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为经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范文1

[关键词]行为主体;行为经济学;职务舞弊;前景理论;预期效用函数

1引言

近年来,关于职务舞弊的报道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职务舞弊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就有70家以上,而据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CFE)统计,2014—2017年职务舞弊对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已经高达5.6万亿美元,对公司等组织造成损失的平均数为20万美元。这些数据均表明,职务舞弊对公司及经济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研究职务舞弊行为动机,加强对职务舞弊的防范和控制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外对职务舞弊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视角和行为科学的视角来进行。从经济学视角研究舞弊行为虽对舞弊行为的成因、辨别和防范有成效,但其未全面考虑现实生活中行为主体的锚定效应、风险偏好等问题及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缺乏现实性。从行为科学视角研究舞弊行为,虽然考虑了行为主体心理因素及组织、环境的影响,但其未将两者的相互作用相结合及探究相互作用的结果,且其未对舞弊行为进行经济分析和度量,缺乏定量性。本文将从结合了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行为经济学视角,运用其前景理论对职务舞弊行为进行分析。

2职务舞弊的定义

本文参考ACFE对舞弊的解释,将职务舞弊定义为:指包括普通员工、经理、高级执行官等组织内不同层次行为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以不正当手段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并对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合法权益构成威胁或造成损失的行为的总称。

3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职务舞弊行为分析

每个行为主体均是有限理性的,在做出职务舞弊行为决策时会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舞弊收益价值函数和舞弊成本价值函数(这一价值是行为主体对该决策主观感受所形成的价值),以及舞弊决策权重函数(这一权重是行为主体对舞弊行为的收益和成本主观排序所形成的权重)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前景理论的预期效用、风险偏好、时间偏好、锚定效应及框架效应来分析其对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的影响,进而对舞弊行为决策的影响。

3.1预期效用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

行为主体在做是否舞弊决策时,会计算舞弊收益价值和成本价值,这一价值是行为主体对该决策主观感受所形成的价值,此外,行为主体会将客观概率转化为其主观心理权重,这一权重是行为主体对舞弊行为的收益和成本主观排序所形成的权重。行为主体在衡量舞弊价值时,会将给其带来正效用的因素,纳入舞弊收益价值函数,将给其带来负效用的因素归入舞弊成本价值函数。这些因素可分为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包含当期能够获得的物质收益k和付出的物质成本m,将来可能获得的物质收益j和付出的物质成本n,精神方面包含当期能够获得的精神收益t和付出的精神成本r,将来可能获得的精神收益k和付出的精神成本s。通过对行为主体职务舞弊收益及成本价值函数的分析,可知职务舞弊的预期效用函数为U[(k+t)-(m+r)-p(n+s)+(1-p)(j+k)]。从预期效用函数可知:(1)当舞弊行为的预期效用越大,舞弊倾向越高;(2)某次舞弊行为未被发现再次实施舞弊的倾向显著大于某次舞弊行为被发现;(3)行为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偏好程度越大,舞弊倾向会越高。

3.2风险偏好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

风险偏好是指为了实现目标,行为主体在承担风险的种类、大小等方面的基本态度。依据风险偏好不同,行为主体可分为:风险追求者、风险中立者和风险规避者三种,且行为主体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逐渐降低。但不论哪种行为主体,当涉及收益时,更加偏好确定性收益,厌恶不确定性损失;当涉及损失时,更加厌恶确定性损失,偏好不确定性收益。因对待风险态度的不同,行为主体在进行舞弊决策时,所要求的确定性收益与风险性收益差额即风险溢价也会有所差异,故舞弊收益和非舞弊收益直接的差额满足风险溢价的可能性也会有所不同,但只有当两者之间的差额满足风险溢价的要求时,行为主体才会进行职务舞弊行为。因此,风险偏好会对职务舞弊行为产生效用评价约束:(1)在高风险状态下,风险偏好程度高的行为主体,职务舞弊倾向越高;(2)行为主体的损失厌恶程度越大,职务舞弊倾向越高;(3)行为主体预期损失金额越大,职务舞弊倾向越高;

3.3时间偏好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

时间偏好是指分配在不同时点的相同财富会给行为主体带来不同的效用,经常用“贴现率”来表示,即短期贴现率和长期贴现率。每个行为主体对时间偏好是不一致的。由于职务舞弊行为的隐蔽性和侦察手段的滞后性,职务舞弊行为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被发现,时间距离的存在导致职务舞弊的收益发生期要早于舞弊成本的发生期,故行为主体在进行舞弊决策时,舞弊收益适用短期贴现率,舞弊成本适用长期贴现率。因此,在面对短期决策时,舞弊成本和舞弊收益存在时间距离的情况下,时间偏好的差异程度越大,舞弊收益的贴现值就越大,行为主体实施职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如果缩短舞弊收益和舞弊成本的时间距离,由于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主体在偏好短期收益的同时也会厌恶短期成本,致使相同数量损失的效用要显著大于相同数量的收益,因此相同时间偏好的行为主体,在缩短舞弊收益与舞弊成本时间距离情况下,行为主体职务舞弊的可能性越小。

3.4锚定效应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

当行为主体在进行舞弊价值评估时,会通过一个相对的初始值作为参照点来定义“损失”或“获得”,这个初始值称锚。而锚定效应是指这个初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人们在决策时,会不自觉地给与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重视,而这个锚一旦确定,后续行为基本也确定。而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在进行舞弊行为决策时,大到经济形势等大环境,小到工作条件都可作为锚,影响着行为决策。因此就有如下几种情况出现:①社会经济形势、国家的经济法规政策均有可能引导行为主体实施舞弊行为;②处于行业或者企业风气不佳环境下的行为主体,职务舞弊倾向性更高。

3.5框架效用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

框架效用是指行为主体在进行决策时,会受到问题的框架方式的影响,即问题以何种方式呈现在行为主体面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于风险的态度。在进行职务舞弊行为决策时,潜在的与职务舞弊有关的问题以正面反馈的方式呈现会使行为主体舞弊倾向较小或选择不进行舞弊,而以负面反馈的方式呈现会使行为主体舞弊倾向较高。

4职务舞弊行为的控制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现实情况,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职务舞弊行为的控制策略。

4.1降低舞弊预期效用,提高舞弊行为成本

从预期效用函数可知,舞弊行为的收益和成本以及被发现的概率决定了舞弊行为的预期效用,故降低舞弊行为潜在收益,提高舞弊行为潜在成本以及被发现的概率可有效降低职务舞弊行为。

4.1.1强化政策约束力

强化政策约束力可通过以下两方面手段:(1)提高职务舞弊行为的惩罚标准。可通过降低职务舞弊行为的处罚界限以及提高职务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行为主体的舞弊成本以及舞弊行为被发现的心理概率来实现。(2)增强企业员工敬畏感。可通过签署承诺函或写保证书的方式来提高行为主体的舞弊成本。

4.1.2加强反舞弊宣讲教育

加强反舞弊宣讲教育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1)提高舞弊信息透明度,加强多方式的反舞弊教育。定期违法违规而被惩处的公司或个人,并以案例形式多方式地在一些平台上,以对潜在舞弊公司或个人起到警示作用,从而降低舞弊预期效用。(2)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定期开展反舞弊宣传教育。从社会监督来说,定期深入企业开展反舞弊宣传,强化企业反舞弊意识;从企业组织来说,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反舞弊宣传培训。(3)建立检举制度。建立完善的揭发检举制度,提高舞弊行为被发现的概率。

4.2正确认识偏好,减少偏好带来的影响

(1)缩短成本收益的时间距离,减少时间偏好的影响。当缩短时间距离,使得舞弊收益和舞弊成本处于同一时间区间,行为主体对于舞弊成本的不安心程度会显著大于对舞弊收益的不耐心程度,从而减少舞弊行为。缩短时间距离可通过延长舞弊收益的发生期和缩短舞弊成本的成本期来实现。(2)职位特征与人员风险偏好程度相匹配。企业可根据职务特征和人员风险偏好程度来进行人事安排,如当职位特征涉及决策较少且更多要求人员诚实、严谨和负责时,可将风险规避的人员安排在此类职务上;而当职位特征涉及更多决策时,风险追求者和风险中立者能给企业带来更好发展,但需设置一些制衡监督岗位,从而降低风险偏好的影响。

4.3建立积极的锚定效应,减少消极的锚定效应

(1)降低不合理的法规政策的锚定效应。政府及监督部门在制定法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金额、比率、年限等指标要求可能产生的锚定效应,减少公司或个人为满足指标要求而做出舞弊行为。(2)营造企业良好氛围,提高员工职业道德。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引导企业员工将积极向上、作风端正和长远利益作为参照,运用锚定效应消除其从众心理、消极心态。此外,建立员工职业道德规范手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积极端正的工作作风。

行为经济学范文2

关键词:损失规避 混合均衡 进化稳定均衡

经济涉及种植、加工、走私、消费等一系列环节,其中走私环节的利润最大。目前对走私的地下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规模测估、供给与需求、对地上经济影响等领域,对走私的行为分析欠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走私行为进行了分析。

一、走私风险决策

走私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研究走私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主要有三种理论可资借用。

1、期望值理论

该理论假设决策人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风险态度是中立的,作决策时只考虑期望值的大小。假设走私者走私成功的概率为P1,收益为X1,走私不成功被抓获的概率为P2,收益(负值)为X2,如果不参与走私将稳定地获得工资性收入w。那么,当且仅当走私的期望收益E(X)=X1P1+X2P2大于w时,走私者才会冒险做出走私的决策,否则他将得不偿失。期望值大小直接反映了走私者动机的强弱,期望概率反映了走私者实现需要和动机的信心强弱。此理论说明:假如走私者把走私的期望效益看得很大,估计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所激发动机的力量就很强。

2、预期效用理论

该理论假定,每个决策者都有一个效用函数,效用函数以决策行为可能产生的行为结果为自变量,如果某个随机变量X以概率Pi取值Xi(i=1,2,…,n),而某人在确定地得到Xi时的效用为u(Xi),那么,该随机变量给他的效用便是U(X)= E[u(X)]= P1u(X1)+ P2u(X2)+ … + Pnu(Xn),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U(X)称为期望效用函数。理性的走私者当且仅当走私行为所导致的效用函数期望值大于不走私时所带来的工资效用时,才会选择走私,也就是:U(X)=P1u(X1)+P2u(X2)>U(w)。这个理论强调了走私者主观心理评价,认为走私者是在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下做出决策,而不是根据货币收益的期望值大小来做出决策,突出了走私者做决策的主观预期。

3、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遵从损失规避准则,而不是风险规避准则。具体而言,大多数人在面临收益时,是风险规避的,在面临亏损时,是风险偏好的。收益和亏损都是相对参考点而言的,比起收益来,人们对亏损的感知会更敏感。期望效用曲线如图1。

由期望理论,走私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以自我感知的亏损和收益为依据的,而不是实际财富拥有的多少。当走私者感知自我财富状态处于亏损状态时,他会“铤而走险”,是风险偏好的;当走私者感知自我财富处于获利状态时,他会考虑“金盆洗手”,是风险规避的。然而走私者对亏损的感知更加敏感,他们的目标追求都是越过参考点O,进入获利状态,选择风险规避。由于参考点是相对于走私者的主观判断形成的,一旦进入走私行业,巨大利润不断诱惑,参考点不断提升,从而很难越过。因此走私者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风险偏好状态,真正“金盆洗手”规避风险的较少。

二、走私禁毒两方博弈

从经济学的角度,走私发生的基本前提是预期风险收益大于合法经营的利润,如果打击惩罚的力度不够,走私活动就难以避免。下面从博弈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点。

该博弈的参与人是禁毒局和走私者,禁毒局的策略是严打和放松,走私者的策略是走私和不走私。为简化问题,假定禁毒局严打,走私者就一定会被发现,禁毒局放松打击,走私者就不会被发现。其博弈标准式如表1所示。

在上述博弈模型中,Y为财政拨付禁毒局的预算经费(形成收入),C为禁毒局打击走私的成本,F为走私被查获时的罚款(假设形成禁毒局的收入),f为对禁毒不力的处罚(如奖金扣除、职位下迁等),t为走私的投资成本,E为走私成功时获得的高额利润,w为走私者不走私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p为禁毒局严格打击走私的概率,q为走私者选择走私的概率。

对于走私者而言,在给定p的前提下,选择走私的期望收益为U1(p)=(-t-F)p+(1-p)E,选择不走私的期望收益为U2(p)=w,令U1=U2,得到p?鄢=(E-w)/ (t+F+E)。其含义是:如果禁毒局严打的概率小于p?鄢,那么走私者的最优选择是走私;如果禁毒局严打的概率大于p?鄢,那么走私者的最优选择是不走私;如果禁毒局严打的概率为p?鄢,那么走私者随机选择走私或不走私。对于禁毒局而言,在给定q前提下,选择严打的期望收益为U3=(Y-C+F)q+(Y-C)(1-q),选择放松打击的期望收益为U4=(Y-f)q+Y(1-q),令U3=U4,得到q?鄢=C / F+f。其含义是:如果走私者走私的概率小于q?鄢,那么禁毒局的最优选择是放松打击,如果走私者走私的概率大于q?鄢,那么禁毒局的最优选择为严格打击;如果走私者走私的概率为q?鄢,禁毒局随机选择严打或放松。本博弈的混合纳什均衡为:走私者以C / F+f的概率选择走私,禁毒局以(E-w)/ (t+F+E)的概率选择严格打击。  进一步把走私者与禁毒局的期望收益联合起来考虑,用划线法图解禁毒局与走私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如图2、图3所示。

行为经济学范文3

关键词:财政幻觉 行为经济学 原理 应用 制度选择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不完全理性市场条件下个人的行为模式研究,分析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外部因素。作为行为经济学、心理学基础的原理是“认知偏差”。认知心理学从认知的视角观察人的行为,认为个人对现实的反应可能与客观世界不符,但和个人思维和想象的内部世界中的主观现实是一致的,即存在所谓的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对影响未来决策的效用评估上。效用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人欲望的能力,也就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卡尼曼将效用分为两类:一种是边沁使用的,指快乐和痛苦的体验,称为体验效用;另一种是现代意义的,指决策的权重,称为决策效用。其中,体验效用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的依据,但是,人们在对未来进行决策时依据的是自己对未来效用的预期,也就是预期效用。因此,个体在决策中产生的认知偏差来自于对影响行为选择成本和收益的预期,即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与真实的成本和收益存在一定误差,这在个人决策时会产生心理错觉,并影响个人决策的结果。行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在认知偏差基础上个体进行决策时行为模式规律性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这一分支随着其代表人物例如卡尼曼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和重视。

(二)财政幻觉

所谓的“财政幻觉”,是指基于不同财税制度安排在纳税人心理上产生认知偏差,强化或弱化纳税人对税负痛苦的主观心理感受,并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结果产生影响的制度效果。财政幻觉的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学者阿米卡尔・普维亚尼提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M.布坎南将普维亚尼的财政幻觉理论推广应用于财政民主问题。布坎南指出,在充分的民主的背景下,不论最初的组织动机如何,财政制度均能够根据它们产生财政幻觉的倾向进行分析和排列。财政幻觉有乐观和悲观两种不同类型。普维亚尼式的财政幻觉是一种乐观的财政幻觉,这种财政幻觉强调通过财税制度安排产生弱化税负痛苦的主观错觉,以减少推行财税制度过程中来自纳税人的阻力;布坎南式的财政幻觉是一种悲观的财政幻觉,这种财政幻觉强调通过财税制度安排产生强化税负痛苦的主观错觉,以激发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和民主观念,打造民主参与的观念内核。对于财政民主而言,悲观的财政幻觉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财政幻觉产生的机理是认知偏差。布坎南认为,如果选择者不掌握关于可选择对象的充分信息,而且他半信半疑,那他就会对可选择对象形成不完全的概念。如果他受到某种幻觉的影响,他就对可以选择的对象形成错误的概念。在纳税问题上,认知偏差容易导致财政幻觉的产生。缪勒指出,财政幻觉的一般观念是,存在某种没有被公民观察到或没有充分观察到的政府税收来源。如果这些来源的资金被花费了,那么一部分或所有公民都会从这些花费中获益,而对于政府的支持就会增加。因为公民不清楚这些开支的来源,所以,他们看不到支付更高税收或错过税收削减而带来开支增长的痛苦。基于认知偏差而产生的财政幻觉会对纳税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公共权利意识和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

(三)应用行为经济学原理分析财政幻觉现象的基础及意义

财政幻觉产生的原理与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相同,二者都是基于认知偏差。行为经济学探索不确定性的外部条件以及个体主观产生认知偏差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选择问题,而财政幻觉是在对影响行为选择的各种变量及其权重进行预期过程中发生偏差而产生。这样可以借助于行为经济学的原理阐释财政幻觉产生的内在机理,从而深化对财政幻觉现象的认知。

基于行为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正向或逆向的不同应用,财税制度安排会产生乐观或悲观两种不同的财政幻觉。本文的目标便是通过对不同种类财政幻觉现象的分析,厘清其背后的行为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状态,通过对行为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反向应用来矫正不利于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生成的乐观的财政幻觉,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度改革营造有助于权利意识和民主观念生成的制度环境。我国当前的民主、法治建设所遭遇的阻力,大部分来自于历史的负重。两千多年的专制、人治的历史塑造了民众根深蒂固的“官本位”的观念,而民主、法治意识极度匮乏。即使经过30多年的市场经济洗礼,当前民众的公民意识仍然淡漠。应对此种问题,在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借助于悲观的财政幻觉,通过有针对性的财税制度设计放大税负痛苦,将民众对个人利益的关切转化为对公共事务民主参与的热情,从而提升民众的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前景理论及其从中引申出的禀赋效应和现状偏见、锚定效应和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基石,本文对财政幻觉的考察亦将以上述三大理论为基础进行。

基于前景理论的财政幻觉分析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卡尼曼(Kahneman)和行为经济学大师特维斯基(Tversky)在1979年提出了前景理论,也有的学者将前景理论翻译为“预期理论”。该理论指出,在面对未来的风险选择时,人们通过一个价值函数来进行价值评估。前景理论的下述原理能够解释各不相同的具体的财政幻觉现象。

(一)基于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产生的财政幻觉及其启示

所谓的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厌恶任何形式的损失,并尽量使这种损失不再发生。在作出自己决策的过程中,人们赋予损失的权重要明显地大于赋予获得的权重。卡尼曼认为,当人们对盈亏进行直接比较或权衡时,亏似乎比盈影响更大。换言之,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度是不对称的,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在金钱方面(或在其他的“损失”或“获得”能够被衡量的领域),人们对‘损失’的价值感知通常是相同数量“所得”的两倍。普维亚尼归纳的下述财政幻觉现象均是基于损失厌恶原理的逆向应用而产生的。

一是将税收计入个人对私人商品和服务所做的支付中,会产生乐观的财政幻觉,典型的代表是消费税的征收。此种财税制度安排将赋税隐藏于私人的购买行为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能够避免公众产生损失厌恶的心理,制造了乐观的财政幻觉。这种能够产生乐观财政幻觉的制度安排不利于纳税人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觉醒,是逆向应用损失厌恶原理的结果。这一启示的意义在于,通过正向应用损失厌恶原理可以产生有助于财政民主实现的悲观的财政幻觉。具体而言,价内税容易产生乐观的财政幻觉,不利于财政民主观念的觉醒,价外税是比较理想的税制选择。

二是统治者作出假的许诺,这种手段往往采取使个人认为各种各样的支出计划是暂时的和短期的形式,从而产生乐观的财政幻觉。而实际上,这些计划一旦开始实施,就会维持下去。此种故意营造税负痛苦是“暂时的”、“短期的”的财税制度安排,能够利用公众的损失厌恶心理降低推行此项决策的阻力,产生乐观的财政幻觉,这也是逆向应用损失厌恶原理的结果。这一启示是,对于财政民主而言,有关财税的法律、法规的名称中,尽量避免出现“暂行”的字样,通过正向应用损失厌恶原理,最终产生悲观的财政幻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规名称中,多数带有“暂行”的字样,这不利于产生有助于财政民主观念觉醒的悲观的财政幻觉。

(二)基于参照依赖产生的财政幻觉及其启示

所谓的参照依赖,是指价值的载体是相对一个参照点定义的“损失”或“获得”,换言之,实际情况与参照水平的相对差异比实际的绝对值更加重要。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时,常常会选取一个参照标准作为参考依据。人们通常不会过多地留意所处环境的特征,而是对自己的现状与参照水平之间的差别更为敏感。卡尼曼认为,人们最常见的参照点就是现状,但也可能是你期待的那个结果,或者是你感觉实至名归的结果。高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获得,低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损失。

在逆向应用参照依赖原理下,能够产生乐观的财政幻觉。普维亚尼指出,在公共支出中,政府往往不让公众看到预算计划的规模和真正性质,这种情况下能够产生乐观的财政幻觉。即使在现代的预算制度下,预算的复杂性也致使公民至多粗略的了解公款的分配情况。同时,在预算报告中仅仅提出预算规模的数值,而缺乏不同年份之间预算规模的纵向比较和不同部门和支出项目之间的横向比较,也容易产生上述这种财政幻觉。此种财政幻觉现象产生的原理就是参照依赖的逆向应用,即通过弱化公众对财政支出数量“变动”的感知而使其更容易接受现行的财政支出方案。此种乐观的财政幻觉不利于公众获得真正的财政信息,降低财政过程的透明度,不利于财政过程的民主参与。这一分析的启示是,在推进财政透明化制度建设过程中,不能忽略基于逆向应用参照依赖而产生的这种乐观的财政幻觉,只要将参照依赖原理的应用由逆向转为正向,即将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年份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支出项目之间有关预算支出规模、绩效等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嵌入财政透明度的量化指标之中,就可以消除这种不利于财政透明、民主的乐观的财政幻觉。

(三)基于敏感度递减产生的财政幻觉及其启示

卡尼曼指出,一种降低敏感度的原则在感觉维度和财富变化的评估活动中都是适用的。这即所谓的敏感度递减,是指不论是获得还是损失,其边际价值随其不断增大而递减。鉴于对未来不确定的金钱结果的偏好,敏感度递减意味着随着人们眼前的财富水平距离参照水平越来越远,其价值的边际变化量将不断减少。

将此种敏感度递减原理正向应用于财政制度建构过程,能够产生乐观的财政幻觉。普维亚尼认为,如果可以分解一个人的总纳税负担,使他面对无数小税而不是若干大税,就会产生财政幻觉。这种将税负分散于若干小税的做法,其原理就是敏感度递减的正向应用,即纳税人对众多小税的税负痛苦敏感度会逐步递减,如果税负在其可承受的限度之内的话。此种利用“短痛”分解“长痛”的税制安排,能够产生乐观的财政幻觉,但此种税制结构不利于只有在足够的税负刺痛下方能觉醒的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生成。在财政民主的背景下,只需逆向应用敏感度递减原理即可消除上述乐观的财政幻觉。具体而言,正向应用敏感度递减原理并产生乐观财政幻觉的税制选择是复合型税制,逆向应用敏感度递减原理并产生悲观财政幻觉的税制选择是简单型税制。这一启示是,简单型税制更有助于财政民主的实现。

基于禀赋效应和现状偏见的财政幻觉分析

在损失厌恶的基础上,还可以引申出其他两个行为经济学中的原理,即基于现有物品损失的厌恶而产生的禀赋效应和基于现状改变的厌恶而产生的现状偏见。

(一)基于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产生的财政幻觉及其启示

行为经济学范文4

【关键词】网购;博弈模型;经济学

一、全民疯狂的网购时代

网购是指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使用电子订购单的形式发出购物请求,之后按照支付,发货等一系列环节完成交易的购物形式。 我国网购市场到底有多火再来看看数据就知道了。艾瑞咨询的2013年第三季度Q3中国网络市场数据显示,Q3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547.6亿元,同期增长42.4%。而国家统计局法术的数据显示,网购交易规模同比增长速度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3.2倍。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预计2020年中国网购规模将达25000至40000亿元。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给人们提供便利的购物条件,也使得传统企业有了更多的销售渠道,的确开创了一种双赢局面。

二、网购中的博弈模型

我国网上购物真正的迅猛发展其实是从2006年开始的。在此之前“先付款,后发货”的交易制度使得大部分的消费者对厂家的诚信度持有怀疑态度致使成功的交易次数很少。开通第三方独立支付平台的想法是马云在2005年度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的,要想彻底解决诚信问题,就要先从交易环节入手,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并设立资金保护平台。实际上这每一次交易过程都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他们都会根据自身需要相应做出一个使自己效益最大化的行动。

1.一锤子买卖下的博弈

这里的一锤子买卖指买方与卖方只有一次交易机会,即不管交易结果如何每一个购物者都只会光临一个商家一次。商家当然也不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售后,免费退换等服务。下面我们就以传统“先付款,后发货”的交易模式为例进行讨论。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有诚实或不诚实两种交易选择。为了使我们的讨论有效,这里还要做出两点假设:(1) 暂不考虑双方交易信心指数( 2) 交易时不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属于无章交易状态。从买方开始,先做出选择,同时他选择的结果会很清晰的被卖方感知(即是否付款)。所以为了使得交易的继续进行,买方只能被迫选择“诚实”,即先付款,否则交易立刻终止。当买方做好决策之后,就进入到了卖方的选择时间了。卖方也有两种选择,即诚实交易时,双方各自获取利益π;但他选择违背承诺,即不诚实交易时,他本身就可以获得2π的收益,而买方则损失π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卖方都会选择不诚实交易的策略,因为2π的收益显然更高一些。而买方肯定也预料到了这种结局,所以在开始选择的时候一定会选择不诚实,就是不给卖方汇款,至此博弈结束。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为买卖双方都选择不诚实,各自收益为0,交易失败。因此在一方率先履约的情况下,交易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2.无限次的重复博弈分析

一锤子买卖假设的成立条件过于苛刻,在现在的网购中也几乎不会存在这样只希望和你做一笔买卖的商家了,相反他们希望出现更多的 “回头客”,就是所谓的忠诚顾客。所以商家如果想要持久的经营下去,必定要进行无限次的重复博弈。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的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这个问题的假设和前者基本相同,但是我们要指出的是假设卖方选择诚实之后买方就会继续购买(可以是不同的买家)。但只要卖方不诚实过,所有的买家都不会再买,也就是卖方失去了全部顾客。卖方的贴现因子δ(02π,求出δ>1/2。只要δ>1/2,卖方就不会选择不诚实。也可以理解为只要卖方想要持久经营下去,耐心程度越大,选择诚实的可能性就越高,获得的持续收益也就越多。这也就解释的通为什么现在的店家都很注重自己的信誉诚信度了。同时对于买方来讲,因为其只关注一阶段的支付,只有当他预期卖方诚实时,他才会选择购买。买方认为诚实的卖方将一直选择诚实的策略,所以买方的状态为最优;如果卖方曾经不诚实,买方则预期卖方永远不会诚实,所以买方也会选择不诚实的策略,即不进行购买。但是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诈骗的现象,这就是卖家耐心不够的表现。他们只想骗一下就卷铺走人,也不准备进行持久的交易。对于这种特殊的交易动机,我们应该特殊考虑,也就不在上述范围内。

三、网购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从上述博弈模型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得知有着不同交易动机的卖家会采取不同的交易策略。打算持续经营的卖家毫无疑问会选择诚实,但少部分遵循“一锤子买卖”原则的投机者则必然会采取不诚实策略。可是选择诚实交易的卖家是否会禁不住短期利益的诱惑而加入不诚信的行列?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保持诚信?对于不诚信者,又是否能采取措施使得他们的利润无限缩小最终不得不放弃这种策略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做以回答并提出相应具体的解决方案。

1.外部力量的介入

和商品一样,信息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它能够提高经济主体的效用和利润。比如说如果买方对产品有足够多的了解,就能够很容易的避开质次价高的东西,减少自己不必要的损失;卖方如果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也就能够提供恰好的供给。但是在网购市场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单纯的市场调节机制无法很好的发挥效用,就容易出现市场失灵问题。这里指的是单靠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比如卖家通过选择不诚信交易策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却使得大量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这就不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所以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的强硬介入则显得尤为必要。看不见的手失灵的时候就需要看的见的手进行矫正,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市场机制,弥补市场缺陷等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近两年,政府相继出台了确定市场准入及资格认证标准,强制性要求商家登记记录,相关部门进行不定期的审核等相关法文保障了市场的效率与公正性。除去这些明确的法律规范,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卖方提前缴纳金制度,买家无条件换货退货机制更是使得不诚信商家获益难上加难。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市场本身没有思考,没有顾忌,需要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

2.自身的激励机制

理性的卖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诚信策略,因为这可以使得他们获得持久收益。但为了防范卖家不理的出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信誉评级制度,通过开设用户评价平台使得单个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对于其他人也产生一定影响。其他消费者依据这些评价对卖家的诚信度做出判断,并将此作为自己是否购买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认定商品质量优劣的标准通常是呈现出来的用户评价,因此商品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也与用户评价成正向关系。随着商品好评的增加,它的协同价值越来越大,就有更多的消费者认可,商品销售量的增加就可以给卖家带来更多的收益。与此同时只要卖家选择过不诚实策略就再也不会有消费者与卖家进行交易,即卖家此后利润为0。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极大地避免了逆向选择,柠檬市场等状况的出现,也鼓励了生产销售优质产品的诚信者,惩罚了以次充好的不诚信者,提高了诚信的收益及欺诈的成本。在这种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使得卖家确信只有一直选择诚信策略,才会有更多的收益。卖家也就不会为了一时暴利而放弃长久可持续的利润现金流,这才从根本上降低了诚信卖家倒戈为不诚信卖家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韩莉.我国网购的发展.商业时代[J],2012.7

[2]陈盈,竟萍萍.三级价格歧视下的福利研究.现代管理科学[J],2011.11

行为经济学范文5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理论;现代经济生活;“三个不等于”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呢?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年轻分支,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经济学,我想它的吸引力就在于它能够有力地解释了传统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一些现象。也可以说行为经济学的出现充实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从商品现象扩大到了人类的行为。

一、行为经济学定义

1.从空间定义来看

行为经济学就是透过人们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行为解释经济现象的本质的一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它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即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利益分配问题等。

2.从时间定位来看

行为经济学属于现代经济学。具体地说,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有机结合,通过可控实验、调查等方式考察人们在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各种经济活动时的行为模式,分析影响行为的内外部因素,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以检验并修正先验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理论的现代经济学科。

二、“三个不等于”于现代经济生活中解释

如何借助心理学分析方法还原人性中某些非理性本质和解释了哪些传统经济学所解释不了的一些现象。而且理解好这个问题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行为经济学。具体地说,就是“三个不等于”:

1.想的≠做的

我们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已经想好了买哪样物品,但有的时候,遇到商品打折,结果是改变自己最初的想法,买了这些打折商品。实质上这种消费的行为并不是理性的,也就是本应是理性“经济人”变成了非理性“经济人”。就是说人并非完全理性自私,人的决策除受客观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其心理因素影响。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中人具有的是“有限理性”的观点。

但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又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大几乎每一个人都犯过这样的错误,所以说行为经济把我们从传统经济学中理性十足的“经济人”,还原为活生生的容易犯错误的普通的、偏好不一的消费者。因此说,我们多了解一点行为经济学的常识,有助于我们提高在消费过程中的幸福指数。

2.钱≠钱

钱不等于钱,我们说这个等式成立吗?这个等式在行为经济学中它就成立。比如我们说500元≠500元?

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发奖学金,那段时间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就是大学附近不少小饭店生意会十分兴隆,比如你得出500元奖学金了,一般的人都经不起同寝室其他人的惦记,最终免不了请他们大吃一顿。同样这500元钱换个环境,假设它是你历时一周辛辛苦苦做家教得来的报酬,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想必再象这样请客就很困难了。我们看同样的500元钱,因为前者它是一笔意外之财,所以你会很轻易地把这钱花出去,那么,这个时候500元还等于500元吗?可能其他经济学理论很难解释,但行为经济学它有一个很好的解释。

这就涉及到了行为经济学中心理账户的概念。为了记录、总结、分析或者报告我们财务上的收入和支出,进而弄清楚我们每一笔钱最终都用到了什么地方,我们建立起各种财务账户,象生产成本账户、现金日记账、费用账户等等。而心理账户也和它有同样的目的,只是有时候人们会下意识的把每笔钱都归入某些账户,而由此导致经济行为结果发生变化。这些抽象的、存在于人们心里的账户,就是心理账户。也就是说,我们的奖学金在一个账户,从心理上讲这个账户里我们得到的钱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所以这个账户的钱我们花的更加容易些;家教收入则在另一个账户中,这一账户中的钱我们主观上评价它们更加来之不易,机会成本比前一账户中的高,所以我们就不会轻易把它花出去。于是就有刚才我们提出的500元不等于500元之说了。也就是同样是500元钱,由于我们建立不同的心理账户,使得它们的预算、成本和支出便成了不同的概念。

那么,既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心理账户,那么我们说如何来划分心理账户呢?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一般应当划分为三种形式:最小账户、与当前有关的账户和综合账户。最小账户就是需要作出选择时,在两种选择中比较他们的不同点;与当前有关的账户就是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环境建立参照系和考虑经济行为的结果;综合性账户就是一般划分的账户,象每月固定支出、储蓄账户等等。

3.快乐≠幸福

近几年,我们经常讨论幸福指数话题。比如全国幸福指数的城市排名等等。那么我们说快乐为什么不等于幸福呢?比如这个月单位发给你5000元奖金,你一定非常高兴非常快乐。你一定是高高兴兴把钱拿回家了。但是第二天,你不慎丢了2000元,这个时候你的幸福指数怎么样呢,会明显下降一大截;第三天你爱人做美容又办个了年卡2000元,你的幸福指数又降了一大截;然后这个月又有一朋友结婚随礼200元;同事生小孩子200元;你开车不小心违章又罚款200元,一共4600元,尽管这个时候还剩400元,但这个时候你的幸福指数怎么样呢?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已经为0了,没有了。我们说不还剩400吗。

行为经济学认为,“同样是一百块钱,失去一百块钱给我们带来的痛苦非常的高。而捡到一百块钱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却相对比较少。”在行为经济学里,这叫做损失厌恶的一种倾向。人们对于获得和损失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你损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是获得100元所带来快乐的两倍还要多。所以说如何在获得与失去中获得快乐呢?从这个方面来说,就要提高控制自己的厌恶失落情绪的能力,说白了就是要调整好心态,其实即便出现损失也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严重,无形之中就增加了自己的幸福感。

因此,快乐≠幸福。也就是在快乐的基础上,你的欲望越小,幸福指数就会越高。所以中国有句古话说的非常好:知足常乐。

三、小结

总之,行为经济学它是一门什么学问呢?它是一门教我们更加理性的做出正确的选择,做出快乐的选择的学问,是一门教我们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让消费的行为快乐和幸福起来的学问,是一门幸福的经济学。

参考文献:

[1]黄有光,著.经济与快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吕保军.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J].经济学家,2006(05).

行为经济学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效用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本文为2014年嘉兴学院重点SRT项目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851714023)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0日

一、大学生兼职动机和效用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兼职的动机。我国的专家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对大学生兼职动机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何珊珊(2007)《关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的思考》对大学生的兼职动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有71.2%的被调查学生为了增长知识,取得工作经验,为求职打基础;19.2%的学生是出于经济需要。王爽(2010)在《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大连地区为例》中对“大学生兼职的主要目的调查”中,调查发现:有69.6%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能力,51.3%的学生为了积累工作经验,30.7%的学生为了赚取收入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13.7%的学生为了打发时间,只有8.3%的同学没有明确的目的,随大流。

通过梳理上述的研究成果,大学生的兼职动机都集中于获取经济收入或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获取经济收入是一个短期的现实考虑,而获取工作经验可以是一个基于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长远考虑。

(二)大学生兼职的效用。效用,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作为一个经济人,做出的任何决策都为了获得自身最大化的效用。兼职效用是指对兼职的投入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不同的兼职获得效用程度不同。而同时边际效用的大小影响大学生选择是否继续兼职。由于效用是物质和精神上收获的满足程度,而收益也有自身通过付出获得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收获的意思。因此,有些文献中所使用的实际收益也是效用中的一部分。安达(2013)在《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兼职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以驻呼高校为例》中调查了学生的实际收益表明:有24%的学生认为个人实践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30%的学生认为获得了工作经验,32%的同学认为获得了劳动报酬,认为消费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占4%,认为兼职扩充了自己人脉的有10%。申军辉(2013)在《在校大学生社会兼职效用的实证分析》中利用Statas软件对大学生兼职的效用进行了分析。分析兼职性别、兼职原因、兼职属性、兼职地点影响大学生获得的效用水平,即兼职工作与专业对口度、对学校的影响与自身的收获共同决定是否继续兼职还是放弃兼职。可见,大学生通过兼职获得一定的效用,同时兼职所获得的效用水平也影响了大学生行为选择。

二、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一)时间配置公式。大学生兼职是在校大学生一个重要的决策行为,是在资源有限(主要指时间资源)的条件下,获取自身最大的效用。为此我们利用效用理论对兼职问题进行分析。

我们假设每个大学生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可承受的最大成本为I,可自由支配时间设为t(其中,可自由支配时间是总时间除去大学生基本学习时间和基本活动时间后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由于可承受的成本主要受可自由支配时间影响,因此可承受的最大成本可设为I(t)。可自由支配时间t中,分配到学习的时间为X1,分配到兼职的时间为X2,选择学习的机会成本为P1(选择学习而放弃兼职所获得的收益),选择兼职的机会成本P2,由此我们得出大学生的成本预算方程为:

P1X1+P2X2≤I(t) ①

对于倾向学习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约束下,将时间花在学习上比花在兼职上获得更大的效用,也就是学习的机会成本P1小于兼职的机会成本P2,表现为图1中较为平缓的曲线。同理,对于倾向兼职的学生表现为图1中较为陡峭的曲线。(图1)

成本预算方程反映大学生兼职行为的约束条件。表示学生在时间约束下,做出的时间花费安排。而在做出学习或者兼职的选择后,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建立相应的效用函数,为此我们利用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拟合大学生选择情况:

倾向于学习和倾向于兼职的大学生的效用函数的不同主要体现在X1的指数α和X2的指数1-α上,倾向于学习的大学生α>1-α,倾向于兼职的大学生1-α>α。由此大学生兼职选择问题其实就是求解①、②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由⑥、⑦公式可得出,大学生对自身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安排x与可承受的最大成本I、可支配时间t、系数a、机会成本p有关。而可承受的最大成本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每个研究对象而言是固定的;而系数a越大,机会成本p越小,表明在获得较高的效用下花费的兼职时间或者学习的时间越多。

(二)效用模型。由微观经济学基本规律之一可知,效用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随着对某一种投入的连续增加,所增加投入的每一单位所获得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规律。对于大学生兼职现象,在排除特殊情况下(即因为一些干扰的原因,导致大学生中断兼职),从短期来看,兼职所获得的效用总量会逐渐递增。但是随着兼职时间的投入,大学生对兼职工作的新鲜感逐渐降低,精力的花费导致身体的疲劳,虽然兼职所获得的效用总量逐渐上升,但是存在兼职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每单元兼职时间的投入所获得的效用呈现下降趋势。(图2)

在图2中,横轴代表兼职时间,纵轴代表预期收益,U0、U1、U2、U3代表效用曲线,D点代表可自由支配时间,X2=3X0,X1=2X0,当给定单位时间用于兼职而获得的效用水平E0,并得到Y0=E0X0,对应图3中的A点。当给定单位时间用于兼职而获得的效用水平E1,并得到Y1=E1X1,对应图3中的B点。如果将兼职时间段逐渐缩小就会形成无数个点,把这些无数个点链接起来就形成图3中向上弯曲的曲线AC段曲线。由于兼职行为所获得效用存在效用递减规律,即

另一方面,随着兼职时间的不断投入,兼职时间占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比例上升后,加上身体的疲劳,用于闲暇的时间显得更加珍贵,此时的闲暇会带来比赚取收入更大的效用。故,当兼职时间到达一定时间后,大学生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其他事情上,以获取更大的效用;相反,如果继续兼职带来的效用就会呈现递减趋势,即图3的CD段。

三、结论

(一)短期分析。从短期来看,排除特殊情况后,倾向于兼职的学生和倾向于学习的学生均能从各自的选择中获得相应的效用,其效用曲线均是呈现递增趋势的。

(二)长期分析。从长期来看,随着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可自由支配的时间t也会逐渐增长,形成新的效用曲线,对应新的均衡点,将对应的均衡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我们将称之为能力增长线。

根据方程⑥、⑦可知,由于各自的机会成本不同,新增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更加倾向用于机会成本更小的。所以,倾向于学习的大学生能力增长线更加的平缓,即图4的曲线a,倾向于兼职的大学生能力增长线更加陡峭,即图4的曲线b。(图4)

如果某学生在兼职中获得的效用呈现递增趋势上升,其将会沿着陡峭的实践型能力增长曲线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实践型人才。

又由模型二可知,效用存在边际递减规律,一直从事兼职的学生兼职所获得效用已经小于学习所获得的效用,其就会逐渐地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其陡峭的能力增长线又会向X1即学习上弯曲,即图4中的曲线c。

同理,如果某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效用呈现递增趋势上升,其将会沿着平缓的学习型能力增长曲线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学习型人才。

又由模型二可知,存在效用递减规律情况下,随着年级的增长和就业的压力,一直从事学习的学生发现自身需要从事相关兼职来锻炼自身的能力,增长社会的经验,认为将新增的可支配时间用于兼职获得的效用将多于用于学习的效用,其平缓的能力增长线又会向X2即兼职上弯曲,即图4中的曲线d。

由于单一功能型人才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有向均衡点方向变化的趋势,即实践型人才的发展需要理论学习做指导,学习型人才的发展需要将自身所学投入实践,从而实现各自的最大收益,最终成为一个混合型人才。因此,曲线c和曲线d分别向外弯曲,最终有形成一个均衡点的趋势,即图中曲线c和曲线d的虚线部分相交而得的(X1,X2),即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主要参考文献:

[1]何珊珊.关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兼职动机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3.

[2]王爽.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大连地区为例[J].企业家天地,2010.5.

[3]安达.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兼职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以驻呼高校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1.

[4]申军辉.在校大学生社会兼职效用的实证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3.

[5]胡昌振.基于效用论的研究生兼职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27.

[6]马]龙.大学生兼职的时间配置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西方经济学

下一篇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