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研究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1
【关键词】 建构主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创新途径
近年来,我国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促进了部分区域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这种现实的需求使得区域经济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也更加急迫。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学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使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始终,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认知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现状,还能够提升学生真正钻研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总之,基于构建主义的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研究,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学科,有着其自身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它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某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空间及组织间的联系等等,它是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有着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分析的特点。
(1)学科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的形成是与其他因素相互联系的。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在现实研究中都是存在着特定的区域或者说是空间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的,而该区域产生的所有涉及经济的现象都是要综合宏观经济、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地理、人口等知识进行研究的,这些宏观和微观的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也体现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2)较强的应用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很多的经济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经济环境下,特别需要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对当前经济问题给予回答。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区域经济学有着其特殊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同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讨论中,并在政策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二是通过国际化的视野,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3)研究的区域异质性。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该学科的研究就有着区域的异质性。由于区域间存在着先天自然资源、后天社会政策等的差异,不同区域之间就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正是由于这个立足点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特点。
2、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正是区域经济学学科的这些独特性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也正是该学科的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区域的异质性,要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或者说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研究生的规模也在持续的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的人才为目的,严重忽视了人才的应用性,导致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而不能真正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时间培养的必要性。
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从中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首先,实践培养能够使研究生更加系统和具体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学科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科理论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地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的培养不仅增加学生主体性还能使之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掌握理论的应用技术。其次,实践培养有利于研究生真正深入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探索其规律并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学科的价值提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门学科的价值往往是在于对人们或者说对社会有着怎么的作用,将区域经济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才是价值的真正体现。最后,研究生实践培养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的动手能力等。总之,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有着其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该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从心理学的理论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深入研究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教学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它也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主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真正地将理论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开始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1]
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创新之路
针对当前社会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以及该学科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从研究生实践培养的教学方式、教学设施以及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教学的创新。
1、互动中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那么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教学中可采用两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是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案例选择的现实有效性。案例最好是典型的、综合性的、现实的,案例应该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是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可以是经济新闻、区域经济变动报告等,案例可以是国内本土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二是研究型教学。通过提供研究生专题研究的机会,通过项目的设计到实施、分析等系列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实践基地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实践基地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发挥研究生实践的基础条件,更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要想转变教学的方式,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就要改善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等设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可通过网络有效地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及动态,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是研究生进行实践研究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建立校外等实习基地、实践研究基地等。学校可通过与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合作来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机会,通过真正的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更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个清晰的掌握,甚至可以根据微小的经济变化来预测全国的经济趋势。
3、“教―学―研”有效互动的结合
要想真正保证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转,就必须走“教――学―研”三者的结合之路。换句话说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型的教学系统。[2]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将自身拥有的丰厚的理论知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性的科研调查,提升理论水平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建议。而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也能够亲身调研,掌握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形成自我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74.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2
摘 要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关注的核心是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培养经费的负担问题。不管是从公共经济学、成本分担、人力资本的角度,还是现实原因的分析,研究生全面收费都具有其合理性。但是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并不是一劳永逸,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经费投入单一的局面,无形中提高了贫困生读研的门槛,造成教育消费资源的外流都是应该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困境之所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准公共物品 成本分担 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
2006年,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三所试点学校率先开始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9年推广至全部的中央部委直属院校,并鼓励各省、市、自治区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至此,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正式由“双轨”转为“单轨”,不再有“公费”和“自费”之分。2009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国。研究生的培养势必是要从原来注重数量的粗放型发展转为提高质量的集约型。面对日益庞大的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是否合理、能否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生全面收费理论基础
(一)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分析
萨缪尔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将社会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三个部分。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1]。公共产品由于其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应由政府提供,而市场在私人产品的配置上则更具效率。教育属于其中的准公共产品,兼具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性。一方面,教育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部分的排他性,表现出私人产品的特性[2];另一方面,教育的溢出效应使其受益者不单单局限于个人还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效益。因此,准公共产品的配置需要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共同参与。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相对于义务教育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研究生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显著。
(二)成本分担理论及补偿
教育成本是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3]。在确定分担补偿标准时,主要基于受益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研究生教育由于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所以对个人来说,能够产生极高的个人收益。而研究生教育所产生的社会收益却是低于个人收益,因为政府和企业每年向高校投入大量的经费,而政府的投资一般都来自纳税人,这样一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实质享受了其他纳税人的资助,在提高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同时,降低了社会收益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很高,而社会收益率却是最低的,作为成本分担主体个人的研究生来讲,其上学应该缴纳一定数量的学费。研究生的教育成本应该由个人、家庭、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由于研究生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还有利于社会。在论述包含私人和社会需要组成要素混合的产品时,这种调整会使我们将税收理论转换为更为一般的补贴理论[4]。而此时政府就担当起了进行补偿的责任。
(三)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是指人身上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在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可以通过人对自身的投资实现的。舒尔茨看来,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比物力资本更为有利,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使人的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平等[5]。从宏观来看,研究生教育能够提供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看,教育的投资对受教育者个人有良性回报,它能促使人的经济价值升值,提高与改善人的未来收益[6]。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可以在带来更高的个人收入的同时赋予相应的社会地位。研究生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的人力资本不仅存在于受教育者人体内,为个人所直接拥有,同时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收入,为受教育者带来种种收益或满足;而这种收益或满足除了客观上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外,基本上由受教育者个人直接获得[7]。因此,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即受教育者本人应该缴纳学费。
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现实原因
1.研究生教育正由精英式向大众式教育过渡,教育供需矛盾突出,使本来就短缺的教育经费更加吃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无疑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机构和个人也就相应的增加了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鉴于此,我国近年不断扩大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相对于1999年研究生扩招之初的9.22万人,十年间研究生招生数翻了五倍。研究生的本质是精英教育,当研究生教育走向大众化矛盾就立即凸显了。尤其是当政府对研究生教育投入既定的条件下,教育资源是严重稀缺的。在大规模的扩招的前提下,国家拨付给研究生教育的经费却非常有限。这就造成了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2.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效率与公平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公费与自费订立的依据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就形成了“一考定三年”的局面。通过应试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往往只能反映学生的应试技巧,却很难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正是由于这种选拔机制,一方面会出现善考者进入公费行列,而善研者进入自费行列的现象,这与研究生培养目的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公费与自费的确定,使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科研都缺乏相应的动力。在激励不足的情况下,公费生安于现状,而自费生三年间无论表现多优秀都无法免学费,享受国家下拨的培养补贴。从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来讲,政府所支出的每一项补贴都要使绝大多数人受益。而公费研究生教育的存在,仅仅使那些极少数的人受益。也是说政府在用公共纳税人所缴纳的税金造福极少数人。私人受益率高的准公共产品被赋予了大量公共资助,造了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三、研究生全面收费困境
第一,全面收费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单一的局面,仍未形成一个合理的成本分担比例。虽然改革后全面收费,学费成为学校的一项不小的收入,但是在其他方面没有改进。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迫切希望的到提高,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但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财政经费严重不足,研究生学费部分仅占研究生教育总经费的10%左右。从而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仅仅依靠国家单一的财政经费投资和学费收入解决日益增加的教育供求矛盾,作用时微乎其微的。自1997年高等教育全面收费以来,受教育者个人承担的学费不断上涨,按照收益原则,制定学费标准的依据应该是高等教育成本,但目前的学费却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联合制定的收费标准。因此,要确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就必须深入分析高等教育成本,在成本明晰的基础上,学费作为个人对教育成本的分担和补偿部分,确定出合理的负担比例。
第二,硕士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无形中抬高了贫困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但相应的资助体系却还不完备。如果硕士研究生也实行全面收费,会让那些本想可以争取免费读研的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望而止步,甚至出现放弃读研的机会。目前各高校研究生奖学金的获奖面往往只有30%~40%远不能适应全面收费后的需要。全面收费后,研究生奖学金至少要涵盖研究生总人数的60%~70%以上,而奖励的金额也要大幅提高。这就需要转变观念,积极拓宽渠道筹集研究生奖学金经费。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仅不利于贫困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拉大我国的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公共支出的纯理论.1954.
[2]张学敏,叶忠.教育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1-134.
[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42.
[4]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4.
[5]王善迈.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3
提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环境问题给全球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障碍,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已经将人类逼上了危险的境地。要更好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学;生态技术
一、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2、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草场为例,由于草场属于共有资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免费使用牧草,牧民们为了从牧场上获取最大收益,竞相增加畜牧数量,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市场的整合
(一)国际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已有许多国家征收环境税,尤其是欧盟一些国家,已将环境税作为优先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新税种。它主要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两种。前者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税;后者如含铅汽油税、含氯氟化碳产品税。发达国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税是燃料环境税,如对含铅、无铅汽油实行差别税,对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税、碳税等。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为代表,即为了消除外部效应,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贴,这就是“庇古手段”。虽然这种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政府对费额、税率制定的科学性,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动态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为每一单位的污染削减,都将以节税的形式得到回报。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科斯的“产权理论”的兴起,运用“科斯定律”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污染问题是相互的,因为制止污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的交换,那么污染权也能够交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使污染问题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排污权交易、自愿协商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自发的趋利避害本能和市场交易工具,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即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业革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交易而获得利润回报。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综合利用资源
1、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对资源内涵的认识愈来愈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荷兰正设计用“雨”(利用雨水下降冲击力)发电。此外,将还有更多的替代资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首先提出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很多国家为推行清洁生产,正在实施“零废物排放”工业(简称零排放工业或闭环式工业),其实质是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产过程而言,为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生产过程中一端的废弃物排出,转为另一端的原料输入的方法;或者将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供应;二是对产品而言,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一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称“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其含义是指能够保持社会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例如,德国制造世界第一种生态轮胎、生态电视机、生态冰箱,日本制成生态电池、生态塑料渔网,加拿大开始生产实用的燃料公共汽车(无污染物排放),美国研制出生态服装,瑞典推出一种生态画,我国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等等。可以预料,绿色产品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三)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
21世纪的技术观应当是生态技术观。生态技术观的含义为:1、科技发明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技术的单一性目的与多元性目的的统一,即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双重目的,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多重目的;2、科技成果的应用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内在承受性和外部承受性,如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环境无害技术,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我国2000年经济发展目标规定:“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将经济发展区分为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这是人类在发展上的一次跃进。旨在把经济发展引导到低投入、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持续发展道路上来。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的支撑,但随着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这种支撑已越来越薄弱和有限。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惠丽,江华锋.对环境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2007.7.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4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研究
Abstract: the city is a kind of human activity effect is strong landscape, its internal material flow, energy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population flow, very ac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serious disorder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urban landscape inflation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contradictions of shrinking broken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urban morpholog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urb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research hot spo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scape ecology view of urban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ecology connotation, the urban landscape overall planning and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planning design method and wa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landscap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学随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背景。在这样的生态浪潮激荡下,城市景观结构研究成为了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着眼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规划学的脉络而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它引起了对描述、解释和规划景观结构的传统方法的重新思考,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传统研究和科学交叉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景观规划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景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方法论。
一、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分析
景观生态学中景观(Landscape)概念的引入将地理学家采用的表示空间的“水平”分析方法和生态学家使用的表示功能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弗曼(1995)对景观的解释是由相互作用的重复出现的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镶嵌组成的异质区域。它具有空间异质性,是实在的地理实体,即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系统整体。
景观生态学是1939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特洛尔提出的,对其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它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由此应运而生的“生态景观”强调重视景观的生态效益、利用绿色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等。
城市景观整体规划特征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的景观,城市主体的研究以城市地域社会为对象,探讨人类活动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城市景观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城市景观格局亦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景观组分类型中以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原则;其次,城市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人类有目的的规划、建设、活动的决定性影响;第三,城市景观组分的内涵性重组和外延性扩张行为非常频繁;第四,城市景观组分的镶嵌性分布特征十分突出,相互之间的功能联系一般通过发达交通系统中的能流、物流和人流来实现;最后,城市景观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城市景观主要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能量和物质来协调和维持,变化极快且对人类调控存在高度依赖性,城市功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很脆弱,一旦人类活动失调,就很容易导致城市生态衰退。另外,城市交通系统网络将城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斑块,城市景观要素斑块之间及其与城市外部之间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能量和物质流同速率很高,而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生态过程受阻,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连通性,就成为维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和环境功能的基础。
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与设计原则
李团胜(1998)认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应该包括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绿色空间体系规划以及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由此总结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生态的基础资料: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即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景观的要素、结构、功能,这是做好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拟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最后,提出合理城市规划的原则,对城市空间及景观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城市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实现优化利用。此外,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遵循合理安排城市空间结构,相对集中开敞空间,组织和谐的土地利用,保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斑块之间的联系,以绿色生态空间体系建设为中心的保护环境敏感区等规划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就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进行整合规划,此种整合是在整体和生态设计观念基础上的创造。与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伟大理想不同,整合思想的核心是对现成结构的把握及改良,此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想不谋而合。
在整合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与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有如下目标:①生态稳定性。即维持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景观的结构功能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②通达性。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的方便,各斑块间有廊道共同,交通易于到达。③舒适性。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融合技术与自然于一体的理想环境。④美观性。通过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适量有序又富于变化,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并富含文化特征。
五、总结
现代城市景观是文化和自然的载体,它在百年间的历史演进中,承载着民族艺术追求、实用性理念与时尚精神。在突飞猛进的城市设计浪潮,冲击着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的迅速发展,它将对未来全球化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形成和趋势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构建现代城市景观结构生态优化模式,对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改造和重建过程,以及维护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秀珍 肖笃宁著:《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年 第2期 维普资讯网。
[2] 苏伟忠 杨英宝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5
关键词:中国经济结构;大学生就业;多元化;自主择业
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就业受制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结构逐渐变得多元、开放,需要高等教育为其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而当前各行各业的规范与对人才的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特征解读,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相关原因,探索相应的改革举措,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1中国经济结构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各行各业的就业情况息息相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中国经济结构的比重,甚至可以带动一个行业的兴盛和繁荣;同理,大学生的就业也深受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从业的意愿和想法。因此,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关系密切[1]。
1.1大学生的就业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大学生是社会劳动力中的特殊群体,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最具创新活力的人力,一旦他们投入经济活动之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社会普通劳动力无法比拟的[2]。高素质劳动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没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就没有经济效率的提高,也没有经济发展质的飞跃。因此,大学生就业会对中国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3]。
1.2中国的经济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经济发展要素的重新配置和人才资源的重新分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必定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发生重大改变[4]。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滞后会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和地域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并长期存在。
2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2.1增强大学生对就业市场及经济结构的了解
根据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度“千村调查”项目显示,农村适龄劳动力中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的比例为35.1%,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虽然他们没有非常专业的技术和技能,但是在当前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他们的就业相比大学生的就业而言,更加容易。同时,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逐年递增,以2015年为例,约为749万人,加上以往毕业未就业的人数,大学生待就业总数逾800万人,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受到了很大挑战。如果大学生对中国就业市场的了解还不够充分,以及对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大学生的就业就会很盲目,会出现个人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就业岗位之间的不匹配。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应增强大学生对就业市场及经济结构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竞争优势。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显示,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以及节能环保型企业会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这一基础之上进行分析,大学生就可以尽力争取就业市场中符合自己自身条件且就业前景好的岗位[5]。
2.2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及职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自主品牌,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比重较大,这些产业结构急需得到改变。我国正在不断鼓励发展新型环保以及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大学生的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如何实现将大学生的自身能力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荒”的问题将是需要研究的方向。实现大学生的有效就业,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要更加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结构当中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要大学生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在未来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大学生在就业当中,应在专业性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优势,获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研究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就业与我国的经济结构联系紧密,大学生的就业研究离不开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宏观视域的分析。近年来,就业市场愈发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大学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大学生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改变传统就业、择业观念。高校需要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准确、有用的就业信息,结合当前经济结构形势,对具体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3.
[2]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2010:12.
[3]史慕华.政策网络视阈下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7.
[4]何仕.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以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6.
经济学研究生范文6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提升路径大学生就业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很多学者从就业市场上的表现、获取就业机会的能力、比较优势、职业化能力和满足社会需求等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阐述和研究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含义,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方法和途径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题研究做一综述性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分析
1.以“市场竞争”论述就业竞争力
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社会需求,大学生毕业后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也是遵循社会供求规律的,能为社会和经济作出贡献是体现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就业竞争力,就是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各项技能的能力,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张波认为,就业竞争力可以理解为毕业生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能够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金秀兰认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能够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能力和服务能力。
2.以“机会获取”论述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期间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机会获取能力代表毕业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郑元凯认为,就业竞争力是一种获取就业机会的能力,其大小最终将表现为用人单位边际收益的增长程度。肖云忠认为,就业竞争力是一种获取就业机会并适应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鲁莹等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在高校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
3.以“比较优势”论述就业竞争力
大学毕业生之间的比较优势,直接体现在能力和素质上的差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努力,主要就是为了获得相对于其他同类专业大学生的比较优势,就业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个人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过程中能打动用人单位、击败竞争对手的特质。张东玲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刘恭辉等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质,是毕业生通过展示自身优势、胜过竞争对手、获取就业机会、赢得用人单位认可的一种能力。
4.以“职业发展”论述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就业和择业,就业和择业的目标就是职业发展,就业竞争力最终为大学生自身职业发展服务。李璞等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指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中所具有的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职业化能力。彭义泰认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助于其获得职位和发展机会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张华认为,毕业生竞争力是指在用人单位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够胜任特定工作岗位的能力。张宣传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职业以及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战胜竞争对手谋求适合自己的适当工作岗位的智力和能力。周烁等认为,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是医学毕业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1.直接描述就业竞争力
直接描述就业竞争力,比较直观地阐述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但是存在层次模糊、逻辑性较差的特点。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即: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完善的知识结构;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自己能够合理定位,有恰当的期望值、良好的择业素质。礼广成认为,学生就业能力包括素质性就业能力、技能性就业能力、持久性就业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竞争性求职能力。张宣传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语言水平和能力、实干精神、人际交流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职业道德、诚信和责任心等方面的要求,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判标准。
2.分类描述就业竞争力
很多学者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要素进行了分类,包括从技能角度、重要性角度、素质性质角度等进行分类,争论较多,可以分为核心就业竞争力、持续就业竞争力和品牌就业竞争力,也可以描述为综合素质类、专业素质类和应聘素质类。彭义泰认为,就业竞争力包括内在竞争力和外在竞争力两个方面。内在竞争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获得的求职能力;外在竞争力是指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外部因素。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
1.加强思政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保证,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提供思想保证。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炼,提高自身的道德智慧,有利于促进就业竞争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认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就业工作的成效,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伍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金秀兰建议,以道德智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提升大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智慧、道德能力,并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同时,就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徐景彩等认为,“防病治病”是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职责,对于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要求更高。
2.加强校园文化,提升就业竞争力
要以就业为导向,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接触社会、积累经验的平台,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表达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礼广成认为,校园文化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导向作用、辐射作用和调适作用。袁道福等认为,通过专业社团,能够使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社团在就业指导的服务功能,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作用重大。胡成霞等认为,高校社团在大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工作能力、职业精神、身心素质等培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载体。
3.加强职业指导,提升就业竞争力
高校越来越重视职业指导,创建职业指导教育体系,建立全程就业指导。大学生进校后就应该开展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期间可以通过性格测评、生涯规划、职业资格考试、参加模拟人才市场等途径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可以提高个人与职业的契合度,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代小磊等提出,构建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体系。张健认为,可以举办模拟人才市场,在模拟招聘的实践中促使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调适、自我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
4.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核心,要建立健全学生科研导师制,建立完善的学生科技创新机制,增强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就业竞争力和丰富实践经验,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郭爱华等认为,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及学术交流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