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物理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范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给学生一个研习的案例,学生在研习的过程中吸收知识、交流知识、理解知识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高中生物教师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以此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一、引导学生迁移知识

部分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有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以前是“一张白纸”,等着教师去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思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主体性,常常让学生消极的对待生物学习的问题。生物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以前已经学过旧的生物知识、有旧的生活经验、有惯用的学习技能,只要教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迁移知识,就能让学生高效的学习新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的稳态》这节课为例,如果教师给学生直接灌输新的知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主体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迁移旧知识,吸收新知识。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思考酸雨有哪些巨大的危害?高中学生曾经在化学课程中学过相关的知识,又曾通过社会宣传了解相关的知识。于是学生能了解到酸雨形成的原因,这就是学生已经了解的旧知识。生物学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要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思考酸雨带来的危害性,学生可结合旧知识与生物学规律了解到酸雨的危害性:动植物生长对环境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天降酸雨会改变生物环境的酸碱性,令生物难以自然生长;环境的酸碱度与生物的繁殖有密切的关系,环境酸碱度被破坏可令植物生长畸型、令动物难以正常的繁殖。当学生能通过整合旧知识来探索新知识时,学生能感受到探索新知识的乐趣。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引导学生迁移知识的教学法,教师可通过精选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结合旧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交流知识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用灌输法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教授的知识是统一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是静态的,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体现出学生的差异性。如果生物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则能让学生动态的掌握生物知识,学生和学生之间可通过交流的方式相互取长补短。

以一名生物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节课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案例:人在长跑的时候,身体消耗掉的血糖能很快得到弥补,当人体的血糖升高后又不会持续升高,这一案例中包含着哪些原理?这名生物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这一案例,有一个学习小组刚开始提出一套人体血糖控制的系统为:体内血糖水平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加速细胞提取、利用、储存血糖体内血糖水平降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为葡萄糖体内血糖水平高。小组成员总结到人体有一套精密的自我调节系统,能将人体的机能调解到最高的状态。这时有一名学生提出,在这套系统中负责调节的器官与负责评估的器官又是哪些呢?这名学生的发问令小组成员共同陷入思考中,为了能够了解这一个问题,小组成员再度进行学习和讨论。

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便是不再为学生设置学习的边界,学生可根据学习的情况弹性的控制学习成果,在学习成果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可用交流的方式取长补短,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过于重视教授理论知识,而很少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学生的培养不平衡,易造成眼高手低的问题。如果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就可引导学生以案例中提出的问题为目标,通过吸收新知识找到解决生物问题的方案。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的稳定》这一节课为例,教师可给学生看一个案例:过去澳大利亚的生物不多,草木、植物没有被有效的利用,当地政府引进了牛、羊等食草植物,食草植物过多令耗费太多绿色植物,牲畜的粪便令蚊虫丛生。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新知识思考人们引进食草植物,目的是为了什么?食草动物过多带来的生物平衡危机是什么?自然生物循环系统应用哪种方法尝试让自然恢复平衡?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什么?人们开展社会活动时要注意哪些要点?

高中生物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一个案例的解决为方向自主的吸收新的生物学知识,这种定向引导学生吸收知识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总结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该案例自主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吸收新的知识,从而提高生物学的教学效率。高中生物教师可为学生精选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应用学习案例的方法自主的学习生物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朱晓林.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核心概念的界定和基本划分[J]. 生物学教学,2010(12).

高中物理教案范文2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案例教学法 《超重和失重》

新课改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在不断研究学习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有效探索自然,提高理解自然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习效率”。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同时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效教学,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地讲解内容,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定不高,参与意识很差。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发展。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各种思考题、讨论题,不能使学生在题海中不断挣扎,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不断研究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采用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中得到有效发展。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高考进行的,教学评价完全依赖于高考成绩,在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现代教学理念缺失。

在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很努力地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研究高考热点问题,对于高考的常见题型烂熟于心,他们的脑海中积累了大量的经典高考试题。教师信手拈来,用于课堂教学,可以说,这些教师都是很优秀的,在学生眼中,他们是天才教授,是教学名师。但是如果我们对学生的听讲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就会发现,在课堂上,这些教师好像是权威,是所有学生仰视的对象,学生对他们言听计从,认真地跟着教师走,听高考题,做高考题,课下,学生又埋入题海,不停做题,不停参加形式各异的模拟考试,学得很累,但在高考中却有很多学生名落孙山,不能考入理想的院校。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有缺失,只是一味地进行课堂讲解,引导学生做练习,学生的主观参与意识很差,不能认真研究物理规律,在盲目听讲做题的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创造能力被埋没,兴趣、爱好和探究自然、理解自然的精神被剥夺。在高考形式内容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各种创新题型在高考试题不断出现,学生就很难有效应对高考,学生的成绩和努力并不成正比关系,这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技能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讲解各种知识点,使学生有效思考,对学生进行积极启发,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技能,并能够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选择性的应用。对于传统课堂而言,教学技能是相对单一的,尤其是对于刚从事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很少考虑到教学技能的有效应用问题,在教学中一味地应用讲解法解决问题,教学技能单一,甚至出现所用教学技能与所讲授知识点不匹配的情况,教学效果就受到极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展示技能、变化技能、论说技能、反馈技能等,教师合理选用教学技能,才能获得教学的有效发展。

二、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把自然事件中的部分真实情境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发展物理素养。案例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而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使学生在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实验技能;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有效克服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具有发言权和动手实验的权利,培养物理学习的积极情感,树立科学探究态度,形成积极心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应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这对于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三、以《超重和失重》为例探究案例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各种技能、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认识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应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践行。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于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如下探究:

1.引入试验案例,教师做实验演示,学生做分组实验。

教师可以先通过引入两组实验案例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活案例1:一个在侧面靠底部开一小孔的塑料瓶,用手按住小孔,装入适量的水。当瓶子处于静止在状态时,放开手指,谁就从小孔流出来。当手放开时,让瓶子从高出自由落下,当瓶子在下落的过程中,水并没有从小孔中流出。

生活实例2:一个重锤上绑上一根细线,慢慢拉起细线,细线能够承受住重锤的重量,但如果在此时让重锤做向上的加速运动,细线立即就断了。

教师演示实验内容后,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内容如下:

弹簧秤上挂上钩码,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钩码所承受的重力;当突然向上拉弹簧秤时,使钩码向上做加速运动,弹簧秤读数大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当使钩码向下做加速运用时,弹簧秤读数小于钩码所受重力;当放开手时,弹簧秤和钩码做自由下落,弹簧秤读数为零。

2.针对实验案例,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在教师试验和学生实验后,学生好奇心都能得到有效调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刚刚师生做的三个实验做探究分析,学生讨论后,推出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研究问题。当思维受阻时,他们会积极地通过学习课本内容的方式寻求答案,学习讨论之后,需要形成共性答案,共同撰写实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有效锻炼。

3.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讨论。

在小组代表对本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陈述后,可以引导学生在全班之间对各小组的陈述情况进行讨论。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扮演好“主持人”角色,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是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个考核体系,对于课堂上积极发言、勇于表现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以此方式调动全班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在班级讨论中,教师要防止个别善言的学生滔滔不绝地讲,即使遇到物理天才,也要使之注意发言的时间,尽量通过问题引导大多数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使学生之间有效沟通,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有效讨论,全班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就本节教学而言,通过充分讨论要能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物体做自由落体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实施案例教学。教师要重视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有效积累知识,提高探究能力,使物理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物理教案范文3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曾经,我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但是对于物理学科的重要意义是一种肯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高中物理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条件下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方式的相应调整。长期以来,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就是,面对高考的压力,绝大多数学校在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时都会进行题海战术,所有学生都会围绕着教师这一“权威”,但这种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收效甚微。在这样的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应运而生。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将具体的案例运用到教学当中,由学生去根据案例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在讨论学习过后撰写相应的案例分析报告,最后由教师进行教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物理知识来说,案例教学法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物理知识的难度,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简单的生活体验,最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原则。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能通过对案例的运用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做到联系生活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散自身思维,最终强化自身的思考,养成爱思考,乐于动手实践的学习习惯。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思维发散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不能过分挤压学生的自由空间,而是适当给予学生自由,自主地去探寻发现相关案例,辨别出案例同物理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为此教师在提出教学案例时,可以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寻找问题,并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问题的物理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通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学习品格,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寻求知识的态度,逐渐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这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的解决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简而言之,高中教育中的物理教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锻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也可以使教师在讨论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予以及时改进,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学环节中教学相长的特点。从教学方法的效用价值上来讲,这种教学方法值得不断去完善和推广,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高中物理教案范文4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训练;应用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优点,它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现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为例来说。

第一步,提出学习目标,结合新课程标准,紧扣教材,立足于自己所带的学生提出本节的学习目标:①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②理解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③学会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操作,掌握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目标的提出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新课标的要求,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第二步,学生自学,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我在本节设置的问题是:①回顾机械能的概念。②打桩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动能与势能怎样转化?下落的苹果呢?过山车呢?③课本中是如何研究打桩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关系的?机械能守恒吗?条件是什么?④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是什么?学生自学的同时,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辅导学生些什么呢?我认为:第一,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机械能守恒有没有条件?能量之间是怎样转化的?引导学生去思考;第二,让学生把自己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做一标记,等教师讲解时认真听讲。这一环节学生在课前都应该完成,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

第三步,讨论交流。在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只需一带而过,如上面提到的问题①,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如上面提到的问题③④。我在这节课上组织讨论: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定律应该如何表述?你是怎样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进入教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以达到最高的效率。

第四步,疑难讲解。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本节讲解(一)守恒条件:①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②受其他外力,但其他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EK1+EP1=EK2+EP2或ΔE=0等,学生其实已经都把表达式推导出来了,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大部分问题,教师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认为在讲解过程中,语言要精练、内容要精确、讲解要有针对性,对学生要有启发性。

第五步,当堂训练。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几个小练习:

1.下列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有( )

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物体沿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C.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D.沿光滑面自由下滑的木块

2.如图1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3.如图2所示,均匀铁链长为L,平放在距离地面高为2L的光滑水平面上,其长度的1/5悬垂于桌面下,从静止开始释放铁链,求铁链下端刚要着地时的速度。

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当然,学案后面还有针对的练习作业去为学生补缺。

第六步,课堂小结。先让学生自己小结,教师点评,总体回顾本节知识要点,便于学生归纳记忆并巩固所学知识。操作时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特点进行详略处理。这个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物理教案范文5

[关键词]物流管理 课程 案例教学 设计 运用 思考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认为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与国际物流业相比,我国物流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物流管理体制分散,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较高,物流管理人才奇缺。当然,物流专业的教学也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就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提升高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效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物流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物流管理作为一门新课程,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到许多专业的术语又要讲解许多物流管理的独特理论与设施,如JIT、物料需求计划、集装箱、托盘、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但实践性较强,而且现代化程度要求较高。从目前物流管理的教学情况看,除了沿海城市的部分学校之外,其他学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现场实践。加之物流管理课程所涉及的较为深奥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大多既抽象又枯燥无味,如ABC分析法、帕累托定律,MRP等繁杂的定理和推导对于文化课基础较薄弱的高职生来说,既难理解又不好操作。遵循高职理论课“必需、够用”的原则,教师只有将国内外鲜活的应用物流管理理论的成功案例引入课堂,则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便于学生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将复杂的物流理论运用到具体案例中进行理解,便于引导学生随时关注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做法,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现代物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水平。

2.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当前,中国物流业发展迅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但物流管理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物流的教材和学习资料五花八门,缺乏权威性。教师只有随时关注物流行业动态,及时将国内外物流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凝练成典型的案例充实到教材中去开展案例教学,才能使前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汇。案例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熟悉国内外流通活动中的物流业务,系统掌握物流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案例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收集案例材料,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对案例材料的整理和优化设计,能够培养学生权衡利弊,围绕主题取舍材料以及综合运用与分析的能力;通过讨论与争辩,能够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角度看,由于其专业性质决定了理论学习多于实践操作,因此容易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产生厌烦情绪,通过开展案例教学,可将物流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物流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实现融会贯通,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同时,案例教学还可以帮助教师主动吸纳现代教育理论,通过自觉地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4.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案例教学中,学习主要是在热烈的讨论与争辩中进行的,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使自己的观点接受挑战,有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来促进学习,让学生投入到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中,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通过学生共同努力,互相交流,通力合作,完成案例教学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责任感。

二、物流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

1.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导向选好案例。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转化、学习情境设计是目前高职教学发展的趋势。在学习了物流管理过程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包装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景,然后与学生一起借助图书馆、网络资源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搜集和整理物流案例的材料,然后围绕着课程总体教学目标所传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选择和编写案例,在案例的选择和编写过程中应遵循典型性、新颖性、适用性的原则。最后的案例设计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把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任务小组,然后将案例以专题的形式分配给任务小组,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每个小组尽量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所承担的案例专题设计得形象逼真并图文并茂,以吸引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的兴趣,教师只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思想,把握住大方向,大框架,其余的细节由学生来组织和策划,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2.以引导和策划为主体当好导演。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也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组织者。针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为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激励和启发学生自主分析,敢于大胆思维。可将所选择的会计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事先阅读案例,通过查阅资料,对案例所设计的知识点认真理解,并对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想法。为使案例教学更具有开发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以“导演”的身份对学生的思维误区进行引导。把课堂讨论变成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善于吸取别人意见能力的实验室。针对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背景的实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物流企业,进行现场观摩教学,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

3.以展示与讨论为主体当好配角。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既可以是正面地帮助学生在整个讨论中积极参与发言,锻炼和提高他们掌握并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以及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可以是反面地通过故意设置陷阱,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来拓宽思路,达成共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幕后导演,是配角的身份,因而不能随意地发表个人意见,评价学生的见解,以免影响学生的思路与结论。经过精心设计的案例由任务小组成员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边展示边讲解,调动大家的兴趣,从而诱导学生自主发言并展开讨论,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交流、民主讨论的气氛和环境,使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即使学生分析判断有误,教师也不必立即纠正,可采取故意提问等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自觉地加以修正。

4.以考核和评价相结合当好裁判。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采取小组自评、同学互评,老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案例分析讨论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做出恰如其分的总结和评价。并将每一个案例小组成员在参与讨论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督促学生重视并积极做好课前准备、课中讨论和课后总结的撰写等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对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1.整合资源,建立教学案例库。实施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因此案例的选取非常重要,一方面应以国内背景和现实经济环境相适应,选取那些具有理论性、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西方国家成熟的物流管理教学经验,借鉴和吸收他们优秀的教学案例。由于每位教师所收集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各院校应积极筹划,建立适合本院教学特点的物流管理案例库,通过推广和运用案例库,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资源的共享率。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主动适应案例教学需要。案例教学作为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首先面对挑战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实施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三方面的能力。一是掌握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具备有规划、有目标的提高自身的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二是能够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掌握最新的经济学动态,具备理论和实践的贯通、融合能力。三是能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的新问题,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客观的、科学的评判和引导,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

3.配合运用多媒体设施,提高教学效率。将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在物流管理案例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象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学校在重视硬件建设,投入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重视软件建设,通过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介何.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章承林,李卉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与实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郭喜庚.案例教学法在《安装工程造价》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高中物理教案范文6

上课前将印好的材料(牛顿第一定律得出历程、相关案例等)分发给学生。

(一)新课导入

回顾有关知识,利用多媒体展示“火车进站”、“自由摆动的秋千”、“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视频,思考:这些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止运动呢?为学生埋下质疑伏笔,并告知学习本节课后能够解释。引出主题: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与讨论

首先阅读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发现牛顿第一定律历史资料,为方便分析,利用多媒体将案例材料展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一起研读,并对亚里士多德简单介绍,说明其是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有正面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做出概括性的总结,即物体受了力才能运动,不受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下来。这时有学生表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教师不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举例说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正确性”。许多学生都举出用手推粉笔盒,粉笔盒运动,手不推就停止运动诸如此类的例子,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接下来提出质疑,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吗?学生纷纷表示不正确,那为什么你们还举出相应例子说明呢?这时,有的学生说那是摩擦力在作祟,顺利引出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材料。教师向学生展示伽利略进行试验研究的模型图,请学生讨论后简单描述这个模型的理念及实验过程,学生在作答时,强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释放小球,经过下降和上升的过程,将图中右侧的两个倾斜面的运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学生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平面上的情况不太理解,这时教师阐明这就是理想实验的魅力,伽利略认为将斜面放平后球将永远滚动下去,用一句话描述就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从这个理想实验的模型中学生还没有真切地体会到摩擦力所起的作用,这时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仪器材料设计实验,明确摩擦力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各小组都对组员进行分工,设计并记录小车从同一材质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后在毛巾、棉布及光滑的木板上的运动情况,最终得出摩擦力确实影响着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笛卡尔总结的观点(事先已发放材料),方便与后面的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对比研究。紧接着对事先发放的案例材料进行讨论分析,其内容是: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突然刹车,未系安全带的小女孩被甩出去,而坐在旁边的胖叔叔则没有。很多学生就此有类似体验,加上初中就已经对惯性有所了解,在看过材料后讨论分析时,学生就已经说出都是惯性惹的祸,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惯性的概念,并根据小女孩和胖叔叔的状态归纳出: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三)规律习得

在上述通过自主学习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牛顿第一定律。学生的总结都是围绕物体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展开,但是在具体表述上还是存在许多弊病,教师就此进行引导修正,最终给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精确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四)总结巩固

为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定律表述中“逗号”前表述什么含义,“逗号”后又表述什么含义。学生因为充分体验探究过程,所以回答很贴切,此时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并要求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提出的物理现象。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