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1
复分解和置换反应的区别:定义不同。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反应。
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包括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它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来源:文章屋网 )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2
概念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极其规律的起点。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精炼的化学概念,这些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就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如何做好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阐述,仅供大家参考。
1、加强直观教学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原因,他们的思维主要以直观为主。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尽量利用直观的手段。比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它们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想象不出来。这时候,老师可以用模型来帮助学生的认识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从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
多媒体技术也是很好的直观教学,因此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它、用好它。比如,学生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概念总是不理解,很多学生根据这个概念,还错误的认为分子比原子大。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让化学反应过程清楚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在化学反应时,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
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并能利用化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化学概念,他们只能死记硬背的学习概念了。学生死记化学概念,就不会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掌握化学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比如,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学习,要强调判断的标准是看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比如,水变成水蒸气,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它是化学变化,那就要向学生讲清楚:水蒸气的本质仍然是水,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不是新的物质,因此它属于物理变化。同样,水结成冰、电灯发光等变化,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在具体教学中,老师要对某些化学概念需要进行剖析,才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尤其,要帮助学生领会其本质意义。比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改变”的含义,它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不变”的含义是指质量与化学性质,很多学生将“改变”理解为只有加快,讲“化学性质”误认为是性质。事实上,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因此,概念中的化学性质不能随便的理解为性质。又如,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很多学生错误的理解为氧气,事实上,概念中的氧不只是指氧气,它还包括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意思。
由上可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于剖析的方法对概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
3、利于对比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的形成概念
化学上很多概念具有对立性,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概念的含义,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等等,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比就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它们。
4、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任怎样重视实验都不过分的。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比如,饱和溶液与未饱和溶液,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亲手配制,这样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其含义。同样,溶解度、质量守恒等概念,都可以用实验让学生建立概念。否则,老师空洞的讲解,只能使学生听的枯燥。
5、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紧扣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48关于“盐”定义为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根据定义可能无法判断NH4NO3、NH4Cl等物质是否为盐。对此,教师可以将盐的定义延伸拓展一下,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会困惑了。另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在介绍侯氏制碱法时,学生无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应类型。如果教师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延伸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6、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
物质分类一直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题型背景层出不穷,混合物和纯净物辨析区分更是许多省市命题考查的热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如“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性质,有固定的化学式。“混合物”至少有两种成分,每种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而且每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据此学生结合自己的化学认知结构便可以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了。
7、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3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辨析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腐败和瓷碗破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食物腐败之前可以供食用,腐败之后不能食用。为什么食物腐败之后不能食用呢,引导学生得出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不过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在实验教学中引出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对现象分析,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来证明。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三、抓住关键字词理解概念含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四、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 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另外如“催化剂”概念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概念之一。在讲解时要阐明催化剂是相对于特定的化学反应才有意义,它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也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五、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紧扣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48关于“盐”定义为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根据定义可能无法判断NH4NO3、NH4Cl等物质是否为盐。对此,教师可以将盐的定义延伸拓展一下,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会困惑了。另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在介绍侯氏制碱法时,学生无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应类型。如果教师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延伸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六、正确辨析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分类一直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题型背景层出不穷,混合物和纯净物辨析区分更是许多省市命题考查的热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如“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性质,有固定的化学式。“混合物”至少有两种成分,每种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而且每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据此学生结合自己的化学认知结构便可以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了。
化学概念虽多,也是一个个地形成的,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概念逐步系统归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例如,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这几个概念后,总结这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突出元素在这几个概念中的主导地位,揭示这几个概念的从属关系、组成与构成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七、强化训练,加强学习后的知识巩固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初中科学;阅读方法;思维能力;科学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113-03
一提到阅读,人们马上想到的是语文等学科的教学,很少将其与于初中科学联在一起。科学真的不需要阅读吗?让我们先看教学中的一个案例:
例1:某探究小组同学想研究氧化铜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能否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操作步骤: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同样的两支试管中,其中一份加入n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将气体通入水中。
③停止加热并冷却,将混有氧化铜的试管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④观察滤出物的状态、颜色。
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1)此实验的操作方案中还存在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_________________。
(2)为证明氧化铜是催化剂,还必须增加的一个步骤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
这是某地某年的一个中考试题。当我将它作为练习时,其正确率是离奇的低。当我统计错误原因时,意外地发现大家都写着“看不懂”、“没看见过”、“不知从哪里下手”等。如此简单的一个习题,学生为什么看不懂呢?笔者经较长时间思考后认为:学生“看不懂”的关键原因是阅读能力薄弱,学生阅读能力薄弱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忽视了阅读教学,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轻视了对科学文本的阅读指导,致使学生不能正确地从科学文本中获取信息,在解答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是十分必要的。而科学文本的多样性,则需要我们对不同文本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一、截长补短,巧读连续文本
科学连续文本的特点是科学信息往往处于句子(或段落)中,需要通过筛选分析信息的特征和背景等基本元素,才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于以文字方式呈现的较长文本,可以进行删减;对较短的文本,可以补充用词。总之,不同的文本可以有不同的方式阅读。
1.添、删文本,形成完整句式
如果一个句式有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学生往往比较容易理解。但科学文本上经常出现一些不完整的句式,而学生又明显不适应这种句式。恰当的添加或删除某些用词,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式,解答思路就变得顺畅。
例2:气体M可能是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四种气体混合而成,将M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足量的浓硫酸,最后还有气体导出。则M中一定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盐酸
很多学生看到最后还有气体导出,本能的以为是导出气体是什么,而没有看到问题是M中一定含有什么。这就是典型的不完整句式。解答这种题目的关键是指导学生自己恰当的添加或删除某些用词,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式,解答的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2.咬文嚼字,理解重要句式
与其它文本一样,科学文本的关键之处只有几个文字。要正确理解科学文本,就必须仔细阅读、反复推敲关键文字,才能形成正确思路。
例3:以下对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置换反应不一定是在溶液中发生的。
B.碱能与一切的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
C.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气。
D.酸根活泼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氢气。
这是一个典型的咬文嚼字型的题目,很多同学面对这种习题都手足无措,原因是他们觉得好像每个选项都错或都对,“病根”在于他们没有“咀嚼”好基本概念。其实,我们不难看出选项B与我们学习时的概念有两字之差,而选项C、D中所提到的酸没有注明是稀的还是浓的,所以答案应是A。
3.形象提炼,完善关键句式
科学教材中有很多定义是举例式定义,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概念,都是以“像……的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做____反应”等方式出现的。学生对这种表述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为加快学生的认知,可指导学生从读图中提炼出这些反应概念的特点。
例4: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示例中错误的是
A.阴影1:C+O2=CO2
B.阴影2:2H2O=2H2+O2
C.阴影3:Mg(OH)2+2HCl=MgCl2+2H2O
D.阴影4:Fe+CuSO4=FeSO4+Cu
很多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很了解,觉得很抽象,但是从图中我们可以形象的观察到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而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有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则完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此基础上,可马上选出答案是C,因为C是复分解反应。
二、突出重点,巧读非连续文本
科学文本是一种表达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的载体,它包含的内容除了一般的叙述文本外,还有大量的符号、图表、装置图等,课堂上激活这些“非连续文本”,可优化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1.追根寻源,对号入座
符号文本是叙述文本的符号化,其具有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学生平时接触符号文本较少,往往一时难以读懂。为帮助学生对符号文本的理解,可引导他们将简约的符号文本翻译成一一对应的文本,通过转化来探究问题的本质。
例5:如图所示,以下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和水分子电解模型的对比分析,错误的是( )
(甲) (乙)
A.前者水分子本身没变但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后者水分子本身变了但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
C.前者水分子本身没变但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后者水分子本身也没变但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
D.前者表明分子间有间隙且间隙大小可以发生变化,后者表明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这道题考核的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学生只要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就能够把符号文本转变成为字符文本,作出正确的解答。
2.涂涂画画,解剖图形
图形文本与叙述文本、符号文本等丰富了科学文本内容。直观、便于观察、富有想象是图形文本的特点。 “破译”图形文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抓住图表的基本要点
例6: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可以复燃。那么,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为此,同学们开展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备用,再测得集气瓶实际容积为317毫升,然后采用某种方法得到5瓶含氧量不同的空气,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观察是否复燃。相关的数据见下表:
①请指出得到5瓶含氧量不同的空气的具体方法 ;
②试将上表空白处补充完整(保留1位小数);
③……
从题中大部分同学不难判断出利用数据如第一组数据中学生利用120/317得到瓶内空气里氧气体积的百分比,但是所得数据远小于50.9%,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了。其实,只要认真阅读,抓住基本要点——空气中含氧量为20%左右,那么这道题就很容易解答了。
(2)“着色”重点观察部分
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读图能力,可通过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计算,找出这些数据的有用信息。对一些复杂的图形,可以抓住重点要研究的部分,用特殊符号突出这部分图表中的数据,排除其他数据对视觉的干扰作用,干扰作用越小目标就越集中。
(3)抽象问题具体化
在科学教学中,很多概念比较抽象,许多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例如关于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许多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理解这两者的变化。笔者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使学生从最初的“眼观”到“脑观”,最后到自己动手画。
例7:例如:对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我们通过图形来化解这个难点。请看:
上例中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用了四个形象的图像来描述。用“图像”将研究的问题转换成与其对应的模型的表示,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的直观思维来解决问题,将抽象的文本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解答,降低了理解难度。
3.纵横交错,破译图表
图表抛弃了文字表述中的“主、谓、宾”结构关系,体现精练、简洁的特点。在教学中,总览图表后读表的关键是分栏阅读,弄清纵、横表示的量是什么或各栏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它们的交叉点代表什么,整合起来又是什么。
例8:如下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曲线,请回答:
(1) 4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
(2) 4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3)A、B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同句式阅读一样,表格也可从整体和部分进行阅读。图表中的“纵轴、横轴”就是基本组成部分,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对比,归纳提炼出所需信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不断加入各种形态的曲线,指导学生归纳分析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就可以使阅读走向纵深,使思维得到升华。
三、主干引领,巧读综合文本
科学文本不仅有叙述文本,还可能有图形、图表等同时出现的综合性文本。在阅读这类综合文本时,更要注意“主干”为线,分、整结合。
例9: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海水中
MgClMg(OH)MgCl·6HOMgClMg
(1)此生产过程涉及了四个化学反应,其中未出现过的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2)苦卤是海水提取食盐后的残液,利用苦卤可以制得金属镁等化工原料。右图是某盐场苦卤中部分成分含量柱形图。试计算,若使l00g该苦卤中的MgCl2和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沉淀,需要20%NaOH溶液多少克?
这就是典型的文本和图像相结合。首先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学生只要了解流程并结合所学的四大基本反应变形,就轻松搞定第一小题。而后再结合所给的柱状图,提取所需的信息,解题。这样可帮助学生形成图形意识,促进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合适的方式最重要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5
一、定义: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
二、其一般规律是: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不水解,两弱更水解,越弱越水解。
三、哪么在哪些情况下考虑盐的水解呢?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如Na2CO3溶液呈现碱性是由于CO32-水解
2.确定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a2S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C(Na+ )>C(S2-)>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配制FeCl3,SnCl4 ,Na2SiO3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Al2S3 ,MgS,Mg3N2 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5.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
如Mg,Al,Zn等活泼金属与NH4Cl,CuSO4 ,AlCl3等溶液反应.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pH=7时酸或碱过量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水解.如CH3COOH与NaOH刚好反应时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pH=7,则CH3COOH过量。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pH值范围相一致。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8.分析盐与盐反应时要考虑水解。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应分三个步骤分析考虑:
(1)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能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应;
(3)以上两反应均不发生,则考虑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
(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
(2)加热浓缩碳酸的钾盐、钠盐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
(3)加热浓缩易挥发性酸形成的盐溶液.最后得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混合 物,灼烧得氧化物
(4) 加热浓缩易挥发性酸形成的盐溶液。最后得到相应的盐
(5)加热蒸干(NH4)2CO3或NH4HCO3 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
(6)加热蒸干Ca(HCO3)2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
(7)加热Mg(HCO3)2、MgCO3 溶液最后得到Mg(OH)2 固体。
10.其它方面
(1)净水剂的选择:如Al3+ ,FeCl3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2)化肥的使用时应考虑水解。如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3)小苏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4)纯碱液可洗涤油污。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6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存在很多的因素,阻碍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延伸课堂最好的方式.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针对课堂提问,教师往往注重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提问的有效性.甚至我们会发现教师满堂课都在独自“演讲”的现象,这样既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达到教学的效果.
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问题太泛,没有重点,不能够提挈知识要点.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往往是什么问题都问,到最后全部演变成“是不是这样”“这是不是对的”.这种无效的问题不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让学生产生了懈怠的心理,对课堂提问无法产生足够的重视.
第二,提问没有梯度性,往往只重视了对好学生的提问,因为这样能够节省回答的时间,一节课的进度也不会落下,但是这样就忽略了对差生的了解,不能将他们的情况及时地反馈出来.
第三,课堂提问超出教学大纲,不能反馈知识要点,且难度较大,让提问失去意义.例如在讲解九年级的复分解反应的时候,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上面几个方程式,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的问题涉及面太广,让学生无从下手.这就是提问超出了教学要求的范围,让学生无法理解掌握,这样学生自然不能够回答出来.
第四,提问的频率过高且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的课堂提问是没有效果的.课堂过于频繁的提问,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以后,发现学生思考的时间过长,而急于揭晓答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学生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参与度就会慢慢降低,这样的课堂提问同样没有任何效果.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措施
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提问方式或者提问时间的不同,都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有效的问题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的措施如下.
第一,掌握好问题的难度,注重问题的全面性.这主要说的是问题的设置,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问题的普遍性,不能只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问题设置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学生,改变同一问题的提问方式.比如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提问的时候就需要多用“描述的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这样的字眼;而针对中上等水平的学生我们就可以用“比较异同”、“评价哪些不同或者见解是什么”等.这样就能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第二,注意控制提问的频率,让课堂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过于频繁的课堂提问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所以课堂提问需要掌握一个度.有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频率可以保持在1~1.5次/分,这一频率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上的平等、民主、自由.事实上,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问“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倦怠,不适合化学这种实践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注重提问的频率也是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有效方法.
第三,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明确性.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应该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引导,一步一步地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来,这样的问题才会有作用.
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同时与稀硫酸反应都有什么现象?反应速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的设置层层相扣、不断递进,让学生由简入精,目标明确,有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
又如,在讲“复分解反应”时,对于它的定义讲解,可能会因为问题过大而让学生难以理解,导致知识点模糊.教师可以将问题分解开,改为:同学们请看反应物,从物质的分类上他们都属于什么呢?生成物呢?这样就明确了目标,然后再让学生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上看,他们之间是怎样反应的?这样一步步引导,目标明确,就能让学生对知识的规律掌握得比较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