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理学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理学课程范文1
1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的处理,有效整合在一起,并和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技术。该技术可在短时间内把大量教学信息带给学生,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脑、眼、耳并用,克服了板书和语言的局限性,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解决了教学内容过多与时间不足的矛盾[1]。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不但使学生耳目一新,能及时、清楚、具体地看到各种病理形态的改变,同时也提高了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2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使病理学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分析教学效果时发现,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后也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发现少数班级应用多媒体后的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教学效果好。主要原因是:(1)过多应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处于视听觉的严重疲劳状态;(2)多媒体课件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成为配角;(3)应用多媒体教学减少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4)应用多媒体教学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多媒体技术本身吸引[2]。此外,不同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同,也造成了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预期效果不能很好地发挥。凡此种种,造成了多媒体技术没有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使一部分教师开始怀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
3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多媒体技术固然存在不足,但如果能善加利用,扬长避短,还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多媒体教学出现问题,可能是由于教师在对新技术欣赏、崇拜和应用的同时,没有很好同教育本身及学生心理相结合,没有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应用到多媒体教学中。要解决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广泛探索造成问题的原因,科学设计教学课件,探索合理的多媒体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3.1端正教师思想,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要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认真编写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设计艺术。不能完全照搬其他教师的课件,也不能用文字和图片简单堆砌多媒体课件,这样会严重削弱多媒体课件的多样性,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3.2结合病理学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病理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病理形态的改变和发病机制,这些内容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形象讲述,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选择典型的图片、制作形象的动画结合文字说明及教师的适当讲解,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而对于一些病因及结局的讲解,就不一定要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传统的板书和讲述达到教学目的。如果一律用多媒体教学,会导致重点不突出,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最好能够结合病理学理论,应用多媒体技术,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动画,丰富课件内容。
3.3合理控制多媒体教学的节奏及进度,加强师生互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节约了教学时间和空间,在短时间内为学生带来了海量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好教学节奏及课程进度。尽量做到信息量大且重点突出,节奏适中以使学生能跟上教师讲课的进度,而不是让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这就要求病理学教师在授课时能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授课进度,适时插入板书和提问,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时刻集中精力,主动接受授课内容并有时间短暂思考。
3.4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扩展多媒体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受课堂时间所限,只能教学生如何去学,不能面面俱到地讲授所有内容。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畅游在医学知识的海洋中,能扩充知识,提高学习兴趣[3]。教师可以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各种图文、声像资料及素材等上传到校园网,让学生课后通过网络进行预习、复习及自学。还可以利用BBS讨论区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课外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
病理学课程范文2
关键词: 《园艺植物病理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园艺植物病理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如何有效增强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1]。笔者作为长江大学植物病理教研室《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负责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以下就近几年来对该门课程教学的心得与体会作总结,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改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习惯性“满堂灌”,寄希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往往忽略台下学生的反应,一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十分疲劳,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局面。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重难点、有争议性问题及最新研究进展为主,给学生预留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题目。
笔者已尝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跟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汇报。每次上课之前由两个小组汇报,其余同学可以提问讨论。通过开展该项活动,发现学生的参与性很高,课外查阅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不断增强,课堂上很少有学生逃课,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与创新性的问题。
二、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才能相结合的过程,能培养学生敏锐的知觉、创造性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所需的素质与能力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大实践课程学时比重,将原来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2∶1调整为1.5∶1,原来固定的实验课时间调整为根据生长季节期间作物发病情况安排实验。另外,增加与调整教学实习时间,根据田间作物病害的发生情况,组织学生亲临现场进行病害的识别与诊断。通过上述调整,提高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加深了学生们对植物病害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验证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相结合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教师提前告诉学生作物病害名称,学生只需通过病害症状及病原菌形态观察认识病害。由于许多作物病害症状及病原形态十分相似,学生普遍感觉乏味,容易混淆,不能实质性地掌握。基于此,在实验内容中适当增加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室内实验课上,给出病害症状明显的豇豆材料,叶片变色,局部坏死,上面布满许多锈状物,但不提前告诉学生病害名称,学生通过病害症状观察、显微镜镜检、资料查阅等诊断为豇豆锈病,并在实验报告上绘制病原菌冬孢子形态图。
在室外实习中,将学生带到梨锈病发生的梨园中,同样不提前告诉病害名称,让学生观察症状,采集症状明显的梨锈病叶片并带回实验室镜检。学生很轻松地诊断出梨锈病,并将梨锈病与豇豆锈病的冬孢子进行比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差别。接着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与梨锈病发生相关的所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开放性实验室管理
鼓励与引导本科生提前走进实验室,培养科研素质与能力。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部分学生还可以申请到一些大学生创新项目,在指导老师或研究生的带领下开展科学研究。这样学生既能提高科研动手能力,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又能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多年来,本教研室一直接收和培养优秀的在校本科生,有些从大二开始就进入实验室。通过学习与指导,每年都有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毕业时部分学生成功考取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重点农业研究院所。
五、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考试是促进学生对课程全面系统再学习的一个好方法,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重要手段[3]。《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一体化,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实验教学为20学时,另外还有一周的实践教学,足以看出实验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因此,要求在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相应增加实践考核环节,建立客观地评价学生成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考核体系。
笔者改革后的考核体系将闭卷成绩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80%减少到60%,增加小组讨论汇报成绩和课程试验设计成绩两项新的考核指标,即课程总成绩由原来的课堂出勤率、提问成绩、实验课程成绩及结业考试成绩4项,增加到6项。通过上述考核体系的调整,学生由原来考前的机械式记忆备考,逐渐转向注意平时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例如,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鉴定、病原形态图的绘制与描述、小组课件的制作与汇报等。
《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技能的骨干课程,该课程的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4]。在新形势下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全面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具体表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5]。今后,教师还应调整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进展,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精心准备每堂课,言传身教,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作刚,王建明,高俊明.《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教学与体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3-4.
[2]袁红旭,朱红,于莉等.课程—实践—网络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9:55-56.
[3]朱丽梅.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21(2):98-100.
[4]青玲,孙现超.浅析新形势下植物病理学专业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38-241.
病理学课程范文3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7-0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年颁布了新的高等医学教育学科体系目录,其中在基础医学学科体系中,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被调整为一门新的二级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这也是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医学教育体系接轨的重要举措[1]。我校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学科重组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加强医学生对疾病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有机联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优化重组为一门学科,即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都是基础医学的重要主干课程,都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机体在患病过程中形态、功能和代谢的变化,从而为认识疾病的本质和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但两门学科的教学过程是相对独立的,这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临床思维的形成,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综合知识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在护理学专业本科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将形态与机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并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1.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是关键
打破学科之间界限,加强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完整性确定教学大纲,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围绕护理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按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将原有两门课程的章节重新交叉编排,在一个具体章节内,以器官、系统为单元,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内容相互穿插融为一体,既有病理形态学的内容,又有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同时减少各学科的重复内容,合理利用学时[2]。
2.教材建设是核心
本着实用性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人才质量的原则编写“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新教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材。在教材结构上,每章设章节概要,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本章知识结构。章后附有病例分析,使学生将理论和临床知识相结合,更适合教学需要。
3.改革教学方法是推动力
课程内容的改革势必需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运用启发、设问、PBL、案例、易位、情景模拟、讨论等多种交互式方法进行教学;大力推广综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绘图时间,又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充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3]。同时着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有利于创新型医疗人才的培养,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同时,我们还组织编写了《病理学同步练习题集》,有利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对理论内容的复习。
4.教学效果是目标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启发、PBL、案例等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思考,增加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提高了学习效果;其次,增加了学生对课程性质的认识,初步培养了学生对临床的感性认识,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4]。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学生期末成绩的提高,提示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整合后的课程比较满意,提示我们对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进行改革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友生,柳君泽.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49-50.
[2]王舰,史俊岩等.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微生物学杂志,2005,25(6):110-112.
[3]乔远东,穆敬雯,张金波.培养应用型医学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79-80.
[4]陈季强,夏强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6年总结[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73-75.
作者简介:
病理学课程范文4
当前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综合化课程《病因病理学》的课堂教学,由于学制短教学进程快,面广量大的教学内容和紧缩的教学时数形成了矛盾,所以教学方法仍然摆脱不了“填鸭式”的束缚,授课形式仍是以教师“单通道授意”为主,“一灌到底”,学生学习变得呆板生硬,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显然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具有开拓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围绕《病因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现总结如下。
1 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科学思维才能的一代新人,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具备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现代高等高职院校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如何将这种教育理念贯彻到护理专业《病因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的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基础学科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枯燥,单调,乏味和抽象。学生不愿学,老师不好教。我们通过教学改革,采用了大量丰富的图像和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逐步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分析概括形成逻辑思维,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从过去单纯的知识型授课模式,转变为现在应用现代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用了3个结合:一是教学与教研相结合,将教研的思路和设计引入教学中,贯穿教学中,启迪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教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将所学的知识用于临床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病因病理学是衔接正常人体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临床护理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病因病理学知识作为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能将病因病理学知识和今后临床护理知识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怎样运用所学的病因病理学知识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三是教学与未解决的难题相结合。在病因病理学领域中,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未知数(如肿瘤的原因和机理等),我们通过教学告诉学生,激励他们将来去研究和探讨,让学生通过我们课程的学习,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创新性意识。
2 突出课程的特色
针对病因病理学的学科桥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学习、研究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还要求指导学生复习与本学科教学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生物学知识,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预习相关临床护理学知识。不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就没有办法体现学科的桥梁特点,课堂教和学都不可能得心应手。为了更好地将病因病理学课程真正成为护理专业临床与基础医学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在课程的实施中,还贯彻了“一纵”、“二横”、“三框架”的课程教学特色。“一纵”指的是知识的纵向联系。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介绍单一孤立的知识,而且把所讲授内容的来龙去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如我们在讲授病因病理学各论之前,总是引导学生先专门复习已经学过的病因病理学总论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二横”指的是知识的横向联系,我们在教学中,抓住带有横向联系的内容如肿瘤、炎症等章节的教学,以共性特点为中心,层层展开,把总论的教学和各论的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三框架”指的是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将病因病理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医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超出教材本身的局限,构建学生整体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概念。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便于学生把所学的零碎知识和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也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3 改革实验教学
以校园网为依托,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备,组建以部门局域网络系统为依托、以网络控制室和课件制作室为中心,以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实验室为主体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各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实验室既可通过大体标本、投影仪、数码显微镜、投影仪等显示设备,自主安排各种形式的病因病理学实验活动(如:显微视频摄像示教、电脑幻灯教学、网络教学等),也可在网络控制室统一协调下,开展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活动,从而建立开放性、多媒体、立体性教学空间的新型病因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病因病理学较为单一、抽象和封闭的实习教学模式,增进了整个病因病理学实验教学系统的效能,促进了现代病因病理学实验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转变。在实施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对该新型实验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和成绩进行研究分析,对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加以总结,形成教学理论。新型实验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讨论、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建立对疾病正确诊断的科学思维方式;有利于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扩展学生实验范围,我们在实验课中,将学生带入形态学技术室,让他们了解实验所观察的病理学切片的制作过程,观察临床外科病理标本的制作程序,包括组织的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封固等实际操作过程,给他们介绍每一步程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使他们提前了解临床病理工作,扩展知识范围。
4 培养课外兴趣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前的临床实习中,不再有机会接触到基础实验室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增加了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组织他们参观实验室,介绍实验仪器和设备,学会操作基本的仪器设备,并组织有兴趣的同学,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参与我们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有分工有协作,具体完成某一项实验任务。通过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以及科研的动手能力,科研协作精神,为他们将来进一步的深造奠定实践基础。
病理学课程范文5
【关键词】病理学形成性评价教学
《病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校原有病理学考试模式采用期末终结性评价考试的方式进行,理论课考试占总成绩的70%,实验课成绩占20%,平时成绩仅占10%,基本上是单凭一次期末考试就完成对一个人一门课程的评价。学生临时抱佛脚,短时间死记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绩。终结性评价考试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表现,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形成性评价是美国教育学家斯克里芬1967年提出的,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形成过程的跟踪评价与完善,让教师与学生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理想效果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2]。为此从2013年开始,尝试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病理学》本科教学中,希望提高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思维、推理能力等,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形成规范、完善、有效的学习成绩评定体系。现就试点性的形成性评价,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形成性评价的课程内容与结构安排
《病理学》是本科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考试课,教学安排为理论课73学时、实验课3时。
1.理论部分
病理学分两大部分,即总论和各论,总论主要介绍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等基本病变。各论主要介绍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等重要疾病。
2.实验部分
主要围绕病理学理论课所讲内容,观察常见疾病的大体标本、组织切片的病变特点,观看教学录像,开展病案讨论。同时还针对性开展了一些开放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项目。
二、明确考核方式
在每学期第一次上病理课时即要明确告知学生考核成绩的构成:期末理论考试(50分)、期末实验课测验(20分)、平时课堂评价(10分)、读书报告(5分)、临床病例分析(5分),期中测试(10分)。
1.期末考试
理论课结束后的期末闭卷考试是考核的重要一环,占总成绩的50%。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等,覆盖面广。为了拉开层次,另有部分为较高层次的应用性论述题和病案分析,书本中没有现成答案,得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实验课测验
实验课结束后,对所学标本和组织切片进行测验,占总成绩的20%。
3.平时课堂评价
占总成绩的10%。包括上课考勤、平时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等,由带习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成绩。
4.读书报告
占总成绩的5%。读书报告范围由上课老师指定,主要围绕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但必须是参考其他书籍或文献,而非教材上的内容,并附参考文献。要求800字以上,手写而非打印。
5.临床病例分析
围绕教师给出的临床典型病例,进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写出详细病例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5%。教师介绍报告写作的基本要领和格式、技巧,要求内容科学,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层次清晰,用词准确,字数不限,独立完成,不得雷同。
6.阶段性测试
主要针对已学过的理论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多次进行阶段性测试。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考核同学掌握病理学基本概念的情况。
三、形成性评价的效果
学生座谈会上,大部分学生对应用形成性评价给予充分肯定,表示以前的学习平时松懈,到期末搞突击,知识掌握不牢,形成性评价有利于督促和监控自己平时的学习,能够及时预习和复习,期末考试也感到轻松。
四、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体会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的测试次数、种类明显增多,并记录在平时课堂评价中。实践表明,此方法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起到了督促学生课后复习,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受到激励的状态下,其学习能力仅能发挥最佳能力的20%~30%,如果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学习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最佳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3]。2.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形成性评价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病例分析。临床病例分析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病例,使各学科互相渗透,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以病例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4]。
3.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需利用图书馆的书刊及电子阅览资源、网络等前沿科技刊物广泛查阅文献,这样能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4.加强教师自身素养,提升人格魅力
教师的教学魅力、学识魅力、人格魅力能够深深吸引学生,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认真思考。因为喜欢某位老师,就更加喜欢这门课程,也就更有利于教学。所以教师也需不断学习,认真备课,提高内涵,才能教学相长,互相进步。
5.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随时与学生沟通,从而发现学生的学习薄弱点。比如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并思考,假如学生反应比较快,回答问题的热情比较高,说明学生对该问题掌握较好;如果学生表情非常茫然,甚至害怕与教师的眼神接触,就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方式,如反复讲授或换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直至学生弄明白为止。
五、形态性评价在进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反馈要及时、个体化
形成性评价的信息反馈要及时,有利于学生根据反馈信息来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尽快改进学习态度和方法,弥补不足,同时也有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态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相对于学生数量而言,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通常一位教师承担2~3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师个人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与较多学生交流的时间时常无法保证,使反馈的有效性打了折扣。
2.形成性评价标准要一致
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病理学课程,是由不同教师承担的。在评价过程中,不同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掌握的标准可能不一致。因此,形成性评价要制定客观、易掌握的标准。
3.临床病例的选择
在进行病理教学时,要注意病例的选择既要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又具有适当的启发性、趣味性,同时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4.现有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还没有达到学生的自评、互评
总的来说,通过这两年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教研室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均明显提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形成性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其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将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白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32(5):89-92.
[2]周小春.形成性评价方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6):63-64.
[3]高原,王哲,于丹,等.形成性评价在中医院校七年制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1):3328-3329.
病理学课程范文6
一、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多元性
体育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合作的共同目标,体育教学的目标有: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促进学生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意志品质。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基础性、层次性、综合性、实践性、健身性等特点。任何把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唯一化的看法和行为都是有失偏颇的。基于多元目标的教学,才能使教师真正转变教的方式,改进学生学的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创新化
多元的目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模式来支持。目前已出现的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归类体育教学、先导后教体育教学、情境化教学、体育课堂社会教学、音乐舞蹈进课堂、激发兴趣教学、能动式教学、探究创新型教学、小组合作型教学等,这些教学模式会被继续改进完善,新的模式将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繁荣景象。但有模不定模,万模融于“1”,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以学定教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
三、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有效性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得以发生联系,共同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手段和操作方式。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将得到广泛应用。在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合作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转变为“开启智慧、探究知识、调节身心、培育人格”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改变过去以教师的“教”“灌”“输”为主,转向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他们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应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凸显他们独立自主的个性,展现他们的探究创新能力,展示他们在实践中的合作探究创新成果。我们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改变简单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我们应承认差异,重视个体差异,强调对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了解和运用,真正做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四、教学过程高效化、系统化
什么是“高效课堂”呢?叶澜老师说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关注‘人’的发展的课堂。”“高效化”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40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探究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社会化的课堂”才是生命化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优化的体育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严密组织教学,同时提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将“无效时间”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注意体育教学语言的节奏感、情感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小足球的球门等。只有努力做到开始部分要精快 、准备部分要充分 、基本部分要翔实 、结束部分要愉心 、课堂练习要优化 、教学组织要严密、教师指导要精准、教学评价要及时,必能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活动的多边化、组合化
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互联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单向和双边活动,而是强调多边活动,即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合作和相互评价的多边互动。只有师生、生生、生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建立由单一到全面、由僵化到多变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体育课堂教育生命力,才能提高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六、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合作化
新体育课程理念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小组合作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探索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己思考、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按兴趣分组”等小组分组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领域,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并为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合作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七、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可接受性
“唯教材论”“唯书论”显然不符合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现行体育教材虽然对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好的搭配,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如难度高、容量大的部分教学内容受场地器材的制约。因此,对现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我们要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科学选择和组合,善于突破传统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内容,合理选择竞技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具有全面性、基础性,而且要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健身性、趣味性、民族性、终身性和实用性等。
八、教学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的大背景之下,云终端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因地而生,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如利用动画软件制作蹲踞式跳远分步动画,由学生亲手操作,既形象又直观。又如利用视频软件播放奥运健儿的成长经历、团体项目的精诚合作,也同样能起到情感内化的作用,从而实现体育与美育的和谐统一,并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知识更易掌握,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教学手段的技术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成为今后教学的一种基本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