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化建设

网络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 网络化 机遇 远程处理

Abstract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c-counting network construction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网络时代已进入高等院校师生的学习和工作中。

1.网络会计的概念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工作的财务人员,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会计相比,网络会计具有广泛的核算内容,它可以处理传统的财务活动,还包括电子单据等网络经营业务。网络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会计的信息质量。

1.1网络会计的特点

计算机作为对信息处理最为快捷有效的工具,它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使会计信息处理有了质的飞跃,网络的发展,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特别是校园网的建立,它利用Intranet连通了整个世界,是Intemet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建立高校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以网络的衔接方式不但连接了整个校区而且通过校园网还可以连接整个世界,其结果是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这就使网络会计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对财务的信息处理具有极大的优势。

1.2网络会计可以实时的提供财务信息

网络会计就是依托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公开的会计活动。其能帮助高校实现财务与业务的远程处掣,尽快地使高校会计核算工作走上无纸化的阶段。近几年,会计工作已经在网络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会计系统始终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因此会计工作对客观环境的认识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的高度。网络会计模式,应是以满足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最大需求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它与传统会计模式相比,在理论、内容、目标方面都有不同。传统的财务部门对财务信息实时反馈能力不强,一份计划的执行情况、一项投资的获利情况,一般要到本月会计业务结束之后才能从账上反映出来。然后通过账册或财物报告分析处提到决策层。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远远不能跟±时代的脚步,当今的世界,产品生命的周期不断缩短、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使得高校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加大,定期财务报告制度和随时调阅账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的决策者对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要求。

网络会计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实现对财务信息实时跟踪,这样就可以使高校的总会计师动态的跟踪高校的每一项业务变动,及时地反馈给高校的决策者。决策者也可以利用密码打开财务管理软件,同总会计师一样通过计算机上网访问财务部门的主页,查阅高校最新的财务信息,从而减少决策者的投资风险。高校管理者亦可随时获取本高校及相关高校的有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及时做出正确的生产预测。

2.加强会计软件的开发力度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自1979年起步以来,已经走过近三十年的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至今会计电算化事业已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会计电算化软件日趋成熟,软件的商品化、市场化已达到相当的规模。为此,财政部于1994年陆续下发了若干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和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文件。在近三十年中,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经历了由起步、探索到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发展过程,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高校等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高科技发展使全球进入信息时代,而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更是最强的先导。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引发起一场会计领域的深刻变革。而这场深刻变革的关键是高质量的适宜于广大财务工作者适用的财务软件,因而,努力提高财务软件的研制水平是当前财务工作的急需,但这项工作不是财务部门就可以独自完成的,它需要软件开发单位的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和软件开发部门要积极地联合起来,才有利于增强软件开发力量,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在开发过程中,要深人了解财务部门操作者的实际情况和管理方式,提出具体的管理指标体系,熟悉高校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掌握这些活动所需的数据流程和控制流程及其与高校的经营管理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关系;既要考虑到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又不能局限于把原来的会计模式和管理模式只进行简单移植,而应尽量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促进会计人员和高校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有了高质量的软件就可以使会计信息披露得更全面,就可以使决策者实时获得全面的、可以反映高校全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不论对高校有利的会计财务状况,还是对高校不利的会计信息,均应予以披露,从而使公众对高校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当前的会计报表无法反映非数量化的信息,也无法反映报表数字处理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网络会计的在线数据库则包括了高校所有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并采用网上报告的方式,有效的扩大了会计报表及附注的信息容量。通过在线访问,高校内外信息使用者可随时获取所需信息。

3.会计网络化建设与高校管理水平

会计的电算化在我国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由于高校在人力、物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在80年代不可能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不得不选择一些既急待提高效率又可望以较少投入而获得成功的单项作为突破口,而会计有幸正是这样一个合适的突破口。我国会计网络化建设是近年的新事物,它是随着Inter-net的出现“网络会计”也应运而生。网络会计就是依托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公开的会计活动。使高校会计核算工作走上无纸化的阶段。近几年,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会计系统始终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会计对客观环境的认识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的高度。网络会计模式,应是以满足会计信息消费者的最大需求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它与传统会计模式相比,在理论、内容、目标方面都有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会计已经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对高校会计工作影响的同时,指出了高校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在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发展的途径,认为应抓好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会计管理和计算机应用复合型会计人员的培养,实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结语

网络化建设范文2

关键词: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网络化

前言: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系统是建设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还可实现共享查询。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虽然我国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起步晚,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也不高,但建设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条件已经具备

1.网络硬件的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筑建起中国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金桥网并均与国际互联网接轨。就全国建设单位来看,90年已有许多单位开始使用计算机制图,到2000年以后许多单位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并纷纷着手建设局域网。我国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迅速崛起,为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2.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数千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室)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室)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二、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建设单位档案馆(室)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所以标准化水平低。

2.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单位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所以数据库建设滞后。

3.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建设单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室)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建设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三、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建设单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建设单位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网络化建设范文3

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政〔2006〕综96号)精神,为发展我市农村客运市场,规范农村客运管理,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结合我市农村客运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培育扶持符合规范的农村客运企业,增加农村客运运力,解决农民“乘车难”和农村学生周末运输问题,促进农村客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不断提高农村道路状况和路面等级,不断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到2010年95%以上的乡镇所在地建有客运站点(其中85%有五级客运站),95%以上的行政村建有旅客候车亭,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通客运班车目标,班次时间合理,车辆大小适宜,农村客运公交化循环运行,基本形成农村客运班线网络,农村客运的安全性、方便性明显提高,舒适性逐步增强,客运票价经济合理,农民出行“走得安全、走得方便、走得经济”。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武夷山市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交通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局、公安局、财政局、安监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教育局、物价局、建设局、环保局、城乡规划局、交警大队、公路局、公路稽征所、运输管理所等单位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运输管理所,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工作。

四、农村客运的运输管理

1、经营主体:经营农村客运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实力,并严格实行公司化经营,鼓励实力雄厚、服务质量好、具备资质的企业投资农村客运市场。

2、线路的审批与管理:农村客运汽车必须在符合安全条件的等级公路上运行,对于暂不具备安全条件的非等级公路,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道路状况后再行开通。对拟通达客运班车的农村公路要由交通、安监、交警、运管、公路稽征等部门共同堪察路况,并确认安全可行后才能开通客运班车。农村客运线可以实行多点、多线路灵活的方式运行,但是不得擅自窜线、越线或改变经营范围,否则取消公路规费优惠政策待遇,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农村客运的运行线路、班次及站点,由运管部门根据乡(镇)、村和客运企业协商意见核定,运管部门依法核发经营区域牌和区域核准证,并报南平市运管、交警和公路稽征部门备案。

3、车辆管理:城区至乡(镇)的客运线路必须使用中小型客车(原则上不超过19座),乡村道路根据路况及客源情况,选择中小型客车或符合标准的汽车型双排座小型货车(载质量0.75吨以下);享受农村客运优惠政策待遇的客运车辆,必须喷上“农村客运”等醒目的文字、标志,有条件的可以统一车身颜色;从事农村客运汽车型双排座小型货车要在车辆外侧醒目位置标明“货厢严禁载人”的字样;所有农村客运车辆的车身上必须标明载客人数、运价标准和监督电话,并在《道路运输证》经营范围登记栏和线路标志牌上注明“农村区域营运”;交警部门根据运管部门确定的运力投放量发放农村客运车辆牌照;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必须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各种保险。

五、优惠政策

对于新开通的农村客运线路,给予车辆税费征收上的优惠待遇,降低经营成本,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村道路旅客运输,推动农村客运事业的全面发展。

1、农村道路客运企业上缴的各项税收,地方财政所得部分的60%返还给企业,40%返还给乡镇,用于扶持农村客运发展和农村客运管理,免征农村客车工商行政管理费。

2、2006?2007年度,享受优惠政策的农村客运车辆的养路费、客运附加费、运管费全额免征。

3、2008年开始,享受优惠政策的农村客运车辆的养路费、运管费按国家规定的应缴标准的30%征收,客运附加费按国家规定应缴标准的10%征收。

4、对于农村客车,投保时按不高于标准费率80%的标准缴纳各种保险,视同保足。

5、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车辆二级维护竣工上线检测费减半收取。

本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及对象是:本市境内乡镇至行政村或乡镇、行政村至行政村之间,以及毗邻县乡镇至行政村或乡镇至乡镇、行政村至行政村之间,不经城区的农村客运线路与车辆(不含2005年1月1日之前开通的线路)。对于城区与乡镇之间的尚未开通客运班车、经营效益差的路线和车辆、学生周末班车,经批准也可享受此优惠政策。

鼓励现有的客运车辆面向农村延伸线路,凡是延伸农村线路的客运车辆,可按延伸线路的比例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六、运价管理

农村道路汽车客运的票价不得高于规定的标准,允许下浮。具体由市物价、运管部门根据车型和营运车线路核定,并报南平市物价、运管部门备案。农村客运应使用地方税务部门统一监制的专用票据,明码标价,并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监督。

七、客运站场的建设与管理

建设与农村客运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每个乡镇至少建成一个五级以上的客运站,每个行政村原则上建设一个公交站点式的候车亭。对于乡镇、街道建设的第一个客运站。省交通厅给予补助资金35万元;对行政村建设候车亭的,原则上每个补助5000元,不足的部分需要各乡(镇)政府、街道办解决,各乡(镇)、街道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完成客运站的建设,并纳入乡镇创业竞赛考评内容。站场建设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乡镇与行政村建设规划要求。发改、环保、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免收行政审批费用,国土资源部门提供行政划拨土地。

目前乡(镇)所在地有客运站的,依托客运站实施源头管理,执行省、市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对客运站管理的相关规定;乡(镇)所在地没有客运站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提供必需的场地作为临时停(发)车场,并负责监督管理;停(发)车场按客运场站管理规定收费,停(发)车场的经营主体同时负有安全管理责任。

八、农村道路的完善、维护与管理

由市政府组织力量完善农村道路安全设施及安全标志的设置,提高道路安全行车标准,加强辖区内农村道路的日常养护和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九、农村客运的安全管理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实行属地管理。各乡(镇)政府、街道办及公安派出所要严格依照《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公安局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南政办〔2005〕68号)要求,做好各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运输企业应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司乘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强化车辆技术状况的监督,并指定专人负责运输现场的调度与管理;要严格执行公安部、交通部、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夜间(22:00至次日凌晨6:00)禁行客运班车的规定,调整发车时间,合理安排运力。

交通部门负责加强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和车辆技术安全检测的监督,加强路面监控和反超载工作。

网络化建设范文4

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的革新,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化做好规划、管理工作,促进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校而言,信息管理网络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管理的内容建设不同的信息网络化,从而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提高学校的信誉形象。房地产资源是学校所有活动的基础,所以说,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首先简要分析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然后分析高校建设房地产信息网络化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设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

房地产;信息网络化;高校;措施;重要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数量在迅速增加,高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房地产资源是高校赖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是广大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所,因此,房地产管理工作也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但是,高校的迅速扩招和高校房地产资源管理方式的不恰当使得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比较混乱,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极度浪费,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建立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可以提高房地产资源的利用率,减轻财政压力。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之后,就可以为学校教职工提供顺畅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学校领导可以实时查询学校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情况,并从整体上把握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情况,制定出合适的管理方法和措施,逐步提高房地产资源的利用率,使学校的每一分钱都用到位。

第二,可以提高房地产档案管理水平。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促进学校做好房地产资源的维护管理工作,提高房地产资源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运行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之后,相关管理者就可以将各种纸质的档案资料通过电子技术转化成电子文档、影像资料等,做好档案的保存工作,并将档案资料分门别类的整理到管理信息网络化中,这样就使得档案的利用更加方便了。

第三,有利于提高房地产资源为教职工服务的水平。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之后,高校就可以更好的开展房地产规划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土地、植物、基础设施资源,做好房地产资源的规划、建设、分配等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学校的房地产资源,然后再根据学校师生的教学、生活的情况合理分配这些房地产资源,使房地产资源更好的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2 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各大高校都已认识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加大了资金投入,积极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扫描仪、打印机的硬件设备,引进了房地产管理软件等软件资源。同时,高校还聘请了专业的管理信息网络化开发建设人员,成立了专业小组,希望构建出完善的、扩展性强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局域网,这就给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学校的局域网为房地产管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很多高校设有国土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房地产管理等专业,拥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可以充分运用到管理信息网络化的建设中。

3 高校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措施

3.1 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成立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部门。高校应迅速转变房地产管理理念,成立房地产管理部门,该部门专门负责学校的房地产管理工作,负责房地产资源的规划建设、分配、合理利用、维修管理等工作,提高房地产资源的利用率,用最少的成本为学生创造最优的生活、学习环境。

第二,制定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计划。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是非常复杂的,它需要学校根据自身房地产管理现状制定出一个长远计划,明确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要在什么时候建成,以及建设的步骤和流程。同时,还要为实现目标,制定相关的人员安排、责任制度、奖惩机制、工作内容等,逐步促进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2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将地理学、地图学等学科知识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了,是一种先进的地理空间技术,它能够对地理空间信息实现高效、快速的处理,既可以是在平面上进行地理信息处理,也可以建立三维立体模型进行地理信息处理。

在高校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促进学校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学校的房地产资源,可以大大提高管理信息网络化的功能性。了解到学校周边的楼房建设情况,了解到学校楼宇的安全性,从而更好的开展维护管理工作,努力协调各个楼房之间的颜色对比,根据学生的心理诉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3.3 提高房地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要求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相关管理软件的运用能力,还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能够做好学校房地产资源的管理工作。除了重新聘请专业的房地产管理人员外,学校还应为现有的管理人员制定良好的培训再教育计划,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计算机技术培训,开展管理软件使用与维护管理培训。每周或是每月举行一次讨论活动,让所有的房地产管理人员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管理信息网络化的运行情况以及各自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等,为学校的房地产管理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议。适时与其他高校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借鉴他人的经验,提高房地产管理人员的素质。邀请专家和学校国土资源管理、房地产管理等专业的优秀教师就学校房地产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并为提高房地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合理化建议,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完善的业绩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在部门中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房地产管理水平。

3.4 加强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是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技术保障。学校应不断加强局域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传输速度等。同时,还应加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扫描仪、服务器、管理软件的建设,为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3.5 完善房地产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提高高校房地产管理水平,必须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当前工作制度中的缺陷以及房地产管理想要达到的中短期目标,制定出完善的房地产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制度要求下认真做好每一点工作。做好房地产信息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工作,提高房地产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好保密工作。

4 结束语

高校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是非常必要的,它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学校也有建设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优良基础,因此,高校应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运用先进技术,建设出安全性强、扩展性好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谢正峰.嘉应学院开设国土与房地产信息管理方向的SWOT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2013(6).

[2]汤新龙.地理信息系统在房地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4).

[3]姜涛.有关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解析[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3(3).

[4]朱米娜.浅谈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3).

网络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产业集聚网络化;复杂网络;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

城市群的建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主要形式和城市化的主旋律,城市群的建设能够产生很强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本文基于网络化产业结构的理论,在借鉴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完善的基础上从网络化这个角度从本质上分析城市群内产业集聚带的网络结构,进而对中原城市群建设提出了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一、产业集聚网络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产业集聚网络化的内涵

产业集聚网络结构是指各个行为主体在进行创新资源交互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的总和,其基本组成要素包括网络主体,即组成网络关系的主要节点;网络客体,即网络中流动的创新资源以及网络关系――网络中各个节点开展创新资源交换与整合的关系链。网络主体就是关系网络的节点,主要包含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及公共部门、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这些网络节点各自掌握着不同的资源,在资源交互过程中承担着不同角色;网络客体就是流动在网络中的资源,主要包含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以及科技组织资源等,各类资源在集群网络中不停地流动,其数量和质量影响着网络的运行和完善。成功的网络包括产业集聚区内的市场网络、社会文化网络、个人关系网络。

(二)产业集聚网络化的特点

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网络化具有复杂网络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复杂网络主要是指具有复杂拓扑结构和动力学行为的大规模网络,它是由大量的节点通过边的相互连接而构成的图。这些节点是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网络可以通过相同的节点进行信息的交换进行各种交易。网络化产业集聚构成要素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成员的多样性。成员多样性指网络成员的异质性及其数量与地位的不同,从纵向来看,产业网络中的成员有产业链上的上游企业、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从横向来看,产业网络中的成员有与产业相关的竞争企业和互补企业;从环境来看,产业网络中的成员有为产业服务的金融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等。

第二,成员联系的复杂性。节点与节点之间连接的多样性,决定了网络化产业集聚的成员联系的复杂性。复杂网络是由活性节点构成的,各个节点具有不同的特性并按非线性方式进行状态转化。同时,节点之间的连接内容是多样化的,连接结构是立体动态的。这个特点决定了联系多样性指的是网络成员之间联系的异质性及其数量与分布的不同。从纵向来看成员之间的联系有供应链关系;从横向来看,成员之间的联系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从环境来看,成员之间的联系有服务关系。在产业网络中各种类型的联系随着成员数目的不同而不同。

第三,交互影响性。各种各样的复杂网络相互连接起来以复杂的耦合方式进行互动并影响各自的行为模式。网络化产业集聚区内部有不同的网络,有经济网络、生产网络、社会网络等,经济网络根植于社会网络中,受社会网络的影响;而市场网络则是集群其他网络的支撑和载体。社会网络是基于产业集群所在的区域的社会背景,社会背景决定社会网络的初始社会资本。这几个网络交互影响,彼此渗透。另外,不同的产业集群网络在互相影响,在同一产业集群内部,有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网络,这些不同的产业集聚网络互相影响和渗透是另外的特点。

二、产业集聚网络化对城市群建设的作用

网络化的产业集聚,不仅具有产业集聚的一般特点还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带来网络化的效应。产业集聚网络化的对城市群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速形成区域网络化组织

第一,促进经济网络的形成。经济网络是产业集群网络体中最外层的一层网络,产业集聚区内各企业、机构之间的联系往往以经济网络的形式外在表现出来。从经济网络的角度来看,企业间的联系有两种:一是基于分工与交易的合作;二是基于资源和技术共享的合作。分工合作一般是围绕价值链上的统一产业或服务展开的。不同企业、机构间产品、资金、技术信息在价值链上流动。网络化产业集聚有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节点,超越企业配置资源的企业边界的局限性,从而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加速空间网络的形成。空间网络是其他网络的载体,空间网络通经济网络是互相存进的作用,在我国特殊国情下,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的进程都是同经济网络建设具有互相存进的作用,一般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要在经济网络形成之前进行建设,作为区域产业集聚区网络建设,必须在空间网络建设上具有突破才能够存进经济网络的形成。所以经济网络的形成或者其产业集聚网络化一旦形成或者具有规划,可以加速空间网络化的形成。

(二)加速集聚区内的创新

网络话产业集聚区内各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个人在相互作用与协作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的各种相对稳定并且能够促进集群创新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其中正式的合作网络是区域创新的主要形式,在这种形式的网络中传递和扩散的知识和信息以编码化的形式为主。非正式关系网络是区域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网络形式能够有效地传递和扩散隐含经验类知识。

(三)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

当今产业融合能够加速产业升级,形成新的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一定作用。网络化的产业集聚能够使不同产业之间进行交互影响,激发不同产业在技术、设计、市场上的交合点,进而促进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三、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网络节点不丰富。中原城市群中小城市的发展欠缺,使一些处在节点的中端主要是为其他企业提供原材料以及消费市场的企业不够发达,影响了原材料的采购以及信息的流动。网络主体的节点不够发达,使企业在发展壮大受到影响,如缺少中介服务机构。中原城市群内中小企业特别多,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市场,制成品市场的信息已经管理咨询服务,融资信息等服务性需求,而中原城市群内服务机构过少,使企业寻找信息过程中成本过大而影响企业发展壮大。

第二,产业聚集区内部联系不丰富。中原城市群内,郑州的汽车产业聚集带内部,有宇通客车、少林客车、海马汽车以及郑州日产汽车及相关配套企业,如郑州精益达零部件有限公司,这个企业只能够为郑州宇通客车提供内饰零部件,而不能够为其他三家企业提供零部件。在物流上,这四家大型的汽车公司不能够在供应商供货上有着联系,不能够降低成本。管理信息以及人才培养上,企业不能够进行交流,不能够共享一种企业文化,使产业聚集区内企业聚集一起而不能够形成一种网络化。

在中原城市群内存在不同的产业带和产业集聚区,这些产业内带内部的产业带之间的影响程度较小,如许昌和漯河的食品产业同洛阳郑州的机械产业联系不够丰富,许昌的电子电器产业同郑州新乡的汽车产业联系不够丰富,这样会隔离了产业之间信息的交换,不利于网络化的形成。

第三,网络载体不丰富。中原城市群网络载体上主要是在城市的分布密集度上还不够丰富,县级城市的节点作用不够明显,其次河南省首位城市、中原城市群的一级核心城市郑州的首位度与中心性强度均比较低,其规模和综合实力目前尚不足以担负起中原城市群“龙头”的重任,形成了“弱核牵引”的局面。中原城市群周边大城市林立,如武汉、南京、徐州、济南、北京、西安等,实力均强于郑州,郑州位居中间,形成我国东、中部地区城市中心性强度的一个弱值点。商丘、信阳、三门峡、安阳等中原城市群以外的河南省边界城市,与省会郑州的空间联系若即若离,也影响了郑州中心性作用的发挥。

第四,缺乏服务支撑体系。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区的服务支撑体系很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首先,缺少中介服务机构。由于产业集聚区的经营管理较为复杂,必须根据区内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系列配套的中介机构,以促进区内企业的互动与网络化的形成。协调和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自律性组织如同业会、商会和保证公平竞争交易的公证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促进市场发育提高交易效率的机构如信息中心、咨询中心,直接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机构如拍卖行、典当行等,这些机构目前集聚区内很少有。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要建立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模式总体概念模型。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应在总体上体现城市空间发展的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网络联系格局,着眼于未来,逐步形成以各级中心城市层为依托,以快速交通干道、工业都市带为发展主轴线,以各种生产要素流、各级交通和通讯线路为联系网络的城市体系空间网络格局。

第二,加强区域内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联系,还应注意硬件设施的建设。数据通信可以弥补人际间沟通的不便,并与人际沟通呈现出螺旋式互动促进的机制。地理集聚的企业之间,可以分享共同的技术语言,可以更快地传播信息和知识,还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沟通进而更加完善企业间的经济网络和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因此,基于集聚网络建构的考虑,应该把数据通信网络的建设提到日程上来建立统一协调的政府信息交互机构。

第三,从宏观层次的政府角度来看,要积极为集群内企业网络化的形成创造条件。由于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聚区所具备的发展条件尚不成熟,它的建设不可能仅靠自身力量来完成,因此,政府要积极为集聚区内企业网络化的形成创造条件。如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遏制市场中的恶性竞争,建立和维护各种利益机制。一方面,政府可以在产业发展上进行宏观指导,主要包括规划引导、项目引导和政策引导,以促进集聚区内经济网络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担当桥梁中介作用,如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促进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的协作关系,帮助建设区域创新网络,从而加速知识向产业的转化,促进企业的创新。此外,政府与集群内的成员还可在集群企业中设立集群机构,以为集群内部的技术沟通、信息共享提供机会;协调整个集群对劣质产品和不公平竞争的抵制,促进内部竞争的有序性;规范市场交易规则,理顺内部的竞争合作关系,促进建设关系的建立,协助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等。

参考文献:

1、冷传明.中原城市群的作用分析与产业结构优化[J].商场现代化,2009(4).

2、李创.中原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经济竞争力分析[J].网络财富,2008(4).

3、王发曾等.基于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中原地区城市体系结构优化[J].地理研究,2007(4).

4、黄守坤等.产业网络及其演变模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5、李守伟,钱省三.产业网络的复杂性研究与实证[J].科学学研究,2006(8).

6、刘静玉.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机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04(6).

7、刘晓丽,方创琳,王发.中原城市群的空间组合特征与整合模式[J].地理研究,2008(2).

8、孙莹莹.论网络化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08(9).

9、李二玲,李小建.论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J].经济经纬,2007(1).

10、曹丽莉.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8).

11、方爱丽等.产业网络的聚集性和相关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也实践,2009(6).

12、戚欣.网络化的产业集聚与东北振兴[J].长白学刊,2006(1).

13、赵玉林.产业经济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网络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网络管理;计量支付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多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运用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当中,电子信息化是工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就从公路工程管理中计量支付信息管理的角度简要地阐述,电子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工程管理的目的在于规范工程进度、质量和费用,更加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工程信息管理的目的在于及时为工程管理反映真实有效的控制信息,为工程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理论论据,总结工程经验。

从一个公路工程项目的前期调研、可行性研究、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到竣工,期间各种数据、信息、文件资料的采集、传输和整理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量。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数据、文件的收集、处理、查询方面的不规范,不及时;工程信息来源不广泛、数据结构简单,工程经验总结性差是工程信息管理的通病。各种工程管理目标是建立在全面具体施工中只能做目标性控制;设计与施工经验总结渠道不尽相同,结构设计一直沿用保守设计,工程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从小的方面来讲,为了寻找一个数据或文件,在左右询问、翻箱倒柜之后还达不到目的是常有的事;工程计量中因为数据来源单一,数据处理工作量大,重复计量、超出了设计数量而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工程变更管理混乱,相同的变更理由和变更条件在不同的施工单位有不同处理方式;工程施工技术参差不齐,相同的技术条件相同的施工工艺生产出来的工程产品差别很大,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材料不能在施工中同时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工程竣工时面对大规模工程所产生的大量的各类数据,单靠几个人(实际接触、整理数据的人并不多)来随时完成、分析、汇总和计算的工作本来就是不现实的,对大量的文件进行清理复查不仅会增加工作量,人为因素的存在也使工程数据不能建立在合理真实的基础之上,造成工程经验数据根本上的失真,在使用工程数据时造成管理上的被动;工程完工后质量已经合格,却因为资料整理不合格不能按时通过竣工验收。所以信息管理已经影响到工程质量、费用、进度(工期)管理的各个方面,信息管理的改革迫在眉睫。

分析高等级公路信息数据结构,可发现大量的信息是建立在相同数据库上的,不同的参建的人员对数据有不同的要求。建立在有纸办公的基础上的相同数据的查询、整理和使用不仅会造成的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在管理中出现数据的更新不能及时反映到施工当中去。如公路工程中的计量支付,一些数据的主要来源是工程计量中对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的数据“描述”,还随时取算各种工程量数据书录指标,是工程信息管理的集中体现,计量数据的积累和还是工程信息管理的保证。计量时对照合同和工期,完成它对工程投资、进度的宏观调控功能。但目前人为的讲计量过程效率太低,数据缓慢,工程进度控制只能停留在宏观层次上,甚至只是为了达到支付的目的,同时人工计量中监理、业主方没有一套完善的“动态造价”(合同+变更)来配合,建立起数字上宏观调控的体系。当然,关于工作效率和管理手段的其他三个重要方面:文件、质量管理和通讯联络,相对来讲也亟待改善的薄弱环节。解决目前管理现状的有效手段就是建立公路工程现代化计算机管理。

网络管理的优点已在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的事实面前得到最有效的证明。网络数据的使用可以解决在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数据在网络上同步传送,实现真正意义的实时性,计算机处理的工程数据更准确、严谨,软件程序控制的管理能够克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人为控制的局限。工程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是通过严格的管理、科学的组织、规范的施工建立起来的。组建网络工程管理,建立在以计量支付为基本手段,以质量、进度保证为基本要求,在管理过程中配合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方式,我们称之为:电子监理系统。用来保证工程管理的各项管理参数达到规范要求,从数据源头控制信息完整、准确、及时、规范、科学、合理。电子监理系统首先要求各级单位在电脑中建立统一、完善的数据系统,在管理的最高层次进行汇总、管理。管理程序无法在不通过网络的情况下独立进行,这就意味着业主、监理处、承包商三方都要同时使用一套相同的程序和数据库。

在业主方面为了管理不同承包单位,路基路面、原材料,征地拆迁、交通绿化、开户银行等各家关系,利用不同管理单位在工程上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工程管理,开阔数据来源,多方面监控工程质量和工程费用。业主(含总监办)具有对工程数据进行处理的最高权限,可以独立的进行数据库的管理与操作;承包商(含材料承包商)拥有自身范围内的数据,也是工程数据的主要来源,并且可以查询总监办文件,贯彻执行总监办决定。同样的数据在高级驻地(监理代表处)和业主的数据库里存在并保持一致,承包商、监理单位按照各自的合同职责在数据库中进行操作,进行查询、汇总、打印等工作时可以单独进行,数据修改成功后上通过网络传到业主的数据库中保证了数据的统一性。这种相同的数据库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单元里的系统设计,在软件设计中称为“分布式数据库设计”,它的灵活性、统一性完全能够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电子监理系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信息的合理性。

监理工程师进行控制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对已完工程的签认来达到对工程管理的目的,在电子监理系统中可以采用电子证书的方式进行工程签认,或着通过密码和身份确认的程序系统对监理工程师验明身份。一旦表格在网络传输中完成了审批的过程(如先有承包商拟变更申请表,传至监理处,监理处在其上签完了“字”)。以同样的方式传给业主,业主进行审批确认后,传给监理处和承包人,程序会自动对监理处和承包人的数据库进行覆盖,使三家的数据库保持一致。就可以以一种按业主(总监办)――监理处――承包商的先后优先顺序将它由程序自动纳入到三方的数据库中去,也就是说跟随这张表格中的附加记录中,如果这份表还没有被业主纳入到数据库中去,说明监理处或者承包人的程序也无权纳入该表,它仍是一份自由表,直到你通过网络将它发送到业主方之后才可纳入,同理,如果在监理处纳入之前承包商也是无法纳入该电子表格的。通过这种用网络传递模拟实际传递工作的方法(“网络模拟交接”)就能天衣无缝地将实际工作中大量烦琐的表格数据的传递工作“搬”到电脑中来,从而真正解决这些表格的不规范、遗漏和难统计的问题,正是通过“网络模拟交接”的方法,让我们可以将实际传递工作和枯燥、单调的数据录入工作这两者合二为一,一举两得,并且还完全避免了数据录入错误的可能。通过这种电子监理系统控制了信息数据工程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

公路工程电子化信息管理是建立在计算机在公路工程建设的利用的基础之上,推广电子监理系统的使用,同时也是计算机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的具体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社会高科技的结晶,以其快捷、准确和高质量的服务,早已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到国防科技,小到掌上游戏机,都无不让人感觉到电脑为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管理中也是如此,应一改以往高耗低效的办公与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电脑这种“万能工具”,实现快捷、准确、高质量的自动化建设管理过程,树立在大规模公路工程建设中现代化、规范化、自动化的办公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基础素质和办公条件,并促使电子化信息管理模式早日在我国交通系统中奠定基础并取得长远的发展,最终实现其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目前的公路建设系统中还有一大部分工程项目没有真正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电子化信息管理还没有真正地得到普及和应用。公路建设系统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超强的技术和管理精英,但从目前阶段来看,IT专业的人才在公路工程建设系统中少之又少。所以,若能够大量吸收IT业高素质的专业精尖人才,挖掘他们独有的技术潜力,使之能够为我国公路建设工程管理服务,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得到全面高效的推广和应用,才能使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电子化信息管理得到真正全面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公路施工企业机务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的探讨 庄卓鑫 机电工程技术 2005-02-28

上一篇纤维混凝土

下一篇房地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