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积极心理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范文1

〔关键词〕英国;儿童青少年;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庆祝优秀品质;Celebrating Strengths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6-0018-02

在学校里,通过各种“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积极心理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把积极心理学引进学校,是通过课堂中已有的概念,而不是用特别的新单元引进积极心理学。

一、“庆祝优秀品质”( Celebrating Strengths)项目

珍妮・福克斯・伊德斯(Jenny Fox Eades)[1]在学校里进行的庆祝优秀品质项目在英国的部分学校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些学校已实验了五年多。

珍妮发现,讲故事、节日庆祝活动和个体积极品质在学校中有某种协同作用。她把这些因素归纳在一起创造了一个项目,即学校“庆祝优秀品质”项目(Celebrating Strengths in Schools)[2]。该项目是针对儿童、青少年以及为这些人服务的老师和家长们提出的训练内容。该项目运用积极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借鉴传统故事,创造独特的学校或社区庆祝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自己和他人个性中蕴含的积极品质,寻找工作、学习和休闲中新的、更多的热情。这个项目把庆祝优秀品质渗透到了整个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中。

1.在“讲故事”中提高觉察自己和他人积极品质的能力

在“讲故事”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练习并渐渐学会一种方法,即:使用简单的线索讲故事,在讲故事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然后在同伴之间寻找这些优秀品质。 这增加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觉察彼此及自己优秀品质的能力。同时,讲故事建立了孩子们听的技能和对故事结构的理解,而这两个技能是文学课程的两个部分,所以,这种形式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传统学习技能。

2.把“讲故事”融入到学校标志性庆典活动和节日中

庆典活动和节日通常在学年的开始或结束。传统的节日,像庆祝丰收、庆祝复活节、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节等,常常是学年开始和结束的标志。那么,把发现优秀品质和讨论优秀品质的故事编进相关联的节日里,融入具有感谢和感激之情的传统故事中,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会发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孩子们在故事中所编的活动可以发生在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庆祝优秀品质”特点[3]

许多事情与庆祝优秀品质相关联。由于“庆祝优秀品质”项目不是课程,所以,理想的方式是把它渗透到现有的课程和学校活动中。“庆祝优秀品质”项目主要强调三个方面:连接、可持续发展和灌输意义,其目的是识别和发展某种优秀品质。

1.连接:第一,当孩子学会察觉故事中的优秀品质后,他们会自然地继续前进,注意在讲述者和在彼此之间寻找优秀品质。第二,孩子们学会了听。在一个讲故事小组里,孩子们彼此承认故事活动中呈现出的优秀品质,从而建立了社会连接。

2.可持续发展:坚持力是干预的重要方面。珍妮・福克斯・伊德斯强调要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与具体概念相连接,使活动切合实际。例如,通过与优秀品质相连接的符号和颜色,运用视觉提醒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孩子加深印象,将优秀品质强化在孩子大脑中。

3.灌输意义:庆祝优秀品质的意图(而不是具体的目标)是将意义灌输在孩子们的体验中。如在一个讨论开始时,孩子们会被问到:“你想怎样上这一课?”和“你希望谁上这一课?”

在讨论的开始,设置意图提醒孩子们,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想要怎样上这个课;提醒孩子们,我们的课程是值得的,因为它可以由某人提供。就像当人们致力于为某人做某项工作时,人们会愿意真心实意地努力做好它。当目的被赋予意义时,动机似乎被增强了。也就是说,当孩子们上课的目的转变成“我希望这个课如何上,而且我希望这个课由谁上”时,学习的动机被强化了,学习的主动性相应提高了。

三、“庆祝优秀品质”目的

好事总是多磨,孩子们积极品质的培养及形成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它需要时间的磨砺。“庆祝优秀品质”项目就是以培养24个积极品质[4]为目标,在一学年中力争使孩子们熟悉这些优秀品质,然后再用两年的时间理解和使用这些优秀品质。

四、“庆祝优秀品质”方法及步骤

1.头脑风暴:对于不同的人,每一种“优秀品质”的意义不同。孩子们可能怎样认识这个品质,喜欢它的哪一点,也就是说,孩子们如何分享和理解这个品质是训练活动的第一个重要部分。

2.理解优秀品质:使孩子们渐渐意识到,他们了解和知道了这个品质的含义。

3.使用优秀品质:引导孩子们思考使用优秀品质的方法,并努力使每个孩子拥有这些品质。

这些活动大多数学校都可以做到,而且有些学校还能在某种程度进行延伸。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这些活动不仅帮助了孩子们,而且还帮助了孩子们的老师,使师生一起共同理解并拥有所有的优秀品质[5]。

心理学家亚历克斯(Alex Linley)和里纳(Reena Govindji)对“庆祝优秀品质”项目的评价是[6],该项目有以下作用:一、能够改善教师的幸福感和信心;二、使得教师更加享受其工作;三、改善了学生的信心、行为和实现目标的能力。

詹妮・福克斯・伊德斯相信,“庆祝优秀品质”项目在一所学校的实践大约需要三年的时间,将可以将积极心理学和优秀品质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我们深知,好事虽好,但它需要花费时间。

总之,学校庆祝优秀品质活动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如何帮助教师和学生在每日生活和学习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的教学或训练,如何为学生提供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的方式与方法。

注释与参考文献:

[1]珍妮・福克斯・伊德斯(Jenny Fox Eades)是一位作家和教育顾问,她是应用积极心理学省略国际会员,国际积极工作坊省略的创始人之一,她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PPRC.gg保持密切联系。她著有Celebrating Strengths: Building Strengths-based Schools、Classroom Tales: Using Storytelling to Build Emotional, Social And Academic Skills Across the Primary Curriculum)和A Strengths Gym。她为《泰晤士报》、《初级教育和早期教育工作者》撰稿,她进入学校和大学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的培训.

[2]Fox Eades, J. (2006). Classroom Tales: Using Storytelling to Build Emotional, Social And Academic Skills Across the Primary Curriculum. Kingsley Publishers.

[3]Fox Eades, J. (2008). Celebrating Strengths: Building Strengths-based Schools. UK: Capp Press.

[4]陈虹,张婷婷.美国积极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上):18~21.

[5]周雅,刘翔平.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基于“优势”的评价和预防体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4(下):4~7.

积极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品味;影响因素;测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5-0004-00

心理学历来主要关注痛苦和功能障碍,然而自积极心理学诞生起,研究者们对了解积极功能的深层原因和结果越来越感兴趣。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的主题不断扩展,近来已经引发了了解积极主观体验的新兴趣。200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莱恩特(Fred B.Bryant)认为,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结构因素,品味(savoring)也应该属于积极主观体验的研究领域。这个观念的核心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不仅仅指没有主观苦恼,人们通过处理负面事件的方式减少痛苦并不能保证一个人能够用体验积极事件的方式去促进健康。由此可见,研究品味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品味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去体验爱、真理和美丽,它给人们带来了现实的幸福感。

一、品味的概念

1. 国外品味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品味的概念最早来自拉丁语,其不仅仅包括对认知反应的知觉,并与审美、美味和博学相区别,是一种超越愉快的体验,包涵个人较高的规则意识和洞察力。完整版牛津字典(Simpson&Weiner,1989)从两个方面定义品味:第一,欣赏品尝食物时的乐趣;第二,欣赏任何体验的乐趣。

品味早期作为一个过程的概念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中。本瑟姆和马歇尔((Bentham&Marshall,1789)认为主观效用决定因素包括愉,其通常源于期待未来满足感。杰文斯(Jovens,1905)提出,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引起愉快和痛苦的情绪:(1)回忆过去;(2)对当下事件的知觉;(3)期待未来事件。他把第三种方法叫做期待愉快,这是经济行为的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勒文施泰因(Loewenstein,1987)提出,品味是“源于未来消费期待的积极效用”。

兰格(Langer,1989)首先从心理学的视角解释品味,他认为品味是人们专注的知觉和归类体验的新方法。凯斯(Keyes)认为积极情绪状态中的满足感来自品味过去和现在。布莱恩特(Bryant,2003)认为品味至少包括四方面的含义:(1)留意快乐和欣赏积极体验;(2)发生在当下的即兴感觉;(3)从主要的社会和自尊的需要中解放出来;(4)关注和留心一些体验,而不局限于关注享受愉和各种自我满足感的体验。具体而言,品味是积极主动地对任何经验的欣赏性享受过程。国外学者对品味概念进行了严谨的研究,其中布莱恩特提出的品味概念最详细最全面。

2. 国内品味概念的古今变迁

品味的内涵在我国有一个变迁的过程。古人把品味解释为各种肴馔。如:在《礼记·少仪》中,“问品味。曰:‘子亟食於某乎?’”在唐代白行简所著的《李娃传》中:“乃张烛进馔,品味甚盛。”在宋代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大内》中:“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

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勃兴和中间阶层的崛起,“品味”一词在现代社会逐渐流行。我国学者刘欣认为,品味的内涵和外延正紧随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人们对品味的理解不再从经济意义出发,而是从更深层次上把品味与心理、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紧密联系。学者李志培认为,在社会理论发展的中国语境下,品味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品味不仅是一种状态,而且也是一种过程。根据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品味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1)尝试滋味;(2)仔细体会;(3)物品的品质和风味;(4)格调和趣味。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品味的内涵得到了扩展和丰富。

二、品味的研究

1. 品味理论的探索研究

(1)最优化水平理论

贝尔纳(Berlyne,1960)在进行有关婴儿注意实验时发现:如果一些视觉刺激不够新奇,婴儿不会去主动注意;如果刺激过于新奇,他们就会回避这类刺激。因此,贝尔纳提出人类倾向于关注中等水平新奇的刺激。这种中等水平的新奇刺激特别容易引起人们去欣赏和品味。个体注意到这种中等水平的新奇刺激,只要这个刺激保持适度水平的新奇性,个体就会处于品味这类刺激的状态。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类刺激也会失去活力和吸引力,它给人们带来的特殊愉也会逐渐消失。

依据这些研究,赫尔森(Helson,1964)提出对知觉反应的“适应水平”概念,认为人经常会适应和习惯品味的愉快过程。赫尔森(Helson)定义“适应”为: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不断减弱,并重新建构有关刺激的认知以及刺激对生活影响的认识。之后,布里克曼、柯茨和加诺夫-布尔曼(Brickman ,Coates &Janoff-Bulman,1978 )等学者扩展了这个概念,提出对愉快刺激的适应速度受到刺激物的质量和多种知觉维度的影响。如果令人沉浸于品味的体验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刺激,我们不希望品味它太久。如果这个刺激是复杂的,包括感知觉的维度,在适应这些事情直到品味过程消失之前,我们自然会主动去关注刺激的各个维度。

最优化水平理论作为一个基本的品味理论典范,是一个启发式的理论观点,有助于我们由浅入深地理解品味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文化;融合;力量;幸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21-02

200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就中国文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中华文明做了精辟的概括,他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着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

连续5000年的文化,本身就昭示一个道理:这个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本质在于,能有效地协调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关系;这种文化既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又有利于族群的发展;既有利于当前的发展,又有利于长远的发展。从而保证了文化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维系着民族的旺盛生机,使中华民族保持着幸福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保持着不怕困难愈挫愈奋的品质,保持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品德。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要培养的基本品质。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将中华文明提炼为: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重要内容。这也正是我将中华文化与积极心理学联系起来的理由。

一、融合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群的总称,中华文化也是多种文化的融合。这一特点可以从“龙”的图形中得以体现。龙是地球上没有的动物,而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却有龙的图形和龙的概念。古人没有文字,抽象概括的能力也相对较低,然而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创造了龙,设计了龙的形象,龙是一个九不像的形象,表现出了融合团结的理念,表现了叱咤风云、腾云驾雾的力量,鹿角、鱼鳞、蛇身、狮鬃、鹰爪、虾眼、马齿、牛嘴、狗鼻、公羊须,总之是众多动物的组合,众多动物优秀成分的组合。

所以,中华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它综合了五十六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千百年来约定俗成形成共识的是以儒释道为主的文化,有众生平等的佛学思维,有阴阳统一的道家哲学,更有讲究秩序、讲位置的儒家思想。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从而决定了它的包容性,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它会不断地从世界各种文化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

二、天道的概念蕴含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关注力量和幸福的学问,中华文化蕴含着这两个基本理念,价值先是强调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永不停滞的动力。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克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至理名言。

中华民族对“天”、对自然有着敬畏之心,他们敬畏天的永恒,敬畏天体运行规律的强大力量,他们发现月球围绕地球周而复始地运转,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表现出不可抗拒的规律性;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种秋收、暑往寒来,表现出极强的秩序性;太阳又在银河系,随着众多星体,各有其位、各有其序、有条不紊,不急不缓。究其原因是宇宙天体各守其位,各自遵循自己的运行规律,运行在特定的轨道内,不错位,不乱序,才保证了宇宙天体的正常运转,保证其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的祖先,带着对上天的敬畏,发现了“位置”和“秩序”是天体运行的两个重要因素。他们坚信人世间也应该有种规律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除了社会制度以外,还有社会的伦理和道德。儒学认为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就像是天体运行规律一样,是不可违逆的,故而称之为天理。将人际关系概括为五种,既为“五伦”。也就是作为一个人应该处理好的五种关系:一是夫妻伦,这是五伦的基础,是保证一个人充满自信,有力量有幸福感的基础。二是父子伦,强调父慈子孝,父母要关爱子女,慈爱善良,明是非,辨善恶,以身作则;儿女要尊敬父母,承父志,扬传统,为父母争光。三是兄弟伦,强调为兄之道,要关爱弟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显兄长之风;为弟之道,要尊敬兄长,表现出谦让和恭敬的品德。四是君臣伦,也就是上下级关系,讲究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的相互负责的上下级关系。五是朋友伦,强调朋友间诚信友爱。

在这五种关系中,中华文明特别强调了三个关系的三个主要方面。父子关系中强调了父亲的主导作用,即父为子纲。在君臣关系中强调了君的主导作用,即君为臣纲。在夫妻关系中强调了丈夫的主导作用,即夫为妻纲。中华文化认为,这种有重点的五伦关系,像天体运行一样有着不可抗拒性,顺之则安,违之则乱。

其次是幸福感,中华文化强调品德与幸福紧密相联系,有德才有幸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一个人的道德,是力量和幸福的保证,厚德才能载物。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都强调了一个人的幸福感与其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孔夫子有一个最聪明的学生叫子贡,他曾向孔夫子提出了一个很智慧的问题:“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意思是,您可不可以教一个字而让我终身奉行?孔子说,是宽恕。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博爱,才能行仁道,才能接纳别人,关爱别人,从而才有自己的幸福。

三、中华文化的三个传承渠道与社会支持系统

中国佛教界有一位大师,就是八十三岁高龄的净空法师,他曾很形象地说,中华文化,靠三个庙传承下来。一是祠堂,二是孔庙,三是城隍庙。

祠堂是中华民族家庭、家族祭祀祖先教育子孙的重要场所,祠堂中设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特别是为家族立过功,争过荣誉的先祖,都会以浓重的笔墨写下光辉的一页。他们的事迹和功德就成为教育子孙的最好的教材。祠堂的教育都要求子孙守道德,立大志,光宗耀祖。那些违背道德辱没家族的人会被家庭家族所抛弃,摆不上祠堂,入不得家墓,成为奇耻大辱,所以祠堂在美德的传承中发挥了很强的作用。

孔庙是传承儒家文化,教化国民的场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有尊师重道的光荣传统。教师在社会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讲求“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的位置仅次于父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只有品德高尚、学问精湛的人方可为师,他们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

城隍庙是以因果报应为基本理念,劝导人们行善戒恶的场所。俗语道行善之家必有余庆,行恶之家必有余殃,使人们对做坏事的后果有畏惧之心,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引人扬善抑恶。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三个庙堂保证了人的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系统,祠堂使每个人归属到自己的家庭、家族,从而保证了最基本的安全感。孔庙,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靠师生组成的无形的组织,成为另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使人有力量感。城隍庙使那些有道德做善事的人们形成一个以志同道合为目标的无形的组织,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社会支持系统就成为人们有幸福感有力量的保证。

积极心理学范文4

1.1人性观上的继承与发展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出发又归结到人,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的一项指针,一种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刘华甚至提出,人性应该成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笔者深以为然,故而从人性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人性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人性观居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在其人性观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学家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个静态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有机体内部有积极成长倾向,驱使着有机体向着完满发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内发性、选择性、形成倾向和实现倾向的特点;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设性、积极性、向上性、可信赖性的价值定向。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伤,也应该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治愈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积极心理学都反对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或被环境决定的有反应的有机体,反对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各种心理疾病、行为拉回到对人自身的探索中来,人本主义提出人是有尊严、有价值、充满潜能的独特个体,认为人有积极成长的倾向,人可以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使自身趋于完满,沿着这一思路,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挖掘人的积极品质和优点,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帮助人们探索生活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他们先后举起了心理学研究人性的旗帜,使心理学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回归于人性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起为人性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共同诠释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都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人性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研究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与价值,所以其坚持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与此相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所以其研究对象自然是普通人。

1.3研究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的尊严、价值,探索人的动机、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心理学也在努力构建一幅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的宏伟蓝图,既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满意、感激等,也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创造力、审美力等,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研究积极的机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共同的研究主题,两者都强调研究人的需要、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等。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马斯洛建构了以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思想体系,罗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罗洛•梅主要探讨人的现时存在价值、自由选择,提出了存在本体论和存在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主要理论支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主观性,重视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潜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而相比较而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就开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愉悦与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个性、价值、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在群体与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与宗教,它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时,它也跳出了个体自身,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与群体层面研究人类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因为积极心理学相信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可见,积极心理学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同时重视对群体与社会机构的研究,重视人际关系,这一切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关乎着人类的命运。

1.4研究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主要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以整体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它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反对科学主义,坚持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反对原子主义方法论,坚持整体分析法。诚然,人本主义提出的方法论构想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其仍然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重视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推崇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分强调内在的自我,过分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这就给人本主义打上了思辨哲学的印记。人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从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对立面,限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相比之下,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十分包容的态度,它一方面继承了人本主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绝非实证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分析,也重视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认为,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有多种渠道,科学不应该只崇尚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忽视另外的渠道,科学的心理学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中获取数据,也可以从对独特个体的个案研究、访谈,以及大众的普查,历史资料的分析等渠道中获得实证。积极心理学对研究方法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2总结与展望

积极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干预策略

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警察是力量的象征,是“忠真智勇、奉献为民”的英雄形象,人们耳闻目睹的总是他们如何帮助群众战胜罪恶、勇保平安的英雄事迹,很难想到警察其实也是血肉之躯,更是心理危机易发人群之一。直到2003年全国才逐步启动警察心理健康工作,2005年,才将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一项警心工程逐步推进[1]。2009年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加强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但由于一线警力紧张,各级公安机关很难从有限的警力中抽出专门人员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于从事该工作的民警来说,心理服务工作只是他们的兼职工作,既谈不上专心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更不用说专业的学习、提升与服务。此外,只有当警察遭遇重大心理危机、出现异常反应后才会安排警察内部专业人员或聘请外部专业人员进行临时心理干预工作,事前预防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使得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效大打折扣。积极心理学主张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2]。这些理念给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带来诸多启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优势在于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解释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人固有的积极天性入手来解决问题,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可以尝试以下完善策略。

(一)坚持“预防胜于干预”的工作理念

警察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警察每天面临的危险与挑战无法避免,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我痊愈的本能,关键是要警察能够挖掘出这些潜能、培养出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平时我们要通过一系列项目的训练,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民警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施加影响,使其形成警察这一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3],即平时就要加强和突出对警察积极品质的训练和培育,从而增强心理资本、心理弹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的应对能力,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凸显预防的力量[4]。1.加强警察积极思维的训练。消极的思维通常会导致压抑、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接纳降低以及自尊感消除,并具有成瘾性,使这种情况得以维持并延续下去,积极心理学将其称之为“毒性思维”。有研究表明它扎根于否定论的个性特征,可能始于童年早期羞愧感和内疚感的反复出现,是一种延续到成年期的条件化(习得的)反应[5]。它不仅通过反复消极思考使人们对生活和自己的看法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将会使精神和身体的压力反应延续,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对身体产生损害。因此,积极心理学主张加强积极思维的训练来提升人们心理品质与生活质量。塞利格曼在其广受好评的书《习得乐观》中指出,我们可以通过“改释”(解释风格的改变)、“认知重构”等途径培养积极思考的一面,并转向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2.增强警察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消极情绪常限制我们可能选择的范围,匆忙应对危险;积极情绪能扩大注意范围,增强我们思维与行为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6]。“乐观主义者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积极的态度会吸引积极事件以及那些幸运的人”,如果你能愉快地入睡,那么你就有可能愉快地醒来;并且“乐观是可以习得的”。甚至有研究发现,年轻人乐观的思维可以预测他35年后的幸福生活[7]。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创设条件,加强警察“享乐能力”的培养,突出警察“习得性希望”等乐观特质的培养,远离习得性无助,积极引导警察愉快体验。3.加强信仰、美德、性格优势等其他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信仰使人具有对于宇宙目的和意义的更高信念,指导个人在全景中的位置,能够塑造一个人的行为,为其提供强大的心理慰藉。对于许多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来说,当所有其他东西都失效的时候,信仰是使他们保持正常的重要支持力量。积极的人类力量与美德是对抗心理疾病发生的缓冲器,是积极心理干预的最有效途径。

(二)建设一支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干预专业队伍

1.从事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积极的人”[8],为确保危机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对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选择与培训,而不能随便指定一个民警来兼任。他应该能专心致志、准确地倾听并作出合适的反应,具有稳定、支持的技巧和探索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并能将经验整合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去。危机干预工作者应通过适当的训练,使自己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突如其来的危机境遇下,都能保持稳定、完整的情绪。2.冷静、自信、坚韧、乐观等是世界级心理危机干预大师所必须具备的特征[9],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也不例外。面对失去了控制的工作对象,危机干预工作者必须保持冷静、镇定,将事态保持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创造一个稳定的、理性的工作氛围,从而为当事警察提供一种有利于恢复平衡的模式,这是对当事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帮助。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放松技术是保持冷静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工作人员有能够把工作对象从危机中解脱出来的信心和毅力。3.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还需要旺盛的精力、良好的组织能力、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对警察职业创伤的了解和体验。他们既是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同时也是普通民警,既需要热情、美德,也需要体力与组织、反应能力,还需要有对警察职业的理解和认同。

(三)突出对当事人积极品质的激发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和冲突,每个人也都有积极向上的自我成长能量,当面对冲突带来的失控危机时,人人都是自我心理危机的调适者和自我心理发展的决定者。因此,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和调动当事警察内心固有的力量,突出对其自身积极性的挖掘和应付机制的应用,突出伤口自愈后的内心成长与发展。也就是说,警察自身应该是危机干预的主体,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1.要与工作对象建立起积极互信的关系,确定和理解对象所认识的问题。危机干预中,评估对象及其危机境遇是关键,如果危机干预工作者所认识的危机境遇并非当事警察所认同的,那么干预工作者所运用的全部干预策略和付出的努力都可能失去意义,对当事人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在干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运用理解、共情、真诚、接纳及尊重等核心倾听技术,对预者的危机程度、身心状态、应付机制及相关支持系统等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和理解当事警察的问题所在并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同时,工作人员要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和愿望搁置一旁,真诚接纳对象的个人品质、观念、问题、境遇。2.要引导工作对象做出积极选择,确保对象的安全。当事人的安全是危机干预过程中的首要目标,应将安全问题自觉纳入到自己的思维与行为之中,尽量将当事人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可能。多数情况下,工作对象处于思维不灵活的状态,不能恰当地判断什么是最佳的选择,甚至认为无路可走了,因此,干预工作者应该从环境支持、应付机制或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等多种途径帮助对象认识到还有许多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以选择,其中有些积极选择比别的选择更为合适。3.要发挥工作对象的应付优势,制定积极行动步骤。在危机干预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协助当事警察制定干预计划,计划应包括对象自身的应付机制和周围环境能够提供帮助的资源。应付机制应该是具体、积极和实用的,可以重新唤起对象对生活的信心。计划的制定应该注意发挥对象的应付机制优势和长处,注意对象自主功能恢复的需要,帮助恢复对象的心理平衡和树立信心。因此,工作人员应适时与对象合作制定行动步骤来矫正其情绪的失衡状态,不能剥夺他们的自力、独立性和自尊,要让其感觉到这是他自己的计划,恢复他的自主性和控制性。此外,要激励工作对象做出积极承诺与保证,逐步恢复其心理平衡。危机干预工作者要善于激发对象的积极性,要及时得到对象的承诺与保证去应对或根据计划实施行动。

(四)重视警察支持系统的积极建设

危机是复杂的,阻碍的来源既可能是发展性的,又可能是境遇性或存在性的,均受多重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不只是工作人员的单打独斗,需要团队合作,需要重视支持系统的全面建设。1.重视积极人际关系的建设。著名的哈洛恒河猴实验早就说明家人间的依恋不单是生理需求,更是发展社会功能的需要。依恋理论的三阶段实验也一致表明“安全型依恋可以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拥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成人在压力下表现出较少的不安,不太可能抑郁、更有可能拥有高水平的自尊、在有需要时会更有可能向他人寻求支持、不太可能离婚等。因此,积极心理学据此倡导“他人在我们快乐以及如何享受快乐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感情上的优势比才智上的优势更令人满意,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全面健康和预防危机的基础”。2.重视赋能机构的积极建设。赋能机构即能赋予人以积极能量的组织(机构)。影响心理危机反应程度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个体的环境决定着危机处理的难度,而家庭和同事又是直接影响问题解决和能否恢复到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系统疗法理论认为,如果我们希望治疗个体,那么把他/她置于家庭系统内考虑是重要的。个体的问题行为既源自交互作用的家庭单位,也源自更大的社区和社会系统[10],也就是说,如果在同一时间受到危机事件影响的人很多,那么以邻里、社区、地区为单位的整个生态系统都需要干预。此时仅仅处理危机中当事警察的情绪创伤是不够的,积极心理学极力主张从好家庭、好社会、好工作场所、好学校等赋能机构入手,共同努力,彼此融合成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公安机关必须与社会相关部门建立良好关系,应该立足公安自身资源,采取专家会诊、专家培训、与专业机构联动等形式有效利用社会力量,建立警察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快速通道[11]。危机干预工作人员平时应与有关机构建立个人联系并密切合作,走到社区中了解哪些关键人物可以为对象提供帮助,建立积极有效的工作关系网,及时恢复危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3.重视舆论平台营造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氛围。针对信息化带来的媒体革命,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通过微信、微博、微视等网络媒体的力量,一方面通过知识介绍、双向互动、在线服务等多种路径提高警察心理素养、增强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警察主动应对社会发展对规范执法、执法监督的新挑战,及时有效引导舆情,避免质疑、丑化甚至围攻当事警察的事情发生,传递正能量,给当事警察以最有力的社会支持。

作者:皮华英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皮华英:《积极心理学视角的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初探》,《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皮华英:《警察心理健康及其维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页。

[4]宋凤宁:《心理弹性对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危机的中介作用》,《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第10期。

[5][6][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侯玉波等译:《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35、121页。

[7][9][美]吉利兰(BurlE.Gilliland).[美]詹姆斯(RichardK.James)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55、67页。

[8][美]西华德著,许艳等译:《压力管理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2008年版,第61页。

积极心理学范文6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应该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仅仅是消极的心理疾病的预防和矫正。从这种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成人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成人教育,顾名思义,是指成人即已经工作过或有了一定社会阅历的人,又重新进入校园接受继续教育。这其中既包括各种学校的函授、夜大、进修生,也包括一些委托培养、定向代培等形式的学生。这个群体,由于特殊的背景和经历,使得他们与普通高校统招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下面简单介绍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

年龄、知识水平层次结构良莠不齐,导致其自我价值认同感不强。具体而言,他们会因为年龄、知识水平层次较低而显得更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另外社会上的“成人教育的文凭不如普通高校文凭好”这样的观点在无形之中也给了这一群体成员以很大的压力。同时部分学生因此而无法合理恰当地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

承担着多重压力。在学业上,成教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不扎实,学习任务重,学习难度大。在工作中,依旧承担着较重的工作负担。另外,一些成家并育有子女的成教学生还肩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多个角色和学习、生活、工作的多重压力,使他们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其心理健康状况亟待关注。

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成教学生在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上存有相对矛盾的两种状况。一种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动机,希望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因而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另一种学生持有“得过且过”“混文凭”的想法,缺乏学习动机,厌学,缺课,逃课,考试时抱着侥幸过关的心理,对待学习内心迷茫。

经济状况及生活琐事引发的问题。一些成教学生由于经济状况,家庭、生活中的琐事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一些女性成教学生,往往因生活琐事而承受更多压力。这些均不同于高校统招学生,却也需要引起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的注意。

如何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进行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

通过以上对成教学生特点以及其心理特点的探究,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确实需要引起关注。而目前更多的解决措施是从例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手,本文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试图提出一些新的工作方向,为成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从主观体验层面

很多成教学生是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大学学习,或边工作边学习,对他们而言,身心达到一个较稳定的成熟阶段,且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已有的知识系统对其来说是丰富的资源库。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着重引导其积极对待已有的经验系统,并将之与眼前的知识学习联结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其学习的自信心与动机。不仅可以幸福地过好现在的学习生活,也可以对过去的工作有满意感。当一个人既能对自己的过去满意,又能幸福地活在当下,那他的心理健康则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从个体成长层面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在个体成长层面,我们要着重关注个体积极的心理特征,尤其是积极的内在力量、美德、审美体验、工作能力等。对于成教学生而言,肯定他们的学习动机,认可他们的理想与抱负,这正是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维持学习行为的最佳途径。很多成教学生都是因为不满足现状而通过参加成人教育的学习来提升自己。据与成教学生沟通了解,很多人表示,他们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获得真才实学,学到知识,提高知识技能水平,提供工作能力,增加自己在这个竞争激烈社会的筹码。同时,他们在工作中积累并培养出来的工作能力是很多高校统招学生所不具备的。当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放在这些积极的内在力量与自我成长的动力上面时,一方面可以促进成教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其自身更好的成长。这就建议我们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把学习内容与现实工作内容相结合,把心理健康活动与其自身的需要联系起来。

上一篇信息经济学

下一篇劳动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