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白内障手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白内障手术范文1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56例,老年性白内障 143 例,先天性白内障 3例,外伤性白内障 5例,并发性白内障2例,代谢性白内障3例。其中男 63 例,女 93 例,年龄 33~94岁,平均年龄67岁,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36 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20 例,术前非矫正视力:光感 19 例,手动 34例,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
2 护理
2.1 宣传教育及心理护理 我院收治的患者大多数年龄偏大,情绪过度紧张、激动,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全身疾病。从心理角度考虑,要求患者心理素质好,情绪稳定。因此,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亲切交谈,宣传卫生健康知识,介绍住院须知,观察分析患者心理状况,了解患者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护士还应向患者解释说明该手术采用表面麻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痛苦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加对护士的信任,从而易接受护士给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这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2.2 术前护理 术前护士要反复训练患者注视显微镜灯保持良好的固视。因为术中眼睑痉挛,眼球转动,不利于手顺利进行,要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取得良好配合。冲洗结膜囊且通泪道。同时护士给予患者 0.25%氯霉素眼药水,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每日4 次滴眼,使结膜囊消毒,减少术中、术后感染机会,维持术中瞳孔放大,利于手术操作。
2.3 手术室准备 接患者入手术室之前,护士提早入手术间开好空调,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保证老年患者在整个手术中处于一种舒适状态。
3 术后护理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因白内障患者多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一般护理 保证患者休息,不可过度活动,不能用力揉眼,避免用力咳嗽,大声说笑。术后数天,可给患者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软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视力检测 术后第一天检查视力,对那些视力无明显好转的患者,要注意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一般在一周甚至一个月之内可逐渐复明。术后注意询问视力情况,特别是术后小时至天,若视力下降、眼睛发红、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应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白内障手术范文2
久拖易致青光眼
临床上,很多白内障患者误认为要等到完全看不见时才能开刀治疗,殊不知拖久了可能会合并发生青光眼,严重影响视力。同时,随着白内障的不断加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其实只要白内障的发展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就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白内障在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时期可能发生青光眼。其一是在发展期,晶体膨胀向前推挤眼内房水外流,一旦外流受阻,就会出现眼胀不适、视力下降,严重时会出现同侧头痛明显,并伴有恶心、呕吐感。其二是白内障已经到了成熟期,需要行手术治疗时,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久拖不治,白内障进展到过熟期,混浊晶体中的成分渗出,在眼里引起炎症反应,同样可以堵塞房水外流的通路,引起青光眼。
而一旦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视力会急剧下降,再进行手术治疗就变得很困难,并且手术后患者的视力也会明显受到影响。
手术并非越早越好
但是,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并非越早越好。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术后恢复快,但也并不意味着一旦发现白内障就要做手术。虽然如今的人工晶体研发速度很快,但它们远不能与人类自己的晶体相比。
在白内障的初期,患者可以用药物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中医认为,老年性白内障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亏损,精血不足,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此外,血虚肝旺、肝经郁热上扰或阴虚湿热上攻也可致晶体混浊。所以在白内障早期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补益肝肾,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或服用中成药障眼明片,达到升阳利窍、退翳明目的目的,减少眼部炎症发生,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老年性白内障前期与中期视物模糊、眼睛疲劳、头晕眼花等症状。
当白内障药物治疗无效,视力下降至明显影响患者生活时,便可进行手术。
白内障手术范文3
白内障是一种可治性眼病,但是目前人们对白内障治疗的最佳时机认识存在误区,以致延误了最理想的治疗时间。
白内障,就是透明的晶状体变混浊,是目前世界上首位致盲性眼病,主要表现为视力进行性和无痛性下降。
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白内障盲人约有1 600万~2 100万人。在我国,目前白内障患者有500多万, 急需手术治疗的接近200万左右,每年新增的白内障人数约40万 ~60万。
传统的白内障手术是采用囊外摘除术或囊内摘除术,所以手术要求在白内障成熟期或近成熟期为宜。人们传统观念认为,视力达到0.1以下或白内障“长熟了”才可以手术。上世纪80年代后,白内障手术技术有了飞跃式进步,超声乳化手术已成为目前白内障手术的首选方法,相比传统白内障手术方式,其具有如下优点: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无缝线;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光损伤减少;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散光轻、视力恢复好。
低视力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过熟期白内障,可能会因为晶状体的乳化和晶状体囊膜通透性的改变,引起其他并发症,轻者影响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重者还会导致不可逆盲。
白内障手术范文4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角膜知觉;干眼症;泪膜
Abstract
A part of patients have discomfort symptoms of eyes after cataract surgery,such as reduction of cornea sensation,sensation of dryness, foreign body sensation,burning sensation,and the effect of cataract surgery incisionto tear film. We analyzed the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 systematically, and the analysis would be helpful to the choice of the appropriate method to do the oper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complication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KEYWORDS: cataract surgery; corneal sensation; dry eye symptom; tear film
Zhang S, Li YZ. Research of ocular surface changes after incisions of cataract surgery. Int J Ophthalmol(Guoji Yanke Zazhi) 2010;10(9):17191721
自六十年代Kelman医生发明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 aspiration,Phaco)技术以来,由于其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愈合快,恢复迅速且稳定等显著优点,八十年代很快被发达国家的大多数白内障医生所接受,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白内障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老年性白内障已成为人群中致盲的首要原因。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以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大量用于临床。同时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不断提高也获得超声乳化的相同效果,更为广大眼科同仁所接受。尽管白内障手术切口缩小,对角膜组织的损伤减轻,但临床发现仍有相当多的患者出现术后术眼角膜知觉减退,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等眼部不适症状,以及手术切口对泪膜产生的质和量的影响。我们就其病因,发病机制及处理进行系统分析,探索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对眼表的影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一定指导意义。
1角膜的神经支配及其功能
1.1角膜的神经支配
角膜的神经由3种神经组成:感觉神经、交感神经和非特异性神经[1]。角膜的感觉神经支配起源于三叉神经眼支分出的睫状神经,其小分支于角巩膜缘进入角膜,形成基质神经支,呈放射状向中央分布,主要分布在角膜的前1/3基质内、上皮下,形成角膜神经纤维网,司角膜知觉[2]。这些神经末端主要为水平分布,颞侧多于鼻侧[35]。神经末梢发出分支放射状分布于整个角膜,中央区和旁中央区的神经纤维最为密集[3]。根据Muller等[6]最新的研究,认为角膜神经自角膜各个方向呈放射状进入角膜,在角膜中央区,主要呈垂直方向贯穿角膜。OliveiraSoto等[7]也证实中央区角膜神经大体呈垂直走向,这与Muller等的结果相一致。Calvillo等[8]运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活体角膜,也得出角膜神经垂直走向的结论。
1.2角膜神经的功能
角膜是全身中神经终末最多的部位,其感觉最为敏锐,这种敏感性对角膜有保护作用。角膜存在交感神经的肾上腺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乙酰胆碱能神经系统,起主要作用的是乙酰胆碱能感觉神经系统。角膜的神经支配受损害使其敏感性降低,反射性泪液分泌减少,感染的机会增加。角膜神经不仅具有感觉功能,而且对角膜起营养和代谢作用。因此,角膜神经损伤后,除了表现为角膜知觉减退,还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角膜营养和代谢障碍,延缓角膜损伤的修复过程[9]。
2白内障手术对角膜知觉的影响
Müller等发现人类角膜的神经纤维束从鼻侧或颞侧进入角膜,其走向方向为9∶00~3∶00位[4]。角膜知觉由高至低依次为角膜中央、角膜鼻侧、角膜颞侧、角膜下方、角膜上方[10]。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部分眼部手术常损伤角膜神经,导致角膜知觉下降或丧失[5]。手术切开角巩膜主要破坏该神经纤维网,引起角膜知觉的长期效应改变。从动物实验到临床观察各种眼前节手术一旦损伤了角膜基质的神经支,它们就较难再生,从而会影响到角膜神经末梢功能的恢复,还可影响伤口的愈合,增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减少上皮的代谢能力,使角膜失去细胞连接的骨架结构[3,11,12]。角膜神经缺失及再生的密度取决于手术过程中切口的类型、深度及范围。大切口白内障手术,引起大而广的神经束破坏,导致贯穿角膜表面的大范围角膜知觉减退,恢复缓慢[3]。Ram等[13]发现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角膜缘切开120°范围时,术后角膜敏感性的下降可持续2a以上,甚至可终身存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如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屈光手术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相比,切口小,对角膜神经损伤小,因此角膜知觉减退较少[14]。尽管术中极少的角膜受累,但术后角膜知觉仍有减退。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切口仅3mm,根据国内张汉承等[15]的观点,认为透明角膜切口可造成切口周围神经纤维中乙酰胆碱和胆碱酯酶的运输障碍,使角膜局部知觉下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知觉的减退不仅发生在切口部位,同时也发生在远离切口的部位[16]。白内障手术的角膜隧道切口做在上方角膜缘,切断了位于该部位角膜缘的神经纤维,导致术后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下降。郑丹莹等[5]研究显示,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1d全部患者角膜知觉显著减退,中央减少40.4%、颞侧减少39.9%,上方、下方和鼻侧分别减少33%,28.5%,28.7%。上方、下方、鼻侧角膜知觉术后6mo恢复,中央及颞侧角膜切口知觉术后1a恢复。Ratna等[17]比较了经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手法碎核与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两组术后角膜知觉的变化。结果显示,手法碎核组术后15d各点角膜知觉恢复到基础水平。超声乳化组术后15d角膜知觉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并与术后1d角膜知觉水平相近,颞侧角膜知觉的减退与下方角膜知觉的减退密切相关。颞侧切口引起的角膜知觉减退不仅出现在切口部位,远离切口部位也可出现角膜知觉减退。术后7d和15d,两组之间角膜知觉的改变在各部位均有显著性差异。孙荔等[18]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两种不同切口(经上方巩膜切口和经上方角膜缘切口)对角膜知觉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切口术后角膜知觉均下降,巩膜切口各点的角膜知觉恢复比角膜缘切口快,对角膜知觉的影响小。以上研究均表明,白内障手术损伤角膜神经,使角膜知觉降低。切口大小、部位对角膜知觉的影响至关重要。切口较大,对角膜神经的损伤广泛,角膜知觉下降严重。切口部位位于神经走行较密集的区域,对角膜神经纤维的损伤较重,角膜知觉的减退不仅出现在切口部位,远离切口的部位也可出现,因此对角膜知觉的影响较大。人类角膜的神经再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数月或数年时间[1921]。角膜知觉的减退与恢复与手术创伤的程度及伤口的愈合有关,术后角膜逐渐恢复知觉是角膜上皮神经分支及部分基质神经再生的结果[22]。白内障手术虽然损伤了角膜神经,使角膜知觉下降,但大部分术眼术后角膜知觉可恢复到术前水平。
3白内障手术对泪膜的影响
泪膜由黏液层、水液层和脂质层组成,在眼表面形成一光滑的界面,湿润并保护角膜和结膜上皮。泪膜中黏液、蛋白质、脂质和电荷是保护角结膜上皮组织、维持泪膜稳定性的重要成分。泪液的分泌量和泪膜的稳定性异常,常常引起各种眼表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部分眼部手术可影响术眼泪膜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导致发生干眼。有研究表明,术后有症状者超过30%,说明手术影响了眼表面,眼表上皮受损,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成分改变,不适主诉增加[23]。白内障手术切口对泪膜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泪膜的质和量两个方面。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泪膜内层、黏蛋白的亲水作用正常与否和角膜上皮的完整性是维持正常的泪膜破裂时间(BUT)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杯状细胞正常功能丧失或减弱,则黏蛋白产生量减少,影响泪膜的亲水作用,破坏泪膜的完整性。乳化角膜上皮由于各种急、慢性原因受损,就会影响泪膜的附着力[24]。白内障术后泪液分泌的增加主要为神经源性的泪液分泌增加,是由于手术创伤所造成的术后眼表充血,炎症创伤的刺激引起的。表现为泪液分泌量的变化,Schirmer试验增加。泪膜的稳定性和眼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术后泪膜稳定性下降,眼表结构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手术后角膜知觉下降,瞬目次数减少。(2)手术对上皮的直接破坏。手术对角膜上皮的损害可由于器械操作时的机械性损伤和超声能量的损伤所造成,另外炎症反应也能对上皮造成伤害[22]。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一般选择在角膜上方的角巩膜缘部位,手术切口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大,术中操作多少会损伤部分角膜缘干细胞、部分结膜杯状细胞及结膜干细胞,减少黏蛋白的分泌量。另外,术后炎症反应、组织水肿、切口愈合、术后角膜散光、术后滴用的眼药水中含有苯扎氯胺等防腐剂的毒性作用等均可减弱亲水性黏蛋白对眼表上皮的黏附能力,导致术后泪膜的稳定性下降[24]。有研究结果显示[25],经颞侧角膜缘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在术后1及2d,泪膜的稳定性大幅度下降,BUT明显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和泪液分泌量明显增高,同时泪膜脂质层的形态也受到明显破坏,直至术后7d泪液的分泌量才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0d各项检查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Ratna等[17]研究比较了经上方巩膜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和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手法碎核组较超声乳化组泪膜质的降低更显著,但两组泪膜稳定性的差异并无显著意义。两组中泪液分泌量增加仅在术后1d,而在术后7d和15d泪液分泌逐渐减少。这可能由于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导致泪液分泌的增加。由于炎症的自然消退或者术后给与抗炎滴眼液,术后15d泪液分泌量逐渐减少。小切口手法碎核组在手术起始步骤中,结膜的分离和巩膜外层血管的烧灼,可能使上皮微绒毛和杯状细胞丧失,并减少黏蛋白的产生,从而使泪膜稳定性降低。 角膜知觉变化对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的影响:(1)角膜知觉改变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角膜知觉的降低会引起瞬目动作减少,而泪膜的稳定性有赖于正常频率的瞬目动作。瞬目是泪膜重建的基础。每次眨眼时,瞬目动作将泪液黏蛋白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也将水液层和脂质层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从而完成泪膜重建。眨眼间歇的延长,会导致泪液的蒸发加强,眨眼次数减少,影响黏蛋白在眼表的均匀分布,从而水液层和脂质层无法很好地附着,影响泪膜重建。(2)角膜知觉改变对泪液分泌的影响:眼表面和泪腺功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泪液的产生、分布泪液的眨眼机制和泪液的清除是眼表的感觉神经的刺激作用的结果。我们认为,角膜感觉减退会引起泪腺负反馈降低,从而导致泪液分泌减少。本研究中上方角膜知觉的减退与泪液分泌量的下降成正相关,中央角膜知觉与泪液分泌无相关关系[26]。
4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发生
几乎所有的眼科手术均可引起泪膜不稳定,造成术后干眼症[27]。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短期内,无干眼症的患者可出现干眼的症状、体征,甚至达到干眼症的诊断标准。但绝大多数人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至术前水平[23]。有研究表明,白内障手术可引起干眼症,开槽切口可加重患者术后早期的干眼症状。在显微镜灯光下暴露时间延长可增加干眼的测试值[28]。目前白内障术后的干眼症状越来越受到关注,临床上观察到白内障术后有两种类型的干眼症:早期干眼症和长期干眼症。大部分术前泪液分泌正常患者的早期干眼症是可逆的,并且与手术和术后用药等因素有关。术后发生长期干眼症状的大部分患者,术前患眼的泪液分泌已经不正常或者泪液分泌量在临界状态,由于不可逆的干眼症可引起眼表疾病。早期诊断并迅速治疗干眼症对白内障术后维持眼表稳定性和视力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29]。
5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发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白内障手术引起术眼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等眼部不适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手术创伤:手术切口及术中操作会损伤部分角膜缘干细胞、结膜杯状细胞,减少黏蛋白的分泌量;术后炎症反应、组织水肿可减弱黏蛋白对眼表上皮的黏附能力;手术改变了术前角膜表面光滑弯曲度;因而导致术后泪膜的稳定性下降。(2)术后炎症:术后充血炎症反应,促使白细胞趋化和溶酶体酶的释放,促进角膜的损害,加重干眼症状。(3)术后频繁长期应用多种含苯扎氯胺等防腐剂的滴眼液。防腐剂的毒性作用可减弱黏蛋白对眼表上皮的黏附力,导致泪膜不稳定;药物本身的毒性反应,可致结膜充血、滤泡增生、甚至结膜瘢痕、角膜上皮糜烂,从而导致泪膜不稳;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是非特异性环氧酶(COX)抑制剂,不仅阻断引起炎症的COX2还阻断具有发挥各种内环境平衡作用维持正常生理的COX1,其对COX1的阻断作用可能会损害眼表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对角膜的损害,导致泪膜不稳。(4)白内障患者大多为老年人,而老年人下方球结膜易发生松弛,堆积于下穹窿,导致泪膜不稳、泪液清除延缓、眼表炎症,诱发间歇性眼干涩、流泪等症状。(5)手术后角膜知觉下降,瞬目次数减少。当角膜受到干燥刺激时,感觉神经末梢发出冲动,引起反射性瞬目,使泪液均匀分布于眼表[30]。
6小结
由于白内障手术损伤了角膜神经,破坏了泪膜的稳定性,引起角膜知觉减退及干眼症状。因此,采用巩膜切口以尽可能减少角膜神经的损伤,术中动作轻柔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术后选用对眼表上皮损伤轻的滴眼液,术后1mo内辅以人工泪液治疗,将会减轻角膜和泪膜的损伤,促进角膜知觉的恢复,增加泪膜的稳定性,减轻患者术后出现的眼部不适症状[26]。
参考文献
1 Ueda S, DelCerro M, LoCascio JA, et al. Peptidergic and catecholaminergic fibers in the human corneal epithelium:An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electronmicroscopic study. Acta Opthalmol Suppl 1989;192:8089
2杨斌,陈家祺,王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角膜知觉的改变.中华眼科杂志 1998;34(1):5052
3 Kohlhaas MD.Corneal sensation after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1998;24(1):13991409
4 Müller LJ,Verensen GF, Pels L, et 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corneal nerve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7;38(5):985994
5郑丹莹,龙艳,郭未艾,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角膜知觉的影响.临床眼科杂志 2004;12(4):300302
6 Muller LJ, Marfurt CF, Kruse F, et al. Corneal nerves:structure,contents and function. Exp Eye Res 2003;77(2):253
7 OliveiraSoto L, Efron N. Morphology of corneal nerves using confocal microscopy. Cornea 2001;20(4):374384
8 Calvillo MP, McLaren JW, Hodge DO, et al. Corneal reinnervation after LASIK:prospective 3years longitudinal study.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4;45(11):39913996
9丁东梅,陈辉.LASIK术后角膜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纵览 2006;30(2):8488
10王礡,刘汉强,王洋,等.正常人角膜不同位置角膜知觉的测定分析.中华眼科杂志 2003;39(7):436437
11 ChanLing T, Tervo K, Tervo T, et al. Longterm neural regeneration in the rabbit following 180° degrees limbal incision.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87;28(12):20832088
12 ChangLing T, Vannas A, Holchen BA, et al. Incision depth affects the recovery of corneal sensitivity and neural regeneration in the cat.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0;31(8):15331541
13 Ram J, Gupta A, Brar G, et al. Outcome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dry eye.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2;28(8):13861389
14 Santosh Khanal, Alan Tomlinson, Leonard Esakowitz, et al.Changes in corneal sensitivity and tear physiology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Opthal
Physiol Opt 2008;28(2):127134
15张汗承,周祖濂.泪腺病学.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2:91
16 Xu KP, Yagi Y, Tsubota K. Decrease in corneal sensitivity and change in tear function in dry eye. Cornea 1996;15(3):235239
17 Sitompul R, Sancoyo G, Hutauruk JA, et al. Sensitivity change in cornea and tear layer due to incision difference on cataract surgery with either manual smallinsicion cataract surgery or phacoemulsification. Cornea 2008;27(Suppl 1):S13S18
18孙荔,阎启昌,张劲松.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切口对角膜感觉影响的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4;33(3):265266
19 Kohlhaas M, Klemm M, Bohm A, et al. Corneal sensitivity after refractive surgery. Eur J Implant Refract Surg 1994;6:319323
20 Koenig SB, Berkowitz RA, Berkowitz RA, et al. Corneal Sensitivity after epokeratophakia. Ophthalmology 1983;90:12131218
21 Kohlaas M, Lerche RC, Klemm M, et al. Aesthesiometry after cryokeratomileusis an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Eur J Implant Refract Surg 1995;7:164169
22 Murphy PJ, Corbett MC, OBrart DP, et al. Loss and Recovery of corneal sensitivity following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for myopia. 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 1999;15(1):3845
23李虹,袁非,王历阳,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眼视光学杂志 2005;7(3):162165
24李小燕,孙洁,曹永保,等.白内障手术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观察.临床眼科杂志 2006;14(1):4950
25刘祖国,罗丽辉,张振平,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的变化.中华眼科杂志 2002;38(5):274277
26张劲松,滕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的变化及与角膜知觉的关系.眼科 2005;14(3):151154
27 Yu EY, Leung A, Rao S, et al. Effect of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on tear stability. Ophthamlmology 2000;107(12):21312135
28 Cho YK, Kim MS. Dry eye after cataract surgery and associated intraoperative risk factors. Korean J Ophthalmol 2009;23(2):6573
白内障手术范文5
【关键词】 农村; 白内障; 防盲手术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4.068
新医改启动了白内障复明工程,加速了防盲复明工作的进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地实施,使农村白内障患者复明得到了有力的保障[1]。2009年8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结合新农合开展了农村白内障患者手术,使防盲复明工作得到了加强,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完成手术654例患者均为山东省海阳市农村居民,年龄32~94岁,平均68.5岁。其中男286例,女368例。术前视力为光感63例,手动173例,数指177例,0.02~0.1者131例,0.2~0.3者110例。伴有糖尿病73例,伴高度近视26例,伴有外伤史15例。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进行血压、血糖等术前检查,如有异常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如伴有泪囊炎、结膜炎等做相应处理,完善光定位、色觉、角膜曲率、眼AB超及眼压和泪道冲洗检查。计算人工晶体度数,选择晶体。术前3 d,给予左氧氟沙星眼液滴眼,4次/d。术前给予鲁米那钠0.1 g肌肉注射,复方托吡卡胺和安尔卡因术前滴眼3次。
1.2.2 实施手术 2%利多卡因3 ml球后阻滞麻醉。按照晶状体颜色分级法分级,对Ⅰ~Ⅳ级核的患者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PHACO),对Ⅴ级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2]。两组均采用角膜上方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组采用环形撕囊,撕囊困难或失败者改为开罐式截囊、转核、娩核,吸出皮质,植入人工晶体,检查切口密闭性,一般不需缝合。超声乳化组,环形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碎核,吸出皮质,植入人工晶体,密闭切口。术后观察1 d,无并发症出院。
1.2.3 术后处理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贝复舒眼药水滴眼4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1.2.4 术后随访 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对虹膜脱出、人工晶体移位等并发症做相应处理,重点对伴糖尿病和术后视力低于0.1的患者随访。
2 结果
完成手术654例,其中超声乳化术(PHACO)489例,囊外摘除(ECCE)165例。PHACO组术后3 d视力≥0.05者455例(93.0%),视力≥0.3者382例(78.1%);ECCE组术后3 d视力≥0.05者135例(81.8%),视力≥0.3者88例(53.3%)。术后1个月视力<0.1的患者主要原因是视神经萎缩、高度近视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角膜白瘢等。术后随访结果,严重角膜水肿11例,虹膜脱出6例,视网膜脱离1例,晶体移位3例,视网膜出血4例,术后继发青光眼1例,经积极治疗后好转。124例植入水凝胶后房人工晶体,554例植入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后房人工晶体。6例患者因晶体悬韧带大部分断裂或后囊破裂严重未植入晶体。
3 讨论
白内障仍是我国人口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在农村,尤其在边远山区,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课题[3],农村白内障复明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笔者采用超声乳化术大大简化了传统ECCE的手术环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快,在防肓工作中有明显的优势[4];同时超声乳化技术快捷、有效,可以群体化,大规模手术,尤其可安全地应用于早期白内障手术,它的推广应用将显著提高我国白内障手术的数量与质量[5]。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植入折叠人工晶体,可减少术后散光,提高手术效果。PHACO组中只有25.4%(124/489)植入折叠型后房人工晶体,主要原因是折叠晶体多为进口,价格较高,农村患者负担大,因此应该加大我国折叠人工晶体自主研发力度。对硬核、高度近视、晶体部分脱位性的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会增加手术风险。现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6]。经观察除虹膜脱出ECCE组多于PHACO组外,两组其他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视网膜出血均发生在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因此应加大伴糖尿病患者的随访工作。
总之,对农村患者,Ⅰ~Ⅳ级核采用超声乳化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Ⅴ级核实行囊外摘除术,仍是一种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两者结合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农村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张三揖, 蒋日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民看病难初见成效――对安阳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分析与思考[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22:10-11.
[2] 施玉英. 现代白内障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81.
[3] 赵家良. 我国白内障盲的防治任重道远[J]. 中华眼科杂志, 2003,39:257-259.
[4] 诸菊梅, 陈银, 杜方群, 等. 江苏无锡市惠山区白内障防盲手术732例统计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 2010,10:1593-1595.
[5] 管怀进.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白内障手术的数量与质量[J]. 眼科, 2006,15:7-9.
白内障手术范文6
我现年70岁,是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早期),这种白内障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有区别吗?何时手术较好?
江苏省无锡市 黄义华
王健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副教授):老年性白内障(即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您目前的白内障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断必须是除外其他眼病原因,晶状体有浑浊且最佳矫正视力在0.8以下。因此,您必须作验光检查和眼底检查,如证实眼底并无高度近视导致的一系列变化,且矫正视力可达1.0,则可能是晶状体的老化,而非白内障。如有晶状体浑浊,且视力低于0.8,则可诊断为白内障。
当您去诊断老年性白内障时,还应进行一系列检查,如测量眼内压,以排除青光眼存在的可能性;眼底检查以了解眼底情况;验光以确定屈光状态的变化;眼部B超检查,以了解玻璃体及视网膜的情况。还可以通过一些检查以了解眼部视功能是否正常,这包括光定位检查、红绿色觉检查及5米光觉检查,这对于了解视网膜、黄斑及视神经功能很有帮助。
治疗白内障的根本方法可考虑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包括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这种手术方法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其优点是手术时间仅需不到30分钟,切口仅为2.8~3.4毫米,且为斜坡状,患者不需卧床休息,生活可自理。在矫正视力低至0.3时即可考虑手术;如有必要,矫正视力在0.5~0.6时也可手术。
(摘自《家庭用药》)
儿童能吃降糖药吗
我儿子刚满10岁,人很胖,最近偶然发现血糖偏高,医生给他开了降糖药,请问儿童吃降糖药有副作用吗?
上海市汪伟星
李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由于你提供的情况不详,不知道你儿子目前的血糖高到什么程度,空腹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血糖值是多少,是否已经确诊为糖尿病?通常,只有当确诊为糖尿病之后,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可用降糖药治疗,1型糖尿病则需用胰岛素治疗。一般来说,肥胖儿童比较容易患2型糖尿病。目前,2型糖尿病患儿可以用二甲双胍治疗。服药前,患儿必须先查肝功能。若肝功能异常,应慎用,因为该药对肝脏有一定的副作用。
(摘自《大众医学》)
窦性心律不齐
要紧吗
我家孩子在体检中查出窦性心律不齐,平时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不知这种情况要不要紧?对心脏有无影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张女士
关德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体检查心电图时,常常会得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一般来说,这种“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多是由于呼吸变化、精神紧张等因素造成的,不必过分担心。
(摘自《生活报》)
长期使用制氧机氧疗有危害吗
我因患有呼吸道疾病而长期使用制氧机氧疗,听说输氧管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易产生霉菌,危害健康,请问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如有,应如何避免?
四川省雅安市 罗杰夫
刘仍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制氧机适用于需要氧疗和氧保健的人群包括: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肺炎、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等;⑵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脑缺血、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等;⑶高原缺氧病症患者。如高原肺水肿、高山病、高原昏迷等;⑷易缺氧人群。如中老年人、孕妇、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长期从事井下或密闭空间作业者、过度劳累者等;⑸其他如机体免疫力差、体弱多病的人群,中暑者,煤气中毒者,药物中毒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