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学习计划

建筑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大学文化主体设计教育质量实践体系

大学文化的形成是长期积淀与主体设计有机统一的过程

大学文化可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形成一所大学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通过发挥办学者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主体设计,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出标志性成果。这两方面既相辅相成,也相互制约,影响着大学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讲,长期积淀也不是一个无指向、无目的的过程。任何长期积淀都是在一定的办学指导思想指导下、在办学实践中完成的,虽然没有有意识地进行主体设计,但这种主体设计是一种隐性存在,也就是说,任何大学文化的积淀都是一定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的必然反映。之所以提出主体设计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强调文化建设对大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文化建设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归根到底是要强化文化建设对大学发展的引领功能。

目前,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认识不透。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只能依靠长期积淀而自发形成,任何主体性设计都是揠苗助长,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根本目的是用长期积淀否定主体设计。这种观点恰恰掩盖了某些人对文化建设的功利性态度,由于文化建设大多属于软指标,而且建设周期长,很难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所以很多决策者对文化建设不屑一顾。二是对大学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往往把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等同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等同于大学生第二课堂,无形中缩小了大学文化的内涵。既没有认识到大学文化是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人文环境文化等内容的一整套文化模式,也没有认识到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大学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参与建设的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解决上述问题,前提是对大学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关键是找到大学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结合点,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办学特色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实践,强化主体设计,形成标志性成果,使大学文化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设计应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提高教育质量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要义所在,也是主体设计的立足点和最终归宿。但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既缺乏理论上的深刻认识,更缺乏实践中的操作程序。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还是把教育质量的提高仅仅看作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其操作手段主要从教学研究、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和设施的更新与完善等方面入手。也就是说,把人才培养质量等同于教学质量,而没有从一所大学全方位育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种理论和实践的错位,正是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质量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主要的在于人格的完善。由于社会因素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个人主观因素等原因,每个人的人格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是人格各个部分发展不均衡,知、情、意不协调,内心存在不同层次的冲突;或是人格系统不健全、缺乏稳定的结构,各部分缺乏协调性,内心冲突十分剧烈;严重扭曲的人格还会导致人格结构的瓦解与崩溃。所以,育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大学生的认知进行改组,并导之以行,实现人格的矫正,促进人格的完善。

适应性和创新性是良好人格的基本特征,也是人才质量的根本标准,集中体现在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大学文化是大学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既包括大学及其成员所持有的思维和言行方式,也包括他们所期待、所追求的生活理想,以及对其共同生活起实际作用的物质存在。大学文化不仅可以影响学生的认知体系,而且还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对培养大学生良好适应性和创新性、塑造其良好的人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办大学就是办文化,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设计应致力于特色文化的打造

特色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力。一所成功的大学必定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大学不应该是一种模式,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构建鲜明特色。但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单一化,最终导致了大学发展的同质化,众多大学为了在发展中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都会按照单一的标准朝着单一的方向发展。其实,任何一所大学,只要致力于特色发展,就能够达到高水平,就可以成为一所成功的大学。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大学文化的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必定有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也会成为大学发展的一种永久的动力。

一所大学的特色,最初往往表现为学科上的特色,进而表现为人才培养的特色。这种局部的办学特色只有进一步扩展和升华,才能融入大学发展的各个方面,表现为广大师生员工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

大学办学特色的扩展,依赖于独特办学思想的支撑。强化办学特色,必须致力于大学文化的创新,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从不同角度来阐明办学主体对大学本质和大学使命的认识,表明办学主体对体现大学本质、完成大学使命的途径。因此,创新教育思想是创新大学文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大学办学特色的扩展,还必须致力于营造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充分彰显一所大学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具体化,只有把理念变成标准,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理念才会发生作用,并通过师生员工的行为,演化为一所大学的校风、师德师风和学风。因此,如何推进办学理念的具体化,构建相应的价值体系并使之深入人心,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课题。

办学特色成熟的标志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模式的形成。这种文化模式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体系,这一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有一系列的文化成果,而且这些内涵和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这种独特的文化模式,不仅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而且更要致力于文化建设标志性成果的产生,尤其要致力于制度建设,把文化成果用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化,使之成为学校的文化传统。

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体系应致力于标志性成果的产生

强调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设计,必须致力于标志性成果的产生,要针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不同层面,凝练好建设项目,构建起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体系。在推进建设项目时,要引入项目管理机制,对项目进行校内外公开招标,由学校相关部门组织课题申报,专家审核,校内立项,严格验收,把投入和实效有机统一起来。

1.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标志性成果:一是要形成文字凝练、师生认同的办学理念与核心价值。对这些内容,都要经过提炼,形成准确的文字表述和科学的解释。二是要形成完备的文化符号识别系统,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与一所大学对大学本质的认识紧密相关,与一所大学所确立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密切相关。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必须由自身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来支撑。这些精神文化既是学校推进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的行为标准。因此,构建 “办学理念、价值标准、大学精神” 三位一体的精神文化体系,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校徽、校歌、校标、校旗、校服、节庆活动等作为大学文化的载体和外显,共同构成了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文化符号,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表征,是一所大学地位的代表和形象的展示,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歌、学校名称及中英标准字体以及学校标准色,并出台相应的使用办法;规范各类宣传品、办公用品、礼品指示牌、名片以及建筑的命名等。

2.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标志性成果:总的来讲,就是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具体来讲,重点在以下两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制定大学章程,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二是实施制度创新,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任务,构建学校方方面面的制度体系,完善大学内部的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一所大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建立起合理、健全的制度,将大学所拥有的所有资源,包括人、财、物,以及大学的精神、传统、追求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很好地整合利用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稳定的制度化保障机制,大学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内核,它要以法的形式确立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战略体系,它要彰显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特色,规范校内各种关系,明晰领导体制、治理结构、管理模式,规定教职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把大学与教师、大学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突出教师的办学主体地位和学生在育人中的主体地位。

除去制定大学章程外,还必须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通过废、改、立,精心构建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使之与大学章程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人们知道一所大学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奖励什么,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包括大学章程在内的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是一场改革,重点是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关键是形成政治权利、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相互支撑与相互制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对大学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诠释。但对于学术权力而言,还存在很大问题。一是学术权力缺位,在大学管理体系中,除去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外,没有任何组织机构可以保证大学学术权力的运行。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所侵占是一种普遍现象。二是对学术权力缺乏应有的监督。对于大学的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有上级相应的主管部门和大学的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制约和监督,但对于大学的学术权力,还没有任何明确的、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存在。如果说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高居于大学上层和管理层,那么学术权力则蛰伏于院系等基层的教授群体,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院系一层,学术权力被滥用的现象比比皆是。正因如此,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从宏观来讲,学术权力缺乏运行平台,没有应有的地位;从局部来讲,学术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又肆意而为。如果说这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一大弊端是一点不为过的。

制定大学章程和相应的制度体系,就是要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但在这方面,大学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迎难而上,而是绕道而行。一方面这和大学办学自的不落实有关,同时也和大学对社会发展需求反应迟钝,缺乏强有力的反应力有关。解决这一重大问题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3.行为文化建设方面

标志性成果:一是引导学院文化建设,力求形成数个特色鲜明的学院文化模式。二是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形成数个有一定影响的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三是实现网络文化的创新,创建数个代表大学形象的综合性网页。

首先,在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上加强学术文化建设。在学校层面上,关键是加强政策导向;在学院层面上,关键是在实践中出品牌。在师德和学术道德建设方面,在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学术自由的学术环境方面,在加强科技创新和团队合作,促进学科交叉、文理兼容、理工结合、相互渗透方面,学校应以政策形成良好的氛围,学院要根据自身特点创建各具特色的学院文化品牌。

其次,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形成文化品牌,要发挥一所大学的专业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大学生科技文化建设和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制度体系和文化氛围;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创新文化活动品牌。

再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关键是整合力量,出拳头产品,如对大学管理部门的网页,要改变各自为战,低水平、低效能的局面,集中力量建设好学校主网页,建设好新闻网、思政网、教学网、科研网、招生就业网等,形成强大的功能,树立良好形象。

4.人文环境建设方面

建筑学习计划范文2

秘书部:秘书部将继续统计好系部学生管理的资料,做好每次会议的记录,监督好学生会干部的出勤情况,严谨的统计好每一次的考勤。

学习部:学习部将紧紧围绕学风的建设开展各项活动,学习部将狠抓学风的建设,以学生干部为榜样鼓励学风,新生到校后学习部将开展新老生的学习交流会,具体的事宜学习部会有另外的活动安排。总之学习部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学风,鼓励老生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引导新生认真的对待学习,让新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

保卫部:保卫工作重于泰山,保卫部将继续完善晚查寝的制度,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保卫部这学期将在每个班设立一个安全通讯员,目的在于能够及时,快捷的将问题反映到西部,让我们的工作占据主动的地位,天气逐渐转凉了,保卫部将加强力度查公寓的大功率用电器,及时的及时的将情况反映到系部。

公寓部:公寓部新学期刚开始的工作比较繁忙,需要统计系部公寓的住宿情况,安排新生的入住,公寓部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公寓五星级寝室的评比工作,认真踏实的检查每个寝室的情况,及时的上报到院学生会,有利于院学生会总体工作的开展。

劳动生活部:劳动生活部将继续以高标准的检查,检查系部每个班级的卫生情况,协助公寓部搞好星级寝室的评比工作,本学期劳动生活部将加大对普通寝室的卫生检查,制定相应的方案的检查的标准,让普通寝室的卫生情况将更上一层楼。

体育部:体育部将继续围绕早操质量下功夫,让早操越跑越好,让大家的身体切实的到锻炼,新生到校后将开展一场新老生的篮球对抗赛,目的在于增进新老生的感情,发现新生中的篮球能手,为以后系部的篮球赛作准备。

宣传部;宣传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筹备迎新晚会的节目,加大力度的宣传系部,让新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系部,做好各项工作的宣传工作。

女工部:女工部将继续认真检查好女生的就寝工作,做好女生的工作,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

主席团:主席团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切实的落实到位,主席团的成员要切实的分管好各个部门的工作,统筹兼顾的完成各项工作,认真负责的完成好系部的工作,主动积极的支持好院学生会的工作。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1做好迎新的工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将工作很好的分配到位,让每一位新生都满意,让每一位新生从心里觉得选择选择建工系没错。2很好的开展好新老生的学习交流会,让每位新生对自己的专业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3组织好新老生的篮球对抗赛,让球赛增进我们的感情。4新生到校后最重要的事学生的管理工作,对新生管理一定要严格要求,一开始就要把新生的管理工作做实,做到位,严格的管理师为以后工作可以很好的开展,一开始就是把新生的管理带到轨道上来,严按照系部的要求来,这样话对于以后的管理我们的系部才能做到主动。

建筑学习计划范文3

终于让我等到一次机会,我有了一个月的假期,我也可以到学校实习当老师了,挺兴奋的!找到了一所小学,校长批准我到他们学校实习,当然是没有工资的,不过我也是很高兴!

来到实习的小学后,校长就给我派出了教学任务!

我在六(4)班作见习班主任,协助施老师共同管理班级各项事务,我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新教师提供了这样好的一个学习的机会。按照学校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我自己也列出了一份计划。

一、 班级基本情况:

六(4)班本学期全班有男生21人,女生21人,共42人。本地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本地学生的特点是学习的自觉性很高,有较强的上进心,自制能力强,上课时认真听课,班上学生比较活跃,课后作业能很好的完成,但在学习习惯上有所欠缺。从外地学校转来的几位学生基础很差,而且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都赶不上本地学生,在作业规范方面不及本地学习。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1. 大力指导学生干部工作,依靠干部及班集体的力量,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加强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用“激励教育”、“成功教育”等科学手段,引导、转化后进生。

2.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纪律、法制、理想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教育;广泛开展爱校、爱班等活动;学习“校规”、“校纪”,切实落实《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3. 严格实施德育,制定《值日生安排》、《班干部值日安排》等班规并严格实行。利用班会课或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三、采取的具体措施:

1.抓好升旗、早操、值日、卫生、墙报、行为规范等。

2.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关心学生。多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情况,争取使后进生在学习和纪律方面都有进步。

3.对学生认真负责,经常深入班级,严格课上、课间的纪律要求,仔细检查班级和寝室的卫生,勤看、勤管,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个别学习不积极或学习不专心的学生,及时找学生谈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对于个别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与家长及时联系,要注重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坦诚相待,才能使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只有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同家长达成共识,才能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因此,在班级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是班主任经常的一项工作,也是差生转化的中心,班主任讲清一般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它的作用和意义,并要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及时复习,反复复习,适当练习。要反复布置,了解后再采取措施纠正,直到这个学习习性养成,还需要针对每科的具体情况对具体科目的学习方法全方位的指导.织兴趣小组,作为学习扶贫小组,让学生教学生,提高其集体自力更生的能力,同时也让小组的同学在提高自身的同时让自已的能力也上一个新台阶。

6.及时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

7.家教结合:经常保持与否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不厌其烦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两头、促中间,使全班形成一盘棋,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8.培养班级干部: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尤其是班级的示范员,更要要求他们及时协助班干部作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9.抓好团队工作: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班主任工作,是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本学期将积极配合学校,结合实际搞好各项活动。

10.重视文体工作:教育学生上好所有学校开设的课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重视各项比赛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

在这里我做见习班主任虽然只有一个月,可是我学到的东西却是有很多的,通过实习,我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这就可以让我在回到校园后积极学习,来改正我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了。

大学生无论是什么专业,真的是要出来实习感受一下的,感受一下校园外面的社会,这会让你受益匪浅的。现在全球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极度的困难,一般的公司都不会招人的,大学生失业的有很多很多。他们中的很多就是缺的是实践经历,没有手上操作能力和水平,只能被淘汰。

建筑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建筑设计专业;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7-0094-03

建筑设计专业是横跨工程技术、人文、艺术等多种学科内容,以指导建筑相关设计,构造良好的体系环境,创建以建筑、自然、人类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为目的的艺术创作类专业。建筑设计是一种技艺,早期靠师傅传授的方式,徒弟承袭,后来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来学习。但由于建筑O计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行业,只靠师徒相授、课堂上教师的一对一辅导已不能满足对大学生通识教育的培养需求,要想提高学习能力获得熟练技能,需借助自主化的学习平台来完成信息的获取与交流。

一、建筑设计专业现阶段学生学习的现状和特点

1.学习现状

早期的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主要靠教师的传授、书籍资料的查阅和范图参考等方式,虽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但学生整体的素质和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高。而当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可供查阅的资料从内容到形式都丰富了很多,但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却在逐步下降,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差,缺乏实践经验,造成建筑学人才培养与输出跟企业的需求无法对接,因此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改变现状,提高学生学习建筑专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

2.学习特点

(1)学习时间

由于专业特点,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通常习惯于下午或者晚上学习或设计方案,因此,课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部分无法即刻解决,教师也无法做到快速跟踪辅导,只能求助网络或其他方式,无法实现及时一对一的课后学习交流。

(2)学习地点

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需要创新思维和自由思想碰撞的场所,通过学习和交流的结合能激发设计灵感。[1]但现实是很多高校由于教学场地的限制,教学资源配给不足、教学环境差等问题造成很多学生无法在教室或工作室内完成设计任务,这就导致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缺少沟通的渠道,变成孤立的个体或是以宿舍为单位的小范围团体,缺少学习氛围和学习动力,使设计思维的活跃度不够,影响设计的最终效果。

(3)学习方式

建筑设计专业学习方式主要有教学指导、小组讨论、日常互评互议等。除课上教学以外,课下学生之间的设计讨论、方案交流对专业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对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学习方式从依靠教师指导向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方向转变。

二、建筑设计专业探究式教学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相关概念

1.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以研究与剖析科学原理形成过程为载体,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问题探索和研究,并主动获取相关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2]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自己把握和主宰自己的学习,其核心意义在于“自主”控制,强调个体独立、自觉的学习。包括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与确定、学习方式方法的自我调节、学习时间的自我设计和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

三、建筑设计专业探究式教学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能解决的问题

建设一个集“教”与“学”一体化的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形成支持自主学习为导向的系统建设策略,主要目的是解决如下问题:

(1)在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上,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角色关系,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积极主动。

(2)结合建筑设计类专业的特色,使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中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作用,培养和发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数字资源库的资源和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与互动,不但能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展,还能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弥补静态教学资源库和常规课程网站的不足,为自主学习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建筑数字技术信息。

四、建筑设计专业探究式教学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的内容

1.信息技术参与下探究式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设计

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是根据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条件、学源情况、专业需求等提出的阶段性主题学习任务,教学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教学形式契合,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依据教学方案有序开展,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多样化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信息技术作为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导学”和“自学”工具。建筑设计专业探究式教学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和课程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可建立如图1所示的体系:

2.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学习资源库的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使建筑设计相关课程的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化。学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与教师、同学甚至企业进行交流,拓展综合的专业知识能力。

(1)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探究式教学不是把普通的建筑设计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料上传至自主学习平台,而是针对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或重新编写建筑设计教学大纲、课件、教案等相关资料,在教学资源库平台上进行共享,在此基础上提供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参考书目和习题,并加强微课建设,每门微课由数十个3~5分钟知识点的微视频组成。加强企业设计资料库建设,实现企业与学校对接。通过建设教学资源库与设计企业资源共享,让学生接触到市场真实的设计项目,增强创意、决策能力和设计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2)数字化学习资源库

建筑设计类专业学习资料库建设,可以把建筑图文、音像等资料梳理归类存放在学习资源库中,并定期更新,供学生使用如:①建筑规范类,将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类建筑设计规范传至资源库,作为设计指导的依据;②工程实例,收集经典建筑资料,通过案例说明帮助学生借鉴和参考;③影像资料,利用互联网络资源,把典型建筑的影像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和分类,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作为设计思维的拓展;④优秀课程作业,收集往届优秀的建筑设计专业学生作业和作品,为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提供示范和参考;⑤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将纸质书内容重新编排和交互设计,利用其动态化、情境化和形象化的特点面向平板电脑进行全新设计呈现。

(3)互联网学习资源

互联网资源开放性、多样性、共享性的特点与建筑设计课程有着良好的融合度,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对建筑设计进行评议、分析和讨论。同时,各种信息链接、公共平台、网站等为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互动模块建设

互动模块是探究式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互动不仅调动了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积累,提高了学习效率。

(1)在线讨论模块

该模块是针对建筑设计专业的设计专题或其他设计内容而展开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学生可以将近期的设计思路、设计想法和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相互沟通和讨论,达到集思广益、拓展专业知识领域深度和广度的效果。

(2)答疑模块

此模块就是教师在信息平台上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教的定期或不定期上线,帮助学生梳理和解答在设计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或团队协作深入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模块

该模块主要用于上传不同阶段的成果,建筑设计的不同课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设计任务,都有阶段性成果,指导教师可以在该模块内进行评图,节省大量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及时明辨优劣、互学互鉴。

(4)移动式实践教学模块

建筑设计专业高年级学生经常分散在各建筑工地和城市设计院实习,实习效果的控制和教师现场指导就显得困难,该模块可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微信平台等,对画面、视频等文件进行传输,教师可以对各类实习进行现场监控、成果传送和及时解答问题等活动。

(5)建筑设计技术软件学习交流模块

该模块的建设不分年级不分班级,方便学生对软件使用过程的交流和学习。作为建筑设计专业,传统以二维图纸或模型的方式探讨问题的方法已无法展现空间感,而软件辅助(如BIM、 ECOTECT、SKETCHUP、犀牛软件等)和数字化技术介入能更深入地表达和探讨建筑的形体、空间和建造等问题。

4.数字技术参与下的评价方式设计

建筑设计专业的很多课程成果都无法实现定量评价,建构科学的评价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字信息技术参与下教学过程要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差异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监控,增强教学评价的科学合理性、可量化性及公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

五、结语

通过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增强学思结合,利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今后建筑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技术能够主动、自主地学习,增强整体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提升整体综合专业素质是今后教学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真如.大学设计专业学习行为模式及交往场所研究[D].清华大学,2014.

建筑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有机化学;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对于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应该充分的考虑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模式应该符合教学的实践需求,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状态。常言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进行教学模式设计过程中,不仅应该考虑老师怎样给学生传授各种知识,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怎样通过自主学习,去学习各种新知识和新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创造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指导和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确定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以及对于学生的要求,学生进行自学学习,发现新问题和新知识。通过自身对于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形成对于新事物的感知和认识,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文将对高职有机化学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及其方法展开全面的论述,为今后如何在高职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1高职有机化学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1符合高职教育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

在高职教育教学计划中,对于化学这一基础学习的时间安排为1年,这充分保证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升学过程中不存在什么压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高职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学生在进行高职教育以前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严重的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已经厌倦了这种一程不变的教学模式,为了能够使学生不对高职教学失去信心,就应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以期学生在本阶段教学过程汇总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学习之处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还是充满兴趣的,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各种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的增加和复杂化,以及老师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逐渐对于该门学科的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对于学习过程中复杂的、琐碎的知识点缺乏相应的归纳总结的能力,面对复杂繁琐的知识,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处入手进行深入的学习。时间久了学生就主动放弃了对于该学科的深入学习。将自主学习模式引入到高职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上而不是学生最终的成绩上,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个学生能够对于自己学习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在进行后续的老师指导过程中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去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开始,就能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构建自己的学习计划,不断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求职欲望和学习兴趣不断增强。

1.2符合高职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

高职化学的学习是由简单的元素,物质的学习到复杂的反应,由小分子到大分子,由氧到各种氧化物以及复杂的脂类等,所有这些知识一方面单独组成体系,另一方面各个知识点之间又相互勾结。每种化学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的分类、化学名称、组成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各种物质之间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产生特定的化学现象以及生成新的化学物质。虽然有机化学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琐碎,各知识点的学习存在着相应的难度。但是,将自主学习模式应用到高职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显著的改善这一局面。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了中化学物质,相应的起就可以学习其他同一类型的其他物质。例如,学习了一种脂的各种组成、性质以及和其他物质之间的反应,学生就能够采用同样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步骤对新的物质进行深入的学习。有机化学的分类性质很好的满足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

2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方法策略

2.1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所谓的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广泛的范围,包括学生的兴趣、动机、情趣和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动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让学生从自身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知道对于高职有机化学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2.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认知活动

在高职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学习中,积极的发表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自己对于学习内容的新见解和新观点。使学生自己能够从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到应有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在自主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使自己能够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最后对问题的自我分析。在学生参与认知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价,对于学生正确的观点给与鼓励,对于学生理解存在偏差的地方给与及时的纠正。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参与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3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和批判的思想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质疑能力和批判思想。能够在学生过程中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质疑,认真的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对于不正确的地方要敢于对课本上被被称其为权威的知识进行质疑。采取批判的思想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对于正确的东西分析其因果关系,对于存在质疑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或者其他的方式进行验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只有采用对问题进行不断的质疑的方式,以批判的思想对于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才能够使学生不断培养缜密的思维,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宣.高职有机化学教育中的自主学习模式探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年8期

建筑学习计划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在医用基咸化乎教学实践中,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以问题引导、背景知识体脸、实践型寻向等方面设计课件,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知识建构的目的。

大学一年级新生感受大学理论课的矢识量是高中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若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由教归单向控制教学活动,学生即使上课时听催了,但下课后却因所学内容太多,主题不铂明确,导致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达不到期垒要求,学生对这样的讲课方式感到很难适应,时间长了部分学生容易失去信心。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学习者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笔者根据医用基础化学课程内容的特点,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从课件设计、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利用创设问题引入外在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设计实验模型进行实践型体验,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实现知识建构的目的。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进行主动的推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课堂吸引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教学形式新颖,对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很有好处。

1依据知识背景,创设问题,提供建构思路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他们要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知识和意义的生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所学内容与许多自然现象相关,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有多年的化学知识背景及经验,对医用基础化学所传授的概念和内容很容易依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和理解,这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原有知识将因为新经验的引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这过程实现了知识意义的生成,是由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而成的,教师应在这活动中扮演好引导者、促进者的任务,帮助学习者不断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笔者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在《医用基础化学》教学进行实践,课件设计上改变以往用大量文字进行概念叙述和内容阐述的版面,通过用几个简单的问题,进行主题引人,创设现实情景,提供想象空间,注重逻辑推理过程,最后引出推导目标。这样设计使课件变得简洁,有层次感,讲课中容易调动学生的思路参与探索和讨论,鼓励同学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判断和推论,诱发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知识建构的目的。

用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开始引导,这是展开课堂讨论和交流的基础,问题的设计,需注重层次,逐渐深人,最终实现探索目标的形成,通过问题解决认知活动,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认知过程的中心,也使知识结构的形成更加深刻。

2创设实践模型,体验认知过程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环境皆准的教条,其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创设实践模型,可使学习者处于一定的情景中,去感知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从而深刻体验到知识建构的过程。

在理论课上有的知识现象可用演示方祛进行讲解,也可用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有的知识点,可根据学生知识背景在课件上设计非动感实践模型,引导学生积极去体验、推导实验结论。设计非动感实践模型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课件设计模式,只需在课件上提供实验平面装置图,用语言文字描述各种实验条件,还可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特殊条件,对同一实验装置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实验条件可用室温或者分别控温等方法,对于不同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会怎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判断他人答案的合理性,同学之间可以展开讨论,综合起来再发言。由于同学的背景经验不同,推论的结果往往不相同,这样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起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能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

同一实验设计几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可帮助学习者从多视角想象,由于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对结果的理解也迥异,教师一定要在设问中提供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情景,以便增加实践的真实感受。例如让学生去感知U型管实验中是否有风在流动?会停止吗?什么时候停止?通过这些问题增加学生对蒸气流向的实感,帮助其获取正确的感知。这样的教学形式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习者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而且突出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习的主体。从多个方面设计实践条件,可以形成复杂的“十字交叉式信息图”,使学习者从不同方面了解信息,获得一个更为完整的知识概念,同时形成对真理性知识的趋同性。

3引入外在信息,诱发探索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