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范文1

1 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述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档案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利用和开发、管理全部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实施,档案信息化可以将档案的有关信息资源全面惠及社会各个阶层,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提供一体化、档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过去许多单位,如档案馆(室)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水平很低,只局限于简单的档案目录的编排、管理和查阅,档案部门之间做不到资源共享,档案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起数字化联系,更谈不上电子档案文件的网上调取、查阅及归档,档案信息化工作可以说都算不上起步。因此,档案工作者应加大宣传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力度,提高对电子档案的认识,单位领导应将本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部署,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档案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档案管理建设工作的相关人员的职责,确保本单位电子档案材料的系统化和安全有效,这样,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有质的突破,才能让传统的档案管理?成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

2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档案信息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谁掌握了信息发展的前沿技术谁就能抢占社会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才能为广大的国民带来更多的福祉。档案工作是社会各项工作的一个方面,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既顺应了当前国际经济和社会全球化的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又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充分地保存、利用、开发和传递资源,消除阻碍信息使用者共享资源的障碍,进一步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2.2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顺应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档案事业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事业,它服务的对象是所有人,在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容置疑,档案事业只有实现信息化建设,才能保障它的基础性地位。在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开展环境,无论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档案管理建设工作如果固守“接档案、管档案”的陈旧观念,必然没有发展前景,必然阻碍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改变档案事业的老观念,调整档案工作的结构,使其与当前社会的整体发展相一致,也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和统一的档案管理体制。

2.3 档案信息化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档案工作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和使用依靠的都是手工劳动,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资金投入也不少,结果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大大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趋势,已经成了档案事业发展的最大的绊脚石。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因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大大增加了档案信息的存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地节约了宝贵的社会资源。

3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建立规范、统一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

统一管理和整体规划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要在档案信息的采集、应用软件、数字化等方面就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定规范、统一的规定和标准,才能依据标准和规范对档案实行信息化统一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系统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实现信息的及时采集,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2 充实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配置

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配置的重要措施就是相关的自觉投入,资金的筹措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没有经费的保障是不可能实现档案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因此,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要多方呼吁,争取足够的资金支持,添置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必要的硬件设备,稳步开展、实施档案事业的信息化建设。

3.3 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有全局观和长远观,要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统筹规划,将电子文档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统筹考量;要保证电子档案建设的标准性、可兼容性、可保护性以及可修复性;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档案信息化工作规范来规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要避免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自为政现象以及重复建设的问题,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档案信息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今档案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的客观要求。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准确理解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及新时期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把握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把档案信息化建设切实落到实处。

1 档案信息化的科学内涵

档案信息化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把各种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运用到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上,从而使档案管理趋向规范化、现代化及高效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程度的变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也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档案管理理论所面临的创新与发展要求也会表现出一定差异。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认识长远并立足当前,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和国家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力度,全面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加强多形式多层次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服务机制创新,促进公开档案信息资源广泛利用和深度开发,推进控制使用档案信息资源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加强档案管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开放、利用档案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2 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和整体水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了档案信息化的整个硬件平台和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网络,关键在软件。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本身的逻辑功能,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便于用户使用和管理。包括:计算机的监控管理程序、调试程序、语言翻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和安全管理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是解决某些具体应用问题的程序,只有做好基础建设,才能稳步、健康、高效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3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3.1 慎选电子文件归档方法与移交途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而推行的一种全新的归档管理模式。为了保障电子文件得到及时归档与有效利用,档案部门必须在科学推动电子文件归档的工作中,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将电子文件归档纳入本单位的归档制度体系建设之中。

3.2 建立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质量体系。1)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无论电子文件的归档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格式相同与否,都必须能够准确地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保证记录电子文件形成、处理、归档过程中的各类凭证信息真实、可靠;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实行有效监控,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2)保障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确保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全部归档。同时存在电子文件及相应的纸质或者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电子文件与纸质或者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应一并归档。3)保障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必须有效地表现电子文件中所记载的内容,并保证其可以随时调用;保证存储归档电子文件的载体长期有效,并确保能够随着软、硬件的升级换代而及时进行有关电子文件的迁移作业。4)保障电子文件的安全性。推进各级基础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本着“利用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进程。优先完成文件级机读目录数据采集任务,逐步推进全文信息采集。加强档案部门内部局域网建设,开发和应用统一规范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馆藏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利用平台,并通过各类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加强规范化建设,统一数据格式和管理系统,确保信息交换通畅、便于共享。通过网络实现档案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达到档案信息交流的最优化效果,让档案资源流动起来。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扩大共享范围的同时,还要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系统,保证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的安全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范文3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代信息媒体技术的应用程度有待提升。目前,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利用效率还不是很好,计算机在档案管理部门往往用于对纸质档案材料的收录和索引,或者把纸质档案材料转变为电子文档等。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依旧没有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档案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网络访问交流。其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现代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通常是因为目前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薄弱,档案管理部门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加之相对分散的档案管理模式所导致的,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同时因为档案资源利用运行机制不完善,造成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不高。最后,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较少。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目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还没有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软件应用技术和数据信息技术,不了解如何应用和维护计算机服务器等,专业水平较低,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很多珍贵的重要文件资料都逐渐被上传到网络中。上网之前需要根据信息管理部门的规定对文件格式予以统一转换,从而确保档案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通用性,针对并未上传到计算机中且具有较大价值的文件,需要进行统一的编目整理,尽快向档案部门传输,可选择依靠信息管理网络在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和档案部门之间设置电子文件归档专用传输网络,构建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中的归档专用子网络,把上网和未上网的具有较大价值的电子文件从这一系统传输到档案管理部门。不管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归档,都应当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根据统一的格式进行编目整理,避免由档案部门自行从互联网中下载,从而确保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能够对档案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负责。(二)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在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渐推进的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将相关的硬件设施准备充分,同时采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方式,按照单位的实际情况寻找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管理软件,或者借助于科研手段自行研究开发出一套管理软件,真正构建全面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档案材料的归纳整合必须要坚持统一录入,严格筛选,如若不然,很容易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让本就繁琐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档案信息化建设所提出的资源共享并非是档案信息完全公开透明,在推进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还需要设置一些珍贵机密档案材料的查阅权限,针对机密档案材料必须要对阅读者的身份予以审核,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确保档案管理系统的完善。(三)搭建网络信息数字平台。构建全面系统的信息数字化平台是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另外也能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出更好的网络氛围。为营造更加系统化的档案信息化系统,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有规划有目标地推进数字平台以及网络管理软件的开发建设。建立全面系统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还要求我们必须要建立各种档案信息数据库,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凭借一个综合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而确保档案材料信息的归档、分类、查询以及检索功能更好实现。与此同时,在档案信息化系统中可以建立档案信息查询链接,确保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其他部门的资源系统可以实现无缝连接。(四)做好电子文件保存工作。要开展好各种新型文件材料归档工作,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真正深入文件工作领域,对形成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理以至于存储工作予以指导,保护好电子文件材料的原始信息,充分掌握文件信息的来龙去脉。要对电子文件管理保存工作引起足够重视,逐步建立健全电子文件档案保存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机制,为电子文件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规章制度指导;进一步确定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使电子档案文件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效组织和推进电子文件管理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将电子文件管理评估纳入到政府信息化建设评估系统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我国信息化战略的要求,也是档案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必须强化档案技术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培养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才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确保我国档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常瑞华 单位: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参考文献】

档案信息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 档案 信息化 成效

随着信息传输、多媒体、数据库、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时展需要。档案信息化管理为医院档案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实现档案信息化必须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科学成效,采取科学的措施。

一、科学认知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意义

1、保护原件。相较于电子档案,传统的纸质档案在反复借阅、利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坏。而档案信息化建设则使档案原件得到很好的保护,档案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对原件扫描,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保存,电子文件提高了阅读效率,使档案原件得以保存。2、提高归档效率。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借助专业的软件,只需一个指令性,系统将自动改动、调整信息,从而代替了传统纸质档案只能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归档整理、编写目录,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工作,减少了人力和物力耗费;利用计算机技术档案人员通过局域网对病案、文书、会计、基建等档案信息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不能及时归档或不符合归档标准的材料督导和整改,从而提高了档案归档效率。3、整合资源。传统档案只能人工管理,借阅并不方便,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而信息化建设为医院档案的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医院档案部门通过局域网内对各个部门的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信息整合,使用者通过输入用户名及密码有条件地查阅公开的医院信息,从而扩大了对原始档案的应用程度和范围,提高档案利用率,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4、管理科学化。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以往只能忙于实体管理,终日只能沉浸在日益增多的档案资料的拆装、搬迁、修复之中。事实上,档案只有发挥自己的阅读效应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了传统的实体管理方式,管理员的主要精力转向信息管理,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保存空间,使借阅者更加形象、直观地对档案进行检索和利用。

二、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

1、提升认识,转变观念。档案信息化建设给医院各项工作带来方便与快捷。各级各类医院要转变观念,认同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效力,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一样是查考的主要对象。医院档案部门要结合院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医院电子档案各项制度,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加强硬件建设。各级各类医院要依托局域网构建医疗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住院医生、住院护士工作站、财务管理、药品管理等模块,实施统一管理,解决电子档案的采集、加工、鉴定、归档、管理和维护,保证数据真实、完整、有效,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医院通过电子病历档案记录患者在医院中接受的所有治疗信息,并跟随患者健康状况实时更新;患者来院就诊,临床医生可随时获取病人健康的相关信息,避免重复检查、重复诊断、重复用药,提高了临床检验、处方、处置的效率,避免医疗差错、确保医疗质量、节省医疗费用;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管理平台,实现文书档案电子化管理,提高了公文、信息的传递速度,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提高管理效率,也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医院了形象和影响力,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以档案综合资源管理系统为平台,保障档案资源有效利用。档案综合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涵盖人力资源、科教管理、医务管理、护理管理、科室管理、医院经营决策等内容,覆盖管理者、科室、职工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平台职能,共享医院制度、职责、医疗报表、医疗业务方面的管理性文件、设备等,有效化解医患纠纷。

3、加强信息安全。各级各类医院要高度重视电子档案的安全保护,电子档案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其真实安全、准确可用关系到数据本身的正常运行,关系到与其有关的管理业务和服务业务的开展。要禁止电子档案管理专用电脑访问外网,以免造成数据丢失或恶意修改破坏;安装正版软件,保证数据不受病毒和木马软件侵袭;严格遵照行业防范标准和规范,通过网络入侵检测防御技术、电子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保证电子档案数据安全。

4、加快人才培养。信息化技术不断更新,给档案信息化工作带来挑战,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设备,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人才培养,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医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具有档案管理知识、信息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但可以帮助档案人员方便地管理各类档案信息,而且实现了档案信息化技术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医疗业务水平、医疗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院档案部门长期细致的工作。工作中,档案部门要积极探索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升开发医院档案资源的科学手段,提高档案服务水平。

参 考 文 献

档案信息化建设范文5

从民政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民政档案信息化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当前,一些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甚至部分档案工作人员也对抓民政档案信息化重视不够,简单地认为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设只要完成民政工作任务就可以了,对档案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检查存在应付心理;而民政部门档案工作人员往往又身兼数职,承担着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不能专心做好档案工作,致使民政档案管理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造成有的基层民政档案管理工作做完了,却没有将文件材料及时归档,乱丢乱放,出现人走档丢的现象。

二是档案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从目前基层民政档案专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状况看,普遍存在专业理论水平、信息化管理素质偏低等问题,与现时民政工作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许多民政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传统工作经验上,信息化管理经验不足,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展,缺乏创新和活力。

三是电子文件管理不健全。虽然当前的电子文件应用与管理越来越普遍,各级工作人员应用计算机开展工作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当前计算机技术开发、推广与使用上的制约,以及民政工作法律政策规定的要求,民政部门对民政工作文件的管理和利用仍然采用"双轨制",即文件电子版与纸质文件实物载体同时并存,特别是针对电子文件修改、销毁的随意性的不确定性认知,人们还是对纸质文本的信任度较强,因此,电子文件的整理、归档并没有被广泛地重视起来,而且,有的部门的专门档案室、档案柜并未很好地建立起来或很好地使用,每个民政工作人员所使用的计算机里面都有电子文件,没有按规定收集整理立卷归档,销毁随意性大,电子档案管理很混乱。

四是民政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由于对民政档案工作信息化经费投入的不足、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软硬件设施还相对缺乏,使得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不能及时、迅速、准确、全面地为民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推进提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而且,目前部分民政文件资料仍然是人工归档、管理,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上的使用、保护水平较低,使民政工作档案信息不能共享,查阅不方便。往往是要“沉入”档案室的卷宗中,逐卷、逐页寻找,不能适应民政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针对民政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档案信息化工作实际,要实现民政档案规范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首先,要加强民政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一方面各级民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做好民政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适应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民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格局中,以促进民政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民政事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知识等列入民政档案工作人员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工作计划;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专家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加强对档案业务人员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培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档案业务人员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技能,不断拓宽民政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面,准确掌握《档案法》、民政部关于文书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促进基层民政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且,民政档案工作人员要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和掌握民政工作信息化的有关知识,努力自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需要。

其次,要加强民政档案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一是要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民政部门要根据民政工作档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本部门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引导、规范机关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二是要尽快实现民政档案的信息化与民政工作的信息化同步。民政档案必须适应民政工作信息化要求,把电子文件妥善保管起来。民政工作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及快速发展,对民政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技术的成熟、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电子文件将不断增加,纸质载体的文件数量将不断萎缩,电子文档的应用是档案发展的必然。民政工作电子文件不止是日常工作形成的方案、总结之类的文稿,更多的会是越来越多的每个工作日里形成的婚姻登记文书档案、正式的文件,低保救助、五保管理、民间组织等申报审批形成的数据资料,地名管理、勘界协议、退役士兵安置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及各类电子版的影像档案,都要越来越多地作为电子档案保存、应用,使民政档案现代化与民政工作信息化有机结合,同步发展。

档案信息化建设范文6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信息来源分散复杂

档案资料通常来源较为分散,难免出现各个相关单位或管理部门移交的档案文件出现重叠的情况,在同一主题下的资料整理出现大量无差异化的信息。因此,对于繁杂冗余的大量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的筛选、管理,合理的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进行选择、发掘,就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通常情况下,囿于传统档案人工处理方式的效率限制,档案信息的筛选和挖掘过程繁琐、主观性强,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1.2 档案管理模式陈旧滞后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过去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移交、文件信息汇集、资料报送等操作要求周期长、操作滞后,造成档案信息老化、价值缺失、资料不全甚至无据可查,难以保障当前对档案信息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办公进程,然而在部分档案管理部门,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档案管理模式。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不足,档案管理流程繁复,造成档案信息服务效率低下。

1.3 人员心态亟待转变

在大力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的心态亟待转变。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单位主动性较低,部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差,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无法真正积极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怠于紧跟政策步伐、积极学习新的技能。一些档案管理人员甚至在工作中逃避责任、消极工作,难以很好的端正服务心态。这些思想上、专业技能上出现的心态问题,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2.1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当今形势的需要,也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档案资料涉及的所需信息来源广泛、文件内容复杂、档案管理过程复杂繁琐,建设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传统的档案收集、整理以及信息服务,都需要人工方式进行处理。在繁杂冗余的档案文件中,重叠文件、重复资源、需更新信息等等,时刻需要耗费人力进行及时处理,不仅工作量巨大,还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疏漏或问题。将档案资料转化为电子数据,引入自动化办公流程,建立电子档案管理机制,能够弥传统人工档案管理方式的缺陷。所有档案资料录入至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后,直接通过软件操作进行筛选、整理,档案管理工作完全可以依靠计算机进行操作,且归档清晰明确,整理方便快捷,大大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以及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2.2 简化操作环节,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

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有助于简化传统档案信息服务的相关环节,为档案使用者提供便利,从而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传统的档案借阅管理操作复杂、过程繁琐,往往造成档案使用者的种种不便,影响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背景下,档案使用者可以省却大量中间环节,无须各种手续、证明借阅所需电子档案,还可以通过网络档案管理系统对所需信息进行获取,极大的缩减了办事环节。

3 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

3.1 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档案管理工作机制的健全,是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向。首先,要保障档案管理制度与实际工作运行条例的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在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同时,制定相应的电子管理制度,与其他信息化管理条例共同执行,保障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政策落实。同时,档案管理机构应加强各部门的组织配合,形成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积极应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新形式,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对电子档案文件应制定新的政策细则,以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最后,有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绩效评估机制应当予以加强,有意识的提高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占的绩效比例,以鼓励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推进。

3.2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意味着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思想水平要求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清形势、摆正心态,夯实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信息化档案系统的建立,意味着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对新设备、新技能掌握。档案人员应当积极学习相关的软硬件操作方式,熟练把握新的工作流程;深入钻研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各种操作和调试,为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改革和提高提出建议;对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的建立和改革有所了解,将工作细则落实到切实操作中。

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服务热情。?魍车牡蛋腹芾砉ぷ髦校?更加侧重于档案的保管而非档案信息的服务。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文件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量减轻,纸质档案资料的管理转变为电子档案资源的系统管理,档案信息的服务变得更加重要。档案管理人员应当转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意识,加强自身思想水平的提高,培养主动热情的服务精神。

3.3 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

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建设是保障档案信息建设的基础。只有加快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程度,彩能够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所要求的档案资源共享和档案资料电子化。首先,应当提高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为具体工作的开展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案,同时建立相关监督监管制度。其次,对纸质档案资料的有效录入和数据上传效率应有所提升,保障数字化建设进程。同时对相关电子管理系统予以升级优化,在后台管理和用户使用上使其更加友好便捷。将纸质档案的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并重,完善二者结合管理、相互保障的相关机制。最后,在资源共享上加大力度,各档案管理部分相互配合实施联动,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制度的基础,共同建立数字化档案资源与管理系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