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勘探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与勘探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与勘探

地质与勘探范文1

关键字:地质勘探;岩土勘察;工程;探讨

岩土的勘察工程以及地质勘察工程是运用了地质学、岩土力学以及工程地质学等理论,并通过科学的勘察程序以及方法的制定,通过对岩土仪器的测试和测试技术的使用,实现了对有关岩土勘察工程项目地质条件的检测项目的实现。通过对岩土工程项目的测试和相应技术的应用和评价机制,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发展,为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准确而切实的地质工程发展的材料,为工程那个项目提供了建设的依据。岩土的勘察和地质的勘探过程中存在相应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将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实现对地质勘探工程的规范化发展和建设。

一、岩土勘察工程工作的意义

地质的勘察和岩土勘察工程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基础,岩土勘察和地质的勘察工程的参数设计,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合理参数的设计关系到建筑工程设计的基础以及相应数据的安全性和经济型,从而通过岩土勘察工程的工作实现了在建筑工程勘察过程中的相应工程地质理论的运用,通过对相应工程地带的地质条件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形成了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有效施工的指导,从而为相应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建设的依据。从而能够通过岩土勘察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对工程建筑和现有的自然条件之间的利用和发展,从而形成对工程建筑不利条件的规避,实现额对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从而,岩土的勘察工作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地质勘探和岩土勘察工程的策略分析

1、建立明确的地质勘探的目的和岩土勘探工程的内容体系

对于岩土工程特性的分析, 其目的就是要明确勘察, 从而指导勘察技术的工作方向。进而全面、细致地进行岩土工程特性分析,可使勘察工作计划对实现勘察目的具有针对性以及勘探、测试工作与工程实际条件的切实性。充分理解拟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特性,可正确指导相关收集的基础资料、编制勘察工作纲要和制定勘探测试技术工作措施的各项勘察技术工作。其中包括占有充分可借鉴的区域地质资料或相邻场地的工程信息和岩土工程条件, 成为制定具有切实性和针对性勘察方案的必要条件。同时,要使勘察工作服从工程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及满足行业和业主的各项技术标准。勘察技术工作以岩土工程特性分析为基础, 并结合相关建设工程或施工要求来确定的, 还必须涉及到各种工作指导规范、规程等。一般情况下,勘察工作所遵循的法规和标准必须具有系列性的和复合性的, 对于不同标准间界定的差异, 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标准往往是某一方面界定的控制值, 实际勘察工作执行时必须通过分析研究归纳为某一确定的界定标准, 并使之完全符合相关标准限定的范围, 或者是克服所收集的相关规范是相互矛盾的界定值。

2、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位置的确定

根据相关岩土勘察的相应条例规定,应对复杂的地基详细勘,建筑工程勘探点之间的距离应为10- 15m,而对于隐伏岩溶类型的地区,应对岩土表面的起伏状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应依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范围以及具体的工程那个特点,通过对相应的标准进行界定实现了初步岩土勘探的布置。建筑工程的详勘阶段应建立对建筑工程地基进行均匀性的评价。而地基的均匀性也是指是否由于地面沉降而导致岩表的差异或是倾斜等相应岩土结构难以承受或产生的变形等现象。当建筑工程项目的岩土土层性质横向分布的变化范围较大,并且可能存在影响成桩的土层时,应加密岩土的勘探点。在对建筑工程的初步岩土勘探点的设置过程中,应明确相应勘察点的布置的意图。勘探点的位置应保证建筑工程纳入整个勘探点所覆盖的范围之内,并对有针对性的勘探点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行对勘探点的严格布置和准确定位,而对于一般情形上的勘探点,则必须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形成具有多种功用的综合勘探点。

3、建立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的综合勘探方式

地质勘探以及岩土勘察的方式众多,而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勘探过程中,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质勘探的方式,也可选择多种勘察方式进行综合运用。若相应工程项目的勘探深度不大,且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时,可采用探井法,而对于需划分岩土分区界线的建筑工程的勘探点,应考虑使用探槽法。触探法具有方便快捷的勘探特点,能在短时间内探测出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或是其他相关指标。而对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建筑工程,则可采用开挖探井,并在现场取样,为室内的研究和试验提供样本。掘探法与动力触探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能有效提高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建立创新的岩土勘探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的岩土勘探过程中,应建立创新的岩土勘探的技术,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的运用建立了岩土勘探工程技术的保障,从而能建立稳定的岩土勘察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发展,要实现更为高效和智能的岩土勘探技术则应采用计算机技术与勘探技术的结合发展模式。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建筑工工程地质和岩土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专业的软件模拟出复杂的岩土状况的改变和演化的全过程,从而能为相应的施工人员制定准确的应对方案提供了依据。并且还能在掌握了相应资料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进行仿真模拟,从而能建立岩土问题的预测体系,建立了及时的预警系统。

5、建立岩土勘察信息数据库

岩土勘察工作的数据资料的忽视将对工程项目的勘察成果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损害。从地质勘探和岩土勘察工作的发展和宏观来看,忽视对岩土勘察信息的收集对岩土工程的发展不利。从而在整个岩土工程的勘探过程中,还应建立专门的信息数据库,将现有的岩土勘察的部分资料或是全部资料录入到信息数据库中,从而能提供相关岩土勘探工程数据的查询和利用。岩土勘探工程信息库的建设将有利于建筑工程的相关岩土条件的大致把握,从而减少初步勘察的工程量。

6、建立完善的岩土勘察工作的监督体系

目前而言,我国岩土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由相应的政府部门承担。然而由政府部门承担岩土勘察工作监督工作的监理体系难以适应市场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相关的岩土勘察的单位应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强化的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监督机构的监督体系。实现对岩土勘察市场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从而建立完善的岩土勘探工程的监督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勘探工程以及勘探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德明. 优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探讨[J]. 才智, 2008,(13).

[2] 曲世才.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04) .

[3] 商烨青. 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J]. 河北水利, 2008,(11) .

[4] 陈铃培,皮德金.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J]. 科技资讯, 2008,(19) .

地质与勘探范文2

伴随着石油需求的增长,石油地质勘探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以在新时期,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得到了创新与发展,以达到缓解石油行业的石油需求压力的目的。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问题展开了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而更好的推动该项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创新;发展

一、新时期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

1.1钻井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钻井技术是关键的技术,其费用在勘探成本中占据较大一部分。在过去,石油地质勘探多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可以获得较快的钻井速度,并且能够减少对地层的破坏和遗漏等问题的发生。在进行枯竭油层开采时,该技术拥有较高应用价值。但该技术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大量设备,在防腐和安全上也有一定欠缺。在新时期,三维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技术和多分支钻井技术则得到了应用,从而实现了钻井技术创新。在这些技术中,多分支钻井技术应用价值较高,能够进一步提高钻井效率。1.2物探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常使用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地下地质情况分析,可以通过记录人工制造的地震波完成石油开采地点的准确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结合计算机等技术,具有较高分辨率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数字地震技术也开始在地质勘探中得到了运用[1]。1.3测井技术。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测井技术的创新上。目前,测井技术已经由数据型开始向成像型发展。利用成像型测井技术,石油地质勘探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而在多组成像测井仪的配合下,测量井眼范围得到了扩大,勘探深度也得到了提高。近几年,测井技术得到了不断创新,如随钻测井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先进技术都得到了运用,从而使测井工作的测量精度和速度得到了有效提高[2]。在这些技术中,随钻测井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和组合随意等特点,快速平台测井技术则具有较高的测井效率和较低的故障发生率,因此引起了地质勘探人员的重视。

二、新时期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

2.1信息化。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其正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引入计算机技术,目前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完成石油勘探数据的仿真分析和处理。而通过建立相应的勘探模型,则能完成勘探地区分布特点的直观展示,进而使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计算机模拟也将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得到进一步运用,从而在为勘探效率和质量提供保障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2.2综合化。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综合化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各种勘探技术都陆续得到了综合利用,以满足石油地质勘探的实际需求。比如在物探技术发展方面,油田勘探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了复杂地形的影响,所以还要加强对各种物探技术的综合运用,从而更好的解决勘探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在钻井技术运用方面,则可以通过综合利用膨胀管技术和连续按技术进行水层和断裂层钻进,从而在加深钻井深度的同时,减少对钻井环境的破坏,进而使钻井和测井数据的采集和状态监测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通过多维发展,则能使石油勘探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为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3智能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也开始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人们开始尝试在地质勘探领域使用无线遥感技术,从而利用全方位感知系统进行油井工作状况的实时监控[3]。而光线感知系统和新型热史技术的运用,则能在高温和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完成环境的检测,并借助系统较强的感应能力进行地质和资源分布情况的准确判断,从而在降低石油地质勘探成本的同时,为勘探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三、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不断创新,开始向着信息化、综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在全球资源日益减少的背景下,加强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则能够更好的完成油气能源的开发和保护,从而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石油地质勘探人员还要加强对技术创新与发展问题的认识,以便更好的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婷.提高八面河油田滩坝砂岩性油藏勘探成效[J].化工管理,2016,05:149.

地质与勘探范文3

【关键词】 地勘行业; “营改增”; 税负

“营改增”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企业有效减负,更重要的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第三产业更好地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根据财税[2011]110号文件《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试点地区先在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业开展试点,逐步推广至其他行业。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行业试点;财税[2011]111号文件已将工程勘察勘探服务列入部分现代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43号,又将北京等8省市纳入试点范围,“营改增”的步伐逐渐加快。全国地质勘探行业税改迫在眉睫,本文拟剖析“营改增”对地质勘探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地质勘探行业税负的总体变化分析

地质勘探行业主要从事野外施工作业,长期以来比照建筑业申报缴纳营业税,税率为3%。实践中地质勘探单位与业主方签订合同往往包含三种情况:一是纯地质勘探合同;二是地质勘探同时提供地质技术服务合同;三是纯地质技术服务合同。地质技术服务(整体业务占比较少)属于服务业,税率为5%。“营改增”后,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纯地质勘探合同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收入降低,同时,地质技术服务税率由5%变为3%,整体税负将有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质勘探单位税收负担,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2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地质勘探单位大部分应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资格,适用增值税税率为6%,该方案有可能加大税收负担。主要原因有:(1)“营改增”后税率由3%、5%提高到6%;(2)地质勘探的施工特点是地处乡下、位置偏远、单孔施工、就近采购(单孔所需原材料品种多,用量少),由于抵扣链条的不完善,增值税并未覆盖到全行业,很多企业并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缺少可以用来抵扣的进项税票,比如现在很多加油站,特别是民营加油站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企业税负增加;(3)青苗赔偿费在总成本中占比越来越高(平均为10%左右),施工占地按规定的补偿标准远远不能满足地主的要求,而赔偿成本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4)野处施工非常艰苦,工资成本占比呈上升趋势(目前为30%以上);(5)运输费、差旅费、业务费、房租费、水电费等成本较高,即便能从服务业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发票,抵扣率也较低(为3%)。

因此,“营改增”后,地质勘探行业税负将有升有降,取决于地勘单位自身的规模、成本结构、管理水平,地勘单位应做好积极准备,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超前思维,提前谋划,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水平,提高应对能力,立足自身,评估“营改增”后税负对本单位的成本影响,消除或降低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扬长避短。

二、“营改增”后对地质勘探单位的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也就是说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多,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就越少,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少,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就越多。因此,“营改增”后企业税负的高低取决于可抵扣成本的高低。

“营改增”前后对地质勘探行业的利弊分析比较

假设某地质勘探单位为一般纳税人,销项税率为6%,进项税率为17%,销售收入为X,可抵扣成本为Y,则税改前应纳营业税额为3%X。税改后销项税额为X/1.06×6%,进项税额为Y/1.17×17%,应纳增值税额为X/1.06×6%-Y/1.17×17%。

当3%X=X/1.06×6%-Y/1.17×17%时,即Y/X=18.31%,说明该地勘探单位“营改增”后可抵扣成本占收入的比重等于18.31%时,税负将持平;可抵扣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小于18.31%时,税负将加重;可抵扣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大于18.31%时,税负将减轻。

以上测算的“营改增”前后的企业税负平衡点为18.31%(可抵扣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是建立在企业取得的进项税率为17%的基础上,如果可抵扣成本部分从其他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取得11%、7%、6%、3%的进项税票,平衡点会更高。

三、地质勘探行业“营改增”后应对策略

(一)提高勘探单位的议价能力和水平

税改后地质勘探行业的议价能力变得愈加重要,议价能力高低或成盈利的“胜负手”。不同企业处理税改的能力不一样,如果议价能力不强,就可能维持勘探价格不变并承担多缴增值税的负担,从而不能获得税改的好处。因此,应认真研究上海改革试点中的经验教训,提前做好企业税务及整体发展规划,调动全员做足准备。地质勘探行业的下游是矿山企业,一直以来地质勘探行业开具的建筑安装发票对矿山企业来说不能抵扣销项税款,“营改增”后,在维持地质勘探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矿山企业享受了税改带来的好处,理应将少缴的增值税款利益部分让利于下游地质勘探企业,从而平衡税负。然而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可能轻易让利,这就得取决于勘探单位的议价能力和水平,通过提高单价所带来的利益消除税改可能加重的税收负担。

(二)加强材料成本的采购管理

地勘单位应当充分考虑到税改政策为本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尽可能实行批量采购,选择质量有保障,税率为17%的一般纳税人为供货商,取得合法、足额的增值税专用税票进行抵扣,实行原材料的统一采购,统一发放。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地的远近,进行统一供应原材料与施工地就近采购原材料的价格成本、运输成本、税金成本的对比,不能一味地为追求进项税额的抵扣而人为造成总成本的不降反升。

(三)全体动员,加强增值税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宣传普及

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涉及到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各个部门,增值税的处理过程远比营业税复杂,地勘单位很多部门和人员从未涉及,对增值税知识知之甚少。因此,企业内部要做好增值税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取得合理合规的增值税发票,减少不能抵扣的成本,增加进项税款的抵扣,降低税收负担。

(四)财务部门要加强对发票的管控和增值税筹划

地质与勘探范文4

一、地质找矿常见的方法

1、砾石找矿法。矿石暴露在空气中会在风化作用下产生许多小的矿砾或者岩石砾岩并受到一些外力的作用(如风力、水流冲击、冰冻)散布于矿床的周围。一般情况下砾石散布的范围会大大超过矿床范围而砾石找矿法正是根据砾石产生的途径和散布的范围进行找矿工作。地质工作者依据砾石产生的原理拾着外力作用搬运矿砾产的地带进行追踪可以找到矿床。

2、地质填图法。在地质找矿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地质填图法适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它能将找矿理论内容转化为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运用地质填图法时通常可选用大、中、小三种比例尺。地质填图法主要通过对基本的地质特征(构造、岩石等)的详细分析随之编制出一定的成矿规律进而完成全面的找矿工作,这是其他找矿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3、重砂找矿法。重砂找矿法的使用频率虽然没有地质填图法和砾石找矿法普遍,但是也经常用于地质找矿中。它是在特定坏境下系统取样,经室内重砂分析和资料综合整理,并结合工作区的地质、地貌特征、重砂矿物的机械分散晕或分散流和其他找矿标志等来圈定重砂异常区(地段),从而进一步发现砂矿床追索寻找原生矿床。而这种方法更多的是在区域矿产普查工作中配合地质填图工作和物探、化探、遥感等不同的找矿方法一起共同使用进行综合性的找矿工作。

二、地质找矿的勘探技术

为了提高我国找矿工作水平,应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不断地提高找矿工作人员和地质勘探人员之间的工作联系,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找矿工作的准确率。

1、甚低频电磁技术。世界采矿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地质勘探与找矿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实践,而世界各国大部分地表矿产不断被开采,剩下的已是少之又少,因此,深部矿藏的开采成为当前采矿业发展的主流,这就给地质勘探与找矿工作增加了难度。在这种发展的背景下,甚低频电磁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具有方便、快速、灵活等优势。甚低频电磁法的理论依据,它是用Fraser滤波来处理勘测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将掩盖区异常的地质体和产状以及展布的方向根据地质研究控矿规律和矿体的赋存规律进行有效圈定,进行矿体空间赋存部位预测,最后提供找矿额度依据。该技术方法具有高效、快捷、方便、经济的效果,另外该技术还有一个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地球上任何一点至少一个由甚低频电台发出的电磁的信号都能够被及时接收到。但是,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就是使用该方法时的信号源在勘探时容易受到限制,同时也会影响到电磁波的强度,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的时候。因此运用甚低频电磁法的最佳时间是在场强较稳定的时间域。

2、X荧光技术。该技术较传统的采矿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野外工作中,样品在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的激发后,某些物质会发射出元素X特征射线。不同的元素所放射出来的X射线具有特定的能量特性或波长特性,探测系统测量这些放射出来的二次X射线的能量及数量,然后,仪器软件将探测系统所收集的信息转换成样品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及含量。如它可以轻便、快速、及时地获取岩石的相关元素成分和品位,在现代找矿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地质找矿工作问题及技术分析

1、找矿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地质勘探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进行地质人才管理机制的改革后,地质勘探人才队伍逐步庞大,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基础地质勘探工作投入相对较少,找矿缺乏基础地质资料保障。其二,尚未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地质找矿机制,地质工作市场主体缺位。其三,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技术队伍年轻化。其体现在专业使用不合理,技术人员和地质勘探队伍不稳定等诸多方面。

2、找矿工作的重要技术分析。包括:其一,找矿方法的综合利用。从岩石的物理性质差异的角度出发认识深部地质结构和成矿规律时利用先进的技术,在测量时用精密的地球物理仪器,这样才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对于数据和图标要进行适当的校正,将高精度的资料图谱输出。为了达到高水平的解释效果,要加强各个与地质勘探工作相关的研究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其二,甚低频电磁方法。这种方法方便快捷,勘探迅速,勘探的方式也比较灵活。先用Fraser滤波等处理所测得的数据,将掩盖区异常的地质体和产状以及展布的方向根据地质研究控矿规律和矿体的赋存规律进行有效圈定,进行矿体空间赋存部位预测,最后提供找矿额度依据。

四、地质勘探在地质找矿中的运用

在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其通过不同勘探手段之间的互相配合与互相协作,使多解性达到降低,而单纯应用一种化探手段或是物探手段对隐伏矿做找矿预测是很难取得显著成效的。在化探勘探与物探勘探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与地质理论相结合,要对整个勘探思路进行综合分析与解释,但不得与成矿地质条件分离,而单独应用其他勘探手段,经过这一系列有效性措施才能正确处理好地质找矿和地质勘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代化地质找矿的方法很多,现在已开始从过去传统的思路找矿逐步转变成由地表至内部的新型思路找矿,同时在运用综合技术的基础上,全方位考虑各项找矿技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有效增强地质找矿技术,加上地球物理仪器特有的精密度实施测量,取得准确、真实、可靠的数据,同时还要合理运用信息体系,让取得的所有数据转变成图标,给技术人员提供有利参考数据。除此之外,地球化学研究人员、地球物理研究人员、地质研究人员均要和地质勘探人员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以达到强化地质找矿质量的目的。

地质与勘探范文5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经济在发展内对于V产资源需求量不断提升。我国国土面积广阔,矿产储存量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地质勘探工作质量低下,进而造成矿产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勘测。可视化技术在进一步发展建设过程中,在地质勘探内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地质勘探所存在的问题,精确勘测矿产资源数量,推动我国地质勘探工作进一步发展建设。与此同时,可视化技术在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之后,在水文及地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含义。可视化技术实际上就是采取建模及渲染形式,将复杂繁琐数据信息转移为图形形式。可视化技术在应用内,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与此同时,可视化技术还包含较多关键技术,例如集成技术、资源技术等。所以,可视化技术在分析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图像分析结果,了解数据所存在的变化,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可视化技术在数据信息处理上面的作用。

可视化技术特征。可视化技术在实际应用内,具有较多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交互性。可视化技术所具有的交互性,可以对数据信息系统深入管理,同时对数据信息深度挖掘;其次,多维度。可视化技术多维度特征,用户可以对数据信息特点及变化深入了解,对数据信息进行类别划分,进而显示出数据信息所具有的价值;最后,可视性。可视化技术可视性特征,主要表示繁琐数据信息在转变为图形方式之后,通过二维或者是三维形式表现出,了解不同数据信息之间所存在的关联。

可视化关键技术在地质勘探内作用

地质勘探在应用到可视化技术之后,地质勘探工作质量及效率可以显著提高,并且对地质勘探工作环境改善,方便地质勘探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缩短地质勘探时间。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复杂数据类别将其转变为图形形式,更加直观展现到用户面前,提升地质勘探工作趣味性。即便是地质勘探人员数据信息分析能力十分低下,可视化技术是良好手段,可以对数据信息价值深入分析,数据信息理解也更加容易。与此同时,数据信息在转变为图形之后,为勘探人员提供良好想象空间,增加对地质结构深入理解,找到地质结构内矿产资源。

可视化关键技术在地质勘探内应用

地质勘探工作在开展内,需要运用到多种方式或者是方法,了解地质勘探结果。借助地质勘探结果,可以有效对地质情况全面分析了解,最常见的勘探方式为采集样本,然后对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借助样本分析研究,在与地质方面有关知识相结合,可以对地质有着全面了解,进而了解地质结构。

矿产资源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对地质勘探数据进行研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样本在采集内,存在一定随机性及误差性,所以仅仅通过样本及经验总结,就对矿产资源类别及数量等信息确定,安装针对性设备,完成地质开采工作,地质勘测工作性得不到保证,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所以,可视化技术在地质勘探内应用,地质勘探方面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地质勘测工作精确度也可以得到保证。可视化技术在对电磁波技术结合之后,通过电磁波对矿产地质位置了解,通过三维立体形式将矿产结构展示在显示设备内。

矿产资源数量在不断增加情况下,勘探技术也愈加完善成熟,原有地质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内应用,无法采集矿产相关数据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地质勘探内应用之后,传统地质勘探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可视化技术在应用之后,可以精确了解到矿产资源储藏方面所存在的数据信息,了解到矿产资源类别,为矿产资源开采提供更加精确数据信息,为地质勘测工作人员提供地质勘测精确施工方案,有效延长矿产资源应用时间。

地质与勘探范文6

论文摘 要 简述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几种地质勘探方法,采用综合的地质勘探方式可以有效的探查煤矿矿区的地质情况,为煤炭的后续开发提供依据。

煤炭是中国的第一能源,煤炭生产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东部许多老矿区的开采深度均在-800m以下,一些新建矿井的覆盖层厚度便达600m,开采深度为-1000m左右。因此,中国东部煤矿已经进入深部开采阶段。深部开采矿井均为高产高效矿井,对煤田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查明煤层中落差5m左右的断层、幅度5m左右的褶曲、陷落柱和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态,同时查明与水文地质条件与瓦斯突出条件密切相关的煤层顶、底板岩性。

目前,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质勘探技术是以地球物理方法为先导,其它基础地质手段加以配合,依托计算机技术实现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是煤矿深部开采地质勘探的特点。其工作模式可分为三个层面:1)井田范围主要可采煤层开采地质条件评价;2)采区地质条件勘查;3)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超前探测。

而从现今的发展方向来看,煤矿深部开采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将地球物理方法、基础地质勘探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利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地面钻探和井巷工程等多元数据,查明采区内断层分布、煤层埋藏深度与厚度、岩溶裂隙发育带的分布和隔水层厚度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建立矿井多元信息集成系统,把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等多元信息进行复合、综合分析后建立预测与评价模型,实现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为开采地质条件的快速评价、生产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变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煤矿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差、断层发育、煤厚变化大等地质因素的影响,造成生产接续紧张,单靠一种勘探手段很难摸清煤层赋存状况及构造发育规律,采用综合勘探方法,多种勘探手段结合并用,地面采用三维物探手段,井下先期施工多用途探巷,配合钻探及井下物探等手段,针对影响生产的地质因素开展各项专题研究,不断进行资料的动态综合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地质保障。

合理选择勘探目的层,充分利用井下巷道,以大流量、大降深的井下放水试验为主,钻探与物探相结合,多种方法相互验证、相互补充的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是查清类似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解放受水害威胁的下组煤的有效技术途径。

1 传统水文地质勘探

1.1 方法

受岩溶承压水威胁的矿井,底板突水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突水机理主要包括:1)岩溶裂隙水网络的发育情况,是发生底板突水的物质基础;2)隔水层的厚度及岩性特征,是突水的制约因素;3)采矿活动造成底板的破坏,是底板突水的诱导因素;4)断裂构造及原生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是导致底板突水的关键因素;5)水压与矿压的偶合作用也是导致底板突水的重要因素。因此,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范围包括了岩溶裂隙水网络发育规律、隔水层的厚度及岩性变化、断裂构造及底板裂隙的发育规律及发育程度、含水层水位变化规律等。

1.2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而任何一种单一的勘探方法,只能大致探明某一种突水因素,如:采用传统的地面钻探、抽水及注水试验,只能探明某一点的岩溶发育及富水情况,对于整个开采范围的富水规律难以有效的探明。另外,矿井突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规律进行描述,也就是说,随着空间的变化,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各类突水因素在突水过程中的作用相互交替变化,如:断层导水型突水,构造的突水机理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底板破坏型突水,采矿动压是突水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防止底板突水,就必须对各类突水因素进行全面探查,有针对性的实施综合治理,才能有效的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采用单一的探查方法显然是不够的。

2 采用综合方式进行地质勘探

2.1 采区地面地震勘探

采区设计前,通过采用地面地震勘探手段,查明采区构造形态和断层发育规律,查明煤层赋存状况及底板起伏形态,对影响开采的含水层富水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水害防治措施,为采区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同时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也是进一步查明采区范围内的小构造,包括落差5m左右的断层、陷落柱和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形态,根据采区衔接的要求,应提前布置实施。现已成熟的探测技术包括三维地震勘探、瞬变电磁法、矿井直流电法和钻探。地面物探方法较矿井物探方法施工简单,探测效率也高,但受到地表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地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三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是首选方法。

2.2 微动测深勘查

微动是一种在时间域和空间域都极不规则的震动现象。根据波动理论,微动记录既包含有体波也包含有面波。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微动的震源是在地表面或海底面,在微动中的面波成分相对于体波成分来说占绝对优势,微动测深勘查方法就是利用这一占绝对优势的面波来反演地下地质结构的方法。同时,依据观测形式的不同微动测深探查主要分为一下几种形式:1)单点勘查。单点勘查方式观测台阵,一般由两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内接正三角形)组成,在圆心和圆周上内接正三角形顶点处各设置一套微动观测仪。这种观测方式勘查深度与台阵的大小成正比。根据勘查深度的要求,可采用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组成观测台阵;2)测线勘查。转贴于 在煤田勘查这种大面积勘探中,单点勘查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可采用测线(剖面)观测系统,获得S波速度剖面成果图。在测区内按一定间距布置这样的测线,可实现二维微动测深勘探,并反演测区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合钻孔及其它地质资料,可进一步解释速度异常区域的地质意义;3)平面探查。在矿区或者要求更精细的勘探,在仪器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可采用平面观测,并反演测区三维S波速度体,从而圈出速度异常体或者面。

2.3 井下钻探及综合物探

在放水试验对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达到宏观控制(矿井、采区)的基础上,对富水区的每一工作面,针对不同的条件,采用各种物探手段,探明局部导水构造、隔水层变薄带及局部富水带,再用少量的钻探手段进一步验证,有针对性的重点布置注浆改造、疏水降压等治水工程。

1)井下直流电法透视:从大的范畴来说,井下直流电法透视仍属于矿井直流电法。其目的是探测采煤工作面内部的导水构造、底板含水层的集中富水带。许多矿区的研究和试验证明,井下直流电法透视是探测水文地质异常区最为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2)TEM探测:瞬变电磁法(简称TEM),它是利用大功率的发射装置向铺设在地面的矩形线圈(或称发射框)发送双极性大电流,在电流开启和关断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产生电压脉冲,电压脉冲的衰减产生感应磁场(即一次磁场)。一次磁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地下介质中产生涡流。地下涡流的变化又生产二次磁场,由于不同地质体其电性特征存在差异,其二次场的衰减亦存在差异。因此,通过研究二次场的衰减规律,可达到推测、分析地下地质异常体的目的。TEM探测可以探测不同高程的相对富水区,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水措施。3)弹性波CT:即地震层析成相技术,可以推测主要构造的发育情况,但由于该项技术起步比较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4)瑞利波:利用瑞利波探测技术可以对掘进巷道前方的地质异常体,特别是断裂构造进行超前探查,预防突遇断层出水。该项技术对于探测前方构造效果较好。

另外,通过坑透、槽波、脉冲干扰试验等手段,也可以探测地质及水文地质异常区。综上所述,对于受底板岩溶水害威胁的矿区,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应以各种规模的放水试验为主要探查手段,以此为基础,采用多种物探及钻探手段,对局部的水文地质异常区进一步查明,达到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充分体现多种勘探方法的综合效应,可取得十分显著的技术效果。

3 结论

煤矿开采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将地球物理方法、基础地质勘探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利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地面钻探和井巷工程等多元数据,查明采区内断层分布、煤层埋藏深度与厚度、岩溶裂隙发育带的分布和隔水层厚度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建立矿井多元信息集成系统,把三维地震、瞬变电磁、矿井物探、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等多元信息进行复合、综合分析后建立预测与评价模型,实现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和可视化,为开采地质条件的快速评价、生产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变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田茂虎,马培智.埠村煤矿下组煤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33(2):59-60,63.

[2]赵艳斌.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8,4:49-50.

[3]卜昌森,张希诚.综合水文地质勘探在煤矿岩溶水害防治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1,29(3):32-34.

上一篇普通地质学

下一篇构造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