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1

学习目标:

1、理解矩形判定的探究过程。

2、掌握矩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教学重点:矩形的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定理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一.

预习导学

矩形的定义及性质:

预习P53-P54,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两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平行四边形内角平分线能够围成的四边形是(

(A)梯形

(B)矩形

(C)正方形

(D)不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四条边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为矩形,四边形ABCD应具备的条件是(

).

(A)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平分

4.矩形的判定方法:(作图、证明)

二、课堂导学

5、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cm.(1)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说明你的理由.(2)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分别作3个等边三角形,即ABD、BCE、ACF.请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1)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

二次备课教案

三、自主检测

1.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EF过点O,且AFBC,

求证:四边形AFCE是矩形

2如图,BO是RtABC斜边上的中线,延长BO至点D,使BO=DO,

连结AD,CD,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ABC=90°,BD=CD,E是B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BED是矩形.

4.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是BC的中点,∠MAD=∠M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5、如图,M、N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边AD、BC的中点,且AD=2AB,

求证,四边形PMQN是矩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2

一、前置性学习使预设更充分

预设是对未来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只有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安排、假设,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才能获得预设的教学目标。预设实际的是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实施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作为教师,应在课前对教学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并且在课堂上按照预先的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可见预设对课堂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前置性学习为教师教学的预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我校何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前置性学习对预设课堂的重要性。

1.传统课堂预设

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它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生1: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合成平行四边形,我还发现了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生2:用两个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两倍。

师转问: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行吗?

生:不可以。

2.前置性课堂的预设

师: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

生1:把两个同样的锐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2:把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3:把两个同样的钝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师转问:我把两个三角形(任意的)拼在一起,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请帮我拼一拼。

生(操作之后):不行,两个三角形不一样。

两个任意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对于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从两种课堂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师对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并没有充分地预设,好在这位教师还是很机智的,当学生没有说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来拼成平行四边形时,抓住这一生成进行及时、机智的调控,顺势解决这个关键问题。而前置性课堂因为有课前的学习任务单做参照,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当学生都能完整的表述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后,教师有准备、有针对性地提出“两个任意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为学生了解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做好充分的铺垫。

由此可见,前置性课堂使教师的预设更充分,更有指向性,目标更明确,使课堂学习更有效。

二、前置性学习使生成更精彩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个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备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可见课堂生成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它能够焕发师生双方的生命活力,推动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促成三维目标的统一融合。因此,如何让课堂生成更精彩,也是我们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而前置性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从何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对比,也不难见分晓。

1.传统课堂的生成

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它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生1: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合成平行四边形,我还发现了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生2:是用两个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两倍。

生3: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当教师再问“其他小组还有其他方法吗?”此时学生无人反应表示没有。

2.前置性课堂的生成

师: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

生1:把两个同样的锐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2:把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3:把两个同样的钝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拼成平行四边形。

当学生展示了这几种方法之后,当教师再问“其他小组还有别的方法吗?”此时出现意外的惊喜,还有学生高高举起小手。

生1:沿三角形的高的中点画一条线(和底平行),沿着这条线剪下把它拼到右边,此时三角形的底和梯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二分之一。(如下图)

生2: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将期中一个沿高剪开,和另一个三角形两边拼接。(如下图)

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生成对比中可以看成,前置性学习的生成可谓出乎意料的精彩。“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这个问题,传统课堂是让学生上动手操作,时间空间都比较有限,可想而知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面学生除了想到用拼这个常用的最容易方法之外,没有足够的时间再去思考去探索,这样的课堂何来的方法多样化?何来的开拓学生的思维?显而易见,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而前置性学习,有了学习任务单的引领,学生在探究方法时不仅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除了自己动手操作,还可以和同学、教师、父母交流,甚至还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这无形中为课堂学生精彩生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使课堂学习更加精彩有效。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课前一定要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使预设更充分,生成更精彩,这样才有助于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们的见识、他们的思维、他们的经验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老师的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不相符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把学习任务前置,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的前置学习也更了解学生,便于进行充分的预设,另一方面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生成更精彩,从而使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落实。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3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所有老师都非常关注,都会根据课程标准仔细研究,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教学重点即“W生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方法、经验和思想。”教学难点即:“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地方,教学难于实施的地方”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对整个教学活动做系统策划,要把一般的教学理论物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要以学习者的“学”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性,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运用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因此,我认为想要构建有效的课堂,除了认真的关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以外,至少还应该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握好学生学情,重点体现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统一

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了依据课程标准,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是确定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在探究剪拼方法时,因为是借班上课,我课前只是与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对学生已有的情况了解不足,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面对异常活跃的学生、多种多样的剪拼方法与我脑子里已有的预设之间产生冲突时,我真的有点手足无措,尽管还是勉强拉了回来,但是仍然给人“强拉学生”之嫌。因此,我深深的体会到,在备课时,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多设计几种假设,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教师千万不可拘泥于原来的预设,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也就是说在备课时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既要根据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教育活动,又要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调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主动进行探究新知的活动。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在课前真正把握好了学情,才能有效实现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统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恰当的选择教法和学法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需要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决定。而有效的课堂教学预设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最有效,必须仔细推敲。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新课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一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设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由于这是一个小学数学中很多人研究过的一个有代表性的课题,指导教师们为了突出特色、考虑本人的教学特点,按照“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设计教学。首先,通过学生动手用两根5厘米和两根7厘米的小棒摆出平行四边形并进行观察,发现同样使用两根5厘米和两根7厘米的小棒围成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有的认为面积相等,有的认为面积不相等,引发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思维碰撞。再通过活动平行四边形和课件让学生充分感受当长方形拉动变化成平行四边形时,面积变得越来越小,从而自然提出:“有什么办法能够验证:在拉动变化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得越来越小?”明确研究的问题,激发研究欲望。在把长方形拉动变化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既让学生发现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又渗透了极限思想。其次,在探究验证方法时,通过小组合作,发现数方格、重叠剪拼等方法,放手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在与原长方形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转化”,让方法在探究中生成,逐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这样的设计从教学现场的情况来看,应该是非常成功的。可见,只有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有效地完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一教学核心。

三、要有充分的教学资源

今天的课堂已经不是“粉笔+教案” 的传统模式。要想传达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教师上课要用到许多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较好的制作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还认识我吗?(认识)我是谁?(王老师)来自哪儿?

生:琵琶镇九年制学校。

师:你们知道琵琶镇吗? 生:……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介绍我的家乡和学校的短片,想看吗? 生:想!

师:好!请带着数学的眼光观看吧,看看其中有哪些图形?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师生观看短片)

……

这样根据地区特色和学生实际选择把问题蕴藏在课前谈话的教学短片中,学生在了解琵琶镇盐文化、灯文化、龙文化的视频短片中发现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又自然的引入课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充分借助了教具和学具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把静态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生动活泼地表现为动态的过程;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完整展现平行四边形的剪拼过程,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动态过程,这样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加深印象,并达到活学巧用的目的,以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可见,备课时,多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恰当运用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以能顺利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标准选择教学资源,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实效,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实质性整合。

四、要设计精当的练习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设计的恰当性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有针对性、重点突出。

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中,为了更加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真正构建出一堂有效的课堂,我们围绕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重点问题设计了有梯度的练习,并通过前后呼应的问题解决方式,深化学生学习知识的水平,提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掌握水平,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4

关键词:指导 预设 捕捉 反思

这里的所谓“轻负”,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及由此带来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这里所说的“高质”就是较高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办学效益(主要指社会效益)。总的来说轻负高质,就是要做到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所神往的,也是国家教育所追求的。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最佳的教学方法、高效的操作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一、指导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处理课堂中那些闪光的细节是否得心应手。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关注课堂的教学细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如果教师能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智慧对教学细节之处进行有效地指导,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我们的课堂将会更精彩。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了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数学规律,我设计这样的教学步骤:①先和孩子们一起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边数边讲解:我先数……,它是……平方厘米;再数……,它是……平方厘米;两部分合起来是……平方厘米。②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③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④通过自由剪、拼的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⑤互相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一过程教师要积极参与,关注操作、讨论的进展情况,确保结论的可靠性。如: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过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强调以下步骤: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出示剪刀,闪动被剪掉的部分)。②左手按住右手的梯形,右手抽拉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直到两斜边重合为止。这样就得到一个长方形。③学生根据刚才的演示模仿操作,体会平移的过程。

这样的细节指导对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数学思维方法,以至于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二、预设教学细节,保证课堂教学畅通无阻

教师为了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为了不被节外生枝的偶发事件所困扰,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预设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我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细节预设。

1、教具的选择

教具的选择要本着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直观性原则。教具的选择是否恰当,操作活动是否规范、有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情况。甚至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教学认识整十数、读写整十数内容时,利用计数器这样进行讲解: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几个十呢?4个十是多少?40怎么写?如果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什么?是多少?怎样写?计数器选取简便易行,保证操作活动高效地开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问题的设计

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是课堂提问。数学问题的价值在于能激起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因此教师设计的提问题要留给足够探索空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发现规律,自主获取数学知识。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内容时,我准备许多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鼓励学生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然后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②请你告诉老师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③你敢确定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这样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给学生的思维以动力,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能激起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

3、作业的布置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如:在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之后,布置以下作业①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一个长方形花池的面积是18平方米,长是6米,宽是多少米?③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④用一根铁丝围成长为6分米,宽为2分米的长方形,再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比较一下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要求优等生全部完成,后进生只完成前二个即可。中等生完成前三个。这种有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了练习、提高、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三、捕捉教学细节,展现教学魅力

课堂教学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想,所以课堂节外生枝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对“意外”的善待,对“节外生枝”的捕捉,都是利用教学细节生成教学资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如果遇见节外生枝的情况, 我们首先要保护学生课堂学习的良好状态。

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善于捕捉、放大这样的节外生枝,使数学知识能在“节外生枝”中得以拓展。让学生智慧之花精彩绽放,让学生创造火花熠熠生辉。

四、反思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细节处理的如何,决定教学的成败。因而教师应该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中的细节处理的技巧问题,反思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可以使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叶澜教授有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我们要记录、我们要交流教学细节处理的成与败,在关注中反思,在反思中重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5

关键词:互动;预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99-01

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和谐课堂,应是情意交流、智慧碰撞的课堂。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和谐的“情智课堂”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真情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在一种建康、自由、愉快的、“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中自觉接受教育,自觉学习,和谐发展。

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判断和选择。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健康的心里和积极的态度,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效果。

理解和包容学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包容学生,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创造和谐课堂气氛做好铺垫。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给予不同的包容话语。如在学生答问的评价上,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回答的一般很完整、准确,你可以对他们说:“你思考得很有深度,令我赞叹”。对于能力一般的同学的回答,接近答案却不十分准确,你可以对他说:“你说的已经很接近答案了,你肯定能做出更精确、更出色的答案。”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错误时,你可以对他说:“你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的,如果你仔细思考,也会回答的很好的。”通过不同的评价包容,更多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融洽师生情感,和谐师生关系。

二、精心预设,促成精彩生成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放大,学生有些颇具个性化的学习情况是老师难以预料的。因此在实际预设过程中,教师要想多角度预想、多层次考虑学情,就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孟子说:“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具备宽厚扎实的知识储备,教师才能轻松地驾驭教材和引导学生。教师在预设教案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紧密围绕目标设计过程,预设应以更好地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价值追求。

生成要着眼有效教学。生成的目标植根于预设的教学目标,生成的目的是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只有让“生成”走向“有效”,只有将“生成”与“有效”的和谐结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立体的真实的课堂状态。生成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与课堂生活质量,教师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流程。如果一味追求生成目标,会使教学走向“无目的”的误区和尴尬;如果漫无目的的制造生成,看似发展了学生,实质是误导了学生,看似生成了精彩,实质是败笔所在。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由于前三个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的实例来验证。结果,学生探索热情高涨,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

教学因精心预设而精彩,教学因精彩生成而出彩。预设使教学走向有序,生成使教学充满灵气。弹性预设,动态生成。离开了预设,生成也就无法谈起;没有了生成,预设亦即变成教条。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重点在预设上,彩点在生成上,亮点在个性上。

三、创设情境,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训练,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更便捷地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又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八月十五中秋节,小文一家4口人在赏月,爸爸分月饼,分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样多,最后引出:每人分物品,分的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而在学习了小数乘法后,我设计了一个“上街购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家长,有50元人民币,到街上应怎样购买物品?要从哪些方面考虑购买呢?学生在探讨的时候,发现了生活中的交通,物品的品牌、价格等,也考虑到家中的实际需要等。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真实再现了现实生活,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应用

一、对话教学概述

(一)对话教学的含义

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通过师生彼此展示自己,聆听他人,不断更新自我认识,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对话教学具有三层含义:第一, 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在知识探索中平等体现的教学; 第二, 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 对话不是为了热闹, 而是要深人情感的层次, 共同交流自己对文本的体验;第三, 随着对教师信赖感的建立, 在安全、自信的心理环境中, 学生的智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对话教学的步骤

根据场论(field theory)理论, 教师、学生、文本是独立、平等的“对话源”。 教学中设计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活这些“对话源”, 使之相互作用、彼此对话, 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多项“对话流”,再通过“对话流”的相互交流、碰撞, 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富有无限潜能的“对话场”。

对话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课前的积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对话流”包含“教师一文本”和“学生一文本”两方面内容。教师通过解读文本侧重考虑如何创设课堂对话的问题和情境, 学生通过富有个性的文本解读, 唤醒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为对话做准备。(2 )课中的能量转变阶段。教师、 学生、 文本之间形成”对话流” , “对话流” 之间相互作用, 构建成开放的”对话场”。在对话过程中, 每个对话源都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学生因对话而获得思维和个性发展; 文本因对话而得到全新的诊释和理解; 教师因对话而体现主导作用和自身发展。(3)课后的应用拓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对话流” 体现为教师与更多文本的交流和学生与更多文本的交流, “对话场” 由有限的课堂空间拓展到更加广阔的课外天地, 学生因对话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与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 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并不是教师的”施舍” 或“赠予” , 而是基于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种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的觉醒”而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言人, 不愿轻易放弃自身的权威与优越感, 这使得教师难以以一种平等、 民主的心态与学生交往, 使得有些数学课堂的教学忠诚于学科、 却背弃了学生, 体现着权利、 却忘记了民主, 追求着效率、 却忘记了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师生之间是一种情感上的默契, 课堂应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不是教师的”独角戏” , 而是教师、 学生和数学材料之间进行的一次次平等对话。对话教学的课堂是师生“近距离”的沟通, 是师生敞开心扉、 放飞思想的真情对话, 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载体。

(二)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在实施对话教学中, 生生对话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没有教师参与的对话活动中, 学生不再畏惧教师的权威而拘谨, 在宽松的氛围中有了自由、 大胆表达的机会。学生在独立思考中, 放松心情, 驰骋思维, 对问题的想象无拘无束, 酝酿着独特的想法并准备对话。在小组交流与分享过程中, 会有平淡的对话, 也会有激烈的辩论, 同学们虽然都会急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 但也会认真倾听伙伴的想法, 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 通过吸纳别人的意见, 或坚持自己的观点, 或修正自己的看法, 达到不断更新自我认识的效果。学生在充满智慧的对话过程中, 不仅收获对知识的理解, 更是享受一种平等交流的快乐, 感受到同学间的心灵沟通和彼此信任。

(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与文本成为平等的主体, 文本总带有编者的意图和思想, 教师在认真钻研文本的同时, 也带有自己的特殊体验和情感, 使自己的教学源于文本, 又高于文本。由于网络快餐文化的便捷, 下载、 模仿、 拼凑教案等现象已成为很多教师正常化的工作。教学实践中, 没有深人地解读教材, 叨卜能有精彩的预设与生成, 更谈不上有高效的课堂教学。 因此,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应从深人解读教材、 与教材深层的对话开始。

讲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时,教材中呈现让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特别指出不满一格按半格算。如果教师以此照搬文本教学, 势必影响学生探究效果。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就在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文本更好地为学习服务。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但不出现不满一格按半格算的提示语, 而是改为问题: 哪个同学能用好方法快速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的问题设计就逼着学生先数满格的, 再数不满格的,而不满格的面积不一样, 怎么办呢? 学生细心观察后发现, 原来图形中藏着秘密, 最左上角的不满格移到最右上角的不满格的位置上, 刚好拼成一个满格, 这个发现就是移拼的转化方法。应用这个方法, 学生观察整个左边的不满格都可以与右边的不满格拼成满格, 但拼成的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难于快速算出面积。再次观察后发现, 如果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 把左边的方块移到右边, 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再数方块就是最便捷的方法, 学生对转化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最后, 学生用所带的平行四边形图形进行剪拼实践, 通过操作、 观察、 交流、 推导, 自主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x 高的结论。可见, 只有教师与文本的深人对话,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 合理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有效探索, 提高学习质量。

(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文本自己是不会说话的, 但文本是有思想的, 它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人类知识的精华, 对学生传授知识、 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这种意义只有学生对文本的深人解读、 丰富体验、 深刻领悟, 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 文本也才能真正体现其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