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管理毕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毕业总结范文1
专业班级:财务管理##班
学生姓名:###(学号:###)
实习种类:毕业实习
实习单位:1.###
(就近安排原则,望与系里尽早沟通)
2.
3.
带队教师: (系里具体负责带队的教师姓名,由系里下发名单)
齐齐哈尔大学
实 习 基 本 情 况
实习形式
集中实习
实习时间
XX.3.3—4.4
实习场所
实习时间
实习项目及内容
现场指导教师
实习单位具体安排
实习单位评语
加盖公章?
带队教师评语
空白(由带队教师书写)
实习日记成绩: 指 导 老 师 签 名: 年 月 日
以上是实习记录本填写的相关的要求,按上述提示直接在记录本上完成。
以下是实习日记要求:
1、严格按照实习日期进行业务书写,日记应当以每一日的真实的具体实习为准;
2、杜绝将日记写成感情日记或是心情日记,应当以《毕业实习指导书》要求的专业内容为主,并有自己的专业看法,其中主要是实习单位的优势、劣势的分析及改革与完善等。
3、日记应当有专业特色,尤其是实习单位的一些特色管理、特色业务、特色制度等方面,并结合本人实习专业内容。
4、杜绝学生进行书本抄袭,并简单将内容分页应付了事的行为;一经发现,将视成绩为0分;
5、学生应当经常与带队教师沟通,获得教师对于书写内容及实习要求方面的指导,否则一切问题由学生自负。
6、实习日记是实习中最关键的材料,学生应当正确对待。日记应当饱满、客观、专业,体现出学生的工作过程及专业学习过程。
7、每一页的日记内容不可以过少,杜绝故意用大号字进行充数的行为,一经发现成绩为0分;
8、实习日记及其他材料一定齐全才可以答辩;并经过财务管理专业的实习的复核、归档、学校检查等程序,一经发现学生材料存在问题,将全部返工,后果由学生自负。
注:以下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样本及具体要求:
财务管理专业
毕业实习报告
(200#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带队教师:
教师评语:
实习报告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具体报告内容要求:
实 习 报 告
实习内容:毕业实习
实习日期:200#年##月##日-200#年##月##日
实习地点:###
实习的主要过程:###(150-200字)
实习内容及总结:(不少于3000字,但要注意内容与总结的字数分配)
实习内容及要求见《毕业实习指导书》中实习内容的相关说明。
注意:
1.此部分内容严禁从网络下载,尤其是不连续的简单粘贴;同时要求语言组织严谨、客观;
2.必须有心得或总结部分,以突出自身学习上的得失以及对实习的效果。
财务管理毕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财务管理 课程定位 教学内容 改革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存在定位不准、内容实操性差、教学与实际差距大等问题。为此,笔者发放问卷,主要调查企业财会机构设置及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财务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要求等内容。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于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企业仅设置专人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由会计、会计主管和财务经理承担大部分工作,工作内容中以成本控制、营运管理、财务预算和分析居多。基于此,本文认为,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应作为职业发展核心课面向中小企业的初中级管理人员;重构教学内容模块,将重点向营运资金部分倾斜;使用真实案例,重点培养财务思路和Excel运用技巧,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一、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现状分析
(一)面向大型企业,面向中层以上财务管理人员。当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体系与本科基本无异,以风险价值观念为主线,以开展专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背景,讲解中级以上财务管理人员所需的知识,侧重对外的资本运作部分,仅比本科降低了知识难度而已。但实际上,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很难达到如此职业高度,就业方向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而他们真正亟需的财务管理知识在学校却没有被系统强调。如此一来,学生毕业后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值得怀疑。
(二)内容上重视理论完整性,弱化实践应用性。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为勾勒出系统的资金运作体系,以企业筹资、投资、营运、分配为模块,强调理论完整性,但弱化了实践应用性。其实,仅有少数企业全面系统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大部分企业只开展部分工作,中小企业尤为如此。而高职学生一方面在学习前期未进入过财务管理工作“现场”,缺乏实践经验,对教师所讲财务管理实例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在学习后期带着“大而空”的理论知识进入职场,缺乏企业所需细致且具体的财务技能。
(三)知识内容多运用数学模型。财务管理使用西方理论体系,课程本身含有较多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模型分析问题、理性决策,也是财务管理本身特色。加之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体系,课程中就会包含很多数学模型,而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所以面对财务管理课程,学生大多存在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差;教师也会因为学生难以调动而缺乏教学激情和改革动力。
(四)教学案例缺乏,实训多为简化的模拟练习。财务管理教学实践环节少,且多为课内实训、校内实训。课内实训基本停留在教师授课时的例证,再通过布置复习思考题和练习题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校内实训,多采用各类软件实训平台,大部分财务管理软件只是一些习题的集合,仅需要学生运用书本上的方法对所给的数据进行简单演算,并没有案例分析或模拟财务管理实践全程教学,不能发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五)教学人员缺乏财务管理实践,只能照本宣科。高校部分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以前基本没有理财工作经验。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课堂教学只能以教材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导致理论脱离实际,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不仅如此,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持续性,使得一些教师即使短期下企业顶岗实习,也无法真正接触到财务管理工作,无法提高相关技能。
二、企业问卷调查分析
针对目前财务管理课程现状,为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需求,提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进一步改进财务管理教学,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反映市场需求。
(一)调查情况概述。本次调查主要依托毕业生就业单位,配合网上问卷,不分企业类型,对广东省内的企业财务管理岗位和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此次共发放问卷156份,回收问卷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06份。问卷填写人员主要为企业中级以上财务管理人员,问题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财会机构设置及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财务管理岗位设置、财务管理人员要求、如何看待高职毕业生及校企合作意愿五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企业有60家是有限责任公司,占总数的56.6%;56家是制造业企业,占总数的52.83%;500人以下的中小公司36家,占67.92%,其中包括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
2.企业财会部门设置及财务管理开展情况分析。部门设置方面,80家企业(占比75.47%)没有区分财务部与会计部,但设置专人从事财务管理工作;18家企业(占比16.98%)分设财务部和会计部;8家企业(占比7.55%)财务与会计同属一个部门,且无专设财务管理人员。
企业开展最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成本费用控制,占86.8%;最少的是投资,占26.4%。其他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各占81.1%;税收筹划,占75.5%;利润分配决策、内部审计,各占50.9%;财务制度设计,占47.2%;筹融资,占28.3%。
我们普遍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细致程度会影响到企业财会部门的设置。为了研究二者的关联,本文以企业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为自变量X,企业财会部门设置为因变量Y,进行交叉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当企业开展了专项、定期的筹融资工作时,分设财务部和会计部的比例是最高的,达总数的46.67%;接着便是开展投资工作的企业,分设财务部和会计部的比重也较高。其他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则对部门设置影响不明显。
3.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设置分析。在企业的财会岗位中,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较多的三个是:会计(69.81%)、会计主管(62.26%)、财务经理(62.26%)。由于企业财会部门设置不同,岗位分工也会不同。所以,在对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岗位进行分析时,本文采用了交叉分析的方法。以部门设置为自变量X,岗位分工为因变量Y进行交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财务经理、会计主管和会计外,其他人员承担财务管理工作的程度随着部门设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即,当企业分设财务部和会计部时,除以上三者外,承担财务管理工作较多的是税务会计(纳税筹划工作)和资金主管(投融资工作)。企业只设立了单一的财会部门,但设置专人负责财务管理时,则会由会计助理承担更多的财务管理基本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此类企业中,有5家在选择财务管理岗位时,勾选了“其他”项目,且均详细填为“出纳”岗。这是由部门设置简单、分工笼统所造成。企业既不分设部门,也不设专人的,则基本没有财务管理工作,企业的财会岗位基本上只集中于两个:对内的记账员和对外的报税员。这一分析结果,与上面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企业一旦开展了定期、专门的投融资工作,就容易设置专门的财务部门,并由专门的资金主管负责投融资工作。其他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则大多与会计工作融合,由会计人员兼任。
4.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要求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聘用财务管理人员时,半数要求最低学历为本科(52.83%);其次是大专(37.74%)。企业聘用财务人员,初步筛选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排名前三位的是:学历学位、会计相关专业(86.79%);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81.13%);有会计从业资格证(79.25%)。然后是有相关工作经验(75.47%),账务处理能力强(69.81%),善于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强(69.81%),英语水平好(9.43%)。
在对企业要求从业者具备哪些财务管理知识的调查中发现(见图1),92.45%的被访企业认为从业者需要具备资产管理知识。除此之外,企业更重视筹资成本和财务预算分析方面的知识。只有35.85%的企业认为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投资预测知识。这些数据是与企业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相符的。
在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方面,企业表现出统一的态度:重视数据分析能力、撰写财务报告的能力、预测未来财务状况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见表1)。
5.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看法及校企合作意愿统计。虽然近年录用过高职毕业生的企业占被访总数的64.15%,但半数以上的企业(54.72%)认为高职毕业生暂不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还需从会计基础工作做起。在被问到高职学生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工作能力的原因时,企业的回答是:专业知识薄弱(79.25%)和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62.26%)是最主要原因;接下来便是学历较低的问题(35.58%)。其他原因还有:缺乏沟通协调能力(28.3%),眼高手低、责任心不强(28.3%),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差(24.53%)。
值得庆幸的是,绝大多数的企业愿意或可能接受高职学生实习或观摩(占98.11%),同时也有88.68%的企业表达了与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意愿。但是这只能说是企业良好的态度,现实中如何深入开展财务类专业及课程的校企合作,仍是亟需解决却十分棘手的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企业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是合并的。在此情况下,主要进行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成本费用控制、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由会计、财务主管/经理、财务助理、出纳共同承担;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备的知识主要是资产管理、筹资成本控制、财务预算和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是营运资产管理、筹资成本分析、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而利润分配与投资可作为发展知识讲解。
三、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建议及措施
(一)将其定位于职业发展核心课,而非基础核心课。调查显示,大多初入职场的高职毕业生,亟需的技能仍是基本的账务核算、税务申报能力,用到的财务管理技能并不多。但是,不同于中职教学,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只教授学生最基本的工作技能,还需要引导学生有职业发展的眼光和能力,那么财务管理就是会计学生职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相应的,与财务会计等基础核心课不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更偏向于财务理念的传授、财务眼光的培养和财务分析能力的取得,应将其作为核心课。
(二)侧重中小型企业,针对中层及以下财务人员。高职毕业生大多就业于中小企业,从事基础的核算工作;在积累一定经验后,会进入职业上升期,进入初中层管理岗位,从而拥有更多选择和更大发展。面对有如此职业发展轨迹的学生,教学目标要从面向大中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调整为中小型企业的中层及以下财务人员。同时,教学中还可结合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考试大纲的要求将一些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内容引入教学。这样可进一步增加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帮助学生职业晋升,满足社会对财会应用型人才知识面的要求。
(三)分析岗位工作内容,整合课程,重构教学模块。财务管理课程之前的教学,主要按照企业财务活动逻辑顺序,重点讲解筹资、投资、营运、分配活动,略讲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但通过企业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小企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具备的财务管理知识是资产管理、筹资成本控制、财务预算和分析。传统教学中投资、利润分配这两个重点部分,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并未被作为工作的要点。所以,应调整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将重点向营运资产管理、筹资成本分析、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倾斜。
调查中,企业开展最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成本费用控制,而且有52.83%的企业是制造业企业。这就需要整合以往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如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学的知识,也是财务管理众多决策的依据;资金需求量预测不仅是财务管理的要点,也是管理会计中预测会计的内容;而责任会计也同时出现在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知识点中。
(四)课堂多讲分析思路、Excel应用,少讲数学公式、模型。财务管理课程本身具有数学公式多、理论模型多的特点。面对突出实践的教学目的和数学知识薄弱的高职学生,教学过程要轻公式、重应用;轻模型、重思维。如资金时间价值,可略讲或不讲P、F、A的计算公式及推倒,重点讲明P、F、A的概念及生活中的应用,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普通计算器、科学计算器、网络上的复利计算器解决问题。在这里必须提到,应着重培养学生利用Excel建立财务模型、解决财务计算、分析财务问题、形成财务报告的能力。财务管理模型甚多,教学时不应以教学单个模型为目的,而应以分析模型思路为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模型,学会用财务的思维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五)使用真实资料、真实案例。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形式。现实中都会发生企业资产管理、投融资成功或失败案例,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践活动。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引入真实案例;然后,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笔者认为,可在财务管理课程结束后,专门安排案例分析实训,采用完善的案例教学法,透彻分析一两个案例,使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但需注意的是,务必要解决真实案例的复杂性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的矛盾。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案例通常内容复杂,牵扯面广;而高职学生的知识功底和分析能力有限。如何挑选典型案例,并引导学生从中挑选有效信息、利用知识分析案例、做出结论,是财务管理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六)深度校企合作,将企业财务人员引入课堂。教师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自身首先要符合企业需求。为此,一方面,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中长期的实践锻炼,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下企业进行短期访谈,及时将社会的需求引入教学。再一方面,可通过聘请一批社会知名度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业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以各种形式全程参与专业改革、教学、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形成一支过硬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大大提高财务管理师资的实践水平。X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毕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第二学历;财务管理;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61-02
第二学历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范畴,是近年来开展的对在校本科生根据个人需要同时选修第二专业学历的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不仅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而且能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为社会提供多功能复合型人才,国内各大高等院校对此都非常重视。[1][2][3]由于第二学历学生分属于不同的学院、专业和年级,人数多且分散性较强,管理难度较大。据统计,学生在选择第二学历专业时以管理类为最多。[4]本文以徐州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对第二学历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究。
一、财务管理专业第二学历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徐州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于2008年荣获江苏省特色专业称号,是我院第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的第二学历教育工作在我院的办学时间最长、学生人数最多,专业优势非常明显。
该专业第二学历教育主要面临以下问题。1.在校学生人数众多而专职的管理教师较少。第二学历教育在大一下学期开始招生,大二开始正式开课,每个年级约有300人。目前我院财务管理专业的第二学历在读学生总人数为875人。这些学生由1名专职教师负责管理,负责管理的教师人数明显较少,管理难度较大。2.学生分布广,结构较为松散。参加财务管理专业第二学历教育的学生分别来自土木、化工、环境等14个学院的30多个专业,学生分布范围广且结构较为松散,信息转播不便,这也使得管理难度增大。3.徐州工程学院由两个校区组成,一个是城南校区,另一个是中心校区,两个校区相距十几公里,财务管理专业设在城南校区的管理学院,这就给中心校区的学生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二、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究与实践
(一)学院领导重视,各项工作亲手抓
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财务管理专业第二学历教育工作,学院第一负责人亲自负责该项工作,招生、教学、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院领导都能做到身体力行。每学期开课前学院都要召开第二学历任课教师会议,根据省、市及学校文件和规定对第二学历的教学及管理进行详细部署;学期末也要进行教学总结,及时了解和解决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困难与需求。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班级多、人数多的情况,学院安排了专人负责管理自学考试工作,并配备了良好的专属办公设施。为了鼓励教师和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2014年底学院又增加了教师的课时费和班干部的劳务费用。
(二)统一思想,积极做好招生宣传
财务管理专业的招生宣传工作由管理学院院长亲自负责统筹安排,学生科、办公室等部门具体全面实施,主要采取在各学院班级及宿舍发放宣传单的方式宣传,同时结合宣传板、宣传条幅以扩大宣传推广力度。另外,学院不定期的组织负责教师和第二学历优秀毕业生去各学院走访演讲,让学生了解第二学历的性质、用途及优势,吸引生源。
财务管理专业第二学历管理人员多年来做到了招生咨询方面的典范。负责咨询的教师对待学生和家长能做到“热情接待、耐心服务、有问必答”,让他们“带着疑问来,怀揣满意归”。管理人员还将每年招生的热点问题和答疑汇总编辑成册,放到校园网及大二、大三学生QQ群、微信圈等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
(三)以学生为本,建立学生服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第二学历在校学生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具有年级多、人数多、人员分散广等一系列特点,情况较为复杂。针对此情况,学院建立了三种类型的管理模式,以达到迅速、广泛地传播信息和加强师生近距离交流的目的。这三种模式分别是:1.通过校内网站各种通知及公告;2.建立了10个班级QQ群,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把各类通知到个人,也便于管理员与学生就招生、学习和毕业等问题直接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3.通过飞信联络,层层管理,每个学院设置联系人,通知具体到人。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学院贯穿“全员管理”的理念,学院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都具有对第二学历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形成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人人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学院平时注重对他们的培养,锻炼其组织能力。在第二学历教育学习和管理上,学院放心大胆使用学生干部承担班级的各类工作,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的表率、监督和管理作用。
(四)精心挑选任课教师,免费加开基础课
为保证教学质量,由院领导亲自选拔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针对学生人数多、学院专业分散的特点,为了方便学生上课学习,学院配备了两套任课教师班子,自2011年起实行两个校区同时开班,这也是目前我校第二学历教育中唯一一个在两个校区同时开课的专业。因教学计划内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比较复杂,为了给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打好基础会计知识,也为了学生能真正学懂高级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管理学院在第一学期免费为学生加开一门会计学基础课,这既便于学生学习第二学历课程,也方便学生报考会计证等相应资格证件。
(五)严格规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财务管理专业第二学历教育的教学工作在遵守省考试院规定和学校自学考试规定的基础上,按照正规财务管理专业要求来进行教学和管理。学院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要求任课教师按照第一专业规范准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每门课程都要按照省市自考办和学校要求,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实践指导书、毕业论文教学大纲等。毕业论文教学配备了第二学历毕业论文大纲、答辩委员会、答辩手册、答辩评阅表、答辩评定表等。为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学院针对各科目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教学规范等又加开了两次会议,由学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指导和完善了各科目的实践教学大纲及毕业论文手册等。
(六)加强教学督导,及时处理问题
教学督导是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管理学院院领导针对第二学历教育的自学考试和在校辅助第二学历的性质,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观念,把第二学历督导工作脑来的“以检查、监督为主”转变为“以鼓励和提倡为主”。第二学历教学时间一般都安排在周末的全天和晚自习时间,学院安排了管理学院部分行政人员周末值班督导,每年检查上课20次,听课6-12次,定时听取学生意见,鼓励学生上课互动,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促进学校第二学历教学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第二学历教学时间往往都安排在周末或晚自习时间,为确保学生出勤率及教学质量,学院安排了管理学院人员周末值班制度。严肃考试纪律,省统考时实行班主任送考制度;校内组织考试严格按照省统考要求执行,每场考试安排监考教师2人,考试巡视2人。
(七)熟练自考工作流程,确保无差错
在第二学历教学管理上,学院严格按照省考试院和学校的要求,制定了本专业的教育管理方案和制度。自考工作专职管理员对待工作认真仔细,熟练掌握了江苏省自学考试系统内的各个业务流程,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考试管理、毕业管理等。
(八)强基础,重实效,提高第二学历毕业生就业率
加强对第二学历学生就业工作的日常管理,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毕业生信息、聘用合同书的文档管理,对毕业生的信息内容进行认真审核,为报考公务员、银行等部门的第二学历毕业生开具证明,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2.建立用人单位资料库,将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形势、优势推荐给学生。每年的第二学历毕业生中都有近30%以财务管理专业第二学历参加应聘。在2014年江苏省自学考试30周年时,省考试院组织了“优秀自学考试毕业生”评选活动,财务管理专业第二学历2011级学生吴某某同学被推选到省里,并成为了徐州市唯一一名江苏省优秀自考学生。2014年毕业的145名第二学历学生中,有20%左右的学生以财务管理专业就业,约有15名同学考取了公务员。2015年6月,财务管理专业第二学历2012级学生韦某某同学以第二学历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这是我校第一个以第二学历考取的研究生。
三、结语
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第二学历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就业管理不够规范、少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下一步我们会在这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学历教育管理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富林.关于在高校开展第二学历自考教育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9-71.
[2] 郭华.开展第二学历自学考试工作,振兴普通高校自学考试教育[J].成人教育,2006(9):64-65.
财务管理毕业总结范文4
我国高校教师一般是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大学担任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组织引导能力不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缺乏对案例教学的组织能力,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财务管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对实际的财务管理讨论少。3.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考试通过,所以在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积极性很难调动的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通过老师的讲解来理解案例,不能深刻理解案例的内涵,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思考问题,最终会影响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模式
1.适当选择教学案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目的等来选择。教师应选择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适应教学目的比较好的案例。选择教学案例不仅要反映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对课程的一些问题使学生有较深的理解,便也要恰当联系学生所关注当前的国内经济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案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培养适合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师资队伍。选送教师到开展案例教学成功的高校或相关机构培训,比如让教师定期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培训,积累一些的实践经验,把学到的知识就用到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当然有条件可以聘请CFO走进课堂,对企业财务管理或公司理财实践进行专题讲座,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讨论。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财务管理现实中典型实例与各章节联系起来,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的财务基础与财务管理知识,预先发放案例,让学生了解案例的有关背景知识,避免学生对案例了解较少而缺乏积极性。在案例讨论的环节中,让学生有机会发言和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热情。
三、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
财务管理毕业总结范文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企业中组织财务活动(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这样一项重要经济管理工作的财务管理,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工作本身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这就对财务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教育,培养适应新形势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新形势下对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必须在资金市场上进行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自主地进行利润分配;必须进行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的权衡;必须自主地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等单位中迫切需要重视的一项管理工作,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少有识之士甚至认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如何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管理势必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企业中设置独立的职能部门并配备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从事财务管理成为必然。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其丰富的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内容,给未来财务管理人员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除熟悉和掌握坚实、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外,还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如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软件应用等知识。
总体上说,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竞争观念、风险观念、货币观念、价值观念、信息观念等与市场经济相关的观念;其次要具有战略头脑、开阔的思路、高瞻远瞩的谋略、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适时决策;再次,在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要遵循财务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如环境适应原则、平衡弹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等,并善于运用财务预算、投资决策、风险分折、价值评估等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门“技巧性”相当强的学科,而财务管理技巧的培养,更需要对知识的应用、发挥和创新。注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模式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后由理财学专业更名而来的。其实,上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高校就开始试办理财学专业,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时代“大会计”观念的影响,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一直没有理顺,试办理财学专业的高校积累的成熟经验不多,财务管理(或理财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尽合理等都制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一直是莫衷一是,有的也只是在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略加修改,区别不大。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教学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有很多模式,下面列举两种:
(一)由实习和实务教学两方面的内容组成
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是学年实习,而且是由实习和实务教学两方面内容组成。其中:
1.实习包括课堂实习、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
(1)课堂实习,是指在主要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感性认识。
(2)学年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完后,也可称为专业实习。这是一次重要的实习,一般由学校或专业教师安排。它能使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以后的学习兴趣。
(3)毕业实习。这是结合毕业论文的写作和就业去向的选择进行的实习。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联系单位,也可以结合毕业分配,到接收单位进行初步实习,以便收集资料,完成毕业论文。
2.实务教学包括案例分析和实务界专家讲座等
实务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案例,使学生形象地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校经常与实务界保持联系,聘请企业的财务管理专家来校讲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由八个方面内容组成
这八个方面,包括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单元练习、模拟实习、校外专业实习、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撰写论文等。现分述如下:
1.演示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幻灯、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教学使用的案例,要求最好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单元练习。这是一种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篇章)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后所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在内容设计上应系统地反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完整、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练习中既要有确定解的问题,也要考虑能反映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并有多个解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充分应用提供的资料全面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多元化解决方法的能力。
4.校内模拟实习。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以企业基本财务活动以及相关资料为基础,模拟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相关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从模拟实习的内容上看,应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耗费、资金收回、资金分配等全部财务活动和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整个财务管理的方法循环;从实习手段上看,既要进行一般的模拟实习,又要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校外专业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和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面广,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除此之外,通过校外实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校外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培养。
6.社会调查。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校外实习机会或特定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社会调查一般由学生独立完成,调查的内容和形式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和教师主要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工作。社会调查是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观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及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7.项目设计。这是一种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亲自动手,完成某一实际或模拟系统(项目)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如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一个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项目设计可以―人独立完成,也可以一个项目小组完成;可以在校内完成,也可以与企业联合完成。
8.撰写论文。包括中期论文(学年论文)撰写和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这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撰写论文实际上是一个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即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
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构想
嘉兴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务操作(应用)型为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强实践、善实务、知工艺、能创新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体系的设计和安排格外重视。其包括的内容主要有:(1)一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规定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时间;(2)本专业主要专业方向与特色课中,每门课程必须安排至少一个综合性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实施案例教学法;(3)第四学期末,相关会计课程安排会计综合专业实验;(4)第七学期末,安排为期两周的财务管理模拟实习(验);(5)第八学期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6)从第二学年开始撰写学年论文;(7)从第三学期开始,安排由专业课教师担任导师的“导师制”;(8)从第五学期开始安排实行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指导制度;(9)暑期社会实践。
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实验”(也称模拟实习)作为实现本专业培养规格的重要途径,是嘉兴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本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是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理论和实务知识,在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仿真的环境中,独立处理企业单位财务活动,锻炼财务管理专业能力的一项实习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模拟实习,经受一次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做法是:
1.明确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为了优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使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实际、熟悉实务、加强实践,根据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在第七学期进行一次为期两周的财务管理模拟实习。
(2)通过财务管理模拟实习,要求学生能够把在此前学过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知识串连起来,从感性上理解财务管理中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和财务分析等基本内容的实务做法,更深地了解和学会如何利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2.采取的实习(实验)方式
专业模拟实习(实验)将采取校内实习和校外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校内实习将统一使用一个在财务方面内含一定潜在问题的上市公司的比较复杂的案例,内容涉及筹资、投资、利润分配、会计、管理、纳税、资产重组等。由学生在阅读案例、准备材料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财务分析师比较超脱的角度,将此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详细罗列出来,并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综合对策,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进行分组研讨,最后由指导老师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案例来源将选用某上市公司公开的2-3年的年报,结合教师对该公司的调研所得资料合成而得。
现场实习将由学生到“双导师”制下的校外实习单位,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实习。
3.科学安排实习进程
实习时间共2周10天时间。
在校内实习前两个星期,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案例,并准备相关材料。校内实习时间共安排7天。5天时间主要用于独立撰写分析、对策报告,2天用于研讨。每个学生的分析和对策报告在研讨前交给各自的指导老师。
校外现场实习由学生提前1个月与校外指导教师定好实习题目,一般选用实习单位具体的筹资、投资或利润分配方面的实际事项,可以是已经完成的项目,也可以是正在进行的项目。让学生凭自己的学识独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时间为3天,如时间不够,用业余时间解决。
4.成绩评定
专业实验(模拟实习)的成绩,将采用综合测评的方法加以评定。
财务管理毕业总结范文6
一、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建设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专业定位明确,但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层次性,不利于学生的分级分类管理,不能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方向性人才培养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应提升层次、拓宽专业、提高素质、注重实践、面向市场,体现层次性、系统性和结构性,实现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最佳组合。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核心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有:按财务管理的层次来设置、按资金运动的阶段来设置、按财务管理的主体来设置以及按财务管理的环节来设置几种模式。具体如表1所示:(1)课程设置与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相似度高,没有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向的定位,课程设置缺乏方向性。(2)专业课和专业特色课程缺乏深度和广度,个人理财规划课程、公司理财规划课程以及企业风险管理等相关专业特色课程缺乏。(二)双师型师资队伍资源丰富但后续师资实践培训平台缺乏。(三)实践教学意识明确,但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以及效果落实监控手段匮乏。(四)校外实训基地数量稀少,建设效果不明显。(五)学生能力目标体系仅限于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六)实践教学以课程实践教学为主,手工实训、电算化实验和实验室实践比重较轻,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优化路径分析
(一)建立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的关键点就是将教学质量管理提升到学校战略管理的核心地位。以战略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制定战略实施计划。战略规划中要谋全局,谋重点,谋长远。2.充分利用机制的灵活性和办学的自,突出优势把握社会需要的发展机会。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创设特色专业奠定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影响力,集中力量创特色专业。在理论研究型大学和实践应用型大专之间找准自己的定位3.教学科研人员、课程与学生的质量及基础设施和学术环境的质量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组建高效的教学管理团队,加强对教学秘书、教务干事的教学管理培训,在明晰的政策、制度指引下,使教学管理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研究化的方向发展。5.突出企业等用人单位在独立学院学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实校企结合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战略。(二)积极合作开发校外实训基地,促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构建,形成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的三层次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通过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应遵循时效性、规范性和稳定性。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和财务管理咨询公司,组织学生进行创业规划和创业方案设计并提供财务管理相关内容的咨询。2.校外实训季度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的资源整合,结合市场机制的导向结果,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完善高校的培养技能和目标,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大量优秀的后备人才。图1-校企合作就业机制框架图(三)构建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效率性为原则的实践教学体系。1.整体性原则。建立计划—实施—评价的循环式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财务会计作业、财务报告评价、财务管理认识实习、财务管理模拟实习等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总结来监控教师与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监督学生对会计整个循环过程的认识程度以及独立完成会计数据生成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具体问题分析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决策方法运用能力等。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就是将实践教学目标分为整体目标和分级目标,整体目标则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分级目标则包括了基础目标、技能目标和方向目标。层次性目标的制定和执行要结合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两地办学的特点,对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3.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就是通过课程设置体系以及学生的考核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兴趣特点为出发点,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1)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根据质量评价指标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级管理。(2)利用课程体系专业课的方向性对学生进行分类分级培养。4.效率性原则。通过建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技能为本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1)优化实践教学考评维度。在课程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案例教学、手工实训、电算化实验、实验室实验等多种实践环节中完善对学生和教师的考评维度,全面监控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质量,确定合理的成绩结构,改革课程考试题型。(2)明确考核标准,细化和拓宽考核内容。对实践环节中的内容细化、量化,通过明确的指标体系展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后续教育即业务提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水平。鉴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应用型强的特点,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起着重要保障作用。双师型教师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过宣传教育、校企合作岗位培训、教学实践、社会实践见习、学历进修、技能培训与考核等手段,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多用途教师队伍,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财务管理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缺少学生自主学习体系,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模块,通过教师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六)培育精品课程,持续抓好重点课程建设。(七)通过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分向引导和培养。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大二结束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考评,根据学生个人意愿以及学生家长、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考研、考证、实践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针对性培养。使学生能够心中有目标、实施有计划、行为有动力、结果有预期。(八)继续加强教改和科研建设,以改促学,以研促教。(九)通过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进行多方面培养。在财务工作实践中,财务应用能力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到工作岗位中能迅速接受单位财务工作基本工作流程和所在岗位任务的能力,即利用在校所学知识快速获取实践新知的能力。第二阶段是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适应期后专业应用能力的灵活应用阶段。这一阶段的能力包括了敏锐地发现问题的能力、深入而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切实可行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竞赛、财务管理案例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实践技能大比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十)完善学生参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体现了专业对学生的认可,毕业证和学位证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认可,助理会计师、助理理财规划师等含金量颇高的资格证书则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的认可。通过完善学生参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证书通过率,提高专业、社会对毕业学生的认可程度,提高社会对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认可程度。(十一)多途径增加手工模拟教学、电算化教学、实验室教学、校外实训等实践教学模式的比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每个年级学生人数众多,按照年级统一安排手工模拟教学、电算化教学、实验室教学等实践教学压力较大,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应充分发挥多种途径实施上述教学模式:1.根据学生专业课成绩按照一定标准进入实验室教学。2.发展学生手工实训、电算化教学的教师群体。财务管理专业大三、大四学生中有部分同学具有较高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水平和手工实训经验,可以通过电算化操作以及手工实训对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考试筛选出水平较高的同学对大一、大二的同学进行小组式教学。3.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资源联系校外实训基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综上所述,充分发挥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现有的服务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定位的课程设置体系、学生能力目标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师资力量的作用,并通过对以上方面更深入、更专业、更精准的补充和强化,继续构建和完善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独立学院特色财务管理专业。
作者:姚艳 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