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实习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实习调查报告范文1
2017幼儿园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范文一:
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我来到了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中心幼儿园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幼儿园高雅的环境,秀外慧中的教师群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我感到了很大的困难。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我除了在学习时期进行过见习之外,可以说毫无工作经验。面对新接手的工作,面对那么多的孩子,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工作应该从哪里下手,站在旁边看着老教师们,轻松的带着宝宝开展各种活动。于是,我努力学习,努力尝试自己独立带班。经过几次之后,我的紧张的心理才逐渐退去。这还是工作的第一步。新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也不知道应该怎么上课。对此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我上课的兴趣。所以,我每次都认真的备课,查阅资料把自己的教案写好。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教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师傅。这学期我听了许多节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上课的技巧。
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向我班主班老师以及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都非常热情的帮我解答,特别是我所在班里的老师,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是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些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我们也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这些活动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外,最重要的是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去热情的关怀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在幼儿的个人卫生方面,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要象孩子的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在实习期间我始终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协助班上的老师完成各种工作,遵守实习所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了园领导、指导老师,乃至家长的一致好评,给我自己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我不得不承认,新人就是新人。由于经验的缺乏,我的教学水平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平时的上课纪律上可以看出来。我上课的时候由于讲课不生动,所以,往往有时候纪律就不如师傅上课的纪律好了。过后我也时刻对自己的教学方面进行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
1.我们语言不够优美,不够吸引小朋友,表情、动作不丰富,不够感染小朋友,可能是因为自己放不开,没有做到适度的夸张。
2.评价语言过少,太宽泛,不丰富,不具有针对性。
3.没有照顾到每个孩子,由于不太了解班上的幼儿,因而没有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4.对于幼儿的意外答案和突发行为和语言,不能迅速地灵活地应答和处理。以上4点是我自己反思后总结才出来的,在组织活动时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同学之间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们说自己也有这些不足,我也问过老师,得出结论是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是新手老师造成的。慢慢的磨练会让我们这些不足得到改进。
我做的好的方面或者是说基本令自己满意的方面在于:
1.对于教学活动态度认真,备课和准备充分。
2.虚心地请教和接受指导老师的建议与指导。
3.每个活动都能完整地完成,没有出现没有组织完的活动。
4.组织活动时教态比较自然,语言清楚,声音和语速适度。
5.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尽量做到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在设计和准备教案、教具时,也以这个为出发点。6.大部分活动都能达到活动目标,让幼儿有所收获和进步。这几点也是自己反思后总结的,效度和信度较高。在保育方面,这几周我做了很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也学会不少。比如说:给幼儿扎裤子、喂饭、哄他们睡觉、给他们擦屁股、隔毛巾、梳头发等等。
我们同学聊天时说到,我们是提前体验做妈妈的生活,为以后做准备。像这些琐碎的生活常规事情,每天都要做,我觉得可以训练一个人的耐心、忍耐性、恒心、细心等等,对于人的性格培养确实有帮助。头几天觉得很新鲜,做事情很有兴趣,很卖力,时间一长,就需要其它方面的东西来支撑自己了,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保育工作上,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总结,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在于:能够很快地适应这些工作,基本上能够做好。不足在于:还不够细心,没有完全做到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保育,最主要的原因是是与幼儿相处时间短,对幼儿了解不够。
在实习期间,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自己也进行过思考。1.幼儿园称教学活动为上课或者组织活动,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分别有什么效果和影响?2.幼儿能在幼儿园学到什么?3.教师的评价语言如何能做到恰到好处?4.社会领域活动的情感态度目标如何达成?5.如何对待特殊幼儿,比如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自闭自卑的幼儿、爱打小报告的幼儿、不合群的幼儿、发展水平较高或较低的幼儿等等?6.如何培养和加强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7.幼儿称老师为妈妈究竟是好还是不好?8.教师如何做到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9.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10.怎样做到让幼儿教师有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11.配教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在这次实习中看到的或者自己遇到过的。我自己也思考过,可到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想清楚的。我还会继续寻找答案,继续发现,继续思考
我觉得实习期间我最大的优点就是热情和随机应变。我们作为实习生,本身就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诚恳的向班上的老师学习经验。实习工作应该要热情,不能等事儿做,要找事儿做。孩子有什么小纠纷,老师需要搭把手的地方,我都能帮上忙,工作也算主动。自考的时候学过一个名词叫教育机智,幼儿园的生活更能体现教育机制的存在。大多数时候,你上课的内容和教案写的内容都是不太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如果你抱着一个死板的态度,是肯定干不好这一行的。随机应变对与教师来说也是必备的。
以前我比较注重于对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这次在幼儿园实习,第一次完整的观察了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黄老师很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如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浪费洗手液,黄老师就会跟小朋友说明我们幼儿园的洗手液是怎么来的,不能浪费,并要求他们两人带一瓶回来作为赔偿。这些日常生活突发的事件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发现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孩子。幼教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具有爱心的专业。面对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用母亲般的心去呵护他们。短暂的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经历了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回顾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深感如今的孩子比我们过去多了一份顽皮,一份灵活,一份大胆。孩子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孩子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
总之,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的教师是不容易。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还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
2017幼儿园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范文二:
五个星期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我的感受只能用八个字来概括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时间好漫长,五个星期呀,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头啊。可是,转眼间,最后一周已经来到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我突然对实习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真的不愿和小朋友们分开。幼儿园的实习,让我在快乐中获取了很多知识,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
刚刚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遇到新的挑战,我觉得这里才是一切的开始,它是能让我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也是我成为一名正式的幼儿教师的开始。第一周是见习周,在那之前我拿到了全班小朋友的名单,努力的记下每一个孩子的名字。然后每天都会早早的到园,在教室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用我最快的速度把幼儿和名字对上号,只为了能够在早上和他们说一声某某某,早上好。每天早上亲切的问候成了我和孩子们第一座友谊的桥梁,在区域活动时我会以玩伴的角色与孩子玩耍,在生活区外面当起了上门拜访的客人,在语言区和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相处、聊天,尽可能地走近孩子,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渐渐的孩子们记住了我,放学时他们总会和我说一声吴老师,再见。看着他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总会不自觉的笑出来。
教师实习调查报告范文2
一、调查概况
我于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教师实习调查报告范文3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其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和推进。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对日照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给出了较为宏观的概括和结论,希望为本地的教育信息化及教师培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参考。
一、调查方案
1.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以日照市中小学一线教师为调查对象,在各学科、各学段中随机抽取,回收有效答卷544份。
2.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有一级指标4项,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术、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安全等;二级指标20项,具体到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对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意识、态度、技术、能力,以及对信息道德和安全的理解和看法等。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全面性,问卷采用随机发放方式,从本市数百所中小学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教师进行了调查,范围涵盖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涉及14个学科,跨越30余岁年龄段,样本具有普遍随机性。
二、数据分析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态度,是信息素养的前提。调查结果如下:
91.5%的教师认为信息素养非常重要,已成为当今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71.1%的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热情很高,能主动关注和学习;50.6%的教师能经常收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分类储存、加工利用;44.1%的教师非常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能及时引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结果显示,被调查教师信息意识强烈,普遍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教师掌握常用的办公、教育教学软件和工具,并能应用、服务于日常工作的技术和能力。调查结果如下:
在办公软件使用方面,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教师比例分别为64.9%、54.2%、54.6%;完全不会使用者为0、1.5%、0.4%。结合被调查者其他信息可知,后者基本是年龄较大(≥50岁)的老教师。
在网络使用方面,66.5%的教师能熟练使用互联网搜索、下载所需资源;73.5%的教师能熟练使用聊天软件,并能用于家校、师生间的联系或问题的讨论;90.4%的教师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能熟练并经常使用。
在多媒体使用方面,有22.6%的教师可熟练制作动态网页,有20.4%的教师能熟练制作Flash动画,有45.0%的教师能熟练使用多种常规电教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以上三项完全不会使用者分别占34.6%、38.2%、0。
此外,在安装软件方面,能熟练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完成一些常用软件的下载、安装的教师占46.3%,不会安装任何软件者占7.0%;在掌握新概念和新工具方面,能主动关注和学习、熟练使用者占20.8%,不关注、不会使用者占7.0%。
结果显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我市中小学教师已经普遍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目前,正在向熟练化、常规化、深层化、广泛化发展。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使用和创造等[1]。信息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信息技术能否真正应用于教育教学,是衡量教师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调查结果如下:
39.2%的教师能积极获取可用的信息,对信源有较多的了解,能制定获取信息的不同策略,并能确认所获信息的有效性;45.2%的教师能正确评价信息,对所获信息有分析、批判性的思考,有较强的敏感度;36.2%的教师能有效加工、处理、利用信息,积极用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
结果表明,我市中小学教师普遍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对信息有较强敏感度,并能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但整体水平不是太高。
4.信息道德和安全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领域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1]调查显示:86.6%的教师表示遵守信息道德,不使用或转载他人资源,引用信息时,会注明出处,保护作者版权;但是,也有6.3%的教师表示对信息道德一无所知。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信息服务不中断。调查显示:79.6%的教师对信息安全常识非常了解,并能主动采取防范措施,积极维护信息安全;但目前尚有7.7%的教师对信息安全知识不了解。
结果说明,多数教师普遍具有积极、健康的信息道德素养,对违背信息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能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保护信息安全。但尚有一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的素养非常薄弱,需要加以培养和引导。
三、思考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笔者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为了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采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手段,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要充分考虑广大教师的现有水平,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切实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提高教师认识信息、理解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3)开展各类教学竞赛,强化教师的信息运用能力,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整合能力[2]。
(4)经常举办各类讲座,通过实际案例等,让教师切实感受到信息道德和安全的重要意义,并能以身作则,时时注意、事事注意。
[参考文献]
[1] 刘明龙,刘鹂.西部五省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报告
[J].中小学电教,2008,(10):12-14.
教师实习调查报告范文4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教师培训工作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于是,宁夏教育厅“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项目在宁夏8个县(区)的30所学校,于2012年4月进行了以创新宁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调查研究。其中,发放教师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8份,有效率为75%。为了保证问卷及访谈资料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前期做了预调研。
问卷分为四个大部分:基本情况、中小学教师发展情况调查、中小学教师培训情况调查和开放性问题。其中,中小学教师发展情况调查涉及三个部分:一是教师发展的目标、教师发展的条件与途径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二是中小学教师培训情况调查,包括培训态度、培训内容情况调查、培训途径、方式情况调查、培训其他情况调查,三是开放性问题。同时,组织教师座谈,最后,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被试基本情况如表1。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中小学教师对培训所持的认识
(1)中小学教师对培训效果的认识
对目前开展的教师培训效果,46.7%的教师选择了“一般”,27%的教师选择了“不太好”、“不好”,这说明目前开展的教师培训效果差强人意。“您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从高到低排序前四项”依次是培训内容不符合教师需要、理论与实践脱节、培训师资力量弱、工作任务重;“从培训机制上看,您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从高到低前四项”依次是流于形式、功利化倾向明显、激励机制不完善、强制色彩太浓;“您在培训中的主要压力(可多选)”教师选中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期望与现实的冲突(68%)、难以操作的困扰(38.9%)、自身专业发展的困难(37.4%)、缺少专业自信和能力(25.9%)、外部评鉴要求的不切实际(17.5%)、没有压力(5.2%)、其他(1.3%)。从中看出广大教师希望能够得到与自身实际工作需求相符的培训和帮助。
不同任职学段的教师在培训效果上差异极其显著。初中、高中组分别与小学(幼儿园)组差异显著;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培训效果上差异很显著,16~25年教龄组、6~15年教龄组,分别与1年以下和26年以上教龄组差异显著;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培训效果上差异很显著,本科组分别与专科以下和专科学历组差异显著;不同级别的骨干教师在培训效果上差异很显著,其得分略高于其他的组别,与县级骨干教师组差异显著。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初中、高中组的培训效果比小学组好;6~15年教龄组和16~25年教龄组比1年以下和26年以上教龄组的培训效果好;本科组比专科以下和专科学历组培训效果好;其他组比县级骨干教师组的培训效果好。
(2)中小学教师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的认识
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的态度88.4%的教师选择了“非常必要”、“比较必要”,这说明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贵校领导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态度”73.8%的教师选择了“积极支持”、“比较支持”。“您认为培训中最亟待改善的方面是(可多选)”教师选中从高到低依次是培训形式(56.4%)、培训效果(51.5%)、培训内容(48.2%)、培训模式(44.2%)、培训条件(36.6%)、培训评价(17.4%)、其他(2.3%)。
不同职称的教师对中小学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的态度差异显著。新任教师(无职称)、初级职称组分别与高级职称组差异显著;不同教龄的教师对中小学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的态度差异很显著,2~5年教龄组分别与6~15年和16~25年教龄组差异显著。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新任教师(无职称)、初级职称组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的必要性的认识高于高级职称组;2~5年教龄组的认识高于6~15年和16~25年教龄组。
(3)中小学教师对参加培训的认识
对参加培训的态度72.5%的教师选择了“非常愿意”、“愿意”,这说明虽然培训效果不尽人意,但大多数教师还是愿意参加培训的。从“您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从高向低排序前四项”依次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新科学知识,拓展知识面、理解新课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更多的教师交流,它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教师有较高的来自职业本身的成就感的需求。
不同年龄的教师对参加培训态度的差异很显著。25岁以下年龄组分别与26~35岁、36~40岁和41~50岁年龄组差异显著;41~50岁年龄组与26~35岁年龄组差异显著。
不同任职学段的教师在培训态度上差异很显著,初中、高中组分别与小学(幼儿园)组差异显著;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培训态度上差异很显著,新任教师(无职称)组,分别与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组差异显著。
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培训态度上差异极其显著,1年以下教龄组分别与2~5年、6~15年、16~25年和26年以上教龄组差异显著;同时,16~25年教龄组分别与6~15年和26年以上教龄组差异显著。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41~50岁年龄组培训愿望最高,25岁以下年龄组培训愿望最低;初中、高中组培训愿望高于小学(幼儿园)组,这可能和他们的培训效果比小学(幼儿园)好有关;新任教师(无职称)组培训愿望最低;1年以下教龄组培训愿望最低,16~25年教龄组培训愿望最高。
2.中小学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教师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从高到低排序前四项依次是培训内容不符合教师需要、理论与实践脱节、培训师资力量弱、工作任务重;从培训机制上看,教师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从高到低前四项依次是流于形式、功利化倾向明显、激励机制不完善、强制色彩太浓;在培训中的主要压力,教师选中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期望与现实的冲突(68%)、难以操作的困扰(38.9%)、自身专业发展的困难(37.4%)、缺少专业自信和能力(25.9%)、外部评鉴要求的不切实际(17.5%)、没有压力(5.2%)、其他(1.3%)。从中看出广大教师希望能够得到与自身实际工作需求相符的培训和帮助。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其行为的表现才是其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表现的重要领域。
3.中小学教师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从调查中,教师认为培训中最亟待改善的方面是56.4%的教师选择培训形式、51.5%的教师选择培训效果、48.2%的教师选择培训内容、44.2%的教师选择培训模式、36.6%的教师选择培训条件、17.4%的教师选择培训评价、2.3%的教师选择其他。
从培训地点需求调查中显示,依次为其他、到教育优质学校挂职研修、市级培训中心或教研室、校本培训、区级师资培训中心、县级师资培训中心、高等院校等。选择“其他”选项的教师占总人数的69.0%,通过教师访谈发现教师对有效的培训地点有更多的期待。他们希望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去省外培训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帮助排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增强教学热情。
培训教学方式的需求,前四项依次为实地考察观摩研讨、案例教学、集中讲授与参观考察相结合、专家讲座,通过教师访谈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从培训考核方式的需求调查中显示,依次是综合测评、实践考核、写心得体会等、开卷考试、口试、撰写论文、闭卷考试;教师合理的培训时间需求,依次是平时集中学习、平时集中与寒暑假集中学习相结合、寒暑假集中学习、其他。
教师对有效培训者的需求,前四项依次为专职教育科研人员、中小学优秀教师、教研员、高校教育教学专家。
从调查中发现,教师希望培训最好不占用教师的周末休息时间,离职培训比较好,解决工学矛盾,增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 结论与建议
1.关注培训态度,提升培训效果
目前开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一般。不同任职学段的教师在培训效果上差异极其显著。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要关注1年以下和26年以上教龄教师的培训;要提高专科以下和专科学历组教师培训的积极性;要增强骨干教师,尤其是县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效果。
大多数教师认为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不同教龄的教师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的态度差异很显著。在培训的过程中,要重视对2~5年教龄组、新任教师(无职称)组和初级职称组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对新任教师的岗前培训。
大多数教师的培训态度是愿意参加的,要重视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培训态度上差异极其显著。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提高1年以下教龄组、25岁以下年龄组、新任教师(无职称)组的青年教师的培训愿望。
2.重视对特岗教师的培训,提高新任教师的从教能力
在对广大教师和校长的调查、访谈中发现,上岗培训对新任教师非常重要,应加强职业道德、教学教法、驾驭课堂能力等方面的培训。除了上岗前的集体培训外,在学校内实行“帮、扶、带”等政策。同时,要加大特岗教师的培训力度,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其中有教师中学毕业在小学工作,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在中学工作等情况,而在实践过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不能忽视非师范毕业生从教的培训工作。特岗教师招聘中,非师范生的进入带来了一些教育教学问题。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专业的训练,没有见习、实习环节等,在选拔特岗教师时应该向师范生进行政策上的倾斜。
3.优化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通过教师调查、访谈,培训内容要解决所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教师培训。他们需要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学生的管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及学科课程的整合能力、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校本教研的指导等方面的培训。
教师培训的内容应该满足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的需求分层培训,新任教师、青年教师、中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边缘性书籍和可行性、操作性强的案例式材料。
4.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是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教师对培训途径和方式的实际需求。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的培训地点和合理培训时间,选择有效的培训者和科学考核的方式,使培训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实习调查报告范文5
论文摘要:通过对幼儿教师职场状态的调查,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状态,引起人们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关注,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并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
教师的职场状态,主要指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期间的教育、教学、教研、学习、培训及家园联系的状貌特征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态。2007年12月,我们对四平市6个县区11所幼儿园,包括公办园、民办园、处于改制中(由企业幼儿园改制为公办幼儿园)幼儿园的师资状况、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培训进修、家园联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我们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40份,收回问卷110份.有效问卷106份,有效率占75.7%。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师资状况
调查显示:在编教师198人,持证上岗的144人,保育员23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81人(幼师专业53人),高中学历的51人,初中学历的8人,大专以上学历181人〔其中幼师专业53人);教龄在五年以下的29人,6-15年的74人,16-20年的50人,20年以上的77人;小教高级职称的教师108人,小教一级的教师92人,小教二级的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县、区级骨干教师20人,园级骨干教师17人。由此可见:(1)持证上岗的教师占在编教师的72.7%; (2)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但是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非师范类的教师尚占有一定比例;(3)教师以中青年骨干居多。
(二)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20道题,这些题目是对教师职场状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1.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
(1)热爱幼教事业、愿意终身从事幼儿教育,是绝大多数幼儿教师从业的坚定信念。幼儿教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并且对工作本身充满乐趣和信心,这表明幼儿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孩子的热爱。“幼教工作是一项比妈妈疼爱孩子更细心、更耐心的工作,是充满爱的事业。”这是幼儿教师们对幼儿教育最基本的看法。有了对幼儿教育事业这样崇高的认识以及整个社会教师地位的总体提升,他们才能希望终身从事幼教工作。由此也反映出,幼儿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可敬的奉献精神。
(2)认为工作很辛苦,精神压力大。其中24.5%的教师感觉异常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很多教师工作时间长,每天工作8到10小时;二是工作量大;三是25岁至39岁之间的教师多数都是各个幼儿园的“顶梁柱”,他们经常上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工作任务比较多;四是幼儿教师的地位尚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幼儿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有加,但幼儿教师是教师中弱群体这一事实,一时还难以改变。他们没有自己专门的职称系列,走的是小教系列,这不免使人感觉有些不专业;而且幼儿教师工作劳累、工资低.这很容易导致一些人对幼儿教师职业另眼相看,认为幼儿教师是一个非常容易从事的职业。
从上述分析看,幼儿教师对幼教职业是满意的,但是希望幼儿教师的地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2对教材把握程度
我们以省编幼儿教材为蓝本,在小班、中班、大班和学前班的教材里各选一课,共四题,教师任选一题,只要能表述出该课的具体内容即可。这对任何一位任课老师来说,都不应该是困难的事情。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此题,调查教师对教材把握的情况。从调查的情况看,能完整表述的教师占22%,能简单表述的教师占19%,只能表述纲目的教师占22%,完全表述错误的教师占32%,没有答题的教师占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能完整表述课文者并不多,后两项的人数超过了前两项的人数。如果说初步表述课文还可以完成教学,那么表中的后两项就很难胜任教学,而有误人子弟之嫌了。
对教材生疏的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是因为:
(1)有的幼儿园并没有完全使用省编教材。课程改革中,幼儿教师能够直接投人进去的莫过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课改使用的统编教材,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综合性、实践性、针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科学地融进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习的内容以及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方法,受到了广大幼儿教师的欢迎。但是,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材中需要的教具,有的没有及时配套。幼儿课程很多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完成的,寓教于乐,玩中学,乐中学,没有教具万万不能的。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只好根据提示,自制教具。条件好的幼儿园,寻求使用其它更方便的配套教材,统编教材不能不用,配套教材又舍不得放手;而条件不好的幼儿园,只好尽力而为,使用统编教材,又不能完全体现其新理念。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个别幼儿园采用了小学一年级教材。这样的情况尤其以民办园居多,他们迎合家长的要求,把小学课程搬进了幼儿园,至使省统编教材无法使用。调查中,有45%的教师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3.家园联系谈论的话题
调查结果依次是:学习一日常表现一能力表现一思想品德一兴趣爱好一心理健康一家园差异一卫生条件。从调查结果排序,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学习是家长普遍非常关心的事情;其次才是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表现;能力的培养又次之;品德排在第四位;兴趣爱好、心理健康、家园差异,几乎被忽视了;卫生已经很少有人问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因为在孩子如何学习这个间题上,教师与家长在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1)关于学习。在学习问题上,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孩子每日在幼儿园中学到什么知识。教师则认为,知识确实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家长过于注重幼儿学前教育中拼音和计算方面的能力,忽视了孩子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等,对孩子的成长实际是不利的。儿童幼年期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期,每一个敏感期都是接受某种教育和知识学习的最佳时期,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节律性和阶段性特征违背规律,该学不学或者堰苗助长都是不可取的。 (2)关于教学。很多家长会用自己的观念去影响甚至干扰教师。如果教师没有按照家长的意图施教,家长就不能理解,对教师失去信任,甚至提出转园。令人惊叹的是,教师已经意识到家长的一些要求是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也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因素、“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阎和让幼儿从1背到100完全是两回事,但是还是违心的去迎合家长,甚至很少同家长谈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性。幼儿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并不想因此失去生源,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虽然,每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有时还是不能说“不!”于是,有的教师感叹“做一名幼儿教师容易,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难!”因为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界环境的配合。
家园异步,容易导致教师对工作产生厌倦感。调查显示,有两种情况是教师对幼教工作厌倦的主要因素:一是家长不配合,二是与自己理想相悖。其中前者占整个有效问卷的73%。
4,学习培训
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教师有机会参加学习,而且幼儿园给予的学习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幼儿园不仅能安排时间让将近一半的教师外出学习,而且一部分教师的学习费用还能报销,这一点甚至超乎了我们的想象。除此之外,教师们能经常自学,调查统计,幼儿教师常看的杂志有《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还有《幼儿简笔石酷、《幼儿主题活动课程》、心营养科兰黔、份儿成长故事》,个别教师读过檬特梭利教育》和拗儿教育心理黔等书籍。尽管如此,这并不能表示培训和学习的效果尽如人意。从前面教师把握教材的程度可以看出,结果并不乐观。为什么这样的学习仍不能使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除了前面的分析之外,至少还应该有以下几个因素:
(1)学习的内容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就是说所学知识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求,与工作的关联不够紧密或者帮助不大。
(2)教师参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应付的过程。教师没有认真学习,没有真正把应该掌握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等学到手,敷衍了事,或者半途而废。
二、几点建议
1.依法治教,科学管理。认真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佚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锄,依据傲师资格条锄的有关规定,严格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人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淤,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幼儿教育的投人,在业务上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理和支持,为幼儿教师的工作、进修创造更好的条件。要使幼儿教师职业在法律上得到保护,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待遇上得到实惠,得到全社会的尊重,真正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幼儿园(FIr)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本园的骨干教师,使那些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教师成为本园(所)的学科带头人,以促进幼儿园(Flr)的健康发展。
2.深化教改,明确目标。深化幼儿教育改革,使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目前,我国正在通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共同制定一个中国仁岁一6岁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的指南,将作为幼儿园课程教学的基础。参照这个标准,将会明确3岁一6岁的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应该能做什么、应该能做到什么”,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帮助家庭、社会理解关于儿童发展应实现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加大统编教材力度,尽快配套完,贴近本地实际,方便教师使用。
3.加强培训,科学引领。要为幼儿教师的学习、进修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幼儿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创造合作、交流的平台。可以组织专家讲学,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来开阔教师眼界。培训幼儿教师要有系列科学的教程,应该结合教育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要形成常态,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不要把学习培训看成是一时的活动,而要作为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
教师实习调查报告范文6
这次调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家对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二是有关我校继续教育方面改革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我们共设计了20道题,其中17道客观题,3道主观题,有6道题主要是针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的,根据我们的调查,在这部分题目中绝大部分的职工掌握的还不错,对知识把握的正确率达到了96.2%以上,而在对我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则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下面是我们的统计结果:
1、对继续教育党总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总体评价,有11人选择了满意,占全体的42.3%;13人选择了基本满意,占50%;不满意和不了解的各1人,占3.8%。
2、关于我校继续教育的定位问题大家的看法基本统一,88.5%的职工认为继续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84.6%的职工认为继续教育是高等院校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办学体系的一部分,是广大市民接受再教育、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创建人才资源大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3、对于继续教育在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工作中所处的地位,61.5%的职工认为继续教育是学校开放并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应纳入学校整体教育发展规划,另38.5%的职工则认为继续教育与本科、研究生教育同样重要,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位职工认为继续教育只有在学校资源充足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发展,而资源紧张时则可以不予考虑。
4、在认为我校继续教育整合后适应哪种运行机制的问题上,有38.5%的职工选择了“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培训相对独立,各自运行”,57.7%的职工选择了“将部分职能综合,其他保持一定独立性”,只有1名职工选择的是“全部整合,以职能划分各科室”的管理模式。在这个选项中成教学院同网络学院的职工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在网络学院职工们大多建议采取“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培训相对独立,各自运行”模式,占53.8%;而成教学院的同志则多选择了“将部分职能综合,其他保持一定独立性”,占71.4%。
5、认为我校继续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应适用“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体制的为13人,占50%;另有10人选择了“保留现在的网络、成教管理模式”,占46.2%;只有2人选择了“与校内其它院系等同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选项中,网络学院的职工大部分选择了“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选项,占69.2%,而成教学院则有一半的职工选择了“保留现在的网络、成教管理模式”。
6、在对目前我校继续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最大困境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的职工认为是教学资源缺乏,占84.6%。其他因素为:管理体制不顺50%,目标定位不准34.6%,政策理念不清30.8%,队伍建设不强30.8%。另外各有一半的职工认为我校继续教育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将主要表现在“社会效应”和“提高质量”上,而选择“经济效益”和“生源数量”的仅分别有1人。
7、在认为我校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这个问题上,92.3%的职工认为应该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两者并重。对于我校继续教育工作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有30.8%的职工认为应该是以成人、网络学历教育为重点,培训工作为辅,而57.7%的人则认为应该全面开花,学历教育和培训两条战线并重。在调查中,有53.8%的职工认为我校继续教育应该重点加强地学类学科建设,选择地学延伸类的为73.1%,适应市场需求的非地学类的占69.2%,另有两人建议应该开设一些经济效益高的艺术类学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