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语文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语文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困生 现状分析 转化策略
“学困生”是让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感到非常头痛的学生群体,始终困扰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出现转机,但同时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本文以我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针对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进行积极探究,并提出几点转化策略和方法,以供广大同仁批评和指正。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分析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困生转化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学困生在学习适应上有一些问题,父母“溺爱”是造成孩子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甘心落后,不能有效适应班级环境的主要原因;学困生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差,是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学困生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养成科学有效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督促、辅导子女的功课,导致孩子们的学习一天不如一天,最后成为学困生;一些孩子由于受不了接连失败的打击,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并对其产生恐惧与排斥的心理,最后沦为学困生。总之,学困生的形成有各方面的原因,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准确分析成因,制定科学、有效的转化方法,持之以恒,才能有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和方法
1.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制订转化计划。有效分析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我认为学习动机、心理健康与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父母的教育方法及社会的影响等,都是导致孩子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我们只有明确学困生的成因,才能有效转化,它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根据其语文测试成绩、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等综合表现确定学困生名单。在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帮助他们制订本学期转化计划,使之有所提高和进步。
2.调整课堂结构,针对语文特点和年级特点,寻找一条高效利用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路子。教师要少讲、精讲,留出更多时间给孩子们,让他们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要走下讲台多和学困生交流,并积极指导。
3.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实效,学困生转化工作要以课堂为主阵地,这是关键一环。教师备课时要多为学困生想一想,课堂上尽量给学困生提供一些提问和参与练习的机会,并且在学困生练习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辅导,课上帮助他们扫除学习障碍,其效果要比课后补课强得多。
4.对小学语文学困生坚持做耐心周到的思想工作。有些孩子不只是学习困难,行为能力也比较差。可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好的学风会对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作用更不能小觑。
5.合作学习,积极帮教,多措并举。新课改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学生积极展开互动,进行热烈讨论时,孩子们都会获益匪浅。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策略。我们要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有效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并确定结对帮扶对象。要求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两、三名语文优秀学生,对课堂教学中要掌握的知识和作业都由优秀生帮助学困生有效落实。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的负担,又加强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使得学困生能学会,优秀生在帮扶中得到有效提升,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一帮一、小组内结对子、家庭辅导等都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6.改革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采取鼓励性评价。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学困生自己与自己比、现在与以前比。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寻找时机,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增加自信心;作业批改时,我们要积极采用针对性、指导性和鼓励性评语,激励后进生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考试后帮助学困生积极分析试卷,多肯定好的方面,但不能忽视不足,应指出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等。我们适时的积极的评价,会给予学困生一股积极正面的无形力量,促进他们加快转化,摆脱学困处境。
7.加强家校交流,随时掌握学困生的转化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如家访、召开家长会、建立联系卡等形式。经常交流沟通能够促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有及时的了解,并且针对他们实情及时调整转化方法和策略。我们要想全面了解学困生,就要了解他们的家庭,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以便全方位了解学困生,这样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小学生语文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主动性与兴趣 激励评价
何谓主动性学习?主动性是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的,主要指学生在参与学习时,不依赖于别人,具有很强的“内驱力”,教师以“学生为本”,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现代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小班化教学,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上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情境,营造有利于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改变教学行为,通过语言、音乐、画面、角色表演等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达到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要求。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积极的人际互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全体学生全程积极、有效参与。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表演、动笔尝试、动口表达,使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为了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形势,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盎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我着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以下策略。
一、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语文阅读材料,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如课文中所展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貌,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会使学生欣喜,成为学好语文的诱因。因此语文教师应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再巧妙设计,启发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抓住关键词语激发学生情感。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表达作者的情感。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必须抓住关键的词语指导学生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强化语言的感染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情感得到激发。
2.抓住重点情节引起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情节,借助形象、生动的描述,为学生架起一座认知的桥梁。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加深理解课文的内容,引起情感的共鸣。如教《白衣战士》一文,应抓住“叶欣,已经几天几夜没有休息”“她不怕传染,细心照料重症患者”引导学生理解叶欣关心战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救死扶伤精神,还借助插图造就一种意境,让学生受到感染。
3.抓住感情主线掀起情感波澜。如教《月光曲》一文,可以抓住贝多芬的“同情―激动―激情”这一感情线索,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局,然后紧扣“情”这核心,层层诱导,引导学生理解贝多芬产生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对在音乐上遇到知音的激动,对幽静的环境的感慨。
二、创设和谐的乐学情境,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
情境教学就可以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将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如《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教学开始,我随着低沉悲壮的音乐,用深沉缓慢的语调朗读全文,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耳听沉痛的音乐和我充满感情的朗读,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画面再现情境。如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我出示挂图,向学生显示诗人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依依惜别的场景。看图时,同学们神情专注,有的同学还不时唉声叹气,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一副难以忍受的样子。看后,大家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自己内心中对两位即将分别的好友的感想。此时,已用不着由我讲解、分析,他们已产生情感体验,从图中体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从而更加珍惜能和同窗好友在一起学习的机会。
3.表演创设情境。如《师恩难忘》的教学,讲到作者向田老师行礼时,我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位演“我”,一位演田老师,让学生发挥想象,表演当时的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田老师的尊敬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语言描述情境。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在教《庐山的云雾》一课时,学完第四节进行小结时,我激动地说:“我们来到了庐山,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雾海茫茫,汹涌翻腾,阳光照射,光彩耀人。面对这样的风景,我们怎能按捺得住内心的欢喜和激动呢?同学们,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吧!”顿时,教室里传出琅琅读书声,看着他们的表情,透过声音,我感到学生此时已深深陶醉在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之中了。
5.多媒体渲染情境。现代多媒体技术具体投影、录音、摄像、电脑多种功能,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像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多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营造一个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如教学《舍身炸暗堡》重点段中炸碉堡的情景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词句,再让学生看看相关的电影片断,化远为近;听听嘹亮的冲锋号,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化无声为有声;演一演炸毁暗堡的情景,化抽象为具体。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三、发挥小组的学习优势,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积极性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状态。学习积极性的一系列心理现象,都与学习需要直接相联,受制于学习动机。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心智水平,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我在实践摸索中认为学习小组的形式不错,能促进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既有集中的合作性,又有个体的主体参与;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又可以满足他们表现的需要,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能意识到个人的学习与本小组的成绩、荣誉之间的关系,提高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四、倡导开放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通过传媒接触大量信息,往往会在某些方面的知识贮备超过教师,提出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民主、平等教学作风,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既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与众不同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提高。在探究的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
五、尊重个体的自主意识,创建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
课程资源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资源指可直接应用的教材、图片等,而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形成课程目标的多种因素”。我们需要把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新课程指导思想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比传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
1.体验式学习。即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尝试和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2.探究式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学”,从而达到“自能学”。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主动获取知识。
3.合作式学习。同学间相互合作学习,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合作中要有分工,分工中要有合作。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分享、收获,真正实现其功效。
4.自选式学习。学生对活动的时间、区域和内容自由选择地学习。
六、注重激励的评价机制,保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分不开。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很多情况下,正是靠着这种愿望的推动,人们才不断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学生个体来说,只有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体会到学习的愉快,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如何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评价要重视激励。充分发现和肯定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挖掘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激励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能以结果的成败论英雄,不管探究的结果如何,只要探究主体是用心去探究发现的,探究热情高涨的学生就应加以鼓励和肯定。对于学生的问题,哪怕是看似多余的问题,教师都要积极地倾听与评价,对学生正确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对错误或片面的认识要适当解释。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鼓励,赏识每一个学生,用信任的目光关注,用激励的话语赞美,让他们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功。评价要重视激励,并不是所有的评价都是肯定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而评。
2.评价要重视过程。即教师不能只关注探究的结果,更要注重探究的过程;不能只关注探究成果的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等各个方面,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评价时不要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评价要重视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探究式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探究乐趣。因此评价时要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保持兴趣进行探究式学习。
实践证明,教师要培养一个完整和谐的人,不仅需要智能教育,更需要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不但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了教学全过程,培养了互助合作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还激发了学习欲望和好奇心,培养了创造精神,挖掘了学习潜能,促进了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斯・范美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2008.12重印).
[2]周德藩主编.素质教育理论教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5.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1.
[4]周明星主编.教育创新素质与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10.
[5]王建国主编.创新教育实践100例.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00.10.
[6]宋运来编著.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5.
[7]吴庆麟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8]朱作仁,祝新华主编.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2008.8重印).
[9]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第2版.
[10]卢家媚主编.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1]孙春成编著.语文课堂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2003.1.
小学生语文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学困生;语文;学习信心;培养
学习自信心是指学生个体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所持有的―种积极的、肯定的反应倾向,即相信自己可以学好,它属于非智力因素。学习自信心是以自身的学习能力为认识评价的对象的,本质上是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种正确估计与高度自我接纳的态度。
我校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具体表现为错别字连篇,阅读理解能力差,字词、名句、名篇积累少,怕背书,作文面目可憎,甚至不会作文,没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他们不是“我要学”,而是老师、家长“要我学”,被动学习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状态的低迷,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必须首先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信心。
一、适当的游戏让学困生获得成功体验
素质较差的学生学习困难,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使自己成了学习的奴隶,缺乏学习信心。
学困生并不是因为厌学而学不好,而是因为学不好而厌学。根据我的调查了解,即使最差的学生都有学好语文的愿望,但是他们屡考屡败,逐渐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由此学生的的思维方式变成了:“我不行,所以学不好语文”,他们缺乏的是老师赞赏的目光,是成功的体验。教师应与创造为伍,充满发现的喜悦;与探究为伴,充溢探究的乐趣。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探究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游戏”成为学困生的美味,除充分挖掘和发挥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外,还要精心设计“游戏”方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参与“游戏”的全过程,使学困生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快乐气氛中学到知识。
我设计的游戏有“纸上站兵”,游戏规则是:全班分成两大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组在一张报纸上站的人数最多,哪组获胜。游戏结束后,同学们激情高涨,老师我们现在就写作文,我说:“行”。其中一个学困生这样写:第二组的队员们便争先恐后地来到报纸上,只见队长抱了一个人还不算,背上还背了一个人,他的精神可佳,后面的同学抓住时机便往上爬,下面的同学都咬紧牙关,脸涨得通红,随着一声哨响,教师里立刻鸦雀无声,裁判数了数,一共10人,可以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全班同学欢呼起来。我感觉做完游戏后,这个学困生突然灵光乍现,比平时的语句优美得多。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支柱,兴趣是内化新知的桥梁,兴趣是发展智能的基础,兴趣是提高素质的源泉。我一定要以探究为伴,让学困生学习情绪高昂,让“游戏”成为学困生的学习的动力。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出感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二、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3.另外,我们赞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质疑、交流、提问。由此引入创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扩展性阅读方法,进行直接的再造想象,进行延伸对比,进行开放式立体型、甚至是甄别对与错的思考,进行体现个人风格的自由想象和联想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研究性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引用、搜集、探索、批评、质疑。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
小学生语文学习计划范文4
一、培养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在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促进各项语文能力的形成。而且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从而更好地驾驭祖同的语言文字、积淀思想、提升素养”比如。学生听教师讲课要心。听清每句话,课堂上不能走思。搞小动作,专注地听人说话。不插嘴;要说普通话。吐字清晰,文明用语:写字规范。不能潦草,干净;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横要平、一要直、撇尖、捺出脚,这些基本笔画要人人过关。才能帮助学把字写得好;课本的文章要阅读体会,重点要背诵。大声朗读:多阅读课外读物,丰富知识的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是一家。学生要多用笔下阅读中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课上要勤做笔记,课下写日记。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教学气氛愉悦。学生愿意配合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反之,课堂教学气氛如“一潭死水”。教师和学生处在对立面。教学效果很难达成和谐统一。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降低。所以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小学生有向师性,往往为对教师的评价而迁移到此学科的学习上。喜欢教师,学习积极、感兴趣;厌恶教师,对他的教学不感兴趣、充耳不闻,学习上应付了事,学习效果无从谈起。、现在的媒体经常有报道说。教师对学生有不正当教育行为。如进行体罚、言语讽刺这种权威式的教育怎么让学生敢于和教师解决呢?恶劣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能提高成绩、记得有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经常向学生发火的老师。只能证明他无能。”素质教育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师生是平等的共体。教师应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是学生最崇拜、最想亲近的人。学生都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自己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不管对错,都有给了响应尤其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他们补习。多鼓励他们。对于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有亲和力,一个板起面孔的教师肯定让学生敬而远之。教师要放下身架。把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样。学生才愿意接近教师。
三、组织形式活泼的学习活动 课堂的教学是主要的学习途径、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就是听讲、做练习,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为弥补学习方式的单一。教师应延伸学习的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会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积极性也会大增。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活用课堂所学知识,加深了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以教材或相关知识为轴,开展表演、竞赛、绘画、歌唱、出外采访、参观等活动。或办学十文学礼,指导学习儿童诗等的创作。或创办文学社报。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平台等。都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学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生语文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现状及建议
笔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以自身所工作的农村镇小学生为研究主体,依据小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对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如下问题,并和各位同行一起交流探。
一、小学生语文素养整体不高
1.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
通过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不清,格式错误明显,且不能保持书面整洁,不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低中段学生的作业本上错别字横行。如低段的拼音“p”与“q”,“b”与“d”的应用,很多学生将其混淆,且屡改屡错。中段学生对于形近字也无法很好地辨认,甚至一部分学生仍不能完全掌握低段的拼音任务,将错误一直从低段带到高段。
2.语文知识面狭窄
农村小学生极不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除了课堂上教师要求掌握的内容会去识记,很少有学生会自主地去获取其他语文知识,导致大部分学生知识贫乏、眼界狭窄、语文能力低下。
3.口语表达能力差
农村小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一个是胆子小、易紧张,他们在私下交流玩闹时可以大胆地交流,但是在正式场合就会紧张到语无伦次、声音小、不自信、肚子里没话说;另一个问题是语言贫乏粗俗、口头禅较多,还时常夹杂着方言;还有一个问题是表达思路不清晰、不完整,常常东说一句西扯一句,没有中心思想观念。
4.作文水平较低
农村小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总之无从下笔。有些学生写了好几页,却内容空洞纯粹是在凑字数,没有中心,没有层次可言。有些学生作文本上一大片空白,就写了几句话;有些学生有真情实感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还有一个问题是格式错误普遍存在,有好多学生连开头空两格的作文基本常识也无法掌握,标点符号随意应用,尤其是冒号与上下引号的应用更是错误百出。
二、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失衡
1.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高于应用能力
小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情况较好,但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基础知识。导致在文本阅读时,能够浅层次地涉猎浏览,但无法深层次地理解应用。
2.男女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呈现差异
男女生在基础知识领域中水平差异不明显,但在口语交际、习作方面,女生水平明显高于男生。主要是由于男女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造成的,女生语言发展能力早于男生,因而存在优势。
三、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1.重视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各种环境与多种力量的共同促进下得到真正的提高。
(1)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学生要从自身重视语文知识学习,自身的努力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2.强化不同知识学习的指导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1)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减少基础性错误,如形近字的辨认,必须有错必改,直至不犯错误。同时,在识记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理解其意义,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2)加强阅读,扩充学生知识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阅读,除了课内阅读,更要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最终化为己用,从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和想法。
(3)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要给学生充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醒学生多看多想多写。
3.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男女生在语文学习上呈现差异,每个个体在语文学习上也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语文学习计划,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总之,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提升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路,找到更符合农村小学生实际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语文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 识字效率 低年级学生
“新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是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活动的演示工具,而是要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真正的融合,其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为他们终身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在很多学校都建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也为语文教学信息化提供了优质免费教育资源,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网站更使得语文教学信息化如鱼得水。
语文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呈现单纯的文字、数字等教学信息,还能输出动画、视频、图象和声音,能较容易地做到教学信息的图、文、声并茂。这种多维立体的教育信息传播,增强了信息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一、提高识字兴趣,加深记忆
人们获得的知识信息,其中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是小学生的天性,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学生对多媒体课件有着非常大的兴趣,课件重要是解决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语文信息化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转静态为动态。例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显示生字的写法、发音容易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这样的教学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多层次活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学第六课《泉水》一课中的“泉”字,利用课件猜谜语的形式出现,出示谜面“白开水”,学生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在又如在教学第25课《玲玲的画》一课中的“叭”时,由课件出示“八个口”,学生看着会动的嘴,一下子把字记住了。而且整个课堂形成一种有趣、轻松的气氛,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其乐无穷,大大加深了记忆。
同时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其实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般情况下,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只能持续15分钟。要使这种资源得到发掘和扩展就必须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发现式学习。
二、拓展教学资源,增加识字量
互联网的普及,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这些都为语文教学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虽然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但已有不少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我提醒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适时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帮助进行监督,还要求学生将查找的资料打印出来,以与大家共享。如学习《找春天》一文时,都要求有条件的学生从网络中查找有关春天的资料,再将这些资料编辑整理,与大家交流,通过这次交流,使学生认识了许多花的名称和昆虫的名称。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认识了大量的生字,不仅识字量增加了,而且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较为牢固。
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学生通过接触有益的信息资源,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三、提供各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电化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它具有“形、声、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独厚的先进教学手段,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单纯知识传授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德智体美整体型的创新教学模式转化。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创新教育理念的树立,传统教育精华的积淀,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一节语文课,为学生提供各种的识字方法,让学生不仅能学会二三十个生字,还能学会汉字输入,将认字、阅读、写作相融合,深化了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情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情景中识字,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了课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识字的容量,很好地实践了新课标的理念,使学生的学习发生质的飞跃。
四、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中,教师范写生字的环节相当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记忆字形,学习如何书写生字。但一课的生字有很多,板书起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这时需要教师灵活处理,抽一两个难写的生字进行范写。但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他们连一些简单的生字会写错,而教师又不能一一范写。这时,用课件把生字书空的情况播放一次。学生既清楚字体是如何写端正,又大大节省板书的时间。
比如,讲授《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学生要书写十二个生字,但这十二个生字有独体字,左右结构的字和左中右结构的字,教师一节课只能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讲授生字的书写。所以只能范写两三个生字,但其他的生字有些也较难掌握,如“骨、微、躺、静、谢”这些都应该显示出来,但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不少时间,学生也没有耐心看你一一示范。如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不同了,只要轻轻一点,准备好书空的文字就会随即出现,既节省了时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卜海梅.小学语文教师,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