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养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淡水鱼养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淡水鱼养殖

淡水鱼养殖范文1

养殖利润较高的淡水鱼介绍如下:

弓鱼:云南洱海特产的一种经济鱼类,肉厚多脂,肉味腴美,鱼肉有药用价值;赤鳞鱼:泰山泉水哺育的珍贵山区淡水鱼,为中国鱼类珍品,肉质鲜嫩且能入药,是中国名贵的淡水鱼之一;太湖银鱼:因为较长而被称为面条鱼,清康熙年间,银鱼被列为贡品,与白虾,白水鱼并称太湖三宝;黄河鲤:黄河鲤鱼体态丰满,肉质肥厚,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大头鲤:大头鲤脂肪与蛋白质含量高,为鱼类中的上品,经济价值特别高,是云南省的四大珍稀名贵鱼类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淡水鱼养殖范文2

关键词:淡水鱼;科学养殖;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98-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养殖业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淡水鱼的养殖更是让我国成为淡水鱼养殖大国的龙头,但是历年来,许多养殖户由于经验不足,导致淡水鱼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疾病的问题,打消了他们的养殖积极性。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发病的主要原因

1.1 病原体及微生物的感染

主要包括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和呼肠孤病毒感染等。发病的初期淡水鱼的身体表面会出现充血等现象,通常体现在体侧、颈部、口腔等位置上,进而导致淡水鱼的食欲逐渐下降,在水中的活泼程度开始降低,病情严重的鱼体表会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眼球位置极度突出,腹部也开始逐渐膨胀,导致鳞片的竖起,开始排泄粘液便直至感染,最后死亡。同时还有一些带着病原体的鼠类、蛙类、鸟类直接吞食淡水鱼,直接或间接对鱼类造成危害。

1.2 营养调配不合理

在喂养淡水鱼的过程中,养殖户往往习惯使用单一饲料,喂养饲料的系数普遍偏高,从而导致了淡水鱼类的生长期长。这样不但制约了生产水平,而且导致了经济效益差,不利于淡水鱼的养殖等后果。再如过量投喂各种小杂鱼、每天不间断地强化喂养,特别容易诱发鱼类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导致鱼类自身的平衡性被破坏,从而得不偿失。在鱼类生长的水生环境中,注水不当也会导致鱼类得白头白嘴病、跑马病(鱼苗)。

1.3 药物性的外在因素

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多外来的污染物或内部产生的病菌,可以引起淡水鱼重金属中毒,农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中毒,造成鱼肝组织变性、坏死。如果地下水收到严重污染,会导致淡水鱼的成长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 防治淡水鱼发病的主要措施

2.1 水生环境的调控

据研究资料表明,各种细菌在淤泥中存活时间可达1年以上。因此,若淤泥清除不彻底则会成为主要的发病根源,所以在鱼苗投放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做到彻底的清理养殖区域,进行有效的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养鱼区域每年冬季放干曝晒,纳水前用生石灰(750kg/公顷)彻底清塘消毒,杀灭各种病原菌。发病流行季节,每半月全水体泼洒含氯消毒剂(0.1-0.2)×10E-6,同时内服氟哌酸等抗菌药饵,每日1次,连用3天,用量为治疗量的1/2。合理用药,如土霉素、磺胺类、四环素类等都是可以使用的,不用副作用大、残留程度高、国家禁用的渔药或以农药代替渔药施放于水体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用中草药会起到好的效果,根据鱼类的成长需求,适当的在养殖区域投放对其身体生长有益的中草药可以减少病原体的存活率。

2.2 科学的投喂方式

2.2.1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理搭配 蛋白质和氨基酸是鱼类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因素,但是不要超过投放指标28%-34%,同时不同成长阶段的鱼类需求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也是不同的,蛋白质的需求量与鱼体的生长阶段、水温环境一定要相适应,总之根据不同时期选定不同的合理搭配方式。

2.2.2 鱼体对油脂的需求量 鱼类也是动物的一种,需要能量的满足,油脂对鱼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从事一切活动的能量来源,因此在饲料中投放适当的油脂是非常有必要的。鱼类对于油脂的吸收可以说和其他动物是相同的,都是由消化道来完成,而且是直接储存到肠道、肝胰脏,所以在饲料中投放油脂直接影响到鱼类能量的储存和体内脂肪的组成,同时也会使鱼体的味道鲜美。氧化油脂通常会伴有对鱼类的毒副作用,也会阻碍鱼类的成长,因此适当的添加剂会让鱼类对油脂更好的吸收。根据调差研究鱼类对油脂的总体需求在18%-20%之间,所以在饲料中适当投放即可。

2.2.3 碳水化合物的摄取 虽然鱼类对碳水化合物没有明显的需求,但是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不足,会影响到鱼类对蛋白质、氨基酸和油脂的吸取量下降和使用率降低。

2.2.4 维生素的搭配 在饲料中如果维生素的含量不足会导致鱼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下降从而对鱼体造成伤害,因此维生素在饲料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 搞好水质调控

根据淡水鱼种类的不同,合理的进行喂养,注意放养密度。除了养殖区域环境、水质、饲料、鱼体品种、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制约因素外,还与密养、混养密切相关。只有在实行多品种混养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池塘鱼类放养密度,充分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如果混养品种少或单养一种鱼,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4 结论

实践证明科学的养殖方法会给淡水鱼养殖业带来新的商机,在不断对养殖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利用身边的有利条件,减少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养殖户不但要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还要根据养殖条件和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使我国的淡水鱼养殖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继芳.基于WEB的淡水养鱼饲料投喂专家系统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1.

淡水鱼养殖范文3

关键词: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参数;实时监测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4973-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0.055

Application of WSN in Monitoring Environment Parameters of Freshwater Fish Farming

ZHANG Qing-chun,YU Xu-lai

(Faculty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223003, Jiangsu, China)

Abstract: To monitor environment parameters of factory freshwater fish farming, ZigBee technology, CC2530 core chip, and solar panels were used to provide energy. An intelligent wireless sensor node was designed to integrate the temperature, oxygen content, pH measurement. Through ZigbemPC network platform, to construct a system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was construded. Real-tim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 parameters of freshwater fish farming was real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SN accurately measured environment parameters including temperature, oxygen content, pH of fish farming. System performance was stable, reliable. It will have certain practicability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ZigBee; WS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real-time monitoring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水质实时感知节点的快速组网,并能很好解决水质信息感知节点的异构性、移动性以及分散性导致的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传输、融合等问题,从而实现被测区域中的感知节点完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1,2]。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工厂化淡水鱼养殖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对温度、光照、氧含量、pH以及对鱼类生长营养物质智能多参数监测无线传感器,并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鱼类生长环境数据库信息。该智能多参数无线传感器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具有使用寿命长、测量精度高、定位准确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 系统方案设计

1.1 系统总体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水质参数监测节点的数据传输采用802.15.4的ZigBee无线传输协议,可以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传输结束后返回确认信息,节点接收数据时可以接收到发送节点的发送信息(源地址、网络地址、目标地址等)。

系统主要由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负责采集节点附近水域温度、溶解氧浓度和pH等数据)、无线网关(以无线的方式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管理控制中心)和上位机监测中心(对上传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直观显示数据)等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节点采用立体式安装、密集并可控地分布在检测区域内。基于无线传感器网技术的淡水鱼养殖环境参数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鱼类养殖环境参数。由于在水域内安装无线传感器网络时节点位置可灵活控制,又利用太阳能电池供电,从而保证整个网络长时间无故障工作[3-5]。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含有温度、溶解氧和pH检测传感器、A/D转换器)、CC2530数据处理模块(含80C51微处理器、存储器等)、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4个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是构成淡水鱼养殖环境参数监测系统的基础,能实现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传递等功能[6-9]。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原理框图见图1。

电源模块负责节点的驱动,为各模块提供所需电源,维持电路的正常运行,是决定网络生存期的关键因素。采用9.0 V太阳能电池供电,使用9.0 V蓄电池存储电能。使用L7805芯片将电源输出转换为5.0 V给传感器及信号调理电路供电;再通过AMS1117,将5.0 V降为3.3 V给CC2530供电。温度测量选用TDC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其输出的数字信号与CC2530的P1.7端口相连。溶解氧传感器选用501针型ORP复合电极,在15~30 ℃时输出电压为245~270 mV,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中采用放大器AD623和电压跟随器是LM358,增益最高可达1 000倍,最后输出与CC530的P0.2口相连。pH传感器选用E-201-9型pH电极,pH测量范围为0~14,输出电压为± 414.4 mV,信号稳定,无需单独的调理电路,可直接输出与CC2530的P0.3端口连接。

2 系统软件设计

2.1 监测系统总体工作流程

以PC机为监测系统上位机,使用基于Visual Studio 2005(VS 2005)的ZigbemPC平台。系统启动后,先初始化,设定检测周期。软件定时结束后,无线发射采样信号,无线传感器节点接收到上位机指令后进行数据采集,经数据处理后发送给网关节点传到上位机记录、保存数据。当接收到的数据超出报警上下界限时,监控界面发出报警信号。

2.2 传感器节点软件设计

传感器节点在不采集数据时处于休眠状态,关闭通讯模块。当节点被查询时开始发送和接收状态,采集数据,延时等待发送命令,收到命令后发送数据。若延时结束时仍未收到命令,则通讯出现故障,应及时处理,传感器节点软件设计流程图如图2所示。传感器节点pH参数如下所示:

#if defined (DSY_SENSOR)

uint16 readpH( void )

{

volatile unsigned char tmp,n;

signed short adcvalue;

// float voltagevalue_pH;

ADCCON3 = ((0x02

(0x03

0x03);//(0x01

while ((ADCCON1 & 0x80) != 0x80);

adcvalue = (signed short)ADCL;

adcvalue |= (signed short)(ADCH

if(adcvalue < 0) adcvalue = 0;

adcvalue >>= 4;

return (uint16)adcvalue;

………

2.3 上位机报警软件设计

上位机编程、调试采用VS2005应用平台。根据要求绘制窗体后编写用户软件。编程时,先初始化(包括窗体初始化、数据库初始化等),再打开串口准备接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记录、数据图表制作等),最后判断报警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则界面上的“红灯”开始闪烁并发出“滴滴”报警声,同时在窗体上显示报警的节点类型、编号和报警参量,延时后继续监测;若没有报警,则重新监测。上位机部分报警软件程序如下所示:

if(item.Value >curSensorFieldList[item.Key].ValueMax)

valueFlag=1;sbMessage.AppendFormat(";{0}超过最大值", valueDescrip);

for (int j = 1; j < 10; j++)

{System.Media.SoundPlayersimpleSound=newSystem.Media.SoundPlayer(Properties.Resources.msg);

for (int i = 1; i < 6000000; i++)

{

toolStripLabel1.Enabled = false;

}

for (int i = 1; i < 6000020; i++)

{

toolStripLabel1.Enabled = true;

}

simpleSound.Play();

toolStripLabel4.Text=UserResource.Chinese[e.SensorType]+NodeID+""+UserResource.Chinese[item.Key];

toolStripLabel4.ForeColor = Color.Red;

}

.......

3 网络测试和数据分析

3.1 无线传感器参数确定

根据淡水鱼类适宜生长水环境,温度允许范围为10~30 ℃,溶解氧允许范围为3~6 mg/L,pH允许范围为6.5~8.5。为了在监测图中能同时显示3种数据变化,3条曲线波动都在100以内,易于观测。因此,在系统参数设置时,输入的溶解氧、pH参数均扩大了10倍,无线传感器参数设置界面如图3所示。

以横坐标表示上位机测量显示值x,纵坐标表示传感器节点待测量y,则有y=ax2+bx+c。通过对各种传感器的标定,得到相应的拟合直线或曲线,便可确定a、b和c的值。

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数字型传感器,上位机测量显示数据与实际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拟合直线如图4所示,由此可确定参数b=0.059,c=4.40。

溶解氧传感器501针型输入输出关系为y=bx+c。由于标定存在难度,取白开水和正常水之间的中间值为最低值3 mg/L,为报警下限,对应测量显示值取1 100;取空气中和正常水的中间值,为最大值6 mg/L,为报警上限,对应测量数据取1 700。根据上述两个数据可得b=0.005,c=-2.50。

pH传感器E-201-9型输入输出关系有较好线性,测量数据为未确定参数时上位机界面显示的数值。pH则为pH缓冲液的比对值。pH拟合直线如图5所示,由此可确定参数b=-0.172 8,c=29.43。

3.2 组网调试

淡水鱼养殖环境参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59253监测数据如图6所示。在测试时,设定30 ℃和10 ℃为水温度的报警上、下限,6 mg/L和3 mg/L为溶解氧的报警上、下限,8.5和6.5为pH的报警上下限。从图7中可以看出,先把温度传感器放在常温水中,显示数据在20~30 ℃之间,然后在水中慢慢加入热水,当水温超过30 ℃时,开始报警,红灯闪烁,并在界面显示报警无线传感器节点编号和报警参数。

3.3 误差分析

以pH为例进行测试系统误差分析。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磷酸盐、硼砂3种标准测试溶液,进行pH测试比较。测量误差最大值为0.381,平均相对误差为2.22%。试验研究证明,温度测量误差范围在-1.58~2.06 ℃,平均相对误差为3.40%;溶解氧测量误差最大值为0.50 mg/L,平均相对误差为4.52%。

本系统3个测量参数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满足淡水鱼养殖环境参数监测的实际需要。研究表明,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测量环境的不稳定性、电磁噪声的干扰等是造成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4 结论

采用ZigBee技术、传感器技术和CC2530芯片,完成了信号传感、信号调理、数据采集和无线数据收发等硬件设计,进行了系统软件、无线传感器节点软件及通信软件设计与系统调试,实现了淡水鱼养殖环境参数监测功能。根据水环境中各类参数变化等信息,通过传感器感测信号,综合分析判断水质参数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则通过上位机监测界面向养殖人员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本系统无线传输距离可达100 m,无线传感器节点若选配CC2530-CC2591模块[10],可将无线传输距离增大到1 000 m左右,以扩大网络监测覆盖范围。

在数据采集中,采用ZigBee技术构建的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克服了有线传感器网络的局限性;在监测区域布置多个传感器节点,在单一传感器节点故障后,可以依据其他正常的传感器节点提供信息,保证了整个网络系统正常工作,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在一个无线传感器节点上集成温度、溶解氧、pH 3种类型传感器监测淡水鱼类养殖环境参数,实现了多传感器信息有效融合,降低了系统硬件成本投入,提高了监测数据可靠性,增强了系统决策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孙玉文,沈明霞,陆明洲,等.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3):639-644.

[2] 李蔚田.物联网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高 峰,卢尚琼,徐青香,等.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进展[J].浙江农林学院学报,2010,27(5):762-769.

[4] 张青春.基于CC2530农作物生长参数监测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3,(1):44-47.

[5] 王 殊,阎毓杰,胡富平,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6] 王玉田,刘 蕊,侯培国.一种新型溶解氧浓度测量仪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3(9):18-19.

[7] EREN H,赵北雁,彭木根.无线传感器及元器件网络、设计与应用[M].纪晓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 程越巍,罗 建,戴善溪,等.基于ZigBee网络的分布式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09,32(12):114-146.

淡水鱼养殖范文4

【关键词】耗氧速率;测定;体长;溶解氧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09年5~9月在梅州某水产进行。供试材料为某水产公司室内饲养的南美白对虾。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将试验虾在自来水于塑料箱(0.62m×0.42m×0.35m)中暂养驯化5d,水温控制在28.0±0.5℃。试验分为6个处理,分别选取大小均匀、健壮的6种不同体长2.02~8.67cm幼虾进行瞬时耗氧速率测定(表1)。

1.2.2 试验方法

向瓶内注入经充分曝气自来水,插入取水样玻璃管,将瓶置于28.0℃的水浴中。按对虾个体大小不同分别放入不同尾数(4~20尾)的试验虾,以1.5cm厚液体石蜡封盖水面后即抽取水样,采用碘量法测定初始溶氧含量。观察虾的活动状况,当虾静卧瓶底,仅颚舟片和附肢间歇运动,视为处于昏迷状态;当虾停止任何运动,用玻棒触及无反应,则视为死亡。根据虾活力情况及瓶水含氧量适时取样测定溶氧,测取50%虾死亡时水中的溶氧量,以此作为对虾的窒息点 (Sd,mg/L)。试验结束后,将虾体表水分擦拭干净,称取体重(W),量取体长(L)。据各次取样时间及瓶水中溶氧量变化求得虾的耗氧量、瞬时耗氧速率及其和时间及溶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结果与分析

2.1 瞬时耗氧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如表2所示,将各体长组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量(WO,mg/g)与相应时间(t,h)作回归分析处理,得到了WO与t之间相关方程。将上述6组方程微分(dWO/dt),可得各体长组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V,mg/g·h)与时间(t,h)的相关方程式。经显著性检验,各方程均在α=0.01水平相关显著。

不同体长南美白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mg/g·h)与时间(t,h)的关系曲线。研究表明,瞬时耗氧速率随体长增加而降低,且约在1.5h内,各体长虾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的降低幅度略大,此后随时间的变化较为平缓,其中处理2的变化曲线几乎呈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状。此特点与报道的河口水(S=5.5)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耗氧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相似。最小体长处理的V随t降低的速度快于其他处理。

2.2 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量的关系

将瞬时耗氧速率(V,mg/g·h)与水中相应溶氧量(DO,mg/L)作回归分析。各体长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水中溶氧量之间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量与相应溶氧量的相关方程如表3所示。经显著性检验,各方程均在α=0.01水平相关显著。

图2表明,6种体长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均随水中溶氧量增加而逐渐升高,说明溶氧水平显著影响虾呼吸耗氧的生理代谢,溶氧量越高,南美白对虾呼吸耗氧代谢强度越强。

2.3 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体长的相关性

将溶氧值5mg/L代入V与DO相关性方程,可得6种体长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V,将V值与相应体长作散点图(图1),图1表明,具有不同盐度的两种类型水体所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V,mg/g·h)与体长(L,cm)均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方程如下:

与体长的关系如图1所示,V1与V2均随体长的增加以较快速率下降。由方程(1)和(2)可得出,当V1与V2相等时,L=6.31cm;当LV2;当L>6.31cm时,V1

2.4 窒息点

处理1至处理6南美白对虾的窒息点依次为:1.11、0.71、0.61、0.58、0.50、0.47mg/L。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的窒息点随个体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即大虾的耐低氧能力要高于幼虾。

3.讨论与结论

(1)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具有如下河口水养殖虾的特点:随虾体长增长、缺氧时间延长而降低,随溶氧量降低而降低。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有报道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幼小虾耐低氧能力较弱,瓶水溶氧随t不断降低,幼虾生理活动强度随之较快降低,以致使幼虾V随t较快降低。也有研究认为,该现象是由于直接维持动物生命活动的脑、肝、肾、脾等重要组织器官在幼小时占整体重量的比例较大,而这些器官的耗氧率相对于肌肉、骨骼、脂肪等非直接维持生命组织的耗氧量大。随着生长发育,动物的肌肉、骨骼等组织占整体重量的比例相对增大,其耗氧相对于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较低,因此,随着个体的增加,其瞬时耗氧速率降低。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与较高盐度养殖条件下基本相似。口虾蛄、日本沼虾、刀额新对虾以及某些鱼类也具有此类变化特点。但也有资料报道,25.5℃时南美白对虾幼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量呈负相关。根据Fry的观点,本试验测得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呼吸类型应为顺应型。王爱敏试验表明,罗氏沼虾蚤状幼体为顺应型;而王广军等发现,河蟹仔蟹的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而Ⅱ期和Ⅴ期蚤状幼体则与之相反。由此可见,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的关系会因生物种类、发育阶段和生活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淡水鱼养殖范文5

经历了瘦肉精的风暴后,猪肉的价格飙升不止,好似是对前面专项整顿的嘲讽。望肉兴叹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鱼类。海鱼吃不起,就吃淡水养殖鱼,因为它们的价格相对较低。有些工薪族还暗自庆幸,吃鱼既省钱又没有污染,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他们错了,中国的淡水鱼一样是令人担忧的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危险系数超过肉类。原因很简单,我们对进入市场的淡水鱼的检测监管,一样懈怠马虎―――

在中国有一个最令人费解的现象,就是劣五类的水系中也会有顽强的鱼类存活,就像环境再恶劣,也总有人顽强生存一样。既然有鱼,就总有垂钓或捕鱼者;不用验就能确定的毒鱼,也一定有人满不在乎地端上餐桌。他们的理由是,在立体污染的今天,鲜活乱跳的都不能吃,还能放心吃什么呢?

道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生活在污浊不堪的空气中,每一次呼吸都是用我们的肺给污染的空气做净化;鱼在毒物聚集的水里也是用它们的呼吸为污水做净化。所以,鱼鳃是自然界生物有害物质积存最集中的器官。目前,中国超过70%的地表水污染得已经无法饮用,这就说明有70%以上的淡水鱼也是不能食用的。

有人会说,我们基本不吃野生的淡水鱼,人工养殖的淡水鱼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殊不知,人工养殖的淡水鱼存在的问题更为复杂,最好谨慎食用。

美国科学家最早发现问题

美国联邦环境保护署早在7年前便报告称,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湖泊和四分之一的河流中的鱼类受到了汞、二氧(杂)芑、多氯联苯和杀虫剂的污染。环境保护署公布了各州监测报告清单,监测数据显示,污染程度已影响到了休闲和运动垂钓中捕获的鱼类。

在纽约州立大学环境卫生专家戴维・卡彭特的率领下,研究人员研究了七百多种养殖和野生的大马哈鱼,样本分别取自南北美洲和欧洲,结果他们发现了14种能引起癌症和新生儿缺陷的有机氯。所有14种毒素在北美和欧洲的养殖大马哈鱼身上都有发现,并且含量远远高于野生物种。

经反复调查检测得出的结论,大马哈鱼的致癌物主要来自有机饲料。还有小鱼因咬食被污染的植物而使身上含有微量有机氯,因为有机氯可溶于脂肪,所以这些以小鱼为食的大马哈鱼的脂肪组织中便会聚集有机氯。卡彭特建议:“为使孩子不受侵害,妇女在整个育龄期间就不应该吃养殖的大马哈鱼。”

中国的淡水鱼情况复杂

几年前因输送香港的多宝鱼被查出问题,从而引爆了中国的人工养殖淡水鱼存在已久的黑幕――鱼类被喂以含有催生性质的激素饵料,为了能在较小的水域内养更多的鱼,养殖者不得不在鱼池投放大量的抗生素,借以避免因过分拥挤而感染疾病。这就导致可怜的鱼们不仅吃有毒的食物,连呼吸的水里也一样难逃毒染……很长一段时间内,香港市场对大陆的淡水鱼仍心有余悸,不敢触碰。香港商人不得不隔山迈水地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进口淡水鱼。

日前有媒体报道,广东省一些地区因食用淡水鱼使肝吸虫病感染人群扩大,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情况最为严重。深圳疾控中心的专家表示,深圳淡水鱼部分感染了肝吸虫,其中,鲩鱼、鲫鱼、福寿鱼、生鱼依然是肝吸虫污染较多的鱼类。

肝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重要寄生虫病,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类因吃进生的或半熟的含活囊蚴淡水鱼、淡水虾肉而感染。常见临床症状为上腹隐痛、疲乏、精神不振,可并发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少数患者可发生肝硬化。

广东省为肝吸虫病的高发地区,波及63个市县,流行区人口三千多万,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6%,估计感染人数超过500万。珠江三角洲地区感染严重,感染率从12%~79%不等,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感染者绝大多数因食用淡水鱼虾而感染。

深圳市疾控中心于2007年开始对全市的农贸市场、超市、餐厅、酒楼等场所的淡水水产品进行肝吸虫囊蚴的检测,根据2007年至2009年深圳市水产品肝吸虫囊蚴检测结果显示,鲩鱼、鲫鱼、福寿鱼、生鱼依然是肝吸虫污染较多的鱼类。其中鲩鱼2007年抽检13份,阳性率高达30.77%,2009年抽检14份,阳性率为14.29%。而福寿鱼2008年抽检14份,阳性率为28.57%,2009年抽检13份,阳性率高达38.46%。

据专家介绍,感染肝吸虫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等;盛过生鱼虾的器皿不洗干净直接盛熟食;切过生鱼虾的刀及砧板不洗就切熟食等。

教你如何避免危害

学习鉴别有害鱼的形状,是避免伤害的头一关,特别是喜欢吃淡水鱼的人一定要掌握。

1.察外观。污染严重的鱼,就像被污染严重的植物一样,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青。

2.看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鲜鱼;相反眼球凹陷,眼角膜起皱或眼内有淤血的则不新鲜。

3.嗅鱼鳃。新鲜鱼的鳃丝呈鲜红色,黏液透明,具有轻微的淡水鱼的土腥味,不新鲜鱼的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黏液有异味。

4.触鱼体。新鲜鱼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不新鲜鱼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较易脱落。

5.掐鱼肉。新鲜鱼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不新鲜鱼肉稍呈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稍有腥臭味。

淡水鱼养殖范文6

关键词 青鱼;深加工技术;产业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 TS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87-02

现阶段,水产品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渔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1-2]。另外,当前水产业发展还存在两大问题,严重阻碍渔业经济的发展:一是水产品质量不高;二是水产品加工落后。因此,目前淡水渔业仍处于较低层次的以初级生产为主的时期,淡水渔业要取得大发展,须通过开发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拉动生产发展来实现。为此,该文以优质无公害青鱼为主要对象,通过“青鱼深加工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开发”项目的实施,研究绿色安全水产品的养殖生产,开发市场适销的水产加工品,用有效的科技成果和实践来促进当地渔业的发展[3-4]。

1 青鱼深加工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开发的主要内容、关键技术及主要措施

1.1 主要内容

(1)通过应用淡水鱼脱脂、抗氧化、去腥、调味等技术,提高青鱼等淡水鱼加工品的品质,延长加工品保质期。

(2)加工产品的综合开发。开发各种形态的青鱼等加工制品,主要产品有烘制青鱼干、草鱼干产品,青鱼、草鱼冷冻调理产品,淡水红鱼白冷冻调理产品等,通过开拓销售渠道,面向更多的消费者,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形成一套成熟的淡水鱼加工工艺及设备集成技术,建立淡水鱼深加工示范基地,实现淡水鱼深加工产业化。

(4)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鲜活淡水鱼产品的附加值,推进淡水鱼加工业的发展,提高池塘产出,增加农民收入。

1.2 关键技术

(1)脱脂技术。主要是除去鱼体表面脂肪,保持鱼体自然色泽,增强鱼肉抗氧化性能。

(2)抗氧化技术。在脱脂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食品抗氧化剂,进一步提高加工产品抗氧化性能,延长保质期。

(3)去腥、调味技术。通过科学的去腥方法,减轻加工产品的泥腥味;利用科学调味技术,使产品具有宜人的风味。

1.3 主要措施

(1)开展试验。与浙江工商大学合作,通过改进原有的技术和措施,进行了产品生产中试,基本形成了一套加工工艺流程,可大规模生产加工产品。

(2)提高生产与管理水平。安排技术人员参加有关的技术培训,组织工人进行生产、安全、卫生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生产操作和管理方式,提升企业管理层次。

(3)市场开拓。在嘉兴市设立了专卖店,作为品牌窗口,提高产品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参与产品推介会,通过与宾馆、餐馆等洽谈,建立了一定的销售网络;参加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举办的各种优质农产品展销会,提高产品在外部市场的知名度。2013年已获得农展会(农博会)优质农产品优质奖金2次。另外,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和产品。

2 青鱼深加工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开发取得的成效

完成中试方案制订、试验、设备购置与安装、加工车间改造、卫生质量指标检测等中试阶段任务,开展批量生产,加工青鱼制品200 t。产品达到下列技术指标:研制的淡水鱼加工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质量要求;淡水鱼加工产品的过氧化值(MEQ/KG)≤180;冷冻调理产品在-18 ℃以下保质期达到8个月;执行的质量标准为嘉兴市秀洲区水产行业协会企业标准(Q/XSX01-2005)。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由表1可知,加工成制品200 t,其中烘制制品100 t,冷冻调理产品100 t,实现产值760万元,其中新增产值680万元;成本480万元,其中,原料鱼350 t,400万元,加工成本80万元(水电、人工、销售费用、折旧、利息等);获利税280万元。通过加工,附加值大大提高,鲜活鱼可新增产值9.70元/kg,养殖池塘可新增产值4.5万元/hm2以上。

3.2 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缓解了当地青鱼等淡水鱼销售过于集中的矛盾,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当地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王江泾镇的青鱼养殖面积稳定,放养殖量增加,产量提高。现已基本形成了一套青鱼加工工艺技术,产品有以下特点:一是加工产品食用方便。二是产品保质期长。三是加工产品安全卫生。四是产品开发成本不高。加工品的加工成本约3元/kg,产品上市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可承受。产品在该地市场占有率逾50%,目前,产品销售已拓展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带动农户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路子,同时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对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和保障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已覆盖青鱼生产基地逾666.67 hm2,农户逾300户,带动秀洲区8家青鱼加工厂家,吸收农村劳动力逾280人,增强了“龙头”带“农户”的效应,拉长产业链,推进渔业产业化发展。

3.3 生态效益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有清洗用水和下脚料,无废气排放。对清洗后的水,采取生物处理的方法,即建成一个洗鱼池,将清洗后的水排放到另一个池塘中,培养池塘水体浮游生物,通过在池塘内放养鲢鱼等,使浮游生物成为鱼类天然饵料,起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加工过程中的鱼类内脏等下脚料,直接进行速冻、冷藏,作为养殖甲鱼、鲈鱼等的饵料。

该项目采用的技术为国内首创,其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过程中,始终贯穿“安全”主题,在青鱼无公害生产、加工产品标准等方面严格控制,因此开发的淡水鱼加工产品达到了无公害产品的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了无公害和环保投入力度,在养殖生产和加工生产的各环节中,继续探索环保生产措施,提高产品品质,使产品具备外销优势,争取实现国际性销售,为促进全省乃至全国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作出更大贡献。

4 参考文献

[1] 胡海彦,宋迁红,顾海涛,等.江苏无锡甘露青鱼产业化发展探索[J].中国渔业经济,2010(2):68-74.

[2] 程海波.大力推进青鱼产业化进程[J].内陆水产,20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