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作文教学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作文教学法范文1
第一步:着力培养写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教学必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乐之”,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使他们产生对作文的兴趣。作文课的总体设计要彻底改变“一个题目一节课”的传统模式,从导入到指导都要精心设计,力求别开生面,妙趣横生,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调动他们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由怕写作变为乐于写作。
例如,近期笔者执教了初二年级的一节“人物动作片段描写训练”公开课。一开始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生活中,我们有许多高兴的事情。例如:考试得了第一名;课堂上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妈妈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这时候,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此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我又不失时机地追问:“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谁最喜欢足球?”(一些小球迷的手举得特别高)“大家知道2002年韩日世界杯预选赛,关系到我们的国家队能否顺利出线的最后一场比赛吗?看过于根伟那精彩进球吗?同学们想不想重温那一令人热血沸腾的时刻?”小球迷们早已兴奋得满脸通红,齐呼:“想!”我又适时引导:“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进球的录像,注意观察你身边的球迷,看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兴奋的心情的?”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何使学生从头痛作文逐步变为喜欢作文,取决于教师灵活的诱导方法。无论什么样的诱导方法,都要做到有情有趣,都要让学生尽快融入写作的境界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并为他们灵感的产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二步:注重加强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只有积累丰厚,表达才能顺畅——所谓厚积薄发。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其实,选入我们课本的文章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佳作,比之学生佳作,无论选材立意还是结构语言,都要高出许多。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有效地将读、写结合起来,特别要注重发挥教材中经典名篇的示范作用,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我选择了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过铁道买橘”一段精彩描写为例,进行对比赏析。
甲: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乙:父亲艰难地为我买橘子,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细读甲乙两段文字,比较一下,哪段文字描写得更好?为什么?
2.请画出甲段中的动词,试着删一删,调一调动词的位置,改一改这些词语,品味揣摩这些动词的精妙之处。
3.如果过月台买橘子的人是朱自清,还能再使用文中这些动词描写吗?
通过赏析对比,学生自然悟出人物动作描写应符合人物特点,并应选择恰当的动词。
第三步:充分打开选材思路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材料既然是从生活中来的,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选材时,就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撒网捞鱼”。在选材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打开自己的思路,用开放性、多向性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从众多材料中去筛选,然后扬长避短,避虚就实,写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内容。例如:
以“家”为话题作文,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层面选择素材。
自然层面: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讲述家人之间的故事等。
社会层面:由个人小家联想到社会这个大家庭,讴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相支持,互相关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联想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倡导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新理念等。
哲理层面: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联想到“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想历练自己,成就人生,就必须走出家的庇护,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去打拼等。
“千差万别寻亮点,运用联想巧成篇。”所以说,只要注重从多角度选材,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写作材料就可以如黄河之水,滚滚而来。
另外,指导学生在作文选材时,还要有创新性,提倡与众不同,人无我有。例如写流星,人们多习惯从批评的角度写它“流星虽耀眼,却一闪而逝,光辉只瞬间,不为人称道”。如果能够另辟蹊径,从另一角度去分析,就可能发现“流星虽短暂,一闪而逝,但却放出耀眼的光芒,光芒四射。就好像许多革命烈士一样,生命虽短暂,光辉却永垂不朽。”这样就富有新意了。
第四步:强化下水作文示范
“师生同下水,相与探浅深。”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和学生同题同时作文,才能真正体味学生作文的甘苦,便于及时有效地指导和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学生欣赏教师的下水作文,不亚于欣赏名家名篇,他们能专心学习,积极模仿,那种迫近而亲切的感觉,是其他语言形式无法替代的,从而能真正达到以情煽情,以文育文的目的。例如笔者在指导动作描写片段训练课时,就曾为学生范读了这样一段下水文。
上初中的时候,我在离家二十多里的县城一中就读,每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但每个星期天下午,都是父亲早早地把我送出家门。那还是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那年冬天特别冷,还下了雪。星期天下午,我要回县城上学。但由于地上的积雪融化,使得村子北边那二里多土路十分泥泞难走。吃过午饭,父亲就催我上路。
我磨磨蹭蹭地推着自行车出了家门。刚走了几步,车轮上就沾满了泥巴,一点儿都推不动了。看到这情形,父亲二话没说,弯腰扛起自行车,脚步踉跄地向前走去。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瘦削的脊背弯得像一张弓。短短的二里路,我们足足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上了公路,父亲顾不得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又弯下腰一点一点地帮我剔车轮上的泥巴。望着父亲满身的泥泞、额角的汗珠和那双在寒风中冻得发紫的双手,我鼻子一酸,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文章不是无情物,最动人处总关情。在我充满感情地朗读文章时,很多脆弱的女生在低声抽泣。我朗读完毕,足有两三分钟的时间,学生们才回过神来,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作文教学法范文2
关键词: 初中 作文教学 分层教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就学生而言,写作能力的获得要比听说能力的难度更大些,它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往往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写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而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参差不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作了认真探索,认识到只有实行作文的分层教学才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
1. 实施作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之后,跨入了中学的大门,但作文水平已是参差不齐。其中那些自觉性强,上课专心,阅读面广的同学,作文能力较强;而懒于动笔,作业拖拉,不肯用功的学生,作文能力较弱。探究造成学生作文水平出现差异的原因,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
1.1 学生在认识能力方面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中有的观察细致,有的粗略;有的能较好地集中注意,有的易分散注意;数学、物理学得好的长于抽象思维,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方面的成绩好一些的长于具体、形象思维,学生认识能力的个别差异直接影响到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那些专心听讲,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的学生,语文普遍学得好,作文水平也比较高,尤其是女同学。而那些做事丢三落四,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同学作文水平提高得比较慢。
1.2 学生兴趣和才能的个别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喜爱文学,善于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写作的才能;有的擅长绘画、唱歌、跳舞,具有艺术创作的才能;有的学生对理论和规律的知识有兴趣,能迅速而准确地解答习题,具有数理才能;有的学生对实际操作和科技活动有兴趣、喜欢作实验,具有科技活动的才能;还有的对体育活动感兴趣,表现出体育的才能等等。学生兴趣和才能的差异,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尊重其兴趣爱好,积极引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培养、鼓励,使其作文水平逐步提高。
1.3 教师在作文辅导和讲评方面的偏差。教师辅导和讲评的失当既会提高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实践中有些老师往往只根据班级中上水平同学的实际,制订训练计划,进行辅导,忽视了写作水平较差学生的情况,使这部分学生失去自信,渐渐掉队,最后造成强烈的害怕写作和讨厌写作的心理。而那些水平稍好的学生,由于老师的表扬、推荐,一直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于是写作兴趣愈来愈浓,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拉大。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参差不齐,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实行作文的分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对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也有利于学生不被模式性的提纲牵着鼻子走,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写,朝着立意新、结构新、语言新的方向发展。
2. 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
2.1 分清学生写作实际,准确定位和定向。定位是指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现状,将全班同学划分为三组可由学生自愿报名,教师适当调整。三组分别是A为初等,B为中等,C为优等(故意打破A为优等的惯例,使学生有成功感)。定位是暂时的、流动的,学生数也不固定。明显进步者,可申报换组,以激励竞争、不断进取。定向则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给每个组的同学定出作文教学的目标,不同层次间要求不尽相同,使学生“跳一跳,都能采到”胜利的果实,品尝成功的喜悦。否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些同学的作文,永远得不了80分,写作文就难以有兴趣可言。
2.2 针对不同层次作文,认真辅导和批改。初中作文的分层教学要求我们在给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辅导。三个层次可以出不同的作文题目,也可同一题目下提出不同层次的写作要求。如初一同学写《一件小事》,C组的同学要求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注意详略,500字以上。B组则要求围绕中心,叙事完整,字迹清楚,500字左右。A组同学能有具体内容,分清段落,字迹清楚,400字以上,其要求也算是比较高了。对A组学生不必提过高的要求,让他们放开胆子写作文,使他们有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写作兴趣自然会逐渐产生。而C组的学生在辅导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方位去思考挖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三个层次只有采用不同的要求进行辅导,才能使“A组吃得了,B组吃得饱,C组吃得好”,使他们各得其所,都有收获。
作文的批改过程则充分体现着对学生写作的不同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所在层次的目标要求,就应给予较高的分数。如果用同一尺度去衡量所有学生,那些A组的学生永远不会有写作的兴趣。因此,批改和讲评的过程是对学生作肯定的良机。批阅的不同标准使学生有了信心和动力,选择不同层次文章来讲评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参照。
2.3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适当规范和创新。作文分层教学的做法,要求我们在对A组学生辅导时强调“规范”。训练起始阶段,可解剖麻雀,手把手地教,向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板,多做些重视格式的“强制”作文,夯实基础。以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渐渐提出其它的写作要求,使学生在规范的前提下慢慢突破,稍有新意即予鼓励。B组同学要重点写好规范文章,不断完善,多锤字炼句,争取有创新。C组则要提稍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规范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规范的目标。规范就是要求学生不离文体,做好合格作文。创新要求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3. 实施作文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 分层教学的目标必须紧扣大纲的要求。分层教学离不开目标,这一目标必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来制定。如对A组的学生就要根据大纲和其实际,来确定最初的目标,不能一味地降低要求,或放任自流。对C组的学生也不可要求过高,不能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习作。欲速则不达,求之过高,反而没有了信心。因为三个组在写作上尽管有差别,但毕竟不是很大的。另外,分层的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要针对不同的文体,针对学生的进步情况,作适当地调整和补充。只有动态的分层才能形成竞争机制,激发其上进心和创新精神。
3.2 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有一定的量来做保证。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提高写作水平更是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要搞好作文分层教学,就要加大作文的训练强度,光靠一学期七、八篇的大作文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在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情况下,教师不应用数量来压学生,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要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其兴趣,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从而在乐写中增加作文的量。学生有了积极性,写作就不是苦差使,加上教师用分层的目标去鼓励,要大面积提高作文水平就不是遥远的事。
作文教学法范文3
初中语文成绩中作文部分成绩占据较大的比重,教师及学生需要将更多时间和精力应用在作文教学中。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不同学生基础及个体差异方面的问题进行掌握,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层次或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进而使班级学生作文成绩整体提高。本文对分类教学法应用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希望为初中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分类教学法 应用
初中学生的作文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认为是判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体现其语文素养及语文学习创造力的高低。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及指导时,需要对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培养,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进而使学生作文成绩有所提高。分类教学法的应用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下面对其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分类教学法的应用
1.对后进生的作文指导
后进生的写作水平较差,阅读能力较差,词汇积累较少,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和懒惰心理。针对此类学生教师需要与其进行更多沟通和交流,对其进行耐心和细心的指导。例如,教师通过鼓励的方式使学生对简短的精美的文章进行阅读和背诵,对其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和鼓励,减少其自卑心理。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更多的认可和喜爱,同时对写作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进而逐渐向中间生的行列靠近。
2.对中间生的作文指导
该部分学生占班级学生总数的50%左右,并且其写作水平一般,这些学生未能对写作产生更多的兴趣,通常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写作,对写作存在一定反感情绪,甚至部分学生对他人的文章进行仿写并且敷衍了事。此外这些学生的作文中存在一定的语病问题,中心思想并不明确,针对此类学生教师需要对其写作症结进行掌握,进而通过针对性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例如,教师为中间生布置作文题目的同时,将写作的内涵讲解给学生,并且要求学生首先对一些相关内容的书籍进行阅读,进而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提升。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将优秀的文章及杂志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阅读摘抄,并且将自己的读后感及心得体会进行及时记录,通过不断的体会和锻炼对自己的写作水平进行提升。再例如,一些初中语文教师组织开展手抄报比赛活动和故事创作比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长处进行了解,对其进行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进而使其对写作产生更多积极性和兴趣,将自己的优势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
3.优秀生的作文指导
此部分学生的人数较多,并且与中间生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教师若未能对其进行细心观察可能无法发现其写作的潜力和优势。针对此类问题,教师需要对作文批改工作产生更多重视,认真审批评价学生作文,进而对学生特点及优势方面的情况进行掌握。例如,某初中语文教师为学生布置周记和摘抄任务,要求学生在有所感触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心情或感想进行记录,在没有创作灵感的时候不必过于逼迫学生,可允许其进行精美篇章的摘抄等。此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及摘抄内容进行批改和评价,一方面教师能够发觉更多学生的长处,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评价及批改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
4.对尖子生的作文指
该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强,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教师对此类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竞争法与鼓励法,前者能够避免学生产生自负心理,使学生感受到危机意识,进而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中寻找竞争对手,督促其进行不断的提升;就后者而言教师需要对尖子生进行肯定和鼓励,避免对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进行打击,使其在不断的训练中稳步提升。例如,某初中语文教师为尖子生提供一些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对优秀文章进行更多的阅读,对其中的独到之处进行体会,同时教师在周记记录方面对尖子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产生更多感悟和体会,发现小事中的乐趣等。
二、分类教学法的提高方法
其一,教师需要突破课本的限制,与学生进行更多交流互动,进而对学生写作实际情况及水平进行正确掌握。例如,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器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音乐或图片,师生之间就作文题目展开更多讨论,进而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理解,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其二,正确的评价及引导。教师需要避免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或厌烦心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做出更多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进而更好的完成写作教学。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写作情况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将本班学生分成几组,小组内成员可以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作文进行阅读和评价,进而从教师和自身之外的角度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审视,使评价工作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并且可以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及评价工作中。
【结 语】
总结全文,分类教学法的应用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该方法能够使学生对写作教学产生更多学习兴趣,进而对自身写作能力进行提升,避免因作文教学内容不适宜的问题打击学生写作积极性。上文已经对分类教学法的应用及提高方法进行分析,希望我国广大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借鉴文中观点对己身工作进行调整,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健.分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6)
作文教学法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7―0091―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作文激情,消除学生“谈写色变”的恐惧心理,让学生乐于写作,大胆写作,并为学生的写作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写,写活,写真。“六字”作文教学策略,就是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关注每个学生,以学生乐于写作、大胆写作为前提,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指学生乐于写作,喜欢写作,主动参与写作,这是写作的前提。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枯燥无序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作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教师要立足于阅读课教学,利用对教材所选美文的欣赏,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也可通过成立写作兴趣小组、文学社,给学生创造展示作品的平台,提供交流作品的机会。让学生尽可能涉猎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激起写作激情,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
二、勇
大部分学生往往是“谈写色变”,对写作怀有一种恐惧心理。“勇”就是要勇于写作,大胆写作。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舒展开放的写作平台,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发掘他们的潜能,强化他们的内驱力,使他们深刻意识到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是展露心灵、张扬个性的精神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大胆去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逐渐增强写作勇气。
三、多
量变可以引发质变。多说、多写是写作成功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发言,并经常寻找一些没有定论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起作文来也就思如泉涌,文畅语顺了;教师必须在指导、督促学生完成各个学段的写作计划的同时,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等,培养学生自觉的写作习惯。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全面的对话氛围,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与大自然对话,投身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与自我对话,发现自我的烦恼、自我的快乐、自我的价值,并畅想自我的未来;与社会对话,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尊重自己、珍惜生命,形成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完成了一定的写作量,就会达到由量到质的飞跃,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四、活
“活”既指活写、写活,又指活批、活改。学生每天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应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思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不做苛刻的限制,不刁难,不设卡,放手让学生去写,放弃种种束缚,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自由表达,以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主性。活批、活改就是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处理形式要灵活多样,做到自批自改、互批互改、组内批改、教师批改、教师范评相结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五、真
作文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写照,是生活中情感的流露与表达。写作是一个作者与自我、作者与自然、作者与社会对话的过程。这是一种心灵对话,只有真才能打动读者。教师要教育学生端正写作态度,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切忌无病,为写作而写作。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作文教学法范文5
一、引导学生多看,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阅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知识底蕴。但是高中学习生活节奏较快,学生很少有闲暇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文学素养,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多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例如,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对其阅读量进行规定:高一学生的阅读量应在120万字以上,高二学生的阅读量应达到100万字左右,高三学生的阅读量最少应有50万字。同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完成这些量化目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单,并鼓励学生在早晚自习适当阅读《三国演义》《我与地坛》以及《追风筝的人》等国内外优秀的课外文本,以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从中获得一些写作素材。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观看一些国内外的优秀影视作品。例如,“杭外书单”中推荐的《霸王别姬》《入殓师》以及《暗恋桃花源》等电影,并鼓励学生观看名家对影片的解读,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影视作品的内涵,积累独特的写作素材。
二、激励学生多想,掌握更多写作技巧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除了要引导、督促学生多看,也要指导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多想,多思考这些文学作品使用了哪些谋篇布局的技巧以及人物、景色的描绘手法,以便学生可以在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掌握更多写作技巧,继而进一步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有截取“红楼梦”的部分章节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则可以在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组织学生阅读“红楼梦”另外一些优秀篇章,并让学生探讨其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及个性特征,使学生既能够进一步深化课内知识,又可以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到一些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养成多想、勤思考的习惯,从而会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分析文本的描法和谋篇布局的技巧,这对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有较大帮助。
三、鼓励学生多问,有效解决写作问题
一般来说,在学生正式写作之前,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写前指导。如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些写作范例,而没有了解学生的写作问题,一方面很难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无法帮助学生解决作文写作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问题,教师有必要鼓励学生在写前指导的过程中多提问。
例如,在学生围绕“人生” “生活”或“生命”等主题进行写作之前,教师可以选取《活着》《平凡的世界》和《牛虻》等文学作品中的片段作为写作范例,使学生能够对写作内容有基本的认知,形成一定的写作思路。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范例内容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便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范例中的写作技巧和其他独特之处。再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文章构思、结构设计以及素材使用等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并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解答。此外,教师也可以选取作文指导书、网络资源中的范文或其他班级学生的作文作为写作范例,并引导学生对这些范例中的缺陷和改进方法进行分析。这样学生能够从反面例子中发现一些写作中的问题,并通过当堂提问和讨论掌握有效的解决办法。
四、敦促学生多写,提升文字提炼能力
在高中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只知道照搬写作范文中的事例,而不知道如何将日常生活融入写作内容中,因而文章的细节处理不到位,内容不够细腻,很难打动人心。对此,教师要多布置写作任务,敦促学生加强作文练习,使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文字提炼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适时安排随笔写作任务,随堂让学生围绕“家”“成长”“那一天”“幸福”“思念”等主题来自由写作。这些随堂写作任务都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个人经历、成长故事提炼成文字,对拓宽学生写作思维、活跃学生写作思路大有益处。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使其能够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用文字表达自我的欲望,从而逐步提升其文字提炼能力和写作水平。此外,由于学生能够在上述写作练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融入写作,因而也有利于创新其作文的形式与内容。
五、指导学生多评,主动加强自我反思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作文批改、评价工作都是教师独立进行。此种评改方式缺少师生交流,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不利于学生及时发现写作过程中的问题。鉴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批改、评价他人的作文,以便学生能够通过他人的作文发现自己的写作问题,同时合理学习、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作文教学法范文6
一、课题研究的三大优势
课题将充分利用新作文杂志社广泛联系各个层次的作者,联系一线老师及一线中小学、高校作文教育教学专家的作者资源与专家资源优势,为课题提供精到实用的学术信息支持;将发挥杂志发表推广的媒体优势,为课题研究的新鲜思想观点、新鲜经验做法提供第一时间推广传播支持;将依托新作文杂志社隶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出版平台与课题研究同步开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性出版计划,动态出版生成课题研究专著等课题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三对关键词与三大基本方向
第一对关键词是:梳理与总结。与之对应的一大方向是全面梳理活跃在当下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方法与内容,思想与流派,为宏观上把脉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供切实的依据。第二对关键词是:研究与推广。相应的方向是选择写作学界、作文教学界前沿的理论与体系,研发先进理论与教学一线实践对接,推广可行方法与途径,实现科研理论向教学实践的产业化转变。第三对关键词是:创新与发展。与之对应的方向是集大家智慧,百花齐放,催生更为新鲜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新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范畴
1.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动力学原则、先放后收原则、自悟原则、大量读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个性化原则等。从这些原则中查找最根本、最普适的规律,并进行概念的准确界定。
2.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训练与方法研究,作文过程中思维外化与内化对比研究,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作文步骤研究,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
3.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课堂实施过程研究,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
4.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各类(含社会培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各类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
5.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6.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家长、学校教学资源,作家、教研机构等社会智力资源,作文教辅图书资源,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7.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8.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实践推广,题型写作理论与实践推广。
9.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梁启超、朱自清、张中行等作文教学理论研究
10.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写作思维学研究。
11.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作文报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12.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中考作文研究,高考作文研究,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13.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培训的规模,教材,方法,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14.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建国以来形成的各种作文教学与实验研究。
15.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作文研究。
16.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17.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其他学科对作文的影响与借鉴研究,音乐、美术、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18.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对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的研究,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写作动力内在的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四、子课题申报条件
1.本着双向选择、自愿参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申报子课题,成立课题组。
2.子课题组负责人要有较强的作文教育教学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原则上要求具有小教高级、中教高级、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指导能力。子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子课题研究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实验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3.子课题组负责人所在的单位,必须领导重视,建立相应的组织系统,有完成子课题组研究任务的相应专业力量。
4.具备相对稳定的作文科研教改队伍和组织机构,并设置固定专员和总课题组定期联络、沟通、汇报工作。
5.除执行本方案的各项规定之外,还要遵照总课题组的相关要求,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五、子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培训
1.各学校在总课题研究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子课题选题指南见附件一)
2.填写《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一式四份加盖公章后交总课题组秘书处。子课题申报截止日期至2012年12月底(子课题申报表见附件二)
3.由总课题组组织专家完成对参加子课题学校的资格立项审定。
4.陆续审定合格的学校统一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课题立项开题培训会议(时间及地点另外通知),届时统一颁发“十二五”科研课题立项证书及课题学习资料。
六、课题的组织管理
为了认真抓好课题研究,落实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分会秘书处《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负责课题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负责对子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审定,对研究成果进行审核;组织对子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培训、评估、检查;由总课题组秘书处承办课题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成果推广等活动。
本课题管理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总课题组依据课题进展情况组织相关的研讨、培训、交流、考察;各地区的子课题学校也可以自行组织相关活动,邀请总课题组给予指导与支持。
总课题采用公开申报、审批、分子课题研究方式,鼓励各子课题承担学校和个人以校为本,切实优化研究过程。希望研究者树立成果意识,注重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一般情况下,承担子课题研究时间为2~4年。
希望参与单位自愿给予总课题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额度由双方协商决定。
七、《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秘书处联系方式
曹 韧:0351-5256554 15535812691
聂艳宏:0351-4195579 13203419770
曹晓花:0351-5256564 15034062154
张东萍:0351-5256564 13754818519
附件一:《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二:《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表(附件二略,该表可登陆新作文网站省略下载。)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附件一: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中小学作文教学法理论
与实践研究
子课题申报指南
一、作文教学目的、原则研究
1.新课标所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作文教学实践距离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2.微观课时/单元/学期/学年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结构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3.以自悟为目标的作文教学目的研究。
4.作文教学原则研究。
二、作文教学内容与过程研究
5.兴趣、主题、结构、语言、语感、思维、文体、技法等作文内容分类训练方法研究。(小学、中学)
6.学生作文基本功构成及提高研究。
7.作文教学阶段整体目标、知识结构及序列安排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三、作文课堂组织研究
8.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问题研究。
9.作文课堂结构、课堂组织形式类别、个别辅导、小课堂、大课堂等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四、作文教学教材研究
10.社会作文培训教学教材特点及各自适用情况分析研究。
11.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2.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3.语文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教材特点及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4.作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应用原则研究,不同作文教材应用策略对比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5.作文教材内容编排序列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16.小学、初中、高中各类作文相关训练的衔接研究。
17.作文教材的结构、内容、容量、呈现形式研究。(小学、初中、高中)
五、作文教学教师研究
18.作文教师素养的构成研究,作文教师素养的提高途径研究。(小学、中学)
19.专职与非专职作文教师教学效果对比研究。(小学、中学)
20.不同教学风格与方法的教师对学生作文写作影响研究。(小学、中学)
六、作文教学资源研究
21.家长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2.学校非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3.作家、团体、教研机构等社会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4.作文教辅图书作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方法、效果研究。
25.作文专业报纸、杂志资源等诸多作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开发与利用研究。
七、作文教学评价研究
26.作文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作文评价中的道德因素介入研究,作文评价的结果使用研究。
27.作文升格的标准、方法研究。
八、现作学前沿理论与实践推广研究
28.言语生命动力学作文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29.非构思写作学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0.题型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31.――写作理论与作文教学实践推广运用研究。
九、传统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批判与借鉴研究
32.叶圣陶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3.张志公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4.吕淑湘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5.梁启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6.朱自清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7.张中行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38.――作文及作文教学思想的批判与借鉴研究。
十、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研究
39.作文教学中的左右脑协同思维的策略研究,中国人独特语言区对于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40.现代脑图研究成果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1.学生语言发展心理进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
42.写作思维学研究。
十一、作文教学新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43.作文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44.网络时代作文教学的新特点与新方式研究。
45.各类作文报刊的优势、特点以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研究。
十二、作文考试与日常作文训练研究
46.小学作文考试与学生作文心态能力发展影响研究。
47.中考作文研究。
48.高考作文研究。
49.中、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训练的关系研究。
十三、各级各类作文培训专项研究
50.小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51.中学作文民间培训的内容、方法、教材、规模、时间、效果、影响等研究。
十四、作文教学流派梳理
52.――作文(法)专题研究。
十五、国外及港台作文教学研究
53.美国作文教学研究。
54.日本作文教学研究。
55.韩国作文教学研究。
56.英国作文教学研究。
57.台湾作文教学研究。
58.香港作文教学研究。
十六、读写直通策略与方法研究
59.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学法的指导研究。
60.以作文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对比研究。
十七、作文教学跨门类借鉴研究
61.学科作文研究。
62.不同艺术门类对作文教学的借鉴研究。
十八、涵养、自悟、自修、自审、自改、内生作文动力培植研究
63.学生内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非智力因素养成与作文关系的研究。
64.学生作文自悟、自修、自审、自改能力养成研究。
65.写作动力、动机内在自生长形成机制研究。
申报者可以以某一地区教科研部门为单位申报区域性课题;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申报学校课题;还可以个人单独申报个人课题。
上述课题供申报者参考,申报者可以结合本单位或个人的实际情况,在总课题总的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自行拟定课题进行申报。
上述课题从18个大的研究方向分解出60多个子课题,申报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条件,将子课题进行合并,选择大的研究方向为研究范畴进行申报。