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1
一、利用课题,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知识的介绍和讲解。这里的真实环境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情境。一个比较成功的学习情境的创设,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趣味性;二是实效性;三是可行性。可以这样说,教学效益的高低与教师创设情境的水平高低是成正比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执教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一个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单刀直入地开始了新知的教学。
师:有4粒巧克力豆,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粒?(生击掌两下,表示每人分得2粒)
师:有2粒巧克力豆,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几粒?(生击掌一下,表示每人分得1粒)
师:只有一粒巧克力豆,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粒?(生不知道怎样回答,一时语塞)
生1:半个!
师:对,半个。那半个该怎么写呢?(学生苦苦思考问题的答案,忽然遇到的新问题令他们兴奋不已)
……
上述教学,教师先通过生活实际引出分数知识,再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这就使教学化抽象为具体、予枯燥以趣味。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授课过程正是运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创设了一个成功的学习情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过程,指导探索
教学就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提炼教材的中心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学内容进行高屋建瓴的把握,从而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条件,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之后,执教教师这样展开教学:(1)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的读法、写法以及它所表示的含义。(2)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有更丰富的认识。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图形的二分之一后,再与同伴交流。学生的指尖上跳动着智慧,他们用不同的折法表示着,有的学生还折出、、、等分数。(3)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教师当机立断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学生正反双方各抒己见,针锋相对,场面异常热烈。最后,只见反方代表任意撕下圆形纸片的一部分,问正方代表:“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代表无言以对,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队伍之中。(4)介绍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教师让学生先自己给分数的各部分命名,学生把分数线命名为平均分线,突出了分数线的本质含义;将分子起名为分父、分公,体现了分母与分子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笑声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窍门记住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纵观这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她是以教材的重点作为学生探究学习内容的突破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辩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由于教师的设计新颖独特,注重过程,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地参加探讨、争论等活动,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寻路探真,总结提高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2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A.《周髀算经》 B.《笔算数学》
C.《九章算术》 D.《几何原本》
2.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位置关系保留在人脑中的表象即是( )
A.空间知觉 B.空间思维
C.空间观念 D.空间想象
3.现代教学论主要研究( )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对学的指导 D.教材的编排
4.《奏定小学堂章程》中规定高等小学堂修业(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5.学生学习了角之后,再学锐角、直角和钝角,这时发生的迁移是( )
A.逆向迁移 B.水平迁移
C.负迁移 D.垂直迁移
6.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 )
A.主体 B.客体
C.主体与客体 D.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7.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布卢姆 D.奥苏伯尔
8.学生在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概念后,再把它们归纳成“柱体”,这种概念的同化属于( )
A.类属同化 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 D.下位同化
9.加里培林认为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最方便的活动是( )
A.言语活动 B.具体活动
C.物质的活动 D.物质化的活动
10.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
A.主体作用 B.主导作用
C.平等作用 D.评价作用
11.电视成为“视听教育”工具起源于( )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12.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克伯屈 D.卢梭
13.我国当前的高考属于( )
A.预示性考评 B.显示性考评
C.形成性考评 D.诊断性考评
14.知道男工人数与女工人数之比为8∶7就想到女工人数与男工人数之比为7∶8,这种思维方法是( )
A.联想 B.类比
C.归纳 D.演绎
15.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活动属于( )
A.联想 B.类比
C.归纳 D.演绎
16.数学中的定理和性质等都属于( )
A.数学判断 B.数学推理
C.数学归纳 D.数学习题
17.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依据是( )
A.数学教师 B.数学课本
C.同学交流 D.生活实践
18.奇数与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的关系是( )
A.包含关系 B.对立关系
C.矛盾关系 D.并列关系
19.要求学生看到有关图形、实物或模型,能初步认识其外形,说出其名称的教学要求是( )
A.直观认识 B.初步认识
C.认识 D.掌握
20.教案的主体部分是( )
A.教学方法 B.教学过程
C.教学手段 D.教学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小学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 )
A.正确的四则计算能力 B.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C.初步的空间观念 D.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E.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0世纪30年代我国广为采用的算术教材有( )
A.《笔算数学》 B.《最新初小算术教科书》
C.《复兴初小算术课本》 D.《复兴高小算术课本》
E.《复兴算术教学法》
23.影响迁移的内部因素之一是知识的( )
A.系统性 B.概括性
C.灵活性 D.可辨性
E.稳定性
24.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因素有( )
A.学习动机和兴趣 B.学习策略
C.思维水平 D.教师的教学方法
E.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水平
25.课堂学习中数学规则学习的基本形式是( )
A.有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接受学习
E.范例学习
26.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概念同化的有( )
A.操作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
B.利用学具探索正方形的特征
C.利用整数加法法则学习分数加法法则
D.在“角”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
E.在“假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带分数”的概念
27.按照直观手段的具体化程度可将直观手段分为(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幻灯 D.语言直观
E.计算机
28.练习法的功能主要有( )
A.教学 B.教育
C.发展 D.反馈
E.创造
29.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
A.活动性 B.自主性
C.思考性 D.创造性
E.主体性
30.备课的基本要求有( )
A.钻研大纲 B.研究教材
C.了解学生 D.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E.布置课外作业
31.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主要有(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过程 D.教学方法
E.教师素质
32.推理的主要类型包括(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联想
E.直观想象
33.数学思维品质的主要特点有( )
A.深刻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批判性
E.独立性
34.以下因素中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动机 B.兴趣
C.感知 D.情感
E.性格
35.下列概念属于同一关系的有( )
A.等边三角形与正三角形 B.长方形与矩形
C.百分数与百分比 D.最简分数与既约分数
E.奇数与素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尝试学习方法
37.数学技能
38.非智力因素
39.数学思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小学生数学学习迁移的特点。
41.简述思维与感知的关系。
42.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内容的范围。
43.在教案设计中,如何进行练习的安排?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试述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45.试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3
【关键词】自主质疑生成
一、案例背景:
《认识分数》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认识分数。从而引发我们思考;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且能用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并会比较几个几分之一的大小。
为了能让学生对“分数”和“几分之一”有更真切的体验,我颇费周章的设计起来,参考了大量资料。上课前,我又将教材教参认真的研究,把教案修改了几次,直到感觉满意为止。反复地想象着课堂上的情景,似乎看见自己在课堂上挥洒自如的讲解,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最后这节课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二、案例描述:
上课了,我大步迈入教室,首先用充满深情的语调讲述学生所熟悉的动画《熊大,熊二>导入新课,当两只狗熊分食物遇到困难时,不少学生为之想办法,可以说初步动情入境。我暗自窃喜:“效果不错!”
接着趁学生想办法时,我把精心设计的几个问题全部写在黑板上,准备给学生10分钟时间讨论交流。
忽然,一个学生的发问使整个课堂陷入僵局:
“老师,您为什么老是给我们设计好问题,让我们思考您的问题?”发问时还故意加重了“您”、“我们”的语气。
我猛然转身,见他一副很反感的样子。这时有几个同学也开始起哄了。
我颇有“挨了当头一棒”的感觉。是啊,整天强调自主、探究,怎么“穿着新鞋”又走老路子了?对这位同学表扬了一番后,我决定马上调整策略。
“下面,我们分两组,就本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另一组作答,然后互换,两组展开擂台赛,老师做裁判如何?”
“OK!”刚刚“挑衅”的同学高呼万岁!
“首先要来说一说,这食物怎样分才比较公平”?第一组同学很快提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位戴眼镜的女孩说:“在分食物时,不管是哥哥还是弟弟,不管他平时吃的多还是吃的少,我们确定就是两个人 ,所以要分成两份,而且两份要一样多。”说完后,还没来得及坐稳,另一位同学又要作补充。
随后同学们又提出了许多问题。
“这个大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我们该怎么表示?”
“一半,一半在数学里并不是数字,我们要用数字来表示?”……
学生的问答非常热烈,可以说他们所提的问题都能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共同思考与讨论。还可以看到有些同学满脸通红,甚至声嘶力竭,这说明学生已经真的投入。
……
哪知一波稍平一波又起,当拓展迁移时,一位同学提到“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时,又一位同学站了起来:
“老师,我认为二分之一应该小于四分之一,因为在整数里4大于2,所以四分之一也应该大于二分之一,怎么能是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呢?”
今天怎么啦?学生老是和我过意不去?再看看其他学生,也有疑惑的。短短的几秒种,我想如何对付他的“发难”呢?
我灵机一动:“实践出真理,刚才不是有同学用纸折出二分之一么,现在我们用同样的纸在折出四分之一,我们来一起比较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面积的大小,面积大就说明这个数大,反着则小。”大家非常认真的折纸,作比较,好像是在做重大的科学研究一样,这跟我平时熟悉的孩子完全不一样。
三、案例评析:
短短的40分钟,意外地出现了两个插曲,却使我和学生都受益匪浅。学生质疑虽然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煞费苦心的原先设想没有达到预先目的。但“曲径可通幽”变“你问我答”为“我问他答”,由注重理解接受转向注重自主思维,答疑时,也不囿于答案的唯一性。让学生探疑发微,把目光聚焦到得出答案的过程。每个同学都心无旁骛地钻研问题,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再参与语言的交锋,思想的对抗,因而探究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对于学生的质疑,是视而不见,按部就班,还是开放接纳,重组教程?若视而不见无疑就意味着否定学生的生命状态,也不能彰显“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这堂课比起我预期的,是失败的。课堂毫无秩序而言,毫无教学思路。但我认为在教学中,再也没有比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更重要的了。如果因为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学内容就斥之为“自以为是”,冠之以“骄傲”,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压抑,也是对差异的蔑视,要给学生一点权利,特别是多给学生一点说真话、质疑的权利。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于是,“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教师有意无意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自。存在‘惟教师马首是瞻”的教学专制思想,忘记学生才是学习主体,课堂缺乏应有的师生互动。事实上,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只有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才能体会出别人体会不出的感觉,从而在课堂中使智慧得以生成。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前设定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我们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要变一种固定的计划方案为多假设方案,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发现学生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东西时,要大胆地因势利导,打破计划。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之后再来倾听“你问我答”,适时地从“思考是否有深度、论据是否典型、论证是否严密、合作是否默契”等几个角度作出精当的评价。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给予他们发展独创性见解的精神动力。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堂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作为教师应当立足发展,放眼全体,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以“生成”来应对“生成”。在张扬不羁个性的互动中,让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碰撞而闪烁,灿烂盛开于教学课堂上。
【参考文献】
[1]《南北桥》杂志社主办《教学随笔》长春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3期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4
教师如何作研究?教师如何在研究中成长?笔者结合自身专业成长的路径,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一、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学研究的基本资源。
每个教师的手头都至少有一本教材,因此对教材的研究是最容易进行的,教材研究也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能力。研究教材,最关键的目标是深入浅出和瞻前顾后。所谓深入浅出,是指教师要从教材内容的表面深入思考,探寻数学知识的发展线索,揣摩教材编者的安排意图,设计符合规律的教学过程,选择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所谓瞻前顾后,是指教师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系统把握,能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相关旧知充分了解,对本课知识的后续发展心中有数。
例如,小学数学中“分数”有关知识的教学,教材一般都是分三次进行编排(此处以苏教版教材为例):首次编排是三年级上册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着重让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需要,理解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从而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第二次教学是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第三次教学是五年级下册系统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从深入研究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分数知识三次编排的教学重点要把握准确,第一次认识分数重在分数的来源以及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第二次认识分数重在理解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第三次认识分数则是帮助学生逐步抽象出分数的意义。从瞻前顾后的角度来看,每一次教学都要把握本课教学的分寸,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旧知既要充分利用,又不能“炒冷饭”;对于学生今后要学习的后续知识不要提前教学,以免于“夹生饭”。
在研究教材的方式上,笔者采用的是比较独特的“大循环教学”。从1987年走上工作岗位到今天,笔者坚持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先后进行了三次完整的大循环教学,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次大循环。虽然每次大循环教学都需要六年的时间,看上去似乎很慢,但教育本来就是慢的艺术,慢慢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通过大循环教学,对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去教一遍。一次甚至几次大循环下来,教师对整个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体系、编排意图、前后联系都能了然于胸,在课堂上就能更好地迁移渗透与融会贯通,学生学到的将是整体性的数学知识,获得的是对数学的完整认识。
除此之外,研究教材还可以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笔者所教学的三次大循环,分别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实验教材(1987-1993)、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实验教材(1993-1999)和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2002-2008)。教师研究教材的同时还应该研究课程标准,从教材编排的源头和依据去发现共性规律。
二、研究儿童
儿童是教学研究的服务对象。
“儿童,一个宇宙,一片星辰。我们带着好奇,望着他,探索着他。”“教师的大智慧在于对儿童的研究,来自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因为,儿童是教育的主语;因为,儿童是教育的根据地。”(成尚荣:《认识和发现儿童是教师的大智慧》,载《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7日)可见,对儿童进行研究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研究儿童,首先必须研究儿童的思维。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儿童的思维,具有其独特规律。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状、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则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其中的“具体运算阶段”主要是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状态,即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从儿童的数学观出发,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完成两次重要转化的过程:第一次转化,是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即把作为科学的数学转化为作为学科的数学;第二次转化,是把“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即把作为静止(停留在书本、教案上)的数学转化为作为过程的数学。为了更好地完成第一次转化,需要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科学把握学习规律,从而设计出适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这个过程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备课。备课可以是独立备课,也可以是集体备课,甚至可以把名师现成的教案拿来参考,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对儿童的了解,设计出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形态”的数学。为了更好地完成第二次转化,需要教师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选择适合儿童学习的方式,有效而灵活地组织学习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合理调整教学流程,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并把这种火花点燃为火把,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快乐之旅、思维之旅、智慧之旅。
三、研究课堂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要阵地。
每个老师几乎每天都在上课,课堂研究既是家常便饭,也容易“审美疲劳”。对课堂的研究需要的是大胆实践与不断反思。循规蹈矩与一成不变的课堂,也许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十分不利。研究课堂,应该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儿童之后,设计出新颖别致和符合认知规律的课堂学习过程,大胆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并及时对课堂进行反思与调整。反思能力是研究课堂的重要组成。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笔者在研究课堂的过程中对理想课堂的追寻与反思经历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结构严谨、精雕细琢。我曾经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程序严谨”“提问精细恰当”“板书精当美观”“过渡语言周密设计”“时间控制恰到好处”等孜孜以求。我以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密不透风,滴水不漏;应该天衣无缝,无可挑剔;应该精雕细琢,完美无缺。那段时间,我追寻得好辛苦。有时为了上好一堂研究课,我常常把课堂教学中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甚至掐着秒表计算时间,这个环节用几分钟,那几句话用多少秒钟,有时甚至幻想,当我讲完结束语的最后一个字时下课铃声正好响起。可惜的是,一直到现在,这样的“理想状态”一次也没出现过。
第二重境界――多层并进、活动交流。我把一堂数学课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分为三个层次: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要求,有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要求,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要求。同时,在教学形式方面让所有的学生活动起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数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这个阶段,我追求“教学目标具体而有层次”“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教学形式以小组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以游戏比赛为主”。我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个性鲜明的特征,由于大量采用了活动教学,制作了形象逼真的投影片和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大量的故事、比赛、游戏,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往往情绪十分高涨。现在想来,这样的课堂似乎有时也有点“花”,不经意地偏离了数学。
第三重境界――真实有效、互动生成。我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针对课程改革之后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形式化的误区,笔者曾提出理想课堂的几个关键要素:真实的课堂摒弃演练和作秀,有效的课堂讲求简单与实用,互动的课堂体现对话与共享,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
四、研究专题
专题是教学研究的必要提升。
专题研究是指针对某一主题作的深入研究,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关注的问题开展专门研究。专题研究包括行动研究、经验总结、课题研究、调查实验等。其中,课题研究是一种规范、有目的、有计划、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的研究方式。课题产生于问题,而“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对课题的选择,应该紧密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需要,针对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而开展专题研究。
笔者在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曾经进行过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课题研究。工作初期,开展了《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课程改革初期进行了《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实验研究》,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是《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前两项研究都属于实验研究,尽管教育实验的难度比较大,但是选择的问题比较有针对性。第一个课题针对数学学科的思维发展特性而开展,对于了解儿童的思维规律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有指导价值;第二个课题则是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特色而开展的研究,对探究数学活动化教学的原理与策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认识;而目前研究的课题则是针对笔者的教学主张与教学风格而开展的实践研究,旨在进一步提炼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追求和对教育理想的深入追寻。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5
一、读懂教材的编写思路
首先,多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可见,课标是教学的准则、依据,是联系课程计划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课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课程标准的内容很多,怎样才能把它灵活应用到课堂上呢,有一个“笨“方法,“把课程标准中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经常翻看,温故而知新。
其次,细读《教师教学用书》。
《教师教学用书》简称教参,它是课堂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教师备课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教师读教参,实际上是“站在编者的肩膀上”与作者对话,再加上读教材时就好像在独立地与作者对话,二者结合如鹰之两翼,搏击长空。然而,现在的教师由于有大量的教案资料和网络教案资料可以参考,往往忽视了教参的存在价值。有的教师为图方便、快捷,草草地浏览教材之后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研读各种教案上。其结果是只能领会其形式上的表面而不能全面掌握知识的内在精髓。只有认真研读教参,才能选择适合自己风格、适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再次,通读全套教材。
教师要通过通读根据课标理念编写的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标准和教材内容,对全套数学教材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个领域有所了解,把握全套教材的脉络,这有助于理解课标精神,有助于把握每册、每单元(课时)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制订出准确而适当的三维教学目标。
最后,读懂教学重点和难点。
读懂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为它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为了更好地读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认真解读与新知有关的知能基础、后续知识、知能盲区和学习障碍,做到“到位”但不“偏位”和“越位”,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围绕教学重点,还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让教学更有效。
二、读懂教学内容的编排意图
教学内容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读出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目标及设计意图;②读明对知识背景的了解,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③读懂教材的主题图和旁注;④读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疑惑及寻求答案的方式。
譬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教材体现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计算公式的意图。在教学视导过程中,教师都让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木块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摆成的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如出现如下的情况:
再让学生思考交流中,还是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为什么没有出现长×宽÷高呢?其实我觉得教学时应该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再让学生进一步去探讨、研究、论证,加深对新知识认识与理解,也是对学生缜密思维的培养,这也许是教材的另一种意图。
三、读懂教材的上下结构
同一个知识系统,了解这个知识点的起点在哪儿?到哪儿去?找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有些知识在教材中分几个年级出现,编者意图是什么?
新课标教材的编写思路、每册教材的编写安排、每个单元的知识内容、每个内容的具体呈现,无处不体现出上下、前后内容在外部看来的环环相扣和内部看来的紧密结合。每一个数学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读懂教材的设计才是最为实在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过于强求“攀高”不符合现实,不负责任的“就低”也不是可取之道。
教材中很多知识领域的呈现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如“分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教材分为两学段安排,在第一学段在三年级编排“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第二学段在五年级编排“分数的意义”。它们在每个学段安排的教学要求也不同,第一学段内容简单:①用单个的物体表示单位“1”;②在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③先认几分之一;④再认几分之几;⑤将分数的分母尽量控制在10以内,避免大的分母对分数含义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而第二学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分数概念:①单位“1”既表示一个物体,也表示一些物体;②抽象出 “分数单位”的意义;③借助抽象的、概括化的语言界定分数的一个方面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它揭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果教师不认真钻研教材的话,就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是超出教学的要求。因此我觉得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钻研好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例题习题等。
在研读教材时,要对相关的前后章节做系统的了解,对知识的呈现背景进行钻研和分析。把握知识的生长点,准确地驾驭教材、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否则教学就只能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上。
四、读懂教材的“弦外之音”
教材中的“弦外之音”,即文中所隐含的内容,处理得好无疑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不过,这样的“弦外之音“有时是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品,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添加,但不能牵强附会。
如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积”一课,体现在“实验”的环节上,教材上只设置了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的实验内容,那么言下之意在不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或等底不等高或不等高不等底的情况下,结果又如何?因此,在组织实验探究的环节里,可以为学生同时提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实验器材,使学生通过不同条件的实验,直观发现:用圆锥容器装水(或沙土)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刚好三次,否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读懂教材的同时,还有融入自己的智慧。
五、读懂教材的主题图
“主题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功能价值认识不足,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也只停留在表面与浅层上,缺乏有效开发与深加工。比如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地定位为情境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仅此而已;又如没有把主题图与教学内容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仅仅在开头几分钟的情境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里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比如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主题图,它的呈现形式是一幅校园场景图,它是以校园场景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其次,这个主题图给了我们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在本单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比如上例中“四边形”的主题图中有许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如长方形的球场、通道、窗户,正方形的地砖,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等。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再次,要读懂“主题图”所呈现的图形、图片、场景或情境中渗透了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的主题图选取的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配以最能反映该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为我们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
六、开发习题资源
习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很大的比重,学生一旦开始解题,他就接受着一种思想的训练,从技能、思维、智力、非智力等各方面塑造自己。课标教材的习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有习题资源的意识,将教材中的习题拓展为一个个值得学生探究的数学问题,以利于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让习题增值。
如四年级上册94页第4题,教材提供了3组题目,要求学生“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在学生完成第4题后,可以设计如下的一组题目:
72÷9= 8000÷400= 36÷4=
720÷9= 8000÷40= 360÷40=
7200÷9= 8000÷4= 600÷400=
问题一:“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三组题的奥秘。第一列,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同时变化的规律;第二列,被除数不变,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第三列,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的规律。这几道题渗透了“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后面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打好了基础。
问题二:是不是所有除法题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让学生猜想,猜想激起了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猜想让学生的脑中盘旋着各种奇思妙想。
问题三:你能自己出题验证猜想吗?自己想办法去证明这个规律是存在的。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这个规律,而且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基本了解到如果要让一个规律成立我们应对它的真实性进行验证,看看能不能找出反面例子。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6
全年级共有学生29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在上期末的考试中有20余人不及格。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的理解:
第一单元:百分数
重点:理解百数的意义,认识“成数”、“折扣”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互化;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难点:认识“成数”、“折扣”的含义;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关键: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难点:使学生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关键: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重点: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难点: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关键:能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第四单元: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重点:使学生会进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使学生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用算术方法和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关键:使学生会进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与使学生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
第五单元:圆
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的计算公式。
难点: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关键: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五单元:
重点: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难点: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的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关键:。能正确的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3、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4、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5、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6、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7、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四、教学措施:
(一)认知领域方面
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材、明确对本册教材的各项要求按教学大纲要求,努力迎合课改浪潮,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2、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时,尽量提一些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同时也更好地展示学生的才能,独特的个性和创新成果。采用多种合作形式,如:同桌合作、随意合作、小组合作、优帮差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体凝聚力。
3、面向全体学生、认真批改作业。发现错误及是订正,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减少学困生,提高优生率。
4、面对教材,我们不应当急于看《教参》《教案》,而应该先独立思考,这样才会有惊喜的发现,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教材,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处理教材时,必须吃准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新起点,根据教学重点,正确把握导学活动的基点和难点,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可能,给予个别辅导与帮助。
5、加强口算训练,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加深解答应用题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几何观念,搞好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的连接与。
6、认真阅读、研究自主练习题,并合理使用练习题,练习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读题、自悟题、自做题,让练习真正落到实处,切记走过场。
(二)情感领域方面
1、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好习惯,充分利用实物、图形、图片及现有电教设备,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切忌一刀切,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后进生多关心和帮助,全身心地爱护他们,用饱满深情的慧眼让他们抬起头。
3、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通过定期的训、不定期的练,使之形成一定的素质。
4、主动和班主任配合,和家长取得联系,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断巩固良好的师生关系,继续巩固和发展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联系,优化外部育人环境,搞好班风、学风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的凝聚力。
(三)动作技能领域方面
1、教师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操作教具、学具和自己制作教具、学具的实际能力;在课堂上,多进行拼、剪、摆等活动,增强学生操作能力。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加强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数学王国中学到有用的数学。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坚持启发式教学和技能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