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1

2、项羽手下大将季布的结局:得以善终。

季布原来是楚霸王项羽的部下,后来楚汉之争项羽失败,季布投到刘邦帐下,拜为郎中,历仕惠帝中郎将、文帝河东郡守。季布一生主要的成就是劝谏吕后出兵匈奴。

3、项羽手下大将英布的结局:公元前196年英布起兵造反,汉高祖刘邦以谋反罪亲自带兵绞杀了英布。

英布是秦末汉初名将,原本是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后来英布改投刘邦。英布一生主要成就是随项羽灭秦朝,后来投奔刘邦以后又和韩信联手灭了项羽。

4、虞子期为项羽手下猛将,与季布、钟离昧、英布、龙且为楚军五大将。其与虞姬兄妹关系。项羽兵败垓下后,一直追随战死最后。

5、钟离昧是楚汉相争时,霸王项羽麾下一员武艺超群的上将,多次在与刘邦正面对峙时给刘邦以沉重打击,汉立后,为人所杀,死因有争议。

6、项羽手下大将龙且的结局:韩信决堰淹龙且军,韩信反击,龙且被杀。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2

秦末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荣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荣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公元前204年,楚军包围了荣阳,刘邦感到形势危急,向项羽求和。项羽听从谋士范增的计策.拒绝汉军的讲和要求,并决定乘胜追击。刘邦虽然势单力薄,但谋士众多。他接受了陈平的建议,设法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不知是刘邦的计策,果然对范增心生疑惑,并把他驱逐出军队。范增含恨离去,途中病死异乡。

此后不久,刘邦兵分两路,一路仍在荥阳同项羽相持,同时派大将韩信攻击楚军后路,占领河北、山东一带。从此汉军有了更为巩固的后方,而关中的文臣萧何保证了汉军的后勤补给。此时项羽贝l]补给困难,危机四伏,形势发生了逆转,楚军渐弱,汉军日盛。公元前22年秋,楚军粮尽,无奈之下只能与汉军讲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把天下一分为二,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是战国 时开凿的运河,它沟通了黄淮平原上的主要河道。作为楚汉河界的鸿沟后来就有口口 了明显的界线的意义。而对弈的中国象棋,两方布局壁垒分明,酷似楚汉以鸿沟为界,再加上刘邦与项羽之间的对决被传为佳话,所以,中国象棋的中界就被叫作楚河汉界了。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3

一、柔弱胜强的政治家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老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是水,但它却无坚不摧,“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最智慧的政治家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刘邦就颇通“示弱”的艺术。

向臣子示弱。当得知项王要攻打自己的时候,“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这里固然有刘邦突临危急的慌乱无措,但更多的是他在向张良“示弱”、求救。他称张良为“君”,君是对方的一种尊称,一辈用于平辈同列之间。而实际上刘邦是主,张良是仆,“为韩王送沛公”,很显然,刘邦在张良面前表现得极为谦卑,在向张良展示自己的“弱”。当张良心中已有计谋之时,反问刘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先是“默然”,以表示自己听信了“鲰生(浅陋的人)”意见的懊悔,然后又诚恳地说:“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再次向张良示弱。张良这时立刻向刘邦献出了“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计策。刘邦从鸿门宴上逃跑之时,两呼张良为“公”(“公为我献之”“公乃入”)。“公”也是敬称,而且一般用于对长辈的,很明显,刘邦再降身份,如此“知遇”,怎能不激发张良“士为知己者死”的壮士豪情,欣然留下来为他断后。刘邦不逞匹夫“强”,而懂得用政治家的 “弱”化解了危急。

向项王示弱。第二天见到项羽,一开始就是“谢曰”,即以道歉的语气说话,就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这里把自己称为“臣”,项羽为“将军”,俨然是臣子与帝王的关系,表达对项羽的尊敬。“不自意”三个字又在向项羽示弱,意思是“我”刘邦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才得以入关的,若非如此先入关的就是项王您啊!这对于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项羽来说无疑是一颗“糖衣炮弹”,听了心情怎能不舒服呢?

“善用人者为其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刘邦在臣子面前摆出一副无能的样子,激发臣子的表现欲望,让其为自己效力;“刚者易逝,柔者长存。”刘邦在项王前又摆出一副软弱的样子,麻痹项羽,让他失去戒备之心,可以说刘邦的“示弱”艺术非常高超。

二、委曲求全的外交家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弱国无外交”,作为弱方,想在强者面前保全自己,“曲”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刘邦深谙此道,尤其表现在他与项伯和项羽的交往过程之中。

当张良献计时,刘邦赶紧问项伯的年龄,又是把项伯尊为兄长(“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又是给项伯端酒敬酒,甚至不惜血本,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在这一场外交中,刘邦虽然像个“孙子”一样,但是他无疑是一个大赢家。因为项伯回到楚营之后,立即劝说项羽不要杀刘邦,“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于是“项王许诺”。更重要的是在后来的鸿门宴上,如果不是这位亲家“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恐怕刘邦早就惨死在项庄的剑下了。

再看刘邦与项羽交往。刘邦向项羽谢罪,第一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向项羽表明了立场,即我们是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战斗目标是一致的;“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是有小人的谗言,让我们两人之间产生嫌隙的;“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我都没有想到,我能先进入关中,还能活着到这里见到将军您!刘邦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再以“情”动人,果然打动了项羽,“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DD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面对项王的近于羞辱的座位安排,刘邦“无动于衷”,用“曲”来求得“全”。

在鸿门宴上,当项庄舞剑,刘邦生命危急之时,刘邦选择了一个最 “不光彩”的行动――逃跑。逃跑是一件令“英雄”所不齿的事情,但刘邦却更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生存之道,瞅准机会就逃跑。“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逃回自己的军营。作为一名外交家,刘邦懂得“有一种逃跑叫战略转移”, 面对强者,以自己的力量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委“曲”得以保“全”。

三、冷静缜密的谋略家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老子认为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那些看起来弱小的人实际上才是真强大的人,那些看起来很笨拙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那些不善言辞的人才是最会说话的人。如果我们仅以“示弱”“委曲求全”来看刘邦,那显然只是看到了表象,在他“弱者”的姿态下,隐藏的却是强者的内心,智者的头脑,他是一个冷静果断的谋略家。

当刘邦以“如厕”借口逃离宴会,面对张良、樊哙等臣子时,再一次示弱:“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其实刘邦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吗?显然不是!宴席上,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逃跑。宴会之前他已从项伯口中得知,项羽这次是要杀自己的,宴会上范增举i,项庄舞剑,他早已看出此宴会是杀机四伏的,虽然前有项伯“翼护”,后有樊哙“同命”,但难保范增又想出什么新花样,“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趁樊哙闯帐项羽发愣时假装“如厕”,且“因招樊哙出”――趁机悄悄招出猛将护卫,可见他早已想好要离席出逃。但此时来了一句“为之奈何”用意何在?这正是刘邦“大巧若拙”的地方,此时他在等他的谋臣给他一个台阶下,如果就这样逃离,显得自己不仅不懂礼仪,而且贪生怕死,不顾手下将领的死活,这将使他在部下面前颜面顿然扫地、威信也将荡然无存,所以这个“为之奈何”是刘邦故意在卖拙。果然,心直口快的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正好给了刘邦逃跑冠冕堂皇的理由。“大辩若讷”,这理由刘邦自己不说,由臣下口中说出来,却比他自己说效果好得多,仿佛逃跑是属下所劝、所逼的不得已的选择,所以说刘邦是“揣着聪明装糊涂”,愚钝的外表下藏着聪明的头脑。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面对危急,保持冷静的头脑,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忙则出错,乱则为患,而刘邦在面对危急的时候,总能做出冷静的判断。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时,刘邦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在情况危急时,刘邦的思维依然是缜密的,此话一石三鸟,一方面g接赞扬张良,这是一个浅陋的小人的主意,而你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二则推卸责任,这事不怪我,我是听信小人的话,你说出好主意,一定采纳你意见;三则保护了身边谋士,这是谁出的主意,刘邦一定记得的,但他愿意不说,因为张良无非想“丢卒保车”,让他把献计的人交给项王,但刘邦不愿意出卖谋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项羽和刘邦对话时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随口就把向自己提供重要情报的间谍曹无伤出卖了,试想这样头脑简单的人怎能与刘邦这样思维缜密的人搞心计呢!

危急出现转机之时,也是人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这时人的思维会变得简单,但刘邦却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当张良为刘邦献计时,刘邦马上就问“君安与项伯有故?”在这项羽要攻打自己的关键时刻,项羽的季父,来到自己的军营之中,劝说自己的谋臣逃跑,这其中会不会有阴谋?此一句话把刘邦遇事时冷静思考、思维缜密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逃跑,一般人逃跑都是“仓皇而逃”,但刘邦不是,他的逃跑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首先,他是洞察形势的危急,主动逃跑,借“如厕”掩饰而出;其次,他逃跑有保障,“因招樊哙出”,让这员虎将保护自己;第三,他有后手,让张良“留谢”,为自己拖延时间;第四,他施金蝉脱壳之计,“置车骑”,放弃他的车和众多随从,让项羽的属下误以为他还没走;第五,他轻装快逃,他放弃大队人马一方面迷惑项羽,另一方面是可以逃得更快,“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选择了小路,这样一来不容易被项王军队发现,二来路程近,才20里,很快就可以回到军中;第六,他有遗计,“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他让张良估计自己回到军中,才回到宴会,向项王辞别,整个逃跑过程,他计划周密,有条不紊。再看当刘邦回到军营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诛杀曹无伤”以绝后患,表现出了凶狠与果断的一方面。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4

一、《反经》中季布的案例

季布是项羽手下的五虎上将之首。项羽自杀后,西楚战略集团崩溃,首席销售总监季布成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通缉的逃犯。为什么刘邦这么恨季布?《史记》原文记载如下:“季布,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从这段话里可看出,季布勇猛,“数窘汉王”,刘邦当然心里不舒服。但是项羽自杀后季布并没有自杀,而是逃亡。《反经》说,“季布壮士,而反摧刚为柔,鬓钳逃匿,为是乎?”司马迁解释说,死很容易,但季布偷生,说明有更大的自信,非心胸狭隘和愚忠之辈。

《史记》记载说,季布被通缉时候,藏在濮阳周家,周家为季布剃光头发,毁容,伪装成奴隶,卖给鲁地侠客朱家。朱家吩咐儿子说,要照顾好这个奴隶,其实心里知道是季布。朱家去找汝阴侯滕公,说季布当年不过是按岗位说明书执行工作指令,刘邦非要杀季布,显得气度不够大。于是滕公去给刘邦说,刘邦一想也没有意思,于是,“布召见,谢,封郎中。”后来汉惠帝时候担任中郎将,汉文帝时担任河东郡守。惠帝时候匈奴单于写信辱骂吕后,吕后大怒,上将军樊哙说带十万军队去和匈奴干,季布站出来说樊哙吹大牛,当年刘邦带四十万军队也被围困,怎么十万就可以取胜。吕后听信季布言,不再谈论攻击匈奴事。

汉文帝时候,季布是河东郡守。文帝召见季布,又不安排工作任务,季布就对文帝说:您作为集团董事长,听信有人说我好,就把我召到总部述职,然后又听信人说我不好,于是便不安排工作给我。您作为一个董事长,这样做事情,旁人说个啥你就墙头草,很容易让员工和客户看出你的深浅,不太好。文帝说不出话来。

成语“一诺千金”就是从季布这个人身上来的,说的是季布这个人说话讲信用,说了就算。“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汉朝敢用他,和他讲信用出名是有关系的。

二、案例中职业经理的价值观剖析

在上述信史案例中,季布作为职业经理,在大老板项羽自杀后,没有跟随项羽一起自杀,这件事情怎么看?看法不一。李清照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司马迁说,职业经理没必要跟着老板一起死,只要职业经理坚信自己的才能,能够忍辱负重,也是了不起的。对职业经理来说,怕不怕“死”是一回事,值不值得“死”又是另一回事。“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是一种价值观。项羽是季布的知己吗?另就是当年项羽坑杀对手,以霸王之道威震天下时候,季布是否也劝过项羽?无法考证了。从来是胜利者写历史,失败者写传说。但从季布的选择看,司马迁是肯定。

从今天的职场看,特别是没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商业秘密的企业、贸易企业中,最容易造老板反的就是销售总监,最直接的矛盾就是分赃不均。销售总监手中客户资源到一定程度,手下的销售人员愿意跟自己走的到一定程度,就揭竿而起,反他娘的了。行业就是这么在造反和分赃不均中发展起来的。分赃不均本身就是一种动力,一种造反的动力,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参考《企业深度法治管理3D理论》 上海印书馆,上卷,张京宏,沈宗南,罗腾 著,2013年2月第一版)

对职业经理来说,如果企业没有气度分享更多的利益,包括股份,期权等,那么职业经理对企业的效忠程度则是相对的,这个和职业经理的个人修养毫无关系,恰恰相反,直接地和利益分配制度以及建立在这种制度之上的归属感和企业文化有直接关系。

总体来说,价值观根源于分配制度。

三、启发

从上述案例分析,对企业和职业经理的启发如下:

对企业来说,学会设计恰当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公司治理架构,并构建股份设计模式,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利益分配为背景,构建职业经理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没有脱离经济基础和市场实际的价值观。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5

一、 于释词教学中体会文本用字在叙述情节上的贴切形象

鸿门宴是五年楚汉之争的一出惊心动魄的序幕,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樊郦滕灌列传》中都涉及了对鸿门宴的描写。其中《项羽本纪》中最为详细,课本所节选的《鸿门宴》也出自《项羽本纪》。鸿门事件的起因是项羽得知刘邦“欲王关中”而怒不可遏,准备借助其占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击破沛公军”。此时沛公可以说危在旦夕。接着,事情出现戏剧性转机。因项伯“素善留侯张良”而夜驰沛公军泄露了项羽的计划。于是阴险狡猾的刘邦与老谋深算的张良合演双簧,最终化解了危机,并让刘邦在鸿门宴上安然离去。文中,司马迁纵笔态肆,千字之间,尽写出一个历史瞬间所蕴涵的震烁千古的变幻风云。这样的叙事,也使得教师在进行释词教学时有很大的空间来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的用字之妙。以下举三例阐释。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三课文对这句话的注释只笼统地注了“具告以事”四字,对其他词语则没有注释。这句话确实也比较浅易,大意学生都能理解,但只理解了大意,便无法体会司马迁在这里用词的妙处。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大意是“项伯于是连夜到沛公的军队里”。但仔细推敲,我们会发现原本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字可以表示“到,往”的意思,如“项伯乃夜往沛公军”或“项伯乃夜至沛公军”都是可以表示大意的,但司马迁用了“驰之”一词。那么,“驰”是否表示“到,往”的含义?“之”在这里是什么词性?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显然是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但一般教师浮光掠影式的释词教学往往会忽视这两个问题,再加上这句话看似还比较浅显,学生大致能够理解其意思,这两个问题就更会被忽略了。这个事例事实上就说明了导致很多学生对文言课文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感受文言文的一些妙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释词教学上的侧重点与释词教学的方法存在问题。由此则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尽管课文选取的都是历史流传的经典,但学生对文言作品还是没有丝毫兴趣。

“驰”字在现代汉语里一般都和其他字组合成词语来运用,如“驰骋”“驰名”“风驰电掣”等,趋向于抽象层面的意义。但从具体单个字“驰”的意义上看,《说文・马部》释义为:“驰,大驱也。从马,也声。”《说文・马部》:“驱,驱马也。”段玉裁注:“驱马,自人策马言之。《革部》曰:‘鞭,驱也,是其意也。’”因此驰的本义为“使劲赶马车快跑”,如《左传・宣公十二年》:“遂疾进师,车驰卒奔。”司马迁在这里用了一个“驰”字形象地表现了当时项伯的紧张心情,也描写出了当时局势的剑拔弩张和时间的紧急。“之”在这里则做动词,表示“到,往”的含义。《玉篇》:“是也,适也,往也。” 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魏风》:“往彼曰之,到此曰至。”《庄子・马蹄》:“行不知所之。”《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之东垣,过柏人。”那么,“驰之沛公军”便可以释为“使劲赶马车到沛公军中”。教师如果在释词教学上详细地解释了这一层面的含义,会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对课文叙述语言的品味。

另外,这句话中“私见张良”的“私”字也可以在释义的基础上细加品味。《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里解释“私”字有“私自、私下、偷偷地”的义项,紧跟着所举的例句便是《鸿门宴》中的这一句话。当然,这里理解为“私下,偷偷地”是正确的,并且一个“私”字,形象地表现了项伯与张良的微妙关系。一方面,项伯从项羽,张良从沛公,项伯本应该和张良势不两立。但是项伯又与张良有昔日的情分,在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层面上看,项伯又想对张良讲义气。因此,便有了私下里约见这一举动。

则与斗卮酒。

则与一生彘肩。

这里的“斗”字与“生”字的含义历来有很多人争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课文中注释“[斗卮酒]一大杯酒。‘斗’与‘卮’都是酒器,斗大卮小,连在一起讲泛指一大杯。一说‘斗’为衍文,当作‘卮酒’”也引用了两种含义。文中“一大杯”的解释是可取的。《说文・斗部》:“斗,十升也,象形有柄。”《史记・滑稽传》:“目眙不禁,饮可七八斗。”可见“斗”是一个计量的器物,可做酒器。“卮”也是酒器。因此有人认为这里“斗”和“卮”相连而用不正确,应该“斗”为衍文。但这里“斗”字和下文“生彘肩”的“生”为对言,如果去掉“斗”字,则失去了司马迁这里言语中原本所蕴含的意味。王叔岷《史记校正》中指出:“考证:‘李笠曰:《汉书・樊哙传》:与下无斗字。卮受四升,不得云‘斗卮酒。’上云‘赐之卮酒。’下云‘卮酒安足辞!’此非泛言可知斗盖衍字。案《汉书・樊哙传》无“则与斗卮酒”句,(《史记・樊哙传》同)不得据彼证此衍斗字;且此文‘斗卮酒’,与下文‘生彘肩’对言。‘斗卮’犹‘大卮’,非必受十升之卮也。李说泥甚!” 由王叔岷的解释也可证明“斗”非衍字,而是修饰卮酒,为“大”意。另外,王叔岷还指出:“考证:梁玉绳曰:‘生字疑误。彘肩不可生食。且此物非进自庖人;即撤自席上,何以生邪?’孙侍御云:‘盖故以此试之也。’案御览八四三引与做有,有犹与也。彘肩固不可生食,与之生彘肩,正欲其难食也。梁说迂甚!”这一说法也比较可信。“斗”与“生”这两个字的使用一方面表现了项羽部下对樊哙的为难之意。项羽要杀刘邦,是其部下知道的事情,但正在关键时刻,樊哙进来搅和,显然让项羽的部下感到极不甘心,由此便滋生了为难樊哙的心思。另一方面,樊哙立而饮斗卮酒,切而生彘肩,也从侧面不着痕迹地让人领略了樊哙的勇士性格。当然,教师做了这样一番解释之后,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若给人“生猪腿”带有鄙视和嘲笑的意味的话,樊哙“死且不避”,难道能容忍项羽当众侮辱自己吗?这个问题的求证将牵涉到当时人们饮食习惯及风俗等问题,这里暂不做探讨。然而,如果有学生做了这个层面的思考,那么不可否认,教师的释词教学已经开始调动起学生深入文言文阅读的积极性了。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这个句子中的“间”意义可以做一番疏导。课文中注释为:“取道芷阳,抄小路走。芷阳,在今陕西西安白鹿原。间行,抄小路走。”那么此处把“间”解释为抄小路有失偏颇,应注为“偷偷地,秘密地”更为贴切。《古代汉语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康熙字典》中“间”字都没有“抄小路”这一释义。《古代汉语字典》在“间”字下有“偷偷地”这一义项,以《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为例。《王力古汉语字典》也指出“间”可“用作副词,秘密地”,亦有《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为例。再如《汉书・高帝纪上》:“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颜师古注:“间出,投间隙私出,若言‘间行’‘微行’耳。”《前汉・高帝纪》:“步从间道走军。”注:“间,空也。投空隙而行,不公显也。”并且,下文“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中的“此道”应与上文“道芷阳”相对应,而不是与“小路”相对应。再者从前文可以看出杀刘邦已是在范增的谋划下做了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并定下擒杀暗号的。并且项羽四十万大军定是军士林立、戒备森严,可沛公竟然借“如厕”之机明目张胆地抄小路走了,岂不是不符合情节的发展,令人捧腹?若“间”解释为“秘密地,偷偷地”,便使情节的发展顺畅自然很多。沛公从项羽军中脱离,必得“秘密地”进行,才有可能安然无恙地从项王四十万大军的军营里脱身逃去。因此,司马迁在这里一个“间”字的修饰作用是不加细心品味难以体会的。

二、 于释词教学中感受文本用字在塑造人物上的栩栩如生

《史记》作为纪传体通史,其重大贡献是把历史著作从以事件为中心转到了以人物为中心上。因此,《史记》的遣词用字,不仅在叙事上倍显贴切形象,而且在人物的塑造上,也尽现栩栩如生。司马迁这位语言大师善于用一字一句、片言只语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看则同一种句式,表达仅一字之差,而其意义有一定差别。仔细咀嚼,耐人寻味,十分传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 项羽――举手投足尽显霸王之气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人物细节的行为、言辞等。而人物细节的行为、言辞又通常体现在只字片语上。如《鸿门宴》中对项羽形象的塑造,可以说在千字间尽显项羽复杂而又鲜明的性格特征。“项王按剑而跽”中的“跽”字,课文给了很详细的注解:“[跽]古人席地而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直身,两股不贴脚跟为跪;跪而挺腰耸身为跽。这里指准备起身刺击。”由这个解释,学生可以清楚地知晓“跽”是一个动作。但课文注释忽略了“跽”这一动词一个很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它是表示注意或以示礼貌的坐姿。《释名》:“忌也,见所敬,忌不敢自安也。”《战国策》:“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客人乎。’”《庄子・人间世》:“擎跽拳曲,人臣之礼也。”这几个例子都表示以示尊敬与礼貌。若按《鸿门宴》下文中项羽称樊哙为“壮士”来看,项羽对樊哙的第一印象是很不错的,在看到“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樊哙时,顿时肃然起敬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理解“跽”字在此可以说有以示尊敬或礼貌之意。另外,面对目视自己的樊哙,项羽当然也会引起高度注意,因此会自然地抬起臀部,挺直腰部。司马迁这一个“跽”字可以说不仅将项羽当时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出来,而且对其性格的展示也增色不少。一方面表现出了项羽为人的耿直真诚,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他的性格弱点,也就是心无城府,这也是导致他垓下之围、四面楚歌这样的悲剧性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来看“赐之卮酒”这个句子中的“赐”字,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字,可以解释为“给予”。当然,学生都会知道这个解释,现代汉语中也很常用,因此课文后也未加注释。但这样一个简单的字,也可以细心品味,从中体会项羽的性格特征。“与,予,赐,授”都可表示“给予,授予”的意思。但“赐”含有“位高者对位低者,特别是君王对臣子、子民,是前者对后者的恩赐,行为带有强制性”这样一层意思。阅读作品时考虑到了“赐”的这一层意思,则可以想见项羽此人的妄自尊大和以势压人。再对比分析《鸿门宴》上文刘邦在接见项羽的属下项伯时“奉卮酒为寿”的谦虚客气,则刘邦、项羽英雄间孰成孰败的原因也可在“赐”与“奉”两字间大致呈现。尽管项羽“喑叱咤,千人皆废”,但却没有谋略,刚愎自用,因此从其失败的主观原因上看,便是自断了前程。

另外,出自范增之口的“君王为人不忍”这一评价也侧面烘托了项羽的性格,为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课文中没有对“不忍”加以解释,通常我们会理解成“不忍心”,也就是“不残忍”的意思。这种理解是有依据的。《说文解字》:“忍,能也。”段玉裁注:“凡敢于行曰能,今俗所谓能干也,敢于止亦曰能,今俗所谓能耐也。能耐本一字,俗殊其音。忍之义亦兼行止。敢于杀人谓之忍,俗所谓忍,害也。敢于不杀人亦谓之忍,俗所谓忍,耐也。其为能一也。仁义本无二事。先生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中皆必兼斯二者。” 但看过《项羽本纪》便可知其残忍好杀戮。如在攻打襄城时,“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又“攻城阳,屠之”。公元前206年“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并且曾暗地里让人击杀义帝于江中,连一个可怜的义帝也不放过,真是残忍至极。因此,这里的“不忍”理解为“不忍心”会不会不符合项羽性格?如果不符合项羽性格,那么“不忍”可以怎样理解呢?《史记校正》:“案晋语一称晋献公使申生伐东山,佩之以金。仆人赞闻之,曰:‘使之出征,而示以坚忍之权。’(节引)韦注:‘坚忍,金也。’此文忍字,亦与上文‘玉’相应,‘不忍’犹言‘不坚忍’耳。所谓‘当断不断’者也。” 这里把“不忍”应理解为“不坚忍,即当断不断”可以作为解读文本时的一个参考。那么项羽既然残忍之极,又为何会在这紧要关头当断不断?这和他重义气、重感情的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关联。虽然项羽杀人无数,但对士卒却恭敬爱人。由此士卒才会为他在战斗中拼死奋战,以一当十。韩信也曾说他“见人恭敬慈爱,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刘邦为脱离鸿门之危便很好地利用了项羽的这一性格特征。他先让项伯带话给项羽,降低自己的身份,以示自己是项羽的部下,绝对不会背叛项羽,另外又亲自向项羽请罪,并指出自己劳苦功高却受误会的委屈之情。这种种的理由,触动了项羽,让其在紧要关头犹豫而当断不断。由此可见,对“不忍”二字的释义,使得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也更深了一层。

著名历史学家曾这样评价项羽:“他的英勇、坚强、慷慨、坦白和丰富的情感,都是英雄本色。”学生中也有很多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充满期待和热情。如果教师在释词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字词,体会项羽这一英雄形象,则会更容易让学生在看似枯燥的释词教学中聚精会神。

(二) 刘邦――谨慎言行凸现城府之深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在释“赐之卮酒”的“赐”字而引入项羽骄纵自负的性格时,本文已经谈及刘邦“奉卮酒为寿”的“奉”这个动作。《说文》:“奉,承也。”段玉裁注:“《手部》曰:承,奉也,受也。”《王力古汉语词典》“奉”字下有义项为“恭敬地捧着”,并以《礼记・曲礼》“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山中,奉而献厉王”,《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为例。《古代汉语词典》“奉”字下也有义项为“恭敬地捧着”,以《左传・成公二年》“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等为例。因此,这里“奉卮酒为寿”的“奉”应解释为“恭敬地捧着”。从高祖在为其父亲太上皇祝寿时用的这个“奉”字我们可以看出该字所带有的表示恭敬的色彩。按说项伯是项羽的部下,地位并不高于刘邦,刘邦不必表现得如此谦恭,但在司马迁的笔下,却用一个“奉”字写尽刘邦为奉承并拉拢项伯而表现出的恭敬尊重之态。看过《史记》的人都会对刘邦的阴险狡诈颇有体会。当然,刘邦的这种性格特征,在《鸿门宴》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司马迁往往在遣词用字上着意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内心世界。如同是对对方的部下,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项羽表现出的是一种骄纵自负之态,而刘邦却极力降低自己的身份,表现出一种阿谀奉承之态。一“赐”一“奉”两字间便可见两人性格之绝然不同之处。并且,在刘邦在临走时所说的这句简单的话中,我们还会发现同是赠礼,给项王用了“献”字,给范增则用了“与”字。“与”是一般的“给予”意思。而“献”不仅是给予,“献”字带有下级向上级进献这样一层意思。《说文・犬部》:“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尔雅・释诂》:“享献也。”《尔雅注疏》:“致物于尊者曰献。”如《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汉书・邹阳传》:“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因此,刘邦用一“献”字也寓意表现自己对项羽的毕恭毕敬。由此可见,很容易在理解文本时被忽视的“持”字与“献”字,也可以品味出刘邦的缜密心思,让人对刘邦的性格有了更鲜明的认识。

刘邦为人处世,能屈能伸,在下层政权混够多年,又练就了一套察言观色、见势说话的本领,所以尽管有时嬉笑怒骂不拘礼节,粗野得很,可在关键的一些场合却能婉言卑词,句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合乎于礼。像鸿门宴上见到项羽以后所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句句都是套近乎、灌迷汤,终于解除了项羽对他的思想警惕。

(三) 樊哙――夸张举动勾勒勇士形象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之。

这两句话可以说在短短几十字间便将樊哙的勇士形象及性格特征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在释词教学时,教师势必会谈到“目眦尽裂”的含义,学生也会对这四个字的意思很感兴趣。通常很多学生会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去意会。那么“尽裂”的“尽”字便会想当然地按现代汉语的惯性理解为副词“全部、皆”,如此就会心生疑问:樊哙的眼眶是否是真的裂了呢?当然,樊哙的眼眶是不可能真的裂了的。事实上这里的“尽裂”解释为“竭尽全力绽开”就很妥帖了。《说文・皿部》:“尽,器中空也。”《王力古代汉语字典》指出由此意可引申为“竭尽”。《广韵》:“尽,竭也。”《古代汉语词典》中指出“尽”可释为“竭尽,尽力表现出某种动作行为”,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补其阙,此战之所由克也”,又如《左传・文公七年》“同官为寮,吾尝同寮,能不尽心乎?”此二例“尽”都应解释为“竭尽”才符合文意。另外,“裂眦”一词在《淮南子》中也出现过,《淮南子・泰族训》“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目裂眦,发植穿冠”这里的“裂”应该和“”一样为动词,“目”释为“张大眼睛”,而“裂眦”释为“绽开眼眶”。理解了“目眦尽裂”的含义后,樊哙的那种愤怒的神情、勇士的状貌便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

另外,“拔剑切而之”一句中的“”字,课文下有注释“[]同‘啖’,吃”,因此,一般教师也不会多加解释。但既然“”表示“吃”意,那按照古代汉语的常用表示,做“食”便可,又为何要特地用一个“”字。并且,《说文・口部》对“”的解释即“食也”。事实上,“”字有其特殊的含义,“多指因饥饿或其他原因而狼吞虎咽,饥不择食,而且其所及宾语多较特殊。如《墨子・节葬下》有‘楚之南有啖人国’等语”。樊哙是刘邦的一名武将,曾“以屠狗为事”,勇武猛烈。“”表现的“吃得快”这一特点正好符合了樊哙的个性,十分形象且准确地刻画出了樊哙,一个勇猛壮士的豪爽和临危不惧、忠心耿耿的形象跃然纸上。司马迁在只言片语间便让一个千古勇士的形象在人们心中烙下了深刻的烙印。

刘邦和项羽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 职校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实效性

现代人会说“我想和你结婚”,而古人会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现代人会说“我没办法去,但我真的很想去”,而古人会说“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现代人会说“你该回家了”,而古人会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古语隽永,古语优雅,古语有致。跨越千年的时间隧道,至今熠熠生辉。然而,时至今日,打开这一隧道的钥匙――语文,却被越来越多的人丢弃。

没有升学压力,不是专业课,作为一名职校语文教师,我越来越感觉到语文教学的尴尬,越来越感觉到母语学科――语文,在学生心目中地位的一落千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静下心来,查找资料,决定进行一次教学改革,力求使职校语文教学具有实效性。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载体,凭借它,可以帮助学生穿越千年的文化隧道。因为没有应试的压力,这一点也给了我很大的灵活性。

一、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兴趣在人的学习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学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单调了,多媒体成了教学的得力手段。

演一出好戏,上一堂好课,应该说没有规定的方式。就上课而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增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教学质量是有很大作用的。

讲授《琵琶行》时,我利用电脑给学生播放了配乐朗诵,随着忧伤的琵琶曲响起,同学们的思绪一下子被拉进了文本中,随着优美的诗篇感受着作者情感的起伏。对于缺乏人生经历的学生,用这种方式来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是十分有效的。经过多媒体的引导,学生很快抓住了本文的情感线索,对理解本诗的主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只要善于挖掘其中的趣味性,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将教师教的动力转化为学生学的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寻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成了我每次上课前必做的功课。

在学习《荷塘月色》、《台湾蝴蝶甲天下》等课文时,多媒体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将竞赛机制融入语文教学,打造竞赛课堂

“没有竞争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把竞赛机制引进了语文课堂,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小组研讨,自主发现问题,并采用小组对抗的形式,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贴近文本,就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充满“斗志”。

在讲述《鸿门宴》之前,我了解到学生对秦汉战争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刘邦、项羽二人的评价存在着分歧,因此在解决了重点实词虚词与文本的翻译问题后,我从讨论对二人喜欢的原因入手来分析这篇文言文。

经过小组的充分讨论后,学生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喜欢刘邦:(1)机智,表现在初到鸿门时的谦卑隐忍、能言善辩,离开鸿门时慌而不乱,回到军营后又能够果断除奸――这一切都说明刘邦是一个非常机智的人。(2)遇事能够沉着应变,初到鸿门时善于抓住项羽的性格弱点,投其所好据理力争,稳住形势以观其变;趁樊哙闯帐,项羽赐酒赐肉,气氛缓和之际,借故“更衣”而逃离“虎穴”。

喜欢项羽:坦诚直率、重情重义,与刘邦比起来,他更富有人情味。表现在当刘邦初到鸿门时顾及兄弟之情而未将刘邦杀掉;在刘邦看似真挚、合“情”合“理”的言词感动中说出了“曹无伤”的名字;在樊哙闯帐的情形下对樊哙的勇敢感到敬佩,这是因为两人在这一点上性格有相同之处。

令我意外的是有一个小组对刘邦、项羽二人都喜欢,认为“成也英雄,败也英雄”,原因在于刘邦有大智慧,充满理性;项羽重情义,只不过项羽的重情重义被刘邦所利用,成了他政治、军事道路上的障碍。

经过一节课的讨论,学生对刘邦、项羽二人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对其他人物的分析与文本的掌握问题也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敏捷、快速反应的人,能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快地适应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

三、培养学生“每天读一点,每天写一点,每天背一点”的习惯

名师魏书生老师曾说:“一个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做同类事,做得多了,就形成了习惯,而习惯了的事情,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做,想停止都很难。”

我一直在思索:何为语文?语文学习的习惯应该是什么?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要想“口头”成功,就要以“书面”的读、写为基础。而我一直认为,被诗书滋养的人,他得到的绝不仅仅是飞扬的才情和视野的开阔,实际上更应该是一种丰富的人生。我在读书过程中也总能看见类似的话语:“谁不善于阅读,谁就不善于思考。”“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所以,我把阅读作为一个根本。“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用进废退”的,为了巩固阅读,同时也为了配合学校的读书识字工程,我也注重“背”和“写”,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给学生订了每天“三个一点”。

刚开始的几天,学生做得还不错,但几天过后,就有调皮的学生拒交作业,我秉持的态度是不愠不火、不批评、不发脾气,只一句话:“抓紧时间写,我下次再来看。”我是班主任,出入班级的次数很多,这个“下一次”可能就是下午,所以,要的次数多了,他们自己也就“烦躁”了,这个“三个一点”也就继续坚持下去了。时间长了,学生们每天见面时往往会先说一句:“‘债’准备好了吗?‘老班’一会就来讨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学期里班上38名同学都坚持了下来,即使是寒假期间也是每天都干一点。

让我更加欣喜的是,本来只是想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却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学生们仍叫我“讨债老班”,但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班级管理越来越容易,并且在学习其他学科时,尤其是专业课也有了很好的习惯。这一步是走对了,让我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