欢迎来到伦敦,伦敦须知一:请勿随意冲撞九又四分之三月台;伦敦须知二:请务必忘记买盐和醋,并大胆敲门向你的邻居借,因为也许你的邻居是卷福。
巴黎:
欢迎来到巴黎,海明威说:“如果你年轻时有幸停留巴黎,那么你的余生无论去往哪里,巴黎永远会与你在一起,因为它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巴黎的小偷会向你证明这一点。
首尔:
欢迎来到首尔,去清潭洞、狎欧亭洞、三清洞、新沙洞林荫树路和光华门广场去找你的金秀贤、全智贤、李敏镐、苏志燮、玄彬、河正宇或者张东健吧。
卡萨布兰卡:
欢迎来到卡萨布兰卡,你是不是还不知道你来的是哪个国家?给你十次机会猜。
这里的冬天不下雪范文3
冬天是一个滴水成冰、呵气成霜的季节,可是,它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也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小学赞美冬天的500字作文2020,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赞美冬天的500字作文1又是一个美丽的冬天,看着窗外不断飞舞的雪花,我战胜了冬天的寒冷。
我一醒来就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雪宝宝在空中跳舞时好似一只只舞姿优美的蝴蝶。我打开了窗户,雪花在我脸上飘来飘去,让我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暖”。我走了出去,雪宝宝到我的脚下使我能飘起来。我票到山洞旁,发现动物们已经没有食物吃了。就问;“谁让你们平时不准备过冬的食物,现在没吃的了吧!说着拿了几个面包给它们吃。”现在因该是春天的季节了,可不知道为什么冬婆婆还不走,压根儿就不是我们不存食物!“一只小猴子边吃面包,边向我哭诉着。我又扔了几个面包给它们,还翻了翻日历,可还真是春天。但现在并不是春暖花开呀!
我又连忙去找冬婆婆,刚到河边就发现上面结了层厚厚的冰,冰下的鱼也因为谁是没有空气的水,而喘不过去气。我一下子,头冒三丈火,大喊道;“冬婆婆。冬婆婆—突然,冬婆婆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冬婆婆,现在明明就是春姑姑的季节,你怎么能霸占春姑姑的季节呢?我气势汹汹的地对冬婆婆说,。”你不是最喜欢我了吗?怎么开始讨厌我了。全世界只有你喜欢我,我才故意不走,让你多看看我的雪宝宝呀!这一下课把我问哑巴了。“你开始讨厌我了对不对?我就知道没有人喜欢我!”突然开始狂风大作。全世界都是一片狼藉!其它三个季节也闻讯而来,开始了一场四季之战!结果,弄得人类忽冷忽热。一下子想多穿些衣服,一下子想脱掉些,一下子想开暖风,一下子想开冷风。总而言之,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
呀!原来只是一场梦!现在还是夏天哩!不过,这个梦也让我明白;一定要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不要企图改变大自然。不然,大自然一乱,我们人类也生存不下去。冬天依旧还是我最喜欢的季节!真希望,又是一个美丽的冬天!
赞美冬天的500字作文2冬姑娘踏着轻盈,寒冷的脚步渐渐地走来了,天气凉了,叫人心中发颤,小鸟飞回屋檐,大雁飞回南方,雪花在这里飘呀飘呀。
不知这是第几场雪了,不过,自入冬来,满天都是小雪,不一会儿就化了。这场雪会下多大?疑问久久盘在人们的心中。疏疏的雪片,差不多都停在了这片灰色的天空中。雪像是失去了重量,迟迟疑疑地飘落下来,这场景,真美啊!虽然只是小雪,但美无不在衬托着这场雪景,我打小就喜欢雪这种纯洁的美!我心里暗暗期望这场雪能在下一会儿,哪怕是一会儿。
回忆整个美丽的雪景,开始时,雪伴着微微细雨,以一种少女的美呈现在眼前。不久,鹅毛般的大雪替代了小雪的工作,断断续续地降下来。地上铺起了一层厚厚的银色地毯,大地上一片白茫茫。
变成了白色的世界,好美啊!山川,树木,房屋,汽车,等等,罩上了一层雪,显的格外宁静。叶子落光了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都堆满了蓬松的,沉甸甸的雪球。一阵微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着,少许的雪落了下来。
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真是美不胜收!啊!我爱冬天,更爱冬天美丽的雪景,冬天的景色令我陶醉,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另一种境界。
我爱冬天,冬天里的雪景已经成了我生命力的一部分。
赞美冬天的500字作文3冬天,它不像春天那么温暖,不像夏天那么热情,不像秋天那么凉爽。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白雪皑皑的冬天,雪花飞舞,一朵朵美丽的雪花,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姿,然后,慢慢的,慢慢的,散落在屋顶上,地面上,大树上。等到雪停了,屋顶上,地面上雪白一片,都盖上了新棉被,大树也穿上了新棉袄。
走在街上的人都是穿得厚厚实实的,缩着头,走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摔个四脚朝天。孩子们也全副武装,手套,围巾全都戴上了。他们的脸红彤彤的。不一会也开始了在冬天才能玩的小游戏,打雪仗的孩子们分成两对。戴着手套缓缓蹲下,从地下拖起一团雪,然后一搓,一按,丢出去。然后时不时往左跑,又往右跑,然后蹲下,躲避对方丢过来的雪球。堆雪人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心灵手巧的,推出来的雪人,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有的还围上了围巾,带上了帽子。
动物们也用它们特别的方式向冬天的到来表示欢迎。蛇卷成一团,慢慢进入梦乡,鱼儿在结冰的河流下坐着美梦,候鸟也向温暖的地方飞去。
百花凋零,梅花在寒冷中傲然挺立着,绽放在风雪中,散发着清幽而淡雅的香味,向我们展示那别具一格的美。
冬天,不需要太多的生机,活力,它向我们展示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
赞美冬天的500字作文4在寒冷的十二月里,冬天剥夺了大自然的生机。大树失去了绿油油的王冠,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小草也钻回土里了。
记得有一天,大雪纷飞,到处都被雪花披上了美丽的白衣裳。
雪,停了。
马路上的白雪早已被来往的车辆压得又硬又黑的了,人走上去直打滑。
就在这个时候,我远远地望见了一个瘦瘦的背影,那是个清洁工。
只见他拿着一个大扫帚,路边还放着一个除雪铲。
“唰——唰——”
扫帚一下一下地扫着,铲子一下一下地铲着。
突然,那老爷爷摔倒了。我赶忙跑过去,把老爷爷扶了起来。看着他脸上岁留下的月痕迹和手上那像树皮一样的皱纹,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见老爷爷说:“谢谢你呀,小朋友!”我挠挠头,笑笑说:“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就像您,您铲雪也是为了我们呀。”
老爷爷好像想到什么,问:“那如果我不是因为铲雪摔倒的,你还会来扶我吗?”
我愣了一下,随后语气坚定地回答:“也一定会的!”
老爷爷笑了笑,点了点头,就继续干起活来。我也拿起了旁边的除雪铲,帮他铲起雪来了。
“谢谢你,孩子,我自己来就行。”“没事的,我来帮你这样就能快些!”
那天,我心里真高兴,因为我“圆满完成任务”。
如果你帮助别人,不仅会得到别人的感谢,自己也会收获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赞美冬天的500字作文5秋高气爽的秋天过去了,美丽的冬天来了,外面已是白雪皑皑。我在征得妈妈的同意后,便出去玩雪。外面已经有很多人了,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写生,还有的孩子在雪地上“作画”——踩脚印,“画”完了之后,还要回过头来欣赏自己的杰作。再看堆雪人的,先堆起一些雪,在地上滚了起来,变成一个大雪球后,再立在雪地里,哈!一个雪人的身子就出来了。再用同样的方法“滚”出雪人白胖胖的脑袋,然后用纽扣当它的眼睛,红萝卜当它的鼻子,一片小枫叶当它的嘴巴,瞧!一个圆滚滚、十分可爱的雪人就出来了。“哇!好漂亮呀!”周围的人纷纷夸赞这个雪人,它便成了雪地里最美的风景。
“啪”,随着这清脆的声音,雪战拉开了帷幕。“啪、啪、啪”,接连不断的雪球声传入我的耳朵,我也兴奋地加入了。“体育大王”王连喜是我们小区的打雪仗能手,他一连打中了好多人,被打中的人个个发出杀猪般的惨叫,而“体育大王”则开心地大叫:“又砸准一个,嘿嘿!”我抓起一团雪,捏成雪球砸向对手。
夜幕已经降临,那股兴奋劲也随之离去,砸雪球的、打雪仗的、堆雪人的和那些在雪地里写生的人,也都回到各自的家里。
我躺在床上,回想着打雪仗时的欢乐场景,开心得咯咯直笑。
啊!我爱冬天的雪,更看这美丽的冬天。
赞美冬天的500字作文6一片片晶莹的雪花,从天空中纷纷落下,下雪啦!鹅毛大雪从天而降,好美啊!
昨天,一夜的大雪,纷纷扬扬的,为古城大地送来了保暖的大衣,小精灵们啊,欢迎你的到来!
大雪下了一天一夜,等到第二天早晨,大地炴然一新,被雪妆扮得“花枝”招展,银装素裹,一片片雪花落在地上、树上、路上、大地白茫茫的一片,令人心旷神怡。
我多么想置身于这美丽的雪花之中,与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享受瑞雪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雪花,是我家的一道风景,它如同鹅毛般洁白,轻飘飘的,我多么想置身于冰雪的世界之中,感受世界的美好!
一片片雪花,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人们心目中最圣洁的仙子,是美丽的白天鹅,它只出现在冬天,显视出了它的珍贵,它洁白如鹅毛,体现了它的美丽!
雪花,也是我们的一个乐园,它是我们玩耍的好伙伴,我们可以在那里尽情玩一番!
朋友们,跟我一起来,让我来玩堆雪人,体会堆出雪人的成就感,我们一起来玩打雪仗,体会互相战斗的竞争感,我们一起来滚雪球,体会滚成大雪球的自豪感,玩着玩着,你会觉得手变暖和了,这就是雪带来的“温暖”吧,一片片雪花,是一道风景,是一个美梦,是我们最好的伙伴,我爱古城这一片片晶莹的雪花!
这里的冬天不下雪范文4
在学校,在课堂,同样也存在着学生问这问那,喜欢上课七嘴八舌的……这固然有学生年龄特点的原因,更是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惹的“祸”。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审时度势,恰当解读他们各种行为的“异常”表现,读懂他们的这些“异常”兴趣,也许能让课堂产生意外的精彩,能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多、更好。
一、读懂“语”兴,促探索精神
在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表现得异常兴奋、喜欢问一些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七嘴八舌地说给大家听,和大家分享。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肯定学生善于动脑筋,尊重并保护好学生喜欢钻研问题的兴趣,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教学“整数四则运算”时,或许内容较简单,学生学习很认真,一个个都兴奋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一位学生异常兴奋,一直在说:“老师,我有问题,我有问题!”望着黑板没错的板演和这么简单的内容,我纳闷这异常举动。把他叫起来时,他问:“书上为什么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这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从自己读书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质疑过这个问题,更没有细细研究过。我的脑子立即一片空白,在错乱中,我本想一带而过地告诉学生“这是规定”,然后请这个同学坐下,等我下课后再想想。但转念又想,既然学生提出了问题,我就要认真对待。于是,我抛出问题:“这位同学敢于提问,说明他很会动脑筋,值得表扬。哪位同学联系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帮帮他,让他知道为什么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其他同学一听,非常兴奋,立即开动脑筋,也有很多学生立即举起了手。有的学生说,这是规定的一种计算规则,你想,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时,总要有优先计算的吧?不然就会乱套了;有的学生说,乘法是表示连续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除法是高一级的运算,我在课外书上还看到,我们将来还会学习更高级的乘方等运算,所以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接过学生的话,我总结说:“我们应该从法则的定义说起,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也可以看成相同数的连减。比如有这样一道两步应用题:一辆小汽车与一辆长途汽车分别从甲城、乙城相向而行。已知小汽车行驶了80千米,长途客车每小时行驶58千米,行驶3小时后正好与小汽车相遇,问甲、乙两城距离多少千米? 80+58×3,这里先算乘法就表示用小汽车行驶的路程加上长途汽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就得到了甲、乙两城的距离。如果先算加法,就变成了3个小汽车的行驶的路程与长途汽车的速度之和,这也就是说小汽车行驶80千米的路程变成了小汽车的速度,而且它与长途汽车一样也行驶了3小时。这样就完全改变了原应用题的意义。”
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又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考虑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这种爱钻研的行为不但让他们自己明白原因,而且让同学们知道如果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大胆提出来,大家一起努力探索。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启发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也许学生能还你一份意外的精彩!
二、读懂“玩”兴,促能力提高
在课堂上,总会有部分学生在低着头,闷声不响地玩着自己手里的东西。作为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这些出格行为,要蹲下身来,仔细思考,读懂学生的这些行为,引导他们把感兴趣的行为用来为学习服务。
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节省时间,我有意告诉了学生一些画圆的技巧,把有笔的一头放在圆心的右上面,按顺时针方向画圆更快速,而且圆规针尖不容易打滑,然后让学生按照我说的方法,中规中矩地画图。谁能想到其中一个学生低着头,在用自己的方法画圆!看到这个学生的“玩”兴,我呆住了:原来我的所谓“好”方法是在扼杀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以为是教学生最“好”的方法,却不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他们发现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我用投影仪先呈现一个图(如右上图),让学生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有的用数格子的方法,不满 1格的当成半格来计算,发现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有的认为数方格太麻烦,不如转化成长方形。一名学生这样说:“仔细观察两个图形,发现左边上面凸半圆正好和下边空白的半圆形状完全相同,把上面的半圆剪下来,移到空白的地方,就能转化成一个长5格、宽4格的长方形了,右边的图是一样的道理。”学生的回答获得了大家的掌声。发言学生的思路清晰,“移凸补凹”“化不规则为规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正当我想继续后续内容的教学,我发现有一名学生还在那里拼什么图,想用眼神暗示一下他,可他偏偏没工夫看我,于是,我轻轻走过去看他在干什么。原来,他把教材中的图片剪下来在拼图,把好好的教材弄坏了不说,还不听课,我的气不打一处来。正想狠狠批评他,他却抬起了头,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有一种转化的方法。”我忍了忍,对他说:“还有新方法?你讲给大家听听!”他拿着自己的拼图,走到了投影仪前面展示给大家:把前一幅图切割成这样两块,把下面的空白的半圆与上面的涂色半圆重合。他把后一个图这样分了(如下图),然后拼成两个长方形算其面积。同样是转化,也同样运用了“移凸补凹”“化不规则为规则”,但他从另一个视角平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
学生的玩其实很有道理,他们是在提醒我们,他们对学具的操作兴趣并没有结束,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陶行知说过,我们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要让孩子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给予孩子的未必会接受,只有顺应孩子的兴趣,让孩子通过努力得到提高与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读懂“呆”兴,促思维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课堂上有学生“发呆”:有些学生在看窗外的风景,也许窗外的风景更亮丽;有些学生在脑海里天马行空,也许想象永远比现实更让人向往;有些学生在“呆呆”地静思,也许有些知识正在开启他思维发展的大门。教师要善于读懂孩子静坐发“呆”的原因,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得以进一步发展。 如: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时,我先出示145×12,让学生联系三年级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尝试列竖式解答如右:
学生通过尝试顺利解决了问题,望着学生的答案,我很开心。就在我准备进一步教学时,我发现乖巧、听话、优秀的宇彦同学,低着头在呆呆地望着自己的本子,既不听我讲课,也不看板演。于是,我悄悄走近她身边,轻轻地叩打她的桌子,她这才回过神来,慢慢地站起来,说:“王老师,刚才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题,我还会用“铺地锦”的方法计算。”我一听这话,知道她没有满足教材上的方法,想用课外阅读发现的“铺地锦”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点了点头,说:“行,到讲台去大胆介绍给大家听听吧!”宇彦同学自信地拿着自己的本子,投影并讲解了“铺地锦”的解题方法。(如右图)
利用数形结合,用直观、形象的方法介绍了“铺地锦”的解题方法,同学们虽然不是都能理解,但感到新奇、好玩,课堂气氛随着阵阵掌声推向了。
这里的冬天不下雪范文5
说到“多年”,其实也并不多,距离这条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最初的通车日期――也就是2006年7月1日,是整整5年的时间。西宁至格尔木的建设完成后,第二期,一条钢铁大动脉便从西部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铺起,纳赤台、昆仑山、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北部高原上的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一路向南,到达拉萨。它穿越550多公里的多年冻土地段,全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最高路轨横跨海拔高程达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
青藏铁路的九个之“最”
1 1956公里 世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在青藏铁路沙盘上,代表高原铁路的红色线条在沙盘中曲折延伸。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由西宁至格尔木段和格尔木至拉萨段合成,全长1956公里。其中,格尔木至拉萨段,会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
从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起点格尔木市南山口车站前行,雪山巍峨,河流纵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有着“亚洲脊柱”、“龙脉之祖”之称的昆仑山高大雄伟,平均海拔5500米至6000米,这里被人称作“道教第一山”,也是昆仑文化的发祥地,昆仑神话的摇篮。翻越昆仑山,就进入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这里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素有“高原动物王国”之美誉,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给亘古荒原带来了无限生机。
雪域铁脉跨过长江源头沱沱河,穿越世界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进入藏北地区和当雄大草原,途经水雾氤氲的羊八井地热带,最后到达神圣的“日光城”拉萨。历经4年艰难挺进,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钢轨稳稳地安放在拉萨河畔,标志着这条雪域长龙实现全线贯通。
2 5072米 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
青藏高原施工区一年四季高寒缺氧,气候复杂多变,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5摄氏度,每年有1 15天到1 60天刮六级以上大风,平均氧气含量还不到内地的60%,这里一半以上的区域为不适合人居住的“生命”。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地处亚洲大陆,在我国境内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海拔大多在3500米以上,包括、青海的全部,四川西部,新疆南部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
3 550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
如果说“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只是笼统地用长度的标准给青藏铁路戴了顶世界之最的帽子,那么,这第二项世界之最也许更为实在:青藏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攻克了世界铁路筑路史上困扰人类多时的冻土难题,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
冻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由于含有冰,因而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且性质不稳定的土体。冻土层冻结时体积增大,形成冻胀现象。冻土层融化时,形成融沉现象。冻土中含冰量越大,冻胀、融沉现象越严重。严重冻胀、融沉病害,可能导致工程结构变形,使铁路线路失去平顺性,影响列车正常行驶。在冻土上修铁路,其难度可想而知。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多年冻土面积占中国多年冻土面积的70%。与高纬度冻土相比,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具有温度高、厚度薄和敏感性强的特点。青藏铁路穿越的正是多年冻土最发育的地区。
4 100至1 20公里每小时,高原铁路最高时速
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达到100公里,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全世界在多年冻土区修筑铁路已有百年以上历史,但已建成的多年冻土区铁路病害率很高,行车时速只有60至70公里。据介绍,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俄罗斯贝阿铁路,1994年调查的线路病害率为27.5%。运营近百年的西伯利亚铁路,1996年调查的线路病害率为45%。我国东北森林铁路多年冻土地段线路病害率也较高,病害地段列车必须慢行通过,使铁路运输效率受到很大影响。而青藏线客货列车能够以100至120公里的时速在青藏铁路上一路狂奔。青藏铁路开工之前,多年冻土与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成为铁路建设者面临的三大世界性筑路难题。为了破解困扰世界高原铁路建设领域的冻土问题,我国铁路科研部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组织科技力量在青藏高原海拔4800多朱的风火山一带,建立了冻土科研基地――风火山观测站。40余年来,科研人员在雪山下的冻土试验段坚持观察、记录气象和冻土变化,为青藏铁路建设积累了1200多万个宝贵数据。
行驶在青藏铁路上的客车,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车体采用耐候钢焊接结构。
5-6 高4905米长1686米 最高最长高原冻4-隧道
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青藏铁路开工前,西方媒体预言:青藏铁路根本过不了风火山,因为风火山地下全是长年冻土,冰厚达150多米。在风火山隧道施工中,施工人员相继攻克了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含土冰层热融控制与喷护等20多项世界性高原冻土施工方面的重大科研难题。
在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附近,坐落着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昆仑山高大雄伟,横贯亚洲中部,被称为“亚洲脊柱”
“龙脉之祖”。昆仑山隧道地处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质结构复杂,自然条件严酷,隧道穿越多条断裂带,进口处有厚层地下冰,出口处为乱石堆积体,中间有裂隙水、地下水、融冻泥流等,被称为高原地质的“万花筒”。据了解,当初在修建昆仑山隧道的时候,由于缺氧,施工人员背着5公斤重的氧气瓶,边吸氧边工作,一年光氧气就能消耗12万瓶。
7 5068米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5068米,距离拉萨约600公里。唐古拉车站属于客货两用综合车站,是青藏铁路全线海拔最高处的中间站,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又称当拉山,蒙古语意为“雄鹰飞不过的高山”,与喀喇昆仑山脉相接。这里空气极其稀薄,气候恶劣,空气含氧量
仅为内地平原的一半,连绵的雪山展示着“生命”的苍茫和神秘。置身于此,你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这里离天很近,尤其是在晚上,满天的星星大而明亮,几乎伸手可及。
唐古拉山车站突出藏族建筑特色,站房内设置有陈列室,主要用于介绍青藏高原风光及多年冻土相关知识,车站站台立有标记“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5072米”(铁路过唐古拉山垭口的最高点)的石碑。基本站台设置观光台及雨棚,供游人欣赏雪域风光,拍摄“世界屋脊”的独特景致。
8 11.7公里 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在中国最大“无人区”――海拔4600多米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一条美丽的“彩虹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这就是全长11.7公里的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长桥的清水河特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同时这里处于高原多年冻土地段,冻土厚度达20多米。为了解决高原冻土区施工难题和保护好自然保护区,勘察设计青藏铁路的专家们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措施。“以桥代路”解决了高原冻土地带路基稳定的问题,同时,大桥各桥墩间的1 300多个桥孔还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自由迁徙的通道。
9 海拔4704米 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
在那曲地区安多县北部,有一处占地8000多平方米、海拔4704米的青藏铁路铺架基地――安多铺架基地,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境内530多公里铁路所需的全部轨排和预制桥梁,都由安多铺架基地负责生产。铺架基地在铁路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负责各种铺架材料的储备,用钢轨和枕木生产出轨排、预制桥梁,以及机车等大型设备的整修准备。安多铺架基地气候非常恶劣,空气含氧量仅有内地平原地区的―半。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基地工人依然创造了单日铺架8.1公里的高原铺架纪录,单班生产轨排最多曾达到110排,即2-75公里。
离天最近的铁路人
你说他是“猴屁股”,他说你是“兔子嘴”。
其实早在20多年前,我就结下了“青藏情结”。还是在西南交通大学学习时,我的毕业设计就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工程技术,毕业论文的选题也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冻土技术。想不到若干年后我能亲自参与青藏铁路海拔最高段的建设,这是我一生的历史性机遇,也是我的巨大财富,我感到非常荣幸。当然我也非常清楚,青藏铁路建设不同于一般其他工程,不仅需要体力和耐力,更需要智慧和胆识。
青藏铁路的质量目标是“建造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作为施工单位就是要创造优质工程。施工人员采用混凝土上下设拉杆进行加固,最终撤掉拉杆的办法,从而既对混凝土施工进行了加固,又取得了混凝土良好的外观。针对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职工对桥涵混凝土施工采取防冻措施,拆模后,采取三层保护,表面涂油后,用塑料布、毛毡、彩绸布进行包裹,以减少日温差、紫外线、大风等影响,减小冻胀力,防止桥涵裂纹,确保工程质量。
由于我们图纸到位晚,而且将原计划2005年9月在我集团承建的安多火车站向唐古拉山和拉萨双向铺轨的计划提前了一年零三个月,所以对我们来说,工期是对青藏铁路建设最严峻的考验。我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关起门背水一战,打造“青藏速度”,才能完成青藏总指提出的工期目标。
由于巨大的任务压力,我经常晚上十一二点回到指挥部,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白天奔波一线指挥施工,晚上加班翻阅技术资料。有时连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吃饭倒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事。工作的劳累,使我经常失眠,不得不依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有一次在青藏铁路看工地,我乘坐的越野车一不小心就陷进了沼泽里,越陷越深,无法前行,我和司机葛兵就坐在车里等待救兵。那里是藏北无人区,电话又不通,整整一夜也没有车和人通过,车上的水和食品用光了,我们又累又饿,身体已经筋疲力尽,直到第二天中午,有项目部的施工车进来,才把我们解救出来。
唐古拉山工地有这样―句顺口溜:“天大地大不如反应大,爹亲娘亲不如氧气亲。”因为缺氧,人肌体的供氧能力大大降低。我们有―次因为要赶时间,饭吃得稍微快了点,结果都趴在桌上喘粗气。还有―次我们指挥部―起给―名职工集体过生日,大家―高兴,唱起了《青藏高原》,突然―个职工晕倒了,抬到医务室做人工呼吸、吸氧才醒过来。后来安排重体力活时,四五个小时就换班。
在青藏铁路最高点――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施工,风一吹的那个冷别^怎么也想象不出来。羽绒服在这里都透风,根本没有用。工人们上班外边穿的都是里边带羊毛的皮衣、皮裤,里边还要穿两层毛衣毛裤。头E戴的是棉帽和风镜,脚上穿的是军靴。就是这样,大风带着雪粒打在脸上还是像针扎―样疼。戴口罩水气结冰不透气,工人们施工时只好把鼻子和嘴露出来,结果鼻子和嘴周围全是结冻的白冰,就像“圣涎老人”的模佯。
我们施工人员每天必备的劳保用品是三大件:墨镜、唇膏、防晒霜。十八局集团青藏铁路指挥部职工每天上工前必须“涂脂抹粉”,戴上太阳帽,涂上防晒霜,抹上唇膏。这是他们制定的一项铁制度。青藏高原的紫外线太强,人人脸晒得都特别黑,这还是脸上抹了防晒霜,不然更惨。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紫外线强度是平原地区的几倍。初上高原的筑路人很快就尝到了厉害,许多人的脸都被晒成了“红富士”,嘴唇也都干裂出―道道的血口子。就是这样,向来以苦为乐的老铁们依然不忘互相逗乐打趣:你说他是“猴屁股”,他说你是“兔子嘴”。可是再好笑的玩笑,许多人这时也笑不起来,一笑嘴唇上的血口子就开始不停地往外渗血。
“太阳帽、防晒霜、唇膏”作为在高原施工的必备劳动防护用品,要求每人都必须坚持使用。就这样,工地上一群胡子拉茬的大老爷们全都对着镜子“涂脂抹粉”,就成了茫茫雪域高原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青藏铁路是一条科技线,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是三大世界性科技难题,可喜的是“三大难题”都被攻克了。我们集团担负施工的两个标段,均为多年冻土区、沼泽湿地、斜坡湿地地段,被称为“青藏铁路复杂地质大全”。要想保证工程优质高效地完成,打赢青藏铁路的攻坚战,必须依靠科技攻克施工技术难题。我们加强硬件投入,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一流的工地试验室。购置了VOLVO挖掘机、装载机等1000多台套大型施工机械,投资20多万元购买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全站仪测量系统,为攻克施工中技术难题提供了可靠保证。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年平均温度0摄氏度左右,夏季只有10~20摄氏度,是难得的避暑胜地,“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正是此地的真实写照。一些职工亲属也纷纷来到高原避暑。高原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即使在炎热的8月,也能见到雪花漫天飞舞。
青藏铁路沿线很多地方一会儿雨,一会儿雪,一会儿又来一阵冰雹,工作只能见缝插针。春天唐古拉山的地全是冻的,推土机一次只能推10厘米。过几天冻土化几厘米再干,一直要持续到6月份。由于搅拌混凝土对水温有要求,于是工人只能从河里拉冰在锅炉里化水。
高原冻土路基施工是技术难点,如何保护多年冻土,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我们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按规范进行操作。全线重点工程唐古拉山车站,在片石通风路基施工时采用土工格栅,每层虚铺38厘米进行碾压,压实厚度控制在每层30厘米,同时采取安装土工格栅、复合土工模和保温板、热棒、换填等措施。按要求做路拱进行排水并碾压密实,为克服高含水量,提前在取土场备土晾晒,以确保填土含水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高原有时气候恶劣,可有时候也是晴空万里。那天我们驱车去驻地60公里以外的一公司项目部日纳藏布特大桥时,一路上蓝天白云,远处白雪皑皑的高山傲然耸立,草原上一群群牛羊在悠闲地觅食。可是我们的筑路人却顾不上欣赏这如画般的美景,正紧张地施工。
时间已近中午,我们收拾东西回帐篷准备吃中午饭。走近帐篷,我们不禁大吃一惊,哪里来了这么多不速之客:屋里屋外白花花的一片,一群羊躺在地上,正懒懒地在反刍。见了人,竟都不慌,瞪着一双双小眼睛看着工人们,仿佛帐篷是它们自己的家。我们对此哭笑不得,一位工人开玩笑地说:“它们还算客气,没有躺到咱们床上休息。”
我们在高原的时候,“要把青藏铁路修成环保铁路”的观念早已是深入人心,我们在施工时都十分注意保护高原的生态环境,对一草一木都十分爱护,对野生动物更是关爱有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高原上处处可见。
我们管段属于唐古拉山羌塘自然保护区,我们为保护环境专门成立了环保机构,对营建和整个施工过程实施跟踪检查。在此基础上,为使自己在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绿色环保行动更具专业性,还指派专人专程赴拉萨进行系统学习,并定期对所辖职工、民工和外协队伍进行“爱护高原一草一木”、“假如我是专职环保员”和“施工与保护绿色不能顾此失彼”等专题讲座和讨论,使绿色环保意识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名参战员工的脑海中。
在建家和便道施工中,指挥部严格落实各项保护措施:临时工程按照设计统一规划、按业主要求和高原地区施工环保要求修建;生活区设污水沉淀池,沉淀后的水用于草皮养护或降尘;设置分类垃圾池,生活垃圾按“可降解”“可回收”“有毒有害”三类分开收集储存处理;认真做好原始地貌记录工作,对管段内可能破坏或改变原始地貌的都进行了详实的影像记录。
开展青年环保志愿小分队活动,是青藏铁路实施绿色工程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利用工余时间,开着绿色环保车,把被风吹散在草地上的废纸屑,把被工程车辆抛落在绿色防护网外边的各类建筑垃圾收拾干净,用义务绿色环保行动,为脆弱的高原植被“减负”,还高原大地以洁净。在去工地的路上,记者喝完矿泉水,刚摇下车窗玻璃正要往外扔时,司机告诉他“不能扔,等会儿交到工地有专人处理”。环保意识,已经融入青藏铁路建设者的血脉之中。
和藏民们跳起锅庄舞
2006年7月中旬,我从那曲坐火车回格尔木,这也是我第一次坐青藏铁路上的火车,车厢里其他旅客也觉得新鲜好奇,我们这摸摸那看看,火车进入高原后,车厢立即统一开始弥漫式供氧,像宾馆里的中央空调一样使车厢内的氧气浓度比车外的稍微高一点,让一般人感觉不到高原的氧气稀薄,同时在各个座(铺)位还给乘客准备了吸氧器,供那些感到不适的乘客在自己的座位上随时可以方便地单独吸氧。
当列车行进到五道梁清水河特大桥时,夕阳映照可可西里草原,只见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在大桥两边或埋头吃草,或抬头凝望,或悠闲地从桥孔中穿过……穿越可可西里的列车并没有给栖息在这里的野生动物带来惊扰,野生动物已成为车窗外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们知道,世界屋脊的生态一旦破坏的话,几乎是不可逆转的。2002年夏季我们集团开始进入海拔5000米处的唐古拉山腹地――自治区安多县。针对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营房布设时,我们除了尽量避开草皮茂密的地段外,更动用人工和机械,对将被生活营区所遮蔽的稀有草皮,进行保护性移植,为此特别设立了草皮养护区,累计移植养护草皮14余万平方米,待工程主体完工后再复原草皮。同时,我们还为当地牧民着想,进行草皮无性生殖实验,把移植的草皮切成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各15公分,然后插在熟土中进行实验培植,这样成活后可以补救蜕化的草场。
在青藏铁路,他们都说我是个活跃分子,因为我吹垃弹唱样样在行,笙、笛子、二胡、小提琴我都会。我还能记谱,藏族牧民们唱的歌,我听―遍,就能跟着哼,听两遍就能把乐谱写出来。我还努力学会了藏语。所以,壬蛇彳艮・决就和工地上的藏族民工、唐占拉山上游牧的藏民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几天要是不到藏民家里喝喝茶、唱唱歌,心里就像长了草,没着没落的。这也成了我做地方工作的优势。我还在第六项目部的工地上,成立了工地小乐队。原来喜欢成夜喝酒打闹的藏族民工的宿舍,被我“改造”成了工地俱乐部。每天晚上,大家聚在―起,围着炉火,喝着酥油茶,尽情地弹琴、唱歌,听格萨尔王。每逢节假日,我们筑路人会为牧民们送上米面、蔬菜。附近乡里的牧民也会提着新鲜的牛奶和新宰杀的牛羊来看望这些为高原带来幸福和希望的筑路人。
洛桑,是80公里外的岗尼乡的青年牧民,在1 998年唐古拉山上闹大雪灾的时候,被冻死了全部牛羊,成为乡里的贫困户。乡里的党委书记为了抢救被大雪围困的牧民,冻死在雪山上。这个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这些来自内地的筑路人,总想为这些牧民做点事情。老书记孙乐群也是热心人,他和我去同新来的乡党委书记、一位内地毕业的大学生尼玛商量,在冬天青藏铁路息工期间让藏族牧民们来帮助看守营地和设备。尼玛就选了4户最贫困的牧民,其中就有洛桑。每人每个月,可以有700元的收入。其他牧民在春天筑路人回来的时候就回家了。但是,洛桑留了下来。尼玛书记说,他是个孤儿,没有家,在乡里,乡政府是他的家。我说,在青藏铁路,中铁十八局就是他的家。于是,洛桑就成了我们项目部正式雇用的一名临时工,负责在工地上打扫卫生,有了稳定的生活保障。
“眼睛在天堂,心脏在地狱”
从青藏铁路建设工地下来后,一直怀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都说铁路建设单位的人不容易,我们女职工更不容易。初入高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旷古雄风、雪域圣洁的阳光、碧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无不给我以心灵的震憾。继之而来的却是因低压、缺氧导致的头痛、胸闷、失眠、气喘、肌肉酸软、食欲下降……我们都开玩笑说“眼睛在天堂,心脏在地狱”。
我们负责施工的管段位于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无人区,是全线海拔最高段,氧分压不及海平面的一半,较人类生存极限的11干帕还低一个大气压。传说中的高原反应终于还是没有放过我这个自以为能吃苦的女子。不怕你笑话,剧烈的高原反应曾让我的思想有些波动:我还年轻,这样折磨自己的身体,何必呢?可当我看到自治区所有物资全靠青藏公路运输,一旦遇到恶劣气候就会出现严重的交通堵塞时,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最终我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刚上高原时,无水无电无取暖设施,连睡觉的地方都紧张,我们只有一顶不足20平米的帐篷可以休息。没有水源,只好从两公里以外的山坳取冰;没有煤,必须从130公里外安多县城的老百姓家买来牛粪
生火化冰取暖做饭。高原多雨潮湿,牛粪很难点燃,直冒浓烟,熏得很多人得了“红眼病”,那难闻的味道搞得我们的嗅觉彻底麻木。记得我第一次留宿帐篷时,男同伴主动将床腾出来给我,他们自己睡地铺。我们和衣而眠,道起家常,聊起孩子,感觉回到了大学军训的岁月。聊天过后,我怎么也睡不着,想到了3000多公里以外天津温馨的家、舒适的床。那天晚上水喝多了,半夜我要起来上厕所,可工地临建的地方只有一个男厕所,且夜间工地附近经常有老鼠、野狼出没。最后,我只得打着手电筒起来,走到帐篷外。寒风呼啸,隐隐约约还可以听见狼的嚎叫。走到半路上,冷不防一只老鼠蹿出,我吓得大叫一声,帐篷的灯亮了,大伙跑了出来,隐约的光亮里,我忽然看见一匹狼向远方逃去……好险!若不是大家及时出来,也许就再也看不到我了。回到帐篷里,狼的影子反复在我眼前出现,我一夜没合眼。
唐古拉山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风大缺水,紫外线强烈。作为一个女性,我很希望能定期洗个澡呀,可刚上山时,吃饭用水都是冰来化,冬天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根本不能在山上洗澡,否则会因感冒引发高原并发症。为了确保职工身体健康,上级也做了“不准在山上洗澡、洗澡必须统一安排到那曲”的规定。
为了确保“唐古拉车站路基完工”目标的实现,大伙谁都不愿意因下山洗澡耽误一天时间。长时间不洗澡,身上奇痒无比,只好在睡觉前用干毛巾搓搓背,戏称为“干浴”。青藏线上的苦是没有到过青藏线的人所不能体会的。由于青藏公路翻修,堵车是家常便饭,有经验的司机通常会带上矿泉水和干粮。印象最深的是那次从格尔木回山上项目部,我们早上从格尔木出发,半夜大雨滂沱,便道桥被冲垮,车子围着唐古拉山山峰绕了3天,离项目部20多公里可就是回不去。后来水势小了,我们才在第四天凌晨4点多返回山上。一到项目部我便被告知,领导等着要报表,来不及休息,赶紧做完报表又乘车送至安多,再返回时又是夜里1点多了。这样连续几天折腾,我终于病倒了,只好边输液边工作。
想家时,我们都喜欢唱《常回家看看》,但却永远只有这样的心愿,没有这样的条件。离开天津两年,我中间没有回过一次家,婆婆心脏病发作不能奉养,公公腿脚不灵便不能服侍,女儿上幼儿园却不能尽到接送责任。最后,丈夫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主动放弃更好的一个职位,选择了离家较近的一个部门。进藏时,我本来带了几条漂亮的裙子,想着在最纯净的天地间留影多么美妙。可青藏高原的气候风云不定,在工地上不是一身土就是一身泥,根本没机会穿。在内地,我怕热,头发理得和假小子一样,老公总嫌我不够淑女。进了藏可好了,没有理发店,我终于可以蓄起长头发了……说句心里话,我根本不配做一个妻子,毕业以来,除了孩子周岁和春节,我一直在工地,结婚时,我也只和老公度了一个星期的蜜月。可丈夫一点怨言都没有,每次打电话,说得最多的总是一句:“只要身体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在高原两年,我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血红蛋白超过200,特别是三尖瓣反流达到300,这是严重的高原病症状。可我一直没有告诉亲人,我不想他们为我担心。
“这比我到哪儿旅游都过瘾”
为了青藏铁路建设,我曾在青藏高原呆了整整七个年头。过去人们一提到青藏高原,就很容易联想到高原病,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在青藏高原呆了这么长时间,身体却挺好的,当然,这其中得益于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建立起的三级医疗保障系统,2001年6月,我们集团挺进了海拔4750米的藏北重镇安多县,初上高原时,我和其他同志一样,赶上无尽的高原反应:气短胸闷、头昏脑胀、嘴唇干裂、鼻子流血、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浑身软弱无力,只有靠吸氧、输液和吃药来阻击高原反应。
你觉得高原有多冷?我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工地上修机器5分钟就得换一次人。就这样,卸不了两个螺丝,人就冻得差不多了,必须活动活动,于是我们就把汽车上的喇叭开得大大的,跳个迪斯科什么的,当然也不能太剧烈。新来的大学生没碰到过这种天气,在工地上冻得直掉泪,停下来又怕感冒,只能在避风区站一小会儿。
为了确保饮用水卫生,我们打井取用地下水。水管铺好后才发现,防冻裂成了大问题。用棉被层层包住都不管用,还要用电热毯加热。水管还要经常放放水,才能保证水不冻住。
在青藏铁路沿线,很多单位都把肉制品存放在冰柜里。这么冷的天还需要这个吗?因为这里的气温太低了,放在外边的肉制品的组织都被冻散。有一次我拿起―个鸡蛋往碗上―磕,鸡蛋没破,碗却碎成两半了。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水在70摄氏度时就沸腾了,做饭必须用高压锅,否则下面条、煮水饺即使煮成面糊糊也还是煮不熟,很难做得可口。我们青藏铁路指挥部多数人是北方人,爱吃面条,但吃一次面条非常难。高压锅煮面,时间长了成了面糊糊;时间短了又不熟。所以每吃一次面条就算是改善生活,而且每人限量供应,真是有计划地吃。
从格尔木后方驻地到大前方工地要经过纳赤台的昆仑泉,昆仑泉水冬暖夏凉,富含有益人体的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以我们司机每次经过,都要用大水箱带回许多,除了饮用外,大伙还用来洗澡,真是享受。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之为“昆仑神泉”。
高原气温大多零摄氏度以下,还时常下雪。我们一到工地,指挥部就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套羽绒服,要求我们必须穿上。开始我觉得累赘,可是医生说,说如果你不穿,也想“白天不懂夜的黑”?原来这还有段故事:一天早晨,汽车司机老杨因感冒到卫生所就医,医生小李给他开了“白加黑”,他当即吃下黑片,小李不解地问:“黑片应晚上睡觉时服用,你怎么白天服用啊!”杨师傅认真地回答:“由于工期紧,白天黑夜都在加班加点,刚刚熬了一夜,吃黑片准备好好地睡上―觉,晚上还要加班。”此事在工友中传为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